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白丝带》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白丝带》的影评10篇

2017-11-06 21:0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白丝带》的影评10篇

  《白丝带》是一部由迈克尔·哈内克执导,Christian Friedel / Ernst Jacobi / Leonie Benesch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丝带》影评(一):一战前夕的动物园

   在看这部电影前我联想到的是白丝带运动,又去特意查了一下它的由来和含义。
   白丝带运动是加拿大男人呼吁停止对女性暴力的运动,象征着男人永不使用暴力,并对暴力不再宽恕。起因是1989年年底,加拿大一名男子因认为发展机会都被女性夺走了,于是在蒙特利尔一所大学内枪杀了十四名年轻女子后自杀。两年后,一群男性期望社会大众应该从这悲剧中来反省,男性不该再对男人加诸女人的暴力保持沉默,所以发起了这个运动。目前白丝带运动已扩展到美、欧、澳以及南非等地,加拿大每年几乎有50万人配带白丝带。白丝带运动的发起组织鼓励男士在每年11月25日-12月6日期间佩戴白丝带。 "白丝带"活动的由来: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是社会的共同责任
    尽管白丝带是纯洁,无罪的象征,但整部影片看完之后,就会看到在纳粹统治时期病态环境下成长孩子们即使佩戴上白丝带变得随意撒谎,冷漠,暴力。小小的白丝带在丧失了人性的体制面前却显示的那么渺小和苍白无力。
   故事的背景在1913年-1914年的德国北部的村庄,整篇都是讲述大人们的故事,主角却是成长中的孩子们。故事由一开始的医生坠马开始展开,中间间或着发生一系列惨剧:佃农老婆坠入地窖摔死,男爵儿子被脱了裤子打的皮开肉绽后扔到锯木厂,智障儿卡里被虐瞎眼睛.......但元凶是谁却始终扑朔迷离,影片也一直制造悬念,答案不止一次的随着叙事人的视角发生更改:农妇的儿子,管家,保姆,老师.......但随着把视角引向最弱势的孩子们,接近末尾又转移到了失踪的医生和接生婆身上。直到战争爆发,恐惧与猜忌依然笼罩在镇子的上空,问题依然无解。但随着悬疑的展开,叙事者带着我们审视了村庄的每一类人,无论是严厉的神父,严肃的医生,愤怒而软弱的农夫家,还有这些孩子们。线索就像永不散去的薄雾一样无处不在却又无处可寻。
     然而,在我们一次次的假设中,问题指向整个电影的所探讨的核心——暴力,罪恶,无爱。 每一个人都是恶魔,无论观念,心理或实践上。牧师的刻板僵化,医生的愤世嫉俗,管家的横蛮无理。即使在某一方面看来,这些权威人物并不邪恶,甚至还称得上是溺爱,就像牧师说:今晚我将无法入睡,因为我明天不得不给予你们伤害。他对自己的做法深信不疑,他的确是爱自己儿女的,但这正是可怕之处。正如作者所言:善与恶的平衡永远存在,问题是环境和个人选择如何将其像一侧倾斜。这个世界极不公平,因为不是每个社会或家庭状态都能提供向善的机会也没能提供同样的反省自身行为和选择的能力。但是对于那些有机会,有能力的人善与恶的问题是迫在眉睫的,同时也意味着你怎么接受你的所作所为,怎么承担责任。
   
  而在电影中,神父男爵,医生代表的权威道貌岸然压抑着孩子们的人性,孩子们去看望受伤的伙伴晚回家后不许吃饭,并责骂体罚,发现孩子手淫后编着故事吓唬孩子并将其夜夜绑在床上。因此,那句引用圣经的话:我是一个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将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这源远流长的罪恶,代代相传的暴力是及其可怕的,因为没有正确的疏导,孩子们将神父的谕诫当真了,这给了他们正当的理由,折磨村里最无力弱小的人。
  这并不是纯粹的法西斯主义的或者是宗教色彩的题材,也并不是那时德国家庭的问题,甚至旧时代的问题,而是我们每个家庭,每个人所要面对的问题,那些善与恶的平衡,那些对你责任的承担,莫让你身边成为形形色色恐怖主义的温床,一旦你把理想设定为意识形态,所有持反对意见或中立态度的人都会被反目成敌人。
   Ps:影片的色彩:通篇 采用黑背色调,就像姜文的《鬼子来了》一样,摈弃了色彩和视觉的冲击,在冷峻的色彩下正确/错误,允许/禁止,扭曲的事物才更加显现出本身的样子。而这种冷峻的色彩下,恐惧感一直在笼罩着,大人们伪善的外表,龌龊的内心,孩子们天使的面孔蛇蝎的心肠都在这看似安静的状态下冲击着你的感官,那种粘稠的猩红在黑白衬托下更加骇人。
      
同时,中长镜头下,背景安稳,宛如一张张照片,或是一个舞台,人们来来去去,就好像一个冷眼旁观的人在洞悉着镇子里发生的一切。一切是那么的遥远,一切又是那么的近在眼前
  
Pps:写这个东西时正为标题发愁,突然听到了这首歌。
马飞 《动物园》
歌词:
这的猴子没有金箍棒
这的老虎也不会碰到武二郎
这的鹦鹉成天把歌唱
我们就在这快乐的成长
这没有笼子 墙上也没电网
出去的事它们从来都不去想
跟我来
看一看这里的风光
但想要离开这里你没希望
来 跟我来
让我们适应这地方
看着它们重复着疯狂
有天猴子找到了金箍棒
有天老虎碰到了武二郎
有天鹦鹉不再把歌唱
我们就在这快乐的成长
这没有笼子 墙上也没电网
出去的事它们从来都不去想
跟我来
看一看这里的风光
但想要离开这里你没希望
来 跟我来
让我们适应这地方
看着它们重复着疯狂
跟我来
看一看这里的风光
但想要离开这里你没希望
来 跟我来
让我们适应这地方
看着它们重复着疯狂

  《白丝带》影评(二):《白丝带》——有多纯洁,就可以有多邪恶

正如导演在访谈中所说的,当别人问他,奥地利的人们都这么坏么?他答道:“有多少善,就有多少恶”;于我来说,我觉得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善与恶,美与丑,他们必然是相伴存在并且相互映衬的。
      《白丝带》说的是这样故事,时间是一战前夕(1913-1914年),地点是一个封建制度的小村子,地主男爵统治村庄,牧师统治教堂,父母统治孩子,还有医生、教师,做礼 拜、丰收节,一切看起来波澜不惊,但私底下浪潮汹涌——阶级仇恨近乎沸腾,人心冷漠,生活窘迫,教条严苛……统治者一方面鼓吹理想主义,另一方面又随意用私刑审判他人,这些意识形态被施加在无知的村民身上,最终酿成了悲剧——尽管一战的枪声打响时,故事就结束了,但影片真正指涉的30年以后,看看影片的时间你就知道,当时村子里那些金发白肤的稚嫩孩子,会成为第三帝国的傀儡,未来的纳粹、刽子手。(此段引用“APORIA迷阵的博客”)
       看完简介,你可以认为这又是一个有关压抑,掌控,阶级压迫的故事。可是这位同为《钢琴教师》的导演在画面表现上却没有想后者那样充斥着残忍的性爱和暴力,因为这是发生在一战前夕,一个浪潮暗涌的时代,一个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之夜,是不需要这么多直击视觉的画面来描述的,只需要整部电影在情节和人物表现上有很好的暗示和表现。从影片一开始的医生摔下马致骨折,庄园莫名失火,男爵地主的儿子被光着屁股残忍吊打,助产士的智障儿子被残忍虐待,以至于开始慢慢展开了有关这个村子的一系列村民恶俗和卑微的行为的描述,一直和助产士有私情的医生开始嫌弃和侮辱助产士的肮脏,一户佃农莫名自杀,女儿习惯于医生父亲的猥亵而默不做声,一系列的离奇事件都暗示着这个村子在封建制度和强权的压迫下变得扭曲和变态。
       我想,哈内克(导演),如同故事简介那样,是想表明,其实,奥地利也是作为纳粹生产地的一个,也是强权政治的产生地,而不仅仅是二战的“受害者”,(1946年,奥地利战败,临时政府出版了“红白红之书”,将奥地利文化与普鲁士德国划清界限,奥地利从此扮演起了纳粹的“首要受害者”的角色, “在惨败后被整个世界遗弃”,而非一个残暴的作恶者。这本书奠定了奥地利纳粹历史的模糊性,此后,奥地利社会的去纳粹化始终半冷不热,公共生活几乎延续了 纳粹时期的样貌,官方很少提及该国6.5万死去的犹太人,相反,他们倾向于另一种说法:在这个国家,所有阶级、宗教和党派的人都遭受了同样的灾难。【引用“APORIA迷阵的博客“】)他用电影语言表现出奥地利风情的春意盎然和秋季的丰收,冬天白雪皑皑的冷艳(如同白丝带那样纯洁无染),却也用电影表现出在这些纯洁下面,其实暗藏着许多别人看不到的肮脏和丑陋,而这一些,都被从外镇请来的乡村教师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甚至以旁白的口吻跟我们讲述这一切;而他最后去找牧师说明自己观察到的一切和怀疑作恶多端的凶手就是我们以为的最纯洁的孩子们的时候,牧师的表现并没有让我们大失所望——以教会权力胁迫教师闭紧嘴巴。而正是来自教会,父母,强权的允许和放纵,我想,金发白肤的纯洁的孩子们啊,就此愈发邪恶的完成他们在长期被“白丝带”压抑下的“使命”(虽然我不敢去确定所有恶作剧的凶手都是这些孩子们,但是哈内克的电影就是这样让人留有想象)
       电影里几乎都是长镜头,长镜头也是哈内克最常用的电影镜头,我在捉摸为什么?也许是因为想在镜头出于相对静止状态时给观众一种画面外的遐想(这也是哈内克一直追求的);也许是因为想更多地表现出连贯镜头中的真实感。
        电影是黑白的,可是光线和人物却是我看过电影中最清晰和最直击人心的,不需要多余的装饰和绚丽的衣服,通过不同位置的打光,你可以感受到这个画面的基调应该是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
        总之,哈内克的电影,总是不会让人失望
更多推荐
绝望的观众才是好的观众: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f3d3a010155i4.html
迈克尔•哈内克访谈:http://i.mtime.com/chaplindy/blog/3128504/

  《白丝带》影评(三):男权、宗教信仰、人性

刷了部黑白片,拍摄于2009年。无疑,对过去生活的拷问,对人性的反思、对父权、男权的追问抑或是或多或少掺杂了对于历史、二战战争根源的人文反思?突然觉得社会学这是个伟大的学科。跟你无关,并不代表它不存在。
      这部电影,让人的不舒服指数等同于《青木瓜之味》、《走出非洲》,因为长时间没有一个高潮点,没有一个跌宕的情节,让人有一种想疯、要抓狂的错觉。《青木瓜之味》是爱情片,慢镜头的长时间使用,虽然看电影过程让人难受,但是整体让人们从画面中感受到了清清涩涩的爱情,会让人产生一种甜甜的感受,虽然并不浓烈。 《走出非洲》之所以让人坐立难安,主要原因在于这个电影感觉大段大段拍摄成了非洲美景的纪录片,很多片段真的是好美,忘记了是在看电影,以为是插入了广告。 《白丝带》压抑,让人看不下去不同于这两个,它完完全全是杀机四伏,却画面安静纯美的让人感觉一切不可发生的压抑,情感无处释放的痛苦
      整个基调是安静的、焦躁的、精神质的,基调类似于《呼啸山庄》,我没有看过《呼啸山庄》的电影版,但我看过书本,拍出来的感觉大抵如此,但是呼啸山庄仅限于爱情和人性,而《白丝带》似乎传达了更多。主要从几个方面来谈谈个人的感受。聊聊父权、夫权、过于生硬的信仰观以及人与人之间自我感觉应该如何相处。
      父权,不知道在那个年代的欧洲父亲都是如此对孩子灌输生活的准则、道德等,我觉得我们真的是太幸福了。至少我的父母,虽然没有受过太高的教育,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强迫我们做过任何我们不喜欢的事情,包括自己喜欢的东西、自己各种人生大事等,他们从没有过多的阻挠,一向是比较尊重我们的意志意向,也几乎没有对我们做出过有暴力倾向的教育,这点自己很幸运,为自己开明的父母。 后来翻看了此片拍摄,整个片中充斥着上一辈对下一辈暴力的灌输个人观念,他们对上帝的信仰,他们觉得对的东西,强行暴力促使孩子们吸收。结果造成了,孩子们表面上恭敬的接受了,但内心未必认可,而且在用无形的同等暴力行为反抗父辈的行为。有个片段很深刻,管家的儿子走在长长的狭窄的下面有很深沟壑的小梯上时候,他喃喃道,大致是上帝为什么不让他死?从这点儿上来看,小孩子开始质疑父辈对他暴力灌输的上帝会看到你犯下的错误行为这一信念。很显然他故意做错事情,又故意等待上帝惩罚他,结果上帝并没有惩罚他,他觉得父亲是错的,从而产生了另一个极端思想就是我即使是做错了,上帝同样不会惩罚我。所以,我没必要为了上帝的惩罚而把自己变成一个好人云云,我可以做坏事。极端的信仰教育促成了孩子不正确的道德选择观。
      这个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大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前夕,有人说这是一部剖析了为什么爆发完一战之后,20年后又爆发二战,从人文教育的角度剖析了原因。因为父辈的教育模式促使培养了一批20年后长大成人的推动二战的人群。这点我看完电影之后,觉得说的很对。这就是我为什么突然感觉社会学挺伟大的原因。是的,管家的教育模式是这样的,孩子们一旦犯错后,他并没有从道德观念上劝导教育孩子这样的行为是错误的,而是让犯错的孩子系上一条白丝带,让他们时时警示上帝会看着他们,上帝会惩罚他们,他们要时时保证自己不犯下任何错误,保证一颗纯洁的心。整体来看,动机是好的,就像管家自己说的他是为了孩子们好。但是这种极端的信仰教育,再加上对孩子们一犯下错误拳打脚踢,孩子们一方面产生一种抵触心理,另一方面不断地寻找逃脱这种上帝诅咒的办法。结果,当验证上帝并不会惩罚他们的时候,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就是恣意的挥霍自己的行为乖张。没有正确道德观的树立,仅仅靠上帝信仰极端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这个电影给出了一个很明确的答复就是对部分人容易造成极端行为。另一方面也折射了父辈教育对子女影响之深刻。
        夫权、男权。毫无疑问,在一战之前,男人占有绝对主导地位。今非昔比,女人渐渐在很多领域平分秋色,这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医生对他的妻子、对他的情妇、对他的女儿,整体来看,并无爱惜、爱恋之心。可以说在他的眼中,女人只是他取乐的工具,自己的女儿同样也可以。女人对于他们男人来说,只是一件物品,仅此而已。男爵与男爵夫人之间,因为男爵夫人自身的修养气质、出身,她多多少少在男爵那里有一定的震慑和影响力,但是在男爵眼里,他可以寻欢作乐,男爵夫人绝对不可以背叛于她。他拥有她的绝对权,只是给了她一部分的尊重。从这些女人的角度来分析,即使在相当落后的一战之前,女人要想获得尊重,首先你要有自己独立的才华、能力,足以震慑男人。比如男爵夫人告诉男爵,有一个银行家爱上了她,就是因为这样她有了选择自由的机会。而对于医生的情人来说,她连基本的生活都不能满足,无才无貌,甚至在医生赶她走的时候,她还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坚持到底,她没有任何选择的机会,只有依附。女人,除了找到一个好男人外,这个电影很好的告诉我们,女人还需要点其他东西才行。
        关于历史老师和他的未婚妻的纯纯的爱情,不再写了,很老套,古今中外,都是那样,一个人爱上了另一个人,然后经历了一些阻挠后,最后终于在一起了。
        本电影最大的亮点就是那几个很纯洁的童真镜头,让你感觉这个世界少了争斗、情欲、暴力,原来还存在那么一些的洁净,让人不忍去破灭。管家的小儿子,收养了一只受伤的小鸟,他问他爸爸可不可以收养?爸爸问他:将来你会放它自由吗?他说:会。 严厉的管家答应了,他无法抗拒他小儿子那颗善良的心。 后来当那只小鸟被叛逆的姐姐杀死报复他爸爸时候,小儿子又找来一直小鸟装到笼子里,给他爸爸送过去。爸爸问:为什么?小儿子答:我不想看到你难过。严厉的管家轻轻的笑了,然后陷入了沉思。也许他很久都没有感受到这种人与人之间的爱了,他的所有的行为都是靠上帝支配和主导的,他已经太久没有享受到纯纯的关爱了。
        所有的历史的悲剧、人类的悲剧都是有一定原因的,而这些原因很多人身处其中往往并不得知。最后就让我们在偶尔闲暇的时候静静的享受一下纯真,一下美好。你看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往往世界也会反馈给你什么样子。

  《白丝带》影评(四):畸

影片在09年夺得金棕榈奖,这也算是给多年奋战在戛纳的哈内克一个完美的奖励。自从钢琴教师以来,哈内克的影片总是在以往对于人性,对于群体的深刻以及锋利的剖析中,又带上了一些畸、压抑、扭曲。本片更是不例外,全片看下来,一股挥之不去的压抑和扭曲之感一直萦绕胸间,而这并不是影片的影像风格所带来的,而是影片的文本风格以及内容所带来的。

在暴力美学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欣赏着银幕上的血浆飞舞,慢镜头下枪口火花四射,好不精彩。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哈内克告诉我们,暴力的不可欣赏性和真实性,真实得仿佛亲眼所见一般,让人胸口沉闷。这其实也是隐藏摄像机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固定全景镜头下,刀锋划过脖颈,献血涌出,人倒地,整个过程几乎没有任何修饰,也没有任何的切换;打开房门,已经死去多时的人挂在墙上。这种方式带来的冲击力是无可比拟的,也是对暴力最直观的呈现。

影片是由一个苍老的声音作为旁白来开展的,配合上黑白影像,带来了一种非常强的“读故事”的感觉,仿佛一个苍老的老人,坐在你的对面向你娓娓道来。影片所有的故事都是发生在一个封闭的小镇,虽然其中提及过其他的地方,但是镜头始终没有越过小镇的边界,这样的封闭式的多线叙事加上旁白讲述,将观众提升到了超越角色的角度,俯视这发生的一切。

毫不夸张的说,影片所展现的这个群体,这个人际关系是非常畸形的。父亲和儿子,丈夫和妻子等等都给人带来一种畸形的感觉。在家庭中父权,男权凌驾于一切之上,在群体中,上层阶级又凌驾于其他的一切。孩子们犯了错,要带上象征着不可质疑的威压的白丝带,带上白丝带,取下白丝带的过程,也就被赋予了仪式感。在带上白丝带时,观众在无形之中仿佛看到有一块看不见的石头,压着这些瘦弱的孩子,以至于他们失去了该有的童稚以及天真,充盈着他们的是麻木以及浑噩,正如海报上的那样。而在群体中,则是上层阶级对于下层的威压,农夫的妻子死了,儿子质问农夫,农夫恼怒的吼了儿子,难道农夫不想向上头寻求解释么?不是,而是因为只要他还要继续在这个镇子上生活,他就不能那样做。

情绪的压抑带来扭曲,扭曲则引发了畸形。片中种种我实在不愿描述的场景,正是由于压抑带来的。冷漠,畸,冷峻已经成为了哈内克导演作品的最大特点之一。

让人不寒而栗的,不是某个人最大的恶,而是一个群体中开始慢慢溃烂的根系。

  《白丝带》影评(五):47

还在用像《白丝带》这种方式拍电影的,已经太少了。至少,手头上我们能指出的无非是以下几位:阿巴斯、侯孝贤、锡兰、罗伊•安德森、拉斯•冯•提尔,还有两位已经决定息影的大人物:贝拉•塔尔、阿基•考里斯马基。
这是一种什么方式?不好说。但我们却隐隐地感觉到了它们令我们唤起的情感:那是对上个世纪60年代电影黄金时代的缅怀,那一批现代主义大师:费里尼、安东尼奥尼、塔科夫斯基、布列松、伯格曼、黑泽明、库布里克……正当迈入巅峰,而新浪潮的那帮小子还刚初出茅庐,正羽翼丰满,要与大师们分庭抗礼。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只是《白丝带》的黑白摄影和故事的一战背景给人造成的错觉,这些元素都让我们仿佛回到了电影艺术的辉煌时期。
这其实只是表象而已,像《修女艾达》这样的影片虽然同样满足以上两点,却并不会令我们唤起缅怀的情感。更为内在的,是迈克尔•哈内克的拍片方式——精妙的叙事、精致的处理、鲜活的人物以及故事承载的思想内涵,都让《白丝带》的影像“苍老”了近半个世纪。
这就是昨天我在百子湾的电影资料馆看到胶片版《白丝带》时的感觉。一种闪着光的黑白影像投射于屏幕上,就像被余烬掩埋的火堆,一闪一闪地透出光来。
故事开始,响起的那个略带沧桑的画外音,把我们带回了一战前的德国北部。这个画外音听起来就像是一个讲故事的人,目的无非是把我们带进接下来将要展开的故事背景中。但很快,我们发现,他并不是一个无名者,而是这个乡村学校的教师(虽然旁观者大于参与者)。
用小说来喻,“我”作为叙述者,既可以只讲诉我能感触到的(片中画外音部分),也可以脱离自身视角(片中非画外音部分),电影镜头的客观性虽然限制了第一人称叙事的实验,但画外音很好地平衡了这一矛盾。故而,《白丝带》用了一种古典式的,让人物回忆来讲述故事的方式,来与故事的背景和黑白影像保持谐和。
乡村医生因为两棵树间绑着的一根线而坠马了。自此,意外不断向这个村子袭来。哈内克用了层层揭示的手法。娓娓道来可以营造一种舒缓节奏,但在哈内克手上,却走向了冷彻的黑暗,因为他揭示出人物内心的黑暗心理,让人不寒而栗。
医生坠马和农妇惨死是并接着的,但等到男爵的儿子被打却通过一次秋收来过渡,这不是戏剧的法则,而更接近于生活的常态。
同样的残酷性没有体现在直接的暴力上,任何煽情的行为都被省去。丈夫去探望死去的妻子,那个悲痛的画面被半堵墙阻隔;牧师的儿子被鞭打也将观众隔在了门外。哈内克不寻求任何像同情、愤怒等感性的体验方式,他要的是如匕首般的力道深深地刺进观众的心里。
这就是空白的力量,它混杂了各种绝望的情绪。那位丈夫绝望地自杀,被吊死在小棚屋,被去取水的儿子发现,他没有嚎叫。那个将高丽菜毁掉的儿子回家来莫名地撞见父亲的葬礼,他也没有言语,默默地跟上人群。
医生与女儿的乱伦,经过助产妇的提前提醒,是被小儿子撞见的,女儿向弟弟的解释(穿耳钉)更像是在向观众掩饰可耻的行径。她根本不必向还幼小的弟弟解释,因为他不会懂,这就不再是生活的发展,而是戏剧的发展。同样,助产妇与医生间的虐恋也是用了一场极度戏剧化的方式结束,那也许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潜意识深处的黑暗。
虽然副标题是“一个德国儿童故事”,但儿童在本片里是隐藏的,他们在影像的黑暗中行动,我们见到的是围绕在男爵、医生、牧师、农夫等人物身边(家庭)的隐性暴力,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成人世界,但这是一个被儿童腐蚀的成人世界,它被弱势力量所动荡,失去了稳定的常态(想想男爵、医生、牧师、农夫这些身份所代表的社会次序)。而这群孩子,将踏上战场,并在战争结束之后更加有用武之地:他们即将成长为纳粹。
而这正是作为奥地利人的哈内克所要探讨的,这样一个残暴的群体在德意志这个国家是怎么养成的。

  《白丝带》影评(六):No Title

又一部在八百号看的电影,又一次跑完步胡乱吃一点东西就冲去看电影。一个已经足够抑郁的人,还去看这种对着一个出丧队伍拍三十秒长镜头的电影,只能说抑郁这种感觉是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
去看电影前甚至忘记了电影的名字,只记得简介把剧情写得像个悬疑片,所以刚开始看的时候没有刻意地去思考。但即使这样其中的一些隐喻还是很自然的与我产生了共鸣。上大学以来,一直觉得自己不愿打扮,拒绝交往,甚至回避眼神接触,对一切自我展示的机会都随意浪费甚至刻意毁掉,是前十二年变态的管制的结果。尽管我一直不愿意承认一个北京来上海上学的人会hold不住学习以外的一切事情,但还是骄傲地易碎地,拒绝着这一切本应顺理成章的改变。所有这些压抑甚至可以说是一种family tradition, 更难戒掉。我已经不知道自己是拒绝沉沦还是拒绝前进了。
说了这么多,不过是想说电影里的那种压抑,并没有那么戏剧化,甚至就是生活化的,无时无刻的不在禁锢着我的。不过我还是感谢孩子们至少勇于做一些事,即使是暴力反抗,即使是向弱者下手,即使卑鄙下流,即使是恐怖主义,至少他们还没有完全丧失自己的判断,至少还相信自己的判断,至少还在执行着自己的意志。相比我这样在无尽的思考中丧失自我的人,尽管可恨,并不可怜。
所有女人梳着同样的发型,穿着同样的衣服(除了我们亲爱的伊娃)。手淫会被形容成触碰了上帝给予你的最敏感神圣的部位,并因此被绑在床上。做爱不发出一点声音。然而现实生活中呢?何尝不是无时无刻被所谓高度文明的“素质”之类的东西绑架到整个人自以为是、唯唯诺诺、遮遮掩掩,又永远在用最挑剔的眼光判断着别人,难以接纳有一点不符合“规范”的人,只不过是影片中的恐怖主义弱化为厌恶、反感,从而搅扰得自己的内心全是恶心,换句话说,是把这种恐怖主义向内行使,毁掉自己,毁掉自己的世界。
曾经自己也许是最叛逆的一个,如今也不知是早熟了还是过分幼稚,不违抗规则却也坚决不称为规则的贯彻执行者,变成了一个消极抵抗、一事无成的人,痛恨规范却又热衷于它所带来的优越感与安全感,徘徊在主流与边缘之间的隐形地带,既鄙视主流又鄙视那些试图成为主流的边缘人,曾经渴望的隐身如今终于得到,却又被规则毫不留情地拉回现实。

  《白丝带》影评(七):一战前德国剪影

影片不太刻意的显示了时间是一战以前,一个普通的小村庄的生活。肩负治病救人职责的医生,通奸,乱伦,对情妇毫不尊重,在某一天被人暗算,骑马掉了下来。 肩负道德准则的神父,对子女极其严厉,君父一体,经常体罚及当面侮辱子女。作为村庄最高统治者的公爵,把村庄的一切认为都是自己的,居民的衣食住行都来自于他的恩赐,他不愿意离开村庄可能也是因为不愿意舍弃这种尊贵的感觉。作为普通阶层代表的农户一家,家长不断告诫子女要感恩,要隐忍,最后在全家被解雇之后选择自杀这种方法来逃避。遗憾的是,这些人都有子女,而且不知一个,都还是10几岁的小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子,还没有形成健康良好的精神体系,也没有合适的人做情绪疏导,所以,在受到不合理的体罚之后,他们选择的方式是暴力转移,当然还没有能力转移給施暴者,所以就转移給了更弱的承受者,这就是所谓的暴力转移,最后暴力的承担着永远都是最弱的那一些人,因为施暴者的趋势是越来越弱的。而他们的父辈们,在发现施暴者是自己的子女后,不愿意面对,也不愿意解决,说是想保护孩子,更可能的原因是不愿承认最终的根源是由自己引起的。所以,这些看似乖巧、守纪律,实则暴戾、凶残的孩子们在长辈们的保护小长大了,只不过很不巧的是,他们长大了的时候,刚好有一个奥地利人,跑去德国竞选,宣称成立第三帝国,一个这样的领导,手下有这样一批人,会干出什么事情来可想而知。所以,战前德国的状态是 1 强调纪律,强调服从 2 君 父一体,父权是家庭中的最高权力,无论对错,不可辩驳 3 产生错误第一反应不是解决,而是隐瞒,换取表面上的平静祥和

  《白丝带》影评(八):唯死亡永生

第一篇影评

个人狭隘见解,欢迎指教。

想从两大方面阐述。

一、片名

《白丝带》双层含义

(一)象征纯洁、美好。(表层含义)

(二)故事现实、丑恶、肮脏。(深层含义:反讽)

二、人性。(以下一些方面)

(一)村民儿子为死去母亲报复男爵,吊打其儿子sigi。

(二)医生与助产士间深入的对话。医生内心所有的欲望、真实、丑恶以及肮脏暴露无遗(男人的真实世界,人性的喜新厌旧和善变)

(三)住宅被烧不明(内心的愤恨、妒忌、罪恶)

(四)男爵手下的老头离奇死亡。(人为?阴谋?)

(五)医生与助产士的X行为之后,医生的坦然,疲惫。(二人之间多年的感情走向灭亡)

(六)牧师的小儿子目睹医生跟其大女儿Anni间的肮脏事。(医生的心理变态)

(七)牧师女儿Klara杀死弟弟的笼中鸟。(心理抑郁的后果)

(八)男爵儿子Karli再次被毒打。(不甘)

(九)另一村民的小儿子将男爵儿子sigi 推入水中。(妒忌)

(十)男爵夫妇间的分裂。夫人的另结新欢,渴求离开。男爵愤怒指责(大男子主义与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十一)助产士逃亡,丢下智障又倒霉的儿子Karli不管。医生跟其孩子们下落不明。(逃避责任,不敢承担,为己活命)

三、最后一个

Anni和小家伙之间的对话。

去世、衰老、死亡。

死亡,才是永远存在,才是永生。谁也逃不开。

以上。

欢迎批评。

  《白丝带》影评(九):快乐的可能

他们竟然也是这样过来的。这是我看了电影《白丝带》之后最强烈的感受。

我是说,他们的文化也曾如此压抑、如此阴暗、如此令人窒息。他们,德国人,传说中有着自由传统的西方。这个电影简直就是《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 《孔雀》,就是《青红》。重要的不是情节,是氛围,是一口无限幽深的暗井里快乐的不可能性。

你能想象那样一个世界吗?一个初生的婴儿,无比娇嫩,无比纯洁,但是从他降生第一天起,你就知道他此生是不可能快乐的,他所降临的那个世界是不可能给他快乐的,事实上它所降临的世界是与快乐为敌的。如此与快乐为敌,它举着一只苍蝇拍,四处虎视眈眈地寻找快乐,一旦发现,就将它们一拍子打死。

在《白丝带》里,牧师就是这样手举苍蝇拍的人:他的孩子们在外面玩得回家晚了,一顿暴打;儿子马丁手淫被他发现了,从此睡觉要把他的双手绑在床架上;孩子们课间休息时打打闹闹,被他一顿呵斥……出于对孩子们以及对上帝的热爱,他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里精心养育着一头叫做罪恶感的野兽,以至于有一天,马丁冒险穿越一条高空独木桥,在被质问为什么他要这样做时,他说:“我想给上帝一次杀死我的机会”。

真的,在1913年的这个德国村庄,谁是快乐呢?农夫一家生活在贫困线上,被庄园主解雇之后,他上吊死去;管家战战兢兢活在庄园主的庇护之下,可以为主人儿子口哨的丢失而毒打自己的儿子;接生婆为了讨医生的欢心而做牛做马,但是医生对她说:你让我感到恶心;孩子们生活在大人任意打骂中,变成了村庄里秘密的“恐怖分子”。重要的不是痛苦,而是痛苦的必然性。每个人都在承受痛苦,然后将自己的痛苦在流水线中传递下去。村庄里的权力关系如此环环相扣、天衣无缝,几乎就像是一件科技产品,几乎就像是艺术。

关键是压迫者并不比被压迫者过得更好。庄园主不断遭遇“阶级复仇”行动:孩子被打、房子被烧;欺辱妻子、情人和女儿的医生被陷害摔伤;牧师对儿女的“爱”并没有换来感恩,相反,他的宠物鸟被自己的女儿用剪刀戳死。作为秩序的维护者,这些村庄里的“当权者”要给权力机器上润滑游以免它生锈,给它站岗以免它被盗,给它交租金以免它被收走……他们的痛苦与他们所压迫的人的痛苦,具有几何上的对称性。

令人惊恐的是,放眼向人类历史望去,与快乐为敌的历史几乎是我们全部的历史。东方也好,西方也好,大多数时候“祖祖辈辈”都在告诉孩子:不许贪玩、不许手淫、不许大声喧哗,不许这么想,不许那么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噩梦。就是说,历史上有那么多、那么多娇嫩、纯洁的婴儿,他们一批一批地降临到人世,一批一批地穿过权力机器的流水线,进去的是生命,出来的是……他们再也没有出来过。

除了自由,我想不出通向快乐的任何道路。

尽管有文化相对主义者、后现代主义者、传统文明爱好者……对现代化深恶痛绝,我想我之所以愿意做一个福山那样的、不那么酷的、不那么政治正确的、坚定的“现代化”拥护者,是因为我向往一个快乐的世界,而除了自由,我想不出通向快乐的任何道路。

导演Heneke在一个访谈中说,他想通过这个电影表现“一切形式恐怖主义的后果”。我想他的意思是,一切权力关系的本质都是“恐怖主义”:经济上的人身依附关系,宗教的教条主义,性别上的压迫……而这些“恐怖主义”的后果,在那个村庄里,就是那些孩子的“阴谋破坏”活动:当一个人追求快乐的权利被剥夺时,别人的痛苦就成了他的快乐。

但即使在这样一个村庄里,也还是有爱与诗意。影片有一幕最令人难忘:牧师的小儿子紧张兮兮地从怀里掏出一只受伤的鸟,小声问爸爸可以不可以收养它,爸爸表示同意了之后, 在这个几乎完全没有笑容的电影里, 他眼睛一亮,展现出一个惊喜的笑容。即使是如此冷冰冰的世界,也不能消灭爱的细菌。我想人类是如此不善于快乐,简直不值得拯救,但对爱与被爱的渴望,也让这个物种的笨拙有了一个底线。

  《白丝带》影评(十):白丝带

故事发生在1913至1914年间的一个德国小村庄。这原本是一个气氛祥和、安居乐业的小村子,可是最近却不断发生了一些离奇古怪,甚至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 医生骑马回家的时候被绳索绊倒受伤,人们马上展开调查的同时,牧师对两名晚归的孩子施以体罚,并为孩子们系上了象征纯洁的白丝带。第二天,一名佃农的妻子因事故身亡,乡村教师在河边发现男孩马丁在高处行走,马丁声称想知道上帝是否要惩罚他。教师与男爵家的保姆伊娃相识,彼此留下了良好印象。不久男爵主持了丰收典礼,身亡农妇的儿子认为男爵对母亲的死有责任遂破坏了男爵的菜园泄愤。所有这些恶性事件可能的始作俑者迟迟没有调查出来,纵火和针对儿童的毒打仍然发生。第二年费迪南大公遇刺之后,教师似乎发现了一些线索,但却被牧师强硬的制止。不久之后,欧洲各国开始宣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