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匹夫》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匹夫》经典影评10篇

2018-06-01 21:19: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匹夫》经典影评10篇

  《匹夫》是一部由杨树鹏执导,黄晓明 / 张译 / 张歆艺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 / 战争 / 西部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匹夫》影评(一):看完匹夫,不剧透的说说我看到的方有望

  看完走出电影院我一直想一件事,就是方有望这个人,到底是什么人。他很痞很无赖,看似漫不经心乱七八糟随性而活,(好像真的是随性而活)但是我总觉得他不是这样的。他是个土匪,但是不经间又有着几分贵气(这贵气难道是黄晓明带给方有望的?)

  我总在想方有望这个大当家到底是个神马样的人,看似粗鲁的很,就是个糙爷么,但是整个匪帮要说谁看把人都看透了,那就是方有望。我感觉他一直在思考,非常有趣味的一个人。匹夫整个故事都很荒诞离奇,而方有望就是这个剧的灵魂,没有方有望的奇怪思维估计也不会有这个故事了吧。所以我在想方有望他以前到底是做什么的?在当土匪前是做什么的,在当流寇前是做什么。到底是个什么样历经让方有望变成了方有望?我们电影院里方有望的故事结束后,方有望又会在别的地方创造出什么样的离奇故事?如此人物真该给他一个长片系列过瘾啊。

  匹夫这个故事里面,我除了一直在想方有望这个人物外,我有个地方是哭了的,那个是黑狗。大家看了就会知道的,我不说了。笑的地方很多,大家看过后也会知道,也就不错了。 匪帮的每一个角色不管戏份多少都非常具有自己特色,哪怕是那个很屌叼着烟的胖厨娘,让我觉得他们不是一个符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男性角色里我最爱的除了方有望外是结巴的韩奎,女的里面我最爱黑狗

  方有望胆子很大,思维很怪,开始似乎是漫无目的的活着,纯粹涂个痛快,后面往大意上说我真觉得不是那个意思,我觉得他还是在涂痛快的享受人生。但是又有那么一点点的想做点靠谱的事。

  我觉得值得进电影院的,我这人基本上看电影波澜不惊的,基本上说好好看多好看,看完也就那么回事。看完匹夫觉得还不错,没觉得比那些说多好看的电影差到哪里。

  这个故事其实还可以说是一个改造和被改造的故事,其实到最后谁知道是谁改造了谁呢。

  《匹夫》影评(二):荒诞时代之匹夫黄晓明

  也许是那阵子写论文写出毛病了,总是习惯现象看人:当二哥二姐满街跑,二姑父姐夫亲切时候,别人一说到黄晓明2却还是贬义词——这让我觉得挺扯淡的,换句话说就是“荒诞”。

  于是从这个点,我想说说匹夫,和匹夫的出品人黄晓明。

  论故事:匹夫的荒诞

  匹夫的故事颇有点荒诞不经,在那个动荡年代,家国被侵,没有英雄,没有救世主,甚至没有希望,苟且而未必能得全,正所谓,生逢乱世、人不如狗。

  于是这是一个没有英雄光芒革命自省精神的电影,你甚至不能说匹夫是一部严格的抗日电影。突然想起了很多年前,少年时代我们爱过的《虎口脱险》,只是匹夫更多了一抹黑色调,不止让你笑,还有让你掩面而泣冲动

  我们从结尾讲:方有望带着从游击队正规军来的高栋梁飘到日本去找天皇要大洋去了,这要是单看,肯定会被骂这不就是胡来吗。但是,匹夫就是这样一部用几分戏谑手法讲述男儿豪情作品

  好比方有望是个土匪,他从没改变过自己的匪气,从一开始是,最后还是。他的逻辑里,没有不可能,没有不合常理,只有来不来钱,合不合算。但是故事的结尾唯一违和了他的原则的是,此去日本,一定不合算,因为这是赴死之旅,他很清楚。但这已不是他所在乎的了。半年前,他失去了兄弟失去了自己的匪帮、告别了想跟自己浪迹天涯女人,土匪头子认定,他这辈子值了,那就全当出国了,就算把骨头埋在异国他乡

  他是匹夫,他是土匪,他不是英雄。他除了没有目的,还没有大家都觉得他应该有的境界。他只是想把自己要做的做完,在完全不能操控的时代面前,操控自己的死法,轰轰烈烈。这是属于土匪的真实,也是属于这个荒诞故事的精神:不能决定别人,还不能掌握自己么?

  论格局:带种的黄晓明

  于是,想到黄晓明。因为这不只是他演的匹夫,还是属于他的《匹夫》——作为出品人黄晓明的匹夫。

  这是怎样一个艰难的档期,谁都想不到《泰坦尼克号》的威震天下,匹夫从投资到宣发都实在不是个儿,别说好莱坞了,匹夫的投入都跟同档的《黄金大劫案》和稍晚一些的《杀生》都无法相提并论,真的是——除了故事和表演,他们什么都没有。

  说到荒诞,其实片中能最好诠释这个符号的细节,恰恰是方有望的匪帮戴着大头娃娃银行(听说这个细节是黄晓明自己想的)。当方有望戴着笑哈哈的大头娃娃,用一种大开八叉的方式走进银行时,其实就已经诠释了这部戏的灵魂所在——在最混乱的年代,用最混乱的精神,去过最混乱的日子,因为也许随时都没有明天。

  那么,作为风口浪尖上的黄晓明,去扛这样一部非充满商业元素的电影,还要在黄金档和一群商业电影拼票房,岂不是更加荒诞?

  我只想说,黄晓明你很带种。

  即使很容易被人解读为“匹夫之勇”,但黄晓明仍然很大胆的开始尝试一种新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清晰感受到他的野心,一部从出品到表演都打上黄晓明烙印的作品,即使不完美,却也有希望,更像是一种宣言中国内地的年轻演员,除了跟更大牌的演员捆绑、除了和女星搭戏、除了在大导演手下酱油分一碗饭吃,还有另一种途径——自我的成长救赎

  即使冒险,但他起码有种去试了,像个男人一样

  论表演:粗中有细,细中有乾坤

  喜欢匹夫里的黄晓明,是因为我不只看到了一个细节控的黄晓明。从他在匹夫之前的电影代表作风声》,就可以看出他对细节的偏爱有多严重——每一个动作五官细微变化、甚至是道具使用在他那里都好像经过精确计算,难得的是这种精确还不显得刻意,可以在瞬间就使得人物变得立体。

  问题是当细节被无限放大,就容易影响整体表现力。就好像那些精致的日本商品,每一个细节都好像经过了钻石级的打磨而忽略了本身的存在价值,好像有细节就够了,这一点对于一个演员来说其实是有影响的:太过精致的人往往会让观众忘记角色本身的特性而耽于他细节的完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黄晓明的难关之一。

  匹夫里黄晓明却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至少,我是先被方有望这个人物整体震撼到了,然后才注意到黄晓明是用怎样的细节去表现这个粗莽的汉子——是属于演员黄晓明的细节构造起了属于方有望的灵魂,而非是用方有望的细节去堆砌这个人的形象

  这些表演的细节在观影过程中是不易被察觉的,比如方有望嘴角弧度眼神的变化、甚至奔跑和走路的姿势,你会因此全心接受这个粗中有细的匪帮头子,而不是过分沉湎于他某一刻的眼神流转。

  从这一点说,不管匹夫最终的票房几何,黄晓明都有的赚。他赚到的是自身演技磨练与成长。所以尽管匹夫有点荒诞,黄晓明这次的表演却很靠谱。

  最后回到荒诞的主题,匹夫可以荒诞,导演可以有情怀坚持,黄晓明的行为举止也可以不合世俗常规判断,但是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理性的温床上,否则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如:银行匪帮的失利可看出是早被人盯上了,但是交代不明,显得方有望完全有勇无谋,人物魅力大打折扣,完全成了让高栋梁登场的硬性桥段,未免太过刻意;另,匪帮打回地洞后何以干掉了所有鬼子又挖又吃又喝没人管?要是设计利用野口的关系不断撒播地下太平无事的假象岂不更加合理

  正由于以上这些桥段的不够合理性,逻辑不够连贯性,导致一定程度上电影质量的折扣,尽管这不失为一部质量很过得去的电影,但毕竟电影还是大家看的艺术,让观众看得更顺畅些是身为电影人的责任义务。票房的失利,其实也算是在意料之中的。

  好在,这本身就不是一部完全商业定位的电影,若一开始就不是以高票房为目标,在这个残忍的档期内还算是有收获的。观众也应该给这些年轻人宽松包容创作环境才能有助中国电影的蓬勃发展

  革命尚未成功,年轻的电影人们还要多多努力呀。

  《匹夫》影评(三):个人改变集体,小家改变大家

  电影《匹夫》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个人对集体所产生的“改变”。“改变”是高栋梁潜移默化中一直在对匪帮所做的工作。故事开始就已经透过高的第一人称旁白,交代了他所在的抗日组织计划失利(该计划正是“刺杀八千岁”)。当他窥探到劫狱事件后,便开始盘算着利用方有望的人马和武器重新布局实施计划。做肉票时,他就在暗示土匪们不杀鬼子专杀同胞,而方有望对杀日本人的态度则是明确的“不来钱儿”,两者开始对鬼子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方有望率领的地下匪帮是一个为所欲为的乌托邦世界,没人管得着他们。他们的存在强调了匪帮与文明体制的割离。正因如此,他们对鬼子的入侵无动于衷。但当他们自己的家园地道代表狭义的国家)被鬼子侵占,同胞(其他土匪)被鬼子杀害后,土匪们才以小家看大家,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从团体角度来看,这里的小家同样是个人,国家才是团体,两者其实也是一体。匪帮与高栋梁的关系亦同样如此。)

  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家园就是底线神圣不可侵犯。影片后半部分通过鬼子的介入将油条西部片拨乱反正,来进一步验证“个人改变集体”所带来的效应(高栋梁最终带土匪们走上了正道)。再次验证,高栋梁与匪帮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换人质一段是全片最逗趣的一段,高栋梁因救小姑奶奶,也连带着解救了匪帮所有人马,荣幸地得到大当家器重,最终加入帮派成为二当家。这一点与《黄金大劫案》的小东北加入抗日组织的情况类似,同是因解救组织而加入组织。不过小东北的目的很单纯,他没有任何意识形态,纯粹是为了黄金。两部影片的主角同是个人对立于集体,同是由流氓痞子变为匹夫,不同的是《匹夫》的结果是个人改变了集体,个人也有所变化;而《黄金》是集体改变了个人,集体仍旧是集体。

  方有望为妓女老相好赎身,则是他自身想要“放下屠刀”的心理呈现。这一点和高栋梁对方有望的改变划等,因为两者都是“逼娼为良”的“改变”方式。

  片中有几处象征比较有趣:结尾的白衣、白船、白鸽是一种洗净罪恶的“变好”象征;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方有望第一次见到老相好的妓女时,问她“(想老子了吗?)哪儿想?”妓女指了指他的心。下个镜头是一头双峰驼的出现,隐喻性可想而知

  《匹夫》的故事本身其实非常简单,导演把主要精力运用在了形式上,慢镜、长镜与彭铠立的重金属西部风的大提琴配乐都相得益彰,几场拿来主义的拼凑桥段也都很靠谱。当然,影片的缺点也有很多,第一人称的旁白就显得十分多余,这是对剧本自身的不自信,怕观众不能够理解剧情,以旁白推动剧情作为注释。旁白第一次出现时与前面那段多余的酒会戏相联系,更会令观众混淆旁白者是方有望而非高栋梁。有弊有利好坏参半,但是对于一部国产油条西部片来说,这种类型片已经逐渐开始形成气候,让我们期待更多。

  《匹夫》影评(四):中国电影有希望

  这是我看《匹夫》之后最想说一句话,虽然与同期上映的《黄金大劫案》题材相近,而且演员班底似乎想查的也不多,但是感觉上,《匹夫》不恶搞,而且很认真

  本来就是一帮土匪或是马匪,就那么被张译那么一搅和,就变了性质,开始有了变化。还有就是,他们的生存状态,更像当时中国的社会,有现代的物件儿,也有传统的思维。要是日本鬼子不来折腾他们,他们也许不着急抗日或是不愿意主动去抗日。

  浑浑噩噩,就是那种感觉。似乎没有什么理想,就是混日子。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不曾遗失的梦,如校徽,如爱情

  至于结局是他们上船去了日本,呵呵,就有点儿一个筋的意思了,虽然有些荒诞,不过,我信了。我觉得以他们考虑问题的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模式,倒是很像他们能够做出来的事情

  《匹夫》影评(五):《匹夫》:地道战有趣,张歆艺犀利

  《匹夫》:地道战有趣,张歆艺犀利

  ■ 文/慕容天涯

  比起大部分华语电影,这部《匹夫》显然想法多多。虽然最终整体呈现的效果一般化,但至少成为了华语电影中少有的主创们肯动脑子,愿意动脑子的作品。

  《匹夫》不过不失,但有两方面关键:其一,便是导演杨树鹏自《我的唐朝兄弟》起便延续的绝佳风格化的视听语言手法,这在整部影片中从始至终可见用心良苦。其二,片中虽然匪帮人物众多,但是面目各异,演员与角色气质非常贴合,上演了一场绝佳的群像戏。其中,尤其以张歆艺扮演的匪首黄晓明的妹妹,也即是众人口中的“小姑奶奶”这个角色给人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于是,视听效果风格确立后,影片大部分时间都在塑造一种很奇妙的效果。以地道战为例,实际上可以看到最初这部电影雏形的部分。也即是关于地道战的演绎是重中之重。

  也即是说,它不一定精彩震撼,但必须有趣好玩。

  但是这部分也代表了一种路数,那就是大部分有想法的请青年导演,在受到题材和审查制度限制的时候,会拿视听这种感官刺激的方法下手,作为突破口吸引观众。而当华语电影整体的特效技术尚不成熟,远未能与好莱坞抗衡。“视听盛宴”这几个字又被古装大片毁的不成样子之后,通过场景调度和凌厉剪辑打造的风格化视听语言就成为了一大捷径。以本片的地道战段落为例,你可以看到无论是黄晓明与张歆艺扮演的匪首兄妹,还是一干人等,都通过摄影机的推拉摇移上演了绝佳的走位,在这期间不断与鬼子PK:拔枪对射、远程攻击、近身搏斗,在节奏感极强的配乐之下引人入胜。虽然在最后半小时,影片沦为了一场枪战。但地道战这个段落可谓华彩篇章。当然,最终热血之感稍逊的原因也很耐人寻味,究其原因,不外乎是由于整个匪帮的抗日理由不够充分,使得观众缺乏共鸣所致。再加之对于匪首这个人物的塑造不够深入流于表面,使得其最终的转变显得突兀。“国恨”隐藏在地道被占领人马被杀的匪首“家仇”之中,并不能撑起全局。

  至此,《匹夫》便很遗憾的只逞了匹夫之勇,令人爱不起来,也恨不起来了。

  当然,整部影片没有被遗憾摧毁的第二个原因,便是张歆艺扮演的方梓珍这个角色。其给人留下印象深刻的原因也不外乎一外一内的造型与演技优势。造型方面,方梓珍这个人物可称百变:开篇一袭红衣妩媚之极,中段马靴高辫儿近乎中性扮相,临近片尾深入敌人内部又变得妖娆无比。当然,更不能忘却的是她与张译扮演的二当家之间的爱情故事,实际上一犀利一木讷的搭配倒是蛮贴合故事中“碟中谍”的意味。当然,张译这个青年演员此番也的确令人刮目相看更是相辅相成的原因所在。回到刚才造型的话题,作为女演员,无时无刻被观众所挑剔最多方面便是扮相,能在大银幕上过了这一关,便大有可为。

  实际上,经过近年来大银幕的历练和小荧屏的脸熟,特别是一部《北京爱情故事》的大热,张歆艺的确值得关注。这次的女匪首角色,比起当年的《游龙戏凤》中的单亲妈妈,气场与演技实在大有进步。所以说,女明星若无演技支撑,便是花瓶。如若有适合的电视剧积攒人气,随后上马大银幕大制作,佳作便可指日可待。整部《匹夫》的故事上虽有《让子弹飞》的影子且差距不小,但比之神作最大的进步却是在于对女性角色的成功塑造。这与张歆艺等一些女演员扮演的“犀利女匪”们不无关系。实际上从一开篇,张歆艺一身红衣在与对方谈判后拔枪杀人便可知,这会是一部“男女平等”的电影。

  直到片尾,也验证了这一切,匪帮中的女性有百步穿杨的枪法,取人性命的飞刀,也有学生服杀人的LOLI暴力肆意。在这些段落里,不管是张歆艺扮演的方梓珍,抑或倪景阳扮演的黑狗,还是小妹“良好”都塑造得当,演员卖力之余,也叹服杨树鹏虽没办法讲述一个最终令你热血沸腾的故事,但却至少塑造了一批与阳刚爷们儿平起平坐的“姐妹儿”!

  这一切使得《匹夫》填补了大银幕上女性形象缺失的空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不只有他,也有她。

  最终,匪帮的故事还在延续,杨树鹏也做了一件正确的事:在某些时刻,让电影看起来像电影。便可在一成不变的讲述之余增添新意给观众信心。这部片子依旧有些值得回味的点。幽默如屌丝日本工程兵的逆袭,犀利如张歆艺等一干女性角色,有趣如片中地道战段落。虽然这条路还有很长,但电影和任何事一样,不在卖力与否,而在前进方向。

  整体质量:★★★☆

  演员表演:★★★★

  音画效果:★★★★

  娱乐指数:★★★☆

  《匹夫》影评(六):一般,有了点乱

  更像是动作片。

  匹夫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难道真的回到了国家兴旺匹夫有责?

  土匪也讲这个吗??

  整个故事的大致脉路在前10分钟已经展现无遗。后面仅仅是细节的娓娓道来。应该说剧情上没有太多惊喜。不过那个佛究竟有啥意味呢??花了那么长时间来描述这个佛。

  而另外一方面,虽然诙谐搞笑不切实际,有点yy,但不得不说画面感和镜头设计还是不错的。看了还是比较带劲。不过没有更多让人感动得。

  或者说,仅此而已,看了就看了,多了一部消遣而已,没有更多期待,没有更多回味。

  反而这部戏正好和饥饿游戏有些像。都在动作之上希望加一些复杂的人性伦理之类。但都没有很好展现。

  反而饥饿游戏更有一个庞大的世界背景设定,应该说这里面还有很多可以展开的地方,让人不断期待。然而匹夫就没有这样的东西,仅此而已。

  希望后续能有更好些的表现。

  《匹夫》影评(七):金刚狼级别的黄晓明 热血小宇宙终于爆发了

  在国内的一线男星中,黄晓明算是一朵奇葩:即使不去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也总能从江湖中听到他的传说。最奇的是,对于那些贴在身上的标签,舆论中心的黄晓明却总是最淡定的那个。他在某个品牌的广告中说,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是一切。于是,挺得住的黄晓明终于靠一部《匹夫》杀出重围,让他的热血小宇宙在大银幕上爆发。

  实际上,黄晓明出道至今演过的作品不少,其中很多都是大制作,但他的表演却总给人欠点火候的感觉。这方面,帅气的外形确实给他帮了不少倒忙——一个大帅哥站在那里,观众的视线自然被他棱角分明的脸吸引了。但黄晓明从没停止努力和改变。《风声》里,饰演日本军官的黄晓明首先在语言上给人全新的感觉,内敛冷静的表演再也不是以前偶像剧里那种耍酷和扮帅。《风声》让人知道,黄晓明不仅是个偶像,更是一个演员,一个有无数种可能的好演员。

  于是当《匹夫》的时候,蓄起了胡子的黄晓明再次颠覆了自己,成了土匪帮大当家方有望——即使演过许文强,观众还是很难把黄晓明和土匪联系在一起。但黄晓明用表演说明了一切。方有望是个有血有肉有义气的角色,他不是给奶油小生用来耍帅的,方有望的一举一动,需要的是纯爷们的力度与担当。

  方有望成全了一个让人陌生又惊喜的黄晓明。出场时夸张的眼神,嚼大葱的糙劲儿,土了吧唧的台词,这些都不属于曾经的偶像黄晓明。即便骑马扛枪的戏份又给了他一点扮酷的空间,但与许文强完美的风衣弧度相比,方有望只是深沉的宣泄寂寞罢了。通过《匹夫》,黄晓明把曾经的无数种可能融汇到一个角色中,成就了他从影以来最有挑战性的角色与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匹夫》中所展现出的独当一面的霸气。曾经的黄晓明是那种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的模范学生,规矩的让人几乎要忽略他的存在。和那些调皮捣蛋会哭能闹的个性学生相比,又少了点值得被观众的特质。但《匹夫》中黄晓明所流露出的野心绝对不是仅仅做一个贴着标签却没有个性的偶像而已。作为投资人之一的黄晓明当仁不让的成为电影的绝对男一号。

  当一些明星还挤在一部大制作里为争排名上演金枝欲孽的时候,黄晓明已经懂得怎样让所有的聚光灯都投射在自己身上了。当然,黄晓明还有一点特别值得表扬,那就是在这个光怪陆离的娱乐圈,聪明如黄晓明,懂得适当的娱己娱人。在彭浩翔导演的《春娇与志明》中,客串出演的黄晓明配合着鬼马的彭浩翔拿自己开了一回涮。有人说黄晓明是被导演算计了,有人说他又二了。错了。聪明的黄晓明只是在正餐上桌之前先给你来点开胃菜。你以为他永远是那个奶油小生?不,他的未来依然有无限种值得期待的可能。

  《匹夫》影评(八):黄晓明匹夫

  前有“大船”对撞引发的观影热潮,后有好莱坞英雄“复仇者联盟”的围追堵截,《匹夫》和同期上映的《黄金大劫案》、《杀生》都压力不小。中美会谈效应初显,宁浩、杨树鹏和管虎等人能否守住五一档,可以看作华语电影迎战好莱坞的头枪。

  另外两部电影都还没看,所以只能说说《匹夫》。

  《匹夫》的故事本身虽然没有什么“宏大叙事”,但也称得上离奇、曲折。抗战时期,方有望(黄晓明饰)统领一帮悍匪,躲在一个暗无天日的地下迷宫之中,独霸一方。高栋梁(张译饰)费尽心机打入匪帮内部,并说服方有望带领兄弟一起去打日本鬼子。在战斗中,土匪兄弟相继牺牲,但同时也完成了从“匹夫”到“英雄”的自我升华。

  从小就混帮派的杨树鹏对“兄弟情谊”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早在《我的唐朝兄弟》中姜武和胡军所饰演的两个强盗兄弟身上观众就能窥见端倪。而《匹夫》依然延续了这个“热血”的主题,黄晓明统领的匪帮尽管人数不多,却个个肝胆相照;身份迥异,却人人赤胆忠心。特别是面对“绑架日本皇族”这样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众兄弟表现出了慷慨赴死、大义凛然的“匹夫精神”,令观者无不为之感慨、喟叹。

  当初,《匹夫》的预告片甫一曝光,立刻被眼尖的网友指出其风格类型姜文的《让子弹飞》。而事实上,这部电影除了没有《让子弹飞》那么强大的明星阵容之外,其构成元素和电影风格的确与姜文的作品不谋而合。

  《匹夫》从匪帮劫狱讲起,在一个架空的历史空间里制造了大大小小的数场混战,精彩炫目的剪辑更如暴雨般倾泻而出,令人目不暇接。黄晓明此前的一系列演出一直为观众所诟病,从《叶问2》到《唐伯虎2》,在观众眼里黄晓明一直保持了“很二”的水准,甚至在前不久上映的《春娇与志明》里的短暂客串也不例外。但他在《匹夫》中饰演的匪帮统领方有望却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不仅重义轻生,还敢爱敢恨,有魄力,有担当,极其出色的诠释出了一个“匹夫”所应有的胆识与魅力,堪称他演艺生涯的一次里程碑式的作品。而片中其它角色,尤其是女性角色,在这样一部充斥着男性荷尔蒙元素的电影里,也都展现出了鲜明的个性。包小柏饰演的性别措置的“郎中”更为电影增加了不少喜剧色彩。

  《匹夫》让人眼前一亮的莫过于片中浓墨重彩的摄影风格。作为摄影师的曹郁,从《可可西里》到《南京!南京!》,从金马奖的辉煌到四年磨一剑的用心,他的能力在业界颇受好评,而拍广告出身的他对光线、色彩的应用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匹夫》里,他刻意营造了色彩浓重的油画效果,让人物从环境中凸现出来的同时,也将影片暴力血腥的情节在艺术化的方式中化解于无形。无论是暗无天日的地下迷宫,还是荒无人烟的黄土高原,抑或尘土飞扬的边塞小城,这些场景在最近的电影中都难得一见,既颠覆了观众对“绿林”的想象,同时也是对真实世界的一种还原。

  最后说说我最喜欢的一段戏:黄晓明拷问日本兵为何要剿匪,得到的答案是“领导要开会”。联想到两会期间从三里屯后巷消失了的那些卖麻辣烫的小贩们,这段对白在引人发笑的同时,实在教人深思……

  《匹夫》影评(九):记住那些没有名字的名字

  这部影片真正想说什么,我不清楚。只能说自己的感受就是:个人爱情与爱国之情。简短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在国难当头,每个平凡人身上都担当着国之责任。匪帮,方有望他们代表一个群体,那个有极大力量的群体。平日,为了个人生存,他们劫富济贫,享受着自己的快乐。国难当头,他们一样承担那份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最有感触的不是张译对张歆艺的爱情,而是最后张译说的那句话:我只是希望大家记住那些没有名字的名字。猜测表达的是,在抗日战争过程中,那些无名英雄也当被我们铭记。人民英雄纪念碑,那是一群没有名字的英雄。

  个人认为,这是一个爱国题材的电影。谢谢。

  《匹夫》影评(十):匹夫很有趣,这就足够了

  我短评里写了,我看电影好不好,就一个标准,是不是有趣,直接点,就是够不够好玩。

  匹夫够好玩。

  这本身就是一个荒诞的故事,不小心可能会变成一个正统故事,或者一个励志故事。偏偏他都不是,就只是一个荒诞的故事,够热血,够好玩,够有趣。虽然难以掩饰他凌乱的剪辑和情节衔接上的问题,但是仍然有细节让人觉得有意思。

  即使黄晓明也让我觉得足够好玩了,不是他不停的吃,不是他在和妹夫对手戏时候话不多但足够喷饭的表情,只是说他的眼神和嘴角,这是一个多嚣张的男人啊,还活的这么痛快,这不是好玩什么是好玩?

  方有望很有趣,黄晓明更有趣,这是匹夫给我最大的感觉,足够回票价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