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双姝怨》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双姝怨》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1-11 21:0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双姝怨》经典观后感10篇

  《双姝怨》是一部由威廉·惠勒执导,奥黛丽·赫本 / 雪莉·麦克雷恩 / 詹姆斯·加纳主演的一部剧情 / 同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双姝怨》观后感(一):双姝怨?双姝恋

  最近恐怖片的解说看多了 一见片名便以为是如“孤儿怨”一类的恐怖片 再见“赫本”更是毫不犹豫点进了这部黑白片

  令人喟叹的演技+双姝绝美的容颜 完美展现上一世纪六十年代影片制造的经典佳作

  何为人言可畏 何谓人心不古 宗教 无知 教育 愚昧 信任 猜忌 爱情 友情 正常 unatural 什么才是所谓正确的评判

  一切可于一句谎言崩于一夕 澄清的真相面对既成的事实却已无济于事

  影片内容外话: 时隔五六十年 影片中的许多服饰以现代审美来审视仍美艳不可方物

  字幕翻译有多出错误 鉴于译者年代 则应不以一眚掩大德

  纯正自然的英音听着很是享受 完全可以不去看字幕好好体会演员的谈吐咬字中流露的千思万绪

  《双姝怨》观后感(二):双姝怨

  那个年代敢接这样的戏的演员,该有多大的勇气啊。两位演员最出彩的地方莫过于Shirley MacLaine那场歇斯底里的表白戏,以及Audrey Hepburn那场看到好友自杀时痛彻心扉眼神戏,毫不夸张地说,这两个场景,值得一人一个奥斯卡了。

  一般来说这样的电影男主都是讨人厌的,但这个男主却很讨人喜欢。最大快人心的一幕,恐怕就是男主打那熊孩子屁股吧,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而且小小年纪丑人多作怪,真是打得好!还有就是最后赫本无视包括男主在内的所有人,昂首阔步走出墓园,应该是这压抑的影片中唯二让人觉得爽的地方了吧。

  《双姝怨》观后感(三):谣言如果成真,爱便死无葬身之地

  双姝怨属于冷门电影,题材本身小众,加之时日久远,黑白电影仿若也只有一些文艺(zhuangbi)青年才会在暖暖的午后,泡上一杯咖啡,去感受女神的仙气。

  坦白说,这部角落里蒙灰的黑白片,若不是B站上有,若不是大家冲着赫本女神的百合片,恐怕知道的人会更少。

  这虽然是60年代的电影,但是剧本的严谨和考究还是让人钦佩的,包括人物对台词的拿捏还有剧情的松紧节奏,也强过今日的很多大片,很多人吐槽整个片子的视觉表现问题,我觉得还好,至少,影像的表达让整个故事的逻辑是清晰干净的。

  但,赫本女神还是略让人失望

  不过她本身演的就是一个被爱被莫名其妙卷入be lover谣言的那个人,表现空间本身确实有限。你要一个直人如何表现:啊,我最好的朋友爱我这种心态现实中若真有这样的事发生,那种复杂彷徨想拒绝又怕对方受伤的细微情绪变化确实很难表现。

  雪梨先是摔熨斗后是咆哮自己就是爱赫本的两场情绪宣泄戏确实看出演员的表演功底很强,两次都把女神吓懵逼了。

  熊孩子虽然长得彪悍了一些,但是这么小就有如此的心眼和行动力也是整个故事的强力推动剂。

  这个故事看着是一个熊孩子引发的悲剧,但是我想了下,我觉得还是有更深层的悲剧内核,这个内核跨越时空,跨越地域,直到现在,仍然会不时上演。

  这个悲剧内核叫:爱上直人好友。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是无解的,这种无解还不像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那种由于信仰的不可调和结下血海深仇的具体的赤裸裸的矛盾

  有一种矛盾很难明喻,甚至可以从未发生,却已翻江倒海。最有可能出现女人与女人之间。比如一个闷骚的拉拉爱上一个闪耀的直人。

  当然啰,因为时间残酷性,这个故事放在美国的60年代还是很有说服力的。那种瘟疫一样的让众人避讳,或者像看耍猴一样的好奇秘密成真,真是会让人情绪崩溃。

  雪梨这个角色就是这样亲眼目睹如果爱便会死无葬身之地,连亲爱的她都要婉转离开自己而崩溃的。

  其实熊孩子是很讨厌,但是她并不是那个致命的决定因素,因为到后面谣言出现缓和和转变的时候,雪梨恐惧的发现,熊孩子并没有造谣,而这一切却是事实。

  人最难摆脱的是面对自己的心视而不见

  若是视而又见,残忍的现实只能让自己窒息。

  赫本是善良的,我想去其他地方找工作,你要不要和我一起?

  善良的拒绝有时候看着更像是讽刺。

  但是一切又都是无奈的,无解。

  换成是同性恋合法化的美国,那些谣言带来的恶意的躲避,好奇肯定是没有了,但是依旧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就是:你爱的那个人最终不会爱你,还会因为你的爱离你而去。

  古今通用。

  脆弱一点的人,也许不再肉体毁灭,但也可能会行尸走肉。

  所以这部片名的中文名也意境不错:怨,明明什么都没发生,却两人因此有着巨大沟壑。

  愿天下LGBT都不要去沉迷于直人,哪怕他们再光彩照人,否则,钝刀的“友谊”终有一天会让你双姝怨。

  《双姝怨》观后感(四):闲聊

  影片中文译名“双姝怨”,译得很直接,古风、简约;原名为The Children's Hour,孩子们时光,是啊,那时孩子们还没有离去,piano performance,party,孩子们还在的时光,是玛莎最快乐的时光吧,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做着共同喜欢的事情,谈论本月省下的钱能为喜欢的人买套新衣服,晚上闲下来了,一起去散散步,多么惬意。可惜好景不长,Mary无意的恶作剧使得玛莎再也不能在心爱的人面前隐瞒了,也逐渐走上了属于自己的悲剧道路

  本片是为赫本而看,可以看到,32岁赫本的演技有了很大的提升,你可以说她是花瓶,但也是有风格的花瓶,穿着一身黑色大衣从那些曾ruin their lives的人,还有那个渣男身边走过时简直酷毙了。当然,玛莎的演技其实更胜一筹,她对凯伦不一样的爱前面也能从表情语气中看出来,可惜我事先不知道这个题材,她的表情、语言只是让我觉得困惑,直到最后才揭示;倘若回过头去看,那些细节还挺能体现她的演技的。

  从侧面可以窥见美国当时对同性恋的偏见,56年后的今天,同性恋已经合法了,当然偏见依旧存在的,但不会像当时那样人见人诛。玛莎最后向凯伦倾诉的时候,我就猜到她会选择自杀这条路,太爱而又不能在一起,即使凯伦被掰弯而走在一起,也不能被当世所容,Mary的恶作剧造成的影响已经使她深刻体会到了这点,玛莎别无选择

  影片目前只有2000多人评分,相对算是冷门吧,想必还是题材无法迎合大众,再有一点,也许是Mary恐怖的表情吓走了很多人吧,我感觉导演完全没必要这样做,这么成熟的心机little girl使影片显得有点不太真实。最后,附上女神的剧照。

  《双姝怨》观后感(五):震撼

  忙里偷闲看了奥黛丽赫本的《双姝怨》,这部片子我搁置了好久,从知道到看大概有了三年的时间,也许是其他的好片子太多了,于是对于这部年代久远的黑白片子无暇顾及,在搜索片子时,一下子看到粉色背景上赫本的那张俊俏的脸的时候,突然发现这部片子还没看过,于是原本很忙的我想偷闲一下来看看,没想到,挺震撼的。

  两个从上学时便是好朋友的女人开办了一所学校,她们是马萨和卡伦,当马萨得知卡伦要结婚计划的时候,藏在心里的说不清情感此刻终于爆发了,她对于这个计划开始烦躁不安,无缘无故的发火,但是对于自己想要阻止的行为有不理解。正在这时,她的的态度都看在了那个坏孩子的眼里,坏孩子喜欢恶作剧,说谎话是她的习惯,出于对老师经常处罚他的报复,她开始把马萨和卡伦之间的情感添油加醋地告诉给溺爱自己奶奶,奶奶相信了,于是谣言逐渐传开,家长们纷纷把孩子接回了家,学校里没有了孩子,两个女人原本平静的生活彻底被打乱,随之而来不堪入耳的谣言,这谣言让卡伦的男友也开始怀疑,让人觉得在这个时候,男人并没有做到相信自己的女人,让人寒心,于是偌大的房子只剩下了两个被流言蜚语包围的女人,她们成了名人,学校的周围经常会有因为好奇前来围观的人。屋子里,压抑的氛围里,马萨控制不住自己向卡伦哭诉了自己的感情,说正是像谣言说的那样,其实自己是那样想的。这一点让卡伦震惊了,她没有想到这是真的,她拒绝了,就在这时,坏孩子的奶奶在问清楚情况后前来道歉,但是一切还有意义吗?卡伦独自一人去园子里散步,走到门口时她还小心翼翼地看看周围有没有人在围观,确定没有的时候她舒了一口气,靠在了门口,这时马萨的姨妈从房子里出来,问卡伦有没有看到马萨,卡伦觉得有些不对劲,自己出来的时候马萨明明在自己的房子里睡觉,但为什么姨妈还要找,卡伦越想越觉得不对,于是掉头往回跑,到了房门口,看见门被锁上了,她立刻抄起一个烛台像门砸去,门开了,一切都完了,马萨上吊自杀了。祭奠完马萨后,卡伦抛下众人像学校走去,那被抛下的目光里还有她的男朋友。最后的镜头对准了卡伦的脸部,我们可以看到她的眼睛里没有悲伤,而是一下子站在了众人的上方看着这些严格遵循社会的规矩下生活的可怜人,她眼里充满了快乐,她意味到,马萨的死让自己懂得了人可以真正的按照自己心里所想的去生活,是马萨的死让卡伦懂得了自由重要,相信她今后会怀着马萨的爱幸福自由的生活下去。

  《双姝怨》观后感(六):《双姝怨》:具有先锋意义的同性恋电影

  很多人知道《罗马假日》,但是不知道Hepburn和该片的导演William Wyler还合作过一部片子,这就是1961年的《双姝怨》。这是我看过的同性恋题材的电影中,最为严肃的一部。片子没有任何情色的色彩,而显得十分凝重。

  故事发生的地方却是一派纯真的女校,连片名也是《The Children's Hour》,推动故事的关键人物是一个名叫Martha的女孩。但是,片子很少见地展示了儿童的邪恶。这个说谎成性、报复心强又有手段的女孩半真半假地编造了她的两个女老师,也就是两个女主人公是lesbian lover的谣言,并迅速传开了。

  故事的沉重是双层的。首先是谣言对两个女孩生活的毁灭性打击,学校倒闭,社会上的孤立,婚约被无限期搁置。但是还有一层:就是Dobie(Shirley Maclaine)真的爱Wright(Hepburn)。而戏剧性是,当她吐露真情之后,谣言也被澄清了,但是这已经没有用了,Dobie的感情没有任何出路,生活也不可能重新开始,很快就自杀了。

  如果对比它和其它同性恋电影,区别是相当明显的。当代的同性恋电影,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女同还是男同——《春光乍泄》、《蓝宇》、《断臂山》、《我私人的爱荷达》、《蝴蝶》,导演的视角多半是内向的,放在两个人的情感上,很多时候是把重心放在两个主角的感情纠葛上。正如我们所说,同性恋的爱情与异性恋的爱情是一样的,只是把某一方的角色变成同性。但是,《双姝怨》的视角是外向的,除了必要地铺垫Dobie对Wright的感情,更多地是考虑同性恋者与社会的关系,这也是时代决定的,导演思考的重心不是“人性”、“爱情”,而是“社会性”。

  在60年代的美国,虽然媒体已出现对同性恋的讨论,但是立法和社会并没有改观,直到1969年。所以,在这部片子里,你会看到人们对于同性恋的恐惧和厌恶,犹如对传染病。保守老太太甚至不让她们进入自己的房子。Martha向Wright吐露衷情的一幕,不是带着温情浪漫,而是充满了绝望和混乱。甚至她自己也引以为耻。反过来看,正是因为如此,William Whler拍此片才更具先锋意味。

  《双姝怨》观后感(七):咬牙切齿

  这是一部不走寻常路的拉拉电影,其实严格来说都不该算,这个不走寻常路也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总的来说观影过程并不愉快,因为这个故事和时代背景太让人咬牙切齿了,同时也就是这股恨意成就了这部电影吧。

  首先让人咬牙的就是这群熊孩子,和《狩猎》一样,这个关于两位女老师情史的谎言始于一个孩子,接着所有人都无条件的相信孩子,讽刺的是直接后果就是所有家长都把学校里的孩子接走了,因为这样的状况会影响孩子,看到这样从小就充满恶毒的孩子脸,是不是很想一巴掌抽下去,天真纯洁到底是指什么吃的。

  第二层讽刺是真相本身,玛莎并没有意识到她对卡伦的感情,或者她始终在回避,偏偏一个孩子的谎言逼迫她思考而发现了谎言下的真相。说出来的是假的,却揭示了一半当事人自己都不知道的真相。这事本身就是悲剧,自己的情感还需要别人以这种诋毁的方式揭露,说出来还吓到了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于是直接导致了玛莎自杀的悲剧,她不完全是过不了别人这关,她是过不了自己这关,60年代的美国对于同性恋的指责还是全方位的负面,就算是跳脱出这件事件本身,自我认同和与社会社区的关系始终无法圆满,就算个体再张扬,人依然是社会的人,人一多就没好事貌似是对人类永远的魔咒。

  还有一个讽刺是卡伦,她是这一切一切的受害者,她才是纯洁的标志,让奥黛丽赫本来演这个角色更是纯洁得不要不要的。但我总觉得她这种形象有种不作为的无力吐槽感,也可能是时代局限性吧。虽然电影的表现手法很六十年代,演员表演各种夸张的特写,但是感情渲染的还是很到位的,就像一开始说,咬牙切齿,恨不得冲进去每个人抽一巴掌才解恨,你们赢了。

  《双姝怨》观后感(八):真实的谎言

  谎言

  顽劣的小女孩玛丽因为不服两位女教师的管教,于是抓住了几个莫须有的证据,向自己的祖母污蔑说这两位女教师之间有着不可告人的奸情。于是这位轻信的祖母为了“保护孩子”而向周围的所有家长告知此事,这些家长也本着“保护孩子”的原则将自己的孩子带走,造成了这座本来也不太大的小私立学校人去屋空。更为恶劣的是,这两位女教师,凯伦和玛莎,被当地的人们当做怪物一样地看待,被迫足不出户地困在这间曾经是私立学校的大宅子里。还有更让人心碎的,凯伦正直亲密的未婚夫,本来很相信两个女人之间是“清白”的,最后也抵挡不了流言和训问,在痛苦之中离开了凯伦。

  如果故事只讲到这里,这应该就是一部早了50年的《狩猎》。在麦克斯·米科尔森主演的《狩猎》中,男主角因为被小女孩诬告猥亵而被全镇的居民群起而攻之,最后孤立到无法继续在这个小镇上生活下去。只是在《双姝怨》中,《狩猎》的“猥亵女童”被置换成了“女同恋情”。试想一下,如果威廉·惠勒真的在这个地方就将故事戛然止住,那么这里的同性恋情就真的变成了一种罪,虽然这两位女教师的罪名是被“诬告”的。因为两位女教师也在极力地将自己从这种“罪名”之下开脱,她们否认的是自己曾犯下这种“罪名”,却并不辩驳说这种“罪名”对她们的教育事业和对孩子来说其实根本就是无害的。在这种情况下,这部电影就仅仅讲述了一个流言蜚语(她们是可怕和罪恶的同性恋)如何毁掉两个女教师的事业和整个生活的故事。没有更多。

  真相

  令人非常惊喜的是,威廉·惠勒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走得更远。在一场只有两位女教师的戏中,玛莎向凯伦道出了真情。原来玛莎是真的深爱着凯伦。在这个时刻,惠勒将整部电影的戏剧性提升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小女孩玛丽的谎言确实是她在编造和说谎,但是这个谎言却巧合地撞上了一个巨大的真相。这种真相和谎言之间的辩证,不正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戏剧魅力吗?

  惠勒在这部电影中常常将一个人物置于前景,而将另一个人物置于背景,前景的人物在讲述她的台词的时候,背景中的人物一定在若有所思的冥想。或者相反,背景人物在讲话的时候,前景人物的变化着的表情反而比台词更抢镜。惠勒没有使用炫技的虚实焦变换,而是用了在60年代黑白摄影中显然已经登峰造极的景深镜头。前景人物和背景人物用她们并置的演绎告诉你:“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同时这个真相还带出了玛莎这个在大银幕上很少见的女同性恋人物,以及对同性恋这个话题更加深入的讨论。1931年,德国推出过一部发生在女校中的类女同电影《穿制服的女孩》;1958年,这部电影还推出过一个翻拍版,由大明星罗密·施耐德出演。但是这个故事中的女同性恋情至多只是一种含含糊糊的暧昧而已,其实也就只是女学生对女教师的一种崇拜和依恋。相比之下,当《双姝怨》中的玛莎对着凯伦大喊:“其实我是真的爱你!”的时候,那是多么的动人心魄!玛莎虽然坦白了自己的“罪名”,但是她的坦白却相当于为所有同性恋脱罪了。她不但是一个全心爱着自己事业和学生的好老师,而且还那么勇敢地突破禁忌向自己爱着的人袒露心迹。当时还很年轻,并且多以喜剧甜心形象出现的雪莉·麦克莱恩敢出演这么大胆的一个人物,真是勇气可嘉。而导演惠勒其实也是在用玛莎的坦白来为同性恋脱罪,因为像玛莎这样一个情感炽烈的人,怎么可能会是坏人?这时观众的同情心和立场已经完全站在了玛莎(一个事实上的同性恋者)这一边了。

  结局

  好莱坞五六十年代之后的情节剧往往有很强的悲剧色彩,也更有力地揭示了它所展现的问题的尖锐性。它不会再像黄金时期那样,用一个强加的大团圆结局来弥合已经出现的社会问题的裂缝。

  玛莎的自杀,就标志着同性恋者和公众对他们的不认同之间的对立已经尖锐到了何种程度。玛莎无疑是一个悲剧性的角色,她的悲剧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或许那个时代到现在也没有结束),你无法想象玛莎在袒露了自己的性取向之后,如何再在那个封闭和敌对的小镇上继续生活下去。所以她的自杀是一种戏剧性的宿命,同时也是那个时代和环境下的必然。

  玛莎自杀之后,这部电影依然没有结束。刚才一直在提玛莎,其实赫本饰演的凯伦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因为她正是这场伟大的爱和悲剧的见证者。在玛莎的葬礼之后,她在众人异样的眼光之下昂首穿过墓地的那条林荫小道。这个结局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同样是惠勒执导的《罗马假日》的结尾,女主角(同样是赫本!)经过了一场爱的洗礼,然而最后她不得不向这份爱道别,去坚毅而勇敢地走向她未来的生活。

  《双姝怨》观后感(九):如果谎言没被揭穿

  看过许多百合电影,这大概是为数不多以悲剧结尾的,看完之后不免有些伤感和遗憾。尽管如此,这也是我看过觉得最经典的百合电影。与之相比,其他许多百合电影中的感情描写总是让人感觉不是很真实、自然。很多时候在没有足够铺垫的情况下两女主就已经上床了,实在是让我感觉不能理解。也许是由于我的思想过于保守,仍停留在上世纪 60 年代的缘故吧。因此对于我来说,我更喜欢双姝怨这样的描写。

  即便是对它的结局很遗憾,但从这部电影本身出发,无疑这样是最好的结局。如果变成一个 happy end,反而相悖了电影的时代背景,以及电影想表达的主题。(其实我一直不能理解电影究竟想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是想作为号召女同自由的一种表达么?或者至少是批判一下当时社会对同性恋的不容忍?最后 Keren 昂首看着远方,大步走出的镜头,是否有想表达什么的意义?可是 Keren 在其中并非作为同性恋者,这样的自信地看着远方,似乎并不能意味着一种对同性恋者未来道路的启示。)

  但终归这是一个悲伤的结局。看完之后不免让人对其中的情节作一些其他可能性的假设。而最关键的一处莫过于最后老太太知道真相后向 Keren 和 Martha 的忏悔。当然, drama,就要安排得有戏剧性一些。这边 Martha 刚告完白,你那儿就上门来说其实这一切都是谎言,这实在是让人没法不走向绝路。之前看到有网友说,为啥要自杀啊,Joe 都走了,不正好可以跟 Keren 在一起了嘛。有这样的想法大概是感情比较单纯的小朋友,没有能够体会和理解 Martha。前面有评论对此解释得很好了,虽然谎言被揭穿,但 Martha 已经对 Keren 表白,她们的关系已经没有办法回到从前。

  而到了这里我就想,真正逼死 Martha 的不是表白,而是一个矛盾。之前世人认为她们是同性恋,Martha 在这样的背景下表白。但是突然世人发现误解她们了,也就是说外界不再认为她们是同性恋,外界的关系可以回到从前,但如上面说过,Martha 与 Keren 却没法回到从前,因为表白。这就成了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Martha 正是被这一矛盾逼上了绝路。

  可是调和这一矛盾,除了由内,还可以由外,也就是说从外部去调和。既然 Martha 与 Keren 无法回到从前,那就让外部也不回到从前不就可以了?让外部继续沉浸在谎言之中,认同她们是同性恋。

  我想象的有两个可能的假设。(如前所述,作为这部电影,这样的结局是完美的,任何假设都是不恰当的,权且作为消遣。)1. Keren 在老太走后,到 Martha 房间的时候,回应 Martha,安抚她,说爱她,(然后如果是现代百合电影的话肯定就。。。。。了)。也许这样能够使 Martha 免于自寻死路,而与 Keren 一起生活下去。但是,Keren 回应的可能性不大,从她对 Martha 的安慰能够看出她仍然将 Martha 视作朋友。

  另一种假设,就是谎言永远不被揭穿,世人永远将她们视作同性恋。这样的话, Keren 在自身也处于前方一片黯然的情况下不得不与寻求 Martha 的陪伴。Martha 对 Keren 本来就一往情深,想必不会在 Keren 艰难的时候离她而去,反而会激起她求生的欲望,来保护 Keren。这样下去,也许 Keren 在不知不觉中真正作为一个爱人喜欢上 Martha 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尽管生活下去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觉得至少算一个 happy end 吧。

  没有谎言,Keren 将是幸福的(Martha 未知);有了谎言,Martha 和 Keren 是有可能在一起的 (对于观众是 happy end);有了谎言之后又被平反,Martha 会自杀,Keren 未知。看来感情这事儿,不怕犯错,就怕翻来覆去折腾啊。

  《双姝怨》观后感(十):这和猎巫有什么区别?

  说明一下,在英国著名的彭德尔女巫案中,关键证人也是一名只有9岁的儿童,而且作证前很可能受到了威胁恐吓。于是包括他的亲人在内的数名“女巫”很快被判处绞刑。

  本剧中的情形也差不多:为了芝麻大的一点小事,说你是同性恋,你就是同性恋。不仅自己百口莫辩,别人也根本不想听。法院轻率地判定证据确凿,媒体急于在全国范围内渲染丑闻,非要让当事人彻底身败名裂。时不时还有人探头探脑前来围观,想看看“同性恋者”长得有多奇怪。正经人家连你的影子都嫌脏,视之为名副其实的社会瘟疫携带者。

  正如当年的“女巫”多是一些独立工作、有一技之长、能够不依赖于男人生存的女性专业人士一样,这里的“同性恋者”也是受过良好教育、独立执业的女企业家。个人觉得玛莎对男人缺乏兴趣、不愿意凯伦离开她、甚至对她产生一种依恋之情,也不见得就能说明她是典型意义上的同性恋者,她可能只是对工作的兴趣超过家庭,学校又是她的心血所在,一旦凯伦离开,对她的打击实在太大。凯伦不愿意离开学校,也是舍不得她的工作。而且如果一个人被人整天说和自己的好朋友有不伦之恋,在这种情况下偶尔产生这种念头也很正常嘛。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没必要非得整天在严苛的道德标准下,狠斗同字一闪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