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课室风云》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课室风云》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7-12-12 21:5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课室风云》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课室风云》是一部由劳伦·冈泰执导,François Bégaudeau / Agame Malembo-Emene / Angélic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课室风云》影评(一):观影笔记

  融洽的教师关系。 区分乖和不乖, 学生思维过于发散,但渐渐对课堂内容有了兴趣。 课堂依然混乱 开始有第一个老师开始抱怨中国学生,中国父母。 家长面谈。 为中国学生的妈妈(偷窃 遣返)集资请律师~ 鼓励表达~鼓励说话~ 都在说话,没人在“听”~ 如何尊重~在老师开会的时候 自顾自聊天窃笑 想大笑就出门去笑 ? 老师们没人制止两个女学生的看似无礼举动。 班主任的态度“不用惩罚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价值,让他们重视自己,他做的说的不完全是错误的。” 班主任的形象的转变~ 惩罚的方式为何无法协调。 教师们开关于学生的会 会有两名学生代表参会 以示公正。 马里的学生被开除。 最后的课堂和谐了很多。

  《课室风云》影评(二):那些课堂与人生

  他让他们写一篇自己的葬礼上至亲的发言稿;他带他们在课堂上读《安妮日记》;他们说十三岁太小,可以写进自传里的东西太少;他们慢慢揭开了身上的伤疤,也揭开了心里的;直到最后他会看见窗户里飞出来的纸飞机,和他们站在课桌上含泪喊着“caption,oh my caption”的告别。

  《超脫》,《牆壁之間》 ,或者是《死亡詩社》,講老師和學生的電影好多。我始终记得Academic Writing的最后一堂课,Damien给我们放了Freedom Writers,电影放完的时候,教室里剩下没几个人,而我却被这本电影震撼的只想静静地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课室风云》影评(三):影像真实侵犯到电影表达

  这标题其实是个悖论,因为影像真实本来就是电影表达的一种方式,但是无论是什么表达方式,都有个表达效果上的差距。

  其次,这电影获得了金棕奖,是对其水准的很大的肯定。但这话又要分开来说,影像真实类的表达电影+非商业片的题材,本来就是被这些奖项偏爱的,真实本身代表着强大和牛逼,容易获得点赞,然而,电影毕竟不是真实,就像小说毕竟不是历史一样,电影是光影的艺术,是剧情和视觉的魔法,当过度贴近真实到钱一个半小时的时常毫无构图和光影美感,毫无剧情和台词编排,只剩下无尽贴近于真实地伪真实,那么这种电影究竟是好呢还是不好呢,还是一方面好,一方面不好,就很值得商讨了。

  最大的问题是闷,最好的地方是真,不是很喜欢

  和大家一样,看见俩课代表挑拨的时候气死人了。

  《课室风云》影评(四):世界的碰撞,教育的碰撞

  此片主角François亦是此片的编剧,François亲自呈现课堂之上并不简单的世界。世界,豆大的课室就已经容纳了世界多个地方不同民族的学生。近年来欧洲电影愈加关注到移民问题,这种人口迁徙带来的当然不单是人口数量的问题,还有种族冲突,沟通,矛盾,敌视……等等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法国电影的移民话题似乎已经不是第一次碰触到,早在之前《十分钟年华老去·大提琴篇》中Claire Denis的“Vers Nancy”就已经有所领教。各地民族簇拥到一个非自己成长的地方,寻求未来,这其中需要寻找的是对这个地方的认可,以及自我的认可。“你是什么人”,同样是来自非洲,但不同地方,但都有着地域之间的矛盾与自尊更何况是民族。影片当中就有学生因为老师造句所举例子中的名字为何是白人常用名而引起争吵。片中在一中国男孩身上也带出了中国移民的现象。男孩聪明乖巧,讨得老师喜欢,同时也会导致其他同学的心理不平衡,认为老师的偏心,其实这种心理不平衡往往是有着一种自卑情绪于其中的。而中国男孩在片中的自我介绍也说明了相当部分移民学生的心理,自我封闭,不敢,不能,不会展露自己,语言,文化成为这一道道的坎。

  François本身就有着双重身份,既是一个影评人,又确确实实是一名老师,此片由他的同名小说改编,也正如此能够从他身上感受到最具说服力的纪实力量。此片的纪实是半纪实的,在真实当中演绎虚构的自己。影片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上课,而就是在我们认为最无所事事的时候却是矛盾冲突最激烈的时候。刚巧之前看到某网民的介绍说,在西方国家的教育所鼓励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共同参与探讨。如此自由的教学环境就形成了最激烈的教育讨论氛围,而这氛围并不一定限于教学课程本身。在片中能看到一堂课里面,竟然会因为一些题外话而花费了10分钟以上的时间。在中国,教育是单向性的,上面的在传达,下面的在接收,接收不成是下面的问题。此话并不是说外国教育较之中国教育要好,自由的讨论也会有消极的反应。回忆起十多年的学习经历,课堂之上面对老师的提问,下面鸦雀无声的情况司空见惯,人说这是国内孩子不善思考。但在此片中,学生们面对老师的提问也一样是消极的回避。其实两者未必都是不思考,或是一种青春方抗心理,也或是自我认可的信心。这种自我认可的信心是不分民族的,关键是如何引导。

  此片同样涉及到体制的问题。老师们关于对学生的惩罚就引起一番争论,但奇妙的是,争论竟然结束在一台咖啡机上,也可以从中看到对于体制改革的无奈

  《课室风云》影评(五):《墙壁之间(Entre les murs)》:老师大战“联合国”【第61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94353868.html

  Entre les murs (2008)

  继续看金棕榈获奖影片。本片获得第61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电影是一部伪纪录片,记录一个高中法文老师与学生们之间的故事。男主角是法文老师,在新的学期教授新的学生。男主角对学生认真负责,虽然学生们总是调皮捣蛋,但他都不主张严厉惩罚学生。男主角还在一次课上大力表扬了一个经常捣蛋的黑人学生。几个星期后,在评定学生的校务会议上,男主角对黑人学生的行为进行了一番评价。这些评价被在场的学生代表告诉了黑人学生本人。于是,在课上黑人学生质疑起男主角,惹得男主角很生气,骂了学生们几句。男主角的行为遭到学生们的激烈反应,使得男主角与黑人学生争执起来,一个女学生被误伤。事后,男主角写出调查报告,并在校长的示意下将自己的骂人行为也写了进去。随后,在纪律委员会的决议下,黑人学生被转学。学期结束时,男主角按照黑人学生的方法给每一个学生发了他们的“自画像”。

  从开始看金棕榈奖获奖影片后,我就知道这些电影与好莱坞电影有很大不同。它们没有曲折的情节、吸引人的悬念、养眼的大明星,或者是宏大的主题,它们有的只是真实的生活平凡的人生以及鲜活的人物。本片就符合上述特点,电影用128分钟的时间记录了真实的课堂生活,以及师生间的冲突,像纪录片一样记录着这些我们每一个人都曾有过的经历。这就是电影的全部内容,可是这样一部电影对我这个看惯好莱坞电影的人来说实在没什么吸引力,所以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不止一次的睡着了。

  虽然影片对白繁多、课堂上的内容也大都是法文语法等等这些原因让我睡着了,但它还是反映了一些法国社会的真实现状。首先,影片反映了法国的民族构成与文化冲突,这从课堂上学生们五颜六色的皮肤就可以看到。黑人、黄种人、混血、白人,课堂上的学生们简直是一个联合国。因此,这个联合国中充斥着文化冲突,比如一言不发的中国人、调皮捣蛋的非洲黑人,或者是来自加勒比的暴力黑人等等。通过这些可以了解到,法国也并不是只有白人,原来它也是一个移民国家。其次,影片表现了青春期少年们的冲动、活力等等这些成人年所丧失的特质。关于这些,从课堂上学生们的种种行为就可以看到了,不多说。第三,电影反映的师生冲突,真实的记录了课堂生活。师生冲突,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它是频发的,它是每一个课堂上都会出现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历过的。师生之间的冲突也是很难说清的,不是孰对孰错的问题,而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问题,也是规章制度的问题。放到本片来说,学生有错,老师有错,学校的制度也有错,这三者叠加的结果就是让黑人学生被转学,这是很悲哀的。从这方面可以看到,法国学校师生间并不和谐。当然,完美和谐的师生关系也是不存在的。总之,从片中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现实的法国问题,这大概就是本片获得金棕榈奖的原因吧。

  本片的拍摄方面很简单,纪录片似地的镜头,频繁的对话,固定的视角,以及没有音乐的场景,这些都让电影看起来相当乏味。尤其是没有音乐这一点,让我很不舒服。虽然本片是按照纪录片方式拍摄,可是谁也没规定纪录片不允许有音乐啊。总之,本片想要看完需要很强的意志力,否则你就睡着了。

  本片演员表演方面同样普通。这部电影的演员都是非专业的,所以他们表演很粗糙,不过这也让电影很真实,就像真的纪录片一样。平心而论,这些演员们能将本片完整的演绎下来,而且能让人看懂,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还是很成功的。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用纪录片方式拍摄的虚构故事,并不好看。它内容枯燥、乏味,也没有吸引人的看点,即使它可以反映一些法国的真实生活。不过本片这样的电影,正对戛纳电影节的胃口,能不获奖吗?

  序列:0725

  The.Class.2008.LIMITED.720p.BluRay.x264-METiS

  2012-02-24

  《课室风云》影评(六):乱写

  这部片子看完很闷。色彩绚烂的海报,实际内容确实是无趣的校园生活。学生和老师永远在墙壁之间,单一的空间,每天重复一样的行为,实在不是一部引人入胜的有趣影片。

  不过只要你耐着性子,就会不知不觉看下去。因为你会逐渐找到情感的共鸣,似乎这些事情似曾相识,却又格外陌生。我不自觉地在想,这些生活自己不也经历过吗?那个13、4岁的叛逆青春期和无聊正直爱讲大道理的班主任.....但是明明是同时初中课堂却又感到疏离,毕竟我们所处的环境完全不一样,看着他们矛盾重重的师生关系,我居然觉得很可贵,哎,中法课堂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因为在我们自己的年幼时期,根本不会有同学在课堂上公然和老师唱反调,更没见过上课摔门而去的“坏小子”,他们的师生关系是以平等为前提的,而我们是完全不对等的关系,老师是天,老师说得是最权威的,得到老师的认可就是一切,老师说你朽木不可雕也,学生就真的以为自己是块木头。老师误人子弟我们还说他特牛掰。多可笑。

  师生关系是一个值得反复咀嚼的问题,但是怎么嚼也嚼不烂不透。老师和学生之间永远不能真正的相互理解,都觉得是对方是故意和自己对着干,这是个无休止的问题。

  老师觉得部分学生孺子不可教也,自己尽心尽力教书育人心平气和的交流,为什么他们还会不断地找茬挑事儿?他们真的不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吗?该怎么惩罚他们?他们真的能通过惩罚的过程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吗?奖励需要吗?该怎么奖励呢?奖励和惩罚都是为了让学生们变得更好,但是我们到底通过什么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呢?为什么他们总是问学得东西有没有用?难道我们只教学生那些在生活中运用的知识吗?他们的小脑袋瓜里到底在想什么?我是不是已经跟不上他们的脑回路了?

  学生觉得老师总是一副冠冕堂皇的样子,他根本不是真正的关心我们,只不过是装作关心的样子罢了。他是成人,他觉得我们说得都属于小儿科,所以就应该听他的话,我们才不是呢,我们也是有想法的人。他既然是老师,那我们就能不断地提问题,看看他是不是也有回答不出的问题!肯定有,我们一定可以把老师问倒!他说这么做,我们便不,我可以自己给自己做主!我们能证明自己有想法有能力!我们都明白你说得大道理,你不用说那么多!老子就是目空一切咋了?碍你事呢么?

  以上是我瞎写的师生的内心独白。

  哎,其实说到底学生就是缺爱缺关注,老师就是缺方式缺理解。

  (补:回想电影中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哪个不是家庭关系有问题的?父母是孩子的启蒙导师,可见家庭和睦的重要性。矜矜业业的老师们你们有没有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方式呢?提高音量和情绪发泄绝不能赢得人心。)

  最后,片尾的空镜头下的无人教室耐人寻味

  [看了影评后,发现自己的认识还是浅薄了些,没有点出文化冲突、校园民主等字眼,有在法国生活过的豆友就有深切的感触,傲慢与偏见是法国文化的特点,多民族糅合居住的生活是法国的现状,从而衍生出很多社会问题。]

  《课室风云》影评(七):【影记】墙壁之间

  ⑴劳伦·冈泰。法语课,马林老师。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学生。谈论话题:同性恋的装腔作势,关塔那摩监狱,老师的抱怨,课堂上读《安妮日记》,穆斯林教会,羞耻心,政客,伊拉克战争,足球,音乐,宗教,婊子,黑奴问题。在课堂上读自己的作文(自我简介)。

  ⑵苏莱曼身上的刺青:“如果你说了还不如不说,那就闭嘴。”新来的同学卡尔。家长会面。中国学生威的母亲被逮捕,威有可能被遣送回国。“阴暗系”的“特立独行系”的着装。谢里夫同学成绩糟糕。惩罚无用论。

  ⑶老师身上也有偏激的一面,过分注重纪律和校规,过分以自我为中心。在孩子们看来,这与“诽谤”无异。关于“婊子”的言辞激怒了带有女权主义倾向的学生。倘若苏莱曼被劝退开除,就会回国(马里)。这个事实触动了弗朗索瓦老师的心。“12个月劝退12个学生,这样的情况太沉重了。”

  ⑷老师们的一此次会议围绕着学生展开。苏莱曼最终还是被开除了,他跟着母亲怏怏地离开。柏拉图的《理想国》。影片在空荡荡的教室画面中结束,背景音效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课室风云》影评(八):“课”后“作业”

  有一些故事线简单、镜头缓慢的电影总被人以朴实称赞,比如《德州巴黎》。可我觉得不能因为故事简单就说它朴实。

  真正的朴实是和真实与热情相关的;再加上谦卑的镜头,就有了《Entre Les Murs》。

  法国人似乎天生就有把真实状态自然展现的能力,我们从一些原意是在表达个人灵魂的电影里往往能窥到社会的整体状况及整个民族的面貌。

  听完影片里的这一堂课,不同的人一定会有差异极大的反应。法国白人应该就如同卡尔老师单独面见家长时,其中的一个法国妇女:思路清晰,言语清楚。其言行将展现出受过文明熏陶后的理解力,会给片子一个中肯的评价;如果是个中国高中生,可能会再次感慨发达国家不受束缚的课堂及不厌其烦循循善诱的老师;如果是知识分子,可能会对这种老师学生平等相待,以理服人的氛围表示欣赏;青春不再的人会感叹当年,等等等等。当然,这些猜测即使存在其实只是这个影片的外衣,也是人们最直观的感受。就像叶慈诗里说的:

我把我的诗变成一件外衣用古老的神话绣成纹饰……但愚人们把他拿去……诗歌,让他们拿去吧因为在裸体行走中有着更多的功业

  而导演真正想说的恐怕还是种族融合在巴黎体带来的种种冲突,最终成功地只用一个小小的教室完成了讨论。有一些事尽管从社会地位上、从讲道理的振振有词上,你都会认可学校的做法,如果你是班主任,恐怕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校园里的事最终还是要以校园里的规矩办,出去后就是有天大的事那学校也鞭长莫及,而且早已超出一两个好心人的能力范围了(“即使有一丝可能他会被送回马里我也不想冒这个险,”他说。Mais en fin...)。这是班主任不得不放手的地方。

  影片结尾教室的空镜十分有力,人去桌空的教室勾起人的五味杂陈,思绪飘向画外之音。

  《课室风云》影评(九):墙壁之间

  经历即是全部。Francois 以前原来就是高中老师,难怪写出这么丰富的故事。表现也很好,自然而真实,法国电影feel。

  教师和学生,纪律和尊重是我们在一个制度中总尝试去强调的,而其中的个人表达如何留有足够的空间?全部给自由表达,纪律和规则该何处安放?似乎une classe est devenue une societe. 不同种族、不同家庭情况的孩子来到高二的班级,有着自己对自由、限制、尊重和piteuse(不知道是不是这个词),一种似乎不尊重的行为被老师理解为“piteuse”,学生听到老师用这个词则感觉像prostitute,语言之沟通,语言之使用情境以及语言之不可传达理解性,往往并不能通过解释达到更好的效果。反而共同的学生立场,让不同的学生开始理解对方,同时为对方提出要求,哪怕有一丝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你认为你对我好的策略,我是否认为是好的?我认为好的,我是否能得到?Wei的妈妈被发现非法移民之后很多老师为她祈祷希望留下来,而另一个需要遣回马里,似乎老师的态度又有所不同。所以如果法国人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制定移民政策,正如学校中的退学政策,那么要有多少“被移走的人”想推倒Francois?

  而被遣返走了之后,其他人是否安然无恙,还是感觉一无所得?不以法国人为荣,虽然自己是法国人的女孩阅读republique,认为Plato est trop fort,而在高中课堂上却一无所得。正是一种自己的体会让自己有提升,而系统纪律之下则不知为何,所以不是自我所得,即使我拿到了高分,我留在了学校,我留在了课代表的位置,我已经没有认同。

  很好。Bravo, Francois。

  《课室风云》影评(十):真实影像:差别及其它

  为了让影像获致一种现实生活的真实质感,已经有过不少探索。真正将此作为命题以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方式展开探讨的,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此后,电影便朝着一条新方向前进:剧情→记录。当剧情片开始不自觉地向纪录片靠近(借助其拍摄方式、理念),影像也变得越来越“真实”,此一真实依然是就现实之松散而言(应当区分“现实真实”与“抽象真实”间的本质区别)。这是出现于第三世界各种新浪潮中的大多数早期电影的本质,一种记录本国现实、发展民族影像的冲动。

  这条路走到现在,依然是条平稳坦途。只不过就手法而言,已经越来越趋向极致。甚至已经出现背反现象:正当各国电影人还在努力探索影像所能承载的真实限度之时,伊朗的电影人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已经从过饱和的影像真实过渡到了影像虚构。这一异象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实则需要花更多时间与篇幅展开。在这条走了半个多世纪的道路上,我们大致也快触摸到终点,迎来了两位英雄:菲律宾的曼多萨和法国的阿布戴·柯西胥 。

  两位导演手法相异,但殊途同归。曼多萨通过手持长镜头扫过物象并将其悉数纳入影像体系的过饱和方式,与柯西胥在狭窄空间里借助快速剪辑将特写镜头组装的方式有着本质区别。在曼多萨的电影里,人物在叙事线上的生成不断影响着影像体系的生成,同时影像体系的生成反过来也在辅助人物的生成。这是一个自得的世界,一旦给予了它足够存活的养分,便可自我发展。在这样的世界里,每一个在叙事线上延展出的人物都似乎在独立地发展出一个自我世界以附加到影像体系之中。(《养子》《情欲电影院》)而在阿布戴·柯西胥的电影中,通过不断加快剪辑速度,让观众在目不暇接中接受人物在对话中透露出的信息,形成一种过饱和和超高密度的影像状态,来使观众的观影意志弱化,不得不接受这些宛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质感。

  从这一角度来看劳伦·冈泰的《课堂风云》,便显得容易得多。而这部电影也是我们可以举出的法国人拍出的“现实真实”实例之一(一般而言,法国电影是一种“抽象真实”影像,关注于精神与思想层面)。在这部电影中,劳伦·冈泰达致真实的手法显然用的是柯西胥式,而非曼多萨式。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间的对话便是通过短镜头间的快速剪辑来让影像达到饱和和高密度的状态。同时,我们也清楚,饰演这位老师的演员不仅是小说改编原著的作者,自身也是教师出生,曾经在与电影里相似的课堂出生入死过多年。这些学生也都来自现实生活,也即,他们在演自己。这是影像获得真实质感的关键因素(当然当然,电影是虚构的!)。另外,在课堂风云间穿插的课外活动片段,则以长焦镜头拍摄,类似于《天知道》中的镜头使用,如果大家未曾忘记的话,之前也已提过《天知道》是美国人极少拍出的真实影像之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