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反惯性思维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反惯性思维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4-08 21:3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反惯性思维读后感精选10篇

  《反惯性思维》是一本由任白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6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反惯性思维》读后感(一):认识自己无知,辩证地思考

  《反惯性思维》此书作者任白,2017年3月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出版。任白此人是山东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曾在哈佛商学院深造,回国后长期从事“逆向思维管理学”研究,与很多国际知名企业及思维培训机构有着深入合作

  本书一开篇在前言当中就从一个典型案例中引出了惯性思维的弊端,并且强调了本书的思维理念——“必须打破惯性思维,突破旧观念改造传统常识,用创新和发展眼光问题,并且训练提升我们的思维模式。”

  前言之后是简明扼要的目录,从目录中可以得出本书的结构,第一部分提出为什么要探讨本书的主题“反惯性思维”,后面的6章当中逐一介绍了反惯性思维的六种元素和六个步骤

  第一:反常识,这一部分是探讨如何去提问,如何辩证的思考

  第二:反依赖学会提问之后,要学会独立思考

  第三:反惰性,杜绝拿来主义

  第四:反定式,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想别人没有想过的问题

  第五:反从众,跳出社会性思维

  第六:反主观知足常乐

  本书是一本很容易阅读书籍,作者在写作时候充分考虑了读者的接受度,在理论中间穿插了很多的研究事例,使阅读并不枯燥,且每章节重点使用了黑体字加粗来突出目的应该是希望最大限度上将反惯性思维解释清楚,并指导如何使用反惯性思维来思考和行动

  说完本书的结构和排版之后,再来说一说作者的反惯性思维理论,首先我们应该认同的是现在的中国教育,中国式思维的确需要反惯性思维的冲击,正如作者书中提到的,思想僵化,人云亦云,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里,无法判断信息的真实有效性。

  反惯性思维是从西方传导过来的思维方式,作者作为一个媒介,将反惯性思维传播开来。本书可以说是一本方法论,而非理论作品,全书致力于达到开篇的目的,训练和提升我们的思维模式。

  当然,作者在书最后也提到了在运用本书和作用反惯性思维的时候,不要追求一步到位,需要先打开思维的牢笼,让思维可以自由发散,才能很好地使用反惯性思维来思考。

  总体来说,本书所针对的是一般大众受众,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反惯性思维。本书在希望创新,但思维僵化的读者手中将会有不同的指导作用。

  推荐值得一读。

  《反惯性思维》读后感(二):如何成熟的思考——高情商基础

  “成熟的思考”一词来源于《反惯性思维》这本书开篇部分的一段话,作者举了几个例子,大致意思现实不顺个人意愿发展,当事人一时冲动下,最终问题并没有完美解决,反而给自己关进了笼子。一位顾客进入饭店点餐,等待一段时间发现后来的其他顾客都上菜了,自己的桌子还空着,于是怒从中来,指责饭店的服务态度不好,怎么没有个先来后到。最终作者点出,这种思考方式只见到了自我中心愤怒服务员虽然道歉并解释对方点的都是熟食凉菜,但显然这位顾客一句话,不仅没能很好的达到他本人想要快速上菜的目的,反而惹了一圈人心底里的指骂声。由此,作者提出了“成熟的思考”,即以一种平衡心理稳定情绪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

  在未读到这本书之前,我从未考虑过思考是否还有成熟之分,能够动脑筋去思考了,难道还有幼稚可言么?正如上文所述,作者不去单看行为的方式,而是认为每种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思维的动机,那么一个人是否具有成熟思考的能力,可从这个动机上初见端倪。如果暗藏我是对的,其他人带我稍有亵慢便是无理,那么便是产生冲突开始。相反,如果能够转变思维方式,以事情为中心,催促下服务员急着赶时间麻烦快点上菜。便可一举解决问题了。另一方面看,拥有成熟的思考,也是具备高情商的开始。

  人们的惯性思维来源有很多,比如身边人的潜移默化影响,或者以往经历经验等,很多时候惯性思维确实有其价值,当我们需要解决比较频繁的日常公务时,这种惯性就会自动发生作用,让当事人免于苦思冥想寻找方法,按已有的程序步骤自然而然顺利完成任务,以便腾出更多精力去应付那些从未面对过的新情况。反过来讲,如今需要应变的场合真是越来越多了,光靠惯性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但有一些人却看上去蛮擅长应对各种新情况,他们便是具备了反向思维,能够成熟思考的群体

  好在思维不依赖于遗传,而是重在后天培养,作者提出六大元素,来帮助读者培养不一样的思维模式,打破定势构造创新基础。包括“反常识、反依赖、反惰性、反定势、反从众、反主观”。全书共7大章节,每章都有诸多让人拍案叫绝的例子,不管出于什么需求读到这本书,总会有几处让人体会到灵光一闪的欣喜,受到些许的启发

  分享下尤为喜欢的两处:

  1、摒弃非黑即白的两极端思考,学会取中。

  从小的习惯便是:这东西不好那就是坏的,这道题没有对那就是错的。可到了生活中,有很多事是根本无法一个“好”或“坏”足以定论的。刀锋利切菜快,在这点意义上,绝对算是把好刀,可是如果刀太快了,挨到东西就容易削掉切到手,能说这刀不好么?一个杀人犯可能还是几个孤儿的收养者,这个人该如何定性呢?生活中多数争论都在于双方各执个的理,谁都不愿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找到争吵的真正根源,致使问题永远被争吵声掩盖,不能得到妥善解决。

  学会取中并不是双方各退一步有所损失,而是在发现双方的需求时,找一个各兼顾的方法照顾到双方的利益,也没有规定要么你死要么我活呀?由此说来可能生活中的两难问题多半不存在了吧,除了涉及到生死问题的两难问题之外,很多事情都不会是绝对的取其一而无他法的。书中有个例子商场展示区布置得十分惹人喜爱,许多顾客想拍照留影,而商场考虑到客流拥挤,禁止拍照。最终的解决方式是,为顾客开设了一处拍照专区,顾客并非不理解商场的规定,只要发自内心的需求有个合理渠道满足自然矛盾也就化解了。因而取中的智慧还需要日常多思考积累

  2、知足思考模式,让生活更舒心

  思考向来都是和必胜联系起来,仿佛思考就是为了争什么,因而对作者提出的这个知足思考印象很深。这种思考模式是为了突破不满足而自我套牢的限制,就比如鸟笼故事,挂个鸟笼就一定要养只鸟才符合逻辑么?有只鸟笼作为装饰不是已经很好了么?当初买鸟笼或许就是因为它好看,像一件漂亮的装饰品,没有精力去照顾宠物,那为什么还要去努力满足一切呢?

  知足思考的另一个模式是警醒读者知足的反面贪婪,对自己要避免贪婪,对自身之外的事,也要防微杜渐,把贪婪拒之度外,学会拒绝打扰生活的不合理请求。真正享受到生活带来的知足乐趣

  借由这本书了解思维的模式,以及打破常规的方式,增加思维的维度,以成熟的思考来调整人生轨迹,以高情商来辅助快乐生活。

  《反惯性思维》读后感(三):没有人能教会你所有

  这本书吧,最大的特色就是代入感非常的强,几乎每一个错误都是大家经历过的,甚至是大家经历过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了错,所以说很实用

  比如说轻易下定论和固执,这种惯性思维几乎是每个人都会有的问题,轻信和多疑都反映了人在逻辑思维方面的欠缺,就是欠缺推理思维和因果思维,凡事主观臆断下定论,也很少进行辩证思考,做完事情后又感到后悔,让人觉得是一个言行不一致的人。

  这个怎么解决呢?首先需要清除一些先入为主、极端、盲目乐观偏执等情绪化的因素,从两个截然相反的方面来论证同一件事情,反复验证同一个结论,看是不是这一回事,才能从最后得出的结论里判断出是否有说服力,任何单项思考得出的结论都是不完整的。

  再比如说,大家在面临抉择的时候,一般考虑的都是非A即B,而且要在保证己方利益的前提下进行抉择和谈判,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大家都不愿意让步,就会出现激烈的对峙,每当这种时候我就会想起,如果xx在,他会怎么处理,接着我又陷入一种依赖性惯性思维的黑洞中,不管是依赖于人,还是依赖于书本,每当遇到问题的时候,第一反应都是别人是怎么解决的,于是,很多问题其实都无法得到解决,比如恋爱,一直以来因为这个是个短板,所以很多事情,工作、租房、旅游都会不由自主跟恋爱挂上钩,总是在反省自己为什么同类型的事情做的都不是很满意,甚至慢慢地开始怀疑自己,变得不自信,所以,请多和那些比自己优秀的人待在一起,总结他们的好习惯和值得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再进行对比,看看有什么不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能力,所以有些潜在的特质是学不来的,但是我们不需要执着于那些自己无法学会的本领,可以查缺补漏啊,有些明显的弊端请一定要改正!

  说惯性思维是因为把自己封闭在了盒子里,其实惯性思维也是一种自保的方式呀,按照大部分人所处的工作环境,其实惯性思维是最为稳妥的解决方式。

  另,文中提到的惯性思维犯的错其实很多是让心里保持在平衡、情绪保持在稳定状态下的认真思考,毕竟所谓有些人在生活和工作中考虑问题的直观反映,主要都是以事情是否符合自己胃口来判断的,这个叫冲动,不算是惯性思维吧。

  《反惯性思维》读后感(四):别让你的惯性思维阻挡你前进的脚步

  有个问题很火:“是什么叫富人思维?”

  各路网友回帖很热烈,都举例自己见过的有钱人平时是怎么花钱买时间,花钱用来换取更多的人脉资源,用钱把自己的时间省出来然后做更重要的事情。

  按照正常思路,想要成功,那么就要去观察成功人士做法。想要变得有钱,那么首先要拥有富人思维。

  这个逻辑乍一听很正确,可仔细一研究就发现经不起推敲。

  成功的人之占总人数的极小比例,“一将功成万骨枯”,还有更多失败的人没人看得见。成功的因素里努力只是其中一小块,还有时代背景运气天赋等等原因,人跟人之间不可能完全一样。

  别人的成功难以复制,别人的失败才最值得研究。

  当大家都在讨论什么是富人思维时,很多人的举例纯粹的是通过结果来推原因。

  不是因为他的“富人思维”让他成了有钱人,而是因为他是有钱人所以自然而然地有了“富人思维”。

  逻辑顺序错了,再怎么模仿学习也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最近在看的一本书《反惯性思维》里面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很多人之所以没有办法成功,他们跟成功的人之间最大的一个差别就是,成功的人总是能够提前一步看到,普通人永远只是模仿别人。

  随大流是永远都不可能是成功的,当所有的人都去挤独木桥时,也许这就不再是通往成功的道路了。

  我们普遍存在的思维方式,看到了别人做出成果,于是就一窝蜂地跟着做,结果可想而知

  大家的思维受局限通常是跟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常识、过去的经验,懒得思考、从众、先入为主等因素影响我们。

  脑袋不用,久了就越来越迟钝,慢慢地形成惯性思维,生活就停滞不前了。要摆脱我们的惯性思维,你可以试试这六个办法。

第一步:重塑思维认知 第二步:跳出来,而不是跳进去 第三步:多换位思考 第四步:摆脱依赖,强化内在的主见 第五步:养成求知的惯性 第六步:创造性思考

  《反惯性思维》读后感(五):开启逆向思维打开思维的另一扇门——评任白《反惯性思维》

  惯性是什么?惯性思维又是什么?反惯性思维又是什么?

  任白的这本《反惯性思维》会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从反常识、反依赖、反惰性、反定式、反从众、反主观等六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有效地进行反惯性思维活动

  “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把你限制住的从来都不是别人,只有你自己的思维。”细思极恐,的确是惯性思维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几乎无处不在,而能够使用逆向思维来看待、分析问题的人则是少之又少。

  作者的这本书,是一本比较系列性、综合性地阐述反惯性思维活动的,既有大量的说理认证,也有大量的实例予以印证。既是一本类似卡耐基、羊皮卷似的励志鸡汤及人生成功学研究,又是一本教你如何游刃有余地应对职场、看待社会的指南

  书中很多地方还是见解深刻理性思考的,有一些地方能够引起共鸣。比如“正义暴力”,人们往往打着正义的旗号自我催眠,站在道德金字塔尖对着别人指手画脚。又比如人们总是喜欢轻信,一旦网上出现了什么新闻,都会立马去相信,结果反转打脸的事情比比皆是

  在反惯性思维的六个方面里,作者都着重作了阐述,反常识、反依赖、反惰性、反定式、反从众、反主观,这些逆向思维的思路会打开看问题的另一扇门。

  作者分析了六种思维元素的特点,指出了常识未必都是正确的,凡事要自己拿主意,不要再懒得思考,破除思维的定式,越是多数人认同的事情,越要谨慎思考,学会换位思考,打破立场的束缚。

  作者提出,要重塑思维的认知,跳出来思考,停止惯性思维,多换位思考,破除依赖,强化内在自立的主见,养成求知的惯性,最终达到开启创造性思考的境界。

  总之,这本书算是比较独特的讲述逆向思维的著作,全书比较系统有机的围绕着“反惯性思维”这一主题展开,从六个方面进一步阐述。这六个方面的归纳和总结还是比较有层次感的,能够围绕着各自的中心议题说事。

  要说到本书还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两点:一是本书的封面设计,显得不够生动,有点很低沉的感觉,有点象面对专业人士的学术著作。二是虽然全书是围绕一个主题,但每个章节里面的论述还是有一点散,倒有点象是讲座稿,口语化的程度稍大一些。当然,这些只是需要商榷的地点,无损于本书思维的独特性。

  《反惯性思维》读后感(六):人生是一场战胜自己和被自己战胜的博弈

  人生,是需要不断的战胜自己的,按照极端的说法,如果人生是一场不成功便成仁的博弈,那么,能够战胜自己,就是成功,被自己战胜,那就是成仁了。

  为何?答案在任白先生著的《反惯性思维》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我们常常会得一种称为惯性思维综合症的病,如果能够战胜这种惯性思维,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学会独立思考,具备一定的求知欲,懂得创新,不人云亦云,客观的理智的去做事等等。那么,我们就很有可能称为一个战胜自己的人,否则,就一定会被自己战胜,被那个固执守旧的自己战胜。

  正如任白先生著在《反惯性思维》中所说,一个人的修养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环境等等因素对修养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我们不自觉的就会遵循以前的思考习惯,形成一种惯性思维。任白先生在文章中还提到了更甚者,即线性思考,这大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钻牛角尖似的思考方式吧。所以,任白先生给我们提供了这么一本书,《反惯性思维》,教给我们反常识,反依赖,反惰性,反定势,反从众,反主观等,让我们走出旧时的那个自己的桎梏。

  通读这本书的时候,处处都觉得自己可以对号入座,不是和作者产生共鸣,而是被任白先生说中了短处,而且,静观身边的人,也有不少人真的是按照任白先生在书中描述的那样表现的。就如这本书是一本剧本,芸芸众生中不少人是演员,真情演绎着这本人生的书籍。看来,这些易犯的错误也不是我一个才有的,是我们大家的,或者说是为数不少的人的通病啊。无论是“鸟笼逻辑”还是把自己定式,或者是依赖型的人格等等,都是我们解决惯性思维的绊脚石,所以,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读一读这本书,在书中找到答案。

  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任白先生在《反惯性思维》中提示我们,要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切忌钻进牛角尖里去,不要怕听到反对自己的声音,这些声音其实才是我们的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才能够让我们全面的思考;书中还告诉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要善于怀疑与质疑,突破常规,敢于创新,善于合理拒绝,不能软弱任人欺负;还告诉我们要了解自己,懂得自己的无知,不要拘泥于定式思维,要开放式思考,人要学着灵活变通,不要呆板;还告诉我们人生有限,胜利也不是善于等待的,要高效思考,理性思考,走自己的路,因为人生不能重来,我们要打造一个独特的自己,战胜过去的自己,否则,被过去的自己战胜,那就是一个失败的人生了。

  读着这本书,想想自己,再想想身边的人,真的就可以看通透很多事情了,也可以想通很多问题了。这本书就如精神上的灯塔,有她的指引,你可以走出过去的那个被禁锢的思维怪圈,可以高屋建瓴的认识人生的很多问题,可以成为一个深深领会生活哲学的人。

  《反惯性思维》读后感(七):跳出惯性思维的陷阱

  惯性思维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巨大的好处,它使得人们在处理同类或相似问题的时候少走弯路,节省时间;但情势发生改变的时候,惯性思维的弊端就显露出来,对过去经验的依赖成为枷锁,将我们束缚起来,所以我们要打破惯性思维。

  任白老师长期从事“逆向思维管理学”的研究,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洞悉了我们必须打破惯性思维,突破旧观念,改造传统常识,用创新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且训练和提升我们的思维模式的理念和方法,写了《反惯性思维》这本书,为了让人们看到世界的更多可能性。

  之前翻过查尔斯·杜希格的《习惯的力量》,书中提到的一个观点:人不过是无数习惯的总和。仔细一想就是这么一回事儿,比如学开车,在开始学的时候很不容易,需要牢记踩离合、挂一档,打转向,松手刹,慢抬离合等一系列步骤车才能启动上路,每一次都战战兢兢生怕熄火,但当你开车开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上车以后根本不需要在脑子里去想这些步骤,而是习惯性地就完成了起步的程序,这就是习惯的力量。

  其实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习惯模式之中,比如早起第一件事干什么?刷牙先接水还是先挤牙膏?上班走哪条路?中午吃什么?晚上几点睡?你以为是自己的选择,其实都是习惯作祟,习惯的形成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脑的选择,大脑将一些固定模式的行为习惯化,以减轻思考的负担,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任何事物都需要辩证地看,习惯容易形成固定模式,当具体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大脑跟不上形势,就容易跳进惯性思维的陷阱,比如以前一直开手动挡的车,等开自动挡的车的时候,脚下就会不适应,容易踩错酿成事故。

  在任白的《反惯性思维》中,提出了六大改变看待和体验这个世界的途径,包括反常识、反依赖、反惰性、反定式、反从众、反主观。任白老师深入浅出将如何跳出惯性思维陷阱的方法总结出来,书中举例浅显易懂,许多都是任白老师的亲身经历,非常具有说服力。

  我们要跳出惯性思维的陷阱,就要发展全面思维,不能依赖过去的经验,也不能依赖他人,要从集体思考中跳出来,要发展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扩大视野,用灵活思考的方式、求知的多元化思维去应对世界的多变和差异,用创新的思考去突破惯性。如何在现实的生活和工作中运用这六条方法,任白老师也给予了贴心的建议,要打开思维,让思维自由发散,要创造性地允许任何可能性,要尝试多角度或逆向思考问题,个人觉得还要再加上一条,就是多实践多犯错,但也要注意要多总结,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反惯性思维的模式。

  是什么导致了人与人的差别?其实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机遇无限,机会很多,虽然存在物质条件的匮乏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最根本的还是思维方式的问题,我们必须跳出惯性思维的陷阱,运用反惯性思维全面创新地看待这个世界!

  《反惯性思维》读后感(八):打破惯性

  英国的科学天才贝尔纳说:“妨碍人们创新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存在着或重或轻的惯性思维。它有时顽固而直接地体现在行为中,让我们事后颇为烦恼;但更多的时候,它隐蔽地渗透于我们的思考中,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发觉。所以大部分人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在作出一些错误的选择时甚至会有理所当然的想法。 惯性思维当然有很多的好处,我们不能否认。因为惯性思维实质上是人们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通过总结平时的经验而产生的一些固定的思维模式。由于这些经验和常识在解决问题时非常有用,于是潜移默化地形成了思维的定势。有了这些定势的存在,在处理同类问题时就能少走许多弯路,节省大量的宝贵时间。所以,惯性思维会随着人的阅历、经验的丰富而增长。 但是,当我们遇到新的情况时,惯性思维的弊端就显露出来了: 第一:它习惯性地运用旧方法处理新问题,经验因此变成了一种针对思维的“枷锁”; 第二:它对思维创造性形成了强大的阻碍,对经验的依赖容易使人失去创新的动力; 第三:它在解决常规问题时对人的思维产生了许多教条式的束缚,让人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 今天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富有变化。每一天都有无数的新鲜事物被创造出来,环境也在时时刻刻发生着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也不再有绝对正确的理论,很多过去行之有效的常识早就被颠覆,全新的规则正在被创造出来。要准确地认知与适应这个新的世界,我们就不能再沿用旧习惯,也不能再固守头脑中的那些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 这正是本书强调并且倡导的思维理念——必须打破惯性思维,突破旧观念,改造传统常识,用创新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并且训练和提升我们的思维模式。 在这本书中,作者不仅阐述了不同的思考方式是如何深刻影响人的命运的,而且为读者总结了“改造惯性思维”的实用方法,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辩证地思考问题,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终实现思维的自立,对生活和工作均产生实质性的帮助。 《冲破消极的自我》是一本通过突破思维惯性拥有高性价比人生的书,简单地说,就是多问一句“为什么”,多想一次“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本书从六个方面针对各种复杂的情况提出了改进我们思维方式的应对之策。 作者在书中这样说道:“我衷心地希望,在改造自身的惯性思维、进行突破性的创新等方面,读者能够从书中获取到有益的知识。哪怕仅能解决一小部分问题,也将是本书莫大的荣幸。同时本书也为人们设定了一些参考目标。通过对发生在身边的案例的分析和探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身的思维正在发生哪些问题,然后制订目标,发现有效的、简洁的提升途径,进而能够真正地看到问题,解决问题。” 战胜原有的思维惯性,反向审视眼前的事物,并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常识和经验的反面看一看有什么因素是尚未想到的,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需要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法。这便是大家能从这本书中所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