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漫漫北寻路》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漫漫北寻路》影评10篇

2017-11-06 21:0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漫漫北寻路》影评10篇

  《漫漫北寻路》是一部由雷米·沙耶执导,克丽丝塔·特瑞特 / 费奥多尔·阿特金 / 安东尼·希克林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画 /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漫漫北寻路》影评(一):这个世界的壮美

如果我能超过你,亲吻你的脸颊
银白的胡茬儿摸起来会像白霜
而你老派的、海象式的髭须
沉甸甸挂满了冰凌。
吱嘎,吱嘎……冰冻的皮鞭和开裂的雪。
我想,这些漂流物无边无际;远至北极
不负载任何影子,除了它们自己和我们的。
祖父,请停下!多年来,我从没感到这么冷。
——伊丽莎白·毕肖普
  推开一扇门,发现一片海。像列车转弯,小兔子警官第一眼看到大都会;像潮水回流,海豚少女第一眼看到人世间,动画电影顺理成章地建造着前所未有的世界。
  2015年,昂西电影节,由法国、丹麦合拍的动画电影《漫漫北寻路》,也给观众带来这样的愉悦。Long Way North,发生在19世纪俄罗斯,女孩萨莎为追寻祖父探险的脚步,踏上寻找北极的征程。
  虽然它的故事是相对现实的,但简约的二维线条、色块、阴影,有着高度统一的风格,来源却区分于现实世界。抽象化的动画片去除了真人电影里的冻疮或鼻涕,提炼情绪层面的符号,既有生活的质感,同时保持了一定距离。
  在寒冷的北极圈,温暖阳光洒下时,冷色调的画面换为暖色调,画面仿佛寄存和散发着温度。
  它是一个像绘本的电影,不仅仅因为画风极简而清新,更由于故事中的角色,在用行动发现着、改变着自己。
  主角萨莎面临被安排好的婚姻,她要嫁的人不屑于自己的家室和理想父母能做的只是接受,远航未归的祖父被人们相传失踪。未知航线的终点,是另一种生活的可能,也是回忆里萨莎和祖父亲密的时光
  刚开始踏上旅途的萨莎一无所知,什么准备也没有,轻信他人,被骗去钱财,十分可怜。但好心的码头酒馆女老板,在听了她的故事以后,帮助了她——“我可以给你提供吃住,但你必须要干活,在酒馆里打扫、做饭。看你的手,我猜你从来没干过这些活儿。”
  于是,萨莎开始打工寄宿,并等待启航。
  这是这个故事的有趣之处,它讲述北寻的冒险,却花了近一半篇幅,描绘登船前的准备。
  养尊处优的萨莎,从一开始起不来床忙不过来上菜,开始体验底层市井日常琐事,最终,她起得比胖老板还早,黎明前微亮的天空,她提着煤油灯,精精神神地开始了新一天。
  影片用一组蒙太奇段落,配上慷慨激昂的音乐,简短地呈现了这一改变的过程。从心理层面上去理解,只有这样的萨莎,才具备了出征远航的资格,做好了经历风雨的成长准备。
  除了慈眉善目的酒馆胖老板,船长兄弟,少年水手,每一位配角都有着相当鲜明的形象。尤其弟弟一开始是个骗子,但后来被萨莎所动,又和她和解。它表现着生活中虽有冷酷的一面,但也会出现温暖的好心人,而好心人的出现,需要你先以一颗好心展示给生活。
  海鸥盘旋,厨师的菜很香。船上部件展示周到,船员生活氛围浓厚。而此时影片的画面,一直在微微晃动,足以见到创作者对于细节的用心。白昼,黑夜,驶入冰山区的船遇到了阻碍,北寻的路,成为冰雪中结实的脚步,需要一步步踏出。
  “九月十六日,暴风雨持续了三天,我已精疲力竭。”
  “十月二十二日,我的旅途画上了句号,我已经没有力气重回达瓦伊号。这太美了。我亲爱的小萨莎,我希望你也能看到。”
  究竟为什么要探险?《漫漫北寻路》说的显然不是科学进步的大义,因此用合理性去质疑此片的逻辑是不合适的。它首先是个故事,区别于现实的内心成长故事,“这太美了”或许可以成为题注——
  并非征服自然,甚至可能被自然吞噬,但在此前发现了自然的美,这个世界的壮美,不正是渺小的人类个体,从内心接受自己活过的证据吗。
  以皮克斯为代表的美国动画精于3D,以吉普力为代表的日本动画忠于2D,这是世界产业及中国观众相对认同和评价较高的两支。2016年的大陆院线,既有如前者的《摇滚藏獒》也有似后者的《大鱼海棠》,《樱桃小丸子》《蜡笔小新》《航海王》剧场版都已经或者将登陆银幕,更不用说已经备受欢迎的《疯狂动物城》,动画分明似乎已经积累迎来了观众。
  而还存在《漫漫北寻路》这样比较独特和独立的作品,像大IP之外小巧而精致的存在,像畅销书排行榜架子旁边的角落不起眼绘本。它最接近的,可能是今年另一部好评作品,也是去年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片选手《海洋之歌》。
  比起3D和2D,它们则以风格化的材质取胜。贴画一般,剪纸一般,继承的是传统美术的遗留,并在影视艺术中融合、应用和创新。中国也曾有水墨动画,但好汉不提当年勇。和《海洋之歌》同台的日本作品《辉夜姬物语》就在去年,又一次将那种情绪渲染升华到了相当的高度。合理地讲,电影史会记住它们比《超能陆战队》重要。

  《漫漫北寻路》影评(二):荣誉与信仰

因为梦想,在前进的路上成长。

看到sasha在餐馆的变化,从被阿姨叫醒、盘子端不好、饭做不好,直到她可以去叫醒阿姨,提前准备好早餐,从容应付客人。真的很激动

相信Davaï号没有沉没,是基于对船身的了解和对家族的信任

  《漫漫北寻路》影评(三):浪漫与现实的激烈碰撞

    《漫漫北寻路》是一部由法国动画大师雷米。沙耶指导的动画长片。雷米的疯影工作室从其成立以来已经创作了一百多部以不同形式呈现,风格严谨的动画作品。他们常自我标签为诗意写实主义,美术上的独特性与多样性是其一贯的特点。这部《漫漫北寻路》同样完美的表现了这种特质,同时又给观影者呈现了与以往不同的风格。
     
     故事背景发生在1882年的沙俄时期,此时俄罗斯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产业革命。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带来新航海技术的改革,于是就出现了故事中的主角萨沙的爷爷阿廖金北极探险之旅。82年沙俄的工业革命完成了60%左右,蒸汽机与发动机的运用已经得到一定普及。而剧中很重要的道具伊尔金号也许象征沙俄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水平对于航海的运用。其实欧洲产业革命以及随之而来的大航海时代已经过去,此时欧洲各国也已经拥有了各自的殖民版图。沙俄已经落后于欧洲诸国,产业革命基本引进其他国家的技术以及设备,所以片中唯一类似于反派角色的法国贵族青年作为皇家科学顾问并对国内政治有一定影响力就比较合理了。
      
      不得不说虽然片子的背景以及画面都脱胎于鲜活的俄罗斯风光,但是其故事内核却还是法国所独有的浪漫现实主义风格。女主角萨沙的爷爷阿廖金作为贵族却一生放荡不羁自由。这一点始终得不到家人的理解。而女主角萨沙自小就与爷爷感情亲厚,她对爷爷向他描绘的更广阔的世界向往不已,并一直以爷爷为骄傲。乃至于在爷爷死后,家人满心着急的并非是爷爷的荣誉与追求是否得到传承与认可,反而是家族利益的损益问题。只有萨沙独自为爷爷的失踪与被非议诟病而难过。法国贵族因为曾被爷爷冒犯而心怀芥蒂,急于否定爷爷的一切,并以萨沙舞会的到场作为交换(此处有默许联姻的意味)。但其实他并非真心补偿,而是打算对萨沙的家族荣誉实施一场早有预谋的报复。萨沙的父母也因此而对萨沙失望不已。他们认为维护家族利益才是至高的,而在这一点上爷爷与他们也不是同路人。萨沙为了挽回家族荣誉而独自上路寻找爷爷失联已久的伊尔金号。至此,非常明显的体现了影片浪漫与现实的理念的冲突。家人与其他世俗中人与萨沙和爷爷理念,追求,信仰都截然不同。因此,才造成了此片最初的戏剧冲突。
      
      随后,萨沙只带着少许行李就孤身上路。一路餐风露宿到达海港,遇到了好心的老板娘,成为酒店跑堂。她在这里实现了身份的第一次转变,并且很完美的适应了身份。随后遇到不懂表达感情的船长哥哥与急于向哥哥证明自己的二副弟弟。经过一系列交锋,女主顺利上船。在航行途中女主并不安于被当做一个无用的贵族女孩,萨沙在一开始被孤立,蔑视,但是她只是拿起一本书,不断的练习打绳结,并因此实现自己的价值获得认可后,她实现了第二次的身份转变。在追求自己的理念必然得付出代价。而在电影中,代价在萨沙的世界里是未知的,她没有成人的权衡,而是经过短暂的犹疑,就瞬间做出了选择。我认为她可以称得上孤勇,这种特质在久居苦寒之地的斯拉夫民族身上一直得以保留。也是我们称之为战斗种族的原因所在。对这种特质的突出描写以及女主的一路披荆斩棘也算的上浪漫的表现手法了。
      
     在之后的情节中,我甚至产生过不敢继续往下看的冲动。但是因为它的画面以及色彩渲染才得以提醒我,这是一部动画片,对于这种过于残酷的现实描写总是倾向于采用浪漫的表现手法的。果然,它没有让我失望。在一船人试图穿过北冰洋到达极点,寻找伊尔金号的过程中,因为萨沙的笃定,全船根据她的指示方向航行。经过一片冰川时遇到接二连三的灾难。船长哥哥腿部受伤,二副弟弟接替哥哥的职位。但是全船人面临断粮的危险,不得不在冰雪中带着行李与伤员艰难前行,寻找伊尔金号。而这其实只是个开始。船员们在绝望与饥饿中终于崩溃了。开始为了食物而失去理智。很多灾难片,惊悚片都曾试图以与这类似的情节作为故事展开。绝望的人们,无序开始发酵,人性恶的萌发,你很难想象在此情形下人类会做出什么事来。萨沙被人们责难,自责难过独自走进大风雪里。萨沙找到了爷爷被冻得遗体以及航海日记。爷爷也曾在类似的绝望情景下经历权威崩塌,独自一人以悲剧英雄的方式在极点插入与孙女约定好的小旗子,望着落日余晖写下最后的诗句。我已经无法分清这里是梦还是现实。常识告诉我萨沙很有可能已经遇难,在弥留之际梦到了与爷爷的会面以及接下来的情节。但是我仍然愿意相信希望。相信内讧的人们最后还是选择回归人群解救了萨沙,同时也解救了自己,找到伊尔金号荣归故里。至此,因为前面极度现实的刻画,最后的浪漫手法给了观影者一个释放与救赎的机会。我们自动会选择相信充满希望的结局
      
     此外,电影同样试图用两条感情线表达万年不变的感情主题。萨沙与爷爷的祖孙情,萨沙与父母,船长与二副弟弟的亲情,以及萨沙与小船员情窦初开的萌动。萨沙与爷爷不仅仅包含亲情,同样包含相同理念的理解与传承。萨沙在最初作为贵族女孩保留爷爷的手稿,维护爷爷的名誉,戴上爷爷送的耳环,她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爷爷的爱与留念。当她选择踏上寻找伊尔金号的旅程时,外物都显得不再重要了。因为她已经传承了爷爷最重要的东西。最后,爷爷的航海日记给阴阳相隔的祖孙最后的道别机会。萨沙得到了爷爷的爱的反馈。萨沙的父母如千万世俗父母一般,以自认为好的方式对待子女,甚少关心她们真正想要的。他们和船长哥哥一样,不懂表达自己的爱,甚至很多时候他们同样不明白对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萨沙的父母一直以为职位,利益是最重要的,船长哥哥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意损坏家传的船。当面临可能失去的危急时刻,他们才终于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船长哥哥与二副弟弟身份的互换也让他们开始互相理解了对方,最终他们都选择了亲情的回归。
      电影的画面也表现出了浪漫与现实两种风格的碰撞与交融。当你第一眼看到电影画面时,你就会被其中包含大片拥有极高饱和度的色块填充的背景所吸引。大面积的运用明亮的色块,使整部片子即使是在最低潮的时候也会让人充满希望。而主角人设线条简单,但是表情细腻,动作流畅。尤其是表现内心细节的小动作刻画非常细腻写实。例如萨沙在决定孤身出走的前夜,赤脚站在阳台上,通过简单的线条变化,传神的表现出一个讯号,萨沙下定了某种决心。阳台脚印的小细节也非常传神。这部电影整体画风充满野性的生命力的写实风格,如油画般粗糙而真实的呈现,但又不乏浪漫细腻的细节描绘。例如雨后初晴的阳光,大片冰川平原的野望,萨沙在火车上昏昏欲睡时脸上划过的光线。这些画面的积累让我慢慢忘掉这是一部动画片,但是又不时的提醒我这是一部动画片。浪漫与现实在画面与剧情中达到统一。
       
      疯影工作室的创始人雅克-雷米-及埃尔让我想起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他们都苦苦坚持着理想与某种执念。对艺术的追求以及文化的传承让他们都无法放弃2D而选择3D这种更先进但是更浮躁的新技术。疯影工作室作为一个不以利益为导向的另类公司,自成立以来以开放的平台,公平的机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对动画有追求与理想的优秀青年创作人。这直接导致他们充满活力的创造力与多变的风格。他曾说过“如果我们把逗乐当做唯一参照的话,无论在艺术的哪一个门类,最后的结局都是文化必死”。可是这种浪漫主义追求正经历着现实主义的冲击。即使人们的观影习惯更倾向于浮躁,很难沉下心来欣赏一部艺术片,可是真正的美必然引发人们对美与细致的追求与体验。正如及埃尔所说只要把自己擅长的东西做好,2D同样能得到认可。
当理想与现实碰撞,追求理想,触碰现实,对错都是别人的。

  《漫漫北寻路》影评(四):理想vs执念

#漫漫北寻路#好的动画电影,离不开好的故事、好的画质、好的音乐,三者缺一不可。最近看的醉触动心弦的电影,故事鼓励人心,充满正向意义,以贵族女孩离家出走追寻祖父的足迹展开。这个故事,关涉成长、关涉梦想、关涉执念。最让我心潮澎湃的是萨沙最后找到了死去的祖父的遗体,完成梦想中的拥抱,而冰层却在此时裂开,萨沙和祖父分开。这一刻,从童年起就对祖父遇难、达瓦伊号沉没抱有怀疑的祖父,在这一刻,才真正的对多年执念放手。

什么是成长的标志?真正的标志,是对以前的耿耿于怀说再见。只有真正的放下,才能成全未来的自己。励志的剧情,很适合因为失败而耿耿于怀一月的我。只有放下过去,我才能真正正视现在的自己,才能正视失败,这才是我往前看的第一步。放不下,如鲠在喉。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大名鼎鼎的雷米沙耶,曾经拍过画中国,凯尔经的秘密。故事情节的把控非常紧凑,感情的把控也很到位。其实一个电影,情感把控不到位,过分煽情和过分冷硬,都会成为故事的硬伤。这里,萨沙对祖父的情感、被骗走全部的钱、面对船的毁灭,萨沙的情感拿捏的恰到好处,抛弃了小女孩的放任,突出她的坚强。这种坚强,其实源自她伟大的人格,不屈不挠、不卑不亢、坚持梦想。有这种人格,在什么境遇里都不会失败。在什么情况下也不会被失败打败。相形之下,我的怯懦,显露无疑。

这部电影音乐选的非常准确。音乐是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感情塑造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在选背景音乐上的确彰显导演非凡功力。

  《漫漫北寻路》影评(五):画风喜欢

超级喜欢,看过的欧式动画电影都。为什么欧式的动画都这么美,凯尔特风格吗?日式的太卡通,美国的太立体,欧式的这种就很插画风,有种小说的味道。

好喜欢动画的场景,纯创造,没有多余的人物,每个人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后段的女孩与狗超像never alone 的情景,不过啊,那游戏,我玩到中间就卡住了。

  《漫漫北寻路》影评(六):你是女孩,放弃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漫漫北寻路》

【多图预警,多图预警,多图预警,好久没写影评了啊,很啰嗦呢!】
“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 这是看完电影后,我头脑里闪现的第一句话。
说实话,我在电影中途始终就担心,女主角会不会被这里面一群水手给强暴,还好没有。(不过……这样一部浪漫唯美的动画片,还能有这样的想法,真的要为自己内心的龌龊点赞啊……)
说完实话,该说点想说的了。
电影画风唯美,好几个风景的特写都可以当桌面,我就不夸了。就主要说说我动笔写这个影评,最主要的原因,也是电影最打动我的主题——【一个女孩在困境中的成长】
电影里,女主角和女伴的出场,是跑进一个图书馆,女伴的台词分别是:我的新裙子/手链好漂亮/大家都渴望嫁给他……

  《漫漫北寻路》影评(七):漫漫北寻路,暖暖内含光


19世纪末,一位俄罗斯姑娘为了寻找失踪的探险家祖父而踏上极地的冒险旅程。养尊处优的小公主沦落为被呼来喝去的跑堂和水手,又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
画面由没有勾边的色块构成,寥寥数笔即描绘出性格各异的人物,通过明度和色调的改变表现出雾气蒙蒙和阳光普照等等各种天气和光线,背景刻画细腻真实,带肌理的笔触又增添了些许手绘的亲切感。
这类画风,镜头如果给到人物的大面积特写就会显得比较简陋,只见平涂的大色块,容易露怯,而带场景的中远景整体画面感极佳,随便截图都能做绘本插画。
在一望无际的冰天雪地中,采用原研哉设计的无印良品式地平线极简构图,非常壮观。
配色舒服养眼,眼睛好像一直在吃冰激凌。而情节设置又让你在彻骨的寒冷中感到阵阵暖意。配乐悠扬轻快,非常舒服享受的一部片子,只有80分钟,不知不觉就结束了。
美中不足是法国人拍的俄罗斯故事,片中的俄罗斯人也都讲法语,这点和始终垂在女孩前额的那一缕发丝一样令人感到别扭。

  《漫漫北寻路》影评(八):撇开故事,我们谈谈它的美术风格和摄制背景。

撇开薄弱的故事层面,动画风格成为讨巧的地方。
Rémi Chayé曾在《凯尔经的秘密》中担任Tomm Moore的助理导演和故事板画师。
同样也是在Jean-François Laguionie的电影《画之国》中担任助理导演、美术设计师和第二图层布局师,画之国是另一部因其独特的色彩配色和不同寻常的绘画风格闻名的动画。
Jean-François Laguionie,Le tab

  《漫漫北寻路》影评(九):法兰西的北国画卷

当世界的镁光灯频频投射在日本与美帝的动画电影上的时候,一方面对美帝3D动画精致到毛发的根数,精致到与真人无异,另一方面又是日本又将林林总总的动画类型都几乎做到了极致。而此时我泱泱大天朝正在为中华动画之崛起而日夜奋斗,众口嚣嚣,好不热闹。然而穿过整个亚欧大陆,毗邻大西洋的法兰西,却安静地创造着艺术,一如百年前的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时期。
      法兰西的大师与匠人们是如此富有浪漫与诗意,每一部动画都美得像一幅流淌着颜料的河。有承袭了各个时期画派风格的《画之国》,有剪纸风格的《王子与公主》,更有水彩动画《艾特熊与赛娜鼠》。不仅如此,法兰西的故事从来不止步自己的国界,他们像游吟诗人那样讲述着阿尔及利亚的女孩与爱慕着她的猫的故事,讲阿拉伯抛开种族歧视的兄弟们的故事,讲伊朗的悲喜,讲英格兰落魄的魔术师。
      浪漫起来的时候气势磅礴,可以惊涛拍岸也可以风起云涌,稍一正经又立马表现出巴尔扎克、福楼拜那样的现实主义的血脉的延续。法国的英雄与先哲太多了,所以他们可以更有底气,同时更加纯粹稳重得去创造艺术、去吟唱古老的歌谣、去讲述诗意与现实胶织的故事,而不仅仅是电影。
      以上这些观众都可以在《漫漫北寻路》中感受到。这是一部法国动画,讲述北境之国俄罗斯的故事,关于爱,关于执着,关于梦想。仿佛坠入某个自己不知道派别的北国画卷,前有鹅毛大的雪,呼啸凛冽的寒风,冰山轰然崩塌乃自最后海阔天空的震撼,后有女孩坚韧倔强的眼神,有女孩拉着缆绳瞭望大海与海鸥、她伫立片刻斩断犹疑后留在雪中的脚印,那份细腻,又时时让人动容不已。
      我仿佛见到一个法兰西的老头子靠在沙发上,抽一口烟斗,用几支画笔,用光和阴影讲述了一个女孩追随爷爷的脚步远去北极的冒险故事。他咂咂嘴,坏坏得笑着。
      我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也无法用电影的标准来评价,只因它更接近于一件艺术品。它有凛冽寒风的痛楚,有跨越生死距离的深情的爱与思念。它们让你久久得动容,只因为它美得如此纯粹动人。

  《漫漫北寻路》影评(十):从圣彼得堡出发,一路向北——看《漫漫北寻路》有感

作者:景怡

关于信仰的历史、现实和虚构故事已经太多太多,法国动画片《漫漫北寻路》抒写的信仰故事虽然简单,却相当质朴,质朴到让人动容! “信仰不是从奇迹里产生,而是奇迹从信仰里产生的。”1881年去世的俄罗斯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这样辩证地论述过“信仰与奇迹”的关系。《漫漫北寻路》的虚构故事正好发生在作家去世一年后的圣彼得堡。 沙俄首都圣彼得堡一直流传着萨沙的外祖父探险家阿廖金驾驶的达瓦伊号在去北极的路上沉船的消息。然而,沙皇百万卢布悬赏,搜寻人员却始终没能找到残骸。从小一直受外祖父航海探险熏陶的萨沙却坚信外祖父还活着,刚过完豆蔻年华的她,本想靠着父母替她安排的准结婚对象托姆斯基王子的帮助找到外祖父。然而,托姆斯基却如此诋毁她的外祖父——浪费了国家这么多钱,真是可耻! 她的分析说服不了任何人,萨沙一个人悄悄骑着马上路了。身上没钱,在港口小餐馆被好心的老板娘奥尔加收留打工一个月,等待船只可以去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那里是俄罗斯最北端的领土。作为世家出身的小姐,在餐馆里打工出尽苦头,却也学会了很多生活的本领。说服伦德船队,启程向北,在萨沙的理性分析面前,他们改变了大家一贯认为达瓦伊号会行驶的传统路线,沿着萨沙找到外祖父画的路线图航行。虽然还没有进入冬季,但是在北冰洋航行,一路上他们都是艰难地破冰前行。 找到一艘救生船残骸,船长伦德带着萨沙他们离开大船破冰靠近残骸,在回来的路上,大船遭遇冰川崩塌摧折,在合力拯救大船时,伦德受了伤,大船也被摧毁。加之,随身携带的食物很有限, 在茫茫的冰原区所有人陷入了面对绝境的境地。伦德弟弟托尔森和大家用担架拖着受伤的伦德前行,随着困难加重,大家逐渐滋生出对船长伦德和萨沙的怨怼情绪,甚至因为争抢食物起了冲突。他们登上了山顶,却没有如期看到萨沙所预测的达瓦伊号大船。陷入冤屈的萨沙独自冒着暴风雪负重前行,想不到却意外发现坐立的外祖父尸体冰冻成的雕塑。此时的萨沙五味杂陈,是悲恸,是失望,是喜悦……找到外祖父身上的航海日记,再次战胜了萨沙差点被北极熊吃掉的困难,他们循着线索,奇迹发生了——他们找到了达瓦伊号。 这是一部在极寒环境中透着满满人性的动画片,画面美到极致;这一趟关于寻找外祖父的极地探险,惊心动魄!每当萨沙遇到重重困难时,她总会不自觉想到外祖父给她的精神熏陶。在影片里,萨沙始终是相信外祖父的,她的相信并不是盲目地崇信,而是建立在合理的逻辑分析基础上的信任,这一切源于她外祖父执着地对航海探险的挚爱。就像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哲学家艾里希·弗洛姆在《爱的艺术》里所说的一样,“相信一个人意味着了解这个人基本态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了解这个人的核心或者他的爱。” 是啊,一个少女能从圣彼得堡出发,不折不挠地一路向北,这一切精神的原动力都是源于对外祖父一生挚爱的认定。坚守信仰和信念,不见得都能产生奇迹,但是勃然绽放的奇迹之花一定是深深扎根在信仰和信念的土壤里的。 您有一牛股未领取 点击查询 分享 我的博客 微博  迪庆竟出25岁股市奇女 10年满仓 只用一招逆天战法 广告 我的更多文章 景怡原创诗歌:我叫小黄 【景怡原创诗歌】魔·术 融融红花楹 一段悲伤 共享 相关阅读 避险推动黄金测试新高 06月07日 10:44 禅的故事:心念一动,达及十方 06月07日 10:443 从C-NCAP测试看座椅安全系统究竟多重要 06月12日 19:48 广告 27岁 单身健身教练 距你500米 约我吧 寻离你最近的单身女性 道术的影响,也一定是百分之百的 06月07日 10:37 街拍:游走在超短临界线的热裤美女 06月05日 08:3059 3日12时全景直播三星杯预选决赛中韩焦点战新闻 17:30190 包着整个脆嫩虾仁的饺子做法 06月07日 10:30 广告 迪庆妹子8年只做一支股 朋友圈曝光操作技巧 惊呆股民 台称辽宁舰编队进入台“防空识别区” 台已出动舰机新闻 14:433608 不再被套路,这才是“买买买”的正确打开方式 06月07日 10:46 关于新华,关于我们——安徽新华滑板俱乐部 06月07日 10:42 4加载中  迪庆出了一个25岁炒股奇才 10年只买一支股 坚持一个买卖原则 广告 手机新浪网导航搜索意见反馈回顶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