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野芦苇》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野芦苇》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2-12 20:4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野芦苇》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野芦苇》是一部由安德烈·泰希内执导,埃洛迪·布歇 / 加埃尔·莫雷尔 / 斯特凡·里多主演的一部剧情 / 同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野芦苇》观后感(一):简评

  不知道为什么对这个导演的名称这么熟悉,搜索了他的作品也没有看过多少。

  我不是很喜欢这部电影,也许是性格骨子了的东西,我喜欢悲壮及至的东西。这种青春期的懵懂,晦涩,大胆,青春期微妙的关系,调子太淡淡了,向苏打绿的歌。

  这个电影是在网上下的,画面十分不清晰,基本的变焦,长焦,什么的都看不出来。就算这样,这部电影的画面色彩还可以。外话的景与内心的情事相容的。

  再把握两性关系上,我觉得导演处理上欠缺精准,虽然人物个性显明,野芦苇在主题上需要主线描写的是法兰克斯的爱,这份爱欲望太不强烈了。

  总体,一般吧。没有想象中的好。

  《野芦苇》观后感(二):呼啸而至的青春

  前有弗朗索瓦萨冈十八岁时的《你好忧愁》,后有苏菲玛索十三岁的初吻,法国人向来对于青春的那些烦恼是有着深刻体会的。安德列·泰西内的《野芦苇》同样如此。1962年的夏天,在法国西南部的一个小镇里,四位青春少年各怀心事。十八岁的男孩弗朗索瓦迷失自己的性取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曾同自己发生过性关系的好友塞杰;塞杰则因哥哥刚刚在阿尔及利亚的战火中死去而难过,同时也一直暗恋着弗朗索瓦的挚友女孩玛依;玛依一方面帮助挚友面对自己,一方面又寻求着自己的独立和成长,同时还心怀着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来自阿尔及利亚的侨生恩利是反对阿尔及利亚独立的右翼分子,他理解室友弗朗索瓦的心事。在阿尔及利亚独立,自己的英雄被捕后,他也感到迷茫故事就在这四个有着不同烦恼的少年之间展开,少年们也逐渐慢慢学会了认识自己。电影被打上了“同志电影”的标签,但同志之情只是贯穿在其中的一条线索,真正要给我们讲的故事,还是一个关于青春的、关于成长的故事。影片结尾,四人在清澈的河水中都洗去了所有负担和伪装,重新认识了自己,一下子成熟了。或许片中借用的拉封丹的寓言《橡树与芦苇》就是最好的诠释:经历了那么一场暴风雨之后的少年们终于成长了起来。蓦地想起韩松落的一句话——“我知道,我的青春正呼啸而至。”

  《野芦苇》观后感(三):蒹葭采采,青春悠悠

  20世纪60年代宁静的法国小镇,阿尔及利亚革命风暴波及至此。

  影片开始于一场婚礼,映照出小镇的风光与人情。皮埃尔和他年轻的新娘坐在宾客中欢笑,他将被送上战场。教堂的钟声响了一次,觥筹交错;教堂的钟声再一响,却是沉默的众人抬出装有皮埃尔遗体的黑色的棺椁。他的弟弟赛杰走在沉默的队伍中间,他说:“崇高令我作呕。”

  不可否认,那是法国历史上沉重的一笔,是太多法国人不愿忘怀的记忆。但青春终究是诗意的,并不意味着它定要因时代的残酷而残酷。所以在导演泰西内的镜头之下,我们看到更多的并非是战争的悲苦与难民的流离失所,而是夏日午后、暧昧青春里的脉脉温情,氤氲在湿的水汽与浓的化不开的植物的绿意中,法国南部小镇的自然风光行云流水地泻入镜头,那里上演着看似开启实则闭合的大时空小世界里朦胧的四人故事。或许它更接近于青春的本质,不喧嚣亦不沉寂,似水流淌,透着那个年纪特有的淡淡惆怅与明媚伤感

  细腻,温婉,娓娓道来

  四人中,最喜欢弗朗索瓦,喜欢他的清澈,好像是一汪泉。他可以引用兰波与福克纳的文字,他可以解读晦涩的诗歌与理解艰深的寓言,他满腹才华但这并不代表他可以透析自我,这个温文尔雅男孩子,自始至终困惑于自己的性取向并纠结于与赛杰,玛依和恩利的复杂爱恋,但这丝毫不妨碍他成为四人中关键的一环,甚至可以说没有弗朗索瓦便没有《野芦苇》这个故事。他选择让玛依去安慰赛杰而不是由他自己完成,他可以调解赛杰与恩利间的争端,他还想过要把玛依介绍给恩利(虽然命运最终让他们自行相遇了),他告诉玛依:“希望有人能像我一样去爱赛杰。”诚如赛杰所言,他是个斯文人,不争执,不回击。心脏病的困扰与书籍的滋养赋予了他温婉的性格,因而他可以与所有人都保持相对融洽的关系,而敏锐多思的心性又让他把所有的羁绊都看得无比珍重。是他把四个年轻的生命成功联系在了一起。遥想多年前的某个春日午后,弗朗索瓦和恩利坐在看台上吃着弗朗索瓦母亲送来的馅饼,看台下的操场中央,皮肤黧黑的赛杰在奔跑。在斑驳的阳光下,时间似乎无限无限的漫长。恩利问弗朗索瓦:“这馅饼很好吃,包的什么馅?”弗朗索瓦回答:“我想是李子酱。”并补充一句:“你最好多吃一点,不然很快便会被分光。”这可爱的一幕会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象征那段青葱岁月特有的明媚而朦胧的美丽。如果说谁能真正做到如温水煮青蛙般一点一滴融化恩利的心,那这个人非弗朗索瓦莫属。

  20世纪60年代的阿尔及利亚革命风暴,大批法裔阿尔及利亚人被迫背井离乡,逃回法国,导演泰西内或许不是他们中的一员,却也同样感知着切身的痛与同样承受着心头难以抹去的伤痕。导演把丧父的仇恨颠沛流离的苦楚鲜明地镶刻在恩利的身上,在由他代表为数众多的法裔阿尔及利亚人传递话语的同时,也让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镜像在影片舒缓的节奏中愈发清晰。

  从凝视父亲被炸掉下巴的半张脸的那天起,恩利便开始了生命里无尽的逃离,从阿尔及利亚到法国,再从一所学校逃离到另一所学校,辗转,激进而又沉默寡言异国他乡,无根无背景,没有亲情感觉不相信任何人。不难看出他的心底出现了某种巨大的中空,太多的生离死别把他打磨的过于锋利。他仇恨共产党人因为他们支持阿尔及利亚的独立,他也憎恶为数众多的法国人,那些资产阶级,麻木不仁,贪图享乐,对同胞的苦难漠不关心。他放不下仇恨,他摆脱不了那些忘不掉又不敢遗忘的过往,他把自己伪装在层层冷漠的尖刺之下,从不直面现实迫不得已只能再次逃离。一个细节印象深刻:代课老师告诉玛依的母亲,恩利被开除了,“校董会用了不到十分钟就作出了决定”,恩利手中的地址是错误的,他没能找到逃难到法国的母亲,“毕竟他满21岁了”,玛依的母亲也只是淡漠的答道“你可管不了那么多人”。她向来是个冷漠的人,代表为数众多“摆好立场”的法国民众对异乡客无声的压迫,她可以为皮埃尔的死痛哭流涕只是因为她承受不起如此沉重的负罪感,然而她不会帮助皮埃尔逃掉兵役就像她不会为恩利施舍一丁点的同情。恩利的仇恨并非空穴来风。好在有弗朗索瓦在那短暂的时间里把最单纯情感回馈给他,又好在有玛依中流砥柱般地拉下了倾倒枯枝败叶的闸门。他想要一把火烧了共党总部却与玛依相爱,他希望玛依跟他走但玛依告诉他:“我不可能跟你走,我爱你,但并不表示要一起生活。生活没有理由。我如果不曾给你任何希望就太残忍了,因为你同样把希望给了我。”于是恩利选择了独自离开,怀揣玛依赋予他的理想与希望,这时镜头给了他一个长长的远景,他淹没在大片大片的绿色中。我不难想象他今后的生活会同样坎坷多舛,但我也同样知道从今以后他会找到自己的方向,岁月的流逝会打磨掉所有的棱角也终会教会他爱与宽恕。生命完成了彼此的救赎。

  法裔阿尔及利亚人在60年代法国的孤立无援与无助感,时至今日回想,仍然会有人失声痛哭,而由弗朗索瓦牵线搭桥构筑的四人之情则不失为是对这种冲突的一种明快而令人莞尔的缓冲;法国左翼与右翼间的爱情,纵使吊诡,有何尝不是某种柔情的期许。好在这些都不是导演泰西内无端的美好臆想,法国人,法裔阿尔及利亚人,虽然国籍不同,但到底是“本是同根生”,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云变幻,他们最终走向了彼此,拥抱,和解,面向希望,面向未来,法国没有战火纷飞

  『野芦苇』

  显而易见,影片片名取自封丹的寓言《橡树与芦苇》,泰西内特意在此引用并由弗朗索瓦将其朗诵而出,它蕴含怎样的深意?就像文中历经风雨而不折的芦苇,青春自有韧劲,生活未完待续,灵魂自有其蓬勃的生命力。那亦是某种诗意的象征,象征着淳朴自然于天地间枝繁叶茂的情絮亦或是这历经青春的种种烦恼,“渡尽劫波”最终相逢一笑泯恩仇嬉戏畅游的快意。这样的题目,如此自然,诗意而富有深意,像泰西内那些看似随意实则考究的镜头,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每一方池塘,每一寸树林,每一条林间小路,都兀自摇曳质朴的从容。电影最终,玛依伏在弗朗索瓦肩头哭泣,镜头给了不远处的赛杰一个特写,镜头无声,写满惆怅与无奈,镜头转过360度又360度,眩晕的景物间抖落出淡淡的失落。然后一切回归原点,口哨声响起,或许生活不尽如人意,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接受生活。

  想起电影里的青春,便不免想到残酷,而《野芦苇》却出人意料地抽离了残酷的声音,留下悠远的回想。那是一幅素雅的彩色铅绘,是撩拨年代久远温柔的心弦。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经历的青春,有些惆怅,但并不哀伤,青春本就是不需要哀愁的,疼痛会由时间治愈,而我们只需要留住青春。

  《野芦苇》观后感(四):60年代的草本植物:野芦苇生长的声音

  作者: 2black

  野芦苇 Les Roseaux Sauvages/Wild Reeds

  1993年法洗衣粉放在红国Canel+出品

  【导演】

  安德列.泰希内Andre Techinea

  【主演】

  埃罗蒂.布歇Elodie Bouchez

  加伊尔.莫埃尔Gael Morel

  弗里德里.高尼Frederic Gorny

  (第20届恺撒奖最佳新人集体提名)

  【奖项】

  法洗衣粉放在红国第20届(1995)恺撒奖

  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本、最佳女新人奖

  纽约影评人最佳外语片奖

  1995年第21届洛杉矶国际影评人协会奖

  [引言]

  1962年,法洗衣粉放在红国西南部的海克思韦里。阿尔及利亚独立运动爆发,大量归侨的涌入使这座宁静的小城也感受到彼岸的激荡风云;年轻的学生们发现政治和战争前所未有地贴近,在时世的烘托下,他们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初次萌生的爱情,也都以猝不及防的势头汹涌而至。

  寄宿中学的三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有的平静度日,对生活无所奢求,但不意要面对人生的庸俗和命运的无常;有的善于调和周围的矛盾,却总是苦苦挣扎于自己的性取向;有的漠视身边事物,关注动荡时局,但一次次感到被出卖和愚弄;有的渴求生活平安和心灵宁静,而仍时时陷入困惑与迷茫。

  代课的法文老师教授了这篇拉封丹的寓言《橡树和芦苇》,是对他们现况的写照,也是对他们未来的劝谕:

  橡树对芦苇说,自然待你太薄,你不能承担小鸟的体重,微风的轻拂也使你低头;而我,屹立在高加索之巅,藐视日晒和狂风;你的旋风于我有若微风。如果让我为你遮挡,我可使你免遭灾害,但你仍生在风暴国的边缘,自然对你实在不公。

  芦苇回答:你的怜悯友善,但实在不必。我畏惧风暴,弯腰即可躲避;你天生强硬,无须躬曲背脊,但且让我们静候留意。

  话音刚落,从北方的地平线袭来狂风暴雨,雷电交集,橡树挺直身躯,芦苇应风倾倒,——风更加强大,参天的橡树被连根拔起,立地的橡树被冲入冥界。

  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些年轻人逐渐接受芦苇的生存哲学,学会了理解和包容,平衡与折衷。

  没有褒贬和扬抑,影片以善意的笔触为青春记录,以舒缓的节奏将时光叙述。结尾镜头象闲散的目光,缓缓从橡树林和野芦苇丛中摇过360°,当Francois、Serge和Maite手挽着手在口哨声中远去,这时,象密友在黑暗的观众席中轻轻地肘触提示,我的影象记忆立即被温和地唤醒:荆棘丛生的乡间路,那些年轻背影,和仿佛草本植物生长一般的,寂静声音。

  [Ⅰ.欧芹Parsley]

  塞尔日司职当哥哥皮埃尔与新娘交换戒指时拉动钟绳,他在教堂二楼注视着婚礼的举行。这位置让他产生隐约的优越感:它使塞尔日觉得自己象一个局外人。或钟楼怪人,以世俗一分子的身份俯视世俗的芸芸众生

  穿着军衬衣的皮埃尔显得瘦削而英俊。他肤色黝黑,那是地中海的阳光所赐。而这法洗衣粉放在红国西南部的阳光过于温和,使人恹恹欲睡。他与老师艾弗蕾丝女士跳舞。塞尔日知道他正向这名左翼分子询问如何成功地从阿尔及利亚前线逃走。皮埃尔并非勇士,他处心积虑地打算离开军队。包括这次完婚也只是一个权宜之计:他同时向三个姑娘寄出了求婚信,幸好,其中一名答应了。

  这是塞尔日手足兄长的身教,无关于虚伪或诚实理想和现实。穷人的处世秘诀只有一条:机灵一点方能度日。——皮埃尔返回前线时说,伟大使人作呕。

  他的葬礼在同一座小镇教堂举行。钟声再度响起,棺木抬出,国旗上是同样红白蓝三色的玫瑰。

  玫瑰。皮埃尔的玫瑰。在遥远的意大利故乡,玫瑰的名称源自希腊语词汇“流动”和“奔涌”,她散播的强烈芳香和辐射导致生命实体迅疾的挥发。

  玫瑰,皮埃尔的玫瑰,她象征上帝之爱,凡人之爱,短暂的死亡,恒久的秘密,生命的欢乐,死亡的严峻,被世俗所轻蔑的血统,和被基纹短袖我最喜督所宽恕的恶习。

  而神父在墓地颂祷:“步兵第34团二等兵Bartolo Pierre,翻山越岭,出生入死,他是永恒的榜样,有幸认识他的人都同意:我们不应把他当作不幸的战死者,他永远是同僚和朋友心目中的英雄……”

  塞尔日悄悄转身离去,悲愤满胸。他们需要英雄,把不实和虚伪的美名加诸皮埃尔身上,那不是给死者的荣誉,而是对死者的侮辱。这令人作呕,伟大使人作呕。

  那一天,送葬队伍中有弗朗索瓦,有麦缇,还有皮埃尔的新娘,——嫂子头戴黑巾,忽然上前攥起他的手同行。但是,塞尔日心里挣扎的一切,所有人都不了解。

  嫂子不了解。葬礼的当晚,她趴在塞尔日床头痛哭:他英俊,与皮埃尔酷似,--塞尔日整晚与她 ** ,抚慰她,并一度有了娶她的念头,然后平安度过一生。另一天,她让他去哥哥的坟墓,手里拿着季末的丁香——丁香,皮埃尔的丁香,它有与玫瑰相近的寓意:上帝之爱,人间之爱;而另外的含义是,订婚的约定,珍贵的友谊。塞尔日向亡兄的未亡人坦陈,他和她并不合适,她接受了他的决定。

  弗朗索瓦不了解。塞尔日认为他的性格充分体现了教会教育的伟绩,胆怯而羸弱。塞尔日曾说服他帮自己提高法语作文,作为交换,他将帮助弗朗索瓦的数学作业。弗朗索瓦分明动心,但显得十分犹豫,不想做亏心事。塞尔日讥讽:“有什么亏心的?我只求苦中作乐。你是穷人就知道了,机灵点才能度日。”弗朗索瓦是同性恋,曾与塞尔日一起在被窝里自渎,而后一相情愿地希望塞尔日做他的伴侣,他并不知道,塞尔日只想让偶尔的放纵缓解生活的无趣——他并不是同性恋,他真正喜欢的是弗朗索瓦的女友,老师的女儿麦缇。

  但麦缇也并不了解。虽然当葬礼上塞尔日拂袖而去时她曾受弗朗索瓦之托跟来安慰他,虽然弗朗索瓦说麦缇曾提起,塞尔日象皮埃尔一样英俊,她不喜欢小男生。五年后,她也许会爱上塞尔日。但是,这个女孩子自己严重缺乏安全感,她所需要的勉励和慰藉,塞尔日并不能给予。

  白天尚可以压抑对亡兄的思念,而无边长夜里他需要用极大的克制来压抑自己杀死同屋亨利的念头。那个阿尔及利亚归来的青年并非凶手,他知道,但杀死皮埃尔的并非某一个人,而是他的族裔,他代表的民众。

  和弗朗索瓦骑着电单车郊游,他从没进过城,那一晚,他们喝了很多酒,因年龄不够无法住店,只好露宿街头。——塞尔日深爱他的哥哥,他需要买醉,忘记巨大的痛苦。那似乎是他最后一次放纵,他的成的短袖,单件人仪式,往后,他将代替兄长在家庭的义务,他将帮他的父母用并不流利的法语给地主写信,请求减租。

  当塞尔日在兄长的婚礼上与麦缇初遇,她曾婉拒了他的邀舞。那一刻,自卑如同虫啮一般如期回至。是的,他是一个意大利佃农的儿子,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身份。

  在塞尔日的意识中,他就象是一棵欧芹,一棵蕃芫荽,菜肴的装饰,盛宴的点缀。他们有相同的身世,欧芹,原产于撒丁岛的草本植物,1548年方引种到欧洲大陆;塞尔日也只是一个寒酸的新移民,深色头发,笨拙木讷,突出的下巴,上嘴唇可笑地前凸。

  公布会考成绩那天下午,他们一同去河边游泳散心。当他们偶尔失散而后麦缇激动地跑来伏在弗朗索瓦肩头嘤嘤抽泣,塞尔日在一旁下意识地咬紧了嘴唇。--象体温被河水一丝一丝带走,他感觉到刺骨的空虚。

  欧芹,parsley,它的寓意是胜利。胜利?什么样的胜利?皮埃尔不曾为国赢得在北非的战争,而塞尔日,也不曾赢得面前的这个少女。

  [Ⅱ.鼠尾草Sage]

  艾弗蕾丝女士如是评价21岁的留级生亨利关于蓝波诗歌的论文:马里安尼.亨利不虚无,思路清晰,但是观点完全不对。他不应将蓝波讨厌的中产阶屋里,虽然还级与法洗衣粉放在红国公众进行比较,指责他们对祖国尊严而战斗的阿尔及利亚法裔的漠不关心。

  法文课只谈文学,不谈政治。——不予评分。

  法洗衣粉放在红国人可能中产,可能漠然,但亨利同学对法洗衣粉放在红国有同样的冷淡——不予评分。

  代课的教师同样来自阿尔及利亚,在讲授了拉封丹的寓言《橡树与芦苇》后单独与亨利谈话,委婉地希望亨利改变自己的强硬立场。

  芦苇象征着动摇、怜悯,基纹短袖我最喜督受难与窃窃私语。

  也许大家认为,这切合亨利的形象。他本来就应该成为一株芦苇。

  塞尔日会这样认为。他讨厌这大嘴大鼻、矫揉造作的阿拉伯人:终日面无表情,眼神阴骛,全班同学就他一人西装革履。最可笑的是,他居然总把收音机放在耳边,似乎国际时事与他息息相关,他以为阿尔及利亚的归侨身份是一个复杂的背景,为自己的魅力增添了砝码,可以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受难圣徒的形象。但不巧,塞尔日对所有伟大的作态反胃。

  弗朗索瓦也会这样认为。正如窃窃低语的芦苇,亨利是一个暗处的窥探者。他大约是最早留意到弗朗索瓦和塞尔日之间不寻常关系的旁观者。他注意到他们在一夜间结成同盟。数学测验中,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他看到塞尔日起身借故去洗手间走出了教室,随即弗朗索瓦开始蠢蠢欲动,于是趁他犹豫之机抢先请假走出教室。——亨利就这样,他认为本土法洗衣粉放在红国人与侨民相比已得到了更多的实惠,但仍不肯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占便宜的机会。他试图阻止他们的作弊,哪怕是以恶作剧的方式。

  麦缇也会这样认为。她本讨厌他的右翼法西斯立场,甚至反感弗朗索瓦试图说服她善待亨利的努力。但是,有一晚,决然离校出走的亨利沿途烧毁左翼政党的海报,到了左翼份子的总部,艾弗蕾丝女士的小屋,艾弗蕾丝女士的女儿麦缇却收留了他,虽然在得知他的本意后呵斥他离去,但那是因为内心的失望比他的疯狂更具杀伤力,会考成绩揭晓前的下午,决定出走的亨利卖掉了亡父遗留的手表,逗留一日与麦缇在河岸相对,他对她的表白让麦缇平静下来:她相信亨利具有芦苇的禀性,可以为爱而变得柔软,而他的冷漠外表下深藏着对世界的怜悯。

  但他们都错了,亨利不是芦苇。

  讲授《橡树与芦苇》的老师对亨利说,你就是那棵橡树。橡树,栎属山毛榉科的橡树,它的寓意是荣誉、骄傲与毅力。

  他来自阿尔及利亚,他是外乡人,他没有口音是因为曾经频频被开除,多次转学。在巴黎他读了三年私校,三次会考落榜,经验丰富。考试有什么好怕?他知道,生命中有比会考更重要的事:

  收音机里,记者在阿尔及尔现场播报:蹲在阿尔伯特酒店的阳台外面,一切暂时还看不清楚。示,单件掺着洗威者与警昨晚刚洗的衣察对峙着,没有警昨晚刚洗的衣察受伤,救护车正送伤者到穆斯塔法医院,并抬走尸体。据官方统计,目前有28人死亡,130人受伤……

  奥兰实施戒严。法洗衣粉放在红国领事回到首都,形势趋向稳定……

  撒兰将军被判处终身监禁……

  而亨利知道,与其说他是橡树,毋宁说他是一棵鼠尾草,象征着爱和死亡的鼠尾草。在《十日谈》的一个故事中,西蒙娜的爱人巴斯基诺因误食有毒的鼠尾草而丧命。亨利畏惧死亡,真正的死亡,恨不得一枪了断结束自己疯狂的念头。事实上,他自杀过一次。

  在他的出生地君士坦丁堡附近。在父亲的葬礼上,棺木未合,所有人在厨房饮酒作乐。天热,苍蝇围绕着父亲的尸身,白布覆盖着他被炸毁的面孔,烂到嘴唇和整个下颌。鲜花堆积,腐臭仍呛得人窒息。亨利强迫自己留下,揭开白布凝视,希望永志不忘。——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看到,父亲的尸体动了一下。他伸手拉拽亨利!棺木訇然倒下。

  接下来的事不再记得,亨利高烧一周,进了医院,至今仍不知那天发生过什么。父亲的尸体真的动了,但没人相信,塞尔日完全失落,不知道何去何从,胡乱吞药,试图放弃生命。

  所以,他对塞尔日失去兄长后的悲痛不屑一顾,他认为此番变故应该促使塞尔日象自己一样了解战争。

  所以,他粗暴地打断弗朗索瓦自称心脏不好,不能从事剧烈运动,稍一劳累就觉得要断气的说法:别胡说,你死不了的,我见识过真正的死亡,看着一个人死去,却无能为力。

  所以,他瞧不起所有的班级同学,他们太幼稚。

  别了,芦苇荡,别了,麦缇。那个下午亨利终于独自离去。他没有祖国,他只是一株属于北非的鼠尾草。

  英语里,sage的意思还包括贤明与圣哲,也许,他期待自己以21岁的阅历证明他的智慧,并将以行动来表明他的立场。他曾是与现实格格不入,绝不调和的一分子,这或许可以改变,而不可改变的是,他将终生无所归属,始终是漂泊者,一名永远的,异乡人。

  [III. 迷迭香Rosemary]

  会考成绩公开前的下午,麦缇的心绪纷乱不宁。她穿着不合身的明黄泳衣,象一只受惊的小鹿站在冰凉的河水中。弗朗索瓦说,你象梵高的向日葵。她说,那很糟糕。

  麦缇当初喜欢弗朗索瓦是因为他成熟,但渐渐发现他越来越像个任性的孩子。他不乐意参加皮埃尔的婚礼,虽然知道皮埃尔是艾弗蕾丝女士以前的学生,三天以后将奔赴北非前线。但他一直游说麦缇跟他逃出去看下午场电影。

  几天后,麦缇还是陪弗朗索瓦去看了这部英格玛.伯格曼的《魔镜》。散场后他并不高兴,反显得心事重重,从衣兜里掏出香烟笨拙地点火,蹲下去系并没松散的鞋带。

  终于,在同学的舞会上,弗朗索瓦严肃而艰难地对她说:有事发生了,麦缇。我们相处愉快,有说有笑,知道彼此真正的需要,你让我安心,而我对你也是如此。奇怪的是,我们没有肉体上的接触,却似乎都并不介意。但现在,我喜欢上了一个人,跟我睡觉的是一个男孩,塞尔日。

  麦缇的嘴唇微微哆嗦,血液在一点一点变冷。

  她说,我的父亲抛弃了我的母亲,这对我是一个教训。女人一旦依附于男人,必定受尽磨难。跟你在一起我一直感到安全,我讨厌热恋。跟你好之前我不快乐。跟不跟谁睡觉,对我来说完全一样。我爱你,是因为你无论如何都不会背弃。现在,这结果对我来说都一样。我不理会你跟别人之间如何,我只要我们好。

  弗朗索瓦象孩子一般把头埋在她肩上。麦缇搂住了他。音乐从“Smoke Gets in Your Eyes”换成 “Barbara Anne”,笑容重新回到他们苍白的脸颊,在明朗的音乐中,他们起舞。

  她是一棵迷迭香。古希腊人和罗马人相信这生长在法洗衣粉放在红国南部的草本植物是一种具有魔力的圣树,它凉爽的清香使人镇静。

  但她不能让塞尔日安心。他从他哥哥的葬礼上无礼地离去。弗朗索瓦低声请求麦缇去看看:相信我,只有你能帮他。

  激动的塞尔日与麦缇在路上发生争执,麦缇受伤正欲离去时,塞尔日感到了歉疚,他邀请麦缇去湖里游泳。

  但这并不是游泳的天气。塞尔日穿着底裤瑟缩着在冰冷的湖水中站了接近一小时。麦缇担心他冻病,他嗫嚅,冷一冷就好了。——他怕麦缇看到他勃起。

  麦缇仓皇地笑,这简直是对她的奉承。

  她知道,她是一棵迷迭香,具有兴奋作用,能使人肾上腺素的分泌产生荷尔蒙。她害怕直视塞尔日的眼神,它具有侵略性。

  塞尔日问她是否有很多男友。她很惊讶,——没有,起码现在没有。她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比现在老十年。年轻是一项负担,最好一觉醒来时间过去,有自己的生活,不再围绕着母亲和弗朗索瓦,虽然她深爱他们。

  “教师的女儿”——一个特定的身份。在每一个中学,这个角色往往背负着更多的压力。对教师圈而言,她因为是同事子女而被更加注意。而对同学圈而言,她来自一个对立的世界,一个不可能被同龄人真正容纳和接受的分子,只能被尊敬地疏远,被友好地歧视。她几乎不可能真正地享有秘密,她注定受到比别人更多的曲解和猜疑。

  她爱她的母亲,而当母亲不仅不能保护她,相反需要她的保护,巨大的压力会促使她情绪剧烈起伏,这时候,一次考试,一次失恋,足以令她失常,甚至崩溃。

  如今,我们会称她为:青春期焦虑症患者;而那时,我们都叫她:迷迭香。

  分手前的那个下午,麦缇为亨利献上了她的少女之身。

  但她对亨利说,我不可能跟你走。我爱你,但并不表示要一起生活。生命没有理由,我应给你力量与希望,因为你同样把它们给我。

  迷迭香,它象征着忠实的纪念,爱情,和不朽。

  《罗米欧与朱丽叶》中,当罗米欧站在被错认的情人尸体前,洛伦佐嚷道:

  “别掉泪 把迷迭香

  撒在 美丽的尸首上

  为她穿上昔日最华丽衣裳

  抬进教堂

  [Ⅳ. 百里香Thyme]

  法文课上艾弗蕾丝女士谈起学生们心爱的诗歌。她说,全班的作文大多缺乏独创和想象,最出色的作品出自弗朗索瓦和亨利之手。弗朗索瓦跟亨利一样,也选了蓝波一首深奥的诗歌,以炫耀对高超境界的了解;他用辞谨慎,观点成熟。但鉴于他的自视甚高近乎自恋,艾弗蕾丝老师给他评了14分。

  自恋,narcissism,——在大家的眼中,弗朗索瓦就象一株水仙,这生于地中海区域的鳞茎草本植物。虚荣而且清高,舒适地在睡眠中度过炎夏。但是当首次感受到激情时——事实上,同性之爱正如在水中爱上自己的影象,他会失去理智,奋不顾身地投身其中。

  因为这样的迷狂,与其把弗朗索瓦附会为水仙,毋宁说他是一株烟草。充满挑逗和刺激,暗藏不测和危险。从上瘾一般的迷恋,到无法摆脱的习惯。

  一切都是从那个夜里开始的。睡梦中他被塞尔日摇醒:带你去秘密地方抽烟。--他犹豫。于是塞尔日嘲笑他的胆怯并继续游说,似乎去天台抽烟也是一次难得的冒险。

  他们互相询问对方是否处男,掩饰自己的颓然。并约定联手,互补不足,女孩子不喜欢这个的一定喜欢另一个极端。就象在数学和法文上互相辅导。追女孩子也跟这一样。

  塞尔日的目光真诚而友善。弗朗索瓦终于接过他递来的香烟。柔和的烟草味弥漫在整个房间。

  ——与塞尔日同床后,弗朗索瓦一直不安。麦缇对他情绪化的反应感到陌生,但弗朗索瓦幼稚的回答又让她笑起来,他扬一扬指间烟头:我变了,我学会了抽烟。

  弗朗索瓦是一种典型,善于观察和安慰别人,但是完全不了解自己。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一棵百里香,双子叶类的草本植物。他知道给女孩子关怀,却不知道同性是自己的真爱。

  百里香,餐桌上的香料调味品。正如他,一个温和的调和主义者。

  他说服塞尔日与亨利和好,说服麦缇善待“右翼法西斯分子”亨利,向塞尔日解释请求麦缇去安慰他亡兄之痛的动机:我爱你,也希望她爱你。他甚至请亨利理解麦缇:那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左倾女权主义者。

  但是在浴室,他凝视自己的镜像一声大过一声地发泄:我是同性恋,我是同性恋!

  百里香,在欧洲的文学传统中象征着希腊半岛阿提卡的诗歌艺术。

  弗朗索瓦,这个文艺青年,他反感伯格曼的《磨镜》,而热衷雅克.迪米的“LOLA”,因为前者结尾信徒死后得救与父亲相对,这也许刚好证实了他的恋母情结;而后一部电影讲述南特市舞女罗娜,为了毫无希望的爱情而苦候了7年。这更接近他敏感的诗人心灵。

  他也许是唯一一个注意到艾弗蕾丝女士变化的人,虽然并不知道老师是为没能帮助到皮埃尔,当年在课堂上偷看她裙底的调皮鬼远离北非前线而感到深深的自责和内疚。他注意到法文课上老师忽然走神,眼望着窗外微风中轻轻摆动的树枝,又蓦地打开书,念着最后一行。

  “我被迷惑,

  天蓝,天蓝……”

  然而,她念不下去了,突然双手掩面。紧接着仓皇道歉,但仍难以自持,趴在墙上背对大家痛哭失声。当后来,在夏日的河岸上,亨利离去后情绪激动的麦缇飞奔而来在趴在自己肩上哭泣的时候,弗朗索瓦,他会因想起哪一首诗而百感交集?

  他大约会想起古尔蒙的《园子》:

  “人们闻到百里香和茴香的气味,

  我们的园子丰满而且温柔。”

  或者,那同性恋诗人魏尔伦的《美好的歌曲》?

  “当你还没有消失,

  苍白黯淡的晨星,

  鹌鹑千只

  唱了,唱在百里香的花丛”

  百里香。Thyme,谐音time。塞尔日曾劝告他打消试图重新开始的念头,正如他当初也以为自己会跟随亡兄而去,但有些事比战争更顽强,比如时间。也许,在这一时刻,他因内心无力把握的同性之爱与异性之爱,而暗自希望时光的流失会带走记忆。也许,只是也许,弗朗索瓦会在心里默诵萨福的那首《失去的友人》:

  “甘露滴落在新鲜的

  玫瑰,柔美的百里香

  和开花的甜木樨上

  而她 漫游着

  [后记]

  保罗严肃拘谨,个子矮小结实,黑发短平;加丰凯尔的气质浪漫而轻佻,烫过的金发浓密得似乎梳子都难以穿行。60年代,70年代,保罗西蒙和加丰凯尔的声音常被与卡彭特兄妹并提,和声柔美而让人腻味。他们唱民谣而非摇滚,不愤怒,只有纯情。真的思想斗士,照例应该对这些世俗的品味不屑置评。

  而我每次想起这两人,就好象看到他们穿着宽大的学院披风,在一条灌木密布的肮脏小路上不约而同回头,眼神宁静。——这画面与《野芦苇》的结尾有相似的构图。事实上,也正是西蒙和加丰凯尔在1966年的专辑《寂静的声音》(Sound of Silence)的封面。这照片曾受到评论的嘲笑,被认为是一张“毫无想象力”的留影。

  我怀疑换作怎样的封套设计会更好。这样一张画面,它不需表达某一种理念,指出某一条去向,换句话说,它意在陈述,而非说服。——保罗.西蒙始终象一个年轻人,从未稍稍停止过他的音乐旅程,而对终极真理的探寻甚至将贯穿他的一生。

  专集中的这首歌已为人熟知:

  你可是去往斯卡布罗市场?

  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记得帮我捎给那儿住的一位姑娘

  曾几何时她是我真正的爱人……

  原作中的斯卡布罗市场位于17世纪的英格兰,电影《毕业生》插曲经过重新填词。据说熟谙英国文学的保罗在副歌深邃的意境里寓含着反战的本意。——而我个人因为对植物的偏好,更注意反复出现的四种草本芳香植物。它们是一些值得破译的符号,值得探询的路径,也许,它们是歌者成长中的一些寂静声音,一些神秘的启迪,象每个人年轻时对自己好奇的认知,借助星座,或血型。

  本文送给少女绵谷升,送给她居住的一个也叫Scarborough 的地方,送给她伤感的签名“士嘉堡游魂”,送给我们共同热爱的,60岁的保罗.西蒙。

  《野芦苇》观后感(五):怀念的60年代

  “这世上最能令我产生激情的两件东西,一是革命,一是爱情。

  ——聂鲁达

  20世纪60年代,一个狂飙激进、英雄迟暮挽歌般的年代。

  1962年,阿尔及利亚的独立战争爆发,在法国南部村镇的寄宿中学里,四个少年同任何年代青春期的孩子一样,渴望着生活。他们灿烂的青春,因友情、爱情、信仰、战争、死亡的思考变得理性和结实。

  Forestier被蒙上一层梦幻之光的少年,热爱文学、电影,外表弱不禁风、思想老成的小布尔乔亚同志。他对Serge的情感让他苦恼,对着镜子一遍遍质问自己:我是同性恋的场面,小心翼翼的触角是外向的亦是内里自恋的。原野中,搂着Serge骑在同一辆车上,脸紧贴着Serge的后背,无言的表达是他封存于记忆中短暂的温暖。关于未来,美好的想当然,并不因我们的喜好而给出两情相悦的答案。片子尾声,Forestier问及Serge关于过往,Serge的回答:希望Forestier可以忘了。不可企及不可继续的爱,让人心痛,关于生活,总是有些错位。而现实更糟糕的是生活还将继续。幸运的是,他与Marti间令很多人都渴望拥有的相安无事又牵牵连连的友情。

  erge浑身散发着原始活力的少年,洋溢着似乎永不枯竭的热情。对生活直接不带任何抒情的朴实,随遇而安。他与Forestier的过往,好似一段插曲,为按部就班步入正常轨迹重新认识了自己。

  Marti这个思想包容、内心丰沛的女孩。没有惊艳的外表,但对事物的理解却是独到和深刻的,像她定义所喜欢的情感那样——不炙热、不浓烈,不占有,让人很安心很舒服地存在。不猜疑、不嫉妒、不歇斯底里。像一面湖水,透明而深邃,经过她的人,你可以感受她的静水深流亦可以感受到微波荡漾。她的成人礼不需要任何理由,因为独一无二的Forestier、Serge、Henri,他们永远是她不同心境面对的朋友。

  Marian Henri从他时刻紧绷的脸、紧蹙的眉头中,可以感受到他内心无助的愤怒和虚空。外表冷漠的他,其实一样需要肯定,一样需要寄托。经过Marti这个平衡木,他成长了,他体内那些反共的情绪和狂妄的危险会稍稍和解吧。

  法国人似乎对这种三角恋四角恋尤其擅长,而且演绎起来,不给人滥情的庸俗感,同自己喜欢的另一部片子François Truffaut----Jules et Jim一样,田园牧歌般的爱情和个体的自我解放莫过于此。在新浪潮已然式微的1962年,妥协、软弱、悲剧、伤感却是别样的华美。

  而关于青春期的迷惘和悲伤,表现的手法可以是极端的、压抑的、狂妄的抑或伴随着自我放逐的堕落,但该剧却是以舒缓的镜头语言,以节制的情感写实,白描出一群少年的成长时光。阵痛伤感离别,勇敢面对并作出抉择,就是对生活最大的尊重。把探寻伤痛坦然地表现出来,也是对逝去美好年代发自内心的凭吊。

  终了,镜头360°环拍,大地、天空、树木、阳光、少年渐渐淡出的背影,在清脆的口哨声和风拂过树林的沙沙声中定格。那段不浓不淡、不平凡、不刻意、不可以被跳过、不可以被省略的时光,有关那个只存在人们记忆中的浪漫年代,注定不会黯淡。

  那些年轻的“革命者”精神将延续下去。今天,我们怀念那样的60年代,怀念“五月风暴”中巴黎街头横冲直撞的热血青年,可除了怀念、仰望,还能怎样?

  《野芦苇》观后感(六):如果细细品味,有很多

  一个故事可以具有时代性多久,我不喜欢这部电影,如果是没看过其他的电影,或许这部在1994这样的年份背景,确实属于好片。

  为同性恋男孩的勇敢追求佩服,特别是他敢在深夜面对镜子说自己是同性恋者的那刻,他已经被精神折磨得很痛苦了。就如一个长得很丑的人,对着镜子说自己很丑。喜欢最后的一幕,他表白后,另外一个男生还是坚持和他做好朋友,告诉他人生其实可以和好的待下去,不是是非黑白就全部。

  其实电影本身还是注重人性的勾勒。我明白原本无性欲追求的女孩在遇到精神伴侣再遇到欲望对象时候的幸福感,她目前更多的应该是遗憾没有和死去的男人上床吧。又是一个爱欲点。嫂子勾引弟弟,又是一个话题。卖弄着骚劲,为填补欲望之火,而男的可以轻而易举的和朋友说这些事情。他们两个是真爱,却又不在一起。

  故事说得不少,但精彩的几笔感觉无力,不够撞击大。四个少年的故事,一个女和三个男。或许我懂外国历史的话,应该会喜欢多一点。

  2014年5月7日13:53:10

  《野芦苇》观后感(七):那年我们青春年少

  那年我们青春年少,懵懂爱情在无知与纯洁中开始。不可逾越雷池半步,有着自己的坚持与性格,因为彼此的特殊而成为爱侣,纯粹精神恋爱的爱侣。

  那年我们青春年少,性是如此神秘而又吸引,暧昧的床第气氛让彼此抛却性别的概念,感受情爱欢事。

  那年我们青春年少,肉体的背叛其实不如精神的忠贞。只要爱情依旧,这爱情就是爱侣得以坚持的支柱。只要你还爱着我。

  那年我们青春年少,身处战火中早已感受到死亡的可怕。看着死亡擦身而过,忽然感觉自己如老人般看透人生世事,体悟战火的无情,鄙视同龄人的幼稚无知。

  那年我们青春年少,看不惯成年人世界的虚伪与愚昧,欲想逃离其中的控制,偏偏却坠入另一个泥淖当中。爱情在一夜间嘎然发生,毫无预兆地发生了。

  那年我们青春年少,对自己的爱情手足无措。欲想请教,却因为这种不为世人理解的感情而遭拒绝。

  在一个明朗的夏日午后,林荫水涧里,男孩与女孩,爱情最终获得肯定,身体得到结合,然而结局是必然的分离,或者是因为分离成全如此结合,才让爱情得到明了。

  同样一个明朗的夏日午后,林荫水涧之中,男孩与男孩,在流水中嬉戏畅泳,如此气氛并没有理所当然的亲昵,有的只是冷静的拒绝,还有被拒绝之后的坚持。

  青春,不过是一段记忆过程罢了,在其中体味着友情、爱情,以及社会的种种虚伪丑陋。就是在这种矛盾的过程中才见得这记忆的深刻。

  《野芦苇》观后感(八):青春爱的大胆练习

  一个是富裕忧郁的美丽王子,一个是期盼成熟的独立公主。

  本来是两小无猜、两情相悦的一对璧人,

  在早到的爱情面前过于自信和随意,

  一开始是牵牵手聊聊天,

  接下几年,

  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亲亲嘴做做爱,

  牵你的手干你到老,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是好玩的事情出现了,

  那就是一个野性帅气的男小三。

  此小三神通广大,肌肉发达,

  虽然一开始就是瞄准女主角出发的,

  即使是看着她的脸都能够仰天勃起160度,

  雄性指数爆棚。

  但是再仅仅遭遇女主角一次拒绝之后,

  男小三就信心受挫、怀疑人生,

  结果就开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狗血计划,

  一次大胆而杯具的曲线救国——勾搭女主角身边的男主角。

  头里想想,从身边人群入手接近目标也不算错,

  从结尾画面看也算是成功。

  但是错就错在即使你荷尔蒙激素分泌过剩,

  也不能稀里糊涂就拱到了男主角被窝里把人家给干了,

  结果,当男主角对女主角坦白:我被男人干了!

  那女主角的第一感受肯定是——追求者变情敌!!!

  看看,白瞎了呗!

  然后男小三就更加颓废低落,

  哥哥牺牲了不说,

  追不到梦中女生百爪挠心之余,

  还多出了个男情人纠缠不清,欲说还乱,

  罢罢罢,就和寡嫂大干一场解千愁吧!

  看看,这乱套的。

  最后,男小三终于理清一切,

  和寡嫂分手,和基友撇清,

  当以为和女神仍有希望时,

  女主角已经被其他男人大干一场解千愁,

  抱着男主角疯狂的一顿舔,

  那架势就是——你这个死情敌,

  你不仅得不到我,连你的基友你也别想得到!

  这就是青春的大胆练习——————的代价!!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