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妈咪》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妈咪》经典影评集

2018-05-07 20:32: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妈咪》经典影评集

  《妈咪》是一部由泽维尔·多兰执导,安娜·多尔瓦尔 / 安托万-奥利弗·波尼安 / 苏珊娜·克莱蒙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妈咪》影评(一):《妈咪》:本能地活着,本能地去爱

  1、电影设定在一个特殊社会背景下,从一开篇就把一个绝望选择展露在眼前。泽维尔·多兰是个善于向旁人展露内心痛苦的人,如果现实不够痛苦还会主动寻找痛苦,所以电影通篇免不了给人一种自怨自艾的感觉,但懂得人自然懂,不懂得也不必看。

  2、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有提及男性心中的“恋母情结”和女性心中的“恋父情结”,人类情感的建立皆来源于此,而Die和Steve之间的牵绊明显有“恋母情结”的内在动因,但影片并未在此基础上做过多的延展,只将它停留在动因的表现层面上,并借助“恋母情结”加深他们母子间的情感纽带

  3、肢体暴力脏话、不善表达,这些符号象征的其实都应属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性欲论的概念,是一种高阶伪装,其中同样存在压抑反抗的本能。

  4、实际上在这样一种特殊的设定下,《Mommy》所表现出的是一种本能——儿子母亲的本能;母亲对儿子的本能;生存在世界上的本能,就像失语症的邻居会主动接近同样有着缺陷的Die/Steve母子,这是寻找同类的本能。而“恋母情结”在精神分析学说的世界里是人类最根本、最基础的本能,是一切事物行为种子

  5、影片的成功在于对Die这个人物的刻画,母亲并不一定都是温柔坚强的,Die也有自己脾气,也会脆弱,她在失意时也会对儿子大骂拖累,这才是一个真实而有生命力的存在,Die显然脱去了传统母亲的标签,从角色里活到了荧幕外。

  6、影片用屏幕比例表达情绪点子很好,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这只是泽维尔·多兰使用的众多拍摄技巧之一,很亮眼,但不必特别深究。我反而觉得,有太多人把注意力放在这个点上,以至于忽略了电影本身情绪表达的色彩,当然,也忽略了泽维尔·多兰音乐mv的bug,挺好。

  《妈咪》影评(二):To Love

  斯蒂夫割腕的时候问戴安“我们依然爱着彼此,对吗?”,戴安一边搀扶起他一边说“那是我们最擅长的事。” ——对爱的确认成了戴安最终决定接受S-14法案的安排的诱因,也对自己接斯蒂夫回家时候绝对不会把儿子送到公共医院去的宣言狠狠地戳了一刀

  多可笑啊,爱成为了分离的借口法律给了个人责任的缓减的同时也给了爱以退路,爱却成为了因为退路的存在来的关乎背弃的折磨

  斯蒂夫一直在学习爱、模仿如何去爱

  戴安穿着紧身喇叭牛仔裤、厚底高跟鞋花纹上衣,涂着靓丽指甲油,就连钥匙扣上也是花花绿绿的扣环,签字的小笔还镶着假钻,所以和戴安在一起的斯蒂夫戴着银色的粗项链、穿着花色的衬衫和打底的白色背心、玩着滑板把超市的推车推回家给妈妈带去刻着Mommy的字母项链,两人对着彼此粗话连篇,但是每一句后面都好像是我爱你,而去掉那些字眼,戴安的话语和一位正常的母亲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差别啊;每一次拳脚的争吵容易带来斯蒂夫情绪的爆裂,而这也是戴安作为一个母亲组为一个女人最无力的地方,爱的确定成为了最好的镇定

  凯拉留着齐耳的深姜黄色短发,总是穿着朴素的牛仔厚外套与平底鞋,戴着一长一短两条项链,因为失语症所以并不能总是流畅的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话语,甚至在被斯蒂夫挑衅的时候暴怒也只能爆青筋地给出简短的警告,作为一个朋友,她比戴安略有盲目的母爱更有底线,所以斯蒂夫才能真的在这位高中老师教导下学习教材;面对凯拉,斯蒂夫是依恋的,他学着凯拉的结巴在凯拉丈夫的面前与她交谈或许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于凯拉的尊重;三个人的微妙平衡在戴安签订S-14法案协定后破裂,全心全意的爱毕竟还是因为身份的阻挠和家庭的责任而止步不前——作为邻居的凯拉对于戴安关于儿子的决定并没有什么发言权也没有立场指责

  如果困苦而多舛的人生总是自带着BGM的话,我希望那首歌总是关于爱的

  不知道戴安对于斯蒂夫毕业恋爱婚姻还有生子的想象是基于多动症的儿子能在凯拉的帮助下开始学习课程这一既发事实,还是基于儿子将会被送入公共医院进行治疗这一即将到来的事实,然而不得不说那一段不真实的模糊确实是整部影片里难得的暖色笑颜

  可惜镜头的比例变化都在告诉每一个人,那不过是假象,那不过是想象

  不管出生于怎样的家庭、不管有着怎样的曾经,一个人仍能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建立起自己的眼前世界,人类的情感和经历毕竟存在着使命般的共通性,他们能在毕业的时候激动做鬼脸、他们能在介绍爱人的时候紧张羞涩、他们能在触碰新生稚嫩手掌的时候小心翼翼、他们能在每一次庆祝的时候录影留住每个人的幸福笑脸——这是斯蒂夫对于美国茱莉亚学院愿景,也是戴安模糊想象的根据

  多好啊,想到这困苦的人生也能因为宿命的设定而有那么几个精彩并且轻松时刻,这个想法本身就值得庆祝了吧

  Learn to love and toast to love.

  : 斯蒂夫被医护人员围住喊出MaMa的时候、Mommy的锁骨链在黑暗中闪亮的时候,就会想到海报上斯蒂夫对戴安的吻,妈妈我爱你啊

  《妈咪》影评(三):被爱束缚,还是寻找自由

  我非常佩服导演泽维尔多兰,一位天才年轻导演。创造性打造了1:1比例电影。拥有比《布达佩斯大饭店》还要流畅连贯的比例运用。音乐也非常棒,都是经典热门歌曲,却搭配的非常得当。也感谢这部电影让我重新审视了自我。

  看完电影《妈咪》,我爱上了Oasis这个乐队

  Oasis的《Wonderwall》在本片中让人豁然开朗简单旋律,唱出这个问题少年的内心,也唱出了我们的一些心声

  即使斯蒂夫有些癫狂,有些冲动,有些不谙世事,他对他的妈妈,是一种无法以言语表达的爱。”There are many things that I would like to say to you but I don’t know how.”是啊,可怜的斯蒂夫,天生的多动症,无法控制自己的暴力行为,即使想用正常人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也很难吧。

  这个家庭,有些残缺,没有爸爸,只有妈妈,妈妈还有点生活糜烂,抽烟喝酒满口脏话,斯蒂夫也就没有一个良好环境成长了。但是妈妈一直在寻求方法帮助斯蒂夫控制自己的情绪。可怜天下父母心,妈妈一路寻找了各种方法,总是碰壁,斯蒂夫还是忍不住会惹事。

  好在这个有些绝望的家庭迎来了一位邻居,一个有语言障碍的女教师。她就像一缕阳光温暖了这个寒冷的家,她帮助斯蒂夫学习,控制他的脾气,同时妈妈也有个可以诉说的伴了,家里也算是其乐融融

  为什么这个女教师要来帮助斯蒂夫呢?当她刚来这个家时,斯蒂夫对她有些不检点,结果她一怒之下将斯蒂夫按倒在地,斯蒂夫这时竟然吓到尿了裤子,还蹲在一角大哭起来。这个外表看起来暴躁强势孩子,内心是非常脆弱的。他需要人的爱。

  妈妈和斯蒂夫是有误会的,也有隔阂。妈妈一直想通过正确的方式帮助斯蒂夫,可是斯蒂夫怎么可能会被束缚?记得中间那段斯蒂夫一人骑着滑板,张开双臂,伴着《Wonderwall》,这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想要的自由。知道最后被妈妈无奈送入了医院,他还是挣脱了束缚带,冲向了窗户

  这就是爱与自由,当你因为爱而被迫做出选择,你会选择被束缚,还是选择自由?斯蒂夫选择了自由。因为他天生就是一只翱翔天空的鹰。他想要的爱,就是要有一个能理解他的人,让他飞。可是在各种制约下,谁能给他这样的爱呢?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想要这样的自由吧,谁愿意被抑制,被困住呢?可是理性让我们无从选择,我们只能选择被束缚。

  当我们被束缚住之后,很多事逆来顺受了,我们违背自己的意愿,做出了很多自己厌恶的事,但是我们无悔,因为爱。这样看爱有罪了,其实不然。在你拥有了爱,你必然会被束缚,即使束缚住了,你依然会因为爱而感到幸福。这与自由所产生的幸福是不同的。如何使二者兼得?只有使一方妥协。做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选择才能无悔。

  至于我们的选择会不会被认同,Who really cares?爱才会认同。可是我们真的能被认同的情况还是少数。斯蒂夫的作为又有谁真正能理解呢,即使理解了又能不能为他做正确的事呢?还是做自己吧。

  《妈咪》影评(四):亲爱的妈咪:多兰独特的音乐品味

  加拿大天才导演哈维尔·多兰(Xavier Dolan)一直非常重视电影配乐与电影场景、情感之间的关系表达。他的配乐总是别具一格混合现代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以及摇滚乐,给电影画面带来了不同的情感色调,有时候配乐甚至直接参与了电影叙事,这些音乐与电影之所以能够有恰到好处结合,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导演独特的音乐品味。

  多兰新片《亲爱的妈咪》(Mommy)中的配乐就是上述观点最好的例证。电影中的配乐歌曲由影片中斯蒂夫的父亲在世时压制的混音带,与一些排行榜广播上的热门单曲组成。不过这些热门歌曲大多发行在2000年之后,刚好与多兰在青春期听音乐的口味一致。多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提到此片的配乐大都来自他自己非常喜爱的音乐人,如蒂朵(Dido)、席琳·迪翁(Celine Dion)、绿洲(Oasis)、拉娜·德雷(Lana Del Ray)、数乌鸦(Counting Crows)與埃菲尔65(Eiffel 65)等。

  《Mommy》是多兰的第五部剧情长片,与罗兰五年前在戛纳导演双周单元亮相的处女作《我杀了我妈妈》构成对比。同样讲述单亲家庭中狂躁而又深刻依赖而又隔膜的母子关系。但不同于《我杀了我妈妈》的高度自传属性,《妈咪》更加宽厚和温暖,情绪更加饱满,几乎可以看作是多兰为自己处女作做出的一份愧意表达。本片入围第67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与戈达尔的《再见语言》并列评审团奖。虽然此片尚未在中国上映,不过很多多兰的影迷已经通过其它渠道观看此片。不少影迷高度评价了此片的电影原声,甚至将多兰电影中的配乐当成自己的聆听指南笔者在看过电影之后,梳理了一下电影中的原声音乐对影片叙事的影响与补充。

  1. Childhood -- Craig Armstrong

  电影开场配乐使用了 Craig Armstrong 的《Childhood》。Craig Armstrong 是世界顶级的混音大师以及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电影配乐大师。他曾为《红磨坊》、《永远蝙蝠侠》等电影主题曲作曲,还为巴兹·鲁赫曼(Baz Luhrmann)广受好评的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创作了电影原声。

  当然多兰选择 Craig Armstrong 的音乐当配乐,并不是基于 Craig Armstrong 的名气,而是他的音乐非常适合这部电影。《Childhood》柔美而略带一些伤感,弦乐声若即若离,带有浓重阴郁寥落之感,如梦似幻。刚好贴合了影片中安娜接斯蒂夫回家之前的那种心理感觉,对儿子未来思考的某种感伤担心缓慢节奏给画面增添很多美感

  2. Building a Mystery -- Sarah McLachlan

  《Building a Mystery》是安娜在去接斯蒂夫的路上,出车祸时,电影中响起的音乐。音乐进入声轨的时候,正是邻居凯拉开车的画面。当时的第一反应,配乐应该是凯拉在开车时播放的音乐,随后音乐进行了一些处理,感觉又像是从安娜出车祸的车里传来的。直到目前为止这首歌到底是哪辆车播放的音乐,对我来说仍然是一个迷。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歌的演唱者 Sarah McLachlan,她是一位极具天赋加拿大的创作歌手音乐家。17岁与朋友组团出道,后因学业中断了演艺事业大学毕业之后推出了个人首张专辑《Touch》。她曾凭借这首《Building a Mystery》荣获1998年格莱美最佳女歌手奖,也曾为电影《天使之城》创作主题曲《Angel》。Sarah空灵清新的唱腔与融合了流行与摇滚的编曲令听者耳目一新,其相当缥缈歌声却流露出极为成熟一面,令她成为加拿大新女性主义音乐的代言人。

  3. White Flag -- Dido

  安娜经过系列繁琐手续之后,终于顺利接到儿子。Dido 的《White Flag》随之响起,虽然母子之间的谈话极其简单、直接。粗心的观众可能并不没有多想为什么会把这首歌放在这里,仔细阅读这首歌的歌词你就会明白,电影中这首歌直接参与了电影情感的叙事。

  母亲不会因为儿子的错误而选择抛弃他,她仍会一直爱他。面对生活的困难,她不会轻易的举起白旗、投降,她会拼尽全力的让斯蒂夫生活得更好。这首歌成为影片中母亲所做一切事情的承诺。

  完整內容鏈接:http://www.luoo.net/essay/461

  版權所有禁止直接轉載

  《妈咪》影评(五):Mommy

  19岁的沙维尔多兰自i kill my mother成名后,好评如潮,震惊国际影坛。25岁的这部mommy,在康城更比肩大师戈达尔的再见言语,天才光环加冕。延续母子关系的话题,i kill my mother只是在一个狭窄范围内的探讨,投放了更多导演的个人经历与情感,而mommy就把问题延伸到社会上,母子的关系不再是一味的叛逆与谩骂,而是亦师亦友,遇上了失语症的邻居兼老师,令叛逆的少年似乎找到了重回正轨的希望。由1:1画幅拉开成16:9的两段,就是导演注入的希望,但很快,一段蒙太奇之后,画面变回1:1,下雨天,三人在车内无言,绿灯亮起,母亲若有所思,车在雨中的街口依然停着,等待少年的,是类似治疗少年犯,精神病的政府医疗机构。母亲是绝情,也是无奈,少年被强制关进了冰冷的病房。最后一段,少年在语音信箱留言,似乎反省了自身,但身体是被绑着的,母亲也没有因为儿子的离开而开怀,反而朋友的离开和对儿子的思念,令生活一片愁云。这是一个双败的结局,没有一丝希望,最后少年在牢笼里的反抗,只是灯蛾扑火而已。社会对问题少年的关注不足,多兰拍出了无声的呐喊,这一部正合康城评审的口味。但我不喜欢他过多的音乐拼接,配上慢镜,景深浅的变化,就如一部mv。

  《妈咪》影评(六):社会底层无力的爱

  说起母爱,无论贫富,都能举出很多例子,也并不能区分出穷人和富人母亲母爱的高低。

  电影,却要用贫穷来衬托出母爱的艰难。唯其越难,其爱越深。

  穷人的人性光辉总能让人兴叹它的伟大。想起大一的时候,看的一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也是讲一对贫穷落魄的父子怎么相依为命奋斗未来的故事。和这部Mommy相比,结局很好,赚足泪水后,给人希望与安慰。Mommy整个电影都是灰色压抑的,除了凯拉的陪伴和妈妈的幻想一段。一个无经济能力的妈妈带着一个有些神经病的大孩子,不看细节都能想象得到其中的无力和艰辛。

  对于自己爱的人,最痛苦的莫过于没有能力爱她。爱,却莫能助,爱,却只能离开。现实的残酷往往只能让人低头,Mommy选择了把孩子丢给精神病院。

  这里,让我想起那些孤独的老人,儿女无力抚养,遗弃了他们,或者把他们送进了老人院。那些病患的婴儿,父母无力抚养,只能丢给政府,丢到路边。抛开道德批判,相信他们在做出决定的时候也多是无奈痛心和唏嘘的。

  最后电影也没有什么好结局。男主往窗边飞奔结束,似乎得到了自由,但更有可能是瞬间自由后,坠入死亡。凯拉搬到多伦多,Mommy自己一个人生活。感觉上帝给了她贫穷,再给她一个精神病儿子,然后又让世界抛弃她。多么无力和唏嘘。但电影还是很平淡的讲述,没有很煽情的悲天悯人,冷冷地讲着这个悲伤的故事。

  :说到贫穷的人。以前总觉得贫穷是自己不争气的结果。最近几天,看到一篇文章,《越贫穷,越无力》说的是一个女博士去社会底层体验生活的社会实践。总的来说,为了维持生计的工作已经磨灭掉了底层穷人的时间和精力,他们整天为了生计发愁,忙碌,无力、无机会做翻身的改变。也许这就是中国说的命,贫穷,真的会继承。虽然这篇文章的结论如此悲观,但是人总能找出几个类似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或者当幸福来敲门这种例子来给生活带来阳光。

  《妈咪》影评(七):【Die+Steve: Mix 4ever】

  总是会有一段时间像神经病一样爱一部电影。

  电影叫《妈咪》,父亲这个角色的存在感在电影里被物化为一张集锦CD《Die & Steve:Mix 4ever》(妈妈Diane称自己叫“Die”,母子的生命线也像这CD的名字一样永远地纠缠在一起)

  电影里的插曲都收录在史蒂夫过世的爸爸给他留下这张CD里,让人禁不住在想这个未曾谋面的父亲是什么样的人,会收录这些歌曲的父亲有着什么样的性格,他若还在这个家庭会是如何。恰好电影有着唱片封面式的1:1的画面比例,这样精巧的细节设计让人心动不已。

  uilding a Mystery-- Sarah McLachlan (02:48)

  出自加拿大女歌手莎拉•麦克拉克兰1997年的专辑《Surfacing》,这首歌那年在Billboard最好成绩排到第三。莎拉的唱腔极其清新,歌曲显得缥缈空灵,歌词里也加入了许多宗教元素。片中没有使用全曲,听完你会爱上它。

  歌曲开头的吉他声响起,恰是黑底白字的片名出来的时候(唯一不舒服的一点是和前一首Childhood的衔接太太太太生硬了.....),然后画面里便出现一位开车的女子,车载收音机里放着这首歌。

  阴天,雨后的路面和对面亮起的车灯,伴着车内的歌曲intro部分的吉他声,一切都安详平和。

  第一句歌词出来的时候伴随着的便是急刹车的尖叫声,她目睹了戴安的车祸。于是旁边商铺的门打开,商铺里的音乐声,门铃碰撞,周围窸窸窣窣的人声聚拢到车祸现场,所有的背景音都正常地加进来,而歌曲没停,垫在这些社会图景的声音之下(这种感官体验像极了带着耳机走闹市或者坐地铁的感觉)。被撞的戴安费力的打开车门后,歌曲的声音变大了,原来她们听的是同一个电台,小城生活的感觉便立马出来了——可选的电台不多,播放的是自己国家歌手的老歌。

  莎拉在采访中解释这首歌:“我只想表达一个事实,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份不安全感存在,只不过都用一副假面掩盖着。而正是这样的我们,才如此迷人而美丽。”

  我想多兰在一开头就用一首歌讲出了主题,母子间的相互拉扯顶撞,源于撕下面具后想要守护对方却深埋内心不安全感,但正是它存在,电影中的爱显得锋利却迷人。

  White Flag-- Dido (09:21)

  出自英国女歌手蒂朵2003年的专辑《Life for Rent》。歌曲原本讲述的是一对分开的恋人,但是他们依然爱着对方没有放弃这段感情。是电影里唯一使用了全曲的歌,看完电影后我就单曲循环这首歌了,根本停不下来。

  这首歌出现在戴安从拘留中心把史蒂夫接回来,一路回家的时候。本身就像在心平气和的叙述的曲风一下子就把母子见面时的愉悦感带出来了,儿子重新回到母亲身边,母亲重新开始有目标有照顾对象的生活,两个人要一起面对未来的所有不确定和困难,都从这一刻,缓缓拉开序幕。

  架子鼓的均匀鼓点都挤在母子笑闹时语速飞快的吐槽和对话中,从背景音走到前台的那几句歌词

  “And when we meet, which I'm sure we will.All that was there will be there still.I'll let it pass and hold my tongue.And you will think that I've moved on...”,暗示着他们为了这份爱需要付出的妥协和坚持。

  歌曲结尾,戴安站在自家门前冲对门的凯拉微笑,然后进屋,关门,蒂朵恰好唱完最后一段重复的Chores。我确定从她脸上看到了面对新生活的自信。

  “There will be no white flag above my door.I'm in love and always will be.”

  Colorblind-- Counting Crows (28:23)

  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摇滚乐队1999年的专辑《This Desert Life》。人们往往不愿意向外人展露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而歌曲想表达则是在自己所爱的人面前,终于可以卸下面具的畅快喜悦感,Colorblind指的就是那种不再对自己的内心作权衡的自由的状态。

  歌曲出现在史蒂夫像一家之主一样外出采购食物和礼品,一路上滑着滑板和玩儿手推车的时候。

  玩滑板的少年跟着钢琴前奏滑出来,阳光,蓝天,天桥,空荡荡的街道,电影的色调一下子明亮艳丽了起来。缓慢深情的男声加进来的时候,史蒂夫耳机里放的却是rap,他和着耳机里的音乐打着rap手势,而Colorblind就像他脚下流畅行走的滑板,让看似完全两种风格的音乐融合得如此默契协调。

  史蒂夫在超市前的广场上拉着手推车喊:“谁是你爸爸!谁是你爸爸!”然后扔掉了手推车。这里的旋转镜头中,层层叠叠的云朵夹在蓝天绿树之中,广阔而开放的感觉愈发使得这首歌显得大气自由,反复唱着:“I am ready. Pull me out from inside.”

  最喜爱的镜头之一也出在这里,阳光微斜前,少年推着满满的手推车飞奔回家。

  一切仿佛就像歌曲响起前,戴安说的最后一句话:“一章结束了,另一章开始了。”

  On ne change pas(我们不会改变)-- Celine Dion (48:11)

  加拿大国宝级的女歌手来了,这首歌出自她2003年的同名专辑。天知道多兰有多喜欢席琳•迪翁,在《费加罗女士》的采访中被问及是否有意愿让席琳•迪翁演戏,多兰立刻连用三个形容词来赞美她以示倾慕之情。

  于是乎,在史蒂夫出场的升格镜头后,多兰直接安排了两段跟唱。史蒂夫降调的男声,还有凯拉几乎模仿原唱的好嗓子。斯蒂夫在旁边大声地说:“她是我们的国宝!”

  三个人在歌声里翩翩起舞(基本跳完了全曲),大家都很放松,在头一次相互敞开心扉的聊天后,暂时卸下了身上背负的硬壳,裸露出柔软的内部,所以真的是“翩翩”起舞,那些肢体的扭动在歌声中分外缱绻。史蒂夫画上的黑色眼线、涂在指甲上的黑色、黑色的背心,戴安的烟熏妆和黑色蕾丝上衣,让歌曲更显的迷离而温柔。

  在虾米上看到有人说:“唯一遗憾的一点是孩子拍手的那个动作没能跟音乐合拍”。我倒是喜欢极了那个先于拍点得拍手,它让画面和音乐的配合显得自由随意,因为毕竟这只是一个孩子和一个没工作的母亲,一个做老师的邻居笨拙的舞蹈罢了。多兰在这段想表达的自由和随性就因为这个拍手呈现的淋漓尽致。音乐的出现只是叙事的辅助手段,而绝非画面需要迎合的对象。

  lue (Da Ba Dee)-- Eiffel 65 (54:32)

  Eiffel 65是意大利都灵的一支乐队,不是法国噢。Blue是他们最出名的一支曲子,发行于1998年,恰是欧洲电子舞曲(EDM)最为盛行的阶段。

  歌曲里灵动快速的鼓点脉动、具有金属味的强烈音效出现在史蒂夫耍性子不听凯拉上课的时候,典型的生活场景刻画。于是动感的电子舞曲加上不听话的孩子,还有他过分的动作,让这一切在作为老师的凯拉面前显得分外吵闹,简直可以让人看到凯拉一忍再忍的表面下积聚起的愤怒小宇宙。

  于是,凯拉果然怒了。

  于是,果然这段音乐渐起的时候,史蒂夫被发飙的凯拉吓尿了(恩是真尿了)。那个片段里委屈蜷缩在一起的、恼羞成怒的史蒂夫,其实是对凯拉有着害羞而年轻的懵懂情感的。(这一段史蒂夫的扮演者演技惊艳啊!完全孩子天性!很喜欢!)

  Wonderwall-- Oasis (75:03)

  看《妈咪》前不久的一段时间很爱英国摇滚,绿洲乐队1995年的《Wonderwall》当之无愧成为歌单里的心头肉。作曲Gallagher解释这首歌指的是一个想象中的朋友,他会来到你身边拯救你。

  在电影里听到这首歌便十分激动,而恰在歌曲的第一部分结束后迎来了电影的第一次开屏,更是被深深地惊艳到!少年用力的在面前拨开屏幕,架子鼓的鼓点同时敲进来。

  一比一的宽高比往往只能在镜头里容下一个人,恰是在戴安、凯拉和史蒂夫三个人走上正轨后变为宽屏,妈咪和邻居凯拉骑车,Steve滑滑板,三个人再一次集体出现在画面中,人物的生活都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

  “You're gonna be the one who saves me? And after all, you're my wonderwall”

  整部电影最爱的镜头出现在这里,穿着夹克带着耳机的史蒂夫在滑板上像鹰一样张开双臂,抬起头,风从他的脸上、金发上、虎口里滑过,充满少年鼓起的夹克。

  这大概是最简单的最让人感到自由的表现方法。

  Vivo Per Lei(为她而活)-- Andrea Bocelli;Giorgia (89:59)

  这首歌是意大利摇滚歌星Gatto Panceri于1995年为意大利盲歌手Andrea Bocelli度身定做,可说是一切音乐人对音乐发乎肺腑的赞美。经典对唱,好听极。不过电影里是史蒂夫面对律师邻居对妈妈展开的情感攻势,鼓起勇气走上台唱的跑调跑拍的KTV版本。

  这个律师邻居居然在搭讪时对戴安说了一句“你是一个漂亮的姑娘你是不是都没意识到”(好罢我果断出戏想起了One Direction的歌词“You don’t know you’re beautiful”)。也正是这个正儿八经的邻居角色开始引爆Steve所理解的母子之间那种专享的排他的关系。母子之间的又一次吵架便发生在这之后。

  orn To Die-- Lana Del Rey(89:59)

  片尾居然用了打雷姐的12年首张专辑里的歌。

  要是在电影院里听我肯定死坐着不走了。

  片尾是一场精心酝酿的乖巧的逃脱,弦乐猛然响起的一刹那,白衣少年束身服的最后一颗扣子被打开,白色的笔直的通道,不远的尽头是白色的磨砂玻璃门,门外是墨水般弥漫的黑夜。少年嘴角的笑,挣脱开的双手,跳跃在白色灯光中的金色头发,终于在撕下乖巧面具后迸发出巨大的自由力量。

  歌词有所隐喻,在打雷姐的氤氲迷幻的唱腔里,暗示着向“死”而生的宏大未来(妈妈戴安Diane管自己叫“Die”,所以也可以说这是向妈妈奔去的未来),那个未来属于自由的史蒂夫和自由的戴安。“This is the last time, because you and I, we were born to die.”

  我并不认为他真的能推开那扇门,但毕竟他和那个在家等他的她,都没有放弃,他们终归是胜者。

  “Because, like this,there is hope.”

  Experience-- Ludovico Einaudi (107:43)

  在看电影前便很爱这段纯音乐。在片中也是全曲呈现。电影里画面太美,与这段音乐的匹配更是惊艳。

  第二次开屏也是在这里。三个人出门旅行,车驶过大桥的时候,给大桥的航拍镜头在渐强钢琴声中缓缓展开,就像一副美好的画卷渐渐展开,而更美好的,是后面一段戴安的幻想。

  她幻想着儿子毕业,想着儿子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的那一场大雨,想着自己和邻居凯拉的开心自在的生活,想着儿子第一次带女孩子回家,想着儿子离家时从车窗里挥手道别,想着金色甜蜜的婚礼和舞会.....

  大量的模糊镜头都用在了这段安静(河流流动的那种安静)音乐里,美好得让人看不清眼前发生的一切。即便是幻想出这一切的戴安,也挣扎着只看到了那些模模糊糊美好愿景。总之多兰这一段模糊镜头用到了点子上,音乐煽动起的情绪早已让我泪目(我泪点好低...),即便是清晰镜头,也和模糊没有什么区别。但我说这种安静平和,是大河流水的那种平和,其河底,实际暗流涌动。果然,开屏结束后,戴安就用上厕所的借口,去看护所签了字,把儿子送进了她原本想都不会想的公共治疗机构里。

  Welcome To My Life -- Simple Plan

  imple Plan是来自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的流行朋克乐团,曾被纽约时报喻为“朋克摇滚复兴”。

  在看电影前便疯狂喜欢过一阵子这首歌,它收在2004年的专辑《Still Not Getting Any》中。第一次听的时候有Gala乐队的即视感,当真非常适合在KTV活跃气氛。(在电影中也是在KTV里出现,两个女孩子在台上唱这首歌)

  END

  《妈咪》影评(八):一个少年导演的母婴情怀

  影片的整体感受

  第一幅画面是条男孩的裤衩,第一句台词是母亲口里的“操”。虽然开篇镜头虚入的画面给人感觉很柔和,但是真正想要表达的态度却是粗暴直接,这就是哈维尔·多兰——这个被称为天才的90后导演给我的第一印象。我自然对这个比我还年轻的导演没什么了解,媒体评价说,这是多兰迄今为止最温暖、最贴近人性、自恋成分最少的一部作品。但光听他第一部长篇作品的名字——《我杀了我妈妈》这个片名就足以惊撼,而通过《妈咪》这部电影,我看到的是一个少年对母亲1:1的依恋和崇敬,完全不见那些不成熟的自恋。

  这里所说的少年和母亲的关系,绝不仅仅关于电影里的母女两主角之间的关系,而是多兰对于角色母亲与原型母亲的双份感恩。

  这部电影里没有贤母,也没有孝子,有的只是真实的母子感情。如果这一对在社会体系里不讨好的问题母子出现在你的现实生活中,你绝不会愿意与他们交朋友做邻居,但这不妨碍我对多兰电影里所表现的这对母子关系做分析。一方面有其作为一部温情电影本身的艺术魅力,同样也是为了给更多的母亲和孩子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分析。即便大部分关系看似和谐的家庭,其实也都存在着家庭成员沟通方面的隔阂;而即便那些看似不幸的家庭,其实也有他们之中不可言表的美好感情。

  问题少年和擦屁股的妈妈,但爱,是不受影响的。

  不要问我人格障碍群体为什么会做出违背社会秩序常理和道德伦理的事情。我只能说他们的生存法则比起普通人来说,更加源于自己的内心感受,而不是靠外部知识和规则所能约束的

  ,所以我们只能在他们的行为背后推测原因,最多也只能在他们的情绪产生波动时予以保护,却无法预测和控制在情感爆发后他们会突然做出的事情。

  人格障碍的人,自体范围都很小,有时甚至连自己的体会和感觉也理不顺,所以才会寻求逃避,甚至爆发。比如电影里的史蒂夫的设定是多动症,伴有易暴怒、强烈自我中心等不良症状。他当然不是精神病人,只是他的这些人格缺陷让他无法适应社会,无法与陌生人正常沟通并建立关系。

  孩子的人格问题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天生的大脑问题或染色体遗传,这个属于神经生理方面造成的先天性的发展障碍,是医学范畴;另一方面是后天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孩子在幼小时期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怀或教导而形成了错误的认知行为模式,或者在看待事物和感受能力上缺乏全面性,这是心理学范畴。

  影片里没有提过史蒂夫有何先天性的疾患,所以我们推测他的人格缺陷完全受成长经历所影响。回过头分析,母亲当着孩子面抽烟喝酒,对孩子的态度在宠爱与谩骂的矛盾中挣扎,自然会造成孩子暴躁且易激惹的性格。

  虽然这些性格上的缺陷让其他普通人反感,但史蒂夫对于母亲狄安娜和“老师”凯拉的感情却是纯真朴实的。可以通过影片看出史蒂夫对于母亲的依恋是偏执的,甚至是极致的。前文说到了原型母亲与角色母亲,狄安娜自然是原型母亲,而凯拉扮演的就是史蒂夫心中的角色母亲。

  角色母亲不同于原型母亲的就是她需要满足孩子的一切幻想,作为一个孩子来充分接受母亲这一角色所无所不能的应该付出的一切东西,比如养护、教育,甚至还是最初的性幻想对象。凯拉能够以“第三者”身份走进这个家庭就是因为她满足了狄安娜在史蒂夫心中不能扮演的角色母亲的角色,为他提供了足够的鼓励教育,填补了狄安娜所欠缺的爱的能力。

  观众可以看到,在凯拉进入到这个家庭中后,之前的母子冲突矛盾明显减弱,史蒂夫虽然仍旧任性多动,但也能静下心来投入学习,狄安娜也能安稳于家政工作,为儿子提供稳定物质保障,甚至一度在电影里出现她幻想儿子顺利毕业并结婚的幸福场景······

  但真实情况是,除了母亲,孩子无法与其他人正常交流,孩子在原型母亲和角色母亲的过份保护下持续着婴儿状态。他忍受不了母亲被其他男人占据和欺骗,即便最后自己被母亲欺骗到治疗中心。在失去冷静的一顿谩骂之后,他还是想要回到母亲的怀抱,为此他也应该懂得了成长的重要性,他看到的不是黑暗,而是奔向墙外的光明,结尾这场戏的镜头意义再明显不过了。

  影片从头到尾看来,狄安娜作为妈妈终究是不及格的。这怪不得谁,这就是生活,因为自己的生活与境遇,加上自身成长的问题矛盾。一开始就没有好牌(健康的家庭的资源与环境),也没有好的牌技(受教育水平和教育水平),所以牌越打越乱,养大的儿子出现了许多的人格问题。可即便儿子缺陷再多,自己的能力再怎么有限,她也做到了对儿子的付出,对于她来说,没有什么是比爱自己孩子还擅长的了,这种爱的能量不需要转换和学习,是作为母亲的本能——是原型母亲必备的能量。可惜的是狄安娜没有表达爱的能力,一个自身私生活泛滥、工作不稳定的单身母亲——这也是她的原型形象。即她拥有足够爱的能量却没有转换成最好的爱的形式以呈现。

  因为自己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不当,当影片开始时,史蒂夫就已经犯下罪行了。一路的逃避并不能掩盖过去的错误,而因为自己儿子的错误所造成的他人损失,她也必须承受。而影片,也就是从这段时间的经历来刻画母亲的成长。

  其实这部电影的精髓也就在于一个母亲为补救儿子所进行的自我成长。孩子的问题都来自于父母,这种说法可能太绝对,但孩子的人格养成却绝对受到原生家庭的极大影响,所以狄安娜自己都不相信史蒂夫能够买回一条金项链。人格雏形本来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趋于稳定了,之后的个人成长更多是一种自我补充或修复。

  电影里,史蒂夫已经十几岁了,过去的这么多年,母亲没有教育好孩子是因为什么,也已经没有再去过多追究的必要,关键要看当下如何应对以弥补过失。一开始,狄安娜带着史蒂夫到处躲避,以为回避就能摆脱事实上的官司,就像以为逃避人群就能避免史蒂夫再次在人群中失控而痛苦一样。

  她深爱着儿子的同时也饱受儿子随时会爆发的暴力袭击,她不是那种强大的女人,能够承受起一切不幸,还能凭一己之力将一个问题少年抚养成为一世精英。她,就是一个生活在社会中下层,没有良好生活习惯,没有健全生活保障的庸俗妇人,她身上唯一可敬可爱的地方也许只有直率和简单,而这样的角色设定,也许更加贴合真实生活和观众的真实心态。

  如同一切的的美好源于生机的人性,一切的不幸也都源于该死的人性。狄安娜的人性本能,散发得尤为原始,所以儿子表达自己的情感也是肆无忌惮。也正是这些原始的欲望让这对母子难以分离。

  当她以为找到了凯拉这样的帮手也许能够让自己今后的生活变得顺利时,其实结果是谁也不能帮助她。凯拉不能,律师酒鬼不能,当然,那个一直没有足够成长成熟的孩子更加不能带给她稳定的生活。

  至少,母亲最后没有逃避问题,而是选择了勇敢面对。凯拉最后说她不想放弃自己的家庭,其实狄安娜又何曾放弃过史蒂夫?她一直抱有希望。

  接受分离与接受帮助一样,都要从互相尊重开始,要通过承受拒绝和分离所带来的痛苦来学习。孩子要学会尊重母亲的割离,凯拉要学会尊重真实母子间的关系,母亲也要学会尊重社会对于犯罪的惩罚和对人格障碍患者的医治。

  ······

  影片最天才的一场设计来自儿子对母亲的激吻,这一幕瞬间达到点燃观众情绪高潮的目的。而反过来,无论多害怕分离,孩子始终要经历与母亲的第二次分离。分离,不代表不爱了。

  能拍出这样一部佳作,也正是多兰用他自己的成长来表达生活中每一个孩子对于母亲艰辛哺育我们的感恩之情。

  情感驱动着成长,而成长,就是对于关心你的人最好的回报。所以,想要看到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父母,你们自己的成长也不能停止脚步。而作为孩子,能够顺利告别母婴情怀(或恋父情节),才是让父母感到最放心的生活状态。

  《妈咪》影评(九):爱的表达之最真实的妈妈——电影《妈咪》

  我们爱自己的母亲却不自知。唯有终将分离之际,才知道这份爱有多深。——缪塞

  无论在哪里,母亲的伟大永远是无法形容的,她不是神却比神要伟大,真实。

  电影《妈咪》的导演是加拿大天才导演Xavier Dolan一部关于母亲的集大成作品,为人称赞。

  《妈咪》中的主角戴安,是一个患有躁郁症孩子的母亲,一个丈夫刚过世留下一笔外债、自己又没有正式工作、只能依靠做家政维持生活的单身母亲。而所有这些都不是全部,她仅仅只是一个女人,一个生活在底层,却又仍旧热爱生活的女人。她会羡慕看守所工作人员健康普通的孩子,会默默地承受所有的一切,诠释着所有母亲应该有的无私。她穿着时尚性感,在电影开头,便是戴安身穿牛仔站在阳光下,虽然已经是十几岁孩子的母亲,身材却仍是很好,出门必须是精致的妆容,有时还穿性感的小短裙,与儿子在一起,不像母子更像情侣。有人说这是导演的恋母情结,有不伦之理,而实际上只是两人爱的一种表达。在戴安被人拒绝工作之后,她会在儿子面前哭泣,儿子会装着成熟的样子安慰他,两个人互相依靠。而在史蒂夫犯病以后,又会害怕然后躲藏。戴安从来都不是虚拟的,她身上有着所有普通母亲的缩影,她会为了儿子去找新的婚姻支架,会为了更好地生活每天辛苦操劳。知道史蒂夫的每一次自残或者不快。她说,早上不早起的母亲一定不爱她的儿子。

  她为儿子做到了她所能做的所有事。每一天都是希望与绝望的穿杂。儿子显然是这个魅力单身母亲的拖油瓶,他挑剔着戴安所有的支架来源,他的孩子视角看待着戴安相亲的对象,在史蒂夫的内心里除了爸爸其他想和戴安好的都是为了和戴安逞一时之欢。但是史蒂夫有时的懂事又让戴安觉得史蒂夫会变成一个普通的孩子。史蒂夫有自己的音乐梦想,非常爱戴安。虽然送给戴安的都是偷来的,比如那个mommy项链,但都是作为一个躁郁症孩子的真实表达。

  电影是在一个虚拟的情境中设定的,加拿大新颁布的一项条说明,如果父母管理不好躁郁症孩子,那么孩子就要送到少年看管所一类的疗养院里,不得私自代理。史蒂夫的躁郁症是在父亲去世之后患上的,他深爱着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但却控制不住自己,她也是有理想有爱的。但却始终不自觉的伤害着他所爱的人。而更重要的是他不知道这是伤害。电影里也有这样的一句台词,“当我想起我之前可能伤害了你之后,我把所有事情放在一起想,我真的太他妈的难过了。因为,你真的值得更好的儿子,而不是我这样该死的垃圾。所以,我想说,我在这里很想你,还有我爱你。”有时候史蒂夫是懂得,他的超市自残也可能是想让戴安放弃的一种方式。但他觉得无所谓的咖啡馆纵火,却成为了每一次故事的推进的索引,偿还那笔巨额赔款成了戴安将他送去疗养院的的必然决定。

  电影中戴安有一段对于史蒂夫未来的幻想,将原本5:5的画幅变屏成为普通电影的的画面,在那个想象里史蒂夫变成了普通孩子,考取了伯利克里,正常的结婚生子,成为完成了普通孩子正常的成长期。想象之美好,让我们瞬间觉得那应该就是结局了。但导演却又将画面切回5:5的画幅,生活还是棱角分明的艰难,还不起的外债,更加放肆的病情,使得戴安不得不作出送走史蒂夫的决定。导演也曾经说过,这是生活不是童话,生活向来都是艰难如此的。

  电影主线是由三个人搭建起来的,其中一个是戴安,而另两个是病人。这两个一个是患有躁郁症的史蒂夫,另一个是患有失语症的邻居高中老师。高中老师也是一个母亲,有着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好想去世了,还有一个专制的程序员丈夫。因为她的失语症,她对女儿的爱热情不是很高涨,二队死去的孩子总是放在最心头上。在教导史蒂夫的时候她曾经因为史蒂夫对带有孩子的项链的嘲笑谩骂,而对史蒂夫大打出手,也是一个比较热情的母亲形象。高中老师也是推进故事发展的重要动力,她的出现是答案不经意之间的挥手,她的出现也缓和了戴安与史蒂夫之间的一个矛盾,在高中老师的加入中,三个人曾经度过了最最欢愉的一段时光,也达到了故事高潮,那是三人的幸福简直像是最最苍白无力的光。而最后高中老师的离开,也回归故事的总体格调,回到了整个社会现实。

  电影中讲述了两个母亲形象,而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一直是导演XavierDuolan的拿手好戏。自他成名作《我杀了我妈妈》塑造了经典的宇柏母亲的形象之后,又一经典的树立。

  而且杀妈中的母亲与妈咪中的母亲均是同一个演员——安妮杜尔瓦勒,这次可谓是演员的进一步的升华。

  母亲的伟大从来都是悄无声息的,她没有惊涛骇浪的奇迹,只是默默地付出着滋润着孩子的成长。母亲就是那个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并为之奋斗布满热忱的英雄。就像戴安在电影里说的那样,“世界上的希望没那么多,但是我就是相信。还是有很多充满希望的人,成天在希望,那么想最好,因为只有人们充满希望,才能改变世界,充满希望的世界和无望的人们。那样也没什么用,我只是做了该做的,只有那样,才有希望。所以我赢了,从始至终。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双赢。”

  《妈咪》影评(十):妈咪

  都怪自己立下了要把多兰所有电影全部补完的雄心壮志,于是花了两天时间看完了妈咪。至于为什么需要两天时间呢,因为剧情实在有点聒噪,吵起架来好似马景涛用魁北克法语在嘶吼,在咆哮。还有时长,跟《双面劳伦斯》有的一拼,但呈现出来的效果往往是形式大过内容的。都说有种手法叫欲扬先抑,接下来让我们进入下一环节。

  本片的技法堪称一流,哪怕是炫技,你也不得不承认多兰确实是个很有才华的小伙子。开头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1比1画幅比例,随着情节的推进,后面有两次把画面调整成4比3(一次在77分钟,一次在108分钟),该镜头语言揭示了明朗化的走向。之所以选择1比1,是为了聚焦人物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使之达到一触即发的张力,这种理念在电影史上也是一个创新吧。据说凭借“开屏”(男孩把屏幕扒开)一幕,多兰在戛纳电影节博得了阵阵掌声,可谓出足了风头。里面的虚化也是一个小高潮,母亲紧握方向盘,幻想着斯蒂夫长大娶妻生子,可一切终究是虚无,抑或是后来提及的“希望”。这里有个看点,就是未来版的斯蒂夫,长得超像多兰。一个人要有多自恋,才会在选角上专挑长得像自己的下手。

  内容上,多兰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自己的处女作,只不过这次的爆发更用力,更深刻。不变的是,母子间的沟通无能——夹杂着争吵,反抗,暴戾,妥协……只是这所有情绪都是爱的同分异构体,以爱之名才能存活。患有多动症且有一定暴力倾向的斯蒂夫迫不及待想向母亲传达自己的心声,他是如此深爱着他的母亲,只不过他的表达只能倚靠凯拉,一位善良但患有失语症的女邻居。他是这样来看待母子关系的——或许,有一天,你不会再爱我了,不,是真的,这很正常。我,我会一直守候着你;你,你是我的当务之急。可是在母亲沉默的背后,你要相信——母亲不会在一觉醒来后就不爱她儿子了,你懂吗?唯一会发生的事,就是我会越来越爱你,而你会越来越不爱我。单亲家庭的孩子难免会缺乏安全感,他害怕被抛弃遗忘,这样的背叛他无力负荷。结尾斯蒂夫电话里的告白让我很感动,这也是多兰迟到的歉疚,对母亲拥抱,跟过去和解。这些话并非用来取悦母亲,而是让自己释怀。这个立意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我杀了我妈妈》,是多兰沉淀了五年后对母爱的全新感悟。后来斯蒂夫奔向窗户的动作跟《鸟人》有异曲同工之妙,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来实现自我救赎。

  影片中一些细节值得玩味,比如说母子间亲情的维系总觉有点越界,介于正常和乱伦之间。可能单亲子女确实会有或多或少的恋父恋母情结,这是潜意识里的,无法控制的(我承认我个人也有一定的恋父情结),不过斯蒂夫用手捂住他母亲然后亲吻的画面还是挺唯美的。母亲和邻居间的友情也处理得别具一格,让我想到了《汤姆的农场旅行》里Tom和Francis暧昧的性张力。

  最后再来夸下多兰的歌品,每追完一部多兰的作品,歌单上就又添新曲。Oasis的《Wonderwall》和席琳迪翁的《On Ne Change Pas》很好听,预告片里的《Counting Stars》直接一股熟悉感扑面而来。最后的《Born To Die》双关了(母亲名叫黛),蛮有心的。

  给妈妈买mommy项链的儿子不一定是好儿子,但一定是爱妈妈的儿子……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