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乌龙山剿匪记》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乌龙山剿匪记》的读后感10篇

2018-09-20 03:4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乌龙山剿匪记》的读后感10篇

  《乌龙山剿匪记》是一本由水运宪著作,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42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乌龙山剿匪记》读后感(一):一直在寻找80年代华夏出版社版本的《乌龙山剿匪记》

  一直在寻找80年代出版的《乌龙山剿匪记》,话说湖南人民出版社最近再版了,期待中~~~

  作者:水运宪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定价:48.00

  书号:978-7-5438-8162-4

  出版时间:2012年3月

  《乌龙山剿匪记》读后感(二):怀旧经典

  这本书很经典,好看!充满了怀旧的气息啊~~东北虎刘玉堂的风流潇洒土匪钻山豹的诡谲多变。。。总之,情节跌宕起伏,唤起了我们对于旧时代回忆,那个充满艰辛而又风扬着斗志激情战争年代!而由宋昭执导、水运宪编剧、1986年出品的电视连续剧《乌龙山剿匪记》,由陈家徒、申军谊主演,在1986年上映后热播不断,一度达到万人空巷地步,该剧也成为了几代人脑海中的经典之剧。

  《乌龙山剿匪记》读后感(三):新乌龙山剿匪记,勾起儿时无尽的回忆。

  那个时候我还在上小学记忆中这是最早看过的一部谍匪片了,印象最深的是剧中的匪气十分的“钻山豹”和跑得比狗还快的“榜爷”,记得有个镜头是田大榜撵狗。

  原文出处:看《新乌龙山剿匪记》有感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d095b101013rpm.html

  《乌龙山剿匪记》读后感(四):英雄梦,土匪身:《乌龙山剿匪记》“土匪”钻山豹的魅力悲哀

  说到《乌龙山剿匪记》,钻山豹可是鼎鼎大名;就如同说到《天龙八部》人们会想起杨康,说到《水浒传》人们会想起武松……他们都是血性汉子,也都各具魅力。在《乌龙山剿匪记》中是如此描写钻山豹的:钻山豹今天穿了一身青绸子衣衫,动一动身子,黑绸飘飘洒洒,很有些逸群的侠气。他的面庞本来就生得白,衬着青绸衫,便显得更加俊秀了。这种俊秀,配上那身又狠又毒的功夫,使人感到有种异样阴森。这样一个男子,确实是非同一般人物,他不仅让剿匪小分队头疼,还是土匪老大榜爷的心腹大患,连亲哥哥麻老大都要暗地里提防着他。

  钻山豹的野心让他有着不同常人气场。他自由不羁、机智狡猾心狠手辣,因为从小念私塾,又有几分文雅气质,这让他在一众山里土匪中,确实是鹤立鸡群。而他也够酷,二十出头开始自己杆子队伍,面对土匪窝里的一号人物榜爷,也毫不客气。在榜爷当上“龙头”,各路杆子一齐庆贺的大会上,钻山豹锋芒毕露: “乌龙山里有虎狼有豺狗,乌龙河里有乌龟王八,各是各的套数,服哪个管?各有一撮天地哩。”钻山豹自由不羁的个性在这言语可见一斑。而他也着实迷倒了打心眼里瞧不起一众山匪的女特务丫头

  可惜的是,钻山豹虽有一身本事,也野心勃勃,可毕竟还是缺了见识。他以为自己拿捏住了四丫头,有了大靠山,就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殊不知他是被困在了土匪的争斗中,是被四丫头点了穴的。四丫头确实能给他武器,能承诺他“胜利”后的功名,可四丫头已经是强弩之末。钻山豹以为自己精明,到头来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被四丫头牵着鼻子带到了一条不归路而全然不知,还在四丫头跟前和榜爷“争宠”:“四丫头,你未必看不出来?田大榜这个老狐狸,到时候会出山去替你们卖力气么?他还有力气可卖么?我却是与他们不同。不怕你笑话,我也在等你们回头去夺江山的那一天哩。你讲我是不是条汉子,晓得我的心有好大么,以为我那么土气,只抱一块乌龙山?我是读过书的人,也是一心要治国平天下哩。四丫头,你眼光望远一点。以后,我同你才是一路的人。你看我讲明白了么?”——纵然是条好汉,纵然心比天高,钻山豹还是被乌龙山困住了,他没法摆脱山大王心态,也看不到山外面的时局,也就没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悲的是,钻山豹始终有着狭义之气,他想当大侠,他瞧不起土匪,可他终究只是土匪。从他自身来说,他自律性非常强,可他也没法限制自己带的队伍强抢民女。抢来的压寨夫人小心翼翼地对待,一心想着感化对方,让对方真心实意地愿意和他在一起。最终没有得到压寨夫人的心,在她死了后竟然想从她丈夫手中要过尸体,“他看见菁妹子倒下了,当时心里确实也震动了一下,便喝令土匪不许再放枪。进而,他又产生莫名其妙的一个想法,他倒真想让田富贵逃出去,也真想把菁妹子的尸体留下来好好地送她入土。他觉得这样一来,自己的懦雅名声就会不径而走。”——英雄梦和土匪身,钻山豹的独特魅力和悲哀就在这对矛盾一点一滴流露

  这样一个人物,从文艺作品中“活”到生活中,几乎成为湘西当地的“历史传奇人物,不可不说是人物形象人性复杂成就这一“土匪典型”。而小说结尾,钻山豹怯懦背叛了他和四丫头一起赴死的约定,向解放军投降,在囚车里被山民辱骂——当年的威风和面对死亡的恐惧,钻山豹的结局更是让人唏嘘感叹。英雄梦终究只是一个梦,走不出山大王的格局,也就摆脱不了山大王的命运。

  《乌龙山剿匪记》读后感(五):转:从乌龙山归来

  作者:石头

  初中毕业时,我迷恋上了电视连续剧《乌龙山剿匪记》,在略懂世间情韵时,就常常独自坐在峒河岸边,用口琴吹奏那首《猎人魂》,觉得生活美好。记得电视里反面人物有老奸巨滑的榜爷、剽悍的钻山豹、怎么看都不讨厌的四小姐正面人物就只记得东北虎、牛皮烘烘的何山、还有一位爱抗机关枪的解放战士,在电视里还常常看见他演清朝王爷的神气模样。这样的记性,我还自称爱好写作,这令我很不好意思

  后来,我像当年迷恋《乌龙山剿匪记》一样,真的迷恋上了写作。可一直有个心愿,能够去电视里的乌龙山转悠转悠就好了。

  我于2004年在湘西州作协的推荐下,来到毛泽东文学院参加了湖南省青年作家班的学习。《乌龙山剿匪记》的作者水运宪就是我的老师,他让我们亲切的喊他“水哥”,当得知我是来自偏远的湘西的作者,便忍不住谈及了当年创作《乌龙山剿匪记》的一些经历。他说那个年头苦,真苦,当时我身体不是很好,在永顺、龙山等地采风搞了九个月,还真找到“土匪”的感觉。如果你热爱你家乡,热衷土匪题材的小说创作,那你也应该去看看,好好感受一下生活。

  可最近,听说水运宪老师“火”了。原来湖南省电视台重播《乌龙山剿匪记》时,编辑人员居然把编剧水运宪老师的名字剪辑掉了,发生这样的事情当然令人气愤,应该火。后来这部老掉牙的连续剧居然轻松打败了许多大制作、高成本热播中的连续剧,水运宪老师重新激发挑战自我的雄心,向媒体观众朋友表示,愿意继续创作《乌龙山剿匪记》的续集。这些事情都是看报纸,打电话同学得知的。

  就在这段时间,我还真有幸到了《乌龙山剿匪记》实地拍摄地之一龙山洛塔去采风。2005年4月上旬一天,州作协主席张心平老师通知我,问我是否有时间去龙山参加作协的组织生活?我满口答应,并说湘西的八县市就剩下龙山没去过,我做梦都想去。

  我曾经在《湘西广电报》做了一段时间记者采访过《乌龙山剿匪记》中外号“东北虎”刘玉堂的原型。通过接触,我发现他是一个不怒自威的老人,用我们本地话说就是“杀气”重。在那个年代,杀气不重行吗?湘西有这么多土匪,如果仅依靠教育,怕是难以解放。那次采访未果的原因是他在与病友象棋,我的出现坏了老人家情绪。他没有正眼瞧我,仍然低头下棋,半晌甩出一句话“不采访了”。

  本来我还想说两句,但是看见他额前两条粗大眉毛很凝重,从来没做过坏事的我突然心惊肉跳起来,不知不觉就自然联想起关于“东北虎”的种种传说,最近最可靠的传说来自一个县城,很多年以前,当地居民不愿意搬迁去新城区政府做了大量动员工作无济于事。那天,他披着一件破旧的军大衣出现在搬迁工地,不知道谁喊了一声“东北虎”来了,一些准备闹事的家伙顿时化作鸟兽散。

  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事情,但现在放进文章里有些为时过早。我只是想证明《乌龙山剿匪记》中的“东北虎”在湘西地区威望,在老百姓心中的威慑力,并无其它目的

  到了龙山,我们采风的第一站是洛塔。

  据我观察洛塔有三大特色

  一是洛塔穷,有土谚为证:有女莫嫁洛塔坡,洛塔坡上洋芋多;三颗洋芋一颗米,还嫌媳妇米着(方言:放的意思)多。一首简单歌谣,足以证明洛塔人民的生存空间和生活艰辛。

  二是洛塔精神,当年华国锋了解到洛塔地区的实际情况,这里的老百姓引地下水浇灌农田实现人定胜天。他曾在这里办公,并亲笔题字留下“学习洛塔、学习野鸡坪……(这句话需要核实,补充完整)”的口号。这个口号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特别是在湖南区域,我相信许多中年朋友记忆犹新

  三是洛塔石林的价值,这个价值着重体现学术上,我就不冒充内行分析了。我感兴趣的是,我找到了牛皮烘烘的何山追击剽悍的钻山豹的地方。就是在洛塔第一片大面积的石林里。

  我问当地的老百姓,老百姓悄悄地对我说,那些石林就是当年我们祖上躲土匪的好地方。石林生长的密密麻麻,怎么躲怎么好,土匪也是人呀,他们哪里有那么大的精力追我们这些穷人,他们看我们躲了,一般也就算了。

  老百姓说的是实在话,他们说我们这里穷,穷的只剩下这些石头了,穷的连婆娘都讨不到、留不住,土匪也来的少了。你们这些人肯定不相信,那时候家里穷的连裤子都没多的,谁出门就谁穿长裤,上了年纪一点得妇女在田里挖地,都是打赤膊的。

  这些老人的话让我神思飘摇,我无法把那个时代在脑海里准确还原。那个年代我祖上家境还算好,到了我爷爷那辈开始败落,原因是我爷爷抽大烟,也就是鸦片,在县城的几间铺子被他独自抽完了。我估计土匪很恨我爷爷这个坏毛病,因为他们还来不及抢,我爷爷的店铺就自动倒闭了,他们也不会拉一个鸦片客上山入伙。

  我母亲这边景况尚好,外公算一个开明乡绅,他在解放前把土地全部卖掉,土改时没被整。据母亲回忆,当年和我外公打交道的土匪可多,一是因为我外公懂得医术,善用苗药;二是我外公在武汉读的法律,他们需要我外公这样的人物来判断时局。所以他成为一些土匪头目的朋友,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实土匪是个消亡了的概念,它随着我的祖辈已悄然消亡。

  我记得《乌龙山剿匪记》当时轰动全国,全国人民对湘西的印象是依靠建立在这部电视剧上,外面文明世界的人把电视剧里的事情当作湘西人民的真实生活。那时我在外地念书由于,个人矮小,在食堂打饭时老是被挤到一边。一天我忍住饥饿,愤然高呼湘西土匪来了,前面的同学自动散开一条路。

  后来,一位文学社的女同学递给我一张纸条,纸条上写道:分手吧,我不喜欢土匪。“我不喜欢土匪”六个字让忧伤了许多年。

  从那之后,我彻底放弃普通话训练,别人问我是哪里人,少年时代的我总是脑壳一横,“我是湘西的,有什么事?”而一些老乡在外地,却飞快的练就了当地方言以掩饰自己的身份和祖籍,更有甚者干脆说自己不是湘西人,这些人在我看来就是背叛,他们的行径愤怒不已。

  虽然我无力去辩解过去的湘西,站在洛塔石林,这些关于自己经历的陈年烂芝麻的事不由自主跳进脑海里。望着那片整齐的石林,它们林立在山凹深处,这让我想起了《乌龙山剿匪记》田大榜同野狗赛跑的镜头,他剽悍狂奔在岩石上,让人淡忘了这个老土匪的老奸巨猾,仿佛他不再是穷凶极恶匪首,在春天洛塔的原野上,我被一种浪漫坚忍的气息深深感染……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