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汉娜·阿伦特》影评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汉娜·阿伦特》影评精选10篇

2018-02-04 21: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汉娜·阿伦特》影评精选10篇

  《汉娜·阿伦特》是一部由玛加蕾特·冯·特罗塔执导,巴巴拉·苏科瓦 / 珍妮·麦克蒂尔 / 尤莉亚·延奇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汉娜·阿伦特》影评(一):汉娜的哲学论文报告

  就像电影最后,她的昔日好友所说"把自己扮演成一个瞧不起犹太人的德国知识分子"。确实,汉娜阿伦特从哲学的高度思辨Einchmann这个"杀人机器"的平庸之恶,写出「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她的总结是"思考,不是知识,是区分对错,美丑的能力"。这番演说和理论赢得满堂喝彩放弃思考只是服从,其实放弃的是自己作为人类权力。保持思考,不断思考,这也可窥探到德国的哲学是如何蓬勃发展的。

  但是,从情感上来看,真的无法接受。哪怕是在昏庸无能麻木冷血的犹太委员会。当你真正作为第三方去评判他的时候,一堆热血,存良知的人民,第一时间还是会维护他的。汉娜够胆魄,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也确是她一贯作风

  至少,她在思考。我们呢?我们,希望看了之后,能思考。

  《汉娜·阿伦特》影评(二):汉娜阿伦特

  在假期的一个上午看完了这部电影,真实结局让人惋惜

  人们需要的,当面对艾希曼的审判,是愤怒的宣泄,是正义的补偿,而不是哲学的理性思考,故而汉娜的思考是不被需求的。历史亲历者面对审判,他们记忆深处的痛苦是毫无保留的、横冲直撞的,并且是被鼓励的,是的,被社会鼓励的。这种受害者痛苦的表达,让这场既无法弥补已酿的悲剧、又无法给予直接的补偿的审判免于自我陶醉的正义姿态,而成为切实必须的、历史意义的。受害者越是真实、巨大的痛苦,越是能够补正这场审判法律程序意义上的缺陷,以及历史进程上的滞后。所以社会鼓励受害者的痛苦,并且通过倾听受害者的痛苦,无关的人们一同分享审判正义的快感与欣慰

  在潮涌的情感走向下,能够不被社会众情所裹挟而独自思考难能可贵

  尤其是当思考者本也是这场审判中的痛苦有权表达者,从没有任何一个时间,人们对于负面情绪的追忆的包容度如此之高。偏偏汉娜能够以一个哲学家的视角去审视,虽然多少也有着身为哲学家的知识分子的傲慢——这个傲慢不是施加给别人,恰恰是施加给自己的头脑,傲慢以至于不容许轻易随波逐流地跟随舆论,唯有诉诸哲学的理性与冷情。

  从纽伦堡审判到艾希曼,虽则痛恨,但我自知无法谴责。

  假使将我置于他们的社会历史身份,我是否能够做得更好?你是否能做得更好?他是否能做得更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俯瞰历史,人性与良知顺手拈来,我们能够在这个时代冠冕堂皇地谴责抨击这些纳粹分子的残暴行为,是因为我们身处于一个人性与良知不被挑战的时代,我们不用面对两难的抉择,所以我们的人性与良知如此强烈随时都可以被唤起,我们谴责得太严厉,但我们的谴责的基础良心)却太轻巧,未经考验

  法律苛责一个人的恶性有主客观方面,一个人如果没有主观恶性,在当今社会最常见情形便是正当防卫、紧急避险造成的损害法益的后果,我们无从苛责。当试图去评价艾希曼,将他的仕途的一切与当今社会年轻人的仕途约分,差异无非是在于他与我们所执行的命令内容不同,但是他与我们不过也是执行命令罢了。抽象地看待,他的职务内容是执行命令,至于这命令内容、命令执行的后果便不在他的能力范围内,他作为一个盲目的执行者只是去执行了,能对他进行评价的也只有他执行的这个动作——他执行了吗?他执行得如何?

  但是,人们急于表明,艾希曼不是机器,人都不是机器,盲目执行恶法便是一种不加审查的恶、一种不加辨别的恶、一种不加拒绝的恶、一种损人利己的恶。所以纵使他的双手并为沾染一滴犹太人的鲜血,他执行命令的恶果——灭绝犹太人——也并非他所希冀的,他声称自己从不是反犹太主义者,但是从希特勒的反犹政策到艾希曼的执行到犹太人惨遭屠戮的后果,这个职务上的因果关系使他背负起了屠戮恶果的历史责任

  责任,哦,别把事情说得那么大义凛然。假如在纳粹的德国,为了生存,为了保护我们最珍视的东西,有的人是生命、有的人是家庭、有的人是友谊,不管你想要保护什么,在那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只有蒙蔽双眼,封闭五感,机械麻木、不假思索地去上传下达,这是我们所在的社会链条的那一环所需要考虑的东西。至于犹太人的命运、其他人的命运,他们固然宝贵,但是这些都不在我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他们有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其中有无数我所不知道的人,而我所要保护的对象比如我的孩子我的爱人我的亲人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仅仅有我和一些我所知道的人。我可以假设,那些可怜的犹太人,他们还有千万我所不认识的人能够给予他们奇迹般帮助,而我所珍爱的人们却只能依赖我的帮助,除我之外别无他人。生命是不能衡量的,在电车困境中如此,在这里也如此,我珍爱的几个人或者只有我一个人的生命,定然就轻于数量更广的他人的生命吗?生命不能衡量,但是情感却能衡量,如果两种选择导向的都是生命,在生命本身不能衡量的情况下,试图使用情感来加以评价衡量不是再正常不过了吗……

  我并不打算去开脱,但是平庸之恶,广场效应。

  《汉娜·阿伦特》影评(三):传记片?(其实不是影评吧……?)

  一直很怀疑传记片的定义,一个人的一生怎么通过两三个小时来展现。与其野心勃勃的说是要拍某人的人生,搞得像幻灯片一样,不如踏踏实实的去拍关键时刻平凡生活

  看到《汉娜·阿伦特》算是比较符合拍关键时刻的那种,讲的是艾希曼审判与“平庸的邪恶“诞生始末。当然影片并没有完全局限在艾希曼审判上,自然还有阿伦特和海德格尔不得不说的故事。好在处理方式让人并不厌烦,片中只是将这一段确实存在的和争议人物的争议感情表现了出来,点到为止,不做评判,而且对海德格尔的态度很明确。

  也许从本片的选题也可以看出传记片的一些尴尬之处,电影的体量很明显容纳不了一个人的一生。但是有些人的生命又如此重大,只能选最重大的地方表现。但是如《汉娜·阿伦特》此类,说实话,只能算是一个事件。她的一生远不止于此。

  传记往窄了说是一个人的生平记事,这个两三个小时给正常人看的片长,不采用任何结构上动作比较大的技巧,讲一个没活过五十岁的人差不多,还得是个聪明导演

  往宽了说是讲一个人,但也不是讲一个人的某个故事,因为那样被叫成历史片或纪录片更合适。所以甚至可以不讲他(她)的故事。比如《我不在那儿》,在《公民凯恩》的古典沉重之外为传记片提供了一种更现代的形式。没有太多人物生活的情节,而是通过台词场景、动作塑造观众对于人物的整体印象理解人物的特质,尝试着带着观众去接近人物的精神内核。但是这种方式的传记片除了需要导演和剪辑的丰富经验和把控力,对于人物的理解是否深刻到位也很重要,而即使理解的深刻到位如何客观的表现,尽量让观众接受又是另一个问题。《我不在那儿》本身的概念化和含混不明就在观众中引起了不少争议。

  即使是大段用普通叙事手法的传记电影,也经常会在其中加入一个他者的视角及以这个他者为主角的另一个时空,比如《莫扎特传》、《海上钢琴师》。如果这是为了起到调剂作用,就说明单靠人物身上的情节线太过单调,这是传记片自己也承认的缺点。但这种情况也只有在情节组织严密时才会出现,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情节组织松散、疏漏百出、支离破碎的传记片,有一种要说的话太多反而结巴了的感觉

  总而言之,想拍传记片的话,最好别好好讲故事,因为很不好讲。最方便的是讲个短短的小故事,但是这样好像又不叫传记片了……

  《汉娜·阿伦特》影评(四):思想女性魅力所在

  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不过她的书一直没来得及读,只通过一些文章和朋友对其有个粗略的了

  解。影片《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导演采用短篇小说的处理方式,切取阿伦特的人生片段,以其在

  “艾希曼事件”前后的所为来表现这位女思想家,可谓匠心独运。一般大众自然是偏向于情感思考的,何况还是面

  对纳粹屠犹这一沉重的历史,但是作为思想家,恰恰应该克制自己倒向大众,而坚持独立思考。她的思考不仅指向

  纳粹帝国的内在运行逻辑,也同时反思犹太人高层在面对纳粹时某种程度上充当了帮手的行为。这是需要勇气的,

  让我想起她的同胞托尼·朱特对犹太复国组织的批评。当然,这容易犯众怒,社会上的指责,骂声一片,连楼上的

  邻居老头也不忘及时送上一声“婊子”,部分好友也跟她绝交,阿伦特还差点就被以色列特工绑回去。但是她依然

  在思想上不让步。作为电影,导演也及时地安慰了大众的“色心”,安排了一些海德格尔的片段,不过只是略加穿

  插。片中,多个好友都曾经是阿伦特的倾慕者,那个叫汉克斯的,就一直很羡慕海德格尔跟阿伦特那一段。这大概

  也算是思想性女性的魅力所在吧。

  《汉娜·阿伦特》影评(五):汉娜.阿伦特悲剧:感情与理性的冲突

  先说汉娜的理论:很久以前看过一个电影《浪潮》,一位老师在为了教学生什么是独裁,在班里做实验,向学生灌输纪律性和集体精神,最后导致很多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汉娜是个学者,她的理论是超越民族的,艾希曼有罪,但是这种罪行是一个没有了自己的思考,人格完全被操控麻痹的状态的下做出的,所以汉娜以一位学者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真理“平庸无奇的恶”,她提出这种观点表面来看更有为艾希曼开脱罪行的嫌疑,其实她就是脱离了种族与大众主流的的一种社会情感,当人人都觉得这个人罪大恶极的时候,她找出的事件、行为本身的存在的弊病:一个人在缺失了思考、判断是非的能力的条件下,可能会在无意中酿成大恶,这种 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艾希曼一人的身上,也不是只有在纳粹时期,到现在,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年代,都可能会犯这样的错误

  例如现在的直销或者传销,我觉得很多人被洗脑的原因就在于这个组织一进去就会想你灌输一种集体精神,同样也会有一定的纪律,是不是会有聚会,表面看起来大家相亲相爱,互相帮助,让你有一种在组织的温暖开始不切实际的自夸,使得个人在组织中成谜在一种虚假的荣耀、产生虚假的优越感(例如我们的领导有多优秀,我们的产品有多好),甚至在这个组织中找到了存在感,价值感,但是不能跳出圈子冷静思考自己的行为。

  很多人评价汉娜“傲慢自大又残酷”,但是我觉得社会不应该对一个痴迷于学术的学者要求要热爱国家,热爱人民。现在国内的微博界悄然兴起的小粉红,单凭盲目的热情、局限的认知就可以发表自己观点,而事实上,这些人的言论更多的是自己的一种情感宣泄,就像很多人对汉娜的态度,因为触及到了他们的敏感神经,所以要表达自己的心情,一味的恶意中伤,而不能理想看待。

  再说说汉娜吸引我的个人魅力:一个中年妇女,体型微胖,也没有了美貌可言,她表现出的是一种充满活力智慧的而一个女人。专注于自己的学术,谈吐之间充满智慧,自信。虽然常与好友发生学术观点的冲突,但是激烈的争论之后是一串爽朗的大笑。电影中一个细节,她送走友人之后,问丈夫为什么汉斯这般生她的气?言语中表现出一个痴迷于学术的教授的赤诚。(这不是推理,单纯是我看电影时候的感觉。)

  虽然其貌不扬,但在和爱人相处中,也是充满浪漫。有一个片段,汉娜的丈夫看见汉娜在忙于写作,便打算悄悄离开,汉娜说你怎么可以不吻我不抱我就离开?他的丈夫意外,说他觉得在哲学家思考的时候最好不要打扰她,汉娜起身来到丈夫身边与之吻别,并说没有离别之吻哲学家是无法思考的。还有一幕汉娜文章出版后,他的丈夫打电话外界反应,他接到丈夫电话开心的像个小女孩,问他晚餐会吃什么?而拒绝谈论学术。言语之间是慢慢的恩爱与平凡夫妻的生活琐碎

  《汉娜·阿伦特》影评(六):人类的确是思考的动物吗?

  人类的确是思考的动物吗?

  拜校友赠票看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参展影片,知道了汉娜-阿伦特这个人和关于她的这一段历史,激发了一些无意义的思考。

  在40多年后的今天,当年造成轩然大波的阿伦特观点“平庸的邪恶”已经成为看待参与过纳粹德国活动的无数德国人和其他人的主流观点。前两年的获奖影片《Reader》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但是在当时,一个从纳粹集中营中逃出来的犹太人提出这样的观点——即某名具体的纳粹军官并非自主拥有邪恶的思想和行为,只是通过盲目地执行命令协助了邪恶的实现——却被犹太人群看做是一种背叛。

  在我看来,这是对思想家的双重讽刺:即群众不能理解思想家的思想,同时群众对其思想做出的情绪反应正是思想家极力想要指出的问题:纳粹德国的民众是随着从众的惯性和莫名的对犹太人的偏见而默认了纳粹对犹太人的灭绝;而战后的犹太人是抱着从众的复仇的情绪和同样莫名的民族主义仇恨阿伦特“为纳粹开脱”的观点。

  在情绪驱使的两段历史潮流之上,思想家在孤独地阐述着她的观点,年轻的学生听进去了,因为他们没有过去的包袱,没有个人的历史遭遇,作为一种思想他们貌似理解了;但是所有其他人,都被情绪席卷着,完全听不进去。

  思想家说,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这听起来很美的话,无疑是一种理想化的误导。如果要落实到具体的个人的话,我们来猜一下,当今地球上的60亿人口,有多少是能够思考的,又有多少是能够独立思考的。

  理性,这是自启蒙运动以降的至高目标和不懈追求,带领西方世界在300多年的时间里创造了空前的人类福祉,但是残酷的一战和二战让这一追求遭遇了空前的失败,造成了理想的崩塌。我私下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战后的所有艺术都如此丑陋不堪,因为(视觉)艺术最能直观反映当代心灵的面貌。

  如果说对理性的追求在西方遭到了重挫,那么我们中国人就太幸运了,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追求过那个东西。

  在人类的所有属性中,理性算是非常纯粹和崇高的,但却也是最脆弱的。古今中外,茫茫人海,有多少人像阿伦特这样,把一生投入理性的思考,又有多少人像她一样,为理性做出过牺牲?相比之下,人们为其他的东西不懈追求,奋勇牺牲前仆后继:金钱、权利、爱情、性、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宗教——所有这些,很不幸的,都跟理性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不是对立的话。

  从前读MBA,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教Organization Behavior的教授讲的一句话(他正好也是美国犹太人):永远不要设想人们是理性的(不论是在股市里、谈判桌上或者会议室里)。而近年来在金融领域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就是心理状态和情绪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总而言之,如果阿伦特的思考有任何缺陷的话,那就是她对于人类的理性程度和对理性追求的热情都估计过高了。在我看来,这个人类,离理性的光辉殿堂,还有半个世界的距离。

  《汉娜·阿伦特》影评(七):Banality of evil

  Hannah Arend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

  quot;I was struck by a manifest shallowness in the doer which made it impossible to trace the incontestable evil of his deeds to any deeper level of roots or motives. The deeds were monstrous, but the doer—at least, the very effective one now on trial—was quite ordinary, commonplace, and neither monstrous nor demonic."

  《汉娜·阿伦特》影评(八):艾希曼到底该背什么锅

  很多人赞同这部电影中所说的平庸的恶,却远没有看懂导演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德国人的文戏真的很烂,但观念上始终客观,导演恰恰要展示的是,汉娜所提出的平庸之恶背后真正的错误。导演埋下了极长的伏笔,一直到结尾汉娜才说,“很多人都说我错了,却只有他说出了我真正错误的地方”。 正如一个老师在汉娜一先开始演讲时所提出的质疑,如果艾希曼是不作为的平庸之恶,那犹太人岂不是活该?然而汉娜当场马上否定了他,“(犹太人反抗)不可能”,她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呢?汉娜所提出的平庸之恶,其实是人性的弱点,因为人性就是随波逐流、趋利避害并且短视,她把全人类的锅放在了艾希曼身上,那么犹太人的不幸遭遇,是否也归因于他们自己的平庸之恶?她自认为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何尝不是另辟蹊径,一叶障目。 戏中有很多与主线情无关的日常生活的一些场景,可以看出汉娜的聪慧、机敏与好辩论。然而也正是这些品质,让汉娜在此事上刚愎自用、一意孤行,陷入自己的思维漩涡。平庸之恶,多么符合知识分子及精英们的口味,汉娜演讲结束赢得高校学府精英学子的满堂彩,这样的论调的确振奋人心。 在一个极其错误的时机,一个极其重大的人类命题前遇此种种,这并非什么政治不正确的光荣,这是一个学者学术道路上的翻车。可怜的汉娜,“她不断地审视此事,至死都无法释怀。”

  《汉娜·阿伦特》影评(九):我所理解的平庸的恶

  首先审判艾希曼让汉娜想到了什么?为什么当纳粹用那些字眼儿对自己辩护的时候汉娜会乐?

  我的感受是,汉娜看透了这场审判的目的,不是为了审判某个人,而是为了彰显正义,所谓天理昭昭,再加上犹太这个国家的宗教始终相信有朝一日,恶会被审判。所以,当汉娜指出纳粹的罪行是法典中没有依据的,所以不存在反犹太,因为认可反犹太,就把犹太种族,同其他种族区别,那么就可能演化成反犹太是错误的而反雅利安人是正确的。但,这种解读确同犹太教似乎有些违背,所以这也是人们后来反感汉娜的真实原因,即纳粹屠杀犹太人大恶必须以上帝的手段进行惩罚(屠杀侩子手,纳粹!)而汉娜确声称“不存在反犹太”这是对本民族的背叛!!

  汉娜由此作为入手点,开始自己探讨为何艾希曼被审判。从中她发现纳粹并不是十恶不赦,并不是凶神恶煞,并不是像蝙蝠侠里的小丑一样恶贯满盈!相反,倒是有些迂腐,平庸的邻家大叔。他所做的工作就是不动脑子的盖章,盖章。当然他知道自己工作会造成无数犹太人被屠杀,但那与他无关,他所作的就是盖章拿钱,仅此而已。他一没有赶着那些人上火车二没有赶着那些人进毒气室,所以他没有杀人,而且,就算他不干,换个人一样。虽然他干着极其简单乏味的工作,但,毕竟工作需要人去干,而偏巧他就成了那个倒霉蛋,被订上了邪恶纳粹的十字架。兴许他在家里还会养几盆花什么的。

  接着汉娜发现不单是他一个人,似乎整个群体都有那么一种共性,无意识杀人的共性。所以当她仔细去研究这其中的原因时,她发现了不作恶的人反倒成了这件罪恶滔天的幕后黑手,甚至包括犹太长老。

  关于犹太领袖这段电影没有提,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些阻力的原因,但,电影也间接提了一句就是以色列部门来跟汉娜谈话希望她停止发表著作,并告之她的著作将会在以色列全境被查禁。

  由此,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众人的不作为或漠视,成了极权主义滋生的土壤,当极权主义发展到最后,恶必定会四处丛生。

  因此电影最后汉娜说“恶可以是极端的,但不会是「具有颠覆/革命性的」,因为它不具备深度或维度。「恶」即使是「极端的」,但它的破坏力总是建筑在施为者和受害者的消极配合上,经不起主动的深入的思考。”

  这就是从极权主义到平庸的恶的升华,因为作为社会上每个人的不作为或者漠视,所以每个人就慢慢的被割裂开来,当人们只关注利益的时候,就放弃了其他的人类属性,所以集权主义应运而生。而这一切就是那群不积极思考的平庸的人所造成的,而但凡有些所谓“善”的人去“积极”进行思考,对整个社会现状人与人的关系利益与道德的平衡等等这些东西进行思考的时候,那么对于人类积极的一面就会到来。

  在这部电影之前没看过极权主义的起源,也没听说过汉娜,只是隐约听说过平庸的恶。当然更是对那些微妙复杂的哲学思辨毫无头绪,仅仅是对这部电影的观后感。个人这片子拍的一般,但看过这片子的人绝对受益匪浅!!!

  《汉娜·阿伦特》影评(十):由“平庸之恶”引发的一些迷思

  这是一篇不算影评的观后感,看完《汉娜•阿伦特》之后,非常多的想法在脑海中互相碰撞,彼此攻击、大声叫嚣,想来写下困惑和思考之后大脑就能休息了吧。

  整个影片回顾了在美犹太思想家汉娜•阿伦特参加耶路撒冷审判进而完成了《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这一重要著作的阶段。阿道夫•艾希曼曾在屠杀犹太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于1960年被以色列特工抓获,以色列1961年在耶路撒冷对其举行了刑事审判,汉娜•阿伦特作为《纽约客》的特派记者前往报道该审判,最终完成了《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这本书。

  汉娜•阿伦特作为一个哲学专业出身的思想家,看问题势必比普通人更加深刻,她试图去理解强硬为自己辩护的德国纳粹头目之一阿道夫•艾希曼为什么是这样的,作为深受纳粹迫害的犹太人之一,她想象中的艾希曼是穷凶极恶、充满暴戾之气和民族歧见的恶徒,可是亲眼目睹的却是一个彬彬有礼、看上去冷静理智的人,在面对法官一连串逼问和情绪激动的庭审观众时直言自己的无奈和无助“我感觉你们似乎将我当成烤架上的一块肉来炙烤”。

  她试图去理解艾希曼为自己的辩解,发现从军人职责和祖国忠诚来说,艾希曼并无可以指责的地方,他声称每一次执行的死亡列车行动都有明确的文件指示,自己只是在服从命令而已,他也声称个人既不厌恶犹太种族,也并未亲手伤害任何一位犹太人,群情激奋的同时,阿伦特陷入了思考而不是盲目披上民族主义的铠甲一起痛骂这位“恶魔”,经过许久的思考和资料整理,她顶着会陷入被整个犹太民族攻击谩骂的压力,表达了自己的真实的想法,“我认为,法庭只有一项职责,那就是满足正义的需求,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因为法庭要审判的罪,无从参考,任何一本法律书上都没有写,并且在纽伦堡审判之前,也从未出现过这样的罪犯,但是法庭依然必须将艾希曼视为为自身行为受审的人,不是审判体系,不是审判历史或某种主义,甚至不是审判反犹太人,只是审判一个人,像艾希曼这样的纳粹战犯的主要问题是,他坚持否认所有的个人意志,仿佛没有一个可以被惩罚或原谅的人存在,他多次抗辩,与检方的论点正好相反,即他做任何事都不是出于主观意愿,无论好坏,他都没有这样的愿望,他仅仅是服从命令而已,这是典型的纳粹抗辩,清楚表明世界上最大的邪恶,是小人物犯下的罪恶,是没有动机的人犯下的罪,没有犯罪理念、没有邪恶内心,没有魔鬼的意愿,实施者是不满足于作为人类的人,这种现象我称之为‘平庸之恶’。”

  关于所谓的“平庸之恶”,有人会指责这是她作为一个上层精英对于普通民众的轻蔑和嘲笑,而这其中就有她多年同学兼挚友汉斯,孔子说“君子绝交,不出恶语”,这位朋友却扔给她一句“汉娜,你太傲慢了,你代表着德国高级精英阶层,对自己的族人没有感情,我宣布跟海德格尔最得意的门生绝交”转身离去。那一刻深深心疼她,不相干的人断章取义横加指责她是纳粹的走狗,同事指责她是没有感情的动物,陌生读者用最恶毒的言语诅咒她,即便她清醒理智、感情并没有那些狂热的复国主义民族主义者强烈,可这并不代表她不是血肉之躯,不代表她不会觉得受伤害啊,来自亲人朋友的不理解和指责带来的伤害和影响是加倍的。毫无疑问,艾希曼是有罪的,阿伦特只是试着去挖掘更深的东西“理解并不意味着原谅”,她却要因此承受无尽的人身攻击。在我看来,即便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多少也受自己出身的阶级或者说阶层的影响,作为精英阶层在提出如何应对和避免“平庸之恶”的糟糕后果,阿伦特给出的解决办法其实就是勤于思考,有自己的判断,可是这对于一般的劳苦大众来说就是“何不食肉糜”,这是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不必过于苛责。

  她还勇敢提到了关于审判过程中显示的犹太领袖和艾希曼之间的合作,对于这种行为提出疑问,反抗是不可能的,所以就完全放弃努力,宁愿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办法来保全整个民族吗?这让我想起《蝙蝠侠》某一集的情节,小丑绑架了两艘船,一艘上面是监狱里的囚犯,另一艘是平民百姓,两船的人都有一个按钮可以引爆对方的船,如果15分钟以后两方都没有按下按钮,那么两艘船会一起炸掉。平民这艘船激烈争论,认为另一船的囚犯都是穷凶极恶的坏人,必然会先按下按钮,并且这些人明显比他们更该死,可是最后,两艘船上没有人去按下那个按钮,小丑失败了,他以为在这一场人性考验之战里自己必胜无疑,可是像他这样的人是不会明白的,生命面前人人平等,除了上帝,谁也没有资格挑选谁应该牺牲谁应该被保护。那么从这个层面来讲,犹太领袖真的不该反思自己吗?真的就可以完全没有愧疚之心?那么他们有什么资格站在更高的道德高地指责欧洲上流社会整体的道德沦丧?毕竟在民族和国家存亡之际,人道主义的坚守自然而然无法与和平时期相比,这就好比一个乞丐在大饥荒中没有得到同样缺粮的普通人家的施舍而在后来指责这些普通人家不人道。几年之前偶然读到勒•克莱齐奥的《流浪的星星》,里面恰好讲述的是法国的犹太人因为政府成为德国傀儡而遭到驱赶和抓捕的流浪经历,当时读完很震撼,为犹太人的苦难和法国政府的无耻感慨不已,在了解了更多的历史背景之后,我发现自己无法轻易下结论,当初被屠杀和驱赶的犹太难民是真的非常可怜,可是法国自身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关于欧洲整体道德沦丧的背景和耶路撒冷审判,我想将法国的这段历史拿来作为参考。维希政府之所以会甘愿作为德国的傀儡政府,除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考量,更多是希望以此来换取轴心国不瓜分法国的承诺,维希政府的高级官员毫无地位可言,出入关卡需要德国驻兵的严格资格审查,德国自1941年起还实行了人质制度,凡杀死一个德国兵,要用50至300个法国居民抵偿。尽管最初维希政府支持纳粹主义,协助抓捕犹太人和其它“不良分子”,有时其军队也积极地与盟国对抗,但是其仍然赢得了很多法国民众的支持,因为他们把支持纳粹主义看作是保持法国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必要手段。并且自在这里,阿伦特的“平庸之恶”很值得推敲,因为民族认同作为最高的认同和最有凝聚力的存在,它和人道主义无可避免地矛盾了。并且犹太人建立了自己的以色列国之后的一系列行径,包括几次中东战争和强行建立定居点挤压巴勒斯坦的生存空间等等,我们已经看不到当年那个经历过颠沛流离但本质上仍然温顺善良的民族的影子,“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他们懂得,却并没有选择则慈悲。当初在国际舞台上奔走疾呼,为自己民族争取公正待遇的领袖们如果看到后代如此,在欣慰的同时是不是会有一丝丝愧疚呢?

  关于耶路撒冷审判存在的问题,阿伦特敢于提出来这一点是非常勇敢值得敬佩的,不是审判历史和某种体系某种主义,而是单单针对一个人,这真是很片面的。维希政府垮台之后,除了主要的几位重要领导被处以叛国罪,其他的各级部门的庞大体系内的工作人员全部被赦免,为什么?一来“法不责众”的存在是有其部分的合理性的,真的按照叛国罪来论处,战后百废待兴的法国将血流成河;二来极权主义之下这种隐形的暴政它造成了信息的极大不对等,下层官僚机构即便具备思考能力也没有条件。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孙中山先生说“不懂就要问”而我发现成人世界更流行的却是“不懂就保持沉默,知道的就说出来”小孩子喜欢问很多自己想不明白的问题,大人们更多是敷衍了事“问这么多干什么?”于是我们知道问问题是不受欢迎的,成长的过程中学会了把问题放在心里,想着以后长大了就会知道吧?或者是渐渐地已经不会去找问题想问题了。成人世界弥漫的一片祥和或者是我们称之为“体面”的氛围不希望被冒犯,而阿伦特就像那个大声问“皇帝怎么没有穿衣服啊?”的孩子,寓言中皇帝落荒而逃,人群中爆发哄笑,可是真实世界里结局必定不是这样,也许不等皇帝身边的卫兵动手,人群中就会有人捂住孩子的嘴或者残忍杀死他。阿伦特遭遇人身攻击就在于冒犯了犹太人整个群体的体面,多么讽刺,多么真实。

  阿伦特作为一个犹太人,在美国公开批评和揭露自己整个民族奉为开国功臣的一些领袖,这种行为究竟是不是无可指摘呢?正好让我想到了最近在微博知乎和论坛都比较热的一个新闻,中国留学生杨舒平在马里兰大学做的毕业演讲中批评中国环境污染严重等等问题,讲到自己回北京要带五层口罩,而美国不用等等,因为我自己没有看到原视频,只看到这里确实是对其动机和表述没法判断,而且她因为此事遭到太多攻击谩骂于是在微博公开强调自己很爱国,并不是抹黑祖国等等。我想说,抛开微博上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绪泛滥的攻击,杨舒平本人的确要负很大责任的。如果她很爱国,并无批评中国来讨好美国高校这些上层的意图,很遗憾,她作为一个这么高学历的知识分子,情商着实堪忧。批评可以,但是加上了对比,就让人自然而然产生联想,而且还存在一个场合的问题。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的老师给他的信中讲到,年轻人大学阶段应该学到最基本的就是“知轻重”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连这个都做不到,真是教育的失败,是她自我成长的失败。林语堂先生很早就给了我们正确的示范,他在《吾国与吾民》的自序中提到“我堪能坦白地直陈一切,因为我心目中的祖国,内省而不疚,无愧于人。我堪能暴呈她的一切困恼纷扰,因为我未尝放弃我的希望。中国乃伟大过于她的微渺的国家,无需乎他们的粉饰。她将调整她自己,一如过去历史上所昭示吾人者。”林先生下笔深刻犀利,不回避问题,可是有谁能够指责他不爱国?他既没有拿中国和别的国家相比来显示优劣,也没有在别的国家优先出版,他这本书主要还是写给中国人看的。个中分寸,足见风骨。居里夫人的名言“科学虽无国界,科学家却有祖国”,现在的留学生们又有几人记得,有几人做得到呢?

  阿伦特尤其推崇思考的力量,认为这个是解决“平庸之恶”的根本方法。“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开始,我们通常将思考称作我开始与自我的沉默对话,拒绝作为一个人,艾希曼完全交出那个最为人类所独有的品格,那就是思考的能力,因此他不再有能力作出道德的判断,这种思考的无能为许多普通人制造出一种可能性,犯下规模庞大的罪恶行为,像这样的事,世人前所未见,思考的风所表现出来的不是知识,而是分辨是非的能力,判断美丑的能力,我希望思考能给予人力量,在这些不多的时刻里,在危急时刻,阻止大灾难的发生。”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大特点就是人类有思考反思的能力,正是这样我们会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在未来面临相似情况时优化自己的反应机制。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是啊,即便我们像芦苇一样脆弱,但是因为能思考、有思想,所以我们没有像其他物种,只是为了生存,而是涌现了无数思想家、科学家,创造了瑰丽辉煌的文化。而这个过程,就是不断推出新知识,不断推翻前人的某些结论,而后现在的认知也可能在未来被推翻,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我认为一个人需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如果没有这种能力,TA常常需要别人帮忙拿主意,又必定是经常摇摆不定,误人误己。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认为行动之前需要审问、慎思、明辨,这个顺序不能错,可见思考与判断力是多么重要。我一直觉得一个成年人,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需要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判断行动的勇气,不会因为任何人的期待或者喜好而轻易改变。这样的人可能会让周围的人略略觉得不舒服,可是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不舒服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呢?TA做了很多人想做却没有勇气去做的事情,TA 唤起了这些人对于自身无能与软弱的自责。人就是这样,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只要别人也不享受自由,人们就不在乎自己被关进监狱。可一旦有人越狱,其他人都会跟着跑出去”。

  思绪一发散,就这么信马由缰几乎收不回来。犹太人有一句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本意是讲宇宙之无穷,人类之渺小。我想说,如果上帝存在,请尽情发笑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