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蓝色星球2》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蓝色星球2》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3-23 21:2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蓝色星球2》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蓝色星球2》是一部由詹姆斯·霍尼伯内执导,戴维·阿滕伯勒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蓝色星球2》观后感(一):蓝色星球2第一集观后

  海洋广博神秘,浩荡聚力,可也很脆弱。冰盖在变薄,珊瑚在死去,巨型生物越来越多的被迫转向极地处求生。观影过程画面语言在悄悄传达环保信息润物细无声。 带着这一情绪,再来观看4k画质的美轮美奂海洋生物,冲浪宽温海豚纯粹为了好玩而冲浪,红海下刷珊瑚消炎,猪牙鱼为了吃蛤蜊锲而不舍砸碎壳子,珍鲹可以从水下对海上飞行的燕鸥发起攻击,很多从未公布过的视频,借助新技术和BBC的不计成本付出得以展示。 经常听说一些违反常理的事,比如母狼抚养了人类的婴孩,不仅不吃掉食物链中的食物,却以同类相待。不可思议的海洋,同样也有类似事儿。一群伪虎鲸追上了一群游动的宽吻海豚,紧张音乐中,伪虎鲸群径直冲入宽吻海豚群,突然之间,海豚调转方向,对追逐者发出另一种全新的声音双方交流起来,场面甚是和谐,双方竟是多年的老朋友,随后共同前行,合作捕食。 另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性别也可以自然变换。日本海的雌性巨隆鱼到了一定年龄长度身体里产生一种酶,逐渐地自己身材大变样,越来越高大,几个月就变成了雄性,此时的前夫已经成了仇人,为争地盘,大打出嘴。 气候变暖,对于海象来说影响极大温度上升,海象就连栖息的浮冰都变得难找起来,留在岸上,虎视眈眈的北极熊觊觎着自己的幼崽,关系生死未来处境堪忧。 环保不是一个人的事,但又少不了每一个人。对于一些为发展经济而破坏环境行为,要立场坚定的说不,不要被所谓的民族情绪给带到沟里,慢一点是可以的,环境坏了,再想修复可能就没机会了。

  《蓝色星球2》观后感(二):时隔16年《蓝色星球》再度归来,然而我们的海洋还能等吗?

  时隔16年,BBC的海洋纪录片《蓝色星球2》终于归来.海面之下的生命们,在镜头下展现出的活力创造力,远远超出你我想象。但震撼之余,不曾想这份美好正在被我们亲手破坏?

  地球表面的70%被水包围。比起人类生存的陆地,海洋占据了这个星球的比重大得多。称呼地球「蓝色星球」,恰如其分。我们向海洋索取丰富资源,却报之以伤害

  海洋的活力,来自完整的生物链。大到蓝鲸,小到浮游生物,都是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伴随着商业捕捞的发展,海鱼资源快速被消耗。近海鱼捕完了,就转向深海鱼。

  —全球每天有400万艘渔船奔向海洋,每年捕捞野生鱼9000万吨。80%的鱼种已经过度利用。

  —巨型船舶与声纳、网络技术结合,让渔船的捕捞范围可以覆盖60千米的海面。

  —航空和保鲜技术的进步,让出水的海产可以在24小时内到达地球的任意角落

  —深海捕捞网的应用,让海中90%的捕食鱼类在50年间被捕捞、食用。

  《海洋之死》中,海洋保护专家预言:按照现在的趋势,到2050年,海洋就会崩溃。这也绝不是危言耸听

  过度捕捞的后果,绝不只是「无鱼可吃」这么简单。在《蓝色星球2》中我们看到,过度捕捞伤害了以珊瑚礁为核心的生物链。海床上累积的有机物无法被消耗,只能逐渐腐烂,并产生甲烷和盐卤水。比海水重5倍的盐卤水在海床上汇聚成浓盐水池,成为海洋中的「死水」。误入这片「死水」的海洋生物,轻则中毒休克,重则直接死亡。而这些,不过是海洋生态被破坏的冰山一角。我们虽然不是杀死海洋的直接凶手,但正有意无意地担当帮凶。

  海洋污染、过度捕捞……这些问题看起来离我们的生活还有些遥远。但当问题涉及到环境保护与动物保护,「哪些食物不该吃」,人人都无法避免。

  有激进组织主张人类全面食素,以保护动物权益。诚然,我们无权用最高道德标准去苛责他人。但可以从自己做起,为了海洋、地球和我们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好的选择。比如尽可能选择「永续渔法」捕捞的海鲜,比如避开蓝鳍金枪鱼、大目金枪鱼等易危、濒危物种

  蓝鳍金枪鱼是大洋里最野性的生命,它们一般长2-2.5米,最长超过4米。它每小时可以游30-50km,最快可以达到每小时80km。同时,它是一种极为少见的温血鱼类,如果你跟它同游(假若你能跟上它的速度),伸手摸一摸它那光滑的身体,就能感受到它温暖皮肤。一条活到15岁的蓝鳍金枪鱼,便意味着它已经在大洋中遨游了160万公里,大洋两岸也已经来回了很多次——因为它在睡梦中也不会停止游泳,直到死亡。不过,大多数的太平洋蓝鳍金枪鱼并没有机会看到160万公里的风景,接近七成的太平洋蓝鳍金枪鱼在不到一岁时,就上了我们的餐桌,剩下的大多数金枪鱼也活不到三岁,而它们的平均寿命是四十年。

  蓝鳍金枪鱼位于海洋食物链的顶部,种群的灭绝或者大幅度下降,会对其他物种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海洋的生态。稍不留神,它们以及更多的物种就可能永远从这个星球上消失,然后被健忘的人类抛在脑后。

  在这些生物面前,「不吃」并不是什么艰难的选择。这个选择能拯救的生命,却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蓝色星球2》观后感(三):《Blue Planet-Ⅱ》一一视觉盛宴,心灵的挽歌

  终于于追到了第7集,荧屏之上,已经91岁满头银发的老爵爷将一只在当地动物保护组织努力下平安诞生的棱皮龟轻放在沙滩上,目送着这个幼小脆弱新生命在本能的促使下拼命划动四肢,回归海洋的怀抱

  棱皮龟早在2013年就被列入珍稀物种红色名录,而在当时,专家依照它们族群的锐减速度估算,预测棱皮龟很有可能在2017年前灭绝。

  而造成它们数量锐减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在海洋中丢弃塑料制品,使棱皮龟误认为是水母而吞食,造成肠道阻塞和死亡;而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类过度的捕食和溺毙。

  而现在,2018年已经过去了一个月,我们竟还有幸能够看到它们,这说明什么?这中间离不开许许多多的动物、环境保护者为此做出的巨大努力——与文化程度落后地区的原住捕食者沟通、对抗,发展旅游业从而转化一些捕猎者的收入来源,宣扬、感染更多的人加入保护者行列,通过教育传播下一代形成正向影响,各种公益片、名人利用影响力呼吁,包括我们现在正在看的这部经典之作也是其中的一分子

  起初,是本着带孩子打开视野培养大自然兴趣目的来观看这部网上好评几乎一面倒的纪录片的。

  一开始,也确实被美轮美奂的海洋世界所震撼,未曾被探寻过的绝妙风景,超越想象的神奇形态颜色的生物,令人惊叹的动物世界的智慧策略感人至深母子温情…毫不夸张地说,每一帧都可以美到做屏保,每一秒都能颠覆你的认知,每一段故事都能触碰你的心灵。

  可一路看到最后,却越来越感到庆幸,自己看了、并选择带着孩子看了这部影像,因为与前作相比,本作赋予我们更为深远意义,也给我们带来了更深层次思考

  大概在很多人的意识里,比如我自己,认为自己和环境污染、环境保护距离很遥远,可当看到拍摄者在远在几千公里外的孤岛上,从死去的漂泊信天翁腐烂风化的尸体里,翻出各式各样零食袋和包装纸时,想到信天翁父母为了喂饱宝宝要飞跃几千公里觅食,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宝宝带回了生命的威胁时,我看看身旁自己的孩子,内心乌云密布般压抑

  当看到我们随手丢弃的塑料制品随河流汇入海洋,分化成无数细小的有毒微粒,被浮游生物服食,小鱼吃浮游生物,大鱼吃小鱼……最后,在越大的海洋动物体内,这些有毒物质不断呈几何倍数聚集,便出现了那头不到一岁的小海豚,只因服食妈妈带有有毒微粒的乳汁而永远闭上了眼睛的画面时,同为人母,我仿佛听到了几年前“毒奶粉事件中,那些受害宝宝的家长撕心裂肺的哭诉和怒吼,“毒奶粉”有人担责、有人受罚、有人补偿,可动物们呢?有何处可说理……甚至,它们自始至终都不明白原因,只陷入失去孩子深深痛苦中。

  全球变暖导致冰山大面积融化,为了保护宝宝不受天敌北极熊的威胁,海豹妈妈只得用身体托举着还不会游泳的宝宝离开家园,寻找可以落脚的浮冰,可大块的冰山都逃不脱融化的命运更何况浮冰呢?浮冰的数量越来越少,找不到栖息地意味着母子俩不是被饿死就是累死淹死,精疲力竭的海豹妈妈走投无路,只得向浮冰上的同类狠狠撞去……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相信总有触动过你心灵的一幕。

  海洋是如此之大、如此之广、如此之神秘,而相比之下,我们人类的确太渺小

  可水滴尚能石穿,蝼蚁尚能溃堤,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极剧膨胀,人类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之大,远非我们想象可比。

  在影片中我们也看到,从赤道到两极,从城市海滨到无人荒岛,从浮游生物到巨鲸白鲨,气候变化、塑料污染和过度捕捞所造成的影响早已渗透进了海洋的每一个角落。

  但同时,我们也在绝望中看到了一丝希望一一影片用实例清楚地展示了在环保工作者和各界的努力下,海洋展现出的那令人惊叹的坚韧生命力。我们所要做的,只是给她一个喘息的机会。

  也许你和我一样,在影片结束后感到了一丝无助,毕竟除了节约水电、低碳出行以及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外,我们或许确实很难影响到巨型企业政府决策,甚至难以改变身边的许多人,个人所做的努力多少有泥牛入海的无力感。

  然而,在过度捕捞这一问题上,作为消费者的我们的选择却能够给一些濒危物种带来新的希望,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正如老爵爷在最后一集中所说:“我们在历史上扮演着独一无二角色,我们从未如此关心过我们对这个星球的所作所为,我们也从未拥有如此强大力量去做一些事情,当然我们有责任去关心我们蓝色的星球,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的未来取决于我们。”

  没错,大自然的一切都应属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生物,而且就像我们微小的危害汇聚起来,能够带给自然如此深切的影响一样,将微小的危害转变为微小的善行,同样会汇聚成一股暖流,形成强大的力量带给自然以正向的影响。

  通过言传身教影响下一代,用行动感染身边人,并通过宣传让更多人意识到个体力量对环境的影响力,每多一个人,便多一分力量,也多一分希望。

  我们留给我们的孩子的,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蓝色星球2》观后感(四):比起自然,人类算啥

  敬畏自然。

  海洋很美,人类很渺小,人类不过是众多自然造物中的一类(如果我们这个人种真的没把其他都灭了的话)。

  人类实在是太多了,社交网络的重心全是人类,哪里看到的都是人人人人。科学和无神论的确是解放宗教,并且让人类脚踏实地去研发新技术,但它却将人类变为与神同高的“创造者”。

  这就很无聊了,评判系统只有人类,网络上的各种观念也只有人类系统。

  人类的看法真的这么重要吗?

  当然不是啊!

  大自然一点都不care人类。雷该打就打,浪该翻就翻,各种生物奇形怪状,性别属性也是各种混乱,各种群之间也不只是生物链关系,还能是朋友

  无论人类觉得可爱与否,残酷与否,捕食者还是该吃就吃,被捕食者还是能逃就逃。没了咱们,地球还是这样转。

  :

  这个纪录片拍得十分美,比各种各样的科幻大片漂亮多了,并且都是“意想不到”的真实

  -----------------------------------------------------------------

  2018.1.7 第一集 故事梗概

  1. 极度聪明的宽吻海豚与它们的伪虎鲸小伙伴:找到你了!还认得我吗?

  2. 学得慢,飞的低,逃不快就要被吃掉的雀仔与暴力鱼群:竟然连纪录片都要教育我们培养快速学习能力

  3. 被当做背景的海洋植物: 你们呼吸氧气,有一半是我们辛辛苦苦光合出来的。

  4. 长大就要变性的雌鱼:谁厉害谁是大佬,请不要骄傲于你的总攻地位

  5. 巨浪:我们拍一拍,就是一万颗人类原子弹威力

  《蓝色星球2》观后感(五):豆瓣9.9《蓝色星球2》——这是一部用命拍出来的纪录片

  这是一部用命拍出来的纪录片

  4年跨39国,

  125次远征探险,

  1500天的水下作业

  6000多个小时潜水艇拍摄,

  仅播出1集豆瓣评分高达9.9分。

  我们没有心存敬畏,是因为我们对它一无所知

  所以,去看看这些奇迹吧。

  看过之后,就别装看不见。

  看过之后,就别让它消失。

  让我们以感恩的心,感受这份上帝带来的礼物

  《蓝色星球2》观后感(六):愿你一直都如此蔚蓝

  也许大海不及天空如此辽阔 但它却更加神秘 更加美丽 人类太渺小了 而大海与天空本就就不是属于我们的 但有多少人把她们当做金钱与利益的筹码?我们依靠着地球生存 却又一点一点的在摧毁她 但我们好像都忘了 万物由水而生 深海蕴藏了多少宝藏与知识等待着我们一点一点去发现 有多少生物依赖她来生存 我们也是其中之一啊 所以 海洋会一直在 不是吗?

  不要担心啊 可能有人不懂你的美 也有人想尽办法的去残害你 但一直有人在保护着你呢 总有人打心底的喜欢你 你多漂亮啊 你的容颜永远都不会衰老 不是吗?

  感谢BBC 让更多人感受到了大海的无限魅力 每一帧都如此美丽 美的热泪盈眶 美到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我都只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了 但是

  对不起

  We throw rubbish.We don't understand you.We don't protect you a lot.We don't know how important you are.We killed so many creatures that lives depends on you.

  We won't do it again. Anymore.

  Will you forgive us?

  ...

  Wish you always as blue as before.

  Just do it now.

  《蓝色星球2》观后感(七):英剧速递,蓝色星球2 Blue Planet II

  海洋,地球上最神秘的地方,一个可以容纳数十万各类物种生活的超级空间。

  人类,地球上最智慧的动物,一个推进文明发展又摧毁文明遗产的庞大族群。

  人类与海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着不少相似之处。

  但与一望无垠的大海相比,人类却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所以,当我们面对海洋的时候,必须心存敬畏!

  数百年来,人类一直试图了解海洋的奥秘,生存的物种、内部的环境、海底的资源...但由于科技发展的局限性,至今我们可以探寻的海洋世界,还只是冰山一角

  今天,笔者利用这篇文章,向各位引荐一部英国BBC出品的海洋纪录片,希望所有爱好大自然的同学们可以在有限的科技条件下,尽可能多的了解未知的海洋世界。

  英剧《Blue Planet II》(蓝色星球2)

  作品类型:纪录片

  上映时间:2017年10月29日在英国上映(共7集,截止发稿连载至第2集)

  作为在下本年度最为期待的一部自然类纪录片,本作的亮点相当多。接下来的时间,让我们跟随Sir David Attenborough的脚踪,一起进入神秘又魔幻的海洋世界。

  看点一,BBC出品

  C自然类纪录片,金子招牌。当今世界上,纪录片领域,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团体可以与之比肩。BBC出品,必属精品。无论是题材的广泛性,还是制作的精良度;无论是画面的美妙绝伦,还是叙事的精雕细琢;无论从视觉上,还是从听觉上,都是无可比拟的超级享受。

  看点二,David Attenborough爵士现身

  作为英国最知名的主播,鲐背之年的David Attenborough爵士出现在本作中,担当旁白、解说,令每一位观众肃然起敬!

  David Attenborough,何许人也?

  被世人誉为“世界自然纪录片之父”!

  长期致力于拍摄自然题材!

  C的王牌主播!

  今年91岁高龄!

  可以聆听到这样一位睿智长者的解说与点评,岂不是人生一大幸事。

  看点三,4年磨一剑

  历时4年的拍摄时间,踏遍每一寸海域;装备最先进的潜水装置,潜入深海800多米、蹲守近千小时捕捉生物画面;对抗恶劣的环境、瞬息万变的气候;不断尝试,不断失败,不断改进,直到拍摄到最美的画面;耐心等待,努力付出,坚定信念,直到找寻到最称心的影像。

  《蓝色星球2》的制作团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敬业,正是他们孜孜不倦的付出,才能使我们观众享受到最震撼、最真实、最难忘的终极画面。

  看点四,故事性

  什么是“故事性”?也就人们常说的“剧情故事”。

  自然类纪录片也有故事性?当然有。海洋生物的故事比人类社会的更为精彩。它们的生活习性、饮食习惯都是巨大的卖点与看点。

  如:第一集中讲述的几个小故事,红海海豚进行”珊瑚按摩“、大堡礁猪齿鱼吃蛤蜊、印度洋珍鲹捕鱼、墨西哥蝠鲼群居生活、新西兰宽吻海豚与伪虎鲸联合觅食、日本海巨型濑鱼求偶、挪威虎鲸捕食鲱鱼、北极海象生存状态。

  第二集中,导演又向观众展示了海底食物链、鲸鱼尸体消亡、海底火山奇观等多个令人大开眼界的小故事。让人叹为观止。

  高超的叙事架构、丰富的故事内容、老练的旁白配音,这个组合太完美了。

  看点五,思想性

  所有的作品,不论类型、题材、篇幅,思想性是关键要义之一。恕我直言,一部没有思想的影片根本没有存在的意义!

  C深得其中之要领,所以每一部纪录片都有内在深刻思想性!本作亦不例外。一开场就点明了此作的初衷——警示当代人,控制"温室效应",切实保护环境,从个人做起保护地球与人类的未来!

  这就是本作隐藏在华丽画面下的深刻涵义!

  书不尽言,就此搁笔。最后的最后,以David Attenborough爵士的一段话收尾,你我共勉。

  在我看来,自然世界是澎湃激情最大的源泉,是视觉之美最大的源泉,是智慧兴趣最大的源泉。

  导演★★★★★(延续第一季辉煌,妙不可言)

  演员★★★★★(爵士的旁白,无人能出其右)

  剧情★★★★★(思想性、叙事性一流,无可挑剔)

  视效★★★★★(每一帧都那么美,摄像师太棒了)

  音效★★★★★(气势磅礴,与画面拥有百分百的默契度)

  推荐度★★★★★(建议所有人士观看,绝对精品)

  更多影评+推荐首发于微信公众号“floyd与helen的旅途集锦”,谢谢

  《蓝色星球2》观后感(八):《蓝色星球2》最后一集:看见美丽与忧愁

  《蓝色星球2》系列第七集,也就是最后一集,影片结尾时,大卫·爱登堡坐在沙滩边上,海风依旧吹乱他的白发。

  他说:“我们在历史上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我们从未如此关心过我们对这个星球的所作所为,我们也从未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去做一些事情,当然我们有责任去关心我们蓝色的星球,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的生命的未来取决于我们。”

  他说完这段话,便也意味着这部伟大的讲述海洋生命故事的纪录片落下帷幕,下一次,不知道还要多久才能再听到爱登堡出镜旁白的纪录片。

  第七集:我们的蓝色星球

  最后一集,讲述的,是我们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以及为此付诸保护行动的科学家和保护者的故事。

  “但,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在这集的几个故事中,91岁的老爵爷现身出镜讲解。一开始他站在船头,“海洋如今受到的威胁在人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老爷子弯下腰,捡起海边的垃圾。自从塑料制品被发明以来成为人类日常离不开的物品,如今,每年有八百万吨的垃圾流入海洋中。

  它们对海洋生物造成巨大的影响。

  片中讲述了因为海洋垃圾累积的毒素造成年轻海豚的死亡。即便是远在南乔治亚岛上的漂泊信天翁也未能幸免,不少雏鸟因为误食塑料垃圾而丧命。

  在加勒比海边,少数几个小岛上,棱皮龟上岸产卵(小编第一次知道棱皮海龟,是当年动物世界里艾爵爷的讲解),如今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

  珍稀棱皮龟惨遭屠宰,海龟保育之路任重道远

1984年出版的《The living planet》封底

  1984年,30多年前,五十多岁的爱登堡趴在棱皮龟的旁边,讲解棱皮龟产卵。

  30多年后,91岁的爱登堡,穿着同样的衣服,依旧是左手戴着手表,同样趴在棱皮龟的身旁讲解,还被棱皮龟喷出的盐腺还吓了一下。

  当地的保育组织,通过人工干预保护棱皮龟的卵,在卵孵化后将小海龟护送到海里,保育组织还在当地学校进行宣传教育以及生态导赏的方式保护海龟。

  在这些人的帮助下,棱皮龟这一古老的物种,或许能有生存下去的希望。

  我们还面临全球气候变暖,海水酸化,导致珊瑚的白化死亡,贝类的外壳被酸腐蚀。

  还有海平面上升的问题,老爵爷坐着直升飞机在迈阿密上空讲解,他说,科学家预测在本世纪末,海平面将上升一到两米,到时候,迈阿密这座城市部分将会被湮没。

  这一集里,还揭示了过度捕捞对虎鲸的影响、海洋噪音对海洋鱼类的影响等等问题。

  回顾《蓝色星球2》这部作品,任何美誉都不为过。将近五年的拍摄打造的七集故事,我们看到最深的海沟里生活的鱼,我们看到鱼的智慧,我们看到最为美丽壮观的珊瑚礁世界,我们看到许许多多从未被记录过的海洋里发生的生命故事。同时,也看到这个水球的忧愁。

  在知道这部片子将上映的时候,是满心期待的,期待当中出现在中国海域讲述的故事,不是忧愁的,而是美丽的海洋生物的故事。遗憾的是,直到看完最后一秒,奇迹没有出现。

  我也希望,我们能有更多讲述自己海洋生命故事的自然纪录片。而不是那些大行其道,那些告诉你抓弹涂鱼吃,如何腌制短趾和尚蟹或是捕捉飞鱼的故事。

  2001年,蓝色星球第一季时,大卫·爱登堡是站在海水中讲解,当时他75岁。16年之后,蓝色星球第二季,他在黄昏中遥望茫茫大海,似乎叹了一口气。

  大卫曾说过:“伟大的自然影像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是刻骨铭心的。它们是美丽、奇迹和快乐的深厚源泉……这些影像告诉我们如何感受和对待自然。”

  是的,这就是爱登堡的魅力,生命故事的伟大,自然纪录片的意义。

  《蓝色星球2》观后感(九):豆瓣9.9,史上最美纪录片回归,16年没白等!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众号电影天堂(ID:dianyingnews)

  还记得去年11月《地球脉动2》带给我们的震撼吗?

  还记得16年前《蓝色星球》为我们展现的神奇吗?

  原来我们生活的地球如此富饶美丽,原来有那么多千奇百怪的生命与我们共同呼吸。

  而我们竟对此一无所知,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我们看到了壮丽的“奇迹”。

  前天,史上最美纪录片《蓝色星球2》开播了,第一集播出后豆瓣评分飙到了9.9。

  在堂叔看来,10分都不能表达我内心的汹涌澎拜,震撼与感伤。

  《蓝色星球》讲述的是地球上最后的那一抹蓝——海洋。

  海洋是一个和陆地平行存在的世界。如果说陆地被人主导着,深海就像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

  海洋里处处是我们不知道的神奇,绚丽多彩又暗藏危险。

  宽吻海豚喜欢成群结队玩耍嬉戏。

  它们冲浪,只为全然享受冲浪的快乐,顺便还能交一群兴趣相同的朋友,何乐而不为?

  回到深海,成年的宽吻海豚会带着未成年海豚在一种特别的珊瑚上摩擦摩擦。

  不是因为好玩,而是因为珊瑚自带可以消炎的粘液,海豚们在用这种方式预防感染。

  活泼的宽吻海豚还喜欢唠嗑,声音大到很容易引来伪虎鲸。当你不停地为海豚担心时,奇迹发生了。

  海豚转身对着伪虎鲸发出与之前不同的叫声,然后两个不同的物种好似老友重逢,竟开始了合作捕食之路。

  化敌为友这种事,在海洋里也只有宽吻海豚才干得出来吧。

  在海洋里,聪明的不只有宽吻海豚。虎齿鱼虽然没手没脚,却爱吃有壳的蛤蜊。

  要说一个吃货的终极战斗力,看虎齿鱼的耐心就够了。

  它会在碗状珊瑚中找一块突起,然后不停用嘴叼着蛤蜊往坚硬处砸,一次又一次,直到砸开为止。

  有的鱼会自己剥蛤蜊,有的鱼会变性,能够从雌鱼变成雄鱼。

  金黄突额的巨型隆头鱼就拥有这种神奇的“超能力”。十岁左右的雌鱼已经不会再理会雄鱼的求爱,因为“她”正要变成“他”。

  每一条雌鱼身体里都有条雄鱼在伺机而动,真是神奇又惊悚的存在。

  隆头鱼会变性是不是够稀罕,珍鲹会捕鸟更让人大开眼界。

  我们听过鸟吃鱼,从没想过鱼还能吃鸟。

  珍鲹作为数学天才,会计算燕鸥的飞行高度、飞行速度以及飞行轨道,它们会用这些知识咬住在海面休息的燕鸥。

  但更多普通的鱼还是逃脱不了被更大的海洋生物吃掉的命运。

  懂得团队合作的虎鲸会把鲱鱼鱼群逼到近水面的地方,然后甩动尾巴把鱼群震晕。

  这还不算什么,最让人震惊的是准备不劳而获的座头鲸争先恐后赶来,一个大张口,就能吞进去100公斤鲱鱼。

  上面的这些是不是刷新了你对海洋的认知?!

  相比《蓝色星球》第一部,第二部不仅让我们对海洋叹为观止,更能让我们在超清晰的画面中可以沉浸在这个绚丽夺目的世界。

  没有特效,没有CG,全都是真实,近在眼前的真实,容不得我们不震撼。

  带给我们浸入式体验的是先进的技术。

  拍摄机器从当年的16mm胶片摄影机升级为4K高清摄像机,所以越大的屏幕会有越好的观感。

  为了拍摄海底发光的浮游生物,BBC使用了微光摄像机。所以我们才能看到一幅奇幻的蓝光景象。

  为了跟拍出清晰的海豚冲浪,BBC使用了吸盘式摄像机。由此我们才得以看到第一集开头海豚欢快冲浪的壮景。

  除了画面的难得一见又超高清,旁白和配乐也值得一提。

  91岁的大卫·爱登堡在16年之后再次担任旁白。

  91岁的老爷子对此表示:

  能再次参与到占据地球大部分的水下世界的探索,我很激动,何况我们对其依旧知之甚少。

  音乐由大神汉斯·季默操刀。今年简直是季默年,《敦刻尔克》、《银翼杀手2049》的配乐都让人难以忘怀。

  看多了BBC的纪录片,就知道拍摄团队的敬业已经是家常便饭。

  《蓝色星球2》的拍摄时间长达4年,摄制组跨越了将近40个国家,足迹遍布全球所有海域。

  拍摄人员甚至会在千米深的海底等待一千个小时,不然我们哪能看到那些罕见的精彩瞬间。

  在我们看到这些一生都可能无法得见的绚丽海洋后,一个转折,《蓝色星球2》就告诉我们,这些美好正在被人类一点点破坏掉。

  因为人类的问题,环境被污染,全球在变暖。

  极地冰川快速消融,海象失去了它们可以休憩的家园

  北极熊为了给孩子们找食物,时刻盯着陆地上的小海象。

  为了远离危险,海象妈妈更愿意带着小海象在海上漂浮的冰块上休息。

  冰川消融,冰块也变得容易破碎。能承载海象重量的冰块太少了,以致于有的海象妈妈只能抱着宝宝在海里一点点绝望。

  这个场景太让人泪奔。

  绝望的海象妈妈决定为了孩子奋力一搏,拼命想要挤上已经拥挤不堪的冰块。终于,海象妈妈带着宝宝上了冰块,也是在那一瞬间,冰块碎了。

  所有海象们都不得不再找新的可以休息的冰块。这一幕让人心疼又心碎。

  心疼的是它们连找一个可以栖身的地方都这么困难,心碎的是造成这一切的是我们人类。

  当我们开始抱怨自己天天生活在雾霾与阴沉中时,没有人不向往湛蓝的天空与海洋;

  当我们日复一日过着枯燥平凡的生活,没有人不期冀绚丽与神奇。

  当《蓝色星球2》让我们看到向往的湛蓝和神奇,看到如梦似幻的真实,

  看到和我们平等存在的其他物种的喜怒哀乐,看到它们艰难又自在地活着,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以己之力守护这一切,我们还怎么忍心做出各种不环保的事?

  但愿地球上最后的这抹湛蓝与神奇,可以一直都存在。

  永不消逝。

  《蓝色星球2》观后感(十):好故事,好技术

  纪录片难得可以拍的这么生动有趣。有意思的解说加上配乐增加了很多的戏剧张力,虽然是动物的日常,可也带入了紧张,惊险,喜悦或者感情。更何况海洋里本来就有那么多新奇的动物和神奇的生活方式。

  一直觉得章鱼很恶心的我,看到了海洋里生活着的章鱼,好像也没那么觉得可怕了。这是章鱼(乌贼?)闭上的嘴巴。

  有些鱼也是会搬运东西,使用外力的。

  这个鱼好像黑人歌手盆栽~自带搞笑风

  画面超清晰,也有很多即使亲眼去看也很难看到的细节特写镜头和特殊情景,虽然在部分花絮里能看到他们使用高清的水下摄影机和遥控摄影机进行拍摄,还是觉得好神奇,怎么能拍到那么多细致的镜头。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