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微观世界的博弈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微观世界的博弈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21 04:1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微观世界的博弈经典读后感10篇

  《微观世界博弈》是一本由[美]安妮·马克苏拉克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11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微观世界的博弈》读后感(一):不能没有你,细菌

  不能没有你,细菌

  小暴萍

  一听到“细菌”的鼎鼎大名,不少人就要花容失色。我们常把细菌和肮脏疾病联系起来,而安妮•马克苏拉克却写了《微观世界的博弈:细菌、文化人类》一书来为细菌正名。她成功地将读者对细菌的观念转变为:细菌是地球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员,它们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没有细菌,就没有植物实际上,科学家通过DNA分析发现,植物和现代细菌是手足关系,它们共同的祖先原始蓝藻菌。这两者在至少20亿年前就走上了不同的进化之路,但是时至今日,它们依然有着密切合作。植物生长所需的碳、氧、氢可从空气中直接获得,而氮、磷、钾、硫等矿物质需要细菌帮忙,从土壤里获取和交换。氮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矿物质,但是只有蓝藻菌等固氮菌能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氮气,之后再经手亚硝化细胞菌、硝化杆菌、根瘤菌,最后才转化成植物可以吸收的形式。植物用碳水化合物招呼它的上宾,以赢得根瘤菌的青睐

  细菌和动物共生。以人为例,一个婴儿在出生几分钟内就开始建立皮肤菌群,稍后形成消化道菌群。这些细菌终身陪伴着我们,甚至在人体失去生命之后,它们还要继续分解的使命。幽门螺杆菌住在食道和胃里,代谢之后产生的糖类、氨基酸维生素为人类提供了营养。人类肠道里的各种细菌分解产生能量,这种能量帮助我们维持体温科学家还发现,暴露在细菌较多(懒于清洁)的环境中,孩子免疫系统更强大,更少出现呼吸问题

  当然,也不可否认细菌的恶行。人体的表面栖息着约1000种不同的细菌,一旦皮肤割伤、磨破、烧伤时,这些细菌就会引起感染。大伤口处理不当,甚至还会引发坏疽和破伤风。皮肤细菌分解汗水产生的脂肪酸等化合物引起了体臭。人类的口腔里有丰富的细菌群,厌氧菌分解食物产生的含硫分子,这就是烦人的口臭。食物变质就是细菌引起的,而臭名昭著大肠杆菌引发食源性疾病。

  但是,人类依旧离不开细菌。想想我们能否离开以下食物?奶酪,黄油,酱油,酸菜,腌菜,啤酒葡萄酒,干腊肠,酵母面包……如果没有细菌,这些食物都无法制作。植物腐烂之后产生的烃类碳化合物,要是没有厌氧菌经过消化给碳原子连上氢,就不会有煤炭石油天然气。要是没有细菌,就没有医学农业领域的抗生素(杀菌剂和抑菌剂)。

  抗生素真是让人又爱又恨。它的本质是来自于细菌的细菌素,用来消灭与自身没有亲缘关系的微生物,即让对人有益的细菌大战引发疾病的细菌。早在1897年,杜谢恩就发现青霉能够杀死大肠杆菌,可惜没人重视这个研究成果。直到1929年,弗莱明也发现青霉菌溶解了菌龄较小、正在生长的其他细菌,他将这种新物质叫作青霉素。1941年,青霉素大规模生产。此后的几十年,抗生素激增,人们一度以为人类已经战胜细菌了!

  直到不断出现抗药性的细菌。别小看细菌的微小,殊不知小有小的好处。它们能够迅速增殖,有的甚至20分钟就能增殖一次,一夜之间就会出现基因突变的新种群。抗生素对正在分裂的活跃细菌最有效,而对伤风、流感和其他病毒性感染无效。人类在医学和农业上滥用抗生素的后果就是:许多没被杀死的细菌开始携带抗性基因,到了今天,超级细菌能够对所有已知的抗生素产生抗性。万一人类感染了这种超级细菌,在现阶段就等于必死无疑。

  人类忘记了弗莱明的警告:“如果没有科学常识,人们很容易吃药吃得不够,这样会将微生物至于非致死性的剂量下,使其产生耐药性。”当然,大自然还有无数的抗生素等待我们去开发,只不过开发成本实在太高了。这场和细菌的博弈,人类恐怕并不占上风

  细菌研究的前景不可估量。近50年来,14个诺贝尔奖都授予了基于大肠杆菌的研究。1973年,博耶和科恩将蟾蜍的基因转移到了大肠杆菌上,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人造的转基因生物,敲开了基因工程这门科学的大门。从那时起,科学家可以切割DNA,从中插入无亲属关系的生物的基因,从而操纵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基因。

  以前,科学家要在实验室培养细菌,他们发现细菌增长速度慢,且容易受到污染,难以满足研究和医药的需求。1983年,穆利斯发现了让碎片化的DNA扩增的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此后,人类得以迅速得到制药所需的细菌,准确追踪遭受细菌感染的食品,能够很快地锁定偷猎贩卖动物的物种,且提高了重建灭绝的古生物的DNA的准确性。

  在未来,细菌会进入工业生产,细菌和霉类将代替高温或者危险催化剂的工业步骤,从而有效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细菌已经能够制造出几乎所有人类发现的重要化合物,包括医用软管、静脉输液袋等可降解塑料。当然,这种聚酯纤维的造价并不便宜,白色生物技术推广还有待进一步的技术创新。未来的生物学最好的广告词就是:清洁、安静、无污染。

  但是,转基因生物也遭到一些批判。大量的转基因生物涌入环境,会不会引发灾难性的基因污染和生态损伤为此,微生物学家建立了生物防范系统,在重组细菌DNA的时候加上自杀基因,确保细菌在完成任务之后进行自我毁灭。细菌逃逸的几率只有一亿分之一。

  《微观世界的博弈》读后感(二):一本非常不错的书

  这本书汇通古今,扩展的范围非常之广泛,可见作者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是下了大功夫的,而且这本书的视角也非常好。

  作者安妮·马克苏拉克本身是一位微生物学家,并且有数十年的科研经历,这使得她对微生物知识的掌控相当到位,行文流畅且颇具深度。我其实一直想找一本这样的关于微生物的、科学与人文交汇的书,这次终于得偿所愿。

  这本书的中译本语言和行文都非常流畅,为了科学性,作者还保留了生物的拉丁学名,这是一个相当好的习惯。我一直以为,生物著作如果连学名都不保留或者不能以正确格式印刷,那就完全没有阅读价值了——因为读者完全不知道要如何进一步去发掘资料管中窥豹,这一个细节就能反映出这本书的科学性咋翻译后仍然保存得很好。至于语言,我觉得也是非常流畅到位的,应该是原汁原味反映了原作的精神。因此,这个译本也当为精品

  所以,非常推荐一读。

  《微观世界的博弈》读后感(三):细菌,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乔治.华盛顿死的时候很郁闷,他怎么也想不通,贵为美国总统,会死得如此窝囊

  他不过就是在自己庄园里骑了下马,回来就喉咙疼痛,呼吸困难,发起了高热。

  那帮愚蠢医生用放血疗法治疗,这样他失去了身体绝大部分血液,乔治.华盛顿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死于细菌感染,还是死于失血过多

  在天堂想起,乔治.华盛顿就只想骂娘,但是没有办法,一是因为他已经死了,二是因为当时人们对细菌的认识就那样。

细菌

  今天,我们就来帮助华盛顿总统补补课,弥补华盛顿总统的遗憾,讲一本关于细菌的书,书名叫做《微观世界的博弈》。

  我们对细菌的印象不好,它是许多疾病的元凶,夺去了无数的生命。

  但是这本《微观世界的博弈》却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那就是细菌并不总是坏的,相比起数量庞大的细菌,能造成疾病的其实很少,大多数细菌都是有益的。

  例如说可以制造人体必需维生素K的细菌,清理被石油污染海面的细菌,未来我们还能用细菌制造石油等能源。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安妮.马克苏拉克,她具有理博士学位同时又是一名微生物学家,具有25年的微生物研究经验,她还写了10多本微生物相关的科普书籍,最难得的是这些书籍既专业严谨浅显易懂

一, 细菌说,我就是天,天就是我

  细菌有多少年寿命,这是一个连细菌自己都记不清楚的问题,因为他们实在活得太久了。

  作者安妮.马克苏拉克说细菌和地球一样长寿,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细菌的生存能力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在250℃滚烫的火山口, 有人发现了细菌的生存踪迹,在超过3600米强压的深海之下,又发现了细菌的踪迹,在没有任何氧气的环境中,在高盐的条件下,都发现了细菌的踪迹。

  只要能够想到的地方,就一定会有细菌的存在

  例如说人体内,人体内也聚集着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与人体同栖共存,它们靠人体提供养分和生存环境,而细菌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合成营养物质。

  细菌是这个世界上最微小的生物,它们是自给自足的生命体,它们能够群居生活,这样好处明显,但是他们也能够独居。

  它们肉眼不可观察,但却又无所不在

二、细菌之下,焉有完卵

  这些长相怪异,肉眼不可观察,生存在地球上每一个角度的细菌,给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物种都留下了噩梦

  14世纪的鼠疫,18世纪的霍乱,罪魁祸首就是细菌。

  它们像秋风落叶一样收割着人类的生命,所过之处,尽是尸骸成山,上苍都为此流光眼泪

  鼠疫造成当时欧洲人口锐减1/3,霍乱没有具体的死亡人数,不过仅就印度一城,死亡人数达到了3800万之多。

收割灵魂镰刀

  这是人类历史上两次最大规模的细菌肆虐,小规模的传播更是擢发难数。

  鼠疫之前,欧洲的绘画是一片祥和温暖阳光和煦笑容勤劳农民彬彬有礼绅士

  鼠疫之后,画风完全转变,祥和变成了阴霾,和煦的笑容变成了魔鬼的笑容,温暖的阳光变成了收割灵魂的镰刀,勤劳的农民死在路边,彬彬有礼的绅士身上淌着黄水,麻木幸存者,用空洞眼神打量着死去的亲人

三、是魔鬼,也是天使

  人体内有一种正常的细菌叫做大肠埃希菌,人类对它的了解甚至超过了自己。

  有科学家测出了大肠埃希菌的基因序列,研究了他的DNA片段功能,拿它在一切可以实验的地方实验。

  于是一切眼花缭乱的技术呈现在世人眼前,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PCR技术都是拜它所赐,现在这些技术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要么作为食物供给,要么作为医疗诊断

  对于这一枚小小的大肠埃希菌,科学家对它的爱,甚至超过了对自己爱人的爱,如果人菌若能沟通人世间伟大的爱情,在大肠埃希菌和科学家的恋情面前便相形见绌

  除了科学恋人大肠埃希菌之外,还有一种叫做蓝细菌的细菌则在影响着我们生存的环境,它像一头不知疲倦的老水牛一样,清理着海里的污染,控制着大自然气温

  大肠埃希菌和蓝细菌是两个明星代表,明星之外,还有许多的细菌在默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有的细菌可以让我们直接使用氮源,换句话说,就是因为这些细菌的存在,我们才能吃上瘦肉鸡蛋

  未来,科学家将利用细菌生产石油,制造电力,清理污染,改善环境。

  看着如此美好,实在不愿意将造成印度3800万人口死亡的霍乱联系在一起,但是事实却又是铁板一块

  这个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长寿生物,它们和地球一同成长,它们天使也好,魔鬼也罢,都不过是它们生存策略的一环。

  和人类无关。

  愚蠢的人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