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13 04:2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经典读后感10篇

  《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是一本由小安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5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读后感(一):像天使一样

  小安是诗人,我不知道,读到这本书才知道。小安不仅是个诗人,还是个在精神病院工作了三十年的诗人。虽然,广泛意义上讲,所有真正的诗人都在“精神病院”工作,看到这条介绍,还是心里一乐,好嘛,你这诗人才身体力行

  上面是玩笑话现实想想也没这么好玩。我没见过小安,只能看看她的文字想象她的生活特别是我无法想象中国的精神病院。第一时间跳在脑海里的是《飞越疯人院》,那是美国的,想必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不会一样。小安在书里简单说了下,精神病院,进门是大木牌:欢迎来到精神病院,好像我们小时候去上学,欢迎来到某某学校。然后窗口有铁栅栏,要不病人会“像天使一样飞出去”。然后说也有各种惨案,也被打过,不堪回首。这里就不回首了。我们说点别的。

  院里有个基督徒,想自己的病处在那里,后来另一位著名病友李名告诉他,问题是他没女人,所以基督决定去找个女人,找来找去找到病友王爱,又想出一个问题来考考女人,看看她有没有文化。他的问题是,匹夫是什么意思?女人答匹夫就是男人,那老匹夫呢?就是老男人呗。基督徒气得要和王爱绝交。他来找小安,安护士,王爱太肤浅了,居然认为匹夫就是男人。那你认为匹夫是什么?匹夫就是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哈哈,基督徒,你这个答案狗屁

  这就是小安的文字,多么有趣。你读书吧,会乐得不行。有趣的人总让我敬重,比如王小波。小安是第二个了。

  还想读读小安的诗。自然,现在知道了,从今以后也会一直读。

  去年冬天

  也许是二十年前的冬天

  也许是去年

  下了几场大雪

  孩子突然降临

  我们的脸红了

  我们想要的白色

  终于落在头上

  《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读后感(二):悲喜交织

  是忍不住用四川话默念着把《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读完的。

  余华曾说他之所以能在中国成为一位作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在语言上的妥协。他在方言成长起来,却在写作时候发现朝夕相处的语言突然成为了一堆错别字,自己「失去了语言的故乡」。《最强大脑》主持人蒋昌建被问及自己的闽南口音回答说那让他觉得有乡愁,觉得自己不是浮萍无根的人。口音浓厚的安徽籍导师曾在课上开玩笑抱怨说被别人嘲笑口音是一种北方文化的「文化霸权」。

  至于家乡里的我们,自小便在学校里接受普通话教育,很多方言的发音竟也慢慢被改变了。家乡里我们这一代人用方言交流时,在部分字词上,似乎并没有沿用从长辈口中说出的那种自古便口耳相传的音调比如说医院」的「院」字在家乡话里音同「万」,「孕妇」的「孕」字则是「」的发音,「游泳」的「泳」字念「运」。现在同辈间聊天,我们更倾向于将普通话的平卷舌和升降调做适当的改变,好让词句听起来更像四川话。

  想说四川话竟变成了从普通话里寻找发音的源头。「赖个润妇在医万头森完了娃娃就再也不气游运了」这样的话说出来,甚至变得好笑生疏

  可是当书中时不时冒出「哈戳戳」、「方脑壳」这样的方言词汇时,总能瞬间让人感觉亲切,像是冬天坐在灶边的火炉旁听一个亲戚讲近事,她神采奕奕地讲着,其他人则认真专注地听着。这种从纸面上传出的对于家乡话的亲切感,应该敲击过每一个从小在方言里长大的人吧。

  广义上的四川话长期受北方官话的影响,能听懂普通话的人也能听懂四川话其中的大部分意思,转化为书面文字之后障碍更少。这也让书中的方言用词反而成了额外的笑点,而无论看故事的人是否能讲四川话。

  况且这是一部无论从文字还是情节上来看都荒诞的非虚构作品。七十余篇简短的文章筑起了一座精神病院,各自独立又前后勾连。作者说她在近三十年的工作经历里起码见过一万个疯子,她说对于「疯子」一词并无贬义,因为叫他们「精神病患者」或别的什么反而让病人和医生护士都觉得莫名其妙。而书中出现的每一个疯子都有各自的性格,用脚踢地说自己把地球足球在踢的男人、「玉皇大帝」、变成疯子的小护士……

  这不是一本关于精神病患的群像速写或者关于精神病院的深度报道,讲故事的人本就是属于医院里的工作者,甚至超越了医患间的关系,有时候连自己也分不清医生和病人的区别。作者甚至还离开过医院一段时间编辑部工作,但最后还是回到了精神病院里,继续做一名护士,写疯子的故事,也写与之相关的其他人。其中一个讲的是入职不久的年轻医生和入院不久的年轻漂亮的女疯子发生关系之后被判刑的故事,二三十年之后,作者和同事逛街,又看见了曾经那个女疯子,她已经一家三口了,而丈夫就是当年的那个医生。

  这更像是一座精神病院近半个世纪历史记录,但奇怪的是似乎里面的每个人都保持着年轻的状态,甚至是工作了近三十年的作者,也像是刚入职一样,永远对周围保持着好奇,记述平凡对话奇异行为。疯子们偶尔也像是哲学家或者禅师,尽管没有人知道他们说出那些话时到底清醒与否:

  ——护士,当你把那个命中注定要陪伴你的声音又找回来的时候,你就被认为疯掉了。

  ——磨剪刀,切菜刀,磨剪刀切菜刀。唉,今天生意不好,一个也没有只好卖佛经了。

  ——护士,这个瓶瓶里装的是五粮液吗?请给我输一斤。

  ——……

  也是有令人胆寒的事情发生,比如自杀,比如幻觉支配疯子去杀人。和所有平凡的事情一样,作者也记述或者转述了这些事情,以一个精神科护士的身份,以一个转述者的口吻,没有激烈评判,只是慢慢讲起它们来。那些当事人自身就已经与「正常世界对比鲜明了,也许荒诞惊悚,但是真正发生了。

  也许是长时间相处,作者在写其中一个疯子叠千纸鹤放在手心时,「千纸鹤果然飞起来,飞过精神病院,飞过城市乡村,落在她母亲孤零零的房子面前。」精神病院也像是一个归处了,偶尔有出院的疯子觉得自己快翻病了,就让家人再把自己送回医院,或者自己坐车去医院,有的感觉在医院里呆着更惬意自在。而相比在医院里的「家疯」,作者也会在遇见「野疯」的时候给他们一些吃的,和他们对一会儿话,搞清楚他们从哪里来的,喜欢什么。

  小镇以前也陆陆续续有些疯子,就是作者口中的「野疯」。他们大多从别的地方流浪县城衣衫褴褛,在饭馆门口的泔水桶或是垃圾堆里捞食。但他们在县城呆不久,会有人花钱请一辆火三轮把他们运到四十公里外的作为公路终点的小镇。小镇最有名的一个疯子名叫「铁拐李」,因为他总是拄着一支拐杖,架在右肩腋下。记忆里他在小镇游荡了好些年,总是慢慢流浪到县城,又在某个深夜被扔回小镇,最后似乎就成了小镇的一个标志

  小时候,都还没上学前班,我和哥哥以为疯子是另外世界的人,不吃普通人吃的东西,就递石块给他,他也笑嘻嘻的收下了。有一天晚上他擂我家家门响声好大,父亲以为是抢劫的,最后打电话派出所把他架走了。还有一次,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他睡在小镇新修的方形垃圾房里,有个街对面的老奶奶递给他一件藏青色棉袄,老奶奶侧着身子尽量把头偏向离他最远的那个方向,挥舞了两下袄子放在了他的身边。

  夏天的时候「铁拐李」就脱了衣服在河边的水塘里洗澡,我们就在桥上远远的看他,冲着桥下喊,「疯子洗澡咯。」有一年不知道怎么开始的,有人说「铁拐李」能治妇科病,然后他就在一个水果摊旁边摆起了一张脏兮兮的桌子镇上开始有女人排队拿钱给他让他摸她们的乳房,甚至有人慕名从外地奔来。后来怎么结束的已经记不清了。又过了好多年,我才忽然之间发现小镇已经很多年没有疯子在街头晃荡了,「铁拐李」倒更像是梦里出现的一个人物一样。

  他是不会去精神病院的吧,没有亲戚送他去,或者他自己也不知道。

  ————————————————————————

  勘误:

  *2013 年 4 月第 1 版

  .179:四年前,他的儿子车祸死了。(前文主语为邻居婆婆,此处应为「她」)

  .180:有两个高僧,从慈善薄上喊她的名字……(慈善「簿」)

  .236:因为我们到处告状,搞到中央去了。(「搞」不知是否刻意为方言用法,或为「告」)

  《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读后感(三):诗人的小说

  今天读的书是小安的《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

  因为之前读《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时不亦乐乎,所以对精神病人题材的书我抱以诚挚热情高涨兴趣。我总认为从这样的书里能探索到自己从未进入过的那个世界,而且那个世界是疯癫的、是欢乐的、是丰富多彩的。看看,历史上那么多人研究这个我们凡人不可企及又好奇万分的世界,莎士比亚,帕斯卡尔,尼采,弗洛伊德,福柯,加缪,卡夫卡……想想这就肯定是本有意思的书。但不知道是不是读书太杂导致我读书的胃口越来越挑剔原因,读完这本《精神病院》,我胸闷头疼心底隐隐有些愤怒——我的愤怒不是无端的,这个作者怎么能把这样有意思的题材写的这样糟糕?!

  序言里,写序的人用感人肺腑辞藻对本书以及写书的人抒发了高度赞扬,吊足了我的胃口。可是进入书的正文之后,我发现了可悲事实原本应该特别有趣的故事被琐碎自言自语式的语言打乱。小安是个诗人,但把写诗的那套用来写故事未免就有点对不起读者了。有人夸她文字简单,平淡,直接,没有任何迂回和铺陈,明明真切,却恍兮惚兮,几近于无。可在我读来,这样的文字分明是对于这样好题材的浪费

  “ 天亮了,到处都是她的歌声甜蜜蜜,甜蜜蜜。头发里衣服里,地板上。我坐上火车,歌声跟着我,唱到成都来,二十年,甜得要命。”

  我一点也不觉得这样接近诗歌的语言使此书比常规的小说更具有自由诗意,反而,窃以为,诗人不乖乖写诗,偏要用写诗的那套来写小说,简直是离经叛道。毫无逻辑的呓语,哪里形成独特审美情趣了?

  书我只读了一半,就写这些吧。

  觉得看到的最精华的一部分,是腰封上帕斯卡尔的那句话——

  “人类必将疯癫到这种地步,及时不疯癫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疯癫。”

  我不知道这样有深意一句话为何出现在此书的腰封上,因为我从书中完全看不到能与这句话遥相呼应的文字。

  《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读后感(四):流畅感受 轻松讽刺

  作者的文笔的确是流畅的~

  的确如序文所说~

  不是追求的独特~~

  而是浑然自成的独特~~

  看书觉得做疯子挺好~~

  做疯子的医生与护士也挺好~~

  觉得那是轻松的~~

  那是对这个社会不能解决的问题的一种自我解脱~~

  当然~

  现实生活中你让我碰到了疯子我依然会躲闪~~

  不会因这本书而完全改变~~

  但~~

  至少内心有了疲惫的时候是向往的~~

  疯子可以单纯的活着~

  做疯子的护士也可以单纯的活着~~

  可能因着这份单纯才有了这独特的文笔~~

  推荐给了多位好友~

  小插画搭配的也好~~

  真心不错~~

  轻松的讽刺。

  《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读后感(五):我们是疯子,我们是你们

  早晨按时起床,收拾,吃早饭。上午外出活动,晒太阳,做自己想做的事。吃午饭休息。继续活动。吃晚饭。晚上按时睡觉。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比外面清闲,只是多了几个穿白衣服的人在旁边看着。我们也基本无视之。

  我们在这里恣意生活。

  我们晒太阳、唱歌、跳舞、偷摸谈恋爱,去小卖部买吃的、组队看油菜花、看电影

  我们是基督,我们是魔鬼,我们是皇帝,我们是国安局卧底,我们是玉皇大帝,我们是杀人者,我们是忧郁者,我们是嘲笑者,我们是你们,我们是你们赤裸裸的人性

  你们掩饰,你们逃避,你们躲闪,你们奔逃,你们闭上眼睛以为一切就消失了。

  所以,我们在墙内,你们在墙外。

  有了围墙铁门,你们终于可以施施然的站在我们面前,指指点点,说:“看!疯子!”

  我们被关,我们不怕你们。

  你们自由,你们反而怕我们。

  站在我们面前,你们能看见自己,能看透自己,让你们知道自己是多么的不堪。

  所以,我们被要求吃药,被要求变成你们。

  可惜没有什么药能让人退化。

  反倒是每天看守我们的人,越来越像我们。但他们终究要出去,他们还是你们,这让你们松了一口气

  忽然有一天,小安打开门说:“我走了,你们也走吧。”

  我们才不出去呢!

  这里已经是我们的王国,化外之境。

  我们不出去,你们也别进来。

  进来?打你!我们是疯子嘛!

  《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读后感(六):世界的N+1种打开方式

  作者是个诗人,在精神病院当了30年护士。由一个诗人,来叙述精神病人的故事,有种奇异的和谐。归根结底,每个人看到的都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而精神病人的世界,只是和我们的差异大了点,或许更具有原创性。把记住的有趣的故事复述一下。

  李名自认为是国家安全局的特工,喜欢站在窗边,等待中央指示,病人也都认为他是卧底。每当他预感到自己要搞破坏,就在病房里开演唱会,总以《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结尾,还唱两遍。

  认为自己是玉皇大帝的病人,也喜欢站在窗边,随时接听天上的消息,咕咕哝哝地和旁边的妖魔鬼怪说话,试图推翻李名的统治。

  王大力在吃饭时指挥病人跑来跑去,医生问:“你在做什么?”“没看到我在踢球吗?”“球呢?”“踢的是地球啊。”“要么你把药吃了,补充点体力?”“好的。”后来王大力不踢球了,就出院了。

  门卫老头最初是医生,忽然有一天,他觉得自己是日本人,爱一个叫夏子的姑娘,开始一封一封给夏子写情书,写了691封,都锁在院长办公室里。然后他就变成了病人,二十年后出院,当了门卫,每天问进来的人:“你的什么的干活?”

  病人们常提意见,比如饭不好吃,衣服不时髦,护士长得不好看……但出院之后,有些人觉得还是里边好。李弯弯病好之后回家了,很想念精神病院的同伴,每年都要回来一两次。门卫老头放她进来,后来换了个女门卫,不放她进来了,她只好犯病,被送进来之后,和大伙说说话,病就好了。

  驼子觉得地球要爆炸了,每天晚上打开所有的水龙头,给地球减压。发明家说自己能发明治愈精神病的药,但是需要能量,于是驼子每天给他买白糖泡水喝。发明家告诉驼子,喝白糖加蚂蚁冲的水对头脑有好处,驼子喝了几天,出院了。发明家也喝了几天,猝死了。

  自认为是犹太人的病人暗恋护士长,每天躺在床上,看天花板上护士长的脸。犹太人和基督徒是精神病院里最骄傲的两个人,基督徒说:“疯是一种天赋,就像空气得了病,你必须同意。”犹太人说:“我绝对同意,是最厉害的一种天赋。”

  有个病人认为自己是皇帝,老婆是皇后,儿子是太子。他每天通过外星人给全国人民下达指令,写了很多文件锁在柜子里,只给李名看。儿子去看他,低声下气地说:“父皇,儿臣来看您了,给您带了水果、瓜子、鸭脖。”小护士去找皇帝聊天,让他给提个字,他写了五个大字:天使在胡扯。

  某女病人会看手相,医生护士都找她看。她说自己要回天上去了,护士问:“你怎么回去?”她说:“明年从上海的九华山坐有轨电车上去。”自称天堂来的病人很多,但自称地狱来的病人一个都没有,或许人间已经够多灾多难,人都本能地期盼解脱。

  春节时,三个病人对对联。一个说上联:“人有悲欢离合。”一个说下联“月有阴晴圆缺。”第三个说横批:“此事古难全。”前面两个说横批不对,应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第三个接着说:“似曾相识燕归来。”前面两个又说:“野火烧不尽。”第三个说:“春风吹又生。”

  护士的一大娱乐是听病人聊天,他们的语录超级有想象力。

  “小桥流水人家,金鱼不出水面。”“为什么金鱼不出水面?”“吃团年饭去了。”

  “要是我父亲晚死三分钟,他的眼皮就会变成双眼皮。”

  “我饿了,请小平同志下令,让我回家吃饭。”

  “磨剪子,切菜刀,磨剪子,切菜刀。唉,今天生意不好,一个也没有,只好卖佛经了。”

  “我是最最坏的坏人,抢银行是第二坏,请医生护士枪毙我。”

  “中国人都是一夫一妻,凭什么李医生一妻一妾?”

  “护士,这个瓶瓶里装的是五粮液吗?请给我输一斤。”

  “三乘以三等于几?”“等于三百二十七。”“那么再除以星期二呢?”“你猜啊,是多少?”

  “出大事了!出大事了!观音菩萨被绑架了!”病人满屋乱跑,恐慌得很,医生护士都去追他。

  “孤儿院的孩子姓什么?”“姓中。”“不,他们姓天,你看,他们正从天上成群结队生下来。”

  “一亿年前,有四个国家的人排队找工作,我第一个得到,在兵工厂里做螺丝。”

  “我要出院,去给长城贴瓷砖,这个项目已经谈了三十年了。”

  会画画的男病人说:“幻听真的消失了,会慌张,拼命去找,希望那个声音回来,陪着自己。护士,当你把那个命中注定要陪伴你的声音找回来的时候,你就被认为疯了。”

  喜欢读《诗经》的男病人说:“看到病房的某一堵墙,被疯子们抽的烟雾熏黄了,这让我感到安全,就像寺庙里被香烛熏黄了的空气一样,能得到一种保佑。”

  《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读后感(七):写诗的护士在精神病院

  小安曾经是个护士,还是一个信手捏来几行字的诗人。很多人都可以是诗人,也可以说自己是诗人。读了这本书,我认为小安就是诗人。一个在精神病院做了30年护士的诗人。

  在开篇有两个挺有名的诗人给这本书写了引介:韩东和何小竹。诗人一般都跟诗人混着,大家的思维方式会比较容易相互理解。有时候我也写一点所谓的诗,也看诗,尤其是少女时期——许多热爱文学与诗歌的少女都曾经在少女时期迷恋过一两个写诗的家伙,或男或女。不过女诗人容易让人“见光死”,见面后后让人想要亲近的少,为什么呢?第一,通常不太漂亮(有的还挺土,不是每个人穿个花布裙子着件宽袍大袖就有气质的,更别提有的人连穿这个都不会,反正着装品位堪忧就对了,关于这事儿,回头专门写一篇)。第二,都有点儿装。第三,至少让人感觉“装”。所以,我的理论是,见见男诗人还行,女诗人还是见字如面好了。

  也不一定,也许见到女诗人们的时候大多都在所谓的诗歌聚会上——人在某种特定的环境里会自觉不自觉地变成另一个样子。也许女诗人们平时都不这样,都很自然呢?嗯,环境真的挺重要的。

  所以,是不是原本不是疯子的人进入精神病院以后,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变成“疯子”?

  看这书的时候,其实我觉得“里面”挺好的,不知道是不是小安写得太好了——不是把疯子和事情写得太好,而是她的文字感太好了——好到只用了这么简单朴素的字词,就能让人读起来这么有节奏感

  有一篇讲“基督徒”和“犹太人”在一起唠嗑(那俩哥们儿这代号是小安给取的,书里每个疯子都有代号,嗯,比叫什么宋五啥的好多了)。

  基督徒:男人女人,这是最早天生的,后来有同性恋,那不算。

  犹太人:同性恋是对自己身体绝望的表现,就是不相信自己居然是女人或男人。

  基督徒:犹太人也是天生的,比如你。你是我见过的第一个犹太人。狮子老虎有没有同性恋?这两棵大树天天对面站着,是不是同性恋?鸟儿与鸟儿,天空与天空呢?(其实后两句是诗人何小竹写的,借用一下。)

  犹太人:这个可是你乱说的,我要研究一下。

  基督徒:聪明和白痴,就像我和刚哥,你看他口水流起老长。

  犹太人:嘿,我一眼就能看出来。护士也看出来了。借个火。

  基督徒:音乐和绘画是天赋,你同意啊。

  犹太人:高和矮,天和地。当然还有女人生孩子。

  基督徒:山水,动物植物,情欲。可惜,我还没有女人呢,违背了天意。

  犹太人:我也没女人。但长得好看也是天生的,我就是。

  基督徒:(沉默了一分钟)你的确天生长得好看。

  基督徒:疯是一种天赋,就像空气得了病,你必须同意。

  犹太人:我绝对同意,是最厉害的一种天赋。

  这段话后面就是文章结尾了,小安写“犹太人的确长得帅,比所有犹太人加起来都好看。”

  《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读后感(八):爱疯子的一位诗人护士

  爱疯子的一位诗人护士

  文/六回

  2013年4月24晚11点多,我坐在腾冲国际青年旅舍的电脑前,写这篇书评。

  其实,我很想睡觉了,因为高原到了夜晚温度的骤降,我特别想回被窝躺着。因为有两位姑娘一直在用电脑,她们在导图片,整理旅游日记。我也不方便催,所以只是在旁边继续翻看着小安的这本《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喝点小酒。

  其实,我想给这两位姑娘推荐这本书,我还想推荐给旅舍里的所有人。

  在我的这本书上,还有小安的签名。她是我的前辈和朋友。小安在精神病医院做护士工作,工作了几十年。她是一位天才诗人,她的诗歌魔力无与伦比。她喜欢喝点酒,有段时间经常是喝着喝着不想回家,总是喝到最后,没有人才走。她有时也会在家喝点,然后写点诗歌,或者写点小说。她写的任何诗歌和小说对我来说,都让我期待。很简单,小安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

  写到这,我忽然停了一下。

  和旁边还坐着整理旅行日记的姑娘打了声招呼,然后聊了起来。我告诉她我叫六回,我还写到了她们。我向她们推荐了这本书。封面腰封上的一句话“小安的精神病院,有一条落满樱花的小河,一座小桥,一座花园,疯子和护士们过着幼稚园般的生活,唱歌,踢球,吵架,生病,看电影,谈恋爱……”其中看电影和谈恋爱让这位姑娘发出了笑声。

  我明白她们的好奇状——原来在精神病院精神病人们还有谈恋爱的。

  这本《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可以满足好多对精神病院好奇的人,这本书呈现了精神病院的千奇百态,也呈现了那里最日常的生活。它不是日记记录,它是一本小说集。它的魔力在于小安的语言和讲故事的方式,只不过写到的少见的疯子题材,让这本书更具看点。小安用她充满天使般自然和可爱的语言魅力为我们呈现了精神病院的故事。在这本书中,看不到那种猎奇或哗众取宠,而是一种爱和想象力。

  这本书原名叫《我和疯子的故事》,为什么不称他们为病人,或者精神病患者,而是用了“疯子”这个更直接的称呼。小安说:“可能我喜欢,我爱他们吧,也有一点嘲讽和自嘲。‘疯子’,更能表达我的文字和情感,但愿他们明白,不要来怪我。”

  我在2011年的时候曾采访过小安,问到了她创作这本书的初衷。小安说:“太熟了,里边也有写的东西,自然而然就写了。写起来很顺手,很快就能进行下去。写其他的话,要想很多东西,结构等东西,相对要困难些。写《我和疯子的故事》,相对是最容易完成的。写出来,也有人兴趣读,就愿意进行下去。”

  而关于故事原型的问题,小安说:“当然有一点点疯子原型,言语和行为等,平时要记录一点。自从写《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后,不像以前,纯粹是护士和疯子的关系,该干嘛干嘛,现在要稍微关注,留意一点,偷听他们的话。后来就要编,也不完全是他们的真实生活。”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坐在我旁边的姑娘,她翻看了几页之后,她说,她要借我这本《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回房间看。

  我说好的,明天记得敲我的房门,我住在302房间。

  (刊于成都《明日快1周》2013.5)

  《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读后感(九):天然去雕饰,掩卷有余哀

  又是一本精神病的书啊...其实我也有点担心看太多这方面的书会不会变成蛇精病呢- -,感觉自己越来越神棍了...但是对于一些未知的东西又实在是按捺不住好奇心,有些东西啊,不了解才会怕的。作为这个世界的观光客,既不打算长留也不打算深究,那么唯一的态度,估计也就是不要太深入的想了,进去容易,出来难。

  说起来这么恐怖,其实这本书真没什么,比起其他探究其世界、思想的书,这本实在只能算一杯柠檬水,小安这个作者,以前是个诗人来的,我这么下里巴人的当然不会高雅到去读诗,但从这本书的风格来看,也多少可以推知其作为诗人的品性了,书中也有穿插她的两三首诗,看得我既不好过于高抬,也不敢随意低看,现代诗这种东西- -,还是交给专业的来吧...

  小安的身份很特殊,她是成都一家精神病院里的护士,这才叫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吧- -,她的诗可能也是多涉及于此,也只有这么一个身份,才会如吃饭睡觉一样再平常不过的描写精神病人的生活了,注意是平常而不是平凡,你看她的文字,总有种看日记的感觉,一点一点看觉得再普通不过了,但一段读下来却又有一种不那么普通的感觉,这是很奇特的感受,一般的作者,文笔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你从描写手法,修辞手段,文笔辞藻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功夫来,但是这个很奇怪,老实说如果不是特别喜欢的人比如我读起来,总没那么大的吸引人,也就是缺少一种引人继续往下走,或者还想看更多的冲动,但这本书本身是由无数互相之间关系不大的小段小段组成的,随时可以关上书停下来,随时也可以打开来看上那么一段,倒是很符合碎片化的时间,可是它也不是那么吸引你再次打开,但你却丝毫不敢用无聊来形容这本书,以前看一本讲任天堂的所谓成功秘诀与经历的书,实在是看的心累...其实我是一个坚持有始有终的人,基本开始了一本书,都会坚持去读完,但那本书每次想要重新打开开始读都是对心情的挑战- -但这本就不一样,他没那么吸引你废寝忘食地读下去,但总有那么一丝特殊的东西牵引着你。

  唉其实说的这么神奇,归根结底还不是在讲“疯子”,跟之前看到的各种神棍书不同,这本书里的精神病院里的房客们,就是真的疯子,自认为是玉皇大帝、安全局要员、外星人什么的,或者被害妄想,或者其他奇奇怪怪的想法,总之他们的确是不正常的,以正常人的眼光来看,都是要妨碍社会和谐的,是不好的。但是在小安的笔下,他们却总是奇怪的可爱了起来,有的人疯却清醒着,有的人正常却醉着,究竟里面的是疯子,还是我们外面的是疯子?其实关于这点,小安并没有太深入的讨论,这不是她关注的重点,作为一个精神病护士,想太多还真不见得是好事,描写的最多的,还是院里病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一些平静生活里泛起波澜的琐事,在她笔下,那些病人都鲜活了起来,她笔下有名字的病人,大都很可爱,你根本不会觉得要去怕,他们做的事情,或者表述的想法,看了听了以后心里总会不自觉的微笑起来,而他们又都很怕护士,护士不但可以管他们,也决定了他们的一些好处,所以他们完全不敢不听护士的话,就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小孩子一样很可爱。小安写出来的东西,都会觉得很平静,又带着那么一丝好的东西,可是却也深深的藏着一抹悲哀,看大部分文章,都会觉得院里的生活是平静而又美好的,大家闹腾但不会出事,互相之间都很友好相处,甚至很多病人自己跑来住,有些是意识到自己犯病了自觉跑过来,有些是为了这里的平静生活不想出去了(顺带一说,文章里看起来,那个院对病人还真的蛮好的),但其实中间会偶尔的夹带一些深沉的东西,从一些蛛丝马迹看出来,小安的生活绝不仅仅只是平静美好,恐怖的疯子是存在的,可怜人也是见过的,你会不经意间发现她的一点感慨,从而探知她心里的一些没有明写出来的东西,那是对病人真切的怜悯。

  看书时有一段第一次因为描写有意思而摘录下来的话,说“疯子们一下子走进自由自在的天地中。我听见啪啪啪,呼呼呼,肋骨打开的声音,肺张开的声音,他们张大嘴巴,把身体里的脏东西吐出来,使劲吐,一团一团的脏东西,在空气中跑来跑去,最后就落入那些看热闹的人的身体里边去了。谁叫他们以为看疯子好耍呢,一会儿,我们看电影去了,他们就带着疯子的情绪回家,回去乱发脾气,还高兴得不得了哟。”看起来好像有点恶心的样子...但其实仔细想一下,妙得不得了。

  借用别人的一句话,真的最直接的表述出了我最大的感觉:天然去雕饰,掩卷有余哀...

  《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读后感(十):原来我钟情妄想了很多年~

  读这本书,不得不潜意识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那本书做比较。实在是因为后者是我接触的第一本关于精神病方面的启蒙书,印象太深。

  小安的这本书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女生的手笔。如果男性作家这种文笔的话,我只能说。。。好柔好梦幻= =

  她的文字淡淡的,很直白,但是却又清清楚楚碰在心里。书里的人物,包括她自己在内,就像是天生活在书里的人物,自有一番天地。大家都是一群长不大的孩子。

  书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小事情,但是到现在为止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么一句话:她说,花痴是一种病,在精神病学专业术语里,称之为-----钟情妄想。怎么可以把花痴转述得这么美好!我可以因此聊以自慰,在过去和现在,我不是犯花痴~我只是钟情妄想了很多年~~~哈哈。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