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3 20:37:3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精选10篇

  《温故一九四二》是一本由刘震云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一):这饥饿的愧疚。

  五个小时,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如果慢慢看,只会有更多的眼泪。
 三百万,这三百万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生命,我仿佛能够看到他们的那饥饿的神态,感受到他们的痛苦与无助。
  我不想谈论政治上的问题,不谈论战争。这本书我看到的 没有这些被大家所早已熟知的东西。我看到的是我的家乡,美丽富饶的河南,这片广袤的黄土地上距今七十年前我的先辈们经历的苦难,经历的惨绝人寰的饥饿带来的 妻离子散 ,唇亡齿寒。
  我没想到一本书把我震撼到这种地步,我不是没有为历史落下过眼泪。只是这次的眼泪,让我感受到更多是压抑,我想是因为我也是一个河南人,那些逃荒 或者饿死的人中可能就曾有过对我的祖辈有恩的人,可能就有过我们家的远亲紧邻。就如书中刘震云所说的“我从一九四二年起,就注定是这些慌乱下贱的灾民的后裔”我被这片土地上存放的这么一段黑暗的历史而触动。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我为我作为一个河南人,在过去慌忙活着的十九年岁月里竟然不知道这段自己家乡的历史而感到羞耻。我所知道的只是六零年的饥荒,是奶奶告诉我的那些关于人吃人,榆树皮都没得啃坐在地上饿得哇哇哭的故事。这本书带我回到了这些儿时零碎的记忆当中。历史上,河南作为中原地带不乏旱灾饥荒,但这片土地并没有就此衰退,反而繁衍生息,孕育出一代又一代淳朴厚重的河南人。
  政府怎么对待饥荒问题,世界怎么看待中国政府的做事态度与效率,在这本书上有描写,但我觉得相对于饥荒中的人们来说,这些东西都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你救也好,你不救也好,我们关注的是天灾下的人性,是历史 是人性的阴暗面。
  这是一次迟来的哀悼。

  《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二):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删

由于电影的原因看了这本书,电影拍的差强人意吧,不过至少是个娱乐的手段,并没有打着什么旗号。不过这本号称不是小说的调差报告就让我十分不满了。因为它毕竟相对严肃,饿死300万人这个数字似乎并不经得起推敲。
我并不是什么国粉,因为蒋介石统治时期的中国与现今的中国区别不大。我只是对饿死300万人这个数字有点看法。
大家都知道大跃进时期的“信阳事件"河南在大跃进饥荒之前,灾前人口为4805.8万,非正常死亡人数为293.9万。这里面包括了重灾区信阳饿死的150万人。当时的信阳地委书记路宪文积极追随吴芝圃,搞”反瞒产”,用刑讯拷打逼农民交出口粮。为了隐瞒灾情,路宪文命令各县派民兵设关卡封锁村庄,”不准农民生火做饭,不准外出逃荒要饭,不准向上级反映情况”。逃到城市的以”流窜罪”抓起来遣回原籍,不肯回去的押送劳改。农民失去逃荒讨饭活命之途,这才导致信阳地区825万人里饿死了150万人,占了河南饿死总人数的一半有余。
河南在国民党统治时代人口总数约为三千万左右(比59年的四千八百万少近两千万),要饿死十分之一(比大跃进饥荒还多几万),那除了灾情极其严重之外,还必须日军、共军、国军三方都封锁受灾地区,不让老百姓逃荒。我们知道,情况绝非如此。根据外国左翼记者和共军机关报的报道,当时有大量民众通过爬火车、步行方式进入郑州、洛阳等大城市,或向东逃难到日占区,或向北闯关东,或向西进入陕西,沿途卖儿鬻女。这种境况固然很惨,但至少大部分人可以靠此活命,不像大跃进时期信阳那样,全体农民只能困在灾区活活饿死。
两种情况反差如此之大,饿死人数却相差不多,实在不知是哪一方的数据有问题了

  《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三):無法銘記的浩劫

自古河南盡飢荒。
以前或多或少的從書上了解到河南大地自古便是災害頻發,莊稼或是旱災或是蝗蟲,常常顆粒無收,民不聊生。
卻從未想過上個世紀的飢荒的樣子還會是這般不堪入目。
一九四二,單純的提到這個年份大多還是會想到民國三十一年,國共既衝突又合作、日軍侵略華北、國內抗戰的時期。可劉震雲用調查的數據和當時的報告告訴了我們,這個年份不僅僅是宋美齡訪美,甘地絕食,斯大林格勒大血戰,邱吉爾感冒,就在這片華夏大地上,就在這個孕育了中華民族的地方,還有著三千萬人的飢荒,三百萬人的死亡。
我無法把溫故一九四二當成小說來看,這種調查體的形式儘管有些感性的介入,但總有著撲面而來的真實感。而後半部分的電影劇本也有些不同,人物的刻畫、語言動作的描寫,與小說內容結合起來,畫面感極其強烈。
書中故事初始的地點是延津,這個在劉震雲鄉土小說中出現了無數次的家鄉。不同的是以往這只是劉筆下故事的發生地,人物的出生所,而這次卻是災難的經歷者。
蔣委員長看似捉摸不透的想法在書中時常被提起,可我終究不是他,不會知道他那時究竟在想什麼,是那些更重要的穩固地位的國家大事,還是過於關注國際政局,而災難終究是爆發了,僅有的不完全的甚至無關痛癢的救濟也是通過外國記者的報導威脅才實現,可悲至極。
一九四二,歷史沒有遺忘它,可它被銘記卻也不是因為這場民族浩劫,而是同時發生的那些讓領導人看起來更為重要的事。

  《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五):一切都是轮回

忙里偷闲读了刘震云的《温故一九四二》,心堵了一下午,有点庆幸当时没有看《一九四二》的电影,不喜欢看压抑的东西是内心不够强大的表现吧。
文章很短,电影剧本也不长,一百多页却好像讲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老东家过了一九四二年是怎么生活的?走向死亡的返乡之路上又发生了什么?其实真挺好奇的。我想这本书是有史以来最好的“食、色,性也” 的诠释吧,那个年代,马斯洛的第一层需求成为奢望。没有对比,不知极好,以后在我剩饭的时候也许会脸红了,相信轮回会把一切收回去,我恐惧那个时刻的到来,曾经奶奶跟我说,浪费的水在死后过奈何桥的时候都要化作污水,只有喝下去才能往生,从此不敢随意挥霍,因为本质上他们都不属于我,迟早要还啊。
冯小刚胆子很大,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度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看他的序言说拍摄这部电影经历了好几年,一次一次被某局退回申请,最后变成一个疙瘩留在他和刘震云的心中,百般坚持之后终于分娩真是难得的勇气和毅力,佩服他们的信念。
书中有太多的流亡,作者没有呼天抢地,没有渲染描摹,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平淡的采访稿就有巨大的冲击力,真实是最强烈的共鸣,一个脑瓜崩提醒我该回到现实,珍惜!

  《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六):有意思的文章,大家看看——《戳破1942里的伪历史》ZZ

原帖地址:
http://view.news.qq.com/zt2012/1943wls/index.htm
摘录与本书有关的一段:
刘震云:“一九四三年,日本人开进了河南灾区,这救了我的乡亲们的命。”
关于日军对灾民的救济,刘震云的纪实作品《温故一九四二》里表达得更加极端:“……河南人没有全部被饿死,很多人还流传下来,繁衍生息,五十年后,俨然又是在人口上的中国第二大省。当时为什么没有死绝呢?是政府又采取什么措施了吗?不是。是蝗虫又自动飞走了吗?不是。那是什么?是日本人来了。一九四三年,日本人开进了河南灾区,这救了我的乡亲们的命。日本人在中国犯了滔天罪行,杀人如麻,血流成河,我们与他们不共戴天;但在一九四三年冬至一九四四年春的河南灾区,却是这些杀人如麻的侵略者,救了我不少乡亲们的命。他们给我们发放了不少军粮。我们吃了皇军的军粮,生命得以维持和壮大。当然,日本发军粮的动机绝对是坏的,心不是好心,有战略意图,有政治阴谋,为了收买民心,为了占我们的土地,沦落我们河山,奸淫我们的妻女,但他们救了我们的命。”
但事实是,刘的家乡延津早在1938年就沦陷了,他的“乡亲们”恰恰饿死在日军统治下
《温故一九四二》这篇纪实作品,以刘氏对自己家乡河南省延津县1942-1943年饿死人的情形的调查为主轴,辅以各种历史档案文献构筑而成。刘氏在作品中引某“四九年之前的县书记”的回忆,称其家乡延津县饿死人“总有个几万人吧”。但刘氏始终没有告诉他的读者,他的家乡延津县,早在1938年就沦陷了。他在延津县的“乡亲们”被饿死,与国民政府并无关系,所谓“一九四三年,日本人开进了河南灾区,这救了我的乡亲们的命”,纯属胡说八道。1943年,日本人也没有“开进河南灾区”,此一时期,国军的防线并未有过大幅度的后移。日本不但没有“开进来”救国统区灾民们的命,连沦陷区灾民们的命,也没有救。
沦陷区的灾情同样严重,日军没有主动放粮的记载,伪省府也无力救灾
回到冈村宁次。笔者在《冈村宁次回忆录》里没有查找到冈村曾前往河南巡视灾情的记录。电影里的这个桥段,当属杜撰。但冈村在1942-1943年中原大饥荒期间,确曾有过个人捐款,具体捐款数目,笔者看到两种,一种说是8万元,另一种则称是2.5万元。至于日军在河南“以军粮赈济中国灾民”,笔者也未查阅到任何史料。但在同属冈村宁次管辖的山西沦陷区,1943年也同样灾情严重,日军并未主动放粮,偶有放粮的记载,也是在受到灾民攻击之后的应急举措——譬如“正太路阳泉车站为日军粮食集中地,1943年3月,各地灾民数以万计先后集中到阳泉车站。在(中共)城工人员的组织下,进行向日军要粮斗争,捣毁日军粮库多处。阳泉灾民300余人,从3月20日起包围了日军司令部3天,迫使日军将抢来的粮食拿出一部分分给灾民。”(《山西通志》)
日军未曾放粮,当时主持河南沦陷区政务的伪河南省政府,在救灾工作上也乏善可陈。1943年3月上任的伪河南省省长田文炳,素有清廉、干练的名声,长期与中共保持秘密联系,据田氏的女儿田淑平回忆:“1943年,河南省闹蝗灾,人民纷纷逃难到湖北、安徽等省。这些邻省不愿接纳灾民,田便以省长身份同两省协商。几经周折始得应允灾民入境。这虽不能根除灾民的疾苦,但相对来讲减少了一些灾民的死亡。同年秋天,田还筹集粮食赈济灾民。”田氏在沦陷区救灾方面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令从开封到海州(连云港)对开一列火车,专供灾民携故衣登车去徐州一带换回玉米等物,以解粮荒,不使饿死。”田氏的救灾举措仅限于此,因为粮食全部掌握在日本军队手里,在秋收之前,除了把灾民输送出去,田氏别无他法。而在田氏上任之前,据谢伟思1942年11月的观察,“在日军占领区,没有进行任何救济工作”,谢氏的这个观察应该是准确的,田文炳之前,伪河南省省长是陈静斋,此人盘踞河南四年,恶名远播,据曾任伪河南省宣传处长的刑汉三回忆,此人“在职的时间大约比田多五倍,但坐在办公室办公的时间可能还没田多”,清廉、干练的田文炳尚且救灾乏术,无心民瘼的陈静斋当政时期,救灾工作开展得如何,自然可想而知。沦陷区此一时期饿死多少民众,因在日军控制之下,并无数据,但可以参考丁玲1944年的《一二九师与晋冀鲁豫边区》一文,该文援引晋冀鲁豫边区的统计数据,称“太岳区由豫北各地逃来难民前后不下二十万,太行区也吸收了四五万外来灾民”,豫北全部属于沦陷区,在日军严密防范沦陷区难民外逃国统区和共占区(日军此一时期壮丁紧缺)的前提下,二十万灾民越过封锁线逃亡到中共根据地,已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其他逃往更广阔的东部沦陷区及国统区的灾民,更不知有多少了。重庆《新华日报》1943年2月16日即曾有名为《豫北敌占区民众水深火热,灾情严重多易子而食,敌多方榨取裹粮而去》的报道。

  《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七):说说看

温故1942
中国漫长的历史上,充斥着这些悲惨的过去,而代入人物对这些过去进行细致的描写就是让现代人重新经历一次的方法。
书摘
土地的集中和丧失同时进行,其激烈程度与饥饿的程度成正比。
一个不会揭竿而起只会在亲人间互相残食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希望的。
儿童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政府的晴雨表。
中国历来政治高于人,政治是谁创造的呢?创造政治为了什么呢?
感想很杂碎。
1.过去受压迫的都是最底层的人们,本就一无所有,压迫到危害生命的地步,必然揭竿而起。但现在压迫或者说变着法子来剥削的是中层,这部分人有经济底子,有心理承受能力,给个好听的说法就能欣然接受现状。说到底,跟书中抱着孩子在茫茫人海中,妄想扒火车逃离的灾民,没有什么两样。命运不由自己主宰,始终生活在黑暗中。
2.看过豆瓣书评,想到这究竟是小说,还是史实。于我,是个价值观的阐述问题,立场不同,看法不同,做法也会不同。论对错无益。
3.原来刘震云是新写实主义,与余华,莫言,贾飞同名。名言,用简单的事说复杂。豆瓣上评,不注重宏观,用细节和情感模拟说事。
4.原来电影剧本分镜是这样的,往后看小说也分镜看,分12345什么的看起来最有秩序感了。

  《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八):饿殍遍野

看了电影,原本没想看书。
但是因为知道电影不是创作者完全原意的体现,冯小刚自己哽咽说到,为了应付审@#¥查,不得不把电影剪得违背自己初衷,剪得不是最好。又因为,温故1942是2012年好书推荐,因为刘震云的一向接地气,所以还是买了看了。
书不厚,后面的类电影剧本和剧照可以忽略不看,前面的小说部分并不会花费太长时间。看完依然很感慨,为那段历史上真实死去的人。作者有描述、有分析,没有结论。是啊,该怎么做呢?面对二战时期的内外夹击,时任一把手的蒋委员长的确顾不上几百万普通百姓的死活,他需要处理的更重要更重大的事情太多太多。但,最后的结果,河南人只能宁成为亡国奴也不能接受活活被饿死,蒋介石政权依然被抢,中国在当时依然被侵略,哪一方面都依然悲重。也许唯一能做的,就是记录吧,
记得冯小刚说刘震云的剧本经常写饿殍遍野,制片人一见这个词就头大,都是钱啊,于是他对刘说不要老写这个了,结果刘震云在后面的场景里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唉。

  《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九):中国的未来掌握在谁手中?

一九四二河南地区大旱附蝗灾,中国发生了吃的问题。政府先置之不理后赈灾不力,百姓死亡300万。时值日本入侵,以粮食喂我饥民,换取群体帮助侵略部队顺利推进。天灾人祸中,孩子被卖被吃被弃或成孤儿,一名美国记者迫使我当局政府采取行动,教会在隐蔽中持续收留小部分孩子,使其免遭涂炭。。。
现如今我们不是简单发生吃的问题,而是发生了深刻的钱的问题。一九八零年后改革国门打开,西方资本涌入,落后的国家迅速转变为金钱至上,被允许先富起来的一小部分人,先是从洋人手中领取远高于国人平均线工资后竭诚帮助外来资本深入国家内核。孩子先被迫成为独生子女继而又受新科举制度下的学校禁锢被生产成听话的螺丝,刚刚形成的中产阶级马上倾尽积蓄将唯一的孩子送往海外,为将孩子尽早转向资本高地大奶村日益繁荣。。。
一九四二年发生在河南的事也是发生在当下中国的事。

  《温故一九四二》读后感(十):简评

无意间瞄到的一本书,念了几年,去年年底的时候终于买了。前几天刚读完后,一阵惆怅与无奈之感伴随气息吞吐而出。前言是冯导写的,一句“世事沧桑,你方唱罢我登场”也是道出了电影人的艰辛,或一些俗世道理。 我很少读调查体小说,温故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当年对天灾和人祸的灾难感,还有蒋委员长些许的可怜。文风又带着调查人特有的冷静态度,但坐在教室里却能触摸到一片血腥,这种后怕感令我颤抖。没有什么骇人的形容词,只是在叙述和转达而已。 因为温故被翻拍成电影,看了书后的剧本,确实如前言所说的,被要求改掉的太多,不知是改写剧本的问题还是什么。 电影不能直观地表现剧本,剧本不能准确描述小说特有的文字情感。 最后,也好似懂了毛东的那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