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利迪策大屠杀》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利迪策大屠杀》观后感精选10篇

2017-12-30 21:20: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利迪策大屠杀》观后感精选10篇

  《利迪策大屠杀》是一部由Petr Nikolaev执导,Karel Roden / Zuzana Fialová / Zuzana Bydžovská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利迪策大屠杀》观后感(一):在他处重生

  这是一部捷克人眼中的二战纳粹大屠杀电影,比起《辛德勒的名单》所代表的好莱坞式脸谱化的英雄主义情结、匈牙利《布达佩斯之恋》的浪漫情怀,或是荷兰《黑皮书》中着重讨论的复杂人性,这是一部真实、细腻、平静、克制却又分量足够发人深思祝福本善人性必将在世间重生的叙述纳粹屠杀的影片。

  真实的历史永远最打动人,然而导演并不想关注在复杂的暗杀与报复屠杀的历史本身,本片的故事没有英雄美人的惊世爱情,也没有戏说杜撰的噱头,当然更没有像《金陵十三钗》那般矫揉造作的所谓“意义”。故事的主要角色就是这个遭遇灭顶之灾小镇上的村民男人女人、儿童,牧师、保安警察、热血青年,然而不一样人物,同样的命运。人性的坚韧、对善良的笃信更是导演希望传达的。

  影片前半部的安静的田园风光与小镇生活、成年人之间的情感韵事、以及不慌不忙对青年男女情窦萌动的铺垫让一切舒缓到使人揪心,因为知道涂炭的到来,然而当纳粹和盖世太保发动屠杀的时候,影片选择了用沉重的大提琴钢琴和慢镜头替代了爆炸与嘶喊,来叙述村庄16岁以上男性全部被枪决的残酷;在描述妇女与儿童们被德军被迫母子分离的时候,影片用全部写真镜头对准儿童满脸的泪、死死抓住妈妈胳膊不放的小手、惊恐万状的表情还有母亲疯狂用指甲挠集中营窗户玻璃的凄惨绝望。我看到这里已经泪崩了,我也是个妈妈。影片用一个长镜头告诉了答案孩子们被送去了毒气室,一双双小手再无力拍打窗户而逐渐落下了,窗外是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

  一切都是唯美却深入刻骨的,当你看到心痛无以复加时多么希望能出现一位好莱坞式的救世主,然而历史是真实的,残酷的。男主角因为入狱服刑而幸免了这场涂炭,4年后他被释放出狱再回到小镇时,白茫茫的大雪已然将这座被德军付之一炬以图销毁罪证的小镇掩盖的一望无际。他疯狂的挖着雪地下的土地,烧焦了的土地,正如片尾他躺在儿子被枪毙的那棵树下亲吻着春天大地上新生的嫩芽,他多么希望生命能够还有一次轮回

  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男主角坐在铁道边自己那座用残骸搭建的屋子外,曾经田园般的故乡已经化为尘土,然而生命还要继续,是继续留下来做一个旧地的纪念品,还是走向远方,去寻找带着记忆未来,镜头聚焦在两道铁轨上,虚化、提亮、高亮。我看到的是希望,是远方,是在他处的重生!

  国产二战题材的影片,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尚算佳作。其余的均鲜有突破。

  影片的美工、摄影、音乐的讲究与细致让人对捷克电影制作水准肃然起敬

  《利迪策大屠杀》观后感(二):战争是最肮脏的罪孽

  这片子看得我泪崩了,绝对的冷门佳片,让它在我电脑里面受冷落几个月之久,是我的失误啊。

  有五星的实力,就是前面营造战前氛围,交代人物关系用了太长的时间,差点让我看不下去,还好演员表演得很棒,心理刻画到位,才让我没有关掉播放器继续观看下去。

  全片没有什么帅哥美女,除了主角熙马的小儿子卡尔小帅一点,其余演员都外形平平,因为拍的战争题材片,连养眼的景色也没有,而且没有大场面的火拼,想要看视觉效果的就可以不用看了。不过里面主角演技太棒了,看到剧情发展高潮部分,想不泪崩都不行啊,太惨了。

  影片一开始,男主因为在一个宴会上与醉酒的大儿子扭打,失手杀死了自己的大儿子,从此获罪入狱,刑期四年。在狱中一开始被狱友冷嘲热讽,宁愿换一个变态杀害两个小女孩并抛尸荒野的杀人狂,也不要和这个连自己亲生儿子都会杀死的人住在一起。熙马没有任何抱怨争辩,每当一人休息独处时,脑海中总是回想当时误杀儿子的那一幕,心内苦楚自当无比深沉。

  随后应该是他的再婚妻子或者是情妇来看他,并且劝熙马的小儿子与原配也去看看自己的父亲那段时间,熙马的生活稍微有了起色。小儿子还尝试说服母亲,能够上诉帮助父亲减刑,再怎样,那也是他的父亲。

  正当熙马把上诉信交予神父之后,他在那一丝曙光之中期待着早日出狱与家人重逢。此时,纳粹侵占了捷克,驻军利迪策。而熙马的小儿子卡尔,那时候正和他的好朋友准备追两名年轻漂亮女子,卡尔的好友相出一个“馊主意”,假扮特工,让两名姑娘帮忙,从而接近她们。有一个姑娘当时父亲正好死亡了,处于人生低谷期,见到有这样重要任务需要她,感到十分荣幸,而另外一名,则是在几次之后,情势越来越紧张了,恐惧感让她无法再去帮助他们。于是卡尔退出了,只剩他的好友与其中意的姑娘在玩这个“二人游戏”。

  无巧不巧,海因里希刺杀发生了,希特勒大怒,形势急转直下。那个姑娘首先被抓,严刑逼供下,她以为自己帮的确实是特工,就把卡尔的好友供了出来,随后卡尔好友也被抓。两人受尽折磨,却完全无法道出个所以然来,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特工,怎么会有信息出卖?

  而当时他们玩的那个游戏,让那姑娘送过一枚纽扣去利迪策村庄,从而利迪策变成清查对象。军方需要证据,没有证据就造假,把一台发电报机偷偷放进民居,过几天再找出来,如此,整个利迪策戒严。重重关卡,等待所有利迪策人回家,出逃者一律击毙。

  随后,让所有利迪策人收拾好行李,不是为了给他们生路,仅仅是想看看有多少值钱东西,因为不久之后,他们都会变成尸体和奴隶。男人和女人分开,16岁以上男子被单独处置,神父祈祷了一晚,上帝没有听到他们虔诚的祈祷,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所有16岁以上的男子一波一波的站成一排,被行刑队枪决。其中包括熙马的小儿子卡尔,还有一个宁愿死也不要和父亲分开的小男孩

  任务完毕,高官们面对着陷入一片火海的利迪策废墟碰杯欢笑,场面无比讽刺!

  接着纳粹军方将所有16岁以下的小孩强行从他们的母亲身边隔离开,看到孩子被带上车,那些母亲们哀嚎着拼命用指甲刮开被油漆封住的玻璃,心都揪着疼。剩下的妇女们则被带到集中营,过着非人的生活。

  我本以为那些小孩会被集中起来,送到某个教堂或者学校进行洗脑教育,然而我错了,我低估了战犯们的黑暗之心。两卡车的孩子,在六一儿童节那天,一个阳光灿烂日子,拿着日期纪念牌,合了一张充满阳光欢快的遗照之后,全部被封闭在卡车的后箱里,一根巨大的管道不停的往里面输送车尾气。孩子们无力的痛哭、哀恸、敲打......车至半途,一名德军士兵无法忍受,推开驾驶室的门,下车不停地呕吐,然后拔枪自杀。

  镜头转回尚在狱中的熙马那里,所有人都知道利迪策的屠杀事件,但是都瞒着他,狱警那句“知足吧,与格栏外面的世界相比,里面简直就是天堂”,显得如此悲哀无奈

  熙马终于刑满释放了,他是带着满腹的怨气出狱的,他以为自己的妻儿已经抛弃了自己,几年时间连一封信都舍不得寄给他。于是他打算回家一趟带上一点有纪念意义的小东西,从此去过一个人的生活

  那时是冬天,大雪纷飞,整个世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熙马乘车到利迪策,下车,独自走向一望无际的雪原。一开始是带着困惑,也许几年过去,自己记忆出现偏差了?随后,熙马拼命的在雪原上奔跑,眼里满是绝望。没有,什么都没有,没有人,没有动物,没有房子没有村庄,曾经的利迪策,已经从这个世界被抹去了。

  看着熙马绝望的跪在雪原中央,妄图把雪刨开找出利迪策的影子的时候,再也忍不住泪崩了。

  于是熙马找上了纳粹军方,想用言语激怒他们一死了之,可是军官一句“你知道我要是在办公室毙了你得打多少报告,消耗多少金钱么?你不值得,扔出去!”,多么轻蔑!多么恶心的嘴脸!

  熙马孤零零站在纳粹楼下,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利迪策第二名苟延残喘的男人叫住了他。为德国人效力的宪兵队队长,我并不鄙视他。他没有滥用手中的职权,维护了当时的稳定,当灾难降临之时甚至还想拯救自己的同胞,可是他只能在德军的阴影下,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同胞被杀害,无能为力。我很佩服他,那种时候,像他这样有良心的人,能忍着没有自杀,是需要非常大的意志力的。那种时期,死亡是最简单轻松逃避方法

  在宪兵队长的帮助下,熙马在一个废弃的铁路小站独自住了下来,带着能见到自己妻子的最后一丝希望,天天忍受着巨大痛苦啃噬内心,熙马如行尸走肉般活了下来。

  终于有一天,捷克军民争相走告,德军败了。于是宪兵队队长找到了熙马,让他放弃去布拉格广场的愚蠢行为,在熙马的小屋与他畅谈了一夜。第二天,在熙马出门那木柴的时候,放下所有心理负担的队长终于拔枪自杀了。熙马听到枪声,并没有显得太震惊,已经没有什么事可以再让他震惊了。

  随后,捷克的政客们来到利迪策进行“纪念、哀悼”的活动,仅存几位的利迪策妇女们登台,熙马怀着激动心情准备为利迪策重建出谋划策,然而,政治是不允许有他这样的“意外”因素存在的。于是熙马带着他的老版利迪策村落图和许多已逝者与家人的通信被驱逐了。

  他在卡尔被枪决的地方悼念过之后,与多年未谋面的情人简单交谈了几句,再次回到那个废弃的小站独自生活。

  “你真的要留下来?留下来被人当做活的纪念物?”

  “我觉得有时候需要这样做。”

  这是熙马与情人最后的对话。

  这样的片子,才是真正感人的战争情感片。没有英雄主义,没有夸大其词的渲染战犯暴行,更没有侮辱般的降低军方的智商,只有朴实无华的故事叙述。让人看着无比揪心,眼泪忍不住的滑落。

  战争,是只有人类这个物种才会让其滋生的最肮脏的罪孽!这个世界,不该有战争。

  《利迪策大屠杀》观后感(三):利迪策:战争安魂曲

  1942年6月9日,第三帝国举行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隆重的葬礼。整个柏林的街道披上了一层黑纱,全德境内及其仆从国都降半旗致哀。下午3时,葬礼开始。柏林爱乐乐团在帝国总理府大厅奏起了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之终章

  ——《诸神的黄昏》

  “沃坦虽然存在致命的弱点,可他经过自身的延伸总能熔炼出真正的英雄。反之亚格里希愈努力愈会创造出毁灭世界的力量。”在这章中,瓦格纳明确了自己是高贵种群始终不变的拥趸。

  帝国二号人物党卫军统帅希姆莱致悼词。台下满坐以希特勒和戈培尔为首的纳粹显贵。党卫军士兵守卫的长方形花丛中央静置着一个覆盖万字党旗的灵柩。棺木中盛放的是有“金发野兽”之称的盖世太保总指挥莱因哈德·海德里希,旬日之前,一辆标牌ss-3的轿车在布拉格街道遇袭,数天后杰出的钢琴演奏家、恶贯东欧的纳粹党三号人物海德里希因坏血病不治身亡。

  一、屠杀

  如果下一代人问我们为何而战,那就给他们讲讲利迪策的故事。

  ——弗兰克·诺克斯 前美国海军部长

  故事在捷克村庄利迪策的墨色光影中晕染开来。

  由于前不久纳粹高官海德里希的意外遇刺,利迪策不幸被选为德国人为报复而报复的牺牲品。被嫁祸的村庄在一个灰靛的傍晚走向了不公而可怕的命运。

  在这部影片中,导演没有矫揉造作抛售愤怒和痛苦。而是像一位尽历人间劫数的老者向后辈叙述过往沧桑。讲故事的人表情平静从容,语气悠扬平缓,听故事的人早已内心澎湃,泪眼婆娑。

  一望无际的苍郁原野,茂密蓊绒的浩浩松林,静谧的东正教堂湮没在夕阳之下,云雀的啁啾和儿童的嬉闹不时掠过油画般恬美的世界。

  暴风雨紧随着全副武装的党卫军士兵碾压一切的整齐步伐而来。音乐渐起,不知所措的村民们踏着宏大悲怆的节奏,列成数队等待紧张有序的枪决。

  钢琴的阴郁和大提琴的哀沉替代了枪炮和哭喊。舒缓到使人揪心的二重奏和连贯更迭的慢镜头叙述着村庄十六岁以上男性和所有儿童全部被杀的残忍。孩子满脸的泪水,母亲们用指甲在窗户玻璃上挠出的一道道绝望印痕,一双双随着长镜头的移动无力再拍打窗户而落下的小手,自杀的德国士兵,痛苦的捷克警察。没有血迹,没有惨叫,没有看客,只有一间小屋子里面,在短暂迷惑之后的一声枪响,在枪响之后一张瞬间凝固的脸。无声胜过了有声,平静胜过了嘶喊,疑惑胜过了恐惧,残酷胜过了美好

  二、幸存

  男主角因为失手杀死自己的大儿子入狱,幸免于这场涂炭。四年之后,已彻底从地图上抹去的村庄被一望无际的茫茫大雪遮盖地严严实实,一片骇然的素净下是数年前无言的罪恶与杀戮。悠远的航拍全景里只有男主角自己的脚印。他疯狂地刨开积雪,雪下,只有仍未散形的焦黑灰烬和早已干涸的生命之血。

  一个村庄,就像从来不曾存在过一般,就这样被荒原瘆人的巨大白色吞噬!这比任何血腥的场面更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绝望凄郁。

  被屠杀的人民不再有国籍和地域的区别。德裔血统的女人难道能任由自己的丈夫被抓走坐视不理嘛?生死之间瞬息万变,越是如此越是令人唏嘘感慨。无力反抗的村民在悲剧面前一排排倒下,只剩下幸存的男主角孤身一人承担惨案之后的悲哀,肩负起整个村庄不堪回首的过往。

  随着影片的深入,人物虽然逃脱了屠杀的厄运,却逃不过内心的挣扎。战争对人类的影响何其深远:似乎置身事外,然而终其一生都无法走出阴暗的过往。所谓的幸存者,只是这个惨案之后一个悲凉的附篇。

  三、纪念

  德国人收拾行李离开了,几个捷克人开着摇摇晃晃的破车喝着摇摇晃晃的啤酒唱着“战争结束了”。然而捷克没有取得胜利,正义也没有战胜邪恶。

  战争结束了,之前每每屈服于自己懦弱个性的警察终于开始了自己的战争。“天有点冷,我去添点柴。”战胜了心魔的警察生不能生得硬气,死却是死得堂堂。他脱下了盖世太保的制服,换上了整洁端肃的黑西装,烧掉了这些年德国人给他发放的工资,饮弹自尽。

  这个电影都讲了什么呢?一个青年逗女孩子的政治玩笑,一个美丽的东欧小村庄,一群可爱天真的孩子,一群平凡善良的人们,一次惨无人道的报复,一次灭绝人性的屠杀。仇恨成为少数人利用的标语,普通人被煽动,普通人被残害,这么多可怕的浩劫仅仅换来旗帜的更替,主义的翻新。

  任何历史事件都不可能在一个单一的时间点戛然而止。对人类的长远影响才是一个事件的意义所在。失去家园和亲人的悲惨有谁能说?所以男主角找到德国人希望将自己枪毙,甚至说出了“刺杀是正义的行动”来激怒对方。不想得到的回复是“是呀!我也同意你的观点,海德里希该死,可那又怎么样呢?利迪策本来就是上面随意选择的报复对象,我们都不太记得这事了……可是你知道嘛,现在要想枪毙你我得办多少道手续,浪费多少马克?那么现在赶紧滚吧,捷克佬。”党卫军官笑嘻嘻地打发了他;所以他在断壁残垣中翻找材料,希望重建一个与之前一模一样的利迪策,不想得到的回复是“知道嘛,利迪策的男人都被杀了,你要是利迪策人我就是火星人,快别捣乱了,去那边呆会儿。”

  战时德国军队将他的温暖家园焚为平地,战后政府官员将他的复原图纸弃之敝履。男主角漫无目的地沿着铁轨走着,旁边是他儿子枪决的地点,没有归属感的躯体不过是副游荡在火车道旁的空壳。

  铁轨伸向远方。人类历史的车轮永远前行,不管路边遗留的是鲜血亦或是鲜花,是生灵涂炭还是国泰民安。

  田园已随大火化为烟尘踏进泥土,牧歌已湮灭在时空的扭曲怪力之中,然而生命还要继续,镜头聚焦在铁轨旁,虚化、提亮、高亮!夕阳下的铁轨反射着金色的光芒。终将唤起的勇气,对善良的笃信,对人性的祝福依然会重生在远方。

  炮火弥散,血迹将干。当人们已渐渐忘却战争的残忍和人性的复杂,幸存的女人们朝镜头走来。男主角最爱的土地,最爱的亲人早已不在,留下的只有那熟悉的鸟鸣和不再是利迪策的利迪策。

  “你要走?”

  “你想留下来?做一个活的纪念物?”

  “如果要走,弗斯特里克,请你不要走远,没有人了解这段历史,总要有人记得这一切。”

  四、尾声

  “173位利迪策人被枪毙,

  53位女人死于集中营,

  82位儿童受毒气蹂躏,

  只有17人幸免于难,

  利迪策大屠杀是二战中德国唯一正式承认的种族灭绝行为,

  利迪策大屠杀使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

  位于华盛顿的利迪策救援会成员包括: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查理·卓别林,托马斯·曼

  二战后,村庄改名了,

  但人们依然以利迪策为女儿取名,

  这个习惯依然延续至今。”

  片尾除了演职员名单,与其并列的,是后世以利迪策为名的女子的信息排列。历史与影片,过去与当下,两个时空的交汇融合,共同的,是祝福本善的人性于世间重现,和那些为了忘却的纪念。

  《利迪策大屠杀》观后感(四):真实的历史

  1942年5月27日,莱因哈德·海德里希在布拉格被捷克特工刺杀后,希特勒感到非常恼怒,在海德里希的葬礼上,希特勒就咆哮着说要采取报复行动,叫嚣着要用千百万人的血来作为偿还海德里希被谋杀的代价。 居住在特瑞金斯塔特“特别居留区”里的约3000名犹太人被送到了死亡营,未知的还不知道有多少。 布拉格的党卫军个个惊恐万状。 他们深知:如果在缉捕刺杀海德里希凶手的行动中毫无结果的话,毫无疑问会触发希特勒对于导致行动失败的负责人的杀人欲。 亚瑟·内伯,以帝国中央安全局的名义命令紧急印制了大量德意志刑警报特刊,上面载有发给各地警察局和地方行政长官的电传电报,指示:“要在各个车站、火车上以及所有交通工具上实施特别监视;要对所有在工人旅馆居住的外国人进行登记检查;不准任何嫌疑人越过边境。”盖世太保以无情的高效率为刺客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

  莱因哈德·海德里希对于希特勒来讲,海德里希之死需要远比犹太人的死更大的代价。 最为残暴的一次报复行动,一次捷克人民永远不会让世人忘记的屠杀。

  此次报复的目标是位于布拉格西北部科拉迪诺地区的一个名叫利迪泽的矿山小村庄。 利迪泽是个美丽的地方,坐落在一个低矮的峡谷内,小村庄教堂的四周点缀着片片草地,风景旖旎,色彩斑斓。 村庄周围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牧场和果园,村民们的生活过的非常平静,自给自足,对政治则兴趣索然。

  6月4日,海德里希死的那天,利迪泽遭到了第一次搜查。 但是的目击者对于一队驻布拉格的党卫军和盖世太保怎样从大路上开过来,怎样肆无忌惮地闯进村庄,又是怎样对这里的居民排好队逐一检查证明身份的情形至今记忆犹新。 由党卫军和盖世太保负责进行讯问。 自始至终,充斥着威胁和恐吓,但总的说,利迪泽的居民们并没有受到太大的伤害。 也许是为了取乐,也许因为未找到任何武器装备和证明有罪的“证据”而大为恼火,国防军和警察分遣队闯进居民们整洁别致的家中或是大肆抢劫物品,或是将家具陈设砸得粉碎扔到大街上。 显而易见,对于盖世太保来说,“证据”是可以伪造的。 德国国防军的卡车终于一路呼啸着返回了布拉格。

  在利迪泽村和海德里希被谋杀二者之间没有发现任何形式上的联系。 之所以选择这个村庄作为目标的一个借口就是,居住在次地的两个家庭——荷科拉一家和斯特里伯尼一家,他们的儿子在英国是捷克地下抵抗组织的成员。 此外,德国人还声称在这个村庄里藏有机枪,而且英捷伞兵曾在这一地区着陆。 然而对这些指控,直到今天,在此后的大屠杀中幸存下来的人们仍然绝对否认。 最后,荷科拉和斯特里伯尼两家人遭到逮捕,但没有找到降落伞的蛛丝马迹。

  第二次关键性的侵入利迪泽是在6月9日夜里。 有卡尔·博姆“倡议”,在为海德里希举行葬礼的那天,他打电话给柏林的希姆莱告知有足够的“证据”指控该村庄,并建议采取报复行动。 博姆报告说:目标:科拉迪诺地区的利迪泽村。

  1942年6月9日19点45分,党卫军地区总队长卡尔·弗朗克从柏林打来电话口头指示:今天遵照元首的命令,应对利迪泽村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 枪毙所有的成年男性居民;

  第二, 将所有女性居民都关入集中营;

  第三, 将儿童集中到一起,合格的送到帝国党卫军家中接受德国化教育;余下的不适合进行德国化教育的儿童要进行其他形式的教育;

  第四, 需要借助消防队将这个地方整个烧毁,夷为平地。

  博姆出发去科拉迪诺亲自指挥这次行动,随行的有布拉格的盖世太保头子奥托·格施克博士以及科拉迪诺地区的盖世太保头子维斯曼。 科拉迪诺地区的常规警察已将村子围得水泄不通,只留下一个口允许居民们进入。 接着,一队保安警察在党卫军小队长马克斯·罗斯托克的带领下开进利迪泽。

  之后,盖世太保报告:在此次行动中,199名男性村民被处决,195名女性村民被逮捕。 从布拉格调来的特别行刑队在谷仓四周的墙上竖起一排床垫,以防止反弹回来的流弹。 他们将成年男子和男孩子挑出来,一次枪毙10个,女人、小男孩和儿童则被送到中转营;女人们最终被送到拉文斯布拉克集中营,在95名儿童当中,最后有9名被认为值得接受德国化教育;而大多数的儿童以经销声匿迹了,二战后,仅找到其中的16名。 被选中的9名儿童将要移交给育儿组织—— 一个受到希姆莱青睐的,关于母性家庭以及给予那些由党卫军做父亲的孩子们福利的体系。

  然而,整个村庄被付之一炬,该炸的炸掉,该铲的被推土机铲平,瓦砾也被运走。 家禽、宠物被射杀,墓地被掘开。 出了一个不久就会杂草丛生的平原以外,这一村庄的存在痕迹消失得干干净净。 第二天,一个早已拟好的稿子在广播中播出:“在搜捕刺杀党卫军上将海德里希的凶手的过程中,有充分事实证明该村居民支持并给予这些凶手以帮助。除了帮助凶手以外,这些居民还参与了其他敌视德国的行动。例如,私藏弹药和武器装备、违法持有发报机并囤积大量特殊的国控物资……村庄里所有的建筑现已拆除,该村的名字也被抹掉。”

  然而,在某种意义上讲,利迪泽村并没有消失。 德国人自己要对此疏漏负责。 大量描述这次大屠杀的细节都已被帝国电影公司摄入了老式的镜头。 记录利迪泽村大屠杀的有关电影胶片在纽伦堡军事法庭上成为对纳粹战犯进行审判的铁的事实和证据。 永久保留下来的仅仅是是这个村庄的的最后时刻:利迪泽村熊熊燃烧的房屋、穿梭于街道之中的巡逻军队和警察,当然还有荷拉克家牧场上的尸体堆。 一条用链子栓住在狗舍里的狗的尸体也被摄入镜头;接着镜头透过双筒望远镜摇向一个德国军官:镜头里,村中教堂的塔楼被炸了三次才倒塌;显然这个军官十分恼火;牧师早已遇害,影片同样记录了毁灭者自身的“形象”:他们好象在制作家庭电影一样,对着摄影机大笑着,彼此还开着玩笑。

  为了不留下任何痕迹,盖世太保从特瑞金附近的犹太人居留区抓来了大批的劳工,并强迫他们在利迪泽村建立了一条专门的铁路,用途是把利迪泽村的瓦砾统统运走,每天有大批的废砖瓦从利迪泽运出,当工作快要完工的时候,那些劳工一部分被送进了集中营和死亡营,还有一批人被就地枪决,枪决以后,尸体被焚烧后就地掩埋。

  令盖世太保十分恼怒的是,在利迪泽村和其他地方刻意营造的白色恐怖未能打草惊蛇出刺客。 已经采用并审查完毕的有关报道也变得毫无价值。 海因茨·冯·潘维茨——布拉格市盖世太保反颠覆科的负责人向弗朗克建议:在指定时期内,对任何准备坦白自首的人实行赦免。 海因茨最终说服弗朗克以5天为限,并于6月13日发布赦免公告。

  6月18日,盖世太保在卡莱尔·布罗梅杰斯基教堂的地下室中发现了7名刺客,在经过一阵枪战以后,7名特工无一幸免,两人服毒自杀,其余的都用自己的枪结束了生命。 最后,盖世太保将刺客——捷克准尉詹·库比斯的头割了下来,拿给了他的家人看,他年迈的母亲当场就昏了过去。

  刺杀海德里希的案件就此结束,利迪泽村也从地图上消失了,但在二战后,捷克人开始重建利迪泽村,原居民回到原来的地方时,只看见一片荒芜的草地。 工人们在挖掘的工程中发掘出了一块利迪泽村古老的村标,至今,这块象征利迪泽村的村标还保留在原地。

  毁灭与重生

  盖世太保把利迪策村全部夷为平地、妄图从地球上将其消灭的作法激起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 6月12日,利迪策惨案的消息刚一传开,美国依利诺斯州的一个小镇就宣布改名叫利迪策。 一个月后,墨西哥首都附近的圣何罗尼莫也改名为利迪策,现在,这里已经发展成为200万人口的大城市。 紧接着,巴西、委内瑞拉、以色列、南非的一些村庄,以及其他地方的广场、街道、甚至女孩的名字,都开始叫利迪策。 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虽然互不相识,但为了反法西斯这个目标,都不约而同地群起声援陷入苦难中的捷克人民。

  自1948年开始,来自世界各国的志愿者在这片废墟旁边建设起崭新的利迪策村。 在旧村和新村中间,由一片美丽的玫瑰园架起了幸福的桥梁。 这些玫瑰的种子是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赠送的,其中还有来自中国的祝福。 现在的旧村废墟早已被大片翠绿的草坪所覆盖,在起伏的山坡中点缀着茵茵绿树和金色池塘,使人俨然置身于人间天堂。 这不仅令人感慨万分,只有和平才能带来如此美好世界,有了和平人类才有希望。

  《利迪策大屠杀》观后感(五):《利迪策大屠杀》

  以一个家庭悲剧开始,延伸出几个青年不慎行为,伴随着轻描淡写莱因哈德·海德里希的被刺杀,报复性的大屠杀逐步展开,而之前的人物也面临着不同的命运,最终殊途同归。

  影片前半段的故事应该是经过艺术处理的,弑子悲剧和青年玩笑式的“反抗”行动。这样处理其实对于历史影片是把“双刃剑”。对于观众,理性上难免会怀疑其存在性,削弱后半部分真实震撼的力量;感性上倒是一种不错叙事组成,面对自身的赎罪和无暇的纯真,暴殄天物所形成的感官落差。

  其实本片并没有过度利用惨剧,放下大屠杀本身的冲击,影片最出众的还是整体叙事的连贯,人物的纠葛,人性的塑造,以及影像的质感从始至终的保证。那些稀薄的云层,乡村阳光、草叶,雪地里的脚印,会面桌的俯视,布拉格城堡的雕塑……仿佛都被赋予了生命。

  如果没有大背景,整片也可以成为一部内省的力作。

  《利迪策大屠杀》观后感(六):网上搜到的背景介绍

  二次大战中,即1942年6月9日,纳粹曾经有一次第三帝国历史上最隆重的葬礼。整个柏林的街道披上一层黑纱,与此同时,全德国境内及其附庸国都降半旗致哀。下午3点整,葬礼开始,柏林交响乐团在帝国总理府大厅内凑起了瓦格纳歌剧“众神的黄昏”中的死亡进行曲。第三帝国的第二号人物,党卫军(Schutzstaffel 或SS)统帅希姆莱致悼词,台下挤满了纳粹的显赫权贵,其中包括希特勒,戈林和戈培尔等。

  大厅前首有一个长方型的鲜花坛,两旁各站立一排头戴钢盔,全副武装,眼睛射出凶光的党卫军士兵。在花丛中央安放一个灵柩,上面覆盖着带有“卐”标记的国家社会党党旗。在棺木中趟着的是恶贯满盈的莱因哈德•海德里希。他负责纳粹警察系统(盖世太保,情报服务处和刑事警察部),现任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二站期间的捷克斯洛伐克)的“代理保护长官”。约半个月之前他的汽车在布拉格的街道上遭遇袭击,数天后(6月4日)虽经竭力抢救,年仅38岁,当希特勒接班人呼声最高的海德里希最终还是死于坏血症。——摘自作者去为:我的布拉格精神之旅(四)一文

  《利迪策大屠杀》观后感(七):《利迪策惨案》:一个人肩负着悲剧

  导演:Petr Nikolaev

  主演:卡瑞尔·罗登Zuzana Fialová

  捷克电影《利迪策惨案》揭示了一段我们并不熟悉的历史,二战真是名符其实的世界大战,在这场战争中几乎没有民族和地方能逃过悲惨的命运,连捷克的一个小乡村都无法避免灾难,被屠杀的人民不再有国籍和地域的区别,生死一线越是轻易越是令人震惊和感慨,无力反抗的村民在悲剧面前一排排的倒下,只剩下主角一个人来承担惨案之后的悲哀,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个人的悲剧,一个肩负了整个村庄的悲剧。

  《利迪策惨案》从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人作为整部电影的切入点,观众甚至在大段的篇幅中都觉得这个人物只是作为一个幸存者存在,但随着影片的深入,人物虽然逃脱了屠杀的厄运,却逃不过内心的挣扎。本片导演从这一个人物的侧面来切入这个事件,仿佛置身事外然而终其一生都无法走出阴影,这就是战争对于人类起码的深远影响。如此的视角似乎是导演站在当今世人的角度,也将这部电影的意义直对现代人的自省,在战争电影突出场面是好莱坞战争电影的优势,而欧洲电影的人文关怀的固有传统令《利迪策惨案》显得与众不同,电影包含着悲伤的情感,弥漫着悲怆的气氛。

  正式由于导演在本片中包含着太多的情感,令影片的整体基调显得有些主观,人物刻画的不够丰富,角色的设置有些程式化缺乏必要的矛盾和转变,尤其是重要人物在事件上的反应生硬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这是这部电影的不足之一。此外,观众虽然能理解导演作为捷克人对于惨案的悲伤,却不能容忍电影的节奏的缓慢,导致电影节奏拖沓的一大原因是导演在叙事过程中过多的抒情镜头对剧情的推进帮助不大,这是许多导演常犯的毛病,有时对于情感特别饱满的事件导演总会不小心的陷入如此的困局,用力过猛导致的有失偏颇是无法避免的。

  虽然本片并不完美,但《利迪策惨案》给人最大的惊喜在于惨案之后影片并没有结束,而是继续从主人公的生活来刻画战争的深远影响,这与战争对于今人的影响不谋而合,任何的历史事件都不可能戛然而止于一个单一的时间点至上,对人类的长远影响才是一个事件的意义所在,主人公在从监狱出来后的经历同样令观众动容,甚至更令人同情,失去家园和亲人的悲惨甚至只有他一个人能明白,所以他找到纳粹军官希望他也将他枪毙,所以他希望能重建家园希望能建造出一个一模一样的利迪策,却遭到了政府人员的驱逐,他无家可归无论是在战时还是在战后,他都无家可归,他没有归宿感的躯体游荡在火车道边,而他的灵魂甚至还停留在了昔日的利迪策不愿随着时间前来,他一个肩负着整个悲剧,活着的每分每秒都是这场悲剧的延伸。

  《利迪策大屠杀》观后感(八):残酷的是战争还是人心?

  影片用了灰蓝色调,阴冷,压抑!故事开始以卡尔为主线,牵引出宁静美丽的村庄;失手杀死自己亲生儿子的父亲;年轻人的爱情;不远处爆发的战争。在年轻的卡尔的眼里,探望父亲比听来的战争更加让他难过,因为战争对于涉世尚浅的孩子来说太过遥远,当然,战争终究会来临...。

  导演没有矫揉造作的渲染战争场面,更象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在平静的讲故事,当然,讲故事的人表面平静内心澎湃,听故事的人早就泪眼婆娑了。

  离别时恐惧的孩子;哭泣的母亲;被屠杀的慢动作的恍如隔世的男人;毒气室里挥舞的稚嫩的孩子的小手;自杀的德国士兵;无奈的盖世太保。甚至连背景音乐都是那么的安静,安静到让人窒息!

  影片结尾部分,当盖世太保知道战争胜利了,他却选择了自杀,当然,战争胜利后,也就是他的真正意义上的战争才要开始!导演没有引导我们去仇恨战争的任何一方,而是提醒我们战争中的所有人都深受其害!父亲生存下来了,但是生存下来的他又要被当作活得纪念物!残酷的是战争还是人心?

  影片结尾时画面中的铁轨伸向远方,不管父亲最后是否离开了他的故乡,人类的历史的车轮都在前行着,旅途路边遗留下的是鲜血抑或是鲜花?是生灵涂炭还是安居乐业?擅于自相残杀的人类呀,正在走向末日的狂欢!那一天,还有多远!!!

  《利迪策大屠杀》观后感(九):沉淀,比起血腥更加震撼和绝望

  一个男人,来自利迪策,在宴会上误杀了自己的儿子。入狱。一直给家里写信,没有人原谅他。几年后,大雪纷飞的一天,他刑满释放。坐上自己熟悉的公交车。到站后,依然大雪纷飞,一片白雪皑皑。

  他不停的跑。

  整个利迪策,变成了一片茫茫的雪原。

  只有他自己的脚印。

  他疯狂的刨开积雪,雪下面,只有灰烬。

  雪原,一个跪地男人,一串脚印,刨开的灰烬。

  比任何血腥的场面来得更震撼,更让人绝望。

  后来这个男人来到了 德军的办公室 ,说:你杀了我吧。德军说:你来晚了。男人气急败坏,为了激怒军官,他大声的说:刺杀刺杀海德里希是一个伟大的行动!!!军官犹豫了一下,笑着说:我觉得也是,你来晚了,你知道杀你要经过多少书面程序,多少法郎吗?你不值得,把他给我扔出去。

  后来,一个村子里的宪兵把他叫了过去。宪兵经历了所有过程,他很颓废,但他帮着男人找到一所房子,是废旧的小火车站。

  还给了他一个盒子。盒子里是所有外界写个原来利迪策人的信件,当然包括他老婆的。

  还有他另一个儿子的。

  电影巧妙的利用火车站来回的火车,来表达外界的信息。

  他唯一的朋友是那一个宪兵,在小火车传来快解放的消息时

  男人本想去参战,宪兵说:等你去了战争就结束了。男人和宪兵坐在唯一的小车站里。宪兵告诉了他全部,屠杀的全部。

  男人,愣住了,但有痛苦无奈,觉得冷,说,我去弄点柴火。

  就在他劈材的时候,听到了屋里的枪声。

  宪兵自杀了,地上是没有烧完的钱,是纳粹发给他的所有工资,这些钱,他没有花过。他死的时候,没有穿纳粹的宪兵制服。认真的穿了黑色的西装。

  后来捷克斯洛伐克解放了,他们组织重建利迪策,请来了尊贵的客人:在集中营里活下来的女性。

  她们高诉了男人,她的妻子一直很坚强。

  男人最后坐到小车站旁,痛苦难耐,不知道该不该留下来重建家园。

  后来这个村子改了名字,但女人们都叫利迪策的习俗一直没有改变。

  《利迪策大屠杀》观后感(十):以宁静衬托出的战争

  一部精湛的引人深思的电影。

  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捷克的利迪策,在这样一个平凡宁静的小城,主人公sima因为错手杀了自己的大儿子进了监狱。而这个时候,德国人已经占领了捷克。在布拉格,德国纳粹高官海德里奇遇刺,德国人为了报复而报复,嫁祸给利迪策,屠杀了城里的男人和儿童,并把小城付之一炬。Sima因为在监狱里躲过了这次劫难,但并不知道利迪策发生了什么。他以为他的妻子、小儿子、情人抛弃了他,所以在他出狱后带着怨愤回家的时候,发现利迪策都已经消失。这时他才明白了一切。他愤恨地到德国人那寻求死亡,结果德国人告诉他,利迪策的屠杀是一次偶然的选择,已经没人记得了。这时,为德国人办事的捷克人魏策科叫住了迷茫的sima,把他妻子还活着的事情告诉了他,并邮寄给利迪策人的所有信件都给了sima。Sima找了个旧房子开始等待消息。很快战争结束了,但是当sima想要为重建利迪策做点什么的时候,才发现胜利并不属于存活着的利迪策人,他们不过是活着的纪念物。于是他在他下儿子被枪杀的树下,彻底地绝望了

  类似这部电影的题材,以屠杀来揭露战争的罪恶,好莱坞拍了好多次,《卡廷惨案》、《辛德勒名单》等等,但这部电影有着独特之处。同是揭露战争的罪恶,这部电影从头至尾都用唯美的视角,展示了大量的小镇风景和日常生活场景,比如一望无际的草地、茂密的树林、恬静的农庄、美丽的夕阳、叽叽喳喳的鸟雀、玩耍的孩童以及阳光照射下流动的云彩,这些都在描述着利迪策的安静与平和。这些幽静的画面,配上钢琴和大提琴演奏的压抑哀沉的音乐,就牵动着观众的思绪,因为这样的宁静马上就会被打破,暴风骤雨很快就要袭来,以破坏这种和谐的场面凸显出战争的残酷,给我内心以更强烈的冲击。对于屠杀的过程,影片没有采取过多血腥的场面、人们哀嚎和悲惨的哭泣引发人的共鸣,而采用慢镜头来描写男人被枪杀时害怕、惊异和不知所措表情,同样用慢镜头来展示孩子们在毒气室里摇动且慢慢落下的手,给我极深的感受,生命在那一刻和慢镜头一样留恋。而在在监狱枪毙安娜卡和瓦萨克的时候,没有血迹、没有惨叫、没有任何看客,只是在一间小屋子里面,在迷惑之中一声枪响,一张瞬间凝固的脸,让人毛骨悚然。在表述战争的残酷,无声胜过了有声,平静胜过了血腥,疑惑胜过了恐惧,美丽胜过了破败。

  影片对人物表情的刻画特别好。通过表情和动作来展示人的内心,这是电影中最难的,不仅需要导演的把握,更需要演员娴熟的演技和到位的内心感受。不得不说电影中一个特别的人物,那就是为德国人工作的捷克人魏策科,现实的选择和内心的矛盾最大的人就是他。在我们的传统红色电影中,汉奸的角色最让人可恶。但在本部影片中,魏策科却让人恨不起来,有的只是无奈和对战争的控诉,他讨厌德国人,但是德国人决定他的生死。每一背叛他都在挣扎和抵抗,这是人内心两方面的很正常的对垒,尽管最终惧怕和屈服胜利了。在德国人的屠杀之后,他思想的包袱越来越重,死去的小伙子和孩子们,是他挥之不去的阴影,他生活在痛苦之中。他总说他不在乎别人的想法,这是他企图欺骗自己放下沉重的思想包袱,但是他做不到,他内心无比的挣扎,最终怀着愧疚在sima的小屋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故事还有一个细节,就是一个德国士兵,在用毒气杀害儿童的时候,呕吐不止,并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这一点上看,电影是讲人性的,每个人都是一个权衡自身利益和周围人利益的个体,不存在传统故事中那光芒四射充满神性的英雄。在这里,对汉奸、敌人的描述,让我们把仇恨从个体引向了战争本身,战争对每一个人都是灾难。

  在影片的结束,没有给人展示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曙光。对于德国战败和捷克胜利,导演没有用过多篇幅来形容,只有几个简单的镜头,德国人收拾提包走了,几个捷克人喝酒高呼战争结束了。可能是在导演眼中,德国人走了,但是捷克人远没有胜利,可能是苏联人来了,捷克人民需要的自由民主仍然没有实现,一切都是出于政治考量。这个让人郁闷的结尾给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第一次看完这部电影,我的心情非常晦暗,因为它所表达的那种悲伤不是视觉上屠杀的直面冲击,而是在不知不觉中一点一点直指你的内心。一个年轻人追女孩子的玩笑,一个美丽宁静的村庄,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一群平凡善良的人们和一场泯灭人性的屠杀,一场惨无人道的战争。让人感到,人所组成的这个社会的复杂和弊病,那些仇恨成为少数人利用的旗帜,普通人被鼓动,普通人被残害,这么大的失去仅仅换来主角的更替、旗帜的翻新。我反对被残害,更反对被鼓动,哪怕是自由民主的呼喊。一个村庄,社会百态,没有政治,没有战争,就是一种美,一种完美。

  总之,个人觉得很值得在下雨天,一个昏暗的屋子,趟在床上,仔细欣赏这部捷克人的《大屠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