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幸福的种子》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10篇

2018-08-10 04:24: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10篇

  《幸福种子》是一本由(日)松居直著作,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151页,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一):种桃种李种春风

  已经说到李奥尼,另一个人似乎不谈不快

  被誉为“日本图画书之父”的松居直先生,从1956年创办图画书月刊《儿童之友》后,开辟了日本图画书“光荣荆棘路”。此后,日本在世界图画书发展格局中的重要位置,与先生几十年的耕耘密不可分

  如果说李奥尼像《天书奇谭》里拂袖绝尘而去白衣仙人,松居直更像一个慈祥和蔼老爷爷

  这本《幸福的种子》著于70年代末,是先生关于幼儿图画书创作特点和陪孩子阅读图画书的方法论。大约40年后的今天,这些观点屹立潮流之巅,闪闪发光,全无过时之虑,反倒不时点醒我。

  全书叙事风格实在“娓娓”,如亲切细谈,和日系图画书的风格平易细腻又在细节中见童心一致的。值得一提的是译者优秀,读下来并无翻译作品隔阂疏离感,如临其境。

  为什么要看图画书?

  “生命质朴感受,就是从心底最深处涌出强烈的、跃动的、无法压抑喜悦孩子们在听故事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就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这种喜悦会传染给讲故事的人,把故事讲得更生动,让听故事的孩子更欢喜亲子之间交互传递这种喜悦,孩子自然拥有积极人生观卢梭说,生命不在乎长短,而在乎深切体认。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怎样辨别好的作品?

  “好作品看得愈多,眼光就会愈敏锐。不论美术音乐文学,多接触作品是非常重要的。不知不觉间,这种能力就会成为感觉的一部分,自然地分辨出作品的好坏

  ‘好’好东西不同表现形式,例如真实的东西、值得信赖的东西、让人立刻产生反应的东西、让人感动的东西、愈看愈能产生共鸣的东西、百看不厌的东西、有品位的东西、能开阔视野的东西等等。追根究底,这些东西都能触动‘第六感’。”

  他本人亦是讲故事的父亲

  “我数不清我到底念过几百本书给他们听,但其中有不少是我自己非常喜欢、希望全心全意和孩子们分享的故事,也有我小时候百听不厌的故事。......孩子们长大之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碎碎念的慈父也有冲冠一怒的时候。是痛批当时日本图画书盛行的将孩子画得如出一辙般“天真可爱”:圆圆的脸、小小的嘴巴、憨笑的眼睛,再加上和头部不成比例的肥短身躯

  “这样的造型真是孩子们喜欢的模样吗?对此,我很怀疑。其实,孩子不见得这么认为,都是大人不断在他们的耳边叨念:这样好天真,好可爱!无意间使他们产生了这种成见

  希望孩子个个天真可爱,也只是大人一厢情愿想法,孩子并不认为自己应该如此。如果孩子自以为自己天真可爱,反而惹人讨厌。其实,孩子心里只希望自己快点长大,也可以像大人一样,做爱做的事,身体高大强壮善良且值得信赖。孩子的这种愿望健康的。”

  一向温和婉转的日文修辞,写到这个程度,就算是快人快语了。又再次提醒我,童年和童心究竟是怎样。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二):《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又是一本一口气读完的书,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一些朴素但让你感同身受的语言,我遗憾自己没在孩子再小一点的年纪就读到它,但也庆幸在孩子还没有长大的时候我就读到了它,否则追悔莫及。从书中你可以感受到松居直老先生对图画书的热爱,并且把图画书和儿童教育结合后对儿童教育提出的一些观点,让人感觉很真实很受用。 我本人大概从孩子一岁左右的时候开始读书给他听,当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因为一辈子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自己能教的东西毕竟有限,希望他能爱上阅读,可以从书中学习知识总结经验,不论以后遇到什么问题困难都能少走弯路。不知不觉每天读书给孩子听坚持了一年多,有时候特别累想偷懒不讲了,可孩子已经养成习惯,不讲就不睡觉,有时候觉得很恼火,还会跟他讨价还价三本?两本?一本。直到这次去郑州参加了绘本馆馆主培训,被问到每天能坚持给孩子至少讲书二十分钟的请举手,在场二十多个人只有我一个人举手,我才深深的感受到由于孩子的坚持,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个挺难完成的任务。 不论是这次培训还是这本书都纠正了我过去一些不正确的观点,一是读书是为了认字。之前也没有刻意教小朋友认字,但有一次得知有个好朋友家的孩子已经几乎认识所有字了,主要是因为给他讲图画书时他就会关注字而不是图画,我好生羡慕,于是回来以后开始要求孩子指读一些简单的绘本,教他一些简单的字,但发现效果不是很好,他还是更关注图画。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好庆幸自己没有过分的坚持而扼杀了孩子对图画的好奇心。不像我们大人总是先读文字再看图甚至图都不看往往错过了很多精彩的细节,其实对于小孩子来说读书不是读字,而是理解书的内容。第二个错误的观点是讲书给孩子听就是为了让他从书中学习一些知识和开发他的语言能力。过去一段时间,大概在给孩子讲书两年多的时候,发现其实很多书他都会背了,但就是不愿意讲给我们听,于是很懊恼,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收获,再加上他很爱看电视,于是就想出一招,要求他要看几集电视就要讲几本书给妈妈听,这招很灵,他开始慢慢讲一些书给我听,但还是能感觉出来他不是很乐意,讲的时候也很紧张,我还暗自窃喜觉得自己很聪明想出的教育高招,好在不久就过年了,孩子就先于我们回到了老家,我的计划被迫终止,直到三月份回来我好像也忘了这一茬,就没有继续实施我的高招,看了这本书以后,我好庆幸没有因为自己的愚蠢泯灭了孩子对图画书的兴趣,其实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三是希望他能尽早的自己看书。有时候自己很累需要休息一下的时候就希望他能自己看会书,孩子确实也很争气,确实能自己看一会书,自己还很得意认为是自己教育有方,但看了这本书以后发现其实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就算不错起码也不完全正确,这么小的孩子还不应该学习自己看书,他还只会自己看图画不能完全理解故事的内容。松居直老先生说的很对,图画书一定是大人念给孩子听的书,一本有意思的图画书再加上爸爸妈妈真实声音的朗读才是最完美的读书体验简而言之一句话,不要想太多,什么爱读书一定会对学习有帮助等等,只需要每天坚持读书给孩子听,甚至到他认字了能自己看书的时候,这样做仅仅只是为了教会一种幸福生活的能力,仅此而已。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三):幸福的种子读后感

  今天病假在家,拿起前几日在图书馆借的《幸福的种子》来看,收获颇多。

  认识松居直先生是小鱼儿两岁的时候,在早教中心听育儿讲座,关于如何给小孩看绘本的。专家说,她建议不要看那些家长教育出优秀的的孩子,从而把他的教育方法写成书,这种成功案例。每个孩子是不同的,人家孩子能打进清华,你家孩子说不定打进精神病院。

  之前看过《 人生设计在童年 : 哈佛爸爸有话说》,发现人家爸爸的资源非我们能比,作者在美国一所很好的大学研究员,认识很多有才的人,提供给女儿很多锻炼机会。当然,人家爸爸的理念我是很赞同的,人生规划应尽早。

  还有一点个人发现,看了众多育儿书,成功教育女儿从而出书的家长比较多,鲜有成功教育儿子的。个人觉得儿子的教育方法跟女儿很不同,女儿比较听家长话,家长多用心多花时间精力,按家长规划发展的可能性很大。儿子比较随性叛逆,你明着跟他说东,他偏要往西。但事实上,各界成功人士中还是男性比较多。为什么会这样?我相信性格决定命运。我并不是宿命论者,但我发现人生的很多重大抉择往往跟性格有关,甚至你接触到什么样的人,跟什么样的人称为朋友,也跟性格有关。我觉得做家长的,要做好引导工作,尽可能营造合适成长环境,以后他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工作,跟什么人结婚,几岁生孩子,非我能规划的,也没必要。我特地买了本书《 营造环境,而非控制孩子:情商教育新主张》很少见,下单的时候并不知道是盗版,挺不自在

  说回正题,专家说有空要多看看大师的作品,比如被称为 “日本绘本之父” 松居直的书,她当时推荐了《我的图画书论》,我一直没找着。正巧,在图书馆看到他的另一本书《幸福的种子》。

  摘几句有启发句子

  读书不是读字,而是理解书的内容

  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对所有孩子来说,图画书不是用来读的书,它是请别人读、而他们用耳朵接受语言的书。

  33 "图画书的价值因人而异"

  父母为孩子念图画书也能充实自己。因为父母投入感情专心地去念,不知不觉就会清楚地感受到艺术家言语即插画所创造美好世界。

  讲图画书的人能决定图画书的最终价值。

  根据我本人的经验,念图画书给孩子听,可以察觉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这是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难了解到的。

  58 “爸爸的图画书”

  这里介绍了一种很好的自制认知类图画书的办法。把过期杂志汽车广告减下来,然后将这些精彩、充满速度感的照片贴在纸制坚硬的剪贴簿里。这是更杰出交通工具图画书。想想看,每一份汽车广告都是厂商费尽心力,投注大量制作费做成的,其中不乏世界一流汽车专业画家杰作,有些插画甚至比实物更精彩生动,而且印刷用色之多,也不是一般四色印刷的图画书比得上的。

  71 “不要让孩子自己看”

  我认为,在思考图画书与幼儿的关系时,最重要的是认清图画书不是让孩子自己看的书,而是大人读给孩子听的书。

  103 “残酷幽默” (有点颠覆我的观念

  《三只小猪》是应该最具代表性童话故事之一。雅各布斯改写的故事中,第一只和第二只小猪都被大野狼吃了,最后只剩下第三只小猪和大野狼斗智。最后,大野狼不单是死了,而且还出乎意料地被小猪咕嘟咕嘟地煮成了美味的“狼肉大餐”。有趣的是,几乎每个看过这个故事的爱人和小孩都会开怀大笑,并没有悲伤厌恶表情

  甚至在有些版本中,小猪和大野狼最后竟然成了好朋友,这种做法简直是看不起孩子的智慧,因为从整个故事的发展来看,小猪和大野狼根本不可能言归于好。这种写法表面上是基于教育上的考量实际上是在愚弄孩子,而且不信任人类。孩子们听到大野狼被小猪吃了,不都笑得挺开心吗?如果这样的结局果真太残酷,孩子们怎么笑得出来呢?这证明这样的结局健康而幽默,一点也不残酷,而丰富幽默感,孩子听了开怀大笑,正式这个故事的精髓即价值所在

  109 “我对迪士尼图画书的看法” (很有感触

  这些年来,迪士尼的图画书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但这些图画书比电影逊色许多,毫无魅力可言,感觉就像在看一盆被毒素侵蚀后,表皮皱成一团的水果。迪士尼图画书均取材于世界名著,如《金银岛》、《苦儿流浪记》、《鲁滨逊漂流记》、《拇指姑娘》、《卖火柴小女孩》《白雪公主》等。就算改写得再好,但内文只有原著的几十分之一,只要有一点常识,就知道它只是故事简介而已。整个故事,只剩下骨架,既无血也无肉。

  我之前在朋友家读过《迪士尼的图画书》,感觉很不好,语言不优美莫名其妙。原来是真的不好!

  我原来有个想法,中文绘本去图书馆借,外文绘本就自己买,因为借不到。现在发现,绘本还是得自己买。因为绘本是反复看的,一个阶段看了好多遍,就搁置一段时间,又拿出来回味。而图书馆,一是借不到,辛辛苦苦抄了索书号,到了那里总是找不到,童书放得不是一般的乱,要么被别人借走了,好的绘本借的人很多的。还有些书居然在各种分馆躺着,你也没法去接。地点开放时间都不知道。

  算了,一本绘本的价格差不多就一顿外卖,我觉得每个月买一点还是可以承受的。最要紧我也爱上绘本了,好绘本值得珍藏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四):用绘本,买下一个爱的种子

  《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日﹞松居直

  松居直被称为“日本图画书之父”, 他的一生都致力于推广儿童图画书。1956年他创办日本第一本图画书月刊《儿童之友》,在当时,日本的绘本出版几乎是一片空白,新事物出现总要引起一些争议,面对重重险阻,松居直凭借着个人对儿童图画书的信念挺了过来,随后出版了很多大受家庭欢迎和喜爱的绘本,其中包括《拔萝卜》(阿•托尔斯泰所著的俄罗斯民间故事,由日本插画家内田莉莎子作画),与此同时,松居直也发掘、栽培和很多优秀的日本绘本作家。晚年的松居直曾几度来到中国,与我国的图画书工作者进行交流。

  为什么松居直会选中儿童绘本作为他为之奋斗且奋斗了终身的事业呢?这可能就要回头了解松居直的成长经历了。在松居直三五岁的时候,他的妈妈就开始给他讲故事,对于从妈妈口中念出来的语言的节奏,和故事情节在脑海里产生的画面,令他印象极深刻,也因此爱上听故事。松居直的爸爸本身就是一个艺术爱好者,闲暇时经常带着小松居直去看画展,并且教他一些欣赏画作的技巧。此外,松居直还有一个油画画家的舅舅,他教给松居直很多事情,还经常向他介绍日本传统的文学、音乐。这些家人的影响,都是松居直个人艺术修养提升的沃土。

  松居直先生认为:“幼儿最大的财产是健康、亲情与语言。”绘本在幼儿的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是“亲情和语言”的辅助工具。故事书,本来就是要父母念给孩子听的。父母首先在了解了绘本故事的基础上,带着对孩子的关怀和呵护的语调,全神贯注地把文字转化为语言,传达给孩子。在一个故事里,父母如果先被感动了,再把这种感动通过讲述的过程中又传递给孩子,那就意味着大家都在同一个故事里找到共鸣,进一步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

  这一点,我感同身受!我和妈妈的关系并不怎么亲密,从我有记忆开始,我就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很少需要妈妈陪伴。但唯一有一个时刻,是只属于妈妈和我、弟弟的——那种想起来就会涌出很温馨、很有安全感、很愉悦的情感——午睡的时候,妈妈拿着图画本为我和弟弟讲故事。那翻来覆去的几个故事,我未能记住所有的情节,可是妈妈的语调和绘本的图画,印象至深,每次念及都能感受到妈妈对我们的爱。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我会给JJ讲睡前故事的原因吧。

  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出版图画书的经验,又加上不断收集读者父母和孩子对于绘本的反馈,松居直先生在《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里,为即将开展亲子阅读的家庭,提供了很多宝贵、中肯的意见,确实很值得为人父母一读。依我的角度,自己总结了三点:

  一、 绘本的画风不需要特意可爱,写实也可以,什么风格的画法都可以。最重要的是绘本的故事是否流畅、有趣。当然,最好选择一些艺术欣赏性较高的画作,有助于提高鉴赏能力,这个要求跟松居直的教育背景绝对有关,“刚过世的美国著名画家沙恩曾说:‘要了解艺术的价值需要一种直觉。这种直觉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由不断训练累积而成。……群众的眼睛不是没有接受过训练,只是没有接受过良好的训练,看了太多低俗的、粗糙的视觉表现’(《一幅画的传记》)”(P107)。

  二、 “读书不是修行,而是享受。”(P65)亲子共读绘本,它的目的不应以传递知识、指导思想为主。而应该让孩子、父母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图画书应该是一座桥梁,让大人通过图画书向婴儿说话,或通过亲子间的交谈,让大人与孩子都感受到对方的爱。”(P120)讲了一个故事,听的小孩子很高兴,讲的大人很高兴,就是唯一的目的。尤其是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这样做可以保护孩子对于书本的好感。

  三、 绘本的力量。讲故事的过程中,孩子和父母之间必定会有交流和讨论,“圖畫書的內容可以不斷激發對話,在對話之間所進行的心靈溝通,正是讓幼兒接觸圖畫書最可貴的地方。”“豐富的想像力並非天賦,而是經由直接或間接的體驗得來的,體驗越多,想像力越豐富,圖畫書正好能提供幼兒更多機會去體驗; 當孩子的想像力不夠時,圖畫書可以彌補孩子的想像力,因此圖畫書中的插畫品質必須是高品質的。”“有一句名言:‘生命最质朴的感受,就是从心底最深处涌出强烈的、跃动的、无法压抑的喜悦’。(P82)

  “幸福的种子”,这个书名真是好温情,的确,讲图画书,看绘本这个过程,的确很像是父母用语言把那颗“爱”的种子种到孩子的内心,希望它长成一棵“爱家人、爱自己、爱每一个人”的大树。也许会有特别的收获,也许也没有收获。又何妨?既然这个过程中,孩子和父母都借由这个辅助工具而体会了亲情,聆听过过生命的美好故事,又何求?

  另外,本书中松居直特别针对幼儿(1岁、2岁、3岁)的阶段不同,指导父母该如何开展亲子共读,意见很中肯很有用,建议有小BB的家长阅读。书后面还附录了50本松居直推荐的图画书,其中有一些已经在中国出版,可以在各大网上书店购买。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五):有一种阅读令人心动

  [cp]《幸福的种子》~值班时在大厅的书架上选了这本书~其实在之前也读过一遍,但是已经忘的只剩下记得我看过这本书和这本书的作家名字了……在忙碌的学期进入尾声的时候,终于能腾出一大段不被打扰的时间来阅读,脚下吹着热热的暖风,一个人安静的沉浸其中,未尝不是一种莫大的幸福~环抱着孩子亲子共读图画书,在她的心里播撒下幸福的种子,享受阅读的喜悦,柔软且珍贵~[/cp]

  摘录:2017年卉卉书单——1《幸福的种子》 *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我认为在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尽量在孩子的耳边诉说有感情的,温暖的,人性化的话语,因为这是现代幼儿生活中最欠缺的体验。 *要想专心的听故事,就必须具备独特的能力,看不到的故事在脑海中想象成画面,这就是一般所称的想象力。只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肉眼看不到的东西可以用心看到。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六):这些年你买给孩子的图画书可能都买错了!

  现在都说得语文者得高考,而尤为重要的是,语文的文章理解力要靠长期阅读积累,因此阅读很重要,阅读很重要,阅读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于是做父母的开始从小重点培育孩子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希望把孩子培养成爱看书,爱写作的学霸。于是看到公号上推荐的名家名作,买!看到孩子喜欢迪士尼双语故事书,买!可这些书你真的买对了吗?你引导孩子爱上阅读的方式又是否正确的呢!《幸福的种子》这本书会帮你打破许多育儿迷思,告诉你如何对孩子进行阅读引导。

  《幸福的种子》是由日本的松居直所写。松居直被誉为图画书之父,他创办了儿童之友图画书月刊杂志,著有《什么叫图画书》、《看图画书的眼睛》、《图画书时代》、《到图画书的森林中去散步》等书及《桃太郎》、《木匠和鬼六》、《信号灯眨眼睛》等多种图画书。1963年因月刊图画书杂志《儿童之友》获“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大奖”,1965年因图画书《桃太郎》获“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1993年获“美孚儿童文化奖”,1996年受日本儿童文艺家协会表彰,获“儿童文化功劳者”称号。日本战后图画书飞速发展,在世界图画书的发展格局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与松居直几十年的努力密不可分。

  《幸福的种子》这本书为我们指导孩子阅读指点了迷津,告诉父母为什么要坚持为孩子读图画本,怎么让孩子享受读书的乐趣,如何给孩子选好的图画本。

  母亲的声音就是孩子的精神“奶水”。当母亲后中总有一些老人会对你说:“多对孩子说说话,孩子会聪明些”。有时你可能会觉得一个人对还在襁褓里的孩子自说自话很傻,但有次看《十三邀》,许知远对话导演姜文。他问姜文:“你的人生有什么失败吗?”姜文说:“有啊,我跟我妈的关系一直处不好。”他说当年考上中戏,拿着通知书给母亲看,“她拿来看了一下就扔一边了,说你那一盆衣服没洗呢”。他成名后,给母亲买了大房子,也没觉得她怎么高兴,而且她还不去住。谈到这个问题,这位电影界的才子,几度沉默无言。我相信作为父母都不希望在孩子心里留下这样的阴影。在《幸福的种子》一书中松居直提到他孩子很小时就给孩子念图画本,一直念到孩子10岁了左右,他指出即使孩子能认字了,可以自主读书了,你也要持续地为他读。因为真正上的父母与子女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户口薄或是出生证明,而是温柔的,人性化的言语。这些言语就像一粒粒的种子,在孩子心中扎根,亲子之间就建立了无法切断的亲密联系,会让孩子有持续的幸福感。

  停止你的发问,让孩子享受读书的乐趣。作为父母特别容易被别人家的孩子给刺激。别人家的小孩三岁能背唐诗三百首,别人家的小孩四岁就能英语流利对话,再看看自己家的然后焦虑感蹭蹭蹭往上涨。于是乎为孩子读完一本书后,你就迫不及待地问他:“刚刚讲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你把刚刚的故事用自己的话复叙一遍”......但图画书不是教科书,更不是问题大全,它应该是孩子的快乐源泉。《幸福的种子》就教我们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来讲图画书,抛开这些功利心,让孩子静静读书,让他拥有自己的想法和体验,别让图画书变成虐待孩子的刑具。

  你给孩子买的书都买对了吗?当孩子提出要买《卖火柴的小女孩》或是《白雪公主》这类的图画书时,你是不是会毫不犹豫地帮她购买,至少在没看《幸福的种子》这本书前我是这样的,一则是孩子愿意看,喜欢看,二则看过迪士尼电影的人也知道,迪士尼的电影还算是励志的。但松居直给我们的建议却相反,他认为迪士尼图画书均取才于世界名著,而所有自称是世界名著的图画书,都是简明版,是模仿原著的赝品。所谓世界名著精选图画书,只是原著是世界名著的图画书,本身不过是如真包换的仿冒品,希望父母为孩子选图画书时,能先剔除这类世界名著改编而成的图画书。这是不是颠覆了你的育儿观呢!除此之外,松居直还指出,为孩子选书要选图文一致的,插画内容能充分表达故事的,而不要选图片过于绚丽的图画书。因为孩子不像大人读书,看文字重于图片,孩子是通过图片来理解故事。如果被绚丽的色彩所吸引,将无法深入解读故事的内容。

  作为父母的我们都应该好好读读这本《幸福的种子》,这本书除了引导父母教孩子阅读的书之外,但更重要的是让教我们放下功利心,让孩子享受爱的陪伴。美国心里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 :“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种人生。” 当夜幕降临,你一手拿着图画本,一手将孩子圈在怀里,为他读着这个美好或又残酷的世界时,你的轻言细语在他心中播下一颗颗幸福的种子,这些种子终究会在爱中生根,发芽,慢慢长成参天大树,为他在成长的道路上挡风遮雨。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七):播下幸福的种子

  最近开始给宝宝看绘本,也看了好几本关注儿童阅读的书,朗读的手册,骑鲸之旅,会读故事的爸爸是好爸爸,为爱朗读。现在又看完了松居直 的幸福的种子。他的有些观点在骑鲸之旅和会读故事的爸爸是好爸爸两本书中都被提及。但看完后,还是被感动了。日本的儿童阅读,绘本开始的比中国早好多。至少也是二十年的差距吧。看了一个爸爸那么认真的对待绘本阅读的事情,你会觉得当他的孩子就是天下幸福感最强的孩子。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馨语言的快乐时光。

  图画书对幼儿是没有任何'用途"的,不是用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感受快乐,我承认我都没有想到。想让自己的孩子读绘本,是想让孩子从小培养读书的习惯,我认为这是终生的良好习惯。在共读的过程中,我的确是有功利心的,希望可以教宝宝认识事物。却从来没有想过孩子快乐还是不快乐,喜欢还是不喜欢。一旦她不想看了,我就很有挫败感,不知道如何才能拾起她的兴趣。看一本书,必须从头到尾,我注重的是完成一本书的快感,并强迫孩子也一同进行。所以,孩子才不是很喜欢共读吧。

  认识到这个问题,以后需要多多注意,多选择她所感兴趣,有趣 的,而不是自己认为好的,然后强加给她的。

  松居直还说,“孩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图画书是媒介,是能够帮助大人与自己的孩子相通的。当然,不管是图画书,还是文字书。为爱朗读中的图书馆的爸爸也是如此,面对单亲的女儿,他坚持了一千日的读书,费心挑选适合女儿每个阶段的书,面对女儿的青春叛逆期,对人生的感悟,朋友的相处,学习 的能力,他都在每晚的读书中读给女儿听了。我们现在很多父母都很无奈,发觉自己无法跟自己的孩子沟通,孩子也认为跟父母存在代沟,无法沟通。其实是作为父母的,缺乏了跟孩子相同 的精神境界,孩子看不到你和他精神方面的共鸣,自然对你无法可说。我们如果从小养成读书给孩子听的习惯,你们有了共同的精神境界,沟通起来就不会是问题。

  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个例子,幼儿园老师读了一个和尚到达京城的故事,有的孩子一直认真听着,有的孩子听了一半,眼神就漂移了,有的孩子干脆就不听,自顾自的玩儿去了。这也是很多家长认为的,我的孩子就不喜欢听故事啊,不是我不读给他听。应该说,我之前也是这么认为的。作者提到原因,孩子不听,是因为他不懂,没有足够的想象力想象和尚是什么东西,京城有是怎么样的,因为无法理解,所以不关注。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在孩子小的时候注重开发孩子的想象力。日本教育家本村久一在《早期教育和天才》书中说到,“对孩子来说,想象力比百万家私更为重要。凡是幼儿时充分发展了想象力的人,当他遭受到不幸时也会感到幸福;当他陷入贫困时,也会感到快活。所以说,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就是不善于想象的人。这种人在社会斗争中必然遭到惨败。我们的现实就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在剥夺,压制孩子的想象力,因为我们就是这么过来的。未来的孩子必然比我们有思想,因为我们开始注重这个问题了,我们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注重儿童阅读了。正如作者说到,丰富的想象力并非天赋,而是经由直接或间接的经验得来。体验愈多,想象力愈丰富。图画书正好提供给幼儿更多的机会去体验。

  我们都想要幸福的人生,都想要我们的孩子以后能够幸福。幸福不是你留给他多少财富,多少金银珠宝,多少栋房子。生命最质朴的感受,是从心底最深处涌出强烈的,跃动的,无法压抑的喜悦,是内心的充实感,是面对困难依然强大的想象力。这才应该是我们教给孩子并且希望他能学会的。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八):感恩父母给我播撒下幸福的种子

  几日闲暇读完松居直先生的《幸福的种子》,不禁要写些什么! 幸福是什么?早在很多年前就也曾思考过的问题,当时认为幸福就是亲人健在,家庭和睦,和所爱的人在一起每天吃晚饭看电视。当时老公和我讨论这个问题时,我的回答让他觉得我的幸福标准太低,可我觉得看似简单而平凡的事情却并非容易之事,而我确实也是一个没想做大事的人,没有奢望也没有失望也许就是让人更能感受到快乐的原因吧。后来有了一个宝宝,感觉自己是很幸福的女人,有爱我的人,有可爱的宝宝,此生足矣!做为一个女人的一生完整了就可以。不曾想还能受到老天爷眷顾,能成为两个宝宝的妈妈,此时更是充满感恩,因为人生已超乎想象!虽然生活的艰辛和困难同样超出原来预想许多倍,却也在孩子们的顺利成长中,在他们的欢笑中冲淡了许多,仍然坚信自己是很幸福的女人,这种内心幸福的力量驱动着自己战胜层出不穷的艰难困苦,而这一切的感受在此时读过《幸福的种子》时,找到了真正的知音,特别是看了那位母亲的手记时,自己也不禁潸然泪下。此时真真感觉读书是一种享受,因为书中的语言让作者与读者在情感上架起了一座桥梁,突然间我感觉,松居直先生此书要传递的核心理念-幸福的种子,是在亲子不断地共读图画书过程中,不夹带功利心,不预设过多的成人想法,只是用心用爱去传递亲情。图画书中的图画和语言是这个种子成长的阳光和雨露。 松居直先生所说的,“只有父母,才能带给孩子快乐,使孩子幸福,而这样的父母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成年人。”我要感谢我的父母,虽然他们没有给我大富大贵的生活,虽然他们也会为锁事争吵,他们是再平凡不过的一对夫妻,却从小给我播撒下“幸福的种子”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坚强而自信的生活,这一切都源自他们热爱阅读,他们每天下班回家都会各自捧着自己喜欢的书阅读,我很小就模仿着也每天看着格林童话和365夜故事,并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他们把这种对书和知识的热爱缓缓地传递给了我。先生在书中也提到“父亲或母亲爱看书的家庭,孩子自然也会亲近书本”,我希望并会像我的父母那样,将这份对书的爱,传递给我的宝宝们。 这本书以朴实的语言讲出很耐人寻味的道理,并非高谈阔论,字字真知酌见。读了先生的书,不仅了解图画书是什么,如何理解图画书的功能作用,还有图画书的选择,特别是对低幼期的幼儿如何选择适合的书。让读者了解到非常简单易操作的选择标准。同时在亲子共读过程中,父母要注意哪些事项才能让孩子感到读书的乐趣。这本书不仅对不懂图画书的新手父母是一本入门级指导书,而且对那些掌握一些图画书知识的父母更是一次深入的教育,给孩子们读故事,让语言在故事话语中传递深深的爱,不仅要求父母要爱书,更要爱上图画书,才能真正让孩子们感受到书是爱的邮递员,以后每每拿起书,都能感到有父母的爱围绕在身边,这种幸福的体验会加深孩子对书的热爱,那么读书进而成为一种人生乐趣甚至是人生的享受。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九):一些摘抄

  绘本课上,几位老师都推荐了“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的书,于是买来读了一下。这本部分内容有一定重复,不过入门了解图画书还是好的。

  1.如果不是伴随心灵的满足,不论歌曲或词汇都很难留下记忆。

  2.图画书对于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3.有涵养的人,是曾经聆听丰富语言而且永志不忘的人。

  4.在婴儿的成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不是“给他图画书”,而是让他听到丰富的语汇,让他充分地活动身体。

  5.讲图画书的人能决定图画书的最终价值。

  6.念图画书给孩子听,可以觉察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这是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难了解到的。这时双方的关系,将成为日后亲子沟通及人际关系的基础。

  7.能同时鉴赏传统与现代的色彩之美,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愈来愈多的人连其中的一种也不懂得欣赏。

  8.“我会先将画当作一个整体来欣赏,在确认主题之前,先去感受它的整体冲击力。这种冲击力是由画得基调和扩充性、形状与颜色之间的关系创造出来的。”——Kenneth Clark《名画鉴赏》

  9.好的图画书用趣味盎然的方式,呈现孩子喜欢的事物,让孩子可以清楚地看见,并且深深地被感动。

  10.认知类图画书:这一类图画书的功能,主要是要让实物与图画在孩子心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验,并且学会如何用语言表达这些“事物”。

  11.肉眼看不到的东西,都可以用“心”看到。

  12.据说,孩子在三岁以前已经能够理解一生中所用语言的四分之三。

  13.“生命最质朴的感受,就是从心底最深处涌出强烈的、跃动的、无法压抑的喜悦。“——神谷美惠子《生命的意义》

  14.讲图画书只管一个劲儿地讲就好了,不要问东问西,因为这些问题只是为了满足大人的需求。如果是自然地互相讨论,当然最理想,但一定要做到不落痕迹。

  15.年纪愈小的孩子看的图画书,愈有必要用图来讲故事。

  16.大人和小孩看图画书是不同的,孩子从封面就开始读图。当大人只注意到正文从哪里开始时,孩子已经感觉到有事情要发生了。孩子在期待着弄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的心情中,开始进入书的世界。

  17.教孩子看图画书时,应该从封面、封二、扉页、正文到封底,仔细阅读每一幅插画。

  18.真正重要的是“插画能否充分表达故事”。简单地说,就是“形”重于“色”。

  19.“色”会自动跃入严重,“形”必须自己去注意、认知和解释。换句话说,色会捕捉眼睛,形则被眼睛所捕捉。

  20.图画书应该简单明了地说明“时、地、人、事、为何、如何”等。其中,时是时间,地是场所,人是指主角及其他登场人物。这三个要素应该在故事的开头就交代清楚。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民间故事。

  21.如果故事中的画面一幕幕自动浮现在眼前,那就是容易理解的文章。

  22.图画书文字的好坏,必须用耳朵听听才知道。

  23.以幼儿的日常用语,直接按幼儿的想法来叙述。

  24.第一,孩子是非常认真地观察图画书上文字与插画的关系的;第二,孩子观察插画的眼光非常敏锐;第三,图画书的插画应该比文字的描述更丰富、更正确;第四,插画家对故事的了解非常深刻;第五,文图完全一致时,孩子会满怀信赖地进入图画书的世界,并体验图画书的乐趣;最后一点是,孩子的耳朵的确非常灵敏。

  25.我记得小时候,常常听我母亲和姐姐说,冈本归一、清水良雄、武井武雄和初山滋等人的插画很棒,所以印象里一直认为他们的画就是好画。

  26.我观赏每一部迪斯尼电影,都摆脱不掉这种不对劲的感觉。看过电影以后,留在脑海里的不是彼得·潘,不是小木偶匹诺曹,也不是爱丽丝,而是迪斯尼。

  27.今村先生指出,迪斯尼卡通成功地秘密,在于“以光来表现色彩”,将印象派的色彩理论应用在电影中。它的色彩和油画,印刷的色彩不同,本身好像会发光,让人眼睛为之一亮。

  28.婴儿第一次接触的图画书,最好没有变形、结构不严谨、色彩太虚假的图画。我认为接近实物且插画优美的图画书,才是尊重婴儿认知的读物。

  29.语言是非常奇妙的东西,孩子头脑中似乎有使用表情、动作、姿态和手势来交换资讯的程式,在适当的时期给予适当地刺激,孩子自然就能学会语言。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母亲,因为她们对孩子所想的事情,能做出适当的判断或反应。例如,孩子发出“喵——喵——”的声音,母亲立刻就知道这是指玩具箱中的小猫,或图画书中的小猫,还是家里真正的小猫。因为他了解,所以她能对孩子说:“嗯,”孩子的想法和母亲所说的完全一致,就像钥匙与钥匙孔般密合。孩子的语言能力就在这种反复地情形中,逐渐增强。

  30.“这种节奏感并不是存在于我的头脑中,而是在我的身体里或是心里。总之,不是在记忆中的某个地方。我有一种当时播下的种子,现在已经长大的感觉。”

  31.如果对主角的长相产生反感,孩子就无法融入书中,但是用熊当主角,孩子几乎不会注意它的性别或种类,而且熊比较没有个性,很大众化,使幼儿很容易将它们与自己联想在一起。

  32.鲁道夫·斯坦纳认为,孩子刚出生时,最重要的是呼吸、睡眠与苏醒;当孩子到了三岁左右时,对他们的意志力的培养便显得逐渐重要;到了七岁左右时,就该注重对他们生命力的培育。这里的生命力,据说受到德国文豪歌德的“蜕变“理论(生命逐渐改变形态而发展)的影响。

  33.要让孩子们顺利地适应团体生活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使孩子们都掌握”共通的语言“。

  《幸福的种子》读后感(十):相信美好的事情终究会发生

  前段时间在悠贝亲子图书馆做亲子阅读推广,期间遇到了很多妈妈,我一直给她们传达亲子阅读的理念,作为一个未结婚的单身青年,一直自称是喜欢小孩的,但在西安市情况下遇到的都是0-2岁的小孩,我多少还是不能接受,这样大的孩子,应该是由妈妈和爸爸陪在孩子身边的,给她们念书。

  读完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对亲子阅读有了建议不得认识,绘本是一种介于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来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爱,其次是感受回本的乐趣,这才是最主要的目的,至于能够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艺术审美、语言等都是建立在孩子快乐的基础之上的,这才是正确的方式。

  同时,读完之后,我也希望自己有一个孩子,每天给他读故事,和他做游戏,享受孩子给我们带来的喜悦,可是如今另一半还没有出现,但是我还是要相信爱情,相信爱情的人迟早会遇到爱情,而其现在要做的就是做好单身的我,把自己生活和工作打理好,等到哪天真的遇到她了,对她说,啊,你就是我要找的人,我们结婚吧,我们一起生活把。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