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观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观后感精选10篇

2018-07-10 02: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观后感精选10篇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是一部由李安执导,亨利·古德曼 / 爱德华·希伯特 / 艾美达·斯丹顿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音乐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观后感(一):最后的美好总是单纯

  很奇怪的是我的题目出自电影中一个场景,就是犹太青年艾略特吸食完大麻后,在山顶人潮涌动看成的至美幻景。在电影中,我被这一幕深深感动了,美好和单纯就这样在大麻的作用自然而然混合在了一起,那时人潮涌动,整个舞台散发出万丈光芒,所有人都深深迷醉。

  一开始我并不认为这部电影非常适合李安,因为它是纯正美国本土化的时间,而李安的东方背景中的含蓄内敛与美国的自由奔放总是格格不入的,但是李安这次非常好地做到了安静狂野结合实际上,我认为这部电影理应是电影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虽然它容易人们忽略,但是如果看了的人一定会在心中留下非常美好的回忆

  60年代的美国在经历了二战和越战,这两次战役虽然没有发生在美国本土上,但是战争残酷还是留给人们心灵不可磨灭伤疤,原来维系美国社会宗教信条土崩瓦解青年人成为垮掉的一代,他们以各种方式寻求内心安慰。伍德斯托克就孕育而生,三天的自由、和平与爱成为了那个年代最为耀眼象征

  音乐节和音乐会或者演唱会不同的是,它的主题是音乐,但是不会仅仅为了音乐而存在,所有的音乐节都在最求一种发声权,就是利用音乐来表明自己政治立场。这种行为产生于在第一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如此规模的音乐盛会。在那次音乐节上,性、毒品摇滚乐是三大主题。性,是人们对人性解放,对无拘无束生活追求;毒品,是人们对精神解脱依靠;音乐就是用来抒发对现实的不屑和鄙夷。那种无拘无束,放荡流离的精神是哪个伟大时代产物

  因为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政治意味导演李安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来诠释它。与以往的音乐纪传片不同的是,本片没有一次正面表现舞台,没有正面的表现一次当时所表演歌曲,而是用一个关于家庭的分裂和聚合来表现那次音乐节带给人们的影响。我认为,这就是因为真正的音乐可以在每一个地方散发出它的美丽,在音乐节上没有唯一的表演者,所有的参与者都是听众也是音乐家,就像电影里那对自大篷车里的情侣,就是邀请艾略特与他们一起吸迷幻药的那两个人,他们听着自己的音乐释放自己。

  其实电影的角度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真正的美好都是单纯的。以一家人视角进行叙述平淡的,直白的把艺术的奔放放进了生活的细节之中,当主人公父母由于酒精和迷药而放声唱歌的时候,隐埋在心底情感自然而然的冲进了他们的生活,化解了一家三口的隔阂尴尬。这一家人,就是那个时代众生真实写照,不管生活中经历了什么,其实他们心中的自由从未被改变。当然,最后主人公艾略特也成长了许多,他终于敢于面对自己的性向、自己的梦想、自己的人生

  和现实生活不同的是,在这片子里没有东西罪恶的,性爱、毒品这些东西可以给人自由、和平、解放和平等;也没有东西是绝对渺小的,三个人的生活就是那个时代最为伟大的事物。没有什么复杂的,暧昧的,美好的事物总是单纯的。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观后感(二):狂欢之下是理想与生活的角力

  李安说,我想拍摄的是一部能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埋藏到观众内心的电影,而不是拍一部以音乐会为重点的电影。所以这部电影在我以为是关于音乐的时候,其实它还是关乎生活与人性。一如既往的李安式电影。甚至跟主角Elliot的同志身份,也没有特别大的关联,我们的主角是这个音乐节的创办人,这个创办人碰巧是Elliot,而Elliot碰巧又是个同性恋,仅此而已。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因为音乐节是那时的年轻人释放自我的途径,而Elliot在音乐节上获得了出柜的力量,能够面对真实的自己。

  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Elliot和建筑师忘我接吻后,突然惊醒转身看向之前父亲所坐的位置上,庆幸父亲没有看到自己和男生亲吻,但这也暗示了Elliot自我开始觉醒。只是Elliot此时的同志身份不是电影的重点。重点在音乐节的创办、经过,和三天结束之后的收场,在这之下那个时代的美国年轻人,包括Elliot的心理状态。嬉皮士在那时是被美国主流排斥的,形成了一种次文化,以挑战主流意识为荣。所以嬉皮士们无论穿着打扮、行为举止都在挑战着主流社会。电影里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住在Elliot家仓库话剧团。这都可以看作是年轻人极力渴望美好的诉求方式,无论是解放自我,看上去甚至有些过度,还是挑战社会的规则,等等,在我看来,除去个性解放这一层,还有另一方面,是年轻人内心深处对美好,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在当时战争等社会大背景下,对美好的一种极力追求。事实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确实是很美好的,三天的时间,几十万人和谐共度,享受着音乐,享受着自然,享受着人与人之间相处美妙。没有发生闹事,没有发生暴力事件。现在来看,这甚至可以说是一场奇迹。在电影中,也能感受到这种和谐共处的美妙,但事事都这么美好么?当然不。

  李安用细腻平和手法,从一开始到最后,都表现出理想之下生活残酷的面貌。一开始Elliot父母家生活的困顿,到音乐节开始,Elliot家明明已赚了大把的钱,但Elliot母亲还想尽办法捞钱,到最后Elliot发现母亲欺骗了自己,还有音乐会散去,满地的污垢垃圾,这一切都需要人花大精力去面对。这就是生活。不是一切嗨过之后,都那么美好,嗨过之后总要人去收拾残局,嗨之前也需要人打点一切。生活之上才有理想。

  但理想能反哺生活,因为有理想,才能忍受生活里一切的不如意,才能舍弃掉安稳日子,在风雨飘摇中闯荡也能安之若素。所以,Elliot终归是遵循心中的声音离开了这个安静沉闷小镇,去追求自己的世界。而在这个小镇上,音乐节带来的狂欢终归会散去,那些反对嬉皮士的声音也会渐渐平息,又会恢复影片开场时的平常,那些在酒馆中反对Elliot的人,回忆起来顶多把这场音乐节当作谈资,对他们的人生没有丝毫变化。但这场音乐节却改变了很多人,至少改变了Elliot,他看到了“世界中心长什么样子”,激活了追求梦想的心。从一个人如何看待事情的角度上,可以看出他人生的轨迹

  最后一点,不得不说,Elliot吞了迷幻药后看见的色彩,李安拍得实在是太漂亮了。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观后感(三):克制的喧嚣---《制造伍德斯托克》

  关于影片的内容和情节,网络上铺天盖地。我想说的是,这部片子到底在表达什么?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俨然是摇滚乐的圣殿,嬉皮士的盛会,年轻人宇宙终极意义勇敢叛逆,反传统并且愤世嫉俗疯狂遗忘,对自由的热烈追求和向往,对青春流逝炽烈痛惜,不才是伍德斯托克要传达的信息吗?

  影片节奏舒缓,四十五万年轻人在拥挤人群平静的赶往音乐节,虽然有年轻人在车顶合着吉他忘情的摆动身姿啤酒香烟弥漫的酒吧,大麻迷醉的幻觉,然而全然看不出这是场摇滚的盛会,甚至没有出现一分钟的音乐会现场画面永远都在背景里制造若即若离的癫狂。在背景里制造谁也看不到的伍德斯托克。

  也许就是因为李安,才制造出华人视角的伍德斯托克。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那段美国文化,充斥着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渴望。二战的爆发上帝的死亡和人的异化,衍生出对内心自我的窥视。年轻人作为思想活跃的一个群体,追随摇滚乐珍爱属于自己的宇宙。影评接近尾声男猪脚因为吸毒产生了幻觉,整个大地暗夜里的深海般起伏,舞台中央冉冉升起水晶般的紫色星云,这团飘渺轻盈的宇宙,正是热爱摇滚乐的年轻人制造出的宇宙。也只有在这里,我才看到伍德斯托克的意义。

  男猪脚在影片最后勇敢的离开捆绑了自己的小村庄。我想在这一点上,每个渴望自由的年轻人都会激动不安。男猪脚在伍德斯托克到来之前,一直被以爱的名义束缚在家庭的驾驭里面。有那么点小才华,又有点自己的独立思想,自然不甘溺毙在毫无生气的小村庄和有强迫症的母亲身边,跟面目呆滞邻居大妈开会,在蹩脚的小酒吧吃惯常的必点披萨。(Ps:我想说,这位顶着卷发球围着围裙嗓门超大走路如风又贪图钱财妈妈塑造的很可爱。)然而,当他在幻觉里远远的望着那升起的璀璨宇宙,他已经决定离开。去寻找自己的意义。去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

  话说回来,李安展现的摇滚音乐节带着中庸味道,然而在这平淡和舒缓的节奏里,又流露出这场盛会带来的一切改变。克制的激情理性的思酌,我想,这是对以爱和理解为主题驾轻就熟的李安想要表达的东西。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观后感(四):全球事件入侵地方的绝佳隐喻

  刚看完这部片子时,就有这样一种感觉,真的是一部隐喻时下正在发生的,各式各样全球事件入侵地方的作品

  作为全球资本流行文化肆意扩张的事件,Woodstock 具备了典型特征短暂、猎奇。

  影片一开头伴随着宁静乡村音乐,由一组空镜头引出了白湖边小镇这个故事发生地。人们平静、闲致,经济发达但也生活的井井有条。主人公一家负债而面临破产,Elli于是有了策划音乐节拉动经济的念头。这正是事件发生的条件之一:内部本土人员需求

  Mike是一位著名音乐人,因Woodstock 原计划举行的小镇将他们赶出而苦于寻找新的场地。流行乐是一种全球文化,音乐节则恰是其代表,犹如一个短暂的气泡,不断变换场地正是其猎奇的特质。正如Elli老爸在片中一边叫喊:“你们这群野兽吃的真多!”,却一边给他们不断地拿酒和饼干,地方在面对强大有力的全球事件来袭,呈现的就是这样一幅矛盾嘴脸。各地的小镇各镇的草坪,各个草坪上的绿色和绿色上的宁静都成为了这群人猎食的对象饕餮几日便去寻觅新的场地,留下一片狼藉

  作为内应者,Elli说服镇上居民演讲可谓深得精华回答提问时偷换概念,岔开话题蒙混过关

  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盛宴中,每个人的欲望都得到了满足,小地方也因着大事件而逃开了经济的困境,走入全球发展洪流

  Let's go to the oeason, let's go to swim!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观后感(五):感受自由的空气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历史

  WOODSTOCK音乐节,全称“Woodstock Rock Festival“,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系列性摇滚音乐节。最早举行于1969年,主题是“和平、反战、博爱、平等”。规模与阵容史无前例,而且这也是历来少见铜臭味儿的一次音乐节,标榜“音乐与艺术的结合”。之后举办的无数次音乐节大部分是想实践Woodstock精神,积极筹办公益性演唱会,同时抒发了年轻人对音乐的狂热。   Woodstock的出现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很大关系,60年代中晚期,战后的思潮很激烈,年轻人有足够见解却不被重视挫折感与避世感顿生,他们渴望一种与世无争、和平、平等的世界,消除贫富差距、反建制,Woodstock应运而生,而它的超前成功又使青年人重拾信心,在Woodstock精神中加入一条积极上进因素。   1969年,到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了,而且给人类(或者是美国人)留下2个深刻记忆。当时在冷战情况下战胜前苏联,并有一个叫Armstrong人在人类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而在月球上无法看到的名叫Woodstock地方在`3 Days of Peace & Music`口号下举行了盛大的音乐节。人类在为越来越进步的科技而欢呼之时,另一方面有很多人为音乐而欢呼,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一年。在Woodstock音乐节之前美国已经举行过很多摇滚音乐节,但提起足球就能让人想起世界杯一样,一谈到摇滚音乐节那大家肯定会说到Woodstock音乐节。为什么呢?1969年美国内外社会矛盾非常多,人权问题、针对参加越南战争而出现的反战争示威等等,所以当时美国社会非常混乱。60年代初的年轻一代反叛精神比较弱,二战以后出生的baby boom时代人参加所谓`Flower Movement`,而且之后被人们称之为hippie族。他们整天喊着反战、爱情、和平,但他的真正意义并不是积极参加到社会,而是回避者、追求梦幻世界的消极阶层。虽然是这样的背景,但4个年轻人自己出钱并策划举办了1969年8月15日Woodstock音乐节。   音乐节的名字来自即将要举行的场所地名Woodstock,但实际上因为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反对,演出一度陷入被取消的危机,但住在临近地方的叫Max Jasger的人提供了自己的农场,所以经过很多曲折演出终于如期举行了。Woodstock音乐节举行的3天时间里(实际演出到18日早上应该算是4天),Woodstock聚集了数十万名(实际可能在45万以上)观众一同尽情欣赏演出,几天的演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共和国、解放区。当时的政府对此活动非常不满,而且舆论的态度也不是很好,但hippie为主的观众在恶劣的天气和环境下没有发生任何事故,反而他们还过瘾了属于自己的小世界。与最近举行的乱糟糟的Woodstock演出相比,我们可以隐隐约约能猜测出当时观众们的世界观。当时最著名的很多艺人们参加了当时的演出。Jimi Hendrix因唱了类似嘲笑美国的音乐,所以得到了观众的欢呼,而Janis Joplin的热情歌唱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能听到Crosby, Stills & Nash和Neil Young的美妙合音和folk女王Joan Baez的豪爽的歌声,而且现场音响中还传出黑人fokl的醇厚的歌喉。演出中有美国人非常喜欢的Grateful Dead初期柔软的迷幻般的歌曲,还有Jefferson Airplane的初期出道歌曲。Melanie也不能不说,而且从英国专程来参加的Ten Years After和The Who在演出之后更加出名了。之后以3张LP销售的演出实况专辑(CD是2张)感觉像是Joe Cocker以完全自我形式歌唱Beatles的`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一起与观众共呼吸并直接反映了Woodstock音乐节的气氛,而且把Mountain, CCR, Canned Heat, Santana, Iron Butterfly, Sly & The Family Stone等所有风格的摇滚音乐加入到一起。但是提出音乐和和平的短暂3天过去以后,随之大家慢慢就回到了从前的生活,这可能也是Woodstock音乐节所留下的遗憾。虽然在当时的年代里很多人都认为此演出很无聊,但给那一代和下一代人们留下了神话般的记忆,这可能是因为举办者的单纯目的得到了大家的共鸣。没有商业性的目的,而且在急进的世界观中展开,所以在3天的时间里大家感受到了最纯洁摇滚的自由世界。

  影片根据美国同志作家兼设计师埃利奥特·提伯的回忆录《制造伍德斯托克:一个关于骚动、音乐会和人生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故事发生在1969年这个躁动的年代,讲述在纽约石墙骚乱发生后不久,居住在纽约阿尔斯特县的埃利奥特·提伯创办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经过。

  关于拍摄《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缘起,李安说:“我是在宣传《色,戒》时,在旧金山看到这本书,埃利奥特·提伯也去宣传他的书,这个人一跟我讲69年,我就眼前一亮,拿来一看,其实书也不是多好的书,可是里面讲到的一些东西,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于是,在经过早期筹备和确定主要角色后,影片于2008年8月在纽约开机。

  影片由李安的老搭档詹姆斯·夏姆斯(JamesSchamus)监制,这已经是两人的第十次合作,二人之前合作的《断背山》和《色,戒》等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剧本也是由詹姆斯·夏姆斯操刀,改编自埃利奥特•提伯的同名回忆录。不同的是,詹姆斯•夏姆斯没有把故事的重点放在那场传奇的音乐节上,而是而是伍德斯托克的创办人之一埃利奥特•提伯。夏姆斯表示:“埃利奥特·提伯感情丰富的故事和发自内心的真诚为伍德斯托克打开了一扇美妙的窗户,这个故事开创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鼓舞了许多人,让他们感受到充满自由的空气。”李安这样解释这部作品:“我们不想表现得像纽约地下同性恋那样的景象,我们将更多的以家庭关系为重心,以及这个人物的个人历程——作为1969年仍然没有出柜的同性恋,而这些因缘巧合地促成了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并且让他在其中寻找到了自我。”

  喜剧明星德米特·马丁(DemetriMartin)在片中扮演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创办者埃利奥特·提伯,今年35的马丁外表看上去和当年34岁的埃利奥特·提伯颇有几分神似。德米特•马丁的演艺事业开始于单口喜剧表演,最让他闻名于美国的便是在CNN深夜脱口秀节目《TheDailyShow》中出演自己。而首度与奥斯卡最佳导演李安合作,便出演这部备受外界关注的传记电影,令他压力很大。

  曾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中露脸的伊梅尔达·斯汤顿将饰演提伯的母亲,提伯的父亲由亨利·古德曼饰演。曾出演《附注:我爱你》的美国男演员杰弗里·迪恩·摩根将在片中饰演提伯的同性恋人。因为《阳光小美女》和《血色黑金》受到关注的年轻演员保罗·达诺将和新星佐伊·卡赞饰演一对前去参加音乐节的嬉皮士情侣。娜奥米·沃茨的丈夫、身高190公分的男演员列夫·施莱伯将饰演一个名叫威尔玛的异装癖者。埃米尔·赫斯基将饰演一位刚从越战的战场上归来的退伍军人。

  影片在华盛顿州的哥伦比亚县拍摄,试图还原1969年美国乡村的景色,拍摄场地的公路两边被堆满了稻草,警察还在这些地段限行,以免电影出现穿帮。当年有近50万观众涌入音乐节举办地,原本能容纳10万人的农场顿时帐篷、食品均短缺,再加上连续两天的大暴雨,让农场变成了难民营,但是没有混乱出现。为了拍摄音乐节的大场面,剧组从当地找了数千名群众演员,他们穿着内衣跳舞、泥地里打滚、吸大麻,竭力还原当年的嬉皮士聚集的盛况。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将于第62届戛纳电影节上作为竞赛片首映,并将在今年8月14日在美国上映,以庆祝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诞生40周年。同时这也是李安继《喜宴》(1993年)和《断背山》(2005年)后第三次拍摄涉及同志题材的影片,有趣的是,前两部作品先后在当年的柏林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了最高奖——金熊奖和金狮奖,而这部电影能否为李安带来他导演生涯的第一座金棕榈奖,引起影迷和业界的高度关注。

  (来源: 百度百科·网易娱乐)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观后感(六):不要期待音乐部分

  因为裸体,至少是因为群体性的裸体,被禁播国内是必然的了,也害我找得好苦。因为题材,至少是因为摇滚鼻祖性题材,被文艺青年追捧也是必然的了。乔帮主曾经说过,那个时代的美国,嗑药,是他这辈子做过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不知道安导的迷幻呈现是否算正宗。

  除了片中那一对老夫妇比较亮眼以外,音乐会神马的,建议搞event PR等等的,当作难的得专业相关片,看看还不错,起码那个调度涉及的诸多问题还是能够让人有共鸣的。

  比较感人的地方是儿子问老爸,你怎么和她相处这么多年的,老爸一句因为我爱她,还是有催泪效果的,当然,这关键在于那老妈演得太到位了。伊梅尔达·斯汤顿(Imelda Staunton),这个角色,比起塑造的哈利波特或是爱丽丝仙境中的怪老太婆种种,都要好得多的多!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观后感(七):重塑一个欢快离家的年代

  。。。。

  影片中没有出现正面的演唱会场景,也不见一个引吭高歌的摇滚巨星,但似乎不影响其真实性。叙事的主角,是埃利奥特和他的父母,矛盾冲突也主要来自于家庭。唯一能看到的伍德斯托克全景,还带有一种如梦似醒的迷幻色彩。对于美国人来说,这就是一场梦。梦醒之后,孩子们拿起行囊,走出家门,“在路上”。影片根据埃利奥特的回忆录改编,迪米特利-马丁的气质,与影片的风格十分贴切,列维-施瑞博尔从“剑齿虎”变成了“异装癖”,许多配角都如此鲜活可爱,连偶尔的同志情结也顺应自然,毫无突兀。《制造伍德斯托克》是一部轻快的个人史诗,无需复制和杜撰,李安当好了一个称职的转述者。

  Luc戛纳现场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观后感(八):制造伍德斯托克,生产眩晕美

  在戛纳有幸看了《Taking Woodstock》的首场放映,放映完毕,全场一起为李安鼓掌。这是一部在如今西方政治经济形势大环境下最时宜的电影,轻松,畅快,无拘无束,甚至,美轮美奂。

  李安聚焦的是Woodstock音乐节的发起人之一,他原本跟爸妈经营一家汽车旅店,家门口挖了一个游泳池,只为招揽客人,拿到音乐会许可证后,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在一个个巧合和变故中发展起来。这其中,出现了很多有趣的人,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青年人的集体狂欢让伍德斯托克快速发展,最终成为西方流行文化的中心。

  乐趣百生,桥段数现,《Taking Woodstock》可以一一说的有意思的地方不少,看片子,觉得不会想到李安会是一个如此儒雅的人。印象最深的还是男主角在吃了迷幻药后,脑中出现的幻觉,五彩缤纷,犹如掉进万花筒里,奇妙,眩晕,美轮美奂,这一点,在李安之前的片子里从来没有出现过。

  不变的是,李安对于“家庭”的关照依旧要见缝插针地显现,和解,依旧是和解,家庭成员的最终和解是李安永远逃不了的心结,男主角在最后与父亲的深沉相拥,是《制造伍德斯托克》里最温暖的眩晕。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观后感(九):如何圆满的制造一个梦

  李安的电影里永远缠绵着同性恋、家庭问题还有七七八八的事情。能在一本电影短短的时间里把这些事情都统统说完确实是难上加难的事情。不过鉴于李安高杆的技术水平,他还是完整的做到了这点。

  观看这本影片是在看完平常心这本稍压抑的影片之后,说实话这种暖暖的蒸蒸日上的电影真的属于治愈类型,能把原本握成一团的纸团平平整整的伸平,而且熨烫的不留一丝痕迹。

  青春本来就是一场永不结束的旅程,只是有些时候你只是忘记了,于是她就藏在你心里的某个角落被包裹起来永不见天日,然后身体,容颜渐渐变老,变得像身边那些同样麻木的人一样。直到某一天梦想和希望重新回到你的身边摧毁束缚她的枷锁,于是青春开始重新绽放。

  梦并不是遥不可及,也总是会有些人挡在你前往她身边的路上,也会有乱七八糟甚至不可能解决的事情出现在你的面前,或许梦想对你来说真的是触手可碰但却遥不可及,但你终究会在追逐梦想的旅程中经历快乐,得到救赎。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观后感(十):“去吧!看看宇宙的中心是什么样子…….”

  “去吧!看看宇宙的中心是什么样子…….”

  那是一个生活涣散,精神颠沛,灵魂流离的年代,没有人知道自己的明天在哪里,只有通过聚集,交流,碰撞,才可以看到自己灵魂的核到底在哪里?看完影片,我很深刻的理解李安为什么要拍它。当一个千年的牢笼,遇见一个无垠的出口,怎么会不沸腾?怎么可能不血脉喷张?

  故事的最初,Elliot一个艺术爱好者,充满热情,渴望世界的认同,但是他不得不呆在一个叫“白湖”的小镇里,因为这里有他的父母,他父母需要他,家庭小旅馆需要他,他把金钱、力气、生命都投入进这个家庭小旅馆。尽管被银行追在屁股后面要钱,他仍旧在坚持,一定有解决的办法,作为小镇商会的会长,他提议在小镇举办音乐文化周,一来希望丰富小镇人民的生活,二来,也希望吸引外地游客,让自己家里生意好一点。Elli抓住了一次机遇,与伍德斯托克公司达成了合作,将举办一季大型的摇滚音乐节,他没有预料到,他发起的这样一次活动,改变了家庭的命运,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甚至是创造了那一代人永生难忘的回忆!某些时刻,不自觉的,你就已经站在“宇宙的中心”。

  伍德斯托克,是整个60年代在寻找认同感的旅程!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备受战争、灾难、饥寒的父母辈与叛逆、迷茫、放纵的孩子们之间的矛盾是一切的源头!已知的磨难与未知的勇气间的搏斗!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愉悦而愉悦,为了放纵而放纵。看起来一切都很刻意,但是一切也都很纯粹!他们的笑容的真的,他们的荒淫是真的,他们对自由的向往是真的,他们对未来的恐惧也是真实得赤裸裸!

  我要走出去,anywhere!——Elliot

  Elliot是向往自由的年轻人,爱艺术,热情,渴望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但是,他被牵绊着,被顽固的母亲禁锢在家,呆在安逸的小镇,照料自家的小旅馆,每日操心着如何应对银行的抵押催款,各种焦心与无奈。但是,他并没有随着生活的重压沉溺到底,而且脑子里每时每刻在运转着如何拯救家庭,如何保证父母的生活。担任着小镇商会会长的Elli,在小池塘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片中他仿佛就是代表着迷茫一代人的发展方向,清楚知道自己的作用和理想。不同于“The Beat Generation”的惯常,Elli是有责任感的年轻人,知道自己对于家庭的责任,同时还肩负着对于社会的责任,他有着一股燃烧自己的渴望。但是,在责任感的背后,他也藏着一颗叛逆的心,在他对着母亲大喊,我要走出去的时候,他终于表达出自己内心最真切的渴望,在看到了50万人涌向小镇的时候,他知道自己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了,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他心中又充满对远方,对未来的渴望!没有不竭的欲望,就没有不悔的青春!想去anywhere ,是青春永恒的呐喊!

  我的经历,值得我无止境的向生活索要赔偿!——Elliot母亲

  Elliot母亲是俄罗斯移民,躲避了沙皇屠杀的灾难,经历长征般的移民,饱尝饥饿的摧残!她见识过生活最可怕的摸样!她无谓!坚不可摧,被戏称可以抵过一个营的母亲,内心深处隐藏着黑洞般的不安感,这种不安,孝顺的儿子抚慰不了,顺从的丈夫抚慰不了,安全感,只有藏在衣橱里的一叠叠现钞能给!影片末尾,前一夜,醒悟自己过度禁锢孩子的母亲,第二天清晨,居然躲在衣柜里数钞票数到睡着!一副很可笑的画面,却带着无尽的酸楚,儿子不敢相信母亲居然瞒着大家私藏了如此大笔钱,在家庭最危难的时刻,也不拿出来,儿子失望,丈夫震惊。母亲虽然感到羞愧,但也不想解释,默默走开!母亲这代人的无奈,用道德和理性的尺度已经无法丈量是非。

  我顺从,不是因为我怕,只是因为我爱!——Elliot父亲

  从头到尾,父亲的发言不多,却有很多镜头特写,不配旁白,只捕捉表情、动作的细枝末节。有时候男人的情感,只能像看默片一样,静静观看,细细体味其中!被妻子呼来喝去,他没有反抗,儿子质问,你如何可以忍受她20多年?他坚定的回答,因为我爱他。对的,一个男人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就是好好爱他的母亲。但是,在家庭受到外界威胁的时候,用尽全身力气保护家人,这时候小绵羊瞬间幻化成狮子王。在妻子指挥下,活了40多年的父亲,即使不是傀儡,也多少失去了生活的主动。但是在大量游客涌入小镇的半夜,父亲可以不眠不休的义务指挥交通,三天三夜不睡招待客人。他不是没有活力,只是热情沉睡已久。这场音乐节,让他找回了生活的热情,儿子的积极,让他发现生活的美好!“Beacause of you I am alive”他的复苏让他明白了儿子的志向是对的,走向远方,在能走的时候,多看看世界,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顺从是爱,保护是爱,放走也是爱!

  我们都在从事同一项事业——自由! ——伍德斯托克的人们

  迈克尔是伍德斯托克公司接触到小镇的第一个人,他是全片里最自由的代表,没有疑问挂在他脸上,没有担忧写在眉间,自由流淌在血液里人,注定是前行者!

  女子说,人们的客观,总是把宇宙隔绝了,把爱也隔绝了!她从心底里抵制这个世界的过于理性,渴望人们都能遵照自己的心和直觉。

  那对站在远处山坡,望向人群的情侣,觉得舞台上的人们,像是蚂蚁在制造雷鸣!他们不知道演奏的是谁,不认同别人的音乐,却愿意加入这热烈涌动的人群。他们在潮流中用迷幻药享受自己世界里自由!他们令Elli感受到了自己作为本地人的自豪,也让他卸下了理性的面纱,用心聆听音乐,直至泪流。

  还有那些50万向“宇宙中心”移动的朝圣者,他们带着渴望的双眼,勇往直前的走下去。他们有环保主义者,有反战者,有动物保护主义者,各类型的人,来到这里,只为了让世界可以看到自己,让世界可以听见自己的发声,不计结果,只想燃尽自己,找到与世界的接口!

  为什么看完这部电影,我有这么多感慨?因为我希望,有一天,中国也有自己的woodstock,可以不喧嚣,可以不浮夸,但是一定要有力量,有改变的力量,有追寻的热情,永不泯灭的希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