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路》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的路》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8-02-15 21:1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路》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我的路》是一部由许鞍华执导,吴镇宇 / 梁琤 / 陈丽云主演的一部剧情 / 短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路》影评(一):镇宇兄,喝杯茶,吃个包,坐下好好聊一聊

  镇宇兄,喝杯茶,吃个包,坐下好好聊一聊

  ---------- 人生该走那条路

  哎呀妈,镇宇兄,那天在网上,头回看你《我的路》的片花,真把俺给惊着了,哎呀妈,你你你,你要不要腿这么细呀,要不要这么穿黑丝袜呀,要不要这么妖艳呀,要不要这么妩媚呀!得,这吴妈,吴媚娘的名号是落实在了,这是俺们中意嚣张的靓坤?这是俺们沉迷阴狠的阿孝?这是俺们喜欢狂傲的阿来?这是那个最香港最男人的吴镇宇?我去他的了,谁也别理俺,俺自己找个旮旯蹲着哭会儿去。。。。。。。。。。

  惊着咱是真心话,这惊呢,也跟你演戏似的还分了好几个层次呢!

  首先是惊喜,许鞍华+吴镇宇==好电影, 这个在俺心里就是这么主观,这个就是你当教授时说的那个神马标签理论。Ann是俺认为香港最纯粹导演之一,也是香港为数不多的对俺有观影吸引力的导演之一;吴镇宇,演技派哟,最喜欢的香港演员,没有之一的哟。所以,这个组合对俺来说吸引力是致命滴。

  其次是惊讶按理说,Ann Hui+Francis NG=115岁了,这个级数这个岁数的这两位都可以躺在以前的荣誉上睡大觉,开始保晚节享清福了,可这两位还在寻找突破呢,这让那些整天混饭吃唱高调的所谓的电影人情何以堪???

  最后是伤心愤怒奶奶滴,讲粗口不该啊,但真气人呀,为毛这么有天分的演员一直就不受重视,就接不到好片,这是一个给点阳光就能灿烂的演员,就是因为长得不够人家英俊(可俺觉得很帅呀),为人不够人家圆滑(看俺觉得他很真呀),票房不够人家高,粉丝不够人家多???就要失去许多机会吗?

  记者问,镇宇呀,演了这个许鞍华的电影想不想获奖?

  镇宇答:20分钟好短比独立电影还短怎么获奖?再说,我没得奖的命,不是对许鞍华没信心是对我没信心,我怕我连累Ann。

  奶奶滴,听了这段又想爆粗呀,其实私下里,俺们常调侃为毛吴妈就是没有得奖的命呢?但这事要是从当事人口中说出来,听着真是无比心酸呀。

  俺们也没奢想镇宇兄能得个3、4、5、6、7个奖,俺就想一个好演员兢兢业业、认认真真演了半辈子戏,为毛就得不到那些狗屁评委的认可呢?他要是演得烂,俺们闭嘴,咱也有自知之明,但为毛他明明演得很好就是不给人家呢?甭到处瞎看,就说你呢,第23届金像奖评委,睁开你的狗眼吧!像刘青云,演得好时不给人家,弄个《我要成名》就囫囵吞枣滴生颁给人家;还有刘嘉玲,金像奖你还债呢吧!感性大于理智,人缘高于演技,利益胜于公平,金像奖真是越来越靠近政府越来越有中国特色了,就差下个双黄蛋了,今年下个吧,真正做到是与时俱进

  俺对不住大家,承认错误,俺跑题了。一提颁奖俺就不理智,俺就怨念,俺就祥林嫂。但细想,镇宇兄你也不能算太亏,这都小10年了,有多少人为你饮恨23届金像奖而愤愤不平呀,这待遇不比拿个镀金的摆设差,兴许还比那个强呢。俺多阿Q啊,这年头能当阿Q也是福气

  好吧,镇宇兄,茶都喝半天了,都寡味了,俺还没入正题呢,那就请再吃个包。

  《我的路》嗯,很好,这个命题真的很贴切,很贴切镇宇兄现在的实际情况。预告片里,Ann问镇宇兄,这是怎样一个手术呀?是不是把男性器官切除?你看镇宇兄的表情,那是镇宇兄独有的,他忽闪着亮晶晶的大眼睛,长长的睫毛微微抖动着,细细的眉毛跟着眉头上下带感滴在做戏,他没说一句话,但你可以从他微蹙的眉头,流动的目光,轻泯的嘴唇读懂他在思考、他的尴尬,他的为难和无奈。镇宇兄说他只有一天时间准备,只有运用上自己几十年的功力去演绎这个人物,俺喜欢这霸气的论调,这是演员吴镇宇自信真实写照。

  电影平平淡淡的开场,刷睫毛,画眼线,穿高跟,扥丝袜,炫细腿,然后就是这个即将变身女人的男人练仪态练发声。镇宇兄说Ann让他随便演,这个随便即代表着Ann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他的考验,演了30年戏,在知天命时迎来这样一个怪异有趣角色,你说镇宇兄能不好好把玩吗?

  是吧,镇宇兄,俺再给你添点水,慢慢品啊。

  地铁里的独自漫步,影院中的身心放松,橱窗前的左顾右盼楼梯间的轻松活跃,Ann用灵动的镜头捕捉着各种神态的镇宇兄,让他用漂亮的肢体语言来说话,来表达人物真情实感,让俺们感受到这个男人身女人心的人,在他穿上女装那一刻是如何释放他的愉悦,这种愉悦,你,你们观众能理解吗?镇宇兄,咱悄悄告诉你,俺一直觉得男人穿女装好别扭容易让人觉得那个啥,但谢天谢地,你的女装造型和你对女人神态的精准把握使我没有任何龌龊想法,能做到这点真的不容易,谢谢你哟。

  如果按专业术语讲,“变性人”是人们医学上“易性癖”患者的俗称,属于性身份认同障碍说白了他们就是一群认为自己“女性身体里的男性”或“男性身体里的女性”,进而希望通过手术“改变性别”。

  在电影中真有3位现实生活中的变性人参加影片拍摄,他们大方的面对镜头讲述自己的经历。俺不知道别人怎么想,但俺听到他们随口说出手术细节和术后的那些不适时是能感受到她们艰辛苦涩的,她们是拥有怎样勇气才能面对上天对她们的不公呢?

  电影中没有描述妻子粱铮是否已经与镇宇兄离婚,但确定他们已经分居,作为一个与她生活十几,二十年的丈夫,一个已经拥有成年儿子却要变性的丈夫,妻子粱铮该有多么无奈和苦闷,而这种无奈和苦闷还是无法与他人分享的。电影只是蜻蜓点水般涉及到跨性别人群身边的亲人,并不做深入探讨,其实他们也是无辜受到伤害的一群。

  如果你公司原来有个优雅的男主管,但突然有一天,他忽然变成她,她坐在原来他的office里,她同你一桌吃饭,她同你共用一个洗手间,你能接受吗?你会用怪异的目光去注视她吗?你能善待这种身份的转变吗?在Ann的镜头中还原了现实生活人们的避闪与冷淡。电影实在太短,镇宇兄基本没有机会展现这段时期人物的心里变化,一两个落寞眼神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外人不理解,亲人也一样不理解,就像妻子质问要变性的丈夫。

  梁:这些衣服挺漂亮呀,难怪啦,每逢周六都要说自己出去。这么大个袋子,就用来装你那些女人衣服的?那你平时在哪儿换衣服呀?在哪儿换衣服呀?

  吴--残厕

  梁--残厕?

  吴--伤残人士用的厕所

  梁--如果不是我发神经衣柜,你是不是打算骗我一辈子呀?

  吴--我没想过要骗你,我没骗过你哦

  梁--你没骗过我又跟我结婚?。。。你去看医生啦,好嘛?

  吴--我。。。我。。。。唉。。。。我想说,我银行还有五万块, 我看怎么样过给你吧

  梁--你没钱了吗

  吴--我下个星期做手术

  梁--你最好做手术做死掉

  唉,这种转变真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或支持的。

  如果不是看《我的路》,如果不是看到镇宇兄在变性前后纠结的样子,俺都忘了其实俺真的见过变性人。那是个20多岁的男人,相貌普通没什么特殊,他与电影里不同,他选择了包了间病房去住,但知道内情的医生、护士会还会借故到病房去看他。起先他逃避、躲闪不自在,慢慢他发现大家只是好奇并无恶意,他也就逐渐接受并坦然面对,有时也跟大家聊天,说到高兴处会伸出手腕让人看他的伤疤。于是,大家笑他这么浅的伤口根本死不了,他笑说他也不想死的,只不过想吓吓家里人,“要死,我也真当回女人再死。”手术前,他溜出去买了一大堆女人用品回来,毫无顾忌的向大家炫耀,还记得有人问他怎么没有买高跟鞋结果他答道,我要穿上裙子自己去挑个合适的。我不记得有人去探望过他,也不记得他有过哭啼的摸样,他平静积极的面对将要发生的一切。就像电影里,镇宇兄纠结着要去自杀一样,他们是背对着亲人做好了死的心里准备,也像电影里手术前一晚,月光下镇宇兄眼角那一滴泪,其实他们的心在滴血。

  人们总是在说,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但能做到这点真的很难。

  说回电影,术前镇宇兄是在男病房男病友冷眼打量下踌躇徘徊服药,术后醒来得到的是女病房女病友友善的点头问候,在那一刻他笑了,也是第一次温暖的笑了。14:30分,电影在演了多一半时间后第一次出现音乐,那几个单音符钢琴声也是第一次提醒观众,其实你是在看电影,而不是在看一部用手持DV拍摄的生活纪录片。当电影第二次响起配乐已经是接近尾声,妻子最终出现在病房中,原本夫妻如今却尴尬的变为同性,但粱铮眼中的体谅,镇宇兄眼中是释怀却是那么令人怦然心动。配乐使原本使略显单调乏味的电影变得明亮起来,结尾处镇宇兄虽穿着与电影开始一样的衣着脚步却变得异常轻松,他高兴的撩起白鸽象征着她人生再次选择她的重生。这条路是他自己选的,无论如何她都会勇敢的走下去的。

  不好意思,镇宇兄,你看俺都精分了,一部掐头去尾不足20分钟的短片,居然让俺唠叨出这么多,但这个真不能怪俺,得怪你,谁让你这两年次品率太高呢,终于见着个好的俺简直就是文思如泉涌呀,那是哗啦啦滴。

  镇宇兄,你别瞪眼,你瞪眼俺也要把话说完,那个谁,把可乐瓶拿开,拿远点。

  你说你是个多么聪明的人呀,你说你是个多么聪明外露的人呀,你说你这样怎么能让人相信你是蠢贼??那电影看得俺呀,是那个纠结又这个纠结滴,一个多小时如同受罪呀,看得俺都想说,大佬,这钱俺直接给您算了,省的让院线还扒层皮。俺觉得吧,你真不适合演内地那些所谓的喜剧,因为你身上的强烈的香港气息与其违和呀。台词也不好笑,真滴,你那磕磕绊绊的普通话,唉,讲出来真滴不好笑呀。

  俺看到你眼中的怒气和怨气,拜托,镇宇兄,俺真的不喜欢那部戏呀,你鄙视俺,俺也说,俺那戏看完连吐槽的力都无。

  富蘭克林說:「二十歲時,起支配作用的是意志,三十歲是機智,四十歲是判斷。」

  五十岁呢?镇宇兄,你那条路该如何选?

  镇宇兄,俺与你是素昧平生,没搭过肩、没拉过手、没谈过话、没合过影,就像你自己说的你与观众的感情应该截止在电影院。俺与你走的是平行且永远不会交叉的两条路。从俺们这条路望向你那条路,看着你奔跑也看着你停步,也看着你徘徊和滞留,俺知道,从你要走这条路的第一天起就预示着你会比别人坎坷曲折,就像电影中左右为难主角。但俺真心希望你能少过一些坎,少趟一些泥,少越一些沟,俺只明白一点,就是踏踏实做人,认认真真演戏的演员,观众是心知肚明的是会真心支持他到底的。

  镇宇兄,你不说话的样子真是拒人于千里之外呀,你不高兴了,是吗?

  俺突然觉得,俺是不是太自私,太主观了,俺把太多的压力太多的框框抛给了镇宇兄。俺是不是应该乖乖滴坐到电影院里去安安静静滴去看戏,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唧唧歪歪令人讨厌?可是俺就觉得称赞你是爱你,像俺这样絮絮叨叨滴提一些建议意见神马滴也是关爱的一种表现呀,光听好听的怎么能进步呢?是吧?镇宇兄。

  好吧,镇宇兄,你慢走,慢慢滴仔细滴选择你的路,不用着急,慢慢选,俺们会一直陪着你,请放心。

  《我的路》影评(二):随便说点。

  同性恋、异装癖、变性人……所有手足健全,智商正常之人都不是弱势群体。而这些群体只是社会上的少数人。少数无关乎弱势,他们一样在这个美丑善恶的社会里营营役役忙忙碌碌苦中作乐。许鞍华的高明在于她不是举着彩虹旗参加同志游行的张惠妹,她不是在两会提案同志婚姻屡战屡败李银河……她用她的电影还原他们的生活,不粉饰也不丑化。《我的路》是一个历经过结婚生子即将圆梦变性的‘女人’的生活的缩写。

  看完,总觉得还可以再多点。没有说尽总好过太多水分。戏骨吴镇宇的表演及格,没有洒到尽,也许这是电影少掉的东西。配角们都出彩。

  每个人都会因为你生命中的某些选择遭到非议得到支持,通过这些选择较为‘稀有’人群折射的更是一种对天性包容

  对于生命的尊重即是平视,从平视再到理解。

  《我的路》影评(三):你有没有真的懂

  一直自以为很理解所谓的异类们:大学时候会帮助宣传让同性爱走到阳光下,会帮助宣传不要歧视艾滋病人,一直以为,自己见到任何异类都会表现的很友善.

  同性爱算是比较普遍的了,断背山足以让它走到city的阳光下,甚至,有些并不是同性恋的童鞋会像追逐时尚一般开始变成同性恋.

  而异装癖,现在恐怕很难被接受到这种程度.

  前面提到,我以为,我见到任何异类都会很友善,把他们当作正常人一般来看待.后来我身边真的出现了一位异装癖的男士,他的发型类似西瓜太郎,大大的时尚的黑眼镜框,毛衣短裙,长长的袖子把皮肤盖的严严实实,常年戴口罩.有次在超市遇上他在买新的口罩,才隐约觉得,他的嘴巴可能是有问题的.

  那时,他常常出入在公司大院,见到他时我并没有像我想象的一样不去议论他,我跟同事像聊很有味道的新闻一样分享对他的偶遇和种种猜测.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他的所有隐私都是无所遁形的吧.

  后来再也没有见过他,可能他换工作,可能他真的换了性别.今天突然想起他,隐隐觉得很对不起他,他一直努力的试图抛开干扰过自己的生活,在超市的时候我听到他买口罩的对话,是诚恳地,乐观的声音.

  看这部电影时,我还是以为自己是一个可以接受和理解他们的人,还觉得因为自己的理解和接受,自己应该得到相应的尊敬.但一想到自己真正的所作所为,觉得这种想法真是恶心到了极点.

  谨以此文,致所有自认为懂得他们的人.

  《我的路》影评(四):这路该如何走下去

  许导的电影总是用真实感来关照着站在墙角投影里的群体,那么真切,以至于在手术台时会觉得蛋疼,在穿丝袜时会感到紧绷。

  当吴镇宇努力套丝袜时,我还没明白这将是怎样一个故事,直至她乘着地铁和小姐妹们亲切地交流起,我才懂了这是一个追求本我的辛酸故事。

  一个男人,内心深深不能认同自己,在努力赚钱养家糊口的同时,小心翼翼地、偷偷地释放着自我认知。终究是纸包不住火,于是她便什么都不要,房子、钱、家当都不要,只要有够手术的钱就行。走在路上异样的眼光射来,没关系,我尽量不招惹什么,我仍努力工作自食其力。我只想做真实的自己。

  一个女人,儿子都已在青春期了,突然发现自己的男人是她,家里的主心骨突然没了,还要承受亲友的各种关心,最重要的是,她还爱他,而他已不在,或者说他只是一出戏的主角,从来就未曾存在过。

  两种人生,各有各的悲剧,但在事实面前,他们都勇敢了,宽容地接受了自己,大度地包容了对方。也许开头不对,但我们至少能还它一个美丽结局。

  我们内心都在煎熬着,那是因为自己放不开,过不了自己这道坎,更害怕社会这座山。这说的是这部微电影,说的更是我们平常的心态,只不过许导的这部片将这种矛盾放在了最为激烈的情景下,让我们的心被揪得更紧。

  我认识一群钙男,他们在我眼前的姿态总那么完美开心,我打心底艳羡着他们随性的生活。而这一切我只有去了陌生的城市才敢做的事情,他们处理起来毫不费力。但是接触多了后,我才发现,他们并不是看上去的那样自私,他们有着更深的顾忌,他们活得更辛苦。他们在与人的交流中更认清了自己,而我在这凡事的课程上似乎还未起步。

  如果我是男主,我肯定会自杀的,也许不敢离婚,更不会手术,在这些个群体里,我读到的更多是坚强。谢谢许导,带我从头来过学习爱。

  《我的路》影评(五):《大师微电影》:多一尝试,多一种可能

  《大师微电影》:多一尝试,多一种可能

  ■ 文/慕容天涯

  近来,由蔡明亮、顾长卫、金泰勇和许鞍华四位导演联手,在香港电影节推出的微电影系列之“美好2012”《大师微电影》在网络上线,引发影迷关注。比起大部分院线作品的商业野心,显然这四部作品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尝试。但是在这种尝试的背后,无论眼下是掌声抑或质疑,更多的应该代表着一种由尝试引发的全新可能。

  这种可能,也是探寻网络时代电影发展前景的一条新路。

  这四部作品的特点各异。不妨让我们一一解读:蔡明亮的《行者》文艺范儿最足,故事情节很简单或者说趋近于无。一名行者在香港,穿行于犹如背景般闹市。他动作缓慢的走过那些港片迷熟悉的地点:旺角的街头、轩尼诗道的叮叮车站、中环的卑利街,广东道旁的雪糕车……这些地标包含了香港这种蜃景双城的繁华与人文特质。而与街头熙熙融融的人群之快速与忙碌相对比,犹如慢动作贯穿全片20分钟的僧人行者,用反思直指人心。当然,这部影片也遇到了一定的批判,口碑的两极分化在于大量长镜头的运用使得这部默片的主题有些令人感到不知所云。当然,这也是“文艺和缓慢”的蔡明亮近年来一直面临的问题。

  当然,比较起来,口碑不错而且故事主线较为清晰的是许鞍华导演作品《我的路》。吴镇宇扮演了一个性别错位的男子接受变性手术前后的细节,短短十几分钟内,展现了与我们不同人生的状态。比起大部分导演依旧在猎奇般的展示未知世界,许鞍华的镜头下依旧只有人,和对于人的温暖关怀。这种人文关怀已在今年华语影坛佳作《桃姐》中便得到了最大化的体现,此番再次得以延续。而影像风格上,本片也很生活化极为写实,令人不免想起《天水围的日与夜》的感觉。那种恬淡的还原,配合上吴镇宇绝佳的演技,可谓是系列中的巅峰之作了。也唤起了我们对于这种特殊群体现状的关注,实际上,比如在一些对于性别问题较为开放的国家,如泰国。这种男子身,女儿心的现象很是普遍,甚至你深入到他们的社会中,在各个领域,不论是服务行业,抑或变形群体较为擅长的创意设计行业,甚至政府机关都已经对这个群体和现象司空见惯,并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但是香港许鞍华显然想到并且关注到了这一切,不得不说是值得肯定的创作思路。

  其他两部作品,韩国导演金泰勇承袭了《晚秋》时的公路电影风格,在济州岛再次上演了24小时的相遇和别离。当然,故事中不乏一些巧合性,而且与华语明星撞脸的女主角更是有趣之极。最后一部《龙头》则属于见仁见智的作品。顾长卫似乎在一幅另类的影像里极力描绘着末世情景。有男有女的三人座谈,香烟渺渺间掺杂了太多话题,这不但是该系列中信息量最大的一部作品,而且也是四部作品中与内地观众距离最近的一部。当然,虽然导演的手法和诸多的指代值得商榷,但是对于惧怕生养孩子、特殊时期、世界末日甚至强拆等边缘话题的尝试,也让在大银幕受到束缚顾长卫,作为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展示了我们最难以看到的一面。

  至此,实际上作为一种尝试,“大师微电影”都算是成功的。虽说对于华语影坛也许只是死水微澜,但是有人去做,有业内的权威人士进行尝试,便会引发关注。所谓的“微”,这是一个不算新但依旧值得探讨的话题。在这个时代,似乎微电影已然成为了一种趋势,商业化接地气的代表者有创作力源源不断的“筷子兄弟”。与网络时代结合紧密的代表者有去年的《微博有鬼》系列。当看一部电影从出门到买票到吃饭到家走需要往往耗费上一天时光时。这种显得短小精悍的微电影展现了诸多优势:话题性,深度,与大银幕作品毫无二致的表现手法,以及更多的可能。想来,这个系列应该是值得鼓励的先驱者,并值得铭记。

  《我的路》影评(六):你的内心困住什么?

  我的路,My way。最近在纠结要不要看吴镇宇的《疯狂的蠢贼》,因为我怕剧情很狗血,所以还是先看微电影《我的路》先吧!

  吴镇宇真的是演什么像什么,虽然我总觉得他的样子很带喜感。但他肯定会把角色的心理揣摩得很好,不会让人觉得不自然。这一次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角色,一个困在男人躯壳里的女人。不能像演喜剧那样男扮女装就算了,而是一个为了做女人而放弃原本的所有去做变性手术的男人!变性人!影片一开头,画眼线、穿丝袜、练高音,他都是把自己内心那个女人释放出来,只是看见他把窗开一点点向外看,再看看那玻璃窗是贴上有颜色的纸。虽然是把内心的女人释放出来了,自己会很舒服,但是外面的人还是会把你当成怪物一样看。看看那个卖票员的反应就知道了。看看吴镇宇只敢出去看两点半的午夜场,带着墨镜,坐在空空的影院里,终于有点轻松的感觉。别人的歧视,加上所有人的不理解,被前妻一句“最好做手术做死佢啦!”,终于撑不住了,此时还是只能一个人感受孤独与无助,还有眼泪的陪伴。一个无助的女人,你会于心不忍去帮助他。但是换了他,为什么就不能去帮呢?每个人生而平等,都有权利选择怎样过自己的人生。只是对自己诚实,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也许会伤害到别人,但是这只是善意的伤害,但心里面是真的没有恶意。庆祝一个女人的诞生,是庆祝一个得来不易的理解。最终坚持下来是会被理解的,一个微笑就可以冲破所有的冷言恶语,重新用一个新的心态去认识。

  你的内心有困住东西吗?你真的对自己诚实吗?就算是小到你定了今天的计划完成不了,借口是没时间;还是大到你背叛了自己,放弃了理想。你活着,真的有活出真实的自己吗?真的只能当你临死前一刻你才后悔没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人生过得太没意思吗?每一个人生来就有一片可以自由奔放的草原,就请你好好珍惜你所拥有的,好好活出自己就没错了!你就是你,那个真的你!

  《我的路》影评(七):《我的路》:探討女人的可能性

  第三十六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過後終於有機會在網絡上看到許鞍華的這部短片,這一年《桃姐》在海外與國內,兩岸三地都得到較好的讚賞,而《桃姐》的兩位男女主角在海內外的影展屢獲殊榮,實在為香港的本土電影爭回一口氣。一直以來許鞍華的寫實電影是眾人的至愛,她一直都以女性為電影的主導角色,其中代表作有《女人四十》、《天水圍》的二部曲、《得閒炒飯》等等。在《桃姐》在世界各地參展的同時,許導是個勤力的人,年過六十的她依照身體力行,早些年更一年一片,實在是有心有力。一直以來,許鞍華在香港電影圈不算是主流,她一直堅持拍的電影都是低成本電影,像《天水圍》二部曲這樣,擔正的是一些較為二線的女演員,平淡與寫實是她的特色。她在對白中加入生活的元素,有時可能只是普通家庭裡所說的一些話,例如:「食左飯未?」。她又擅長在電影描述女性的角色,舉例如《得閒炒飯》中的女同性戀者所擔當的角色與身份,如周慧敏因大肚被歧視的例子,取材真實是電影的不二法門。

  由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所監製的電影《美好2012》短片作品中,協會邀請兩岸三地與韓國的導演用影像拍下他們心中的香港。每位導演自有他們的特色,作為香港代表的許鞍華洗不去她自身的優勢,再次以女性的身體政治與寫實的例子作電影的內容。在前作《得閒炒飯》裡許導早已加入同志群體(LGBT)作為電影的題材,當中可見許導是有接觸過真正的同志群體,感覺到她為電影的熱心,而兩位女主角更嘗試飾演女同的角色,配角的萬綺雯與谷祖琳的關係更是幾可亂真,模仿女同志的相似度沒有八成也有七成。而電影當中更出現參與同志運動的社運人士,使電影更有一定的說服力。

  承接前作《得閒炒飯》對同志社群的關心,曾經在同志遊行獲得彩虹大使稱號的她又豈只只得一套作品。在《我的路》裡頭探討的是跨性別人士在手術前的心理轉變,家庭角色的轉變。一直以來跨性別的議題在主流電影裡是較少出現的,特別在傳統的華人社會,同志對於跨性人的態度更是有分別,一方面未必接受對方的身份,另一方面會感覺怪異。跨性人承受的可能是雙重的歧視,異性戀人士與同性戀的人士均不接受他們,所以他們是少數中的少數。

  跨性人的議題最近幾年在香港社會也略有爭議,事緣是變性人W在手術後希望與愛侶共諧連理,可惜給政府以天生為男性不能與男性結婚的理由拒絕。W上訴至法院,但始終未能成功爭取一紙婚書。在香港,變性前要做約三年的評估,再由全港唯一一位整形外科醫生操刀才能夠換性。社會上對變性人的歧視仍然猶在,包括在工作上,生活上,對性別的概念是無知的。事實上跨性別人士也有分幾種,一種是外表與衣著上的變裝,另一種的手術後的整形。在美國就有一個著名的跨性別AV男優名叫BUCK ANGEL,他擁有男性的樣貌與聲線,甚至是做了上身的整形手術移除胸部,但他的下身依然是擁有女體。曾經在英國有跨性人術後為男性後竟然能懷孕的事例發生。關於對性別的印象從傳統的刻版從性器官分辨早已不及時宜。醫學界甚至是提倡身份認同,皆因女體中的男性,男性也有女性陰柔的一面。外國有些賣衣服的品牌更開始售賣男女合宜的服裝。在外國更有些家長避免小孩太早被性別定型,故遲遲不告訴孩子是那一個性別,好讓孩子自我尋找。今時今日,性別不再是只有男與女之分,最重要的是自己想自己是什麼。

  帶著對跨性人議題的關心與尊重,電影人選擇這個議題代表香港是適切的。一方面透過影像傳播香港是個多元化,包容的社會,另一方面電影人認為電影有可塑性。影人希望是以女性的角度探討性別的可能性,故此選擇了用兩個女性的身份,第一個是吳鎮宇飾演的跨性別人士,第二個是飾演她太太的梁琤。

  電影一開始是在市區的唐樓拍攝,本是中產的周國才與太太分居,搬到區內的房子居住。她穿上絲襪,塗上眼影,打扮嫵媚,身材玲瓏,手術前的日子他要開始習慣成為她,用女性的聲線,打扮女人,她再不是他,而是變做一個女人。一切的生活都是練習與學習,她要做到不做作,深怕別人會懷疑。街上的人未必會明白她,只有她的朋友,一群的同道中人才明白她此刻的苦處。一種手術前的恐懼之外更有對家庭的負擔,她早已成婚並育有一子,而他在此刻卻成女子。不論是她身邊的人感到壓力外,而她自己也有一定的顧忌。在工作上,同事也未必習慣她的打扮,只有怪異,甚至作為上司的她不受歡迎,與人增加一重隔閡。影片中的周國才是孤獨的,為了「做自己」她所建立犧牲了家庭,幸好在朋友的幫助與關愛下,她有朋友為她建立的家庭。她們互相鼓勵與支持,珍惜與理解。

  梁琤的角色是重要的,她代表的是傳統又帶點無知的女人,與普通人一樣梁琤在影片中對家庭是忠心不二,她照顧兒子同時也愛丈夫。當她發現丈夫有「不妥」時,當下她是瀕臨崩潰,既是憤怒又是好奇。她似乎是未能懂得愛這個枕邊人,同時是對愛情感到無力。像是有種重要的東西在生活中溜走一樣。導演安排兩個女人的角色作出對比與角色之間的衝突是相當有驚喜的,到最後梁琤是有種不捨但多是體諒,可見出兩個人之間是有一種既有的感情存在。

  兩個不同的女人帶出的是一個是真女人,另一個是不完整的女人。同時,她們是屬於同一個家庭,導演在二十分鐘的短片無法安排整個戲劇的脈絡,只有在內容上「留白」與鋪墊伏線。手術後梁琤出現在吳鎮宇的身邊,代表的是她們的家還會存在,但一定會有所改變。這方面需要觀者的想像。

  欣賞許鞍華這部短片,除了佩服吳鎮宇的堂堂大男子漢形象被徹底的收服外,還欣賞導演安排真正的跨性人參與演出,在角色當中做回自己。難得有跨性人可以走出來為她們的少數中的少數做一些事,導演給予她們的是勇氣與自信。還有的是筆者希望日後導演可以在這部短片後拍一套有關跨性人心路歷程的長片,更徹底的呈現她們在換性手術前與手術後的轉變。能夠做到電影的反映真實的功能。

  《我的路》影评(八):谁的路

  取材真实,但感觉篇幅限制了影片的深度,虽然影片是主要以变性者的角度,他的孤独,温柔,与妻子的强势,专制形成对比;但我还是不知不觉将情感的天平倒向那妻子,带着叛逆期且少有沟通的儿子一起生活,拥有了房子和足够生活的财产,可是这女人因为命运的捉弄,这些东西都成了她烦恼的根源。她的不耐烦,饭桌上的烦躁,这个女人用伪装的强大来给自己的生活找借口,她的那句台词虽然带着些怨气,但确是真实的同妻悲剧:我怎么想你都是要让我下半辈子不好过。大多数的同妻也应该有这样的挣扎:努力让丈夫爱上自己。可是人除了后天的性格,更难改变的是天生的性别,心理的自我认同感。这个好“丈夫”,只能给妻子钱财和房子,却给不了真正的爱,这也是妻子不断摆出咄咄逼人的姿态的缘故。这种姿态,不是恐吓或震慑,更像是无奈的挣扎,不愿意面对现实,更不愿意接受的心情。妻子在翻出丈夫的秘密之后,先是质问,嘲讽,而后劝他去看心理医生,可以看出她心里几多不易。在短短时间内,先是震惊,难过,而后又试图平复心情,帮忙想办法。做女人不易啊。可是即便这样,丈夫还是坚持冒生命危险去做手术,他也是勇敢的。在洗手间里被质问时,把头深深埋在双臂间,看他也是很挣扎的。早晚要面对的事,还是要去面对的。这部电影给了他一个好结局,但并非所有同类的人都能有这样的好运气。只希望看过的人,也能多想想,多给他们空间。不要上来就两手叉腰指责他们懦弱,没有人愿意撒谎和欺骗,尤其是骗自己。

  《我的路》影评(九):走在自己的路上。

  很莫名其妙,短短20分钟的故事,让我泪流满面,此时此刻,距离看完这个片子已经过了72小时。念念不忘的是,在男人病床前真诚认同的微笑前妻。

  男人和女人之间的话题是永远都聊不完了,你和这个人聊完会找到另外一个可以聊很久的人,最终的目的都是陪伴。我最受不了的事情是失去,失去和得到以及占有完全不同。不失去似乎比得到比占有更加的长久。走在自己的路上,做一个真正的自己,看似很容易,但是很多人是做不到。他们做到了,完成了蜕变。

  这个片子让我想到了金星,身边的人可能会议论她是如此的变态和神经病或者是不理解。可是改变自己又何必需要认同呢,这些都是自己的事情。我们会有很多的情绪,会有很多原则,会有很多想改变的事儿和突然以及坚强的决定。我是认同她的,在她身上可以看到近乎完美的绝对自由和真实个体。好吧,说说这个片子吧,这个片子的画面感什么的都很可见一斑,演员的演技真的很棒。吴镇宇在开场时的那段属于自己的show time让我震惊,多么的纠结和矛盾,但是又多么的坚定自己,她是个女人!

  我的话说完了,毫无营养可言的评论,女人拍的片子总是要比男人的片子隐喻多和隐忍的多。导演是个坚定的人,我会一直看一直支持一直默默的欣赏。关于想说的都是废话,语言都是假的。走在自己的路上,影子可能都是假的,但是自己是真的。晚安,所有我爱的人和那些即将遇到的人。

  《我的路》影评(十):【影评】《美丽2012》大师们的微电影:我的路以及新媒体电影的路

  微电影这个流行词汇一直充斥着尖端科技和时髦感,尤其是近两年更成为了新媒体和草根文化的代言人,它的传播和媒介已经呈现固定化,但其存在意义和真正的形态却很模糊,人人都爱提微电影概念,但不得不说,它仍然是作为广告的别样呈现模式、影音爱好者的短片尝试或者营销的体验方向而存在的。

  网络的微型电影是微博讯息化网络时代的应运而生,其相对传统电影电视的区别在于它具有的三微特征:微时间,即指电影时长短,微门槛,指从专业人士到草根都可以接手拍摄,微成本,则是指其从金钱人力到后期投资都比正统电影少得多。

  微电影的“三微特色”将讯息碎片化和网络互动化发挥到淋漓尽致,使得电影这种艺术成本高的娱乐形态进入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且人人皆可参与的时代。它的低门槛,广谱性与参与互动性符合这个新经济时代大众对于精神自由的要求、对于互动交流的感性诉求,使用视频化手段表达艺术和意识更促成了信息技术革命下的web3.0兴起。

  但微电影从来不意味着是单一的草根运动,大师联姻微电影早在2002年就由宝马汽车公司促成,英国演员克里夫•欧文主演了8部以宝马汽车为主题的10-15分钟的微型电影,8部短片分别邀请了吴宇森、李安、托尼•斯科特、盖•里奇、王家卫、约翰•弗兰克海默等国内外知名大导演执导,这8部微电影格局和风格各异,体现了各位导演的精彩的镜头语言和文化风格,一度引起了轰动,其超越了普通汽车广告的影响力和震撼力,让大师与微电影这一新媒体与传统的隆重结合在好莱坞和全球电影届取得了营销模式和艺术领域的双重认同。

  在电影还主要依靠院线和DVD发行取得收益的那十年,微电影在好莱坞和欧美地区成为了文艺片和大导演抒发情怀和集体创作的小清新式载体,聚集了 陈凯歌、沃纳•赫尔佐格、贝纳尔多•贝托鲁奇、克莱尔•丹尼斯等导演的微电影集锦《十分钟年华老去》,邀请了姜文、岩井俊二、娜塔莉•波特曼执导的微电影合成片《纽约,我爱你》都向全球展现了微电影的艺术性。

  而今,由中国媒体行业作为铺陈和纽带组织了一场新的大师VS微电影的实验性系列作品,许鞍华、蔡明亮、顾长卫和韩国导演金兑容分别送出了他们风格迥异又颇具个人趣味的微型电影,新时代大师微电影的交互样貌和前景又会如何呢?

  《我的路》

  许鞍华的《我的路》很有意思,更很有看点,吴镇宇一把年纪了,戴着个近乎搞笑的假发,用一脸踌躇嗫嚅又隐忍犹豫,复杂又欢乐的扮演了变性人,这就算是对这位演尽各种怪人和反派的影帝演员也是一个新奇的角色,更别提加上许鞍华举重若轻的一手关怀一手搞笑了,他们让《我的路》这部区区20-30分钟显得饱满、有趣、温暖且意犹未尽。

  一个中年香港男人,有不错的事业,也有娇妻和儿子,看似美满无缺却有着别样需求,他内心住着一个女人正在破壳而出,直到中年终于决定离婚实施变性,故事没有交代太多的来龙去脉,如许鞍华风格一如既往的节俭而忍耐,从吴镇宇生活的细节入手,就算是变性人,生活也是叨叨的诉说、逛逛的闲散、无奈的争执、平静的坚持和痛苦,电影分了小半的篇幅给了变性人的妻子,她的暴怒、纠结、斥责、怨气甚至近乎自怨自艾的悲伤,真实到几乎有点怅然的好笑,电影的镜头很奢侈却又简练,有点自嘲却不严厉,电影的最后,吴镇宇的妻子梁铮来到变性后的病房,两个人隔得不远不近,相视一笑,阳光打在变性人好像求仁得仁的脸上。

  许鞍华一直喜欢关注少数和弱势群体,如果说桃姐是因为老龄而略显弱势,那吴镇宇饰演的变性人四肢健全正值壮年,他的弱势只是因为他站在少数一面,像同性恋、异装癖一样内心种着别样的生活取向,许鞍华的《我的路》没打算为他们争辩、游行和叹息,她用30分钟的镜头还原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一样在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里忙碌、作乐和寻找自我,不粉饰也不丑化、不评论也不赞扬。

  《我的路》好像是一场小小声的宣言:我要走在自己的路上,即便上面空无一人,但至少那个我是真的。

  《你何止美丽》

  《晚秋》导演金兑容在汤唯和玄彬长篇累牍了2个小时的文艺爱情,那个故事显得非常慢热和悲伤,而在拍摄《你何止美丽》这部微电影时候,他就说过:这部大概会比《晚秋》更容易看下去。的确如此,《你何止美丽》依然是如《晚秋》一般的不相识的从见面到感情增进的男女对角戏,但是递进和矛盾爆发比《晚秋》快速得多,儿子为了给濒死的父亲一个交代,租了一个陌生姑娘充当女友,姑娘AV女郎出身各种活泼可爱,能说会道,还有点古灵精怪的无厘头。

  沉闷对峙活跃、话痨牵引无言,一对性格鲜明对立的男女在公路上、饭店里通过趣味对话交代彼此人生,而到了医院后,父亲却已经陷入昏迷,再也见不到并不需要见到假媳妇了,而最终,女孩却在病房里自high自足的义务奉献了媳妇献给公公的表演。

  《你何止美丽》是个浓缩了静和动、真与假、男与女、父与子、人生与命运等元素对峙的30分钟故事,戏里戏外那种很现实又超现实的故事和风格诠释了一场萍水相逢的戏假情真,从这点看,它更像一部合格的真正的微电影。

  《行者》

  李康生穿着红斗篷,好吧,或者说是红袈裟匀速缓慢凹造型的穿行在香港的闹市街头,光出门的镜头就拍了2分钟有余,蔡明亮将其电影中的徐缓而标志的长镜头挪到了微电影中,并丧心病狂般的放大,最终这部足足走了20分钟的微电影仿佛PPT一般令人费解、扶额和无奈。

  当然,也不是不反思他所谓的良苦用心,他让李康生扮演的大师如行为艺术一般的走过了最具香港味道的地点:旺角、中环、轩尼诗道、广东道、码头,行者不为所动的缓行和香港街头拥挤高速的忙碌人群形成鲜明对比,以慢行者对比快流逝,蔡明亮说这是拍给香港人的一部电影,希望他们能看到香港所失去的,反思是好的,但从表现形式上的过份行为艺术,总觉得蔡大师好像拍了个PPT。

  《龙头》

  顾长卫在《龙头》中想表达的东西太多,末世的情结、强拆的民怒、对生命和孕育的怀疑、对过往和历史的回顾,影片一会儿像个舞台剧、一会儿像个纪录片、一会儿又在高声朗诵和行为艺术间游移不定,令人有些抓不到头绪,仿佛他的思路未经梳理,也没有想到更为立体和电影化的表现形式。

  《龙头》整体叙事是碎片化,视野是宏观的,姿态是第六代的大师范儿,语境则是瞄准了生命、生活和时代的大命题,一方面有些淡定的空与大,一方面是中年危机的导演满目皆是的焦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