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文人法学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文人法学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19 04:5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文人法学读后感精选10篇

  《文人法学》是一本由林来梵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3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文人法学》读后感(一):好在还有文人:读林来梵教授随笔集《文人法学》有感

  购得林来梵老师的第二本随笔集《文人法学》,挑灯一口气读完,觉得很有意蕴,这种意蕴表现在:第一,围绕规范法学的严肃学术思考点展开却语言灵动,每每在诙谐处让人不禁莞然,在灵感处让人击节。虽然是学术随笔集,却有很多学术的含量,可深读也可悦读,此为难得之一。第二,体系性的布局结构,也颇显林老师的用心良苦。时下的法学界尤其是宪法学界,有着某种泛化的、政治化的流风,以十八大为节点,学界内外言必称宪法,但是对宪法、宪政却缺乏较为规范的认知、研讨和争鸣,有许多观点更是以讹传讹言不及义,是故,一个宪法学者秉持着学术的严谨,用艺术气息浓厚的语言、娓娓道来,这必然对刻下的学术界乃至广大关心宪法的人、关心法律的人,关系中国问题的人有所助益。第三,低调且一贯的学术型公共知识分子情怀。学界目前充斥着某种浮躁粗俗风气,许多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专家在学术品格独立性上未必能让人信服,尤其是很多学者为了所谓功利目的,写了很多未经推敲的文字、传布不少未尽深入思考和论证的观点,这是危险的。真正的学者做学术、写文章对待大千世界的各种问题和现象态度,应该是以“慢学术”的姿态为之,而负责任的公共知识分子必须坚守某种独立学术的观点、品格和味道。从林老师的这本随笔集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法学问题的独特思考和独立见解,也可以看到他对社会热点问题和现象的独立的思考和有创见且值得反复思考的论述,比如,对待学者的学术目的问题;腐败的问题、劝酒的文化诸如此类,很多观点让人耳目一新。单看随笔集中文章题目,都很吸引人,比如宪政的风水、秋菊女儿困惑、法律与私奔、学术幼稚病的N种表现,诸如此类。我想,只有好好读这本书,才能体味到内中的曲折韵味。 (转载)

  《文人法学》读后感(二):外行读者札记

  书评由来 -- 三年前师兄主持报刊法制专栏, 广邀师兄第们踊跃投稿畅谈香港法治感想,我不假思索地约稿请缨,师兄也算雅量,不仅表示欢迎,还应允在他审稿后考虑发表。而后的日子里,我变顾虑无限,比如文学素养太差,法学功底太低,生活阅历太浅,社会阅历太轻,何以大言不惭地发表个人感想,不值得发表也罢,在招来恶评等等,各种思想夹杂,一拖再拖,直至师兄的法制专栏停办,最终以爽约告终。在懊恼欠帐之余,我想师兄应该也松下一口气,倘若我依约寄稿,可能复杂的思想也随之转移到他身上了。前阵子在微薄表示要阅读师兄推荐的<文人法学>一书,随后师兄便留言要写读后书评给作者。虽然我深知师兄并无强人之意甚至随口一说,但我复杂大脑生怕再次爽约而懊恼度日,于是便在次伏案执笔,有此书评,也是我第一篇书评。

  致编辑的话 -- 非常感激"法言传心"丛书的编辑有意精心策划此类丛书并最终与读者见面。作为一名外行读者完全接收到了编辑的良苦用心,体会到本文作者作为一名法学教授以外的人文情怀,在阅读的全过程中随作者的文字体会其当下的心绪,喜怒,哀乐。另外,作为一名热心读者,在此不免鸡蛋里挑骨头,虽然无伤阅读大雅,但如若不指出,余心有亏。在本文第167页最后一段第一行中的"车站附件"应为"车站附近"。纯熟打字错误,本人深知编辑工作繁杂辛苦,打字错误再所难免,仅在此指出供再版修订。

  致我的宪法学 -- 在阅读本文之前,我的宪法学基本停留在大学一年级回忆中:16开本的宪法学教材,与想象中老教授年纪相比尚显年轻的宪法学姚老师,以及不知所云的宪法学内容。尽管如此,应试教育烙印极深的我还是有通读过教材及我国现行宪法文本,硬背过考前知识点以及在课堂上试图抓住老师的话等等,不过在现在看来,可能全部都是徒劳了,已然完全还给了老师,换给了学校,可学校并不会因此而退学费。在阅读过本文第五辑杂言补拾之后,我就在想,如果我是在隔壁浙江大学攻读法学本科学位,而宪法学这门学科恰好选上了林先生的课,我的人生道路也许会有很大的不同吧,说不定的事。在读过本文第一辑,第二辑之后,我发现我的宪法学学的太孤立了,学的太死板了。宪法学的考究可能需要哲学,法制史,法理学甚至政治学等多门学科齐头并进。虽然作者这两辑的写作深入浅出,诙谐幽默,且充满了人文气息,但背后暗含的博古通今,严谨治学,触类旁通却把我打的败败的。以前我们总在想,谁会去研究宪法学呢?大概研究生考试成绩理想的人吧,否则不就去学民商了吗!而现在,我的认识有被打的败败的。能够研究宪法学的人是十分了不起的。打个比方,如果把各部门法比做人体各个器官,那么宪法就是心脏,民法出问题了可能导致腿瘸了,可宪法出问题了,那可就关乎心脏病问题了,大可毙命,小则折寿。

  致<文人法学> -- 尽管要冒着被林先生指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风险,我还是不得不说此文甚好,于我而言,受益匪浅。林先生谦称自己为法律学人,而在吾等法律小本来看,若按照歌者-歌星-歌唱家这个套路来讲,林先生绝对可被称为法学家了。因此,与其说是书评,到不如说是本人的读后感。另外还要说明的就是,<文人法学>的每一篇小文都给了我颇多的启迪,尽管他们可能成于五六年前,但由于本人才疏学浅,知之甚少,因此显得更加如饥似渴。鉴于本人文字驾御能力,表达能力有限,再加之急着要出门带长辈去看病,在此就不针对每一篇小文发表陋见了。

  lt;文人法学>共分为五辑。按照中国法庭庭审阶段来划分,第一辑我称之为庭前准备阶段;第二辑为法庭调查阶段;第三辑为法庭辩论阶段;第四辑为最后陈述阶段;第五辑为合议庭评议阶段。

  在第一,二辑中也即庭前准备以及法庭调查阶段,作者其各各学科的丰富知识,沉着冷静的摆事实,讲道理,深入浅出的剖析各种现象,问题背后的原因。比如法律与私奔,劝酒的意义和腐败散谈等小文可谓一真见血。又如秋菊女儿的困惑,又让我过了一把当法学院学生的瘾。

  在第三辑中也即法庭辩论阶段,这部分堪称经典。在电影中才能看到的英美法法庭对抗的那种情形,在这部分中显露无疑。在这轮辩论对抗中,疏是疏非在所不论,但以深深的被作者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深厚的法学功底所折服,尽管辩论的形式激烈的对抗的,但作者并为因此而乱了阵脚,且每一次的辨词都并非无根之谈,一切言论皆从庞大理论基础出发,可为无懈可击啊!

  在第四辑中,也即最后陈述阶段,作者又给读者一个新的面貌。作者动之以情的追思先人,更进一步透露给读者其一个感恩的心。尽管在前三辑中,作者自身的种种以折服了大部分读者,但在最后陈述时无疑又是锦上添花,更印证了作者自己所言的切忌无根之谈,连其自身的形成,都是一步一脚印,稳扎稳打,走向成功,并感激这一路以来所遇的恩师

  在第五辑,也即合议庭评议阶段,作者回归一名教授的身份,对自己的教师职责侃侃而谈,并从其言语中让作为学生的我受益匪浅,并收留了很多箴言警句。在我看来,作者不仅是一名成功的法学家,也是一名优秀教育家。非常有幸在本书出版的第一时间阅读。

  实在急于出门,难免后半段语无伦次。止于此。

  《文人法学》读后感(三):品《文人法学》

  在中国,搞学问是较为尴尬事情,很多皇皇正论因了众所周知的原因,未必能见诸于世。于是,学术随笔开始大行其道。考其缘起,大抵古时文人为之更甚。古人为文,多属于业余爱好,为官才是本行。所以,除了奏章、策论之类算是所谓的经民济世之学术正论外,余皆可归入广义的“学术随笔”之范畴,如诗词歌赋散文小品、尺牍小说之类,概莫能外。由是观之,我中央帝国对待那后世流传千古的经典,却也抱着“玩玩”的态度。而目下的中国学术界,这种“玩玩”的现象可谓大行其道。当然,这也许是迫于在我们这样一个特殊国度,学术可不是那么随便的,每每胸有想说而又无法直接说的,就借这“随笔”之轻快明丽样子曲笔而出了。所以,且不可小看了“学术随笔”,它往往起到微言大义功效。近世法学界,尤其是宪法学界,此类言说更是沛然而生,可以想见的缘由无非是法学研究对象的政治性导致了研究的敏感性,不仅学术成果敏感而难以发表,且学者本身也变成所谓敏感人物,设若言及某某系宪法学人,则每每有人即会投来异样同情眼神,让吾辈自觉,搞宪法学研究似乎有某种原罪一样无可奈何之间,以学术随笔委婉涉笔论世,也算是“曲线救国”了。然而,近三五年的法学界,颇有些许低落,尤其是宪法学界,除了所谓的政治宪法学“逆风而行”掀起了些许并非“如其所料”的涟漪之外,几近死水一潭。但是,有学术担当的宪法学人并未彻底沉寂,往往借重于辛亥革命百年和八二宪法三十年的契机,尤其是对十八大所谓新领导的政治期许,也的确制造了一些动静。这些动静涉及到的学者如张千帆、韩大元、童之伟和季卫东诸君,林来梵教授也置身其中,终也在2013年的新春之际推出了近年雕琢而玩味的“覆瓿之作”

  【转载自当当网评论

  《文人法学》读后感(四):研习法学的快捷方式——读《文人法学》有感

  近来不愿熬夜,尝试着起早。既起得早,本应找点重要的事干,但看见书桌上,昨天才到货的《文人法学》,还是不免迟疑了一会,还是先消遣消遣,再干正事。这所谓正事,对于工作以学问为目标的教师而言,也不过是读书,但何以读《文人法学》说是消遣,而一般正经著作说是受累呢?大概是有趣与无趣之别吧,前者俯仰坐卧,无不适合,大有“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的闲适;后者则必须正襟危坐,凝神屏息,一定得“头悬梁,锥刺股”才可勉强应对。 《文人法学》是躺着也可以看的书,你一口气读完上一篇,定有忍不住翻开下一篇的冲动。“现行宪法看似如日中天,但有时回避另一种隐形的天体所遮蔽,挡住了向我们辐射出来的光芒”,这是《宪法的日偏食结构》的开头,随笔的中间,“法律可能是‘政治的晚礼服’,但即使是这种‘晚礼服’,其意义也在于约束政治的身体,不让其成为桀骜不驯野马,而如何从‘约束’的立场思考政治,而非顺从政治的脾气,放任政治的也行,这才是法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其结尾,“它(月亮真实存在并在苍穹游移,与被遮蔽的太阳一道构成了实在宪法的‘天文奇观’”,一字一句排列下来,就是一篇雅致的小品文。读惯了法学论文重复枯涩、佶屈聱牙的文风的法学工作者,是一定会拍案叫绝会心一笑的。一笑之余,或者还会生出这样的疑问——“法学文章也能这样写吗?” 这还不仅仅是反问句,也带着设问的意思不错,严谨的论文,似乎只能是唠唠叨叨、令人厌烦的劝世恒言,不可玩笑、不可儿戏、不可穿凿、不可附会,但孔夫子说过,“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的人口干舌燥,听的人昏昏欲睡,再好的道理,也是枉然。况且,西方人理性,东方人偏情感,在中国进行理性论证,若没有情感的浸染,其说服力是大打折扣的。话说回来,如果一方面理性论证还未通透,虽有长篇大论鸿篇巨制,却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另一方面语词简单粗陋、颠倒错乱,令人不忍卒读,就更是浪费笔墨纸张、闹坏大众阅读兴趣了。 更有甚者,学问的真谛其实不在于庙堂之上,慷慨激昂口若悬河之中,而恰恰在于学人不经意的闲聊、谈笑之间,钱钟书先生有言:“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随笔由一两点所感生发,被忽明忽暗的灵感激发,稍加发挥铺陈而成,其与真学问,真思想的接近度最高,毋宁是思想和学问本身。请看《宪政的风水》,“子不语怪力乱神,厮呆(stay)在香港这种地方,就时常可能风闻或想起‘风水’这等事来,……但总体而言,遗憾的是,那河太小,那山太低,而更为要害的是,立于屋前,既无远眺之阔境,也无深博淳奥之气宇,局限可谓大矣。无怪乎当年马一浮先生见了老蒋一面之后,就说此人‘神情气象褊狭’,只有刘裕偏安之才。……说到底,这还是跟宪政的气运有关。”什么是气运,命运、气数而已,个人有气运,家庭有气运,国家亦有,清代侯方域《朋党论下》曰:“一关于国家之气运,一关于国家之风俗。”既有气运,我们谈论宪政建设、谈论法治进程,不也多了一点平和心,多了一点忍耐力。当然,儒家提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们也不必太执着于现实,若能一方面参透命运的玄机,一方面掌握改化的办法,对于一个学习法学的人,也不失为一个快捷方式。 这就是《文人法学》有别于其他一切著作的贡献吧。 (转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