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九四二》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一九四二》影评10篇

2018-06-14 20:44: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九四二》影评10篇

  《一九四二》是一部由冯小刚执导,张国立 / 张默 / 徐帆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 / 战争 / 灾难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一九四二》影评(一):中原之觞

  去电影院之前,先看了柴静《看见》的专访。

  尤其做为一个河南人,真的该为了这部真诚片子向小钢炮致敬。。

  也时常听故乡老人回忆起那段痛苦岁月...

  身处中原大地乡亲们,她们此生,真的承受的太多的苦难了。

  38年的花园口大水,近百万人随改道南流的黄河水一去不复返...

  42年连年大旱,300余万乡亲变成孤魂野鬼...

  三年自然灾害,无粮可食,千里平原,饿殍遍野...

  75年大水灾,毫无征兆洪水从天而降,十余万人葬身鱼腹...

  看了电影,你才发现,冯小刚拍的有多么克制。

  不刻意的煽情点到为止

  好多本来极容易烘托情绪镜头,刚一出现,观众的情绪刚被带出一点儿,立马切到另外一个反差极大的镜头。

  很多人好像还戴着冯氏喜剧眼镜来看这部作品,前半部分有好几处台词,都有人在笑。

  最夸张的是一坐在我左后方的女孩,从头笑到尾。

  我没有资格去评述别人的行为,也无法举着道德的大棒朝别人挥舞,但当时身处其境,真的很让人不爽。

  《一九四二》影评(二):《一九四二》骨子里是什么——从调子是灰的故事是沉的说起

  昨天写在新浪博客文字,这里也说一说

  1

  周末的博客文字基本是断续的。下午看了《一九四二》,说不出是啥味道。与往常看电影不同,这次没有进入故事,一直在故事外打转,看看画面,看看剪辑,看看故事细节,有点像莫言在受颁诺贝尔文学奖演讲里说的“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表演”。

  一路胡思乱想,坐定了还是想码些字,留个记录,也好知道自己最后能把“根”找到什么地方。写什么、写到那里,顺着心走吧。

  2

  没有开篇音乐,没有高潮音乐,没有插曲音乐。铺一张纸,字幕在上面变来变去。长镜头够大,特写够细。长镜头总放在转换的前面。长镜头也放在了开始,和结束

  从村庄城市,从灾民政府,从受灾村庄到重庆府邸;从天上到地下,从飞机地面,从群像场面到一个人视角;从内心焦灼环境的映衬,从矛盾动态到高潮的静态,从尴尬两向的喜忧无奈苦闷束缚局促不安,镜头切分得条理分明戏剧冲突的高潮一面面扑来:一面是受灾的村庄,一面是灯火通明的上层交往;一面是时局逼迫的无奈,一面是“天下为公”的格式箴言;一面是炮弹横飞的战争,一面是兵抢民怨的草芥生存;一面是相食而生,一面是污秽腐化;一面是坚定的附和溜须,一面是背向而立的麻木

  调子是灰的,灰灰的剪辑。

  3

  故事是沉的。

  一个兵荒马乱、人不聊生的岁月。是的,不是民,是人。镜头在表述时候,把一个个隔代的东西努力拉回到可以被当下理解的画面:官在官位言话,透着参半的诚意,一套套成型的官场辞令基本是可以探出干湿的;农属农身,透着位卑身微,残喘的性命直接勾勒出千百年来的恒定宿命

  历史是后来的故事,毕竟舌尖上历史、后朝的历史不会、不可能是原像的再现。回顾这段历史,有是非,有对错。这是许许的理性客观。还原这段历史,不应该是为了是非恩怨,也不应该是为了朝纲位权。为了忘却的纪念倒是符合极了这段温故。照照镜子,几十年后、又几十年后的历史怎么可能会重复发生呢?

  我们是生活在有阶层高下的历史中的,所以要接受位权的盘剥,接受高低的惯常。这里面没有个体,当不会有个体的关照。只是人性一开始就被屏蔽掉了,个体关照的可能几乎为零。人性只是越过历史的一个名词、早已尘封隐落了而已。“越来越不明白”是越来越冲突,不是统治与被统治的施与受,是从轴心时代文明分向。这几千年的文明史有花朵般的靓丽,也有黑夜墙隅的阴暗。只是在延续中,彼此的文明路径走的不同,该与不该,明白与否,是一种对另一种的山外端详。

  迟早,一种颠覆、一种回归要被找回来,迟早。想想,这应该是一个开端

  4

  故事讲起来大致需要形式的,色调手法也不过是讲故事的形式。表述动听美好,亦或是真实。只是我们在听故事的时候,希望表述和希望得到的总免有差距

  《一九四二》表述得不算震撼,要是以商业票房来计。但,有些东西终不能要这些沾染的,比如这生命。我看到了生命,悲喜也好,爱恨也罢,直指性命,通贯人性的坦陈与真实。

  博客的题目是敲下第二段落时写在内文的,写着写着就忘了调子忘了故事,觉得,重要的不是这些。我不能欺骗自己,因为我脑子中一直萦绕《鬼子来了》的马大三,他那接地的眼睛一直看着我,他明白我说的是什么。

  《一九四二》影评(三):描述性电影

  没有主角、没有矛盾突出点、没有高潮、似乎也没有结尾,这部片子就是这样平时的讲述了一个在那个时代人民受灾的事实,也许是小说集中几个人物表现这个时期很多人受苦的事实,但确实还是有够震撼。

  电影不是视觉就是故事情节能震人心脾,而这部片子从开始就一下子给人震撼,一件件出乎人意料的流血、流泪的情节就是在叙述,告诉我们那时期的政府、人民、和国际社会关系是如此混乱荒诞。就和白鹿原一样,讲个故事反映社会

  这样的体系的电影是好电影,是给现代的人民说:不要忘记历史忘本!思考当下!比那些垃圾电影不知道好多少倍!希望国人们珍惜、怀揣信仰

  《一九四二》影评(四):冯小刚的一九四二和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有什么区别

  冯小刚的电影1942和刘震云的温故1942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

  所谓温故而知新,刘震云的小说不是为了再现1942的苦难而写,就像书中所说:哪个灾荒?灾荒多着呢!对1942年种种非常态表达不是出于纪实本身,而是为了隐藏在1942背后的关系和理解。

  但是冯小刚的就是纪实1942了,虽然也没纪实的彻底,蝗虫也没写,怎么饿也没仔细拍,照着框架把小说本身纪实了一把,虽然画面震目,但其催人深思的影响全不及刘震云的温故1942。

  刘震云的温故1942视角是从现在看往前,这个视角是居高临下的,是已知结果的,是置身事外的。这个视角重要的不是追溯,不是纪实,而是用现在人的观点和思考去看待一个历史事件,是思考的,讽刺的,隐喻的。

  而冯小刚的1942,视角是凌乱的。虽然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实质上还是其视角还是1942年事件本身。置身在1942年这个事件中,只能以苦难的事实叙述苦难的事实。只能以当时人思维局限去体察当年的问题

  所以,在刘震云的温故1942中虽然有多条线索,但不觉得违和、不觉得凌乱。因为刘震云要讲的是自己的故事,这些线索都是他故事的佐证。

  而冯小刚的1942中同样对刘震云小说中的多条线索照搬照抄,就让人觉得很有违和感。这个违和感出在哪里呢?是因为缺少一个主体话语者,就是说在讲河南难民时,他是从河南难民的角度来表现的,写李书记是从李书记的角度来表现的,那谁是讲故事的人呢?是那个电影中的旁白吗?虽然在电影的一开始这个讲故事的人就出现了,但是故事的叙事并不像是从他的视角所看到的。因此带来了表达立场紊乱表面上看起来是客观的叙述,但线索的不断切换,让人觉得很奇怪。甚至让人产生一种蒋委员长也是有心无力感觉。(这可能是因为陈道明本身儒雅气质造成的)

  因此刘震云的温故1942是刘震云自己的,是他的逻辑结构下的纪实,在纪实的同时,有着隐喻和讽刺。有着刘震云的个人风格

  而冯小刚的1942不是冯小刚自己的,是各个利益集团的,包括电影制作前的各个利益集团,以及电影中所影射的各个利益集团和作为看客的我们。冯小刚的1942是没有个人风格的,是打着纪实的幌子的,是没有戏谑怒骂的,有的只是在灾难纪实的片段中时不时出现的夸张和搞笑,或许这是戏剧性的放大问题,但同样带来了大家观感思路的混乱。

  冯小刚是从何时起对大而无当的电影乐此不疲了,如果他照着小说的风格思路来,应该可以更有艺术张力和反讽效果,也更像以前那个嬉笑怒骂的冯小刚啊。

  《一九四二》影评(五):一九四二的杂谈

  杂记2018.4.17 我一直觉得我对电影缺乏鉴赏力。 昨晚看了1942。看完觉得还算不错,跑去豆瓣上看大神们的影评。然后发现这部片子简直是毁誉参半,褒贬不一。 有人大骂说冯小刚发国难财滥用煽情,片子拖沓,假装深沉。也有人觉得恢宏的大格局与蝼蚁般的生命融合恰当。 为了负责的在豆瓣上给出个评分,我觉得细细回想一下片子和审度一下网上的评语。 1.剧情太拖沓? 我正正好是一个还算能耐性子看电影的人,所以不觉得有看不下去的愤怒。电影够不够紧凑有时候可以用能否复述作为评判标准。剧情片自然足够强的逻辑性和完整度让关者进行复述。在这一点上,一九四二做得不太好,不过读过刘震云书的人应该对罗里吧嗦有非常无奈而深刻的理解,这能作为一个推脱之词。其次,这个电影稍稍有些让我想起老舍的茶馆。试图用形形色色一闪而过的人物,或是他们的只言片语或是一些浮光掠影去尽可能扩大展示的社会阶层,去反映历史的洪流。其中不乏有一些令人心惊胆颤的恐怖片段或是令人无奈的冯氏幽默也能算得上亮点。比如在窑子的经理来买人时,陈道明饰演的老东家义一脸的饿死不卖女儿,却在女儿被选上后流露出似有若无的笑。或者说是伙夫(范伟)目睹栓柱(张默)被插着馒头武士刀从张大的嘴上捅入,他惊恐未定时,日本厨师给伙夫(范伟)喂食插在刀上的生鱼片,他脸上的抽搐,绝望无辜,到最后吃到了鱼片,知道厨师并无他意后的苦涩的庆幸,日本厨师问生鱼片什么味道?他说辣。人的所有味领悟中,唯有辣的神经通路类似于痛觉,是一种让人不适的带有灼伤感刺激,范伟哭丧的脸上嗫嗫嚅嚅出得那个辣字,怕不是从舌头上来的。 2.剧情不够深刻? 冯小刚的这个片子不深刻,这个指责约莫和"片子表达的意味赤裸"是一样的。 饥荒年代民众水深火热,掮客的投机倒把官员的贪污腐败,蒋介石政府的冷漠无为。电影都表现得很清楚了,丝毫不隐晦(从大量血腥镜头上可见一斑)。但是问题可能就出在太清楚了,把每一个观影者当成大笨蛋,没有思考的能力,所以要把所有的内涵都赤裸以待,殊不知,电影就是包装的艺术,而内涵的"内"字就意味着它不同于妇孺皆知的大白话大道理。在者,我认为,隐晦的艺术在于给予观影者更多探索领悟的自由和可能,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具有隐喻和细节的电影对于观者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乐趣。之前看罗曼蒂克消亡史的时侯,我给了它五星好评,当时我说"喜欢有着大量隐喻和伏笔的东西,因为它重新唤醒我,不能娱乐一样的随随便便的对待一个影片,仍需时刻保持敏锐和挖掘。"罗曼蒂克消亡史我至今仍有些地方怀着疑问,但是关于一九四二,我觉得好像导演已经直白的预先回答了所有可能的疑问,让人如鲠在喉。 絮叨未完但因本人尿急觉得草草结尾。

  《一九四二》影评(六):好看,很久没有看过这么给人向上力量的电影了

  我主要是看这电影通篇下来从来没有睡意,而且期待着能在黑暗里看到光,一直在黑暗里面思索着这一切。这是一部让我思考很多东西的好电影。很多差评我也能理解,看了百度百科以后,我更加坚定这是一部好片。时间不是问题,故事也不是问题,问题在于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就一直是这样的,从未有过什么样的改变。所有的信仰到了中国,都让鬼住进了心里。群众有的时候就是反复多变的,如果说蒋公赈灾的话,是不是就会被某些异阀所利用呢,确实感动我的是历史,但电影是个很好的催化剂。它不煽情,但它很让我感动。其中解释国人骨子里的丑陋,想必也是很多观众很反感的一些东西,就像大伙都没穿底裤的时候,这个电影还在大庭广众之下充当皇帝新衣里面的小男孩,谁都有害羞的时候。我善意地以为那些开场10几分钟就离场的,肯定是出于场面血腥,以及要上厕所缘故。陈道明演的很到位,以至于我能自拔于剧情之外。画面和音乐,当属我见过的同类片中上乘的,小刚十多年磨一剑,确实是人家志在必拍。其实打分点评再差,都不能抹去他对体现中国人的思考挖掘当中作出的努力,一句话,为他的懂中国人,以及历史,这片子很值得一看。

  《一九四二》影评(七):星星花枝,两个选择,有区别吗?

  看了《1942》,2个多小时里面,很受触动。有时间走进电影院观看的人,无疑是幸运的。温故而知新,面对人生的种种境遇,没有追求的话,无非是苟活于世而已。

  星星是财主家的女儿,读过书,她的追求是什么?带着一只黑猫去逃难,宁愿自己饿一顿,也要让猫吃饱。

  后来吃了多天的树皮,她的追求是什么?杀猫吃肉。

  后来将自己卖了,她的追求是什么?吃饱喝足,苟活于世。

  假如没有逃难,她的追求又是什么?

  花枝是佃农的老婆,没读过书,她的追求是什么?和自己的男人,养着自己的儿女。

  后来吃了多天的树皮,她的追求是什么?卖了自己,给儿女换来小米。

  后来将自己卖了,她的追求是什么?继续生活,苟活于世。

  假如没有逃难,她的追求又是什么?

  如果我们处在她们的境遇里面,我们的选择,与她们的选择,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吗?

  《一九四二》影评(八):站在2012看1942

  《1942》终于是出来了。在时隔70年之久的2012年。

  作为一个90后,其实很难从课本中如此直接的接触到那段历史,2012年,是吃的一年。前不久《舌尖上的中国》风靡一时,通过“吃”来展现华夏千年的文化积淀。而在11月底,《1942》也从“吃”上出发去探讨着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的生存问题。

  记得张国立老师在拍完这部片子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人的尊严从肚皮开始。”让我这个九零后大有感触。于是我又想到了那句话“请问,你幸福吗?”我想我是幸福的了。

  以前再看片子的时候,往往有一种感觉,希望把自己放进电影里面去,一场电影下来就等于自己也完成一次剧情。而所谓的观后感也不外乎是对这次“旅行”的满意度调查。但这次《1942》我发现我对哪一个人物都很难植入情感,无奈发现。那个场景让我震撼异常,而我却无法融入到其中去参与,只能静静的看着它们一个个从我眼前闪过,然后冰冷的消失。《1942》不是一部让人哭的片子,而是让人沉默的片子,让人麻木到极点而感受到正能量的片子。

  我很容易的把《1942》和《辛德勒名单》联系起来。正如,冯导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讲的。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在近乎相同的时间点上发生了近乎相同命运。如果把这两部片子放在一起,我觉得可聊的事情就太多了。一个是极度相信上帝的子民,另一个是不大相信上帝的人民,却同一时间被魔鬼折磨。

  走进放映厅,当我自觉地被摁在椅子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这一刻我似乎是在完成某种神圣的仪式,在从我们的历史中传承些什么东西。而这可能是比我在大学里所接受到的那些所谓的爱国教育有用的多。

  今年我22岁,在形成世界观到逐渐成熟的几年时间里,我感受着这个社会环境纷繁复杂的变化。套用《晓说》里高晓松的话,《1942》对于我们90后来说可能就会是一座灯塔,为我们照亮一片海域,对我们的影响会起积极作用。

  《一九四二》影评(九):坑爹的狗血剧情,不是单靠导演和演员的强悍实力就能掩盖,细数电影中的各种坑爹!!

  第一,闹饥荒,地主家里粮食被抢,然后他竟然带着万贯家财和灾民一起逃难,那头刚被灾民抢完,这头就和灾民上路,有钱有哪些地方不能去?

  第二,地主的儿媳妇娘家不是很富吗?他们压根就没想过要回娘家避难,而是选择和一群抢劫他们的灾民一起。

  第三,地主家里有粮食的时候被抢,和灾民一起上路,带了那么多粮食竟然没被抢,非要等国民党军人出现才来抢他,那可都是群刚刚趁乱抢完他家的粮食的灾民。突然变成一群很道德的良民,要饿死了倒不会抢了,难道人之将死其言行也善?那么后面的参加日军队伍,就因为有吃的,帮助杀害自己同胞,践踏自己家园的敌人,何故?

  第四,正直日本准备进攻河南之际,抗日战争也已经打响,国民党一直死伤惨重,到处缺乏壮丁,有生抵抗力量,竟然可以任由大批有生战斗力,农民逃难,他们既不参军,也不被参军,可以活生生的饿死在逃难的路上,有的宁愿参加日本人的队伍,也不参加国民党军队,宁愿当亡国奴,卖国贼,也不愿意参加自己人的军队,自己人的军队难道就没有吃的?

  第五,地主和灾民逃难初期,万贯家财也没想过要上火车,后面遭遇国军抢掠,把车上的粮食和家财都抢光之后,真的变成难民的时候,竟然可以有火车坐了。这个交通工具,看来有钱的时候是不会出现,只等没钱的时候才出现。

  第六,外国记者各种玩瞬移,这头和国民党军官讲话,一个月他要回美国,那头就在灾区和灾民一起,然后又瞬移到和宋美龄讲话,刚讲完,那头就在灾区拍摄日本人攻击灾民的情况,一转镜头,就已经和老将直接谈这个饥荒问题,却没有谈日本人攻击灾民的事情,难道河南发生的事情只有饿死人,没有日军残忍杀害灾民的事情?

  第七,不想继续说下去,剧透实在不好。

  导演和演员的实力是不容置疑的,那些震撼人心的镜头以及朴实的演技足够让我们有很多的反思,收获很多,但是那些坑爹的狗血剧情,糟蹋了一个好的导演,和一群好的演员,还有糟蹋我们这些吾国吾民的爱国情怀,这点伤不起。

  《一九四二》影评(十):一部电影改变人

  刚刚毕业,找了一份不温不火的工作,拿着不高不低的工资。每日无精打采的工作。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我的人生过分的一帆风顺,除了感情上偶尔多愁善感,胡思乱想之外,目前都是好的。我总是想着怎样才能获得生活的意义,要不要辞职,换一份高薪的工作?或者去支教,让更多人记住自己?

  百无聊赖的生活啊。

  然后昨天去看了《1942》。出影院的时候心情沉重。

  我们是活在怎样的一个美好时代,喝饱喝足,生活小康。还为了一些奢侈的生活欲求不满,如果我经历过那样的童年,今天又会是如何?

  我明白了为什么老人家不愿意倒掉剩菜剩饭,为什么不舍得买新衣服,总是说要节约。

  她们是经历过灰暗岁月的,在痛苦饥饿中挣扎过的。我们不曾经历过,也不能体会那样的辛酸。

  如果生在那样的年代,我是不是也想星星一样,为了5升小米沦落风尘?或者像花枝一样,嫁给一个农民,然后为了孩子为了生存被辗转卖了几户人家?

  不敢想。

  今天早晨起来看到车里透过来阳光,突然格外美好。

  我不是专业评论师,我只想说,这部电影与我的意义,它让我改变对生活的看法,它让我知足。

  这样的意义,已经强过许多电影。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