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蛇》经典影评集
《青蛇》是一部由徐克执导,张曼玉 / 王祖贤 / 赵文卓主演的一部剧情 / 奇幻 / 古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蛇》影评(一):青丝怎舍伴佛灯
《青蛇》开篇:"人生如此,浮生如斯。缘生缘死,谁知,谁知?情终,情始,情真,情痴, 何许?何处?情之至!"所以,千年修炼,终是难逃这情劫,红尘看尽,终是忍不住要体会做人之趣。为何做人,因为"人间有情"。
《青蛇》被徐克营造了一种无法复制的美,完全忠实于李碧华原创小说中旖旎的妖异风情。远山眉黛芙蓉如面的王祖贤,腰肢轻摆,明明白白地卖弄性感,颠倒众生。她是妖,但妖媚而不低俗,美艳不可方物。
恋爱中的女子说话怕是少不了扭捏,难得徐克能想到京剧腔做对白,白蛇每一句说出来都是勾魂夺魄,尾音袅袅,一曲三折,如同她娇柔地为许仙熨烫衣服一般把看客心肝脾肺脏以至于每个毛孔都熨得服服帖帖。
当姐妹为了许仙这个不争气的男人而刀剑相向,白蛇一滴眼泪流下来让小青知晓这是终于化凡的见证,而白蛇被陷,小青金山寺寻觅到许仙之后,那一滴让人心碎的泪也是蜕变成人的证明,只不过,她只是为了白蛇而流。枉你千年道行,只道人间有情,殊不知妖亦情深似海,你到底是聪明还是痴?
片尾,白蛇洪水中产子,青蛇游过去与之依偎,镜头回到两人初临人间,大雨中耳磨鬂厮的那一刻,伴着白蛇气若游丝的那一句:"小青,你还在我身边吗?",最后青蛇那句:”你来说人间有情,难道妖就无情?有没有想过我们两姐妹五百年相处都是情。你有没有当人是一样想过我? “这句话我想不仅点醒了白蛇,也点醒了我们。。。
《青蛇》影评(二):阿修罗
阿修罗,人非人
重新看了徐老怪的《青蛇》,当年的片子,如今重新看起来还是一样精致优美。但是比起当年的半懂不懂只知惊叹,如今倒是明了了一份荡气回肠的哀婉。
蛇妖、狐仙,这二者应当算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人气最高的异类了。以蛇妖为主题的故事,一部《白蛇传》,几百年来一直为中国的文人墨客、市井小民并影视人士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样的故事,换个人讲,换个角度说,竟至枝枝蔓蔓衍生出这数种传奇。有满堂喝彩的,有遭人痛骂的,还有《青蛇》,当年票房惨败,却在十几年后不着痕迹地招揽了一大票死忠。
缘未尽,情未了。
OK,我不再装伪文青了,这调调真不适合我。青蛇的情情缘缘,将近100分钟,排除屏幕上优美的镜头语言,耳机里增一分嫌冗减一分嫌疏的配乐,以及胸口里近乎自虐性的心绞痛——我其实挺享受这个——倒是看得我一头的雾水。
有个问题,我整整揣了一个半小时,最后被徐老怪干净利索晾那儿了。
何谓人?何谓妖?
影片开场就是赵文卓饰演的法海,在一片令人窒息发狂的红色基调当中,一身雪色袈裟,高踞莲台,星目微垂,俯视世间芸芸众生。而他脚下那些一个个长得活像牛头马面,一出门吓死一大片,疑似被导演恶趣味扭曲到对不起观众的哥们儿,别怀疑,那是人。虽然基本就不成人形,性情更是暴戾乖张,膜拜偶像,纵情狂舞,抢夺,争斗,杀生,弱肉强食,丑态毕露。可是,那的的确确就是人。
继而镜头一转,清俊的法海和尚骤然出现在一片山清水秀之中,风神俊朗的人影点缀在愉目的山水间,俨然一幅超然出世的传统山水画,然而在这一派风和日丽当中,他却猛然抬首,眼中满是警醒。
这和尚不是游山玩水,亦非修身养性,他是来收妖的。可这妖却修得一幅好皮相,鹤发童颜,慈眉善目,怎么看都比刚才那些人更有人样儿。但法海和尚才不管这些,你妖我人,咱们油水不相融,是妖就不会干好事儿,收了你天经地义!
结果呢?
晒笑一声,大水冲了龙王庙,收~错~喽~~~~~~~
二十多岁的、法力无边的出家好青年就此暴走,误打误撞进紫竹林,遇到了那两条命中注定跟他纠缠到底的蛇妖。
这次暴走虽然远远没有他后来那次后果严重,但一首一尾,遥相呼应,却让我的困惑益发的深了。
第一次,他在地上奔跑,嘴里狂喊自己“不会收错”。而这时的白素贞和小青,在他看来不过是飞翔在天的异类。
而第二次,在天上的换成法海,他这才发觉,躺在水中的女子,抱着新生儿的产妇,一直与他斗法的“原来是人”。
连他的慧眼,也分不清人和妖么?
说起来,人和妖又有什么区别?
摊手,我是不知道。我只知道,白素贞和小青每次企图学人、企图撒谎,那腔调就完全变得稀奇古怪,直让我想一口水喷在屏幕上。可是许仙就基本上没什么问题。白素贞说他是“老实人”,可是,小白啊,你相公未必那么老实吧?就算是法海那种人,也有翻脸不认账的时候呢。
连口不对心都不会,别人说啥就信啥,瞧看这俩姑娘实诚的,是个人心眼儿就比她们多。
紫堂在的《银晶球物语》里通过古兰·罗瓦老头的嘴说:“小妖魔是比人类纯洁百倍的生物。”
我举所有触手同意。
世间能够做到表里不一的,惟有人。
说到底,在人类的社会中,异类被排斥,究竟是因为它们的力量为人所不能企及,还是因为它们表里如一,性情通透得让人难以忍受?
所以白蛇青蛇收敛了本相,低眉顺目把自己塞进人的壳子里,让那副皮相成为自己的面具,可是蛇性,本性,真得不能再真的爱恨情仇,还是从皮囊里面透出来了。
人是很狡猾,很残暴,很善于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掩饰私欲和不可告人的黑暗的,这点,你们就是再修五百年,也悟不到。
做蛇挺好。小青,白素贞那么说的时候,用的是她本来的声音,她没撒大谎呢。
回想起来,最初那些面目狰狞的人,后来也没有再次出现过。之后看到的人们,就都是很人模人样的了,但是谁能保证,当某个瞬间,当他们脸上和心里的面具一起剥落,露出的不会是那副人非人的真正模样呢?
我是不敢。
《青蛇》影评(三):妖行人间——再观《青蛇》有感
电影介绍说:南宋末年,人妖难分。
法海和尚俯瞰众生,看到,丑陋的人雕刻着狰狞的面具。
又看到,人在玩弄美丽的孔雀,用斗鸡取乐,挂着鸡头、猪头、狗头,喝酒,祈祷,倾轧欺凌弱者,旁观者冷漠兴奋地欢呼——一片人间烟火。然后,筑起了神圣无比的佛。
一个白衣的和尚神色寂然,念:人!
待到他默然不动声色,不管人世疾苦,心如止水后,山明水秀的春阳里有人怡然自乐,他却讶然道:妖!大胆妖孽,我要你原形毕露!
他冷冷道:妖就是妖,神人鬼妖,等级有序,你安心受罚吧!全不理会蜘蛛精的求情与辩解。妖的灵珠灵气不散,和尚怀疑他受过灵台寺佛荫蔽,疑心是否收错了妖。原来神人鬼妖不仅等级有序,受到上佛庇护即使是妖也有特权畅游人间。
他懊悔不已。
紫竹林,又发现两条蛇妖,在为生孩子的村妇挡雨。和尚一向以为是妖就要被降服,可是一想到蛇妖也是有益人间的,立即释然。
善恶有报。天赐佛光。
两条蛇妖修成人形,立即被人间声色所吸引。青蛇爱上烟花巷里的醉生梦死,白蛇看上诗词文雅的许仙。许仙呵斥学生沉迷女色,白蛇冷笑嘲弄,天边飞来一絮飞花——春城无处不飞花。谁人不爱飞花,飞花隐射人之大欲:色欲。
而同时,法海和尚在紫竹林动了色欲,佛门修行时乱了心性。一群象征着色欲的妖就出现了。
和尚呵斥说:你们生相丑陋,还在佛祖面前乱舞乱扭!
妖回答说:我们从你那里来的,怕也要来,怕者爱也。
法海要与自己的色欲斗,道:我心有如来,静似如来。
妖精辩:我们心有法海,我们都是法海。法海被彻底激怒,大杀四方,妖孽却依然猖狂:色戒色戒,有色不戒;善恶不分,有怪莫怪;红尘红尘,神鬼颠倒;六根不净,哎呀出家人!
法海惊醒之后,依然不承认,说,是魔障。佛掉了一块金身,蒲团自燃,法海惊恐:一定要解除魔障。而他认为最开始的魔障是自己误关的蜘蛛——善恶不分,于是突破了自认并没有做错过事的盲目自信。
两条蛇妖一板一眼学着做人,西湖边扭着腰勾引男人。青蛇问:做人无聊,还不如在紫竹林修炼。白蛇则道:万物之灵是什么?人呐!
是啊!万物至尊的佛都是人创的,排名最后的妖当然学着做人了。
上元佳节,江上有情人通过放莲花灯传情。许仙见有自己的学生,立即略施惩罚地拿走那一盏。
清明时节,许仙在西子湖畔等船,白蛇覆杯水为烟雨,迫得许仙遇上妖娆妩媚的白素贞。许仙在蛇精有意无意的安排下动了情欲。白蛇以还伞为由,找到幽会的机会。
春风有情,落花有意。教人心猿意马的春日里,白蛇与许仙沉迷于情爱之中,欲罢难休。人妖相恋,有违天伦。即使对蛇妖的善行赞誉有加的法海也欲除之而后快。
白鹤阻止蛇妖偷灵芝草,法海随后赶到。青蛇说:灵芝草是为了救人。法海默许。要青蛇留下来助他修行,欲除魔障——色欲。青蛇多方勾引,法海不为所动;小青却伸手探向和尚胯下,妩媚一笑:你输了!所谓的色欲全部来自于此:男人之所以为男人,女人之所以为女人,无不是因为身体构造的不同,这种不同造就了情欲。同样,男女生来身体就有不同,人生来拥有情欲。
小青有一段话:
只可惜你和我都没有凡人的感情。
我到人世来,
被世人所误,
都说人间有情,
但是情为何物?”
小青依然不认为世间有“情”,她只承认世间有“欲”——男欢女爱无不是因为欲。法海却因为小青所谓的“色欲不可戒”的理论,恼羞成怒,大喊“妖孽!”
许仙对白蛇执迷不悔,奔逃过程中,法海寂冷如山,大手一挥:房子没有了,只余下青烟坟地。告诉他:一切都是幻像。许仙却不这么认为,即使一切皆是虚像,镜花水月,红颜白骨,他都不在乎,他只需要即时行乐。
法海见他冥顽不灵,要他去金山寺剃度修行。在一片木鱼声中,许仙终于向和尚们屈服:为了活下去,娘子活下去、小青活下去、自己活下去,许仙自愿除去红尘青丝的牵绊。
水漫金山。法海和尚终究斗不过两条蛇妖。关键时刻,白蛇妊娠,控制不住滔天白浪的走向。大水冲垮了堤岸,无数人丧生。白蛇产下一名男婴,法海在一片震惊中匆忙去救白蛇,引得水漫金山,无数和尚丧生。
小青找到许仙,终于流下泪水:不值得!白素贞消失在一片汪洋中,小青杀了许仙给她殉葬。
有些生命认为,生命最重要;有些生命认为,情爱最重要。白素贞是一条痴情的蛇,她要为爱情牺牲生命;许仙为了苟活性命,放弃爱情,凭什么不该为此殉葬?
法海眼见青蛇再造杀孽,忙去制止。青蛇喃喃道:和尚,你也杀了不少人了。
是啊,死去了无数人,再有一桩杀戮又算得了什么?战争会造就无数人的死亡,法海去阻止妖精与人缠绵真的就有意义吗?
法海坚持人妖殊途,可是白蛇产子,一个人。白素贞只是修成人形的妖吗?不,不仅是妖了,她还有一颗心,一颗很多凡人都没有的心。手中的婴孩只是一条跟死去的人们一样的生命吗?不,他存在是告诫世人,男女之间,不仅仅是欲,还有情。情的结晶就是生命!
人生如此,浮生如斯。
《青蛇》影评(四):世间有情但情为何物
大约是两年前吧,我看过《青蛇》,不过没两分钟就关掉了。
当时看的是删减版,掐头去尾的,莫名其妙,加上整个画面朦朦胧胧烟雾弥漫,让我头晕目眩。
里面两个主角我也不甚喜欢。王祖贤和张曼玉扭啊扭啊扭的镜头给我留下了深深深深的阴影,一度时期怀疑香港人民的审美。
现在我才get到张曼玉的美从何而来,你想啊,一个比水还要灵活的女子,蛇一样懒怠,媚眼如丝,皮囊已经是十等十的诱人心魄,却偏偏还有少女的天真娇憨,学着人走路,比人造作万分,一边扭着身子,一边轻轻的吃笑水中岸上目瞪口呆的男人,真是可爱的性感,撩人的都在骨子里。
高三的时候李碧华的这几个代表作都功利性地看过一点,目的不纯,可惜都半途而废。不过也是好的,因为现在我都不太喜欢看完原著再去看电影了,想想就无聊的很,情节你都猜了九分,看书的时候幻想的男女主角也要此刻重新代入,如何不会有落差呢,反而错过一些美妙的细节,白白牺牲一部好片子。
《青蛇》影评(五):青蛇
自诩早熟儿童,是因为我有一个大我整整六岁的姐姐。
小时候姐姐做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我都会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偷偷模仿。姐姐喜欢苏慧伦,我会抠掉自己的早餐经费去买她的贴纸贴满我的文具盒,也会趁姐姐住校的时候溜到她的房间一遍遍听我听不懂的LENMON TREE,然后回到小学教室后用臭屁的举动去表达自己对同龄女生喜欢的,动画城主题曲,嗤之以鼻。姐姐讨厌所有宠物,家里除了金鱼没有养过其他的动物,她说宠物就应该养那种不能近身的,至今我对所有猫狗龟兔除了口头称赞之外从未有任何念头打算接近,想也甭想也是受到这个女人的影响。所以,这就决定了我对这个世界最初的一切善恶美丑居然也必然,是要以这个年长我六岁的同性为准绳的。
我想我一定有很严重的恋姐情节。
我曾对闺蜜说过,姐姐太优秀会让我活得很累,我想追赶上她的步伐,但我们之间的距离却好像越来越远。自卑如同氮气,明知道它毫无营养却对它盘踞70%大气成分的事实无策。姐姐身上拥有太多我想拥有的东西,出众的谈吐和大方的接物待人之道,当然也包括我最肤浅可笑的嫉妒:为什么只有她拥有父母更合理的五官组合而我没有。我完全忘了,拥有一个漂亮出色的姐姐就足以我炫耀一辈子,所以何谈自卑?追赶又作甚?
迫于淫威一直不敢真正的忤逆姐姐,哪怕我在跟她赌气,当然动真格的那些还没出现不算之外,事无巨细,姐姐都有本事将所有的罪推脱干净,不止还归于我的任性。托姐姐这长达二十年的不间断的铁血手腕的鸿福,得以让我内心常住着一个欠S的M,更可怕的是这种深入脊髓的恋姐情节使我在千里之隔的异地求学居然毫无怨言地接受她的各种遥控——起初那点源于青春期的叛逆根本不是这种经过二十年长成茁壮荫庇的对手——依赖一旦养成是懒得再让人去找到罅隙去摆脱它的,我对姐姐的依赖当然也不例外。
我可真不会挑日子,好死不死挑中了这个家里唯一能够威胁女王地位的老妈在过节的时候去写这种东西,但即便今天不是母亲节我也还是会说,姐姐在我心目中的位置比妈妈重要,重要得多。我在想啊,是不是所有拥有姐姐的人都跟我一样会产生这种奇怪的情愫?那个在我身边陪伴我最长时间的女性甚至多次让我模糊了对“姐姐”这一身份的认知。擅自决定我要崇拜的偶像不说,做坏事的时候拉上我做挡箭牌这种小事多得我也不愿再提,因为最要命的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同性产生了好感,并且事态发展到自己喜欢了上自己最好的朋友长达五年。我该怪罪你吗姐姐?这好像是我自己的问题,但如果没有你的话,我甚至可以断定自己现在至少不会有机会尝试让自己的爱去放逐在同性之间。可是我不要。因为我更可以断定的是,我根本不敢想象没有你的我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我慢慢开始感激爸妈让我来到这个人世,感激他们让我拥有一个爱我的姐姐——哪怕你的爱别扭得让我几乎很难去察觉也罢。
《青蛇》这部电影虽然看过不下五遍,但却让我在20.5岁的今天才真正拥有自己的感悟。原谅小学生印象中的这部电影,过脑的只有好听的古风音乐与两位美丽的蛇妖。可是时过今日,二十岁的我和十二岁的我依旧认定的画面,还是那河畔抚柳的岸边两位蛇精婀娜扭动腰肢走路的模样,以及最后一瞬小青绝然跳入水里的样子。就像我终于搞清楚为什么这部电影要取名《青蛇》一样,事理往往需要在时间仔细考核你是否真正成熟之后才会决定让你知晓。
“我来到世上,被世人所误。你们说人间有情,但情为何物?真可笑,你们世人都不知道。让你们弄清楚,也许我会再回来。”小青跳入水里的画面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脑海。
我爱的从来只是白素贞,不管你是人是妖,也不管你是男是女。就好比你这一遭不接受我作为异性的求爱一样,所以我可以变成你的妹妹在你身旁陪你修炼五百年,甚至你决定去人间寻找你的许仙我也陪着,哪怕你赶我回紫竹林我也不走。姐姐,姐姐,我替你找到了许仙,可是你为什么还是丢下了我不管?
我想过了今晚,这部徐克导演在我三岁时候拍的电影,一定会给我的恋姐情节找到一个很好的感情宣泄。
不管下次遇到谁,我会不会还是那条任性、冲动,对爱既憧憬又懵懂的小青蛇?
《青蛇》影评(六):这一场红尘修行
电影《青蛇》突出的是修行二字,白蛇青蛇努力修行为人,法海努力修行对抗情欲,许仙作为凡人红尘修行渡世间情爱之劫,这四人的言行所为并没有善恶对错之分,我也不认为对谁(尤其是大家认为的许仙)有任何褒贬之意,后面详表;而小说《青蛇》的主旨没有这么高,通过更精心的塑造了四角关系(小青-许仙,白素贞-许仙,小青-法海),写尽了人世间的男女关系,以及这男女关系中的男女形态,那段著名的话便是整本小说的灵魂:
每个男人,都希望他生命中有两个女人,白蛇和青蛇。同期的,相间的,点缀他荒芜的命运。——只是,当他得到白蛇,她渐渐成了朱门旁惨白的余灰;那青蛇,却是树顶青翠欲滴爽脆刮辣的嫩叶子。到他得了青蛇,她反是百子柜中闷绿的山草药;而白蛇,抬尽了头方见天际皑皑飘飞柔情万缕新雪花。
每个女人,也希望她生命中有两个男人,许仙和法海。是的,法海是用尽千方百计博他偶一欢心的金漆神像,生世位候他稍假词色,仰之弥高;许仙是依依挽手,细细画眉的美少年,给你讲最好听的话语来熨帖心灵。——但只因到手了,他没一句话说得准,没一个动作硬朗。万一法海肯臣眼呢,又嫌他刚强怠慢,不解温柔,枉费心机。
同样的,小说里没有歌颂或是贬低谁的姿态、谁的爱情,而是赤裸裸的展示了人性面对情欲和爱欲时的选择与矛盾。李碧华笔触清冷,讲得是人性。徐克手法老练,说得是修行---对抗人性、修炼人性。说小说主旨不高并不是说原著就不如电影,而是二者强调的主题不同,十分有趣的是,我在没读小说以前认为《青蛇》故弄玄虚不知在讲些什么,而读了小说之后,对电影的理解反而豁然开朗。
电影《青蛇》的解读
1. 许仙
许仙的修行大概是世间所有男性的修行----只可惜这世间大部分男人还不如许仙,连修都不愿意修一下,尽情的放纵自己。
作为教书先生的许仙是倡导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从一开始他对自己的学生秦松的态度可知,秦松和小姑娘暧昧,许仙都是严厉制止,还抢了小姑娘的花灯,简直是封建家长的典型作派。他是尊圣贤之道,潜心向学的,也是封建知识分子---读书人的典型代表。伪君子?虚伪吗?我觉得不虚伪,当时有一句这样的画外音,是另一个老书生说的,他说,咦,许仙不是说读书不是为了考取功名,是为了学圣贤之道吗?我觉得这句画外音很重要,至少许仙是这样努力要求自己的,这份修行之诚,不虚伪。
只可惜这份诚心遇到美艳女子便土崩瓦解。他第一眼看到白蛇,以及第一眼看到青蛇,都有痴迷不可自持之状,说明那颗向圣贤的心实在太不坚定了,修行失败了,失败的彻底。这场修行的失败如同摧枯拉朽,许仙经历过一番内心斗争,他第一次看到小青的尾巴而有所察觉的时候去市集上买了刀和雄黄酒,但是始终没有实施;也声明要去考取功名,其实也是为了脱离青白的泥潭。而最终败在了青白二人的情色之下,完全忘记了自己的追求。甚至知道二人是蛇也不管不顾,完全沉浸在温柔乡里了。也正如他在遇到法海以后,急匆匆的跑回去让二人逃跑,以及被硬拉到金山寺后他的声明,沉迷于女色我愿意!我就是要这样的生活,你们凭什么管我?!
他倒是对自己也挺明白的。
许仙的失败,甚至也许还不如学生秦松,秦松对小姑娘的痴迷或许还是对爱情的坚守,而许仙在电影中的表现则完全是败给了情色,因为是情欲,不是某人,因此也放弃的轻易。
许仙不过是一个俗世中普普通通的男人,不需要贬义他,谁敢说面对青蛇这样的美色、还发现这美色和家里的正室处的非常好而无动于衷呢?
2. 白蛇
前面有回答说到白蛇不爱许仙,我有另一种解读:怀孕之前,白蛇是在”学做人“,并不是真的爱许仙,而是拿他练手;而怀孕之后,也就是白蛇流泪那场景之时,她懂得了人类感情的一部分,是真正的爱了许仙。但是,我说白蛇只修行成功一半,只而青蛇却明白了整个人类的情感,从这个角度来说,青蛇真正的修行为人了。
怀孕之前,白蛇作雨、修假宅、隐瞒身份,以及选“老实人”相处,都是为了有“人的体验”。在小青用葡萄诱惑许仙之际,白蛇并不是愤怒生气,而是表达了两个意思,1.你不像我道行这么高别乱来;2.人是要讲究从一而终的,你找个别人练习学做人吧。然后俩人哈哈笑作一团。一副传授做人心得经验的样子。如果真对许仙有爱,应该是嫉妒生恨,对眼前这个小贱蹄子打骂杀伐才是。而这种心理,是小青第二次和许仙亲热时才有,并且当时落泪了,为什么,因为当时她才真正明白了人的心理,明白生而为人看到自己爱人背叛自己的痛苦,但又隐忍不发,以成全自己成为一个好女人的煎熬。所以她说,“做人有好多规矩,还是做蛇的好。”
白蛇刚成人之时,发现小青与许仙亲热,眼神完全不同
《青蛇》影评(七):“给多你五百年,你都死性不改”
满篇的“情”,各种各样。每个人都被他所能认知体验到的情,最后作用成为了自己希望的样子。
许仙是情欲。经不住白素贞的情欲挑逗,放弃了外面嫁接过来的考取功名的“宏图大志”,暴露出内心人性的贪和色,俯首为欲望的奴隶,哪怕知道是蛇,日日寻欢作乐、难以自拔。在小我的世界里、付出出家斋戒,来换得情人的生路。
白素贞她的修行目标就是成人,最高境界是去金山寺救许仙时的自白——“明白人情世故,依足所有做人的规矩”,的确,“人”的世界是有章法可循有规矩可依的。于是白蛇真的成了合格的妻子,命不由己,拿来练手的老实人也成了婚姻制度下的“相公”,有了孩子,也有了忌妒心、占有欲,为了相公和孩子而存在、而牺牲。
法海是爱情。在起点是“人”、“妖”分明的,一个没有情的世界里,可以格式化、非黑即白,不靠情感而靠能力切割世界。而小青世界里没有神人鬼妖之别,只有赤子之心的真情,她用她的真混沌了法海的执着。法海口中掷地有声的“妖孽”“蛇精”、最后追着青蛇消失在水中的身影是情意浓浓的一声“小青”,在人世间有情的世界初窥到门径。
小青的情最真最深最不设边际。在茫茫和尚背影中认出封了识觉和五阴的许仙时,落了泪水,是感同身受了姐姐对许仙的爱,是对两人情感的悲悯心使然。原本依附于姐姐的青蛇,误打误撞经历过一场世人都不懂的如梦浮生,却始终自在真性情,转身离去回到了来处、但已不是原点。
真实生活中不乏许仙、白素贞、甚至法海,小青 。“情”本就不能定成目标去修,能修到的也不是情。有就有了、没有也不致命,就像食客去餐馆,无所谓墙上的两亿壁画。
《青蛇》影评(八):青蛇
周六晚把很早以前的电影《青蛇》找来看了一遍。看完之后久久不能放下,感觉思绪万千,却又无从说起。
周日下午特意再看了一遍,心里尽郁郁疼痛。
关于白素贞和许仙的故事,已经传诵了千遍万遍。我对其印象也一直停留在美丽善良贤惠端庄、活菩萨似的白素贞为了报恩而苦心经营的一场爱情故事。
直到看了《青蛇》才突然觉得,也许这才是那个真实故事的原委吧。这里边的白素贞更像蛇精,举手投足间带着妖性,也不需要什么千年报恩为幌子,而只是初涉人世的她想要体验那让她神往的人间真爱并为此酣醉一场。
这是一部唯美的电影,虽是早期拍摄,场景服装道具特效都远不如现今,可是那小桥流水,那一盏盏精致的荷花,张曼玉、王祖贤似真似幻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足以弥补时代的差异。一句台词,一个动作,引人入胜。
蒙蒙细雨中,小青撑着油纸伞踏上青石桥,表情浓淡正恰的看向许仙,美得像是要化在这氤氲的水雾里。许仙痴了,我也痴了。仿佛天地间展开的一幅巨大江南画轴,每一缕雨丝都要把你溶了进去。
最喜欢的一段,是片中时迅速流过的许仙和青白蛇的三人生活一段。古朴的拱桥,繁茂的荷花,潺潺流水,白幔翻飞。白素贞一声声千回百转的“相公”,小青苦闷摇着团扇落寞的神情。背景插曲恰到好处的响起,《流光飞舞》。
“跟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
在许仙被喝了雄黄酒变回原形的青蛇吓死的时候,白素贞奋不顾身仙山盗草。小青说:何必救他,世上男人那么多,再找一个便是了。白素贞说:爱是持久的。
这就是不可替代吧。
倾城之姿,千年修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白素贞,在爱情里,除了一腔热情的执着,竟也一样显得无力。
水漫金山的一段,在不同的影视作品里,都把它拍为许仙对白素贞的背叛。不管是听信了法海的劝谏,还是为了平息事端,或者仅仅因为被逼无奈。
《青蛇》里,许仙的背叛早开始在他为小青所诱惑。白素贞也许致死也没明白,她千挑万选寻得的“老实人”,自始至终沉迷的并不是她所信奉的爱情,而只是人类的欲望。所以在雷峰塔砸向她的那一刹那,还口口声声喊着“救我的孩子”,还心心念念想着她的相公。想来悲凉。
女人是不是都应找一个真正懂得欣赏自己的男人来爱?这样,她们精心编排的爱情长剧,才不会显得太过落寞……
白素貞說:“小青,我白來世上一趟,一事無成。半生誤我是癡情,你永遠不要重蹈覆轍。切記!”
小青說:“幸好我把他殺了,讓他沒機會遇上另一個新歡。”
——《青蛇》李碧華
《青蛇》影评(九):善与恶
看完王祖贤版的<<青蛇传>>,感怀身世!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白素贞白娘子真的是一个很伟大的"人'',为了爱可以抛弃一切.许仙知道她们是蛇,开始很害怕,后来也接受了这个事实并保护起她们来!整部剧我最讨厌的就是法海,虚伪,好坏不分,麻木不仁!因为法海,白素贞死了,许仙死了,小青死了,雷锋塔的和尚死了,还有受水灾的百姓.这是天意吗?真的这么残酷?只能感叹琉璃易碎!明年欲嫁今年死,等不了,看不见咯!
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青蛇》影评(十):《青蛇》中的虛無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維護人間正道」的虛無
法海:
電影以集市場景為開始,集市上過往行人長相怪異可怖,或高額頭或大鼻子,直到法海道出「人」,觀眾才恍然大悟,這竟然是人間!鏡頭一轉,一排被宰殺的牲畜懸掛在肉攤上方;鐵匠鋪做的都是殺人的冷兵器⋯⋯無不體現「人」的殘暴。法海所信仰的「道」就是維護這樣一個群魔亂舞的「人間」。畫面從仰拍鏡頭開始,造成一種被「怪人」壓迫感,色調暗紅發黑,整個畫面有一種血淋淋的恐怖氣氛。
醜陋的人和俊美的法海形成鮮明對比,既「魔」與「道」的對比。修行兩百年的蜘蛛精幻化成白鬚白衣之「清白」老者,又與人形成「妖」與「人」(「魔」)的對比。究竟誰人是妖?誰人是魔?蜘蛛精在林間飛快穿行,畫面也從剛剛的昏暗血紅轉到綠樹茵茵一片生機盎然 。他熱愛生活且毫無防備之心,卻被法海以「維護人間正道」的名義打回原形,百年修行毀於一旦。當法海發現蜘蛛精真的受過佛蔭時,他的信仰第一次動搖,而他這次收妖以「維護人間正道」也變得毫無意義。再反觀他所維護的人世,是如此不堪。無意義的不僅是收妖,也有「人間正道」,這樣一世間,何來正道?
瞎道士:
同樣的虛無還體現在瞎道士捉蛇妖。他雖失明,實卻是人間最「明眼」的人。看得見的「人」彷彿都被障目,他們既不相信蛇精的存在,還嘲笑道士捉妖認為這是瘋癲。道士的捉妖顯得毫無意義:人在鼓中渾噩度日甚至自得其樂,而道士為捉妖煞費苦心,還得不到世人的理解和支持。雖是用無釐頭的表演方式呈現這一段,卻讓觀眾看後有一種無力感湧上心頭。這裡的道士代表世間堅持所謂真理的人,他們不與其他人「同流合污」,即使再多險阻也堅持自己的信念。然而這種堅持,不僅僅在世人的不解中顯得無力,更在局外人(觀眾)的視角中,顯得無意義,因為人間,究竟還是一個「群魔亂舞」的人間,妖比起人竟更可愛!
「拯救」的虛無
電影中,許仙被法海、白蛇和青蛇三次拯救,卻盡是徒勞。
法海:
法海將自己的佛珠交給許仙,許仙卻將其丟入河中。佛珠在整部電影中代表「道」,法海自不必說,受佛蔭修煉成人又被法海錯收的蜘蛛精,皆因手持佛珠讓法海醒悟;小青也是因為佛珠逃過一劫,而許仙卻將此「道」丟入河中。不僅法海的拯救無意義,連佛珠道義也黯然失色。後法海因借許仙丟掉佛珠大怒,親來收妖,與二蛇鬥法使得人妖兩界生靈塗炭。堅持如此一「道」,意義何在?
白素貞:
小青現形,許仙被嚇破膽,白素貞不顧生命危險去崑崙山偷靈芝草救他,也因此與法海結怨。白素貞出於「愛」,對她而言,命可以不要,愛不能放,因此一定要救許仙性命。而對許仙而言,他所理解的愛,也是一定要救娘子性命,但愛可以捨棄。剃度出家時他對和尚說:「求求你们放过娘子和小青,我跟你们出家,我做和尚,你放过她们吧」。白素貞救許仙,為的是「在一起」;而許仙卻自以為救青白二蛇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紅塵。因此,白蛇和許仙的相互拯救,矛盾又互無意義。
青蛇:
青蛇出於對白蛇的愛,與其一同和法海鬥法,又歷經限阻,到寺廟裏找到許仙並救他出來,可許仙對白蛇的稱呼已從「娘子」改口為「姐姐」,顯然已削去青絲,斬斷情絲。青蛇在絕望之際刺死了許仙,這一劍卻出了兩刀刃,一劍是小青為白蛇而刺,一劍是小青替白蛇而刺。小青這「一殺」,使她那「一救」成了虛無。
「愛」的虛無
《青蛇》电影中最大的主線情節改動就是青蛇、白蛇、法海、许仙「四角關係」。從四人三段的愛與性關係中,也體現了徐克對愛之虛無的理解。
許仙與白蛇的愛:
白蛇修煉千年,終於化成人形。電影中的白蛇並不像《青蛇》小說中的白蛇,是吃了呂洞賓的「七情六慾小元宵」才動了情,而是本就渴望成人,渴望一段平常的愛,渴望得到一個「老實人」。因而她對許仙的愛顯得更加熾烈而純。對她來說,似乎做人的最大好處,就是一個「情」,這也是白蛇至死奉行的信念。「和老實人在一起」是她最珍視的,為此可以捨棄500年姊妹情,可以不顧百姓生死,甚至可以放棄自己的生命⋯⋯而許仙,和大部份男人一樣,在最初的溫柔鄉裡享受著來自女性的溫存,小青的介入讓這溫存變成雙倍之時,他惶恐,卻也半推半就半夢半醒地心動……如果說這些對白蛇來說,都尚可被原諒,那許仙最不可被原諒的,恐怕就是他並不把「在一起」放在最高。怕法海收妖,他能做的只有勸娘子「快走」、「快走」;為平息青白二蛇與法海鬥法,他寧願出家。白蛇和許仙對對方有不可否認的愛,卻不是「相互」的愛。他們之間的愛是虛無的,是沒有真正被對方接收到的,是僅存在於自己心中的不能得到真正認同的愛。徐克比讓許仙逼白娘子現形的馮夢龍更殘忍,馮是寫人降伏妖,而徐克模糊了人妖界限,用許仙和白娘子詮釋了現實中男女之愛的虛無。男人永遠在不懂女人要的是什麼,而女人永遠在疑惑。愛本身虛無。
青蛇對許仙的性:
電影中青蛇對許仙的勾引,絕不是作為真正的第三者至少部分出於「愛」的勾引。第三者是不會苦求正房離開相公,只為和正房「回到過去」;也不會在正房死後將相公殺死作陪。然而許仙幾欲望當真,白蛇也非常介懷。這種沒有愛卻被局中他人認為是愛的愛,本身就是虛無。
青蛇對白蛇的愛:
劇本原著中李碧華卻將二蛇設定為白蛇對青蛇有救命之恩的「偶遇姊妹」,且二人是「情敵」關係,生生世世糾纏不清:「这一回,真的,依据她受过的“教训”,她要独来独往,自生自灭。她根本并不热衷招呼我同行,免致分了一杯羹,重蹈覆辙。」 。李碧華筆下的「第三者」青蛇,到了徐克這裡,仍然是「小三」,吃的,卻是許仙的醋。而電影中青蛇與白蛇的愛恨情仇則更加值得玩味。從情節上,一出場就是二蛇在的屋頂纏綿,之後甚至還有二人共浴的香豔場景。青蛇勾引許仙,意不在許仙,卻是為引起白蛇的注意;青蛇勾引法海,意不在法海,卻是為在白蛇面前證明自己的能力。在這段關係中,不難看出青蛇甚至從尚未明人事之時起就對白蛇有很深的感情,夾雜著崇拜、依賴、且努力想讓對方刮目相看的種種愛戀之情。她在「愛」裏尋覓,在尚不懂愛之時就已經「愛」上了白蛇。可白蛇愛的卻是「人」。而當她成了人,流下第一滴眼淚卻是為白蛇之死。讓她恍悟愛的原因是愛人的死,這一場愛化做虛無,正可謂「人無不冤,有情皆孽」。青蛇:「你老說人間有情,難道妖就無情?有沒有想過我們兩姐妹五百年相處也是情?你有沒有當我是人一樣想過我?」。500年的長情與陪伴,竟抵不過和一個癡淫書生短暫的邂逅,我可以為你去死,可你已經為他而死。一種愛的無力感讓觀眾為之動容。
「修行」的虛無
白蛇:
蛇的法力高強,令人豔羨,可修煉1000年的蛇地位也比1歲的人低 。然而白蛇卻一心想要成人,想要有「感情」,變得不再冷血。即使「縫舌頭,掰腳趾」。受如此多痛楚只為在人世間走一遭。而成人後被道士、法海追殺,被許仙傷心,和青蛇分離⋯⋯受盡人生八苦 。究竟成人為何?這千年修行又為何? 在得知自己已經懷有許仙骨肉之時,白蛇與青蛇鬥法試圖趕走青蛇。表面上是白蛇不願與青蛇分享「老實人」,實則卻有對青蛇的情份,不忍看她成人,不忍眼睜睜看著她走在修行的路上。
蜘蛛精:
受過佛樹蔭的蜘蛛精幻化人形,在人間逍遙自在,卻被法海以修行為目的收入鉢中。
法海:
法海要許仙出家,並不為許仙,卻是為挾持許仙收蛇妖;收妖也並不為百姓(蛇精在人間不僅不害人,卻擋雨救產婦,還行醫「救人」),一是怕青蛇再亂自己心性,二則是報復;與二蛇鬥法卻使得生靈塗炭。他所做一切,只為一心成佛,可如此修行,究竟又怎能成佛?如此這般,成佛又為何?
「雨」的意象
電影中幾次出現大雨瓢潑,第一次是在法海錯收蜘蛛精後,法海在雨中反思;第二次是道士撒了硫磺,白蛇做法用雨沖走硫磺;第三次是二蛇與法海鬥法,一時間天地翻雲覆雨,將人間種種沖刷殆盡,也讓法海在雨中對自己的修行目的產生懷疑。天降大水,似乎都是以「沖刷」的意象出現,導演有意將一切變得徒勞,將善惡苦樂讓水一併沖去。也可見,法海、蛇精、蜘蛛精、人、道士⋯⋯世間種種,都未離開六道輪迴,不能超脫生死。界與界之間並無高低貴賤之分。因此一切的作為又不停地被大雨洗刷。
《青蛇》的原創配樂《莫呼洛迦》的歌詞中也能證實徐克想要表達的這一觀點,「天龍之女,一曲婆娑」,天龍指佛教中的保重神道怪物之首既「天眾」、「龍眾」,在這裏也指二蛇,因此稱「天龍之女」。「莫呼洛迦」一词取自佛教用语“天龍八部”之大蟒蛇,歌曲配合片中青蛇幻化成人時的妖娆華麗,面对纸醉金迷的浊世揭示出“莫叹息,色即空,空变色”的佛學理念。 即使是八部天龍中最高級別的天眾,也仍然沒有超脫生死輪迴,仍有墮入惡道的可能。故人妖魔道並無分別,並不存在需要被「維持」、「維護」之「道」。尼采曾對虛無主義有這樣的表達:「在我看来,今日没有什么比真正的虚伪更为罕见了……虚伪属于有强大信仰的时代,在那时,人们甚至在被迫接受另一种信仰时,也不放弃从前的信仰。今日人们放弃它;或者更常见的是,再添上第二种信仰,———在每种场合他们都依然是诚实的。」 這似乎與《青蛇》中每個人的修行不謀而合:妖不再信仰妖道,妖在成人的路上消散了肉身;人不甘心做人,在修行成佛的路上卻成了魔。一切的拯救和自我拯救皆是虛無。
最初記載了「白蛇傳」傳說的《警世通言》中有詩云:
祖师度我出红尘,铁树开花始见春。
化化轮回重化化,生生转变再生生。
欲知有色还无色,须识无形却有形。
色即是空空即色,空空色色要分明。
電影課作業,最近遇到的事情,讓人想po上來。就這樣。
寫得很幼稚,但也版權所有,萬一轉載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