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荒城纪》经典观后感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荒城纪》经典观后感集

2018-05-15 20:0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荒城纪》经典观后感集

  《荒城纪》是一部由徐啸力执导,李畅 / 郝星棋 / 斯琴高娃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荒城纪》观后感(一):《荒城纪》:祭祀中的女性

  这是一个由荒诞误会而引出的故事。“礼义廉耻堂”被村民理解成“李忆莲祠堂”,在饥荒中,将这个名叫李忆莲的寡妇活活烧死祭了天。

  礼义廉耻堂,李忆莲祠堂,在当地方言中,读音相差无几,初听觉得荒诞可笑,细细品读却越发沉重,一个谐音而产生的误会,竟然害死了一条无辜的生命活人祭天,就有同鲁迅先生笔下的人血馒头

  同样的情景出现在电影《红河谷》中,愚昧残酷的求雨祭典上,村民准备将两位姑娘绑好扔进崩腾的黄河中祭天,虽然后来其中一位名叫雪儿的姑娘被赶来的哥哥救下,但另一位,却消失在咆哮的黄河水中。

  在内外动荡的二十世纪上半叶,《荒城纪》中沟勒纵横的黄土高原与饥荒,《红河谷》里汹涌澎湃的黄河与旱灾,都展示了大时代背景下惶惶不知所措小人物。不止中国,电影《他是龙》中也出现了用少女献祭,在世界各地愚昧无知的祭祀典礼中,用来作为贡品牺牲永远是女性,荒诞背后,却是发人深省的对人性、对女性的思考

  《荒城纪》观后感(二):笑声之后的沉默,蛮荒中的摇滚

  “荒城困住的是人,更是人的内心。” 对我来说《荒城纪》是一部题材新颖同时又具有深刻思想和较高的艺术水准的佳作。 它是一部具有生命力的电影,在一个个别风格镜头下,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的全貌向观众铺展开来。在电影中,画面透出的是一种扎根于土地野蛮气息,又因为故事发生在山西一片荒城之中,破败的山脊,荒芜的土地,赋予了影片一种土地特有的质感。同时,电影没有拘束时间限制,无论是镜头的运动或是画面的构图,都具有一种先锋味道,更奇妙的是它融入了电影之中,成为了影片独特基因,这是现在许多电影中所不具有的气质,它没有浮躁,反而它把自身压的很低,用心感受这片土地所孕育的生命,所以这部电影能够好好地为我们讲好一个故事导演运用黑色幽默语言讲述电影里凝重悲情的故事并且如同寓言一般向人们表现那个民国年代封建文化的残酷和人性的残缺。山西方言引发的乌龙事件,那么滑稽荒诞又残忍,而群众反应使我联想到《大护法》中的情节花生人不用去思考自己存在只听神仙的指令,在《荒城纪》里的被煽动的群众在我眼里与花生人们并无大异。宗族传承、伦理纲常、礼义廉耻本身是十分正确的,但是它们一旦被僵化和神化,就会扼杀人性,压制自由甚至消除个体意识,这种意向在影片中最好的体现莫过于众人对待李忆莲的方式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影片中的摇滚音乐,封建思想与叛逆音乐的组合让我耳目一新,音乐是思想的体现,它也可以表达一种思想和情感,摇滚乐是体验出反叛的个人精神,让我深深着迷。陈旧的思想和制度如同铐镣,摇滚音乐的出现像是困兽之斗的怒吼,于是哪怕是鱼死网破,也在所不惜。 最后,我想说,导演的黑色幽默使我们能够在悲剧故事中笑中含泪,悲而不伤,但更为重要的是笑声之后的沉默,那是能让我们深思的声音

  《荒城纪》观后感(三):见微知著细微的导演值得揣摩

  《荒城纪》,有幸在上映之前观摩此片,更有幸的是还能跟主创一同交流,而在这之后,深深吸引我的,是电影和她的导演由内而外的细腻质感。

  稳重,这是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因为只有稳重,注入的细节才不会浮躁。无论是画面的构图,还是故事的叙述,都很沉稳,整部影片的把控十分厚重。我想这也是导演对于黄土地基调的思考——在积淀中爆发情感。

  电影质感,我想这几年缺乏的便是具有电影质感的电影,急功近利,称为“视频”(video)尚可,与“电影”(film)实在是相差甚远。而如此用心构图,用脑构思的画面的电影,实属近几月国产电影的翘楚。对黄土地的表现,对镜头的运用,对场面的调度可见一斑。真如导演影后所言“做好我最好的一点”。

  新,新演员,新摄影,却显出不相称的老练。不知是斯琴高娃老师和其他老艺术家在片场对后生们有所指点,还是演员本身的历练,在黄土高原上融入,丝毫不显跳脱。

  细,导演本身的细腻悉数显现在影片之中,比如开头两人对话,导演对每个镜头的构解,对每个行为解释,都是我一次观影后没有注意到的,“不落俗套,不将就”。

  本想剧透,奈何无法

  故事的思想,在看完之后,是越体会越多的。

  ……

  导演在电影里“夹带”太多情感,如此廖廖几语,难以抒怀

  笔者不才

  电影有味

  《荒城纪》

  《荒城纪》观后感(四):《荒城记》2018.5.18,嗯,我记住了。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西南大学会场开幕式影片,很自然这部片子不得不让人与《驴得水》产生联想。民国时代背景、偏远山村的故事架构给故事的合理性增加空间很难说《驴得水》、《荒城记》这一类电影在借古讽今,也许只是借用民国一个荒诞的历史背景进行展示而已,至于关怀当下、反应现实年代久远至多也就是一个民间传奇而已。当然数十年、近百年过去了,这片大地发生的故事太多、太多,但人没变。他们的子子孙孙继承了他们他们的文化基因,血脉里流淌的还是那一份性情。《不成问题问题》讲述的人情社会面子、礼数这套游戏规则依然受用。 上个世纪晏阳初、梁漱溟先生主持乡村建设运动,并提出要"有教无类"要改造农民身上的"贪、愚、弱、私"。《驴得水》将中国人性格中的"丑"文化,"贪、愚、弱、私"进行人格化的展示与剖析。《荒城记》中利用"李忆莲祠堂"与"礼义廉耻堂"的谐音,构建了一幅乡土黑色幽默剧。族长、村民(男女老少,村妇寡妇)、乡绅、管家、以及从未露面的县长人物群像组合成完整的故事人物谱系。 影片更像是一幅荒诞剧,在主题表达、人性剖析上略显弱化。在路演交流会上我问了导演三个问题: ①影片中文片名《荒城记》,英文片名《The Lost Land》是如何取的? ②影片背景设定在民国,故事空间发生在山西偏远山村,整个故事银幕时间颇长,中间有二十四节气节点出现,这个是怎么考虑的?是如何编制影片的时间的? ③影片乡土气息浓厚,村民较多、大场面的调度也比较多,是如何进行演员调度的? 我还是很佩服导演的,有才华青年导演,敢于对大学生真话。 ①导演四天就写一个电影剧本出来,不得不服。 ②导演告诫大学生,"不要一开始就把剧本给到制片方、出品人,向他们展示你的热情概念就好。合同签了、钱到手了再给看故事大纲、再给一笔钱后再给看剧本。"这一点何其难,被骗剧本、要求无休止剧本修改的情况屡屡发生。 唉,能在毕业前去大礼堂看场电影,感觉真好。

  《荒城纪》观后感(五):更向荒唐演大荒

  荒城纪是一个因方言“礼义廉耻堂”与“李忆莲祠堂”发音相近使人误会而引发出的故事。导演解释过荒城纪“荒”的意思,一个是荒凉,一个是荒唐,荒凉的破城和荒唐的故事。

  交流会上,主持人问了导演一个问题——是否在借这个故事反讽些愚昧无知的人呢,导演说,他到如今也没有考虑过“反讽”这个词。确实,涉及到了一些历史文化,总难免让人有过度解读的想法。导演没有借此反讽什么的意思,他当然是站在这个故事的上帝视角上,上帝可不会花心思去愚弄讽刺傻瓜,他只会笑一笑,便走开。

  山西作为故事的发生地,让人感觉故事核心很稳,山西对古老文化的传承不曾断过,也将这脉文化保存得很好,就像把果子放入缸中,渐渐发了酵,畸变成了片中的那些样子,愚昧伤人。善良混杂邪恶弱者怜悯弱者却又伤害更弱者,不求同富,只求同贫,或许是中国农民复杂的共性。我作为观众观影时,会有身为同片中人物同一脉文化的传承者被嘲笑的不安感,我觉得我也像是一个“傻瓜”,我没有被讽刺,但我不由得被自己讽刺了。

  导演的黑色幽默是智慧的,引人发笑又发人深省。大堆“荒唐”“荒凉”“讽刺”的字眼,或许过于沉重,让人疑心这是一部民族血泪史,虽然这部电影引人思考,但并不过于沉重,导演很会带节奏,搞笑的部分尽力搞笑,悲痛的地方依旧用粗糙的方式处理来弱化令人难受感情,粗糙荒凉的地方上一群荒唐的人做的荒唐的事,本不是精致的,也就不曾精致。就算是美丽的寡妇,也不是柔弱的,这样一个野气十足的故事,也就不需要煽情。有些相似题材的作品,借人与人之间抹不开人情世故或是农民的无知粗鄙来逗乐,耻笑了别人之后又要牵扯出一些可怜的故事来赚点眼泪,未免显得下流。这部电影很智慧,就像是我跟人讲述所经历过的一个使人发笑的故事,但我只是分享我的快乐,并不是想嘲笑讽刺谁,你get到了我的笑点,而不是和我一起嘲笑讽刺故事的主人公,那么我们之间有的就是快乐,不是伤害人的快感。导演讲好了一个故事,片子也逗乐了一个观影厅的人,我作为观众,也不觉得是被导演逗乐了,应该是我分享到了影片中的乐趣

  我写得有些不明所以,但片是好片,很值得一看,去电影院乐一乐,浅浅的思考一下,然后,就很舒服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