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们的精神角落》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们的精神角落》经典观后感集

2018-04-05 21:4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们的精神角落》经典观后感集

  《我们的精神角落》是一部由罗景壬执导,余岱宗 / 林美吟主演的一部剧情 / 短片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的精神角落》观后感(一):我要玩小号

  每日每夜我都躲在一个狭小的角落,

  沉迷在书影音中,

  那也许就是我的小秘密

  除了这个小秘密我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我不看书,我只听FM)

  我是神经患者,不过我没病。

  即便被人误解,被束缚住,我依旧直面迎接,拥抱那一切“误解”。(同学觉得我在豆瓣就是约炮专业户)

  我走遍世界各地,也许其实一直是原地没动

  不过这不重要,我是自由的。(我没出去旅行过,每天看着别人的旅行幻想

  渴望交流的我,懂得如何与人相处,但不强求共鸣

  但还是被批斗。(百家争鸣的这块地,总是有老法师教育我,跟我BB)

  我勇敢热爱和平

  却总是死在有声似无声的战壕里(不要多说话,但是我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我怀疑自己在哪里,该去哪里

  怀疑是不是年岁上的隔阂,他们把我困住,让我感到压抑小孩们总是能排挤老帮菜)

  我不记得小时候的事,

  只能晒晒妈妈眼里小时候的我。(还记得我们晒小时候的照片还有晒老爸老妈年轻照片的线上活动吗)

  别人不需要没关系

  我被带进了小圈子(混过小圈子的都知道)

  我在这里被人被关心,有的关心的人在帮我去除棱角

  我不需要,恋人出现带我逃离这里。

  不过再想想也许只是她一时荷尔蒙冲动

  原来那不是爱情

  求你不要把我踢回无人问津的小角落(一直以为那是爱情,谁知道那只是约炮,然后我还被一脚踹回了现实

  没办法,我还是回到那片小角落吧

  也许只有在这里能释放我身上的束缚。

  神经病就神经病

  就让我当一故步自封的神经病人吧。(还是让我回到小号的时候,当个自言自语的神经病人吧,至少那个时候我没束缚)

  《我们的精神角落》观后感(二):豆瓣只是另一个社会

  这是豆瓣的开年大作吗?老实说不怎么喜欢所以没有看完因为不够真实全面(似乎是站在男性视角)和走心,出于礼貌我给了3星。作品归作品,我仍然想说我很喜欢这里因为三个关键词:自由、精神和期待,甚至可以说它是我心灵的另一个家。豆瓣是我耗时最多且基本唯一的网络虚拟空间(现如今还有其他可以想得起的空间吗?)有时候会影响到现实生活

  豆瓣是一个“一旦吃了就上瘾”的地方,有人说它是精神病人抱团地,有人说这里不会有一个熟人,在某种意义上它和微信功能刚好相反,逃避现实的感觉是多么美好。我有时只用它听音乐,寻找同道中人;如果运气好的话,或许能找到知音

  不可否认在十分喜欢它的同时,我也说点不搭调甚至是唱反调的东西,请原谅一直感性的我今天也突然想现实批判精神(俗称理性)一把。不要把豆瓣说得那么“高大上”,它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有人把它视为心灵家园,搁置现实无法安放的精神能量;有人用它摇旗呐喊一呼百应,有人用它赚钱,有人用它约炮,权利金钱、女(男)人,一个也少不了人们各取所需,它是另一个社会。

  豆瓣只是豆瓣,生活还要继续。精神和物质息息相关,从来都无法割舍也不能割舍,尽管我们都想割舍。

  最后依然要说:感谢豆瓣,感谢有你陪伴

  《我们的精神角落》观后感(三):谢谢你,my inner space

  伽利略做过一个实验,将一个钢球从斜面的某个高度放下,这个钢球受到重力作用,会不断地往前滚动,接触面越光滑,钢球离开斜面后滚动的距离就越远。如果接触面达到了绝对光滑,这个钢球将一路向前,永不停息。这样一种光滑的临界点,被认为是物理数学区别,如今看来,也是豆瓣和其他地方的区别,或者说,是我们的精神角落和现实世界的区别。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喜欢古诗,寓言荒谬,幻灭,它们都远离这个尘世之上,但却又无比真实地存在于这个尘世。不然的话,你的脚步为什么会被博尔赫斯那贫穷街道所挽留,你的目光为什么会被帕慕克的海峡吸引,你的心灵为什么会在川端康成的雪国里融化。你知道你的生命与那些故事并无关系,但你仍然被那些语言所蛊惑,被它们卷持着路过荒村和野店。也许豆瓣就是那些语言和故事最好的生长土壤,你从小到大听过的音乐,翻过的书籍,看过的电影,都不曾死去,它们仍在豆瓣里生长着,等你在偶然的时刻回来看望它们。

  在现实世界里,有生老病死,喜乐苦悲,爱恨情仇,它们用不同方式陪伴着你的成长,消磨着你的生命。这些东西,豆瓣也有,只是说,它们都被写成了文字,唱成了歌,拍成了电影,变成了谎言,或者说是幻梦。你知道那是假的,但你仍旧喜欢它们,迷恋它们,因为它们是那样地安静生动,值得寻味。小孩子才想要整个世界,大人只渴求一个精神角落,但是在这里,你已经迷失了自己,你是一个大人,还是一个小孩呢。为什么你会像孩子一样天真烂漫,又像一个大人一样缄默不语,不要想得太多,既然来了这里,就坐下来喝杯酒吧

  我们谈论豆瓣,并不是谈论那个社区,那个网站,尽管我们会为之癫狂,他们要将豆邮改成私信,你们就闹得满城风雨。你之所以会那么在乎,是因为你在乎的不是那个社区,那个网站。不管他们有多么优质的算法,多么美观的界面,你知道那都不是你所真正在乎的。那豆瓣是什么呢,它应该只属于你,它是你的精神角落,它承载了你童年的幻梦,长大的的烦恼内心痛苦幸福。在你的幼年的时候,你如果感觉到委屈,会毫无征兆地大哭,大闹,大声咋呼,如今长大了,你又感觉到了悲伤,但已不能哭,只能把自己关进房间,关在豆瓣。

  你的豆瓣,你的精神角落,你不能说的秘密。没有了豆瓣,你仍然能够很好地活着,被上司嘉奖,和同事扯皮,与友人交心,跟亲人同生共死。但如果真的没有了豆瓣,你会感觉到一种失落,难以言说的失落,也许还会压得你喘不过气。坐在夜晚的火车上,你将看不见那些昏黄得醉人的灯火,你只会和对面的陌生人一起打扑克,嗑瓜子夸夸其谈。走在凌晨的街道上,你将看不见一座城市的苏醒,感受不到那些藏在空气里的惺忪迷离,只能抱起一杯豆浆大步向前。你的豆瓣,其实给了你另一种生活的可能,你得不到它,但你可以沉迷于它。

  我们喜欢豆瓣,是因为我们都是自私的人,我们喜欢的只不过是我们自己。那里没有同事,亲友,没有生活的纷扰,社会的新闻,只有让你着迷的故事,让你沉醉的语言,而着迷和沉醉,本身就是一种毒药。我们喜欢豆瓣,是因为我们都是无私的人,那里没有心机,算计,没有无尽的索取,没有露骨的虚荣,只有让你憩息的寂静,让你沉睡的困倦,而寂静和困倦,本身就是一种解药。面对这个疯狂时代,面对这些被时代所摧毁的人群,我们无能为力,只能被时代所卷持,被人群所冲散,不知去处狼狈不堪。面对这个疯狂的时代,面对这些被时代所摧毁的人群,我们奋起抵抗,静默而坚忍地守护着自己的精神角落,不为外界所知晓,不为外人所窥测,让它不知秦汉地生长和繁荣

  很小的时候我就喜欢说话,大声地说话,每次放学回家,站在离我妈十几米远的地方,我就迫不及待地大声言说,家人都为我的活泼多动所困扰。后来读书借宿,我还是喜欢说话,深夜十二点披着被子坐在床上,给围在身边的同学编鬼故事,总是吓得大伙儿睡不着觉。再后来啊,我突然就不再说话了,一夜之间变成了沉默男孩,开始喜欢写字,写很多的字,很长的字。在学校念物理的时候,我很喜欢写字,离开校园去做分析师了,还是很喜欢写字。记得最深刻的,是在最后一个寒假,为了写一本小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四十天,敲出了八万字,后来差点得了抑郁症。但我始终怀念那四十天,它成了我的故事。

  在不长不短的二十年里,我曾执迷不悟眷恋过一座城市,深爱过一个女孩,她有一双很好看的大眼睛,有整天笑不完的快乐。在糟糕的二十二岁里,我离开了那个女孩,离开了我那时生活的全部根基,告别一切,一去不返。林夕写过一首歌,说当时如果留在那里,她的头发该会有多长,想起那首歌的时候,我心酸如蚀。生活里的一切,都是对立和共生的,所以啊,请不要用仇恨的目光去审视你内心的遗憾愧疚悔恨,它们终将成为腐烂在土壤里的花朵,长成你身体里新的血肉。每个人都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孤独和远方。过往的一切都消失了,变成了风,变成了你的语言,和你的故事一起,成为了你的豆瓣。

  我们都已经活到了一定的年纪,看过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也知道在自己波澜不惊一生里,也会有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生命本身就是充满局限的,生在岭南的人可能一辈子都去不了南极洲,生在北京的人可能一辈子都去不了北冰洋。我们只能生存在地球上一个针尖大小的角落里,和你遇见的人聊天,说笑,和你喜欢的人恋爱,生子,这一切都温暖得让人落泪,又孤独得让人怅惘。我总觉得在未来的某一天里,我会牵着你的手走过所有鲜花盛开的地方,不再回头。我总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里,我们能相拥在浪潮汹涌的海边,身旁是滔天的巨浪,它排山倒海势如破竹,而我的眼里只有你,我将轻轻地吻你。但你已不复存在,你也不曾存在过,就像我也不复存在,我也不曾存在过。

  我们的精神角落,我们的豆瓣,你是旅人的驿站,你是流浪汉的桥洞,你是猫和狗的乐园。你是鲜花盛开的河岸,你是枯藤老树的昏鸦,而我们,是那个在天涯的断肠人啊。

  谢谢你,my inner space.

  《我们的精神角落》观后感(四):促使我毕业论文选择罗景壬的豆瓣广告

  参考了以下几位的评论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778882/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777399/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779595/

  影片开始,独特的第一人称镜头就给人新奇之感——这对于熟悉电影的豆瓣用户来说简直是一种视觉福利,对于行外人来说也充满吸引力

  画面显示在泛黄的昏暗灯光下,主人公,也就是镜头后的观众“你”,在读着一本英文书。房间里没有信号屏幕上闪着雪花的小彩电发出沙沙的噪音。关掉电视,拿起老式按键电话,拨打了911。电话里的女人用英语回答:911 Emergency。没有说话,挂掉电话,从抽屉中取出一把小刀。旁白,也就是主人公自白,开始说话:“除了一个小秘密,我只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 。 ”身后传来敲门声,打开门,音乐响起。

  这首歌是David Gerald Lawrence的《Sweet little hunter》,非常小众的一首歌,国内甚至没有资源,低音男声极尽慵懒深情背景音乐的选择既透露豆瓣的气质,又与广告片风格相符,堪称完美

  独白配合音乐继续:“我张开双臂拥抱世界,世界也拥抱我。可原来世界的“拥抱”是套上精神病院的束缚衣。开篇就用精神病服装这种充满cult片风格的道具,令人眼前一亮,为导演大胆别出心裁竖起大拇指。独白:“我经历的 ,或未经历的 ,都是我想表达的。 ”

  上到救护车后,非常快地切换场景汽车后面的高架桥,火车车厢,火车后的铁轨,火车窗外的风景,火车哐啷哐啷驶在跨国白雪皑皑河流大桥上,船坞,船尾卷起的浪花海面的冰川,最终来到一间窄小的诊所,里面一位衣冠楚楚心理医生先是心平气和地和主人公谈话,但是突然变得凶狠,开口吞下镜头(代表着主人公)。这时的旁白竟然是“我自由,渴望交流 ,懂得与人相处 ,但不强求共鸣 。”这两个片段中画面和旁白几乎完全呈反讽状态含义上的音画错位,令人不由得思考究竟两者哪个是真实的。因为镜头被吞,所以画面变黑,然后渐渐以睁开眼皮的方式变清晰(仍然是第一人称的拍摄方式),醒过来(其实是进入今敏般五彩斑斓梦境),“我勇敢,热爱和平 ,总奋不顾身的怀疑 。”主人公躺在猩红的战壕中,脚下倒着牺牲战友头顶是冒着枪炮向前冲锋的袍泽们。主人公起身,接着前面继续自言自语“怀疑…我在哪里 ”,从战壕中爬出,却发现之前的漫天火光不是连天炮火,而是孩童燃放的花火,小孩子们排斥地盯着他,正应和了旁白“该去哪里”。之后主人公被孩子们嬉闹地拖进婴儿的保温箱中,镜头前灯光摇晃,就着强光切到同样是明亮医院天花板灯光,一个中年女人打开保温箱,代表着主人公回到婴儿时期母亲抱着主人公,镜头在女人手中缓慢横向扫拍,像是孩子被母亲抱着转圈。“ 童年,或许还有过些… 可和你一样,小时候的事,只有大人才记得 。”

  镜头突然360垂直旋转,转到足球场的外景,主人公被教练拖走,又经过篮球场,再拖过建筑楼道,最后停在仰视高楼的地面,营造出一种被抛下楼甚或是跳楼的悬疑。这里同样是反讽:“我健康,偶尔脆弱,但从不缺少照顾”,同时又被抬进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准备对主人公进行解剖。

  这时一个护士突然冲出来拉走主人公,穿过一道道走廊,来到一个卫生间,摘下口罩,脱下护士装,巧笑倩兮“也尝过 ,爱情的滋味,真正的爱情 ”但是褪下伪装后身着学生制服的女友脸上短时间阴晴变化,狠狠地一把推开主人公,关门而去。

  而卫生间忽而开始抖动,望向窗外,是航天器发射架,然后是一些列特效场景,表示主人公到了太空。“ 如果不联络,朋友们并不知道我在哪里,但他们明白 ,除了这个小秘密 ,我只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 。”在太空舱,主人公掏出开头带走的小刀,划开束缚衣,解救了自己,相应地,台词也和开头呼应:“我有时,会张开双臂拥抱世界,有时,我只想一个人 。”

  整个广告片充满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天马行空的意象组合和脱离常规的故事推进方式,就像是一部意识流电影,内含的诸多文艺青年心理隐喻,戳中了许多豆瓣用户。全片每个场景都安排细致,一个房间内部的置物和饰品满满当当,充满电影质感,不像许多其他广告应付搭景,留下许多破洞一般的空白。另外,整部电影看似色泽昏暗,其实对光的使用十分考究,不同场景的色温和色调都随着情绪和环境而变化,颗粒质感明显但是没有丢失任何细节。第一人称的广角镜头加上丰富的场景切换方式,更是让广告片充满了值得重复观看的资本。

  《我们的精神角落》观后感(五):精神角落至少还有“我们”

  这几天打开豆瓣app,在小事首页几乎全是“来自小事考研”。之前潜伏在比较冷的某一豆瓣小组,有一个话题顶起来挺长,是关于留学的,好多人留言自己在哪个国家留学或即将留学。这也没什么奇怪,据说豆瓣80%的用户学历水平都在大学本科以上。

  作为豆瓣的宣传片,我打出4星主要是因为这部片子很好的说明了“豆瓣”是什么。

  书本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方面,一开始主角是在屋子里看书,后来主角去找了也喜欢读书的“同好”,但是对方并不同意你的观点。片尾主角又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重新拿起了书。短片似乎在说兴趣属于自己,你也可以找“同好”,虽然对方也不一定完全认同你,但是我也不需要强求。短片一直想说要拥抱世界,却是以捆住身体的方式来面对世界的,最后还要靠自己带出来的刀子解除束缚。如果说短片开头是早晨,那么“我”是孤独的;我出去“上学上班”,我还是孤独的;我去找“同好”,我仍旧孤独。最后,主角“放学下班”,坐在马桶上升空回到小屋子,终究还是孤独的。

  开头走出屋子的时候,闪过许多火车上、大桥上、船上等场景。豆瓣用户确实有许许多多的旅游狂人,似乎文艺范都要旅游一把。到过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国家,走过万里路,欣赏过各国美景,所以有了很多的人生感悟,有了人生感悟精神境界好像就提高了。

  后来开始回忆啊回忆。“我”想起了小时候,可惜记忆不多,只有母亲围着你笑,把你拉扯大。在足球场上,被拖过看到篮筐,这明显是带有男性特点的成长经历,不知道会不会让“独立”了的豆瓣女性反感。“我”回忆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之中发生过很多事,比如“我”被拖进医院,这一切一切作为有十年历史时间的豆瓣,可以记录太多太多自己的成长经历。之后,“我”开始尝试爱情的滋味,真正的爱情——女主角脱脱脱。这体现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直接看A片是不能引起欲望的,只有脱脱脱的过程才能引起爱欲,有时候如果对方是个豆瓣账号反而能让人引起好感,不知道是否有人会爱上一个账号。

  整个短片总体是以第一人称展开的,这估计是要表示这是每一个我们自己,一个孤独的自己。那么就要问,为什么渴望交流、拥抱世界的“我”却最终是孤独的?日益增长的生产力使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说的通俗点就是有钱了。一个在工厂里工作12小时的工人没时间孤独,也很难想象会上豆瓣。豆瓣用户的主要组成是教育水平高、工资收入高等方面的,这些方面可以说彼此相互影响,说白了你想去找个收入高的好工作首先你得有相应的学历证书。钱多了,小资们才可以去各国旅游,然后摆出一副典型的豆瓣文艺青年的样子。钱多了,社会地位提高了,身边人都是教授学者知名人物,自然也开始拿起一本书在豆瓣上成为一个典型的文青。

  经济水平的增长,会产生越来越多“孤独”的人。这就好像,现在许多的高端人士都晚婚,这要是农村估计十几岁就定亲了。社会的物质积累,也产生了许多“独立”女性追求自由,以及女性权力的增长。

  意识从一开始就与物质纠缠不清,我本人并不认为精神文化就一定需要物质基础,但是豆瓣的“精神”、“角落”却是实实在在建立在物质之上的。豆瓣的许多文艺的商品、服务广告,以及右上角“我”的账号多了“我的订单”这一条目,这一切都是在说:你不去买那些精美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去装饰生活,你怎么会文艺?

  豆瓣最重要的应该是豆瓣电影上的评分,百度一下“电影”,出现的评分是豆瓣评分。然后是豆瓣的影评,豆瓣还有对书籍的评价,自然还有音乐。所谓兴趣,基本上就是因为读书、电影、音乐这些组成而形成的豆瓣圈子。同城活动、广播、小组、fm、小事、日志、东西等等应有尽有,最终组成一个完全可以封闭的“精神角落”。有人喜欢看书、看电影、混小组、同城活动、写日志等等,甚至还有人用豆瓣赚钱,这些同样都是豆瓣用户,可以说这也是一个小社会吧。

  看到很多评论调侃自己是精神病,正如宣传片给出的孤独且可以接纳,我想绝大多数豆瓣都怀着这样的心态,所以称之为“我们”的精神角落。说说我个人吧,我之所以还在豆瓣,是因为我打开豆瓣广播就开始自言自语,话多的时候就开始写自说自话式写日志。豆瓣对我来说是单机版的,这就是我喜欢的豆瓣,因为这个豆瓣只属于我一个人。一个人的豆瓣,想想都觉得诗意。

  《我们的精神角落》观后感(六):是豆瓣,让我感觉自己不再那么孤单

  不知不觉注册豆瓣已经有整整五年了。第一次知道豆瓣是因为有一天在网络上搜索一部电影,结果无意间打开了豆瓣的网页,看到上面有关这部电影的影评,其中的一些评论感觉蛮有意思的,于是以后每看完一部电影或是电视剧,都会来豆瓣看看相关的影评和讨论。

  也许是因为十五六岁出国去西班牙以及性格内向懒散的缘故,自始至终都无法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而西班牙的华人圈又小,多以商业餐饮业为主。身边有共同爱好的人基本没有,直到前几年注册了豆瓣,时不时地发些帖子和评论,引来一些人的关注。有时候打开豆瓣提醒,看到有人喜欢我写的文章,并且留言夸奖我的文笔不错,对我而言也是一种肯定和鼓励。虽然我知道我在写作路上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不足,但对文字的热爱和执着却是至死方休。

  前几天有一个网友和我聊天问道“你身边有喜欢你文字的人吗?”的时候,我仔细地想了想,答案是没有,一个都没有。对方又问“难道你喜欢孤芳自赏不成?” 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笑了,我一个臭男人,有什么“孤芳”可以自赏呢?与其说是孤芳不如说是性格中带有些许孤傲吧。我是那种不以独处自苦的那种人,闲暇的时光更习惯一个人呆着,玩手机,看电影,读书,听音乐,想自己的事情,于此同时捕捉体会到了事物新鲜的样貌: 泪水灼热温暖,香气四处飘散,女孩美如梦幻。是音乐,书本,电影陪我度过了许许多多个孤单深邃而又撩人烦恼的日日夜夜,在我心中构筑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不过,身边喜欢读我读的书,听我喜欢听的歌,看我喜欢看的电影的人一个都没有,于是我也就慢慢失去了和别人谈论书籍电影和听音乐的体会心得的欲望。我就是我自身,不是别的什么人。对此我反倒感到心安理得,别无他求。在这个意义上,我或许是一个孤独而傲慢的人。

  记得鲁迅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过“人感到寂寞时,会创作;一感到干净时,即无创作,他已经一无所爱。创作总根于爱。创作虽说抒写自己的心,但总愿意有人看。创作是有社会性的。但有时只要有一个人看便满足:好友,爱人。”一个人即使再怎么热爱音乐、电影或是文字,如果没有一个人共同欣赏或者可以彼此交流,也是寂寞的。

  是豆瓣让我感觉自己不再那么孤单,因为我发现了里面有很多和我兴趣相投的人,让我明白原来我的兴趣爱好并不是那么的与众不同,有些想法和观点也不是那么的离经叛道,而此刻的情绪感受并不是我一个人在经历或是经历过的,这种感觉就好像当我觉得自己是在一片空无中,或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中独自行走时,突然发现一些脚印,一些生活用品,甚至骨头,而原来许多人也和我一样,在人生的路上曾经彷徨,孤单,痛苦过。于是我觉得孤独的重量减轻了,内心感到兴奋和某种程度上的鼓舞。因为我明白了,这世界有许许多多的另一个我,他们被命运或历史分布在不同的时空,我或许我永远遇不到他们,哪怕其中的一个,但我们的心境是相通的。

  人的内心是一个神秘幽暗,独立于现实的奇妙场所。在那里有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结存在,而豆瓣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温暖所在。豆瓣作为一个精神角落,其充其量不过是一个创造梦幻的虚构场所,但是它让我们的内心可以得到休憩,调整了粗暴世界袭来的力量的冲击。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对我而言,豆瓣就是容纳我想象和仅存美好的空间。不管你活在哪个城市国度,过着怎样的生活,也能在这里畅谈音乐、电影和书籍,即使有时候只是默默阅读着别人的文字,也不失为一种精神上的交流。而每当我看到豆瓣里那些影评和文章写的很好的大神,除了心生钦佩羡慕以外,更是感到一种莫大的鼓舞。

  当刷豆瓣成为了刷牙洗脸一样每天起来睡前都要做的事情,我知道它已经成为我为数不多的良好习惯之一。

  很多时候豆瓣对我而言就是一个树洞,里面藏着我许多的小秘密。但是当这些小秘密被人听到的时候, 它就成了我和这个世界的联系方式。就像豆瓣这则短片里说的那样 “我有时会张开双臂拥抱世界 有时 我只想一个人。”

  是豆瓣,让我感觉自己不再那么孤单。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785959/

  《我们的精神角落》观后感(七):多谢你,给我精神角落。

  网络上的我,不是真的我。

  朋友圈、微博、人人网、QQ空间……有多少个不一样的社交平台,就有多少个不一样的我。内容有一些交集,但侧重点各有不同。朋友圈里我是个炫耀狂,天下我最幸福我最棒,从来报喜不报忧。微博里我是个段子狗,鸡毛蒜皮也要抖机灵,字斟句酌为的是多涨几个粉丝。人人网里我是个煽情狂魔,走的是怀旧风,时不时来篇鸡汤感悟人生。

  以上所有平台,我都试着注销过。

  社交网络占用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有时候会想,我这是在干嘛呢?我为什么要发这些东西给别人看?遗憾的是我没法成功戒掉它们,因为要工作,因为要联络,我还是要在不同的平台上,扮演每一个我。

  可是,有一个地方,是例外。

  豆瓣。

  我2009年注册豆瓣,不算早,却相见恨晚。豆瓣有个跟其他平台都不一样的设定:注销之后不能再重新开通,也就是说,当你决定点下注销那个按键,就意味着所有的痕迹都将不复存在。很像一次坚决的分手对不对,只要说出口,就再也无法挽回。于是,我跟豆瓣的恋爱一谈就是七年,直到今天。

  七年以来,我在豆瓣的关注和粉丝数一直不多,但非常稳定。豆瓣把“好友”称作“友邻”,这个词我很喜欢,好像大家真的有间固定的房子一样,就算不会每天碰面,你也知道他们就在那里,很安心。

  我在豆瓣不写段子,也不发鸡汤。每次憋了些话不方便在其他平台发,我就会来豆瓣。在这里我不需要表演自己,不用去讨好粉丝,也不想着要炫耀什么。我只是需要这样一个地方,记录最真实的喜怒哀乐。

  从2009到2016,七年足够发生很多的事情。我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又换了工作。交了男朋友,又分手。换了城市,换了手机号码。很多事都在变化,有一个习惯却一直保留下来,用豆瓣标记看过的电影和书。

  2011年,我在豆瓣标记“看过”的电影有600部,那时觉得1000是好遥远的数字。今天这个数字变成了1483,早已经超过1000。我的记忆力不好,经历的很多事都印象模糊,可是这些不断累积的数字告诉我,这些年,我还有一些时间是没有虚度的。

  豆瓣十年,终于推出了第一支TVC,这是我看过的最不像广告的广告。

  很抽象,但我懂它在说什么。因为那一个个镜头,实在像极了我在豆瓣的体验。人生在世,总有疯狂念头,有时明媚有时阴暗,有时肃穆有时斑斓。可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有些事注定永远无法实现。幸而还能用书和电影开启奇妙旅途,上天入海,相遇相爱。

  “我有时,会张开双臂拥抱世界,有时,我只想一个人。”

  这里是最真实最自由的我。

  多谢你,给我精神角落。

  《我们的精神角落》观后感(八):向内生长

  豆瓣不是我的精神角落。豆瓣是我的内世界,是我点燃烟火的地方。

  豆瓣最近出品了十年来第一部电影, 叫做《我们的精神角落》。一开始我觉得还挺惊艳的,后来镜头就晃得我有点不舒服。

  我用豆瓣也有六年半了。2009年10月17日,是我加入豆瓣的日子。那个时候我还在念初三,傻啦吧唧的,什么都不懂。

  说到豆瓣就必须要说到Evie,她是我很重要的朋友,有很多改变了我的东西都是她最初让我认识的。老实说,我觉得没有她就没有现在的我。

  我们俩当时都是英语课代表,我在16班,她在17班。那个时候,我们都还不怎么懂什么叫摇滚,她就已经在向我推荐Nightwish了,而Nightwish影响了我后来所有对音乐的审美。在她告诉我电驴和豆瓣之前,我只知道在百度MP3一首一首下歌。在那之后,我几乎都是一整张一整张专辑地听Lacrimosa,Devil Doll,Emily Autumn。她喜欢Courtney Love,于是我也看了郝舫写的《灿烂涅槃》。

  哦对了,X Japan曾经是她最喜欢的乐队,现在是我最喜欢的乐队。

  我对三十年代的迷恋也是由她启蒙。她喜欢Marlene Dietrich,最终我深深爱上了Greta Garbo。

  豆瓣也是她推荐给我的。第一次进入豆瓣的时候,我觉得这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我非常非常喜欢豆瓣可以标注看过的电影,读过的书还有听过的专辑的功能。可以说,到今天,这仍然是我用豆瓣的初衷。

  豆瓣也像是我的百科全书,当我对任何电影,书或者音乐有想法的时候,我的本能就是去豆瓣上看看它们的简介,也看看别人对它们的评论。不夸张的说,我从别人的评论里学到挺多,有些没有看懂的电影,看了评论之后就觉得恍然大悟。

  很多人在豆瓣上认识了发展到现实生活的朋友,我没有。豆瓣并不是我的精神角落,豆瓣是记录我精神成长的地方。我一直用豆瓣都用得非常自我,前几年我还会和陌生的友邻聊聊天,这几年我除了回复自己写的一点东西的评论,几乎不在豆瓣上和人说话。(我认真地觉得,豆瓣应该新增一个功能,就是自动推荐共同爱好多的陌生友邻。)

  我很喜欢豆瓣还有一个原因,豆瓣不像QQ微信人人,豆瓣不排斥小众,豆瓣鼓励不同。虽然我很少和人直接交流,但我知道有一些人,他们有和我一样的爱好,我们在看一样的东西,我们在听一样的东西,我们分享着喜欢。在现实生活里没有回应的,在这里有。我一直觉得我在豆瓣以外的世界里慢了不止一拍。我第一次听说植物大战僵尸的时候,愤怒的小鸟好像都开始流行了。但在豆瓣,这里有很多个世界,有很多个时间,我只需要跟上我自己的节奏。

  我真的很难想象没有豆瓣的生活。

  这几年豆瓣逐渐被贴上了一些标签,文青,约炮,逼格。豆瓣也在尝试新的东西,推出新的功能。但对我来说,豆瓣从来没变过。

  如果我向周围伸出手,只能触到墙,我想我需要向内生长。

  我心里住着很多很多烟火,它们蠢蠢欲动迫不及待,如果我没有一个天空让他们盛放,我就会炸开。

  豆瓣是我的内世界,是我点燃烟火的地方。

  《我们的精神角落》观后感(九):小屋和小屋之外

  豆瓣的第一个宣传片,共4分20秒。本篇仓促写就,权当抛砖,随便拍。

  小屋:自己的精神角落,比如自己喜欢的书影音。小屋受到豆瓣的影响,但并不是豆瓣。

  小屋外的世界:豆瓣。

  束缚衣:上线刷豆瓣刷得停不下来,以及和友邻互动时的不自由。

  小刀: 关掉豆瓣,回到自己真正的精神角落——小屋。

  现实世界在本片中并未出现。

  以下是个人觉得比较关键的帧及其解读:

  《我们的精神角落》观后感(十):一个强迫症不能忍的短片

  李先生 望豆瓣继续努力!不过中间那段我的确出神的思考了一下人生,从母亲怀里到手术台这个刺激,然后被美女逼进小厕所这段刺激有点大。。。第一人称镜头有点晃,你不就是想营造一个人在安静黯淡的角落刷豆瓣么,那把世界搞得这么暗是干嘛?想到了一一,不如去拍后脑勺。

  程小姐觉得看完短片以后什么都没看明白。如果事先不知道这是豆瓣的短片的话完全想不到此片和豆瓣有何关联。知道以后觉得这个标题倒是起的很恰当,第一视角的想法也很不错,不过镜头晃动过大和全片过低的亮度使表现效果大打折扣。以及处女座的程小姐看着中英文对照的字幕真的感觉很不爽,不仅英文字幕多处翻译不当,中文字幕也有用词和逻辑问题。比如什么叫“奋不顾身的怀疑”?那么还能贪生怕死的怀疑或者万死不辞的怀疑?以及它的翻译是Lack confidence in this...奋不顾身翻译到哪去了?怀疑可以是suspect, doubt, question甚至是distrust, 难道这些词都不比lack confidence更贴近“怀疑”的含义吗?还有“懂得与人相处”= I seek to understand how best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这里how best to do是什么句式啊?“但不强求共鸣”= Whilst never seeking recognition嗯...不强求=never?“如果不联络”= If I do not make myself known. "known"这样用真的不嫌太大了吗?此外,整句话是:“如果不联络,我的朋友们不知道我在哪里。但是他们知道,除了这个小秘密,我只是一个普通人。”这基本就是全片情感基调的代表,想要用第一人称试图营造一种淡淡的几分忧愁、几分冷淡、几分孤独又有几分温暖的氛围,但是程小姐觉得这只是陈述句的堆砌而并没有什么有思想和深度的干货,完全体现不出来真实的豆瓣作为大家精神角落的内涵啊!豆瓣请好好努力呀,虽然不是专业做短片的但也不能这样自暴自弃吧……我还是很看好你的!

  你有你的豆瓣,我有程小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