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在瑞士的日子》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在瑞士的日子》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2-06 20:2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在瑞士的日子》经典观后感10篇

  《在瑞士的日子》是一部由Simon Curtis执导,朱丽·沃特斯 / 斯蒂芬·坎贝尔·莫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家庭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瑞士的日子》观后感(一):生得光荣,死得伟大

  生或死,这是一个问题。而比生或死更严峻的的是,怎么生和怎么死。

  电影《在瑞士的日子》是关于安乐死的故事,这部由BBC出品的电影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讲述了女医生安娜博士生命中最后时光。她刚刚失去丈夫就被医生诊断出和丈夫患有同样的神经系统疾病。她一开始也在挣扎,在抗争,在奋斗,在亲人鼓励下想要创造奇迹。但是最终她只能承认,她做不到,她不想承担痛苦,更不能忍受自己无能、无力,痛苦的安娜选择了带着尊严的死去。现在,安乐死已经被大众所熟知,而在2006年,可以想象这种自己选择死亡的方式,在基督教国家会引起多大的争议。安娜在电影中哭着说要是条狗就好了,我就可以被人道毁灭了。同样是生命,同样是行将不久的生命,同样是受着折磨的生命,为什么人与狗的待遇如此不同?对狗实行安乐死不能算谋杀,对人却不可以。难道人命连狗都不如?虽然她也为不能参加儿子婚礼遗憾,为让儿女承担职责愧疚,但是亲情最后又帮了她一把。于是她坚定的选择了安乐死,要保留作为人最后的尊严。

  在活着的时候,安娜一直强大坚强;在她离去的时候,她走得很安详

  在最坏的情况下,她为自己选择了最合适的路。

  在观影结束之后,心理咨询师用佛洛依德的生本能和死本能解读这部电影。他认为,人本身就有生得欲望和毁灭的欲望,安娜刚刚知道自己得病了,她有强大的生的欲望;她一旦失去了希望,心里滋生的全是毁灭。她无法毁灭自己,于是选择去毁灭她人的生活。她暴躁,愤怒痛哭流涕,她为自己的无力而痛苦。在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过程中,她突然惊醒:人生本就短暂,我不想做一个可怜又可恨的人。在活动最后,心理咨询师帮助大家“释梦”,在老师的引导下,大家做了各种各样的梦,梦里有各种各样的选择。走怎样的路,看到怎么样的风景,丢下什么,种下什么种,结出什么果。冥冥之中有股力量在驱动着人做各种选择,成为一个自己也不知道的人,过着自己也无法预知的生活。

  在老师对电影中影像意指进行解读中,我突然想到了另一部电影——也是关于生与死——李安的《少年PI的奇幻漂流》。这是一部宗教色彩很浓厚的电影,电影中也充满了大量影像暗示。少年PI的海上漂流中,隐藏着人的内心神秘诡谲最波澜壮阔的故事,这个故事关于理性与宗教,关于人性选择,而最重要的是对人需要怎样活着的阐释。PI从出生开始就不知不觉中受到印度教的影响。这是整个社会文化对他的定义和塑造,他甚至都没有选择的余地。他从幼年开始就经历着宗教信仰与理性的斗争,在追逐神的过程中,少年PI开始信奉越来越多的宗教,不断地信奉各种各样的神。因此在宗教信仰上,他走的就是一条肯定——怀疑——再肯定——再怀疑的循环往复道路。中年PI在回答记者时说“宗教就是一套有许多房间房子,里面每一间都装满了怀疑”。而在生死存亡之际,PI喊出的确实“上帝啊!你到底在哪里!我经历了这么多苦难,你究竟还想怎样!?” 有人说理查德帕克象征人心中的恶,PI象征是人们心中的人性。而此后,PI和老虎理查德帕克和解了。在《瑞士的日子》中的生本能和死本能亦然。人就是这样矛盾,会求生,但也会想要毁灭一切。正是在这样的矛盾和犹疑不定中,人们做出种种或对或错的选择,真正确定自我,不断成熟,或是更快的走向毁灭。而少年PI和安娜无疑是前者。

  正如就中年PI所说的,人生和自我不是拿来战斗的,而是用来共处的。安娜累了,她不想战斗了,她想要和自己和解。生的时候就应当光荣的活,赴死的时候,也可以坦然到伟大。

  《在瑞士的日子》观后感(二):最后的日子

  近来狂爱英国电影,咬字清楚、用词简洁、优雅绝对适合我这种英语白痴锻炼听力。

  Dr. Anne Turner一个拥有三十年职业生涯的医生,她对治疗本身具备理性的认知和预知(当然她在英国,若在中国,我觉得吧,我就不去医院感受中国了);另外从陪伴她丈夫的患病到离去以及自己从正常躯体走向衰竭,实施安乐死变成了她唯一可以选择的事情

  电影像呼吸一样自然的散发着强烈的死亡气息,以从病人家人朋友,社会以及实施安乐死的组织等多个角度,多种立场,传达了普遍存在的各种评断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化的公众观点个人感受!

  当然这是在英国,在一个高修养的家庭里。

  亡,越来越趋向于自主的选择。非2里的香山也是选择跳海这样的结束自己。

  春节同学聚会颇多,总会说起高中15、16岁的时光。自然也会逐一说起老师。我突然想起高二的语文老师,那个高且清瘦,冬天会穿貂皮大衣的老太太。她总在全班让我将自己的作文读给大家听,显然,我不喜欢她,而她对我的照顾却让一个男生嫉妒至今。

  那时侯,她问全班同学,人生最恐怖的事情是什么。不假思索的“疯”字从我张狂的口中飘出。“那个时候人是不能控制自己的、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我看过家人为挽留爷爷人类医疗药物学的进步、美国的GDP、做出了突出贡献,我想我的爷爷也很伟大,

  人总是活得很累很累,为身边的人,为世俗的舆论,将自己掩埋,其实 who care,一个连自己内心都不能听从的人,谁还会在乎你呢。不要自欺欺人了。这样活着挺没意思滴,Cui 多次提起2012,是的,快点儿来吧,给我们一个光明正大勇敢借口。我不惧怕死亡,但我害怕走向死亡的痛苦过程。当然或许那天来临的时候我也会奋力一博,

  当然,这一切取决于你对这个世界留恋的程度,因为我想起了《潜水钟与蝴蝶》那个靠着左眼皮跳动写出书的男人

  她充满了英国式的处变不惊的优雅与非同一般幽默感。她的家庭也是那种高学历的家庭,修养都很好。

  包括骨髓穿刺

  我想起我的同学室友,一个。既然医治不好,为何不放下所有,去旅行,在你还能动的时候,可是我没有勇气对她说这些,

  我只是想生活要向我想像中的那样,

  《在瑞士的日子》观后感(三):选择的勇气

  一直以来都对传记类的电影有特殊的情结。这种情结,就像是读以前写的文字。只要这文字后面署上了时间地点,这段字就活了。有了时间和地点,文字就变成了记录,它就存在于了具体时空之中,这样就多多少少和我有了联系

  大概是出于这个原因,那些被署上“此片献给某某”或“此片根据某某生平改编”等字条的电影,就变得对我有了特殊的吸引力,似乎于我产生了联系。

  还有一个喜欢传记的原因是,“真实”。我对于过于虚幻东西有一点抵触心理,总觉得它们需要太多的场景,描述性的东西做铺垫,否则就会很单薄,即使如此还是难免让我觉得单薄。也许也是因为我的想象力有限的原因吧。相反对于真实的事情,却总是有着敏感好奇心。“真实”对于我来说,想象空间更大,伸缩性,弹性更大。打个比喻说,科幻的东西像是一根绷紧的橡皮筋,看上去光滑,完美,利索。但是不能碰,一碰就断了。而真实的东西是可以碰的,可以摸的,有触感的,有足迹的,不仅仅只是视觉。

  《在瑞士的日子》是根据一个英国女医生纳特的故事改编的。

  这位医生得了与他死去的丈夫相同残忍的疾病。她的身体会渐渐的不受大脑控制。逐渐的她会不能走路,不能睡觉,不能吃饭,不能眨眼,享尽痛苦之后死去。

  在疾病的不断恶化中,她决定自杀。她坦承的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她的三个儿女,并说服了他们。

  以前面对轻生的人,总是在想,都有勇气自杀,活着还有什么可怕的?可是在这里比较,在这疾病中活着和选择自杀,两者哪个更需要勇气,变得苍白狭隘

  因为生命还有自由和尊严。“幸福秘诀在于自由,自由的秘诀在于勇气”。我想这是这个电影中值得思考的。

  可英国的法律不允许安乐死,所以纳特医生带着她的三个儿女去了瑞士,在那里通过一个机构,对她进行安乐死。

  最后一天,在见给她开毒药的医生之前,她化了妆。女人的化妆就像是一场仪式。这个仪式,在女儿观看母亲进行的时候,更加庄严。

  “你的孩子会和你在一起吗?”

  “到最后一刻,是的,他们想这样。”

  “这也是你想要的吗?”

  “我之前以为是的,我想我当时很确定。可我现在知道了一些,我之前不知道的东西。”

  “什么东西?”

  “我让他们心碎了。”

  “因为自杀吗?”

  “因为选择自杀。”

  最后的过程却是很仓促,不过这也不再需要什么过多的渲染。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这药真苦”。然后她的儿女赶紧剥了一块巧克力匆匆塞进她的嘴巴

  :最后对于死亡的描写,让我想起《黑暗中的舞者》中的绞刑。

  《在瑞士的日子》观后感(四):Make Your Choice,and They Will Be All Right

  在我看来,《在瑞士的日子》并不算是打亲情牌的电影,虽然片中的互动主要是在主角Anne Turner医生和她的儿女之间进行。电影的精髓应该在于个人对生命和生活的理性选择。

  正如儿子Edward说的,Anne是个好母亲,但她不是一个中国母亲,她之所以选择安乐死,不是担心生活无法自理后对儿女造成负担,而是作为一个性独立的人,她无法接受生命尊严的丧失。选择安乐死不是她母爱体现,而是完全出于个人意愿行为。这对于她的孩子们来说,真是很残忍,她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当她默念“courage”的时候,说的不是面对死亡的勇气,而是抛下孩子的勇气,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母爱呢?

  她的三个孩子也是勇敢的,他们尊重了母亲有些“自私”的选择,承担这份痛苦,接受她决绝地错过自己的婚礼,直面了她的死亡,这真是绝难做到的。这么看来,我之前说这不是一部打亲情牌的片子也许错了,子女的爱也是很伟大的,因为尊重和放手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这部片子的主题沉重的,但内涵美好得,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要妄谈牺牲,即便是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应该互相怀着更多的祝福信念

  Make Your Choice

  and Hope They Will Be All Right

  Yes,They Will Be

  《在瑞士的日子》观后感(五):那重重的一拳

  悲傷卻美好的電影。

  日光之下亙古輪回的新舊事。舊的是生老病死,新的是倫理更迭干預方式。

  如果說世界上有什麽絕對對立的事情我想便是生和死了。生命的過程奇妙。包括孤獨、絕望、恐懼、幸福、希冀…

  電影拍得很好,自然流暢。真。

  不過一拳打在我胸膛的只有那一小段的緊張。

  當Dr.Turner沒有猶豫的分兩口吞下藥水後幾個孩子的悲痛突然釋放,旁觀者也被擊中。她那樣一位美麗優雅的女性,獨立,智慧,幽默,自尊。體貼包容妻子,溫暖強大的母親。沒有經過病痛更猛烈的從一個人漸次殘缺到動物直至植物化的折磨,前幾秒說著愛你,后幾秒永遠睡著。

  我不能想像這樣的失落。如此疼痛的失去,慟哭也不能紓解。

  有些選擇你以為可以承受,但只有真的降臨,變化帶來的或輕或重擊倒你。你才知道理性此時幾乎失效。

  儘管如此,茫茫宇宙卑微的人們依然勇敢向前,一代一代。人類永恆的悲劇和喜劇。

  唯有在時間中,一切都可和解。

  就像影片最後,edward和男友結婚,帶上母親留下的戒指,sophia的孩子出生,Jesica也成熟從容。兄妹仨走在路上……

  《在瑞士的日子》观后感(六):当未知的死亡变成可知

  看电影之前先看的简介,知道讲得是安乐死,并且也是比较支持安乐死的,这也是对于病人的一种尊重。

  “安乐死”是个名词,也是个动词,一个需要病人本身,病人家人朋友挣扎的动词。会有很多人不理解“安乐死”,就像特纳医生的朋友克莱尔,甚至是指责安娜的自私,但是幸运的是,安娜的儿女们都很理解她,虽然一开始不能接受,但是最后他们还是尊重了他们母亲,亲眼看着自己的母亲去死。。。

  当未知的死亡变成可知的时候,家人承受的痛苦要更多些吧,特纳医生在实行“安乐死”之前,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一点。但是她还是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因为她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们再来感受这种失去的感觉

  《在瑞士的日子》观后感(七):以我的名义选择死亡

  由英国BBC出品根据2006年发生在瑞士苏黎世的英国医生安娜•特纳最后一段真实的人生经历改编的电影《在瑞士的日子》,讲述了安娜•特纳博士如何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刚刚失去丈夫的安娜•特纳博士,就被医生诊断出和丈夫患有同样的神经系统疾病。亲历丈夫痛苦的安娜•特纳在和疾病做了顽强的抗争后,明白无法改变死亡的事实,并且这种罕见的世界疑难疾病最后会让人失去感知觉,不仅不能控制支配自己的行动,而且会丧失思维,跟植物人没有什么区别,作为医学博士的特纳知道这种病的无情后毅然选择安乐死,她希望不拖累家人和朋友带着尊严死去。 故事再次将安乐死的合法性置于众人面前,也给所有国家的法律提出了一个严肃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对英国这样的基督教国家,是祈祷耶稣减轻病人的疾病痛苦,还是让病人选择安乐死,导演没有给出具体答案,而是善于对真实事件做朴素的剖视展示,影片的呈现手法非常巧妙,没有停留在道德层面的交锋,更没有触及宗教教义的纠葛,而是通过家庭的温情,子女的理解,特纳本人痛苦的选择来诠释生命在最后的时刻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度过,其实也给每个人提出了生死观这个重大问题。影片在探讨主题的思想性、深刻性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对人深切的施以人道主义的关怀是影片的最大成功点,同时细腻的笔触、感人的场景及生活化的镜头语言都使得影片获得巨大的成功。

  《在瑞士的日子》观后感(八):震撼!

  我们可以有勇气面对所有生存的问题,可是我们真的有勇气面对自己的死亡吗?

  我想我没有资格去评论,我有的只是震撼我敬重!

  我甚至没有勇气去面对在屏幕里一个不相干的人用这种方式去选择自己的结束。

  面对你的勇气,面对你的尊严,面对你如此强大的内心,我突然感到无比的愧疚,我还在为琐事自叹自怜无法面对,而你曾经面对了多大的挑战,也许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直面自己的生死了吧?

  向你和你所爱的人以及爱你的所有人致敬!在你的强大面前,我才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和卑微,你的选择对所有的人都是一次洗礼,希望我今后也能有那样强大的内心,也能像你那样有尊严的活着或者离去!

  向在天上的Dr. Anne Turner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瑞士的日子》观后感(九):隐忍的抉择

  我看的第一部关于安乐死的电影是《死亡医生》(You Don't Know Jack),该片叙述了Jack Kevorkian为其病人争取死亡的权利所作的种种努力。 围绕着科沃基恩设计的为他带来恶名的“安乐死机器”(该机器由自动程序完成静脉注射药物而结束病人的生命),他在1990年代初协助的第一例安乐死事件,以及所引发的媒体轰动展开,展现他对于病人死亡权利的捍卫以及寻求安乐死合法化的斗争。

  这是一部关于死亡权利争论的电影,它涉及律法、人权、宗教、医学等领域。

  较之《死亡医生》,《在瑞士的日子》更为细腻真挚、耐人寻味。本片根据英国医生Dr Turner最后一段真实的人生经历改编,再次将“安乐死”的合法性置于众人面前。影片没有停留在道德层面的交锋,更没有触及宗教教义的纠葛,而是通过家庭的温暖温情,子女的最终理解和支持,将受尽折磨的病患对生死是否拥有选择权这一敏感话题适时抛出。

  剧中主角Dr Turner是一个拥有三十年职业生涯的医生,优秀、强势的她面对生命尊严的逐渐丧失,身体机能腐朽残破,苦不堪言。从学术角度,她对治疗本身具备理性的认知和预知;从陪伴她丈夫的患病到离去以及自己从正常躯体走向衰竭,实施安乐死变成了她最好的选择。

  然而,选择安乐死对身边的人——到最后支持她的孩子们、直到最后都不能原谅他的朋友而言是个残酷、决绝的决定。她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当她默念“courage”的时候,说的不是面对死亡的勇气,而是抛下所有的勇气。

  正如剧中台词所言,我不惧怕死亡,但我害怕走向死亡的痛苦过程。当她将捣成粉末调成糊状的药塞进嘴里时,不受控制的嘴边溢着白沫,一种心痛又绝望的气氛瞬间弥漫。对于直面死亡的巨大痛苦,我是个旁观者。但在这观察中,我看到更多的是恐惧与焦躁。勇敢地坦然面对,是一个真正的勇士的抉择。

  故事的最后,我在泪眼朦胧中认真倾听她写给朋友们的告别信。她的执拗与勇敢也融了我的心。

  《在瑞士的日子》观后感(十):A Short Stay in Switzerland

  A Short Stay in Switzerland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可能性太多使得你在读这个短语的时候没有任何感觉,然而当电影进行到一半,当你开始意识到A Short Stay in Switzerland会发生什么样的事的时候,你却不敢相信读完这个短语会变得让你如此痛苦。人刚出世和即将离世的时候的状态是如此相似,都没有办法独立完成绝大部分事情。但就好像人们说的过过苦日子的人过上好日子一点不困难,而如果你过过好日子再去过苦日子,那痛苦就变得难以形容。婴儿无法独立完成他要做的事情,但就像没有过过好日子的人,这样的状态并不会让他觉得痛苦,我们也都知道接下来等着他的将是无限的可能性。老人呢,恰恰相反,就是过过好日子再过苦日子的状态,曾经易如反掌的事情都不再能由自己掌控,自己的身体都无法再控制。当我们的父母在未来进入这样的处境,即使我们无法帮助他们,但至少,请不要让他们独自面对这样的痛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