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告别》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告别》影评10篇

2018-04-14 21:31: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告别》影评10篇

  《告别》是一部由德格娜执导,涂们 / 艾丽娅 / 德格娜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告别》影评(一):短评写不下

  蒙古族女导演独立完成的第一部长篇,她的北影毕业作品。非常沉静地直面讲述了了一个一位老人从生到死的故事,其中带有一部分她与她父亲的自传成分。几代人的生活被浓缩进一个多小时片子里。压抑、乖张、愤怒懦弱坚强和妥协,人物不同情绪被不露痕迹刻画。生活的无奈与必须生存的无条件选择在逼迫着大多数人的人生,这种戏剧张力的展现是非精彩的。影片取景北京(也是导演从小生活的地方),马作为蒙古族的象征被大量引用——导演也借此片寻找了一下她自己身份文化根源(我印象深刻的是女主角——导演自己走在一群鱼缸中,旁白是关于一个未见过面的网友,他养鱼的兴趣引起了导演关于人生漂泊的情绪性抒发——这段在我看来是很美的)。一部非常棒的电影。(巾城)

  《告别》影评(二):讲不出再见

  昨天参加第九届first影展的闭幕式,放映了这部影片,结束放映的时候有人哭,有人皱眉,有人发呆。正式这样一段故事与另一个人内心的故事发生碰撞,观影才算的上完整。我想起一句话来,我们总是不断跟过去的自己告别,然而我们都不善于说再见。

  影片中我看到两条主线,父亲为代表文艺产业的渐渐衰落以及没有随之消失的民族情怀。另一个是母亲为代表的新兴经济头脑和时下所谓“正能量”的精神。他们二人像是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一个人看到了最适合时代的生活方式,另一个人恋旧,说不出再见。夹杂在两种矛盾之下的是女儿。从小在两种不同文化的影响之下长大,她充满了矛盾的性格让她对自己的感情模棱两可。影片中矛盾处处可见,两种家庭不同的治病方法,不同的处事态度

  在矛盾不可调和的时候父亲去世了,带着他的情怀像悬崖上跌落的马。不会说蒙语的女儿也终于跟父亲告别,跟自己的感情告别。乍看像是父亲这一方的势力像时代妥协了,文艺工作和厂子的衰败都预示着这一点。我看来其实不然,在女儿告别的时候,她心里便有一颗小小的种子,夹杂着父亲的执着,对母亲的怀疑

  告别并非与过去说再见,而是双手接过父亲生命中滚烫的热情

  《告别》影评(三):为什么要说那么多话呢?

  

为什么要说那么多话呢?蒙古族的演员讲话都不太利索,还要记那么多台词,不是太难为他们。

还要加上女儿的画外音,是生怕观众看不懂吗?

我想不会;将电影中女儿的画外音去掉,把演员的台词减去大半,只余下动作,电影至少能好一倍。

  此类家庭电影,需以侯孝贤的电影为衡量模版。

放眼所有的华语导演,只有侯孝贤真正拍出了中国表达情感的方式(或许能加上半个黄蜀芹)。

  杨德昌是在电影水准上唯一可以比肩侯孝贤的。

但杨德昌的电影是一种西式的思维,也就注定了他所观察到的并不是中国人生活的真相

  《一一》中每个家庭成员都陷入的自己困境

但他们之间并没有交流;而在侯孝贤的电影中,情感是在家庭成员之间互相耗尽的(《悲情城市》)。

  《告别》原本可以成为侯孝贤式的高水准之作。

摄影创造空间形态如此强烈前景总被物体遮挡,镜头静静地呆在远处观察,或者左右摇动。

  但它的剧作、表演仍然在寻求直接的戏剧效果

生怕观众看不懂,感觉闷;摄影的自然形态原本能创造的生活质感也就只能“伪造”建立了。

  只有愚钝的观众才看不出背后这种刻意的操作

而在侯孝贤的电影中,一切都是自然的:生活就是如此富有质感地松弛着,沉默着(《咖啡时光》)。

  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文本信息(台词、画外音)。

通过直接的视觉观察,观众能够从一个个场景的并置中读出导演想表达的一切,隐藏与显露。

  这是德格娜稚嫩的地方,也许之后她会改掉。

  《告别》影评(四):一首献给父亲的赞歌

  8.5分。

  全片影调一直处于一种暗色之中,人物许多时候都处在背光的一面,仅能看清个侧脸或者轮廓,无论是酒吧旅馆还是医院,伴随着背景电视声中易中天谈论着2012世界末日传闻。借此导演所表达的显而易见,也即片名《告别》。

  而这告别亦有着双层含义。一是父亲对这个世界的告别,那是一种快乐的告别,正如影片前半段层出不穷的家庭交流中迸发出来的会心笑点;二是女儿与父亲的告别,那是一种相对痛苦的告别,亦如影片后半段更多地展现的是女儿与父亲之间的冲突与和解以及父亲如何在病痛失去那往日骑马摔跤的威风

  对比是该片一大叙事手法,无论是奶奶(随父亲)与母亲(管父亲)对待父亲生病在态度上的对比,还是父亲与女儿吸烟的对比、女儿与父亲以及女儿与男友玩抛硬币游戏中的对比,亦或是父亲的死与孩子新生的对比,无不一步步推动着女儿步入父亲的生活之中,并理解父亲,最后逐步影响自己叛逆人生观安定下来面对生活,抛弃英国的学习,待在父亲留下的房子里孕育着下一代

  不得不佩服自编自导自演的女导演德格娜。(深圳举重若轻影展)

  《告别》影评(五):以告别的方式死亡与重生

  其实这部影片并不好语言去表述,其中一些琐碎的日常生活,人物情感,都非常朦胧晦涩,需要靠感觉去体会

  两代人的隔阂审美品味、生活方式、理解世界的方式的不同等角度展现出来,散布在影片的各处细节之中。很多镜头并没有过多的语言,只是冷静记录让观众观看,反而能达到最准确的情感表达。在那种疏离薄情的表面之下,是强烈而隐忍的情感,父亲与女儿之间的疏离其实源自爱的表达的错位:父亲以自己那一代人要求去要求女儿,对女儿的关心只能表现为不停的重复的责备,却无法沟通并理解女儿的内心世界;而女儿叛逆自由,却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惘,对被父辈规划命运的反抗也是软弱无力的,对父爱的渴求,对陪伴渴望都积压在内心深处,无处释放

  影片始终沉浸在一种暴躁,疏离,隔阂的氛围中,不断的争吵、冲突、又呈现出一种无可奈何失落

  对“父亲”这个角色的塑造一方面通过长辈亲朋的侧面烘托,父亲执着、倔强、自我、多才多艺形象在与不同的人物交往中呈现出来,另一方面女儿对父亲自私软弱不满也通过旁白直述,从而制造出一种他人视角和自我视角的差距对比,也呈现出父女俩内心世界的距离;而“女儿”这个角色沉溺于虚拟的世界,对现实情感的处理怪异而扭曲,是人物爱的缺失,内心空虚写照。“空气草”虽然只在旁白中一带而过,却也是对整个新生的一代无根、浮燥、脆弱、虚无特性的隐喻。

  看似一个平凡日常的故事,导演选择从不同角度去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对感情的抒发节制而诚实,所以很多片段都令人动容。那种在表面的争斗与不和谐之下深藏的对彼此的爱,尽管充满伤痛,仍然是深刻的。

  最后的结局当然是父亲的死亡。

  死亡在本片之中有着重要意义,它将原本渐行渐远的两个人物拉扯到了一起,也因为死亡是一件不可逆回的事,是绝对的,无法反抗的,它才令人深思。它让人愿意去理解和宽容过往,也让活着的生命变得更加虔诚成熟厚重

  告别也就是这样一种死亡与重生,与父亲告别,也与过去的自己告别,然后开始新的生活,将父亲的血脉延续下去。

  《告别》影评(六):侯孝贤的手法,李安的故事

  很久没看过国产好片了,能在电影频道看到这样一部电影很是感动。慢节奏叙事,吝惜的镜头里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悲沉,亲情纽带细若游丝但确确实实存在着,女儿为爸爸夹上枕头爸爸回了句"谢谢啊"的时候,俩人都哭了,这一刻真是对父女间感情最好的诠释。整部电影很真实,情感把握恰到好处,好像在用侯孝贤的手法讲李安的故事。

  查了下导演德格娜,惊奇发现女儿就是导演本人出演的。她出身于电影世家父母都是内蒙电影制片场导演,这部自传形式处女作电影斩获了2015 FIRST青年电影节最佳影片,十分看好这位有着浓郁个人风格的80后新晋内蒙古女导演。

  就算电影院总会被低俗贺岁档和无脑青春片霸屏,也请不要对国产电影失望,你看,毕竟还有人在认认真真的讲着有营养的故事,拍着有良心的电影。

  《告别》影评(七):我见告别

  河水静静流淌,口中吐出的青烟随风消散,一位老人站在岸边平静地吸着烟。可能你很难想象,这是一位身患肺癌的病人。导演用这样一个长镜头作为这次告别的开场,我想也奠定了整部片子沉稳克制的风格。这个场景让我想起前不久看过的侯孝贤的一句话,“世间并没有那么多阴暗颓废,在变动的大时代里,所有的生离死别都显得那么理所当然不可选择,像河水涓涓而流。”

  这部电影有一点我很喜欢,就是关于眼泪的描绘。片名叫“告别”,影片讲得也是一个生离死别的故事。可是,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整个片子里并没有出现一滴眼泪的特写。仅有这样两个场景,一是女儿为了听从姑姑建议,开车带父亲去树林里放飞那只无意闯入家中的小鸟。在车里父亲一边抽烟,一边唠叨女儿去了英国留学却一无是处。女儿也抽着烟,指责根本是父亲当初逼迫自己才去的英国。女儿生气下车,去放飞那只笼中的小鸟。此刻,争吵过后,父亲一个人坐在车的副驾驶位置上,导演给了一个中景,透过挡风玻璃,可以看到父亲一个用手拭泪的动作。

  二是在父亲最后的那段日子里,在深夜里已无法安睡的父亲艰难地翻身,睡在近旁的女儿为了让他睡得舒服些而帮了他一下,此时,父亲说了一声“谢谢”。黑暗里隐约可以看到女儿在父亲背后无声地啜泣。这样克制冷静的表现方式,可能与这部电影的整体影像风格有关,但也不得不让人有更多的联想。有些眼泪是隐藏在背后,只流给自己看的。

  还有一点我觉得很有趣,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故意为之,就是片中有很多逆光拍摄的场景,包括最后母亲赶来父亲离世的一幕。人们彼此间的隔阂是黑暗的,身患绝症是黑暗的,死亡是黑暗的,可这个片子里确有许多向着光明的镜头。也许是平静的光明背后,其实是隐藏着黑暗。也许是只有告别黑暗,才能走向光明吧。

  不过,在穷途末路之际,一个人到底该怎样抉择呢?这部电影似乎给我们展现的是比较消极的一面,所以我感到有些不解。虽然一开始交代了父亲的病情有了好转,但感觉片中接下来父亲的吸烟似乎有些过于随意。明明一开始是有生的希望的,但影片给我们呈现的却是父亲并没有好好珍惜,并没有严格控制自己的吸烟行为,珍惜自己的身体。我想也许导演想呈现的是父亲刚强性格的一面。但有时候也觉得有些东西就像命运。遭受癌症折磨的父亲,这让我想起片中电影里那匹悬崖边上的马,也许命运都早已注定,就算少抽几口烟,最后也还是会坠落悬崖。如果我们是那匹崖边之马,除了能在悬崖边停留片刻,我们又能做什么呢?可是,在有些时候,谁又能说清我们到底有没有走到了悬崖边呢?

  另外,对于一些细节我觉得处理得并不好。影片中提到了一种叫做“空气草”的植物,在电影里是女儿的一个网友的网名。关于女儿感情生活困惑这条线,我觉得拍得并不好,与现实男友的纠结,对那个无话不说网友的幻想,似乎都有点显得留于表面了,看得没什么感觉。导演本想用“空气草”来影射人们疏离漂泊,没有归属感状态,片中也有一些关于蒙族文化的讨论,但我还是觉得有些过于琐碎了,其实没有什么力度。还有一点是涂们那个表演状态其实有点缺少病人的代入感,就算是在他自己把头发剃掉之后,看那个站在医院外与女儿要烟的场景,我感觉他气色还是挺不错的啊~可能与一般的病人形象有点不同吧。

  这部电影冷静克制的镜头风格,作为一位导演的处女作来说应该是相当惊艳的。但感觉还是有些不足之处,那就是反而显得有些许做作,有点故意为之的感觉。虽然片尾写着此片献给父亲,但我个人觉得,在不断克制的背后,其实还是想要获得我们的眼泪。在相似类型相似风格的影片里,我想到的是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对比之后,小津的电影不仅细节出众,更关键的是,在他平稳冷静的镜头甚至情节之下,他的电影中那些给你的触动往往是在不经意之间。两位老人茫然地站在路边,父亲说:“看,东京可真大呢。”母亲说:“是啊,不小心失散了,可能一辈子见不着。”刚到东京的时候,母亲说:“原来东京这么近。”决定离开东京的时候,母亲说:“东京真的太远了。”就是这样一些不经意间的对白或者细节,让你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你对生活心生感慨。也就是在这些不经意间,让人感受到电影的魅力力量

  《告别》结尾,奔跑的马蹄声渐入,一群人在草原上策马扬鞭。欣赏好的电影,就像在马背上饮酒一样痛快,愿我们在电影的世界里一醉方休。

  《告别》影评(八):父女二人的沟通

  父亲在病痛中感受真切的死亡,看见病友痛苦地呻吟默默剃光了自己的头发。女儿正深陷感情纠葛无法自拔。女儿和父亲各自的经历,像两条平行线并行不悖,平时二人的共处鲜有实质性的交谈。女儿都是通过奶奶和姑姑的描述,了解父亲的过去。在奶奶眼里,父亲一直是个英勇的孩子,从小就与众不同。姑姑说起父亲曾在一次电影拍摄中摔死过一匹马,按照说法,由此会遭遇命运的坎坷,只有放生才能解救他。

  影片中父女二人真正的交流很鲜见。一次是女儿的男友来到医院找她,两个人终于分手,出于愤怒男孩儿扇了女孩儿的耳光。女孩儿走进病房,坐在走廊里刚刚剃光了头的父亲叫住了她。两个人一起出去吃了火锅,没有过多交谈,只是一起默默喝酒。另一次的更具有实质性的交流是在女儿开车载父亲去树林中给鸟儿放生的路上。父亲在车里抽烟,指责女儿一无是处,去了英国一无所获。女儿也抽起烟来,指责是出于父母的逼迫她才去了英国。鸟儿从牢笼飞入森林,女儿心里并不相信放生的意义,怀疑小鸟是否可以在树林里活过这个冬天。这是父女二人唯一的交谈,虽然是争吵。但是正如导演所说,二人虽然处于不同的困境中,父亲直面死亡,女儿深陷情感纠葛,但他们都在迷茫之中,从这个角度看二人又是同道之人,或者说,殊途同归。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夜里已经无法安睡。躺在父亲背后的女儿,为了能让他舒服些,把靠垫夹在他两腿中间,就像他平常习惯的那样。倔强的父亲默默留下眼泪,背后的女儿看着痛苦的父亲,抑制自己的哭声。两个人一前一后,无声地落泪。

  《告别》影评(九):死亡隶属于生命,正如生一样。

  死亡的意义不在于死亡时刻来临时的震动,而是死亡时刻能给在世的人留下永不磨灭的印记。

  上个月,舞台剧剧作课。老师命题:“死亡”,几乎所以同学都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去描绘这一人类永远无法躲避的话题。而今天,我看到了。

  死亡,能够让一个平日里表面强势、无所畏惧的人,暴露出惧怕这最真实的一面。正如片中所说,父亲在面对死亡时是惧怕的,在我眼里他就是个懦夫。没有一个正常人会希望死亡降临在自己头上,父亲只能回到内蒙古,回到老影厂,回到那个真正属于他的地方,通过解决厂里事务,来证明自己生的价值,存在的价值。可是这并没有实现,回来之后父亲老了一圈,病情加重,垂垂老矣。

  在First展映现场,有观众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父亲洗澡的时候不关门。父亲洗澡这一场景是我最喜欢的场景。洗澡时,我们会卸下一身的铠甲,我们的大脑会驱使我们不自觉地做很多事,唱歌甚至起舞。一个人洗澡的时候是最干净最纯粹最放松的状态,父亲也不例外。暖黄的昏暗灯光打在全身赤裸的父亲身上,平时强硬的父亲也无法逃过人类这共同的特性——满足自己的欲望才愿甘心死去。例如去找个女人或者去澳门赌一把。

  是的,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的记忆中,生命仿佛就加长了一些。

  山山最终怀了谁的孩子,跟谁结婚了,我们不得而知。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父亲的血脉再次延续,留到一个又一个身体里。当新生的生命触摸到象征着父亲灵魂的奔马图,父亲在山山心中仿佛再次活过来了。

  因为,活在活着的人的心里,就是没有死去。而死亡隶属于生命,正如生一样,世界不会因此流失,因为死亡并不是一个罅隙。

  《告别》影评(十):致敬父亲

  可能这样的题材和影像表达,太过于文艺,注定不会成为太大众和主流的片子,抛开所有技术的事儿,导演表达的情绪我懂了,她节制,节制,节制,却一直在寻找一个喷薄的出口,却终究没有喷薄,整部影片在无声的万马奔腾中收场,这是一次导演寻找自我的过程,而父爱是一朵永远也不会枯萎的花;

  生老病死是每个生物都必须要面对的自然历程,而在这一次次的轮回与重复中,生命力更加坚强,万物得到进化,然后心灵是否可以像电影表达的那样,忽略到去世的那一段呢;

  导演没有展现任何父亲去世的过程,我想也恰恰因为我们总是难以接受和释怀,有一些事再也不愿回头去想,有些事却可以津津乐道一生,也许这就是亲情的力量,在过程中总会有互相伤害的时刻,再逝去后也不想留下任何伤痕的外表,然而就像导演说的,她每次回想起来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我们陪伴自己挚爱的人,也许就是最大的幸福,因为这可能是最容易做到的,至少比起理解,比起百分百包容,比起相互坦诚,比起表达爱,都来的更容易和直接,也许也是最有效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告别》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