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承诺》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承诺》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4-15 20:1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承诺》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承诺》是一部由特瑞·乔治执导,奥斯卡·伊萨克 / 夏洛特·勒·邦 / 克里斯蒂安·贝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承诺》观后感(一):承诺

  7分。

  什么蹩脚三角恋,我真没注意,大概是文艺爱好者比较关键方面吧。

  最初,因为贝尔下载,但入戏的,却是因为这段历史。我真是被这段历史给震撼到了。种族迫害,真是最没有人性惨无人道的迫害。

  看完之后,我也偷偷搜了些相关历史资料了解。真是不容易啊。

  说实话,这片也有让我讨厌的东西,就是老美把自己说得太神圣了。二战时候不是日本鬼子干了你们,你们都还事不关已呢。现在一战时,就开始世界警察拯救世界、维护和平了,这有点恶心

  第二,女主不是杨幂吗?看来不管是中国还是老外,都会喜欢这种款式啊。

  还有一个,那位富公子,我真不明白导演为什么要让他死呢,先帮了一号男主角,被迫去当兵,再帮了二号男主角,被枪决。啥意思,导演是告诉我们,不要做好人

  《承诺》观后感(二):亚美尼亚人的悲剧

  片子本来可以拍得更好。恋情可以作为线索叙述亚美尼亚族的悲惨遭遇,美国记者角色纯粹多余,美国人的救世主和英雄情绪作祟而已。一个美国人或一群美国人拯救世界的烂梗又一次出现

  至于亚美尼亚人大屠杀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应该说对立双方都有不同说辞,作为局外人不好结论。但是西方将亚美尼亚大屠杀和纳粹犹太大屠杀相提并论,未免有失偏颇。二者有部分动机相同,即嫉妒仇恨少数族裔掌握大量财富。不同之处在于亚美尼亚人并非完全无辜,确实是在一战期间以及更早的俄土战争期间有背叛国家行为,毕竟他们是想独立自治的。但相信只是少数亚美尼亚人参与了分裂国家的叛国行动绝大多数还是安分守己的。土耳其人对待境内亚美尼亚人的斗争与惩罚是扩大化的,无差别的,尤其是不加区分的逮捕精英阶层,顺带着趁火打劫掠夺财富,并将之前的羡慕嫉妒恨全发泄出来了。是否像纳粹德国那样搞了系统性屠杀,为了屠杀而屠杀就不得而知了,至少没像纳粹那样穷追猛打到境外,想把对方地球上抹掉,但想必直接间接导致的死亡也绝对不少。土耳其应该为这件事向无辜平民道歉,但这与纳粹屠杀性质确有不同,应该是从防卫过当恶化为肆意放纵。好在是无论犹太人还是亚美尼亚人,今天都有了自己的国家。

  《承诺》观后感(三):【剧透有】这部真的是…Orz

  【剧透有】这部真的是…Orz 如果主要想讲述亚美尼亚人的悲惨 ok,或者三角恋也ok,偏偏两边要一起来,然后两边都没有好好照顾到,给人两边都不是重点感觉。这部的男主就是Oscar Isaac,并不是双男主,Christian Bale有大部分时间都看不到,女主圣母又烦人,她移情别恋Oscar也来得莫名其妙, 然后Oscar的角色也是中二的让人无法不讨厌, 两人的爱情全程狗血的让人想翻白眼 (不是我不相信爱情,真的实在太扯= =) 唯一比较正常的角色就是CB的战地记者, 为了难民小孩东奔西跑 ,中间他为了救男女主跟难民被捕,生死未卜,然后男女主都完全不在乎他死活,连聊都没聊过, 说好的三角恋呢?[衰] 他好基友三番五次的帮助他们,最后以叛国罪被枪毙,他们也并不知情的样子Orz 最后女主被冲到海里丧生,只想说果然是秀恩爱[拜拜][拜拜][拜拜],还没真的安全呢,就跟男主亲来亲去的说我们得救了[黑线] 总之,这部的亮点先是CB,还有曾经是马戏团的小丑,后来跟Oscar一起修铁路的难友,出场时间应该没有10分钟吧,但非常亮眼。说到底这部看之前就觉得应该比较一般,但最后还是放弃了Tom Ford《夜行动物》的首映,买了这场完全是为了CB! 说道为什么主演们会接这部,应该是导演的关系吧……

  《承诺》观后感(四):我终于看明白了

  看本片主要是奔着奥斯卡·伊萨克来的。结果真的是......无奈啊.看不明白片名是什么意思.承诺了什么还是践诺了什么还是怎么做的.没一个诺言.也没有任何的履行承诺.到底是谁给了谁什么承诺?都没有.看完后觉得本片的题目真的可以改成<天煞孤星出山成丧门星大传>奥斯卡·伊萨克所饰演的角色最终除了他收养的他家亲戚闺女以外,丫从骑着毛驴儿出来开始就开作.然后骑着毛驴儿回家后就开始发威了.死爹死老婆死娘还死了爱人女朋友,还让好朋友挨枪子儿,最终还把小贝贝在西班牙那里给整死了.也许小贝贝的角色和奥斯卡·伊萨克的角色走的不近吧......其实本片无非就是纪念亚美尼亚大屠杀多少多少年.但这么个拍法是在是让人接受不了.这样类型的片子还是咱中国拍的好.1942.南京!南京!等等都很不错.这片吧你说像珍珠港吧.最起码男女双全谱写爱情圣曲也认了.非要把那不怎么漂亮但还有俩大虎牙的姑娘给淹死.不死就不能表现出亚美尼亚人的各种被迫害的死法了?编剧和导演可长点心吧~~!

  《承诺》观后感(五):老派的故事 精到的技法

  《承诺》这部电影可以算是一部老派的战地“爱情片”,大历史、小人物,沿袭的是《飘》、《战争与和平》的套路,搁在六七十年代之前,这类爱情片还是很受欢迎的。不过这种传统后来就有点不灵了,比如美国拍的《珍珠港》、《冷山》、吴宇森拍的《太平轮》就是这样。当然,拍得好的也有,比如《漫长的婚约》、《活着》、《霸王别姬》等。

  《承诺》观后感(六):这部名叫「承诺」的电影 太讽刺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电影——《卢旺达大饭店》。

  这部通过一个饭店的故事讲述卢旺达大屠杀的电影,

  曾经让许多观众感受到了人性的泯灭和无尽的绝望

  如今,它也以8.8的高分排进了豆瓣TOP250。

  最近,该片的导演,出了一部新作,同样是反应种族屠杀,同样是通过普通人的故事以小见大

  但片子的质量比起前者,实在判若云泥。

  不错,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这部——

  承诺

  The Promise

  片名叫“承诺”,可故事却关乎背叛。

  从海报难看出,这是一个三角恋的故事,贝尔扮演的记者居中,显然在导演眼里,他是个第三者

  可人家明明早在男女主相识前就与女主热恋了。

  这也注定了这部以小见大的历史战争电影的片面和偏激

  故事的历史背景,在1915到1922年之间,这里有必要跟大家提一些历史知识——世界三大种族屠杀。

  这是人类近代历史上,由于某些民族自身的优越感政治原因宗教原因,对少数民族施行清洗屠杀的惨绝人寰的暴行。

我们最熟悉的德国屠杀犹太民族居首,大约有600万人被杀; 土耳其奥斯曼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大约有150万遇害者; 卢旺达胡图族对图西族人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大约有100万人罹难。

  《卢旺达大饭店》的背景,即卢旺达大屠杀;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承诺》,背景则是土耳其针对亚美尼亚人的屠杀事件

  回到电影,男主迈克尔(奥斯卡·伊萨克 饰)在土耳其一个叫西朗的小镇当药剂师(类似于现在药店的学徒)。

  为了去伊斯坦布尔(当时叫君士坦丁堡)学医,和以为素未谋面的女孩玛尔塔订婚,并拿着人家的嫁妆400金币,独自走上了求学之路。

  在伊斯坦布尔,他寄居在自己的叔叔家,并结识了叔叔家女儿舞蹈老师安娜(夏洛特·勒·邦饰)。

  安娜的男朋友,是来自美利坚的国际知名记者克里斯(克里斯蒂安·贝尔 饰)。

  迈克尔求学之际,恰巧干上了奥斯曼土耳其准备对亚美尼亚人的民族清洗阴谋

  叔叔被杀,家破人亡,自己被军队抓去做了劳工,几乎不可能活着出去。

  此时,安娜和克里斯为了救亚美尼亚孤儿在土耳其境内斡旋奔波,同时克里斯还身兼报道事实真相全世界人民重任

  同时,爱上安娜的迈克尔与克里斯,又因为感情产生了诸多矛盾纠葛,关键问题是,还有在小村子等待迈克尔的未婚妻玛尔塔。

  信守承诺还是选择背叛?

  全片通过三个人爱情故事和逃难经历,将1922年前后土耳其进行的血腥大清洗全景展示,

  不难看出,导演特瑞·乔治将《承诺》是看做《卢旺达大饭店2》来拍的。

  可不论是故事还是见微知著的导演功底,《承诺》却要差很多。

  虽然在镜头运用上,导演的功力细节仍然无可挑剔

  比如影片片名出现的那一刻,西朗小镇的全景,构图及其工整,迈克尔骑着驴子从远处缓缓走进画面中央,回首望去,一片祥和

  比如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全景,俨然一副二十世纪初欧洲海上景色的具象。

  比如土耳其二十世纪初的“陈旧”街景。

  堪比《星战》的旷野摄影

  逃难路上的大逆光(女主发丝上可以看到),技法娴熟光线自然,丝毫没有溢光的痕迹,同时保持整个镜头的色调趋暖,预示着结局并不悲惨。

  比起国产打光,不知道要好上多少倍。

  整部电影,关乎爱情,关乎人性,关乎历史。

  导演选择了爱情作为切入角度,其实无可厚非

  可偏偏电影中,爱情太弱,太牵强,反而人性,却让人看到闪光

  先看爱情。

  片名《承诺》,其实是指片子刚开始,迈克尔对自己未谋面的未婚妻玛尔塔许下的。

  可去到叔叔家第一眼,就看上了舞蹈老师安娜。

  叔叔看出了他们的小心思,正巧安娜和克里斯闹不和,于是想从中做媒,但迈克尔口口声声说自己已经订婚了。

  虽然嘴上说,可身体却很诚实兵荒马乱的,还和安娜在小旅馆不可描述

  之后,迈克尔被抓去当了劳工,九死一生逃回家,看到了未婚妻玛尔塔,在母亲的劝说下又和未婚妻成婚。

  如果单说承诺的话,其实很讽刺。

  电影中的承诺,总是跟背叛有关,不知道这是不是导演刻意反讽渣男迈克尔表里不一,还是在讲述人在经历生死后的转变

  可不论经历什么,对发妻的承诺和感情,难道可以随意改变吗?

  对订婚仪式上许下的诺言,难道可以因为某个女孩的美貌轻易放弃吗?

  迈克尔对于爱情的承诺,背叛了两次。

  第一次,背叛了未婚妻,跟安娜搞在一起。

  第二次,又背叛了安娜,跟未婚妻成婚。

  如果放在某个现代都市狗血玛丽苏剧中,对这样渣男小三情节倒是可以接受

  可作为严肃的历史正剧,这样的爱情似乎跟“承诺”无关。

  在爱情这条线上,导演的表达几乎是失败的。

  接下来,是人性。

  既然是反应历史和战争,其实于人性的考究,是电影应该着力的点。

  作为一部名叫《承诺》的电影,当中对人性的挣扎和探讨,却很深刻,以至于没有爱情这条主线,也能闪闪发光。

  主角迈克尔,在被抓进劳工营侥幸逃脱后,碰到了一辆火车

  原本以为万事大吉,能搭个顺风车的主角,突然听到火车里有说话的声音

  蹑手蹑脚爬下车一看,车里全都是自己的同胞,密密麻麻被关在车厢里,遭受屠杀或厄运

  这时候,是个人都会面临两个问题:救,还是不救。

  如果救,自己势单力薄,有可能没开一个车门,就被发现打死,或者因为雨天湿滑,直接滑下火车;

  不救,车里关押的都是自己的种族同胞,他们面临的是毫无逃生可能的死亡和屠杀,不救不但悔恨终身,还得背着满满的负罪感

  可明显,救人,自己很可能死,不救,自己肯定能活。

  怎么选?

  镜头给到了主角的眼睛,他爬在车厢侧面,惊恐得进行思考抉择——

  一道闪电,给到了一个老人因为绝望和惊慌而扭曲的脸。

  此时,已经有了答案——救。

  这种面对自己生命和别人生命的选择题,所带来的人性拷问,在历史片中,无疑有点睛的作用

  在劳工营,主角碰到一个工友,他们坐在篝火旁,说起了往事

  有一位老人,通过展示自己脸上的枪伤,告诉他们——他们的命运也是死亡。

  接着,他苦中作乐一般,表演了一段小把戏。

  然后告诉大家——

  我曾是个小丑

  以前经常逗孩子

  如果不是战争,你可能还是个小丑,他可能还是个老师。

  可因为这一切,这帮人聚集在一起,干着干不完的活儿,却明知道自己面对的终将是死亡。

  多么残酷,又多么现实

  迈克尔在医学院认识的第一位朋友,叫做奥根,这是个富二代,第一次见到迈克尔就和他开了个带色的玩笑

  然后说明自己的来历。

  奥根凭借父亲权势,三番五次拯救迈克尔的生命。

  最后一次,他被父亲逼去当了兵,做了中尉。

  美国记者克里斯因为报道种族清洗被抓紧进了监狱,是他冒着生命危险电话给美国大使馆报信。

  后来事情败露,他被无声处死——

  本来可以安安稳享受富二代的生活,可偏偏因为帮助朋友被送去参军;

  本来可以妥妥当当当一个中尉,不用冲锋陷阵也不用冒生命危险,

  可偏偏为了正义送了命。

  即便是富二代公子哥,面对是非选择,面对正义邪恶,面对人性的终极问题,他依然选择对的事情,这就是富二代的人性。

  最后,还有这位美国记者,克里斯。

  表面上,他是安娜和迈克尔爱情的阻止者,他偏激,酗酒,冲动,霸道。

  可为了报道,他不惜抢下汽车偷窥土耳其士兵。

  他喝醉后对德国人说的这番话,表明了一个正义记者的心智——

  最后关头,他为了保护亚美尼亚人撤退,被土耳其士兵抓住。

  军方让他签一份放弃之前所有报道真实性,并承认自己是间谍的声明,否则就杀死他。

  他毅然决然撕毁了声明,等待死亡的来临。

  虽然平时目中无人,但是涉及到声明和正义,关乎到记者的职业道德,他选择放弃声明来捍卫。

  对于电影中所描述的人性,我相信导演既没有美化,也没有丑化。

  不论在哪个民族,哪个国家,只要见到这种惨绝人寰的事,都会有人勇敢的站出来,和那些残暴的刽子手说不。

  这是人的天性,也是人性的底线。

  有不少观众对我说,片子中美国记者和美国大使馆的描述,有些将人文主义精神内涵故意引往美利坚的嫌疑。

  这点没错,我也不否认,因为制片方中就有美国。

  包括最后,孤儿们和侥幸存活下来的主角迈克尔,都幸福快乐的生活在美利坚,让我们不得不这么想。

  但是,同美国大兵打外星人,美国大兵拯救世界以及美国特工上天入地不同的是,这次关于美国记者的事,还真是事实。

  1915年间,美国《纽约时报》确实发表过上百篇关于亚美尼亚人被集体屠杀的报道,报道形容屠杀是“有系统的”、“获得许可”和“由政府组织的”。

  1915年8月,《纽约时报》复述一份出处不明的报告,指“流徙者的尸体遍布道路及幼发拉底河,那些侥幸生还的人也是注定死路一条,这是一个灭绝全部亚美尼亚人的计划。”

  也就是说,1915年间,在土耳其,像克里斯那样的美国国际记者是真实存在的,并非虚构。

  包括我们中国近代史上很多照片,都是外国记者拍摄记录下来的,并告知全世界的,尤其旅顺大屠杀和抚顺平顶山大屠杀。

  是事实,我们就应该尊重,这不仅仅是对待电影的态度,更是对待历史的态度。

  跟德国全盘承认对犹太人的种族清洗不痛,土耳其当局至今还否认针对亚美尼亚人种族屠杀的事实,

  可见,跟日本政府一样,土耳其政府同样狭隘和虚伪。

  导演的意图,应该是借《承诺》,通过爱情来反应这一段悲惨的历史,

  可偏偏,三角恋和爱情观的主次不分,让电影的感情主线一直含糊不清,直到最后未婚妻惨死,情人安娜惨死,电影也没有对主人公的爱情给出足够充分合理的解释。

  但作为一部历史电影,《承诺》也并非一无是处,人性的挣扎和闪光,足以见得导演站在历史俯视者的角度,通过抨击种族屠杀这种灭绝人性的恶行,来表达全人类普世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最后,生活在美利坚的迈克尔和当年救下来的亚美尼亚孤儿一起,在婚礼上有下面这段宣言——

  “我们依然生存着”

  这是表示亚美尼亚民族种族延续的最强音。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强大到,将任何一个民族从地球上抹去。

  谁都不行。

  《承诺》观后感(七):我认为很好

  我认为很好。虽然还没看完。我用每次看一点的方式看这个电影。 都说三角恋比较遭,这也是固定的桥段,还算真实。 之前看了《格尔尼卡》,模式和这个其实也差不多。都有美国记者和数学中的三角。 但西方记者确实值得肯定,日本搞得旅顺大屠杀和抚顺平顶山大屠杀都是由西方记者报道后才被世界知道。后者纪念馆还有作报道的白人记者的半身雕像。 通过这个电影我这个对历史爱好者也是第一次知道了土耳其曾搞了亚美尼亚大屠杀,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土耳其可以说是20世纪种族屠杀的开山鼻祖,或许别的国家是土耳其的学生。闷罐车是他们发明的,先迁徙后屠杀也是他们先弄的。

  刽子手的好老师。

  而且土耳其至今对这段历史不承认,不仅不承认也要是说就跟谁急!这国家没出息!跟日本一样狭隘。

  相对于对德国政府对犹太人种族灭绝屠杀彻底承认的态度,土耳其一国的正义性太弱了。

  美国电影人在表现这部这段历史的过程中对土耳其也可以说批评的很严肃。

  电影中有历史就会有立场。

  我国历史相关影视只能拍本国的皇帝太后格格妃子。

  美国却可以站在世界高度上表现世界各国历史的事情。也可以通过抨击种族屠杀这类人类最严重罪行来表达人类共同的道德。

  所处的高度人文的差距太大了。

  也不像有的国家会对提及历史错误的有良心人士进行拼命的无耻的残忍的恶毒的攻击,例如日本。

  《承诺》观后感(八):承诺

  我倒想看看有哪个世界强国能消灭这一民族,这一小小的民族,他们的战争失败了,他们的社会奔溃了,他们的文学没人看到,他们的音乐没人听到,他们的祈祷没得到回应。去吧,消灭亚美尼亚,看你能否做到,然后看看他们是否不再微笑、唱歌和祈祷。当两个亚美尼亚人在世界任何地方相遇,看他们会不会创造出一个新的亚美尼亚。这个亚美尼亚大屠杀题材在三角恋的包装下,史诗感严重削弱。土耳其风景确实大赞。

  《承诺》观后感(九):Couldn’t They Think of a Better Name Than the Promise?

  The movie, set during the collapse of the Ottoman Empire and the onset of the Armenian Genocide, tells the love story between two Armenians, Mikael, a medical student, and Ana, the girlfriend of an American journalist called Chris. Even though the majority of The Promise is the love triangle, it manages to provide accura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Armenian Genocide.

  The Promise is historically accurate in its depiction of the massacre. Garnik Banean, in his book Goodbye, Antoura: A Memoire of the Armenian Genocide, states that during the time, “the women and children were internally displaced, often to concentration camps.” During the movie, Chris saw Armenian women and children were forcibly displaced through his telescope. Banean also claims that men were into labor battalions. In The Promise, Mikael was a forced laborer for six months. Taner Akçam, in his book The Young Turks’ Crime Against Humanity: The Armenian Genocide and Ethnic Cleansing in the Ottoman Empire declares that the mass murder is part of the Empire’s plan for the “homogenization” of Anatolia. The word “Homogenization” suggests that the Ottoman Empire’s plan is to exterminate the Armenian people. One of the most hideous moments in the film occurs when Mikael tells other Armenians that his pregnant wife’s belly is bayoneted and his baby is killed before being born. This scene symbolizes the Empire’s extermination plan. They kill the baby so that no new Armenian could against them.

  evertheless, the motion picture has a few flaws. The two love scenes in this film are not necessary since The Promise is about the genocide. Also, the image of Armenian people in this film is not very positive, in that not everyone is always faithful.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movie, the only reason that Mikael promises himself to his fiancée is to get the dowry so that he can afford medical school. He is not even faithful before the marriage begins because he chooses to be engaged out of the money, not out of love. The night the genocide begins, Ana has an affair with Mikael even though she is still is Chris’ girlfriend. Mikael chooses not to restrain his feeling towards Ana even though he is engaged to another woman. Also, one of the most surprising moments in the film occurs when Mikael’s mother claims that he is dead after Chris and Ana bring his aunt and cousins back to his village. In these scenes, the Armenian characters are being deceitful, even though the movie is called The Promise. Since most Armenian are Christian, who should not lie, the intention of the film’s depiction of Armenian’s unfaithfulness is bewildering.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Armenian genocide, this is the film for you. But it is indispensable to understand that The Promise is not a truly great piece of filmmaking in the depiction of Armenian people.

  《承诺》观后感(十):野狼的两只眼

  我对亚美尼亚人的历史毫无了解,这部电影给我打开了一扇窗。很多画面拍得不错,稳重开阔,又有土耳其风情。景色真美!但战争就残酷了,人类就是这样,战斗的种族,争夺生存资源生殖资源,而且贪欲极大。男主女主的婚外情真是莫名其妙而且丑陋至极,与残酷的战争相互辉映,像野狼的两只眼,一齐在黑暗里发着可怕的光。 让我觉得美而温馨的婚外恋,是《开罗时间》里的那一段,发乎情止乎礼,有心动的激荡甜蜜,又有尊重和契约精神,体现了人性温良的一面。 《承诺》里的男主和女主,放纵情欲,自私而不知耻,承诺于这二位而言,是一个屁。 美国记者这一角色承担了美国的超人梦和世界警察梦,虽然都是是老旧的桥段,但……越发衬得男主女主猥琐不堪。 奥根中尉,死得太惨了。影片都没有给他一个奖状!没有回忆一下他!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