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青春期》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的青春期》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2018-05-09 21:0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青春期》好看吗?经典影评10篇

  《我的青春期》是一部由郝杰执导,包贝尔 / 孙怡 / 冯四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青春期》影评(一):我不一样的青春期

  此片大家看的大部分是90分钟剪辑版的 从开头来看有些《我11》的感觉 女主惊艳程度不亚于《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莫妮卡·贝鲁奇 从前段的剧情和镜头就已经有一些象《西西里》致敬的意思了 全片并没有无中生有笑点和让人作呕的段子 更真实质朴的表现手法也让电影和其他同类型青春片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青春.女神.屌丝.题材的青春片已经见怪不怪个人感觉前段有点扯因为屌丝竟然能那么容易和女神好上 或者说前段小演员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是非常非常非常普通以至于不起眼的 所以主角光环有点太大了所以让人感觉扯 电影瞬转的剪辑镜头是现在院线电影如《解救吾先生》《叶问3》很常见的手法 可能这种镜头就是想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然然后生不明觉厉的感觉吧(女主是真漂亮也确实能驾驭各种造型

  《我的青春期》影评(二):盛夏光年,不及春梦一场

  盛夏光年,不及春梦一场

  呢叫赵闪闪,呢们家住在张家口万全县。呢初中在呢们那最牛逼的一个学校——古城中学,爷高中也是那上的,呢们英语老师是个大学生勒,教了我初中高中。呢从小就喜欢呢们班上一个女同学,她叫李春霞,因为她,呢上了高中。呢们初中有个组合,叫四大天王,呢是第五个大王。呢们几个混的可好嘞,行侠仗义,营救老师。可,呢爹非说呢是老麻雀跟着夜蝙蝠瞎飞,碰不死呢。睡呢旁边的小男孩叫,红苹果,他人可好了,知道呢喜欢李春霞,和呢换座位,帮呢追她。呢原来那个同桌叫王娟娟,是个大俏货,见天骂爷冷血动物

  后来噶,呢和李春霞搞上对象了,呢们校门口有个水蛋壳叫,陈浩南。那怂见天欺负呢。叫呢和李春霞分个。再后来,呢们班主任知道这事了,李春霞就和呢分逑了。不过,她告诉呢,说金旁提名,呢就娶她。自此以后,呢可好好学习了,不知道为甚,还是没考上大学。李春霞,也和陈浩南在一起了。

  之后我就去了北京,当年四大天王里,我二哥在北影当保安。我整天去那里蹭课听。一天,我去放映室看电影,看见屏幕一群男孩子注视一个很好看女人,其中的一个男孩有了反应。当时我脑子里只有李春霞一个人,是她13岁那年向我们走过来,是她16岁那年跳皮筋时洋溢的笑,是她18岁时在那些卷子灰飞烟灭前告诉我,算。我只想拍一部电影,关于我的青春,她的电影。

  再后来,发生了好多事,我一度离我的梦想很近,都最后又不得不放手。我爸爸去世了,可我却不能让他真正入土为安。我和二哥回老家时,见到了李春霞。

  她,后来和陈浩南结了婚,又离婚。和给县长开车的四个天王一起,有一套房子一个孩子,和一个不是东西男人。她来找我,问我和她凑合一起过吗,我不知道,我不想凑合,但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是我的青春吗,不是,她不是,不过是我那年的的一场春梦而已。

  《我的青春期》影评(三):真实

  关于这个电影 我想到了 初中的时候 当时我们学校 一放学 门口也有很多小混混地痞流氓 小混混和学生搞对象的事很多 有的时候还有强奸 绑架 , 很多人说 电影 性 暴力 扯淡 之类的。 但是 很多初中就是这样的 初中生为了 爱情打架 伤人 死人 的事 很多 北京上海那种城市的 学习氛围 和 四五线城市根本办法更何况 电影里面是 十几年前 而且还是小村镇 。 不得不说女主角很爱男主角 为了男主角和 那个流氓在一起 但是 到了 高中毕业 时候有一幕 男主角 看成绩 看到 榜上没有自己的名字 一回头 看到女主角高兴地上了摩托车。 既然他不喜欢为什么 高兴地上摩托车。 高中毕业了 为什么 他不喝那个混混分开

  感觉女主角 这个角色有点绿茶婊的 成分。 电影跳着看完的 评价如果有差错 欢迎提出。 但是别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经历 思想 。 你没经历过 被人要 保护费 混混 群殴你 喜欢女生一个女生 但是别人也喜欢他 和人家约架 就别来这评论

  《我的青春期》影评(四):深陷回忆危险,难免自恋的深渊

  1.想的太多,剪得也太多

  这部片子其实可以分成三部分,一部分是青春期,一部分是物是人非的感怀,另一部分是实现理想。哪个部分都可以单独拍一部电影了。其实不用看各种访谈也能看出来这是郝杰的自传,在拍了两部成功作品后,也许他更想送自己一个礼物总结总结这小半段人生,跟观众说点心里话问题就在于想说的太多,如果不把篇幅铺开,结构做大,该说的也就说不清了。中间从落榜到成为导演的一大段内容,都被减掉了,原因应该不是尺度问题,而是出于节奏和结构的考虑。零零散散拍太长了——剪!结果剪得支离破碎。深陷回忆,其实是有危险的,不是碎片化就是太罗嗦。

  单独拍第一段多好,又傻又好玩的中学时代增加四大金刚和红苹果的戏份,加点看黄书黄片的段落,把青春期那种懵懂渴望拍出来,一方面理论探索,一方面结合实践,做一场正儿八经的春梦。也可以加点大半夜翻墙打游戏机,跟班主任斗智斗勇类的内容,让小城青年们更彻底地缅怀下过去,高中毕业了,大家把书烧了狂欢,高考后怎么样谁也不知道,完了就完了。可郝杰的野心不止于此,也毁在这儿了。

  2自传没问题,要警惕自恋

  对于最后一段戏中戏重返开头的那段,其实挺无聊,属于“导演”私人情怀完全可以留给自己,把电影学院、谈投资、混娱乐圈这些内容都放在电影里,更是私人得有点自私。一方面请来了包贝尔,又选择光棍节上映,应该是有商业考虑的,在商业的另一面又夹带了过多的私人情感,这种杂糅令人实在难以接受文艺片导演一考虑商业,就很容易玩砸。商业和文艺至少图一头,要做梦,至少做一个完整的春梦。

  3李春霞的女性主义问题

  李春霞这个角色没什么新意,无非是过去的女神,多年过去结果只能是物是人非。从影片的开头到结尾,她也几乎没有展示过自己的性格,无非就是被动接受,没有做出过什么选择,即使是最后想跟赵闪闪重归于好,也是出于现实的目的。赵闪闪对她的欣赏其实也是物化的。美啊,美就够了。到最后跟陈浩南其实还挺真实,在小城镇,最美的班花校花,第一个男朋友大都是小混混,哈哈。但问题就在于为什么李春霞不能有幸福生活呢,非要赵闪闪跑来解救和教育,这一点又是虚伪之处了。为了避免引人诟病,干脆让他俩都平平凡凡就完了,同学会上相视一笑,过去就过去了。我看到致谢里有李樯的名字,关于再次遇到初恋情节,《孔雀》写的已经很好了,吃包子的昔日男神形象准确得不能再准确了。干嘛非要整衣锦还乡拍电影这出,好像有青春的人最后都成功了,只剩下灰头土脸的我们,只记得高中的屌丝形象,大学的混日子,好像我们只能叫年轻的时候,不能叫青春。

  《我的青春期》影评(五):唯亲情与爱情不可辜负

  一个人坐在屋子里没事,想出去打游戏,但又不想因为无聊才去打游戏。闲来无事,索性随便写点东西。

  #我的青春期#这部片子在电影天堂里很久之前就看到过,但是因为包贝尔,且没有其他自己认识的演员,果断选择了放弃

  上周末,同学在客厅里看,感觉还不错,主要是被那种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山西口音所吸引,索性就在上午看完了。

  青春题材的片子最近超级多,看过了也就忘了,有的甚至懒得去看。最近看电影形成一个套路,每次看完都会来豆瓣看看影评。今天突然就想着,要不自己也试着写点东西吧,虽然很烂,但也能吐露一下自己的心声

  我在想为什么找包贝尔来演,特意查了一下,小包是黑龙江的,并非山西人,有点搞不懂。#港囧#就是因为包贝尔,即使吵的再火,票房再高,依旧没能看下去。

  一开始并没有注意导演,后来听同学说,以及看了一篇影评,才知道这部片子是郝杰,也就是#光棍#、#美姐#的导演拍的,这两部片子应该也都看过,都挺喜欢的。这部片子跟#美姐#还是挺相似的,当然,也有#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影子

  不喜欢这个片名,听说之前叫#我的春梦#,还是这个合适,但毕竟是一部商业片,这么烂俗的名字也就不足为奇了。

  关于剧情,跟大多数青春题材电影一样,屌丝追求自己的女神,为了她可以不顾一切,终于,两人美美的在一起了,但好景不长总会有那么一两个恶棍横行阻挠。或许是因为少不经事,或许是因为学校里的爱情经不起现实的摧残,最后,两人没能在一起。赵闪闪高考落榜,来到北京追求自己的电影梦,在北京电影学院门口遇到了当保安的二哥。大城市里无奈无人诉说,回到家乡无论怎样,也是光鲜亮丽的。

  赵闪闪开着借来的宝马X5回家,孰不知这借来的车也是别人租来的。和兄弟们喝大酒,聊生活,当然离不开当年自己喜欢姑娘。李春霞嫁给了曾经欺负他的恶霸,吃喝嫖赌过后,如今却以在大街上烤串为生。赵闪闪找到了李春霞,表面上两人都过的很好,但慢慢聊下去,各有各的不幸

  我原本以为,见到曾经喜欢的姑娘,其实会很失望,因为她已经不是当年自己喜欢的那般模样,但这是电影。

  李春霞或许是在经历了生活的洗礼后,看到曾经喜欢自己的人如此光鲜亮丽,决定和他重归于好,赵闪闪没有答应,过去的毕竟都已经过去了,他们都要面对现实

  说说自己印象深刻的几个镜头,高考结束后,全体同学在焚书,赵闪闪问李春霞当初说过的话(金榜题名,你来娶我)还算不算数,李春霞说算。赵闪闪独自穿过焚书的人群...

  另一个就是无论赵闪闪小的时候,还是长大的时候,他总会爬上旗杆远望,具体每次在看什么记不太清了,多数时候都是在找李春霞吧。

  结尾私真似幻,有多种理解,我更愿意将其理解成导演对初恋的崇敬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洁白的冰天雪地里,与自己喜欢的人坐着爸爸的马车回家。

  《我的青春期》影评(六):《我的青春期》:乡土版的那些年

  导演: 郝杰

  主演: 包贝尔 / 孙怡 / 冯四

  我不管这是不是导演自己的亲身经历所改编的电影,就像影片中悲催的男主角一样从头到尾的唯唯诺诺不仅没有换来丝毫的同情甚至连起码的共鸣也很难引起。整部电影基本上就是用烂俗的套路讲了一个乡村版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要不是上夜班估计怎么也不会看这部电影,毕竟看看片名、海报、演员和情节几乎就已经注定了这部电影低劣的水准,也没对影片有什么期待,本片倒是也没有辜负预期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烂片,要是换个时间看还真是浪费时间。本片几乎毫无亮点可言,起码养眼的美女都没钱请,包贝尔从谐星都转型小鲜肉了实在有点儿说不过去了,而且导演不仅没能发挥包贝尔的喜剧天赋反其道行之让他一本正经言情看得实在叫观众有点儿水土不服,操着口音的对白除了可能给影片增加那么点儿不怎么好笑的笑果之外实在没起到什么正面作用,倒是毁了不少人对青春的最后那么一点儿憧憬

  要是评价本片是在毁三观有点儿言重了,因为不会有观众拿这么一部电影当回事儿,电影根本没有拍出什么青春的感觉,这不是什么城市和乡村的生活环境所致,好的电影无论中外都能引起共鸣。本片在懵懂的爱情的主线之外就是成年后对梦想的追求,就部分导演处理的就更为幼稚可笑说实话如果没有这样的内容没准电影还是稍微好点儿,加上了成年后的北漂回乡再续前缘的戏份本片就彻彻底底的叫人无语了。最后导演还不甘心的加上了一段颇为自恋的“告白”,似乎想以此来扭转败局,最终只能是像泄了气一般乞求观众的可怜,从这没什么骨气的表现来看倒是还挺想包贝尔饰演的男主角的。《我的青春期》基本上就是一部无情感、无想法、无内涵的三无电影。

  《我的青春期》影评(七):My name is XXX, I am from XXX

  这个电影应该讲了很多,但是毕竟我不是专业影评人,只是平常人,看出的东西很是局限。前半段很多有趣场景,有些我也感同身受,诸如通铺,诸如红色大花棉被,这一切都很乡土,让我想起我少年时的所见所闻,从这一点上说,我觉得电影某些目的已经达到,让所有有过类似经历的人感同身受。

  这么多场景中,我记住最多的是赵闪闪一脸春心荡漾臭不要脸的样子说着蹩脚英语的场景。

  其实,最初的场景就是从赵闪闪开始上初中的时候开始的。而且,初中上课的第一个画面是从英语课开始的。这些并不耐人寻味,可以说因为电影名字,因为男生对性的启蒙开始于这个时期,因为男女主第一次相遇是在初中时。总之,诸多理由都可说得过去。

  但是,我总觉得并不仅仅因为这些。还有更深的原因。

  因为童年不是噩梦,然而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意识到童年里那个牛逼闪闪的自己其实是一颗沙粒,所谓梦想是用来破碎的,即便是你学会曲意奉承努力去适应社会后,仍然发现,牛逼闪闪的童年只是自以为,渺小无助才是真正的自己。于是我们以后决定老死在无尽时间构成的生活里选择继续卑躬屈膝追求梦想,或者选择在平淡生活里如同许多小人物一样混吃混喝。

  与个人的人生,我总认为,生命最好的时间是生命的头几年。最初出生,只需完成生理的需要即可,那时候小小的一团,吃喝拉撒都有父母帮助,对于爱和依恋也只是模糊的一团,不需要太费力。后来可以爬行走路说话,于是有了伙伴,可以疯玩,每天都渴望白天,日子不要太美好。就算后来读了小学,也只是有了更多伙伴,成绩不需担心,即使糟的一塌糊涂,父母也不会太过责怪。然后小学之后的日子,才开始了烦恼。

  纵观我自己的少年时期,我似乎无时无刻不再烦恼,小的时候烦忧父母不理我,小学烦忧暑假寒假作业,上初中时的那一刻才轻松下来,我想我终于可以混日子了,每天玩玩闹闹,吃好喝好,三年过后,于是回家,之后外出打工,等我成年,母亲会在邻村为我寻觅一个合适的男人,之后我像父母一样劳作养育子女,如此周而复始繁衍不息。只是后来,我被家人警告,才开始不敢混日子,努力维持成绩,后来我的人生发展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成年将近有八年,也至今未婚,更别提要像父母一样劳作养儿育女。我开始回忆我的发展,才开始明晓,童年的我没什么烦忧,只是庸人自扰。而一切只真正的烦恼是从初中开始。原谅我的青春期来的有点迟,初中时的我既没有暗恋人也没有追求人,更没有因为一场执着的恋情至今伤怀。我只是很近单的走过了那个时间。但人生的真正的烦恼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我记得初中的英语老师是个极漂亮的人,我很喜欢她的脸,当时的我觉得英语老师长得真的是超级漂亮,我很羡慕她可以如此漂亮。但是后来,我对她的恐惧超过了我对她的喜欢。因为她对学生下手极重。我亲眼看到她闹着一根板凳腿重重的打在了我一个女生同桌的背上,一声巨响后,板凳腿断了。我当时正襟危坐,一动也不敢动,生怕这场灾难蔓延到我身上。

  我的苦痛的学生生涯由此开始。那时候,我不停的抄写英语字母,生怕写的不漂亮,当然后来我也因此受益,我的英文字体确实漂亮的可以。我也不停重写英文单词,用蹩脚的发音朗读,带着浓浓的家乡口音,带着一丝来自于小地方的自卑,毕竟我以前的人生中从没有人告诉我我要去学习一门语言。我以为我只要认识中文就可以,可以用家乡的方言与人交流就够了。我的生命如此狭小,还从未知道,将来某一天,我要努力学习一门语言,即便这门语言在我的生活中如同鸡肋,但是为了前程,为了高考,也为了学习,我必须努力。正如高中毕业后,我绝不会在用某个物理公式去计算生活的小事,也不会再记住某个化学方程式如何配平诸如此类,即便我大学时期学的课程与之相关,但是我仍旧不会记得某个元素有几个质子。

  一路过来,于生活有用的寥寥无几。以至于我有时都在我是否生活在虚妄中。

  我听着王娟娟、赵闪闪、红苹果用带有乡音的英语介绍自己,就连最标准的李春霞都把middle读成了米豆。听着这个单词,我一度怀疑我的发音不标准,于是查词听读音,原来这个词不读米豆。不知道这是不是导演的设计,由此,我却深有体会。至今,我的发音仍不准确,不知道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有什么不懂,读不准英语音标的重音落在哪里。

  高考之后,我们与朋友交流不会使用英语,如不在外企,与同事交流也不会使用英语,那么我学习英语的意义何在,因为我不会出国,不会与外国人交流,只会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几十年后化作一抔黄土。

  在赵闪闪说着一口蹩脚满满乡音的英语时,我觉得悲剧已经注定,就像所有前兆一样,这是一个充满悲伤的预兆。即使观众都在笑,演员也在笑,我也在笑,这仍然令我感到悲伤。

  长大后我再也不会介绍自己来自于哪个村庄、哪个初中、哪个高中。我会说我毕业于哪个大学,来自于哪个省市,即便是我家所在的村庄离这个城市很远,我对这座城市了解不多对它没有归属感,但我仍然执着地一遍遍说着它。我也不会用乡音与人交流,我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普通话,考了普通话等级证,虽然我也不知道这个证有什么用。虽然我忘不了家乡的人和事以及我在那里经历的所有的时光,但是日后,我很少会提起,虽然从未忘记过。

  我没有像电影里的主人公一样为情所困,为理想所困,执着于一件事情,为少年时的感情耿耿于怀。我没那多么多的敏锐的感觉。少年时期谁还没有几个暗恋过的美女或者帅小伙,当时也想着要痴情一片勇敢追求希望最后能够百年好合,但是后来都无疾而终,包括人和感情。我早就放下,开始想要认真生活,于是丢弃了想做作家的梦想,因为我知道,年少无知的我其实没什么好写的,没生活、没经历、没感情,难道要写虚妄中的无病呻吟。

  他们说这个电影是根据导演本身为原型来创作的,我不知道是不是导演的过去和电影是否是完全重叠没有一丝创作的成分。我想是因为我们最容易对爱情而感怀唏嘘,所以导演才把名字命名为春梦。毕竟成人之后,感怀的事情,不止这一桩。毕竟在某种程度上而言,成长本身就是一件悲剧。

  当我开始明晓世事艰辛生活不易,我就知道自己应该磨掉我的棱角,在某些时候付出一些代价,屈从于生活本身。于是我在努力这样做,开始彬彬有礼、笑容满面,也学着说些俏皮话,不得罪人,朝着滴水不漏开始前进,虽然我仍然做不到如此,还会鲁莽前行。

  面临工作,我开始学习化妆,穿正装,一本正经地与人交谈,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与最初那个一尘不染内心放肆又胆小怯懦的自己越来越不像。但是,我确实是得到了些什么。

  但是,我是真的不想用英文如此介绍自己,My name is XXX, I graduated from XXX。虽然没人再关心我真正的来自于哪里。

  《我的青春期》影评(八):值得70后80后在网上观看,不宜90后观看

  这个电影是我看完《我的少女时代》以后在网上找来看的,以前想去电影院看来着,可以附近影院都没有排片。这种电影和《一个勺子》一样都是导演作者主观再现、满足了作者的内心,但是就投资方来说这种电影肯定是赚不了大钱的。这部青春片和商业电影比缺少90后观众人缘。这样的电影的目标群正好锁定在已经不进电影院的人群。

  对于农村男孩的初恋表达的很是真实,可惜的是真实不等于好电影,好电影应该是超越真实的。就像现实就是现实它不能给我们思考,只有超现实才会带来更加的体验而升华现实。

  这个片子前半段还是挺感人的,也有小幽默,可以沿着这个风格来只讲述两个的关系。可惜主角之后就被各种无意义的私活搞混乱了。什么电影学院多么牛逼,一下子就把这个电影变成了学生作业情怀中。私货太多不是坏处,如这个不是拿给公众看自己拍个DV是ok的。

  关于女主角只有纯情、太臆造、真实的内心反抗没有,也是因为男主角(也是作者)对生活本身还欠缺感悟和思考。要是好电影会直接将两人的纠结,即使男主角远离了女主角应该讲他的痛苦发奋是为什么?而不是讲很多无关的私货,就比如自己是做导演了,来还原自己,其实这个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自己的感受还不深刻。还停留在结果上,没有对心灵转变的拓展。所以结尾的超现实处理更是让人觉得学大师学的好无味。

  《我的青春期》影评(九):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啊

  不说青春片式微吧,至少已经过了当年那个热乎劲儿了,然后郝杰拍了这个电影,是个商业片。原名叫我的春梦,最后叫我的青春期,在我未分级的大天朝,可以理解。

  如果没记错的话,片中那个想要塑造成典型文艺青年的摄影师,就是郝杰自己演的,在我看过的第三部郝杰的电影里,也是他的第一部商业电影里,他自己出现了,就像自己扮演的摄影师口中的贾导,也喜欢在自己电影里出现一下。很多导演有这个爱好或者叫习惯,贾樟柯如此,希区柯克不用说,宁浩在无人区里漏过脸,现在郝杰也加入这个行列了,不过郝杰饰演的摄影师,可能也是想告诉观众,除了赵闪闪,这也是他,如果不是这样迷影,他不会毕业后就执着在家捣鼓出光棍,然后在电影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我的青春期,还是叫我的春梦好,正式的片名一定是后期改的。我的春梦一定是一个主题先行的电影,应该也是导演对自己的一个表达和满足吧,我不知道导演的太多事,这样说都是猜的。可惜的是,虽然电影被包装成了一部商业片,底子里还是一部文艺片,甚至比光棍和美姐都要文艺,都要私人,肯定想要商业一点,可惜没有贩卖好青春,兜售的是私人记忆,市场没有买账,还丢了口碑,得不偿失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之所以这样说,还是想证明这是一部主题先行的电影,主题就是郝杰电影的重点之一,性,在这部电影里,则是春梦。青春很丰富,不至于性冲动,而由于这部电影主要想要表达的就是年少春梦,所以青春显得单调了很多。

  虽然也蜻蜓点水着校园暴力,江湖,友情岁月和少年故事,但毫无疑问那一场无疾而终的爱恋才是主角,电影想讲的很多,李春霞的人生里,陈浩南和四猴则开始讨论社会问题,在赵闪闪父亲死亡的一事上,达到顶峰。不过毕竟这是一部商业片,对社会问题还是浅尝辄止,不然被禁了话,该找谁哭去。

  初中时、高中时的故事,一直到赵闪闪在北电里看到西西里的美丽故事时,才恍然大悟,这个致敬还真没看出来,毕竟在人设上,不在错位。前面看的时候还总觉得这是为了搞笑,表现的有些过了,还真是自己没艺术细胞啊。

  电影里很多东西表现的很朦胧,比如赵闪闪第一次梦到李春霞,然后迟到了,哈哈。投资拍电影那一段也挺逗的,立即想到顾长卫的微爱,电影圈对资本的讽刺真是让人觉得好玩,非理性的市场,钱太好赚或洗,真是苦了观众了啊。电影玩了些技巧,梦啊,戏中戏啊什么的,主题也在最后变了,有春梦变成中国梦了,这真是不知该怎么说才好。

  同学会,最终走在一起的两人都令人唏嘘,所以导演给了我们结尾,也许是集体领了便当,也许只是让观众从戏中戏中跳出来,我的理解是新的路,那是内蒙古,不再是北京或山西,美姐里美姐一家就是走的西口,去了内蒙古,现在年少的赵闪闪和李春霞也去了,“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再说了,那个马车上,不是父亲又是谁。

  :从雪中掏洞还是破雪而出,还有那从洞中凝望的眼,既是致敬又是暗示,很好。看到中年美姐和铁蛋,还挺欣慰的,对了还有光棍儿影业。孙怡从初中到中年的扮相,化妆真神奇,她也长得有点像孔维和杨颖。

  《我的青春期》影评(十):青春是远方的苟且和大保健

  11月13日,跟随郝杰及他的主创团队第二次观看了新片《我的青春期》。之所以说第二次观看,是因为我有幸在一个月之前看到了未被删减的导演版。作为一名年纪已经足够老到可以怀念青春的过来人,我可以很客观的说,相比导演版而言,今天看到的被阉割之后的院线版更简单、更直接、更适合大众观看。农村人都知道,牛马猪羊被骟过之后更温顺、更专心,也更有力量,动物如此,更何况人呢?

  青春是什么?是二手玫瑰的坐北朝南听阳光普照,还是郭德纲一准儿能活到死的好体格?创业者的青春是花出去的钱,大学生的青春是爱上管他对不对的人,40岁大叔的青春是一抓一大把的人生经历,16岁少年的青春可能只是勃起的生殖器。衣食无忧者的青春就是耽误,胖子的青春就是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小混混的青春是成为像大哥一样的人,白羊座女孩的青春只是优雅又美丽。那么,郝杰的青春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郝杰是一个有远大梦想的人,也是一个愿意为了实现梦想而倾其所有的人。他在第一部作品《光棍儿》里大胆的纵身到农村生活,以中国农村老光棍儿的性苦闷为背景,原汁原味的把常人不敢于揭露和触及的敏感话题作为影片主线表达了出来。他在第二部电影《美姐》中则更加大胆的为我们呈现了那个年代的农村情欲生活,用“本能和性”来表现主人公的人生轨迹,来反映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弱者的努力和挣扎。也是在这部电影中,郝杰彻底的透露出了《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的影子。《我的青春期》是郝杰的第三部电影,我有理由相信他正在用一部反映自己的影片走向更远的地方,这是一种执念,更是一种无可救药。所以这部电影有一个更加适合她的名字——《我的春梦》

  作为最早观看过郝杰电影《光棍儿》的资深观众之一,尽管我大概知道郝杰想要拍什么,但当我听到《我的青春期》这个商业到不能更商业的片名时,还是不由的开始担心起来,毕竟这个片名实在没办法与“郝杰”的“原味生猛”划上等号,随着开场不到三分钟少年赵闪闪双腿用力夹紧、缓慢而又压迫感十足的爬上旗杆的镜头一出现,我的顾虑就被即刻消除了——郝杰还是郝杰,这就是他的电影。

  电影的前半部分删节比较多,但删除那些内容的第一大好处就是可以成功避开广电总局的G点,第二大好处是可以让观众们从过多的直白或隐喻中解放出来,简化头绪,专心追着故事向前走。

  影片放映时身边的观众不时发出议论,因为某些表达、特别是电影的后半段让他们无法理解。其实道理很简单,你若真是冲着“青春期”这三个字去看这部片子,那你一定会有一点小失落,但如果你是冲着“春梦”去看的这部片子,那你一定能理解其中的许多意境。看上去光滑坚挺笔直的旗杆、外可哗哗哗内可啪啪啪的水塔、朦胧红纱后大红被面下一言不发的李春霞、赵闪闪一头扎进去的春梦中李春霞同款棉被、浑身湿透的赵闪闪穿过水幕看着李春霞的第一视角、挂满红布帘的农村戏台上永远长不大的四大金刚、伴随着滴答滴答闹钟声音的拍摄现场、片尾坐着雪橇渐行渐远时响起的蒙古族呼麦。

  全片的唯一一场吻戏是在铁路桥下,火车呼啸而过,赵闪闪和李春霞的吻紧张而又局促;全片的唯一一场床戏是在成年后的赵闪闪家,二人毫无恩爱感的且做且聊天。原本是两段传统青春片最能制造噱头的片段,却被郝杰完全解构,让人提不起肾上腺,散不出荷尔蒙。我相信大多数观众看到那场只有动作没有娇嗔的床戏之后,除了难过就是难受,除了心酸就是心塞。

  在故事表现手法上,全片的超现实表达也颇为引人瞩目。以红色纱幕的出现为“暗号”的几场梦境令人印象深刻,赵闪闪作为导演被冰封水塔之内更是让意识代替语言而掷地有声。片尾时李春霞与赵闪闪手拉手坐在“如父亲”一般的“大爷”的雪橇上渐行渐远,蒙古族呼麦声应景而起,我们很难分辨出郝杰所期待的山那边究竟是家乡的故土、死去的父亲还是陆川、娄烨和贾樟柯。在蒙古族,呼麦是一种古老的歌唱方式,声音从喉底里发出来,一高一低,悠悠远远地往一个很深很深的隧道里面钻,而那个隧道恰巧是时间的记忆。郝杰用各种手段在表达剧情的时候也在表达着一种被许多人当做朋友圈签名的话:不忘初心。

  这是一部轻松者看起来轻松,沉重者看起来沉重的电影。你若能从电影里读出青春期的火与欲,那你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你若能从电影里读出青春期的叛与悔,那你一定是一个水瓶座。这也是一部充满浓郁文艺气息的电影,没有矫情、毫不犹豫,不是那种慵懒清新的小文艺,而是一种梦想与现实相互影射的大写意,这种文艺大到恣意妄为,尽管郝杰在电影里向莫尼卡贝鲁奇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致敬,但我却突然因为这部电影想到了另外一部法国电影《梦想家》。郝杰在影片里用尽力气去“素描”自己的青春,同样有初恋,有重逢,但却让人感觉到隐忍中夹带着疼痛。作家余华有本书叫《活着》,讲的是不断死去的故事,而郝杰的“春梦”,则讲述的是疼痛到无法入眠。

  所以我们完全不用纠结这部电影的故事是否完整或无懈可击,《我的青春期》传递出的人生思考和30岁的情怀才是价值所在。

  谁的青春无删节?只是我们不愿意总是回想曾经被现实捶打的遍体鳞伤。我相信赵闪闪第一次在梦中钻进李春霞红色的棉被时并未想到性与爱,我也相信赵闪闪被老师从春梦中惊醒之后内裤一定湿了一大片,但郝杰在电影里不断的提醒我们春梦一定是春梦,青春期却不一定是青春。

  想对郝杰导演说一句话:敢于把自己的春梦拍出来真的了不起。

  想对所有正在年轻或曾经年轻的人说一句话: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和大保健。

  :我认为全片最不合理的设置就是女主李春霞太美,让我不敢多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