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影评10篇

2018-02-28 20:58: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影评10篇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是一部由李安执导,亨利·古德曼 / 爱德华·希伯特 / 艾美达·斯丹顿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音乐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影评(一):全球事件入侵地方的绝佳隐喻

  刚看完这部片子时,就有这样一种感觉,真的是一部隐喻时下正在发生的,各式各样全球事件入侵地方的作品

  作为全球资本与流行文化肆意扩张的事件,Woodstock 具备了典型特征短暂、猎奇。

  影片一开头伴随着宁静乡村音乐,由一组空镜头引出了白湖边小镇这个故事发生地。人们平静、闲致,经济发达但也生活井井有条主人公一家负债而面临破产,Elli于是有了策划音乐节拉动经济的念头。这正是事件发生的条件之一:内部本土人员需求

  Mike是一位著名音乐人,因Woodstock 原计划举行的小镇将他们赶出而苦于寻找新的场地。流行乐是一种全球文化,音乐节则恰是其代表,犹如一个短暂的气泡,不断变换场地正是其猎奇的特质。正如Elli老爸在片中一边叫喊:“你们这群野兽吃的真多!”,却一边给他们不断地拿酒和饼干,地方在面对强大有力的全球事件来袭,呈现的就是这样一幅矛盾的嘴脸。各地的小镇各镇的草坪,各个草坪上的绿色和绿色上的宁静都成为了这群人猎食的对象,饕餮几日便去寻觅新的场地,留下一片狼藉

  作为内应者,Elli说服镇上居民演讲可谓深得精华回答提问时偷换概念,岔开话题蒙混过关

  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盛宴中,每个人欲望都得到了满足,小地方也因着大事件而逃开了经济的困境,走入全球发展的洪流。

  Let's go to the oeason, let's go to swim!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影评(二):越名教而任自然---回望伍德斯托克

  十年前,我刚工作,是一个小小的程序员,是个新人,每天大部分时间成千上万行的代码,Debug,偶尔写点新的代码,老员工小孟有天对我说,别的公司程序员都是在音乐中写代码的,据说程序员开着暖气穿短裤喜欢巨大的音箱播着《SUper Star》写代码。而我们办公室,大家穿的中规中矩,闷的像台风到来前的阴天。

  后来谈起音乐,我说我喜欢摇滚乐,小孟语重心长的说,据说喜欢摇滚乐是不成熟标志,人越成熟会越喜欢轻音乐。Light music,blues什么的。

  十年过去,不知道我是不是成熟了,我现在仍然爱听摇滚,而在我看来,许巍已经算我听过的最轻的音乐了。

  年轻时摇滚乐像一道闪电劈进我的生活,直到现在都没有离开,听见崔健的声音我还是会激动不已,《快让我在雪地里撒点儿野》那漫长的前奏现在还是让我着迷。

  所以,2006年,《读库》试刊号上袁越的那篇写伍德斯托克的长文,我几乎是颤抖着读完的,电影《昨天》看得我彻夜难眠。热爱摇滚乐的人自会明白

  李安每部作品都让人意外,耗时数年拍《色戒》后,李安导演了一部小品式的《Taking Woodstock》。李安的电影千变万化,唯一不变的是对于压抑和释放压抑感的探索,这大概是他身上最强烈的东方特点了。

  和以往我看过的woodstock不同,这部电影从承办人的故事出发,Elliot一家的生活和woodstock音乐节两条线索是平衡的,甚至看完第一感觉,不再是Woodstock多么令人震撼,反而是这一家的亲情与释放压抑的经历深入人心。在对伍德斯托克的表达中,家庭伦理第一次压倒摇滚乐和嬉皮士。

  Elliot的家庭简直就是个东方家庭(电影中只说是从苏联逃到美国的犹太家庭),儿子规矩孝顺,处处顺从父母,并努力维持家庭的平静,父亲沉默寡言母亲絮絮叨叨贪婪,爱占小便宜,但对家庭充满爱心

  整个woodstock那漫山遍野肉体与狂欢,LSD,嬉皮士,要做爱不要作战,对美国,对世界音乐史,都是件大事,而很少会有人像李安这样,将目光投向这个大运动具体的一家人,一个人(变性人,易装癖退伍军人)。这部电影缓缓道来,在woodstock音乐节的影响下,Elliot发现自己他的父母经历了一场空前的心灵释放之旅,在这场狂欢中,彼此重新认识了家人。虽然嘉年华结束后,盛筵散场,大家都回复自己的角色,继续过普通的生活,但这经历足以令他们人生变得更有意义。最后Elliot父亲静悄悄的离开,转头回答儿子的疑问:你是怎么和母亲(这个脾气暴躁目光短浅且贪婪无比的家伙)生活了四十年的,他缓缓的转身答道:因为我爱她。这一幕和《饮食男女》里父亲尝了女儿煮的汤后味觉恢复几乎一模一样,代表着家庭关系中紧绷张力的瓦解,两代人的和解。令人感动不已。

  说起woodstock和嬉皮士,我挺欣赏且羡慕的,那个年代里,他们的事迹,在克林顿乔布斯的传记里都能看到。在阿甘正传里也能看到。这批”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年轻人,有不少后来穿好衣服,剪去长发和胡须,做了总统,公司CEO,时代的领航人。这部电影对于嬉皮士的表现也是比较准确的,演员表情纯真无邪,那种乌托邦式的热情无所谓看上去像纪录片。在大家都不穿衣服时,穿衣服的人就成了怪人。在此情此景下,露体是得体的,一点儿也不觉得肮脏猥琐艺术也在LSD的催化下变得虚幻神秘这种经历难能可贵。影片中那漫山遍野的人潮,在high了LSD后仿佛波浪一样起伏涌动,堪称经典

  据我所知,同一时期,一路歌唱一路搭顺风车流浪事儿中国也小规模的发生过,结果是被抓进监狱劳改。张广天即是其中之一。

  这批嬉皮士就算最后人模狗样的做了领导,并不代表他们否定自己的青年时代,相反,他们从这些经历中绝对获益良多。现在人更加需要解放,解放精神和肉体,so,最好天时地利人和,再来一次嬉皮士运动,再来一场woodstock。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影评(三):嬉皮士垮掉了??

  都说嬉皮士是垮掉的一代,影片中的那个警察说州长已经把白湖定为灾区,是的!是灾区!对于某些人来说。

  嬉皮士崇尚自由崇尚和平,代表和平的三天,其实现有所有的政府、政党或宗教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和平。在中国就是和谐平安,嬉皮士文化直指本心,我们就要和平,我们可以放弃一切,可以放弃我们的食物,可以放弃我们的爱情,可以放弃我们的衣服,可以放弃我们的尊严,甚至可以放弃我们的生命,我们只要和平。我们有什么错,我们只是更加明确的说出人类的需求,也许我们飞叶子,吞食致幻药,但这一切都只是为了逃避现实,我们的力量渺小改变不了这个肮脏的世界,只能选择懦弱的逃避。

  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农场主这几天我听到的“你好,谢谢”比我一辈子听到这些混蛋说的都多。没错!当我们可以放弃一切只为和平的时候,我们会很友好,也许大家看到我们表面暴力,很放纵,这都是我们随性的表现,我们遵从人类最原始的欲望而不是那些被人类所定义无聊规则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影评(四):woodstock的主角是音乐

  把我去年写在博客东西转过来:http://blog.sina.com.cn/u/1583968075

  《Taking Woodstock》迎来了它们的首波观众。李安的幽默品位貌似受到了普遍赞叹,同时电影对音乐节着墨不重挖掘不深也受到了诟病。Taking Woodstock全名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我循环了一下午的电影原声,很是Hippie的味道,看来与其说Taking Woodstock是纪念一个音乐节,不如说是Hippie岁月的回温。

  以下是在线收听的地址:http://www.haoting.com/play/haotingsonglian.htm?id=373516&id=373517&id=373518&id=373519&id=373520&id=373521&id=373522&id=373523&id=373524&id=373525&id=373526&id=373527&id=373528&id=373529&id=373530&id=373531&id=373532&&B1.x=9&B1.y=1

  Hippies喜欢留着蓬松的长发和大胡子穿着鲜艳服装或者宽松的波西米亚服饰,那是自由的表现。如果说他们就是传说中垮掉的那一代,他们会用行动告诉你,能垮掉亦是幸福的。赫赫

  导演说<taking woodstock>是他用来放松的一个小品,于是影片拍得情绪飞扬,满足了人们对那格神奇年代的向往伊甸园式的虚幻美好,电影队音乐演唱会的唯一正面描述,是elliott和一对流浪男女分享快乐,然后立于山顶远看音乐会全景。其中用华丽的彩色和魔幻的镜头表现人物沉沦飞扬的状态,虽然再盛大的聚会最后都是一场虚空,垮掉除了能让人躺倒,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然而没有沉沦,哪来的坚定,没有放浪,哪来的自由?或许在好莱坞拍片那么久后,李安终于能自由地用自己的方式结构国人的经典记忆,想必他也是认同这句话:能垮掉是幸福的。

  影片的选角亦秉持李安一贯对新人的提携精神,从《荒野生存》里走出的Emile Hirsch,从《阳光美女》中得到闪光灯瞩目的Paul Dano,都是好莱坞新生代中选片独具眼光青年异类。而主角我是没听说的Martin,留着披头士发型,仿佛是韦斯.安德森影片中的一个角色。

  据说Martin70年代生在纽约,从纽约大学学院辍学开始单口喜剧表演生涯,俨然是Elliott Tibet的现实复刻版。这群远离好莱坞名利喧嚣的现代Hippies,也令<Taking woodstock>呈现出桀骜不羁的姿态,表现出文化的声色场。

  七十年代,"Woodstock"在那些六十年代思潮为幼稚的人听来已是陈词滥调。然后之后的数年间,Woodstock的周年纪念日无人问津,一个又一个八月在平静中来而复往。

  我想Woodstock是一个有着无数疯癫共鸣,充满勇敢坚定姿态的载体。我们常拿音乐作为时代的佐证,去记录我们拥有的一切。

  就像那些音符滑过我们的精神空窗,代替每个时期的自己。Well i ain't no time to wonder why.

  Woodstock是一个荒唐庆祝。一祯祯记录音乐节的黑白胶片,每个人脸上自我和自由的直率坚持。一股童真和辛辣并存的幽默氛围呼之欲出。导演毕竟是那个注重细节的台湾男人,亦是要超越自我设限,才能呈现这样的主题,而这份决心热烈和Woodstock的精神也一样贴合。人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也许该说,每个人都要有一个Woodstock Dream.

  而最近的我也该从一段悲逆中脱胎出来,也许正如那天我看到的那篇分享上所述,我的猫性在渐渐消退。用自己的游离态把心隔离开来,如同从<taking woodstock>看Hippie回潮一样。

  别说永恒,像是阿门。想要安稳,安稳的灰尘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影评(五):能垮掉是幸福的

  先要用两个感叹号表达下对里李安新作的激动之情。今年戛纳,看到第六部电影,终于第一次感觉,时间愉快的过去了。

  然后澄清关于此片的几个说法:1.这不是一部讲述音乐节本身的影片,全片甚至没有一支完整意义的乐队登台。2.这不是李安的第三部同志片,主角的小艳遇的确表明了他的取向,但同性感情不是故事的主线。3.这不是一部严肃、深刻的影片,至少不是一部貌似严肃、深刻的影片,它颠覆了李安之前作品的压抑和沉闷,故事流畅而情绪飞扬。李安的这部小片,也许不具金棕榈像,很多人也许会失望,而对我来说,则是惊喜

  1.

  诚如李安自己所言,在拍完《断背山》和《色戒》之后,《制造伍德斯托克》是他用来放松的一个小品。影片拍得情绪飞扬,满足了人们对那格神奇年代的向往,充满了伊甸园式的虚幻的美好,电影对音乐演唱会的唯一正面描述,是elliott和一对流浪的男女分享大麻,然后再山顶远远看了音乐节的全景,其中用华丽的彩色和魔幻的镜头表现了人物沉沦飞扬的状态。虽然再盛大的聚会最后都是一场虚空,垮掉除了能让我们躺倒,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但没有沉沦,哪来坚定,没有放浪,哪来自由?在好莱坞拍了这么久之后,李安终于能自由的用自己的方式解构和yy美国人的经典记忆,想必他也是认同这句话:能垮掉是幸福的。

  2.

  《制造伍德斯托克》以音乐节创办人Elliot筹办音乐会为故事主线:他于1969年的夏天无意中在报纸上发现“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原来的主办场地被撤销了,于是打电话给组织者并找到了新的场地,牵扯进这场20世纪最伟大的摇滚音乐节当中,而更重要过的是,在参与这个伟大事件的过程中,elliott本人和父母也重新梳理了家庭和个人的关系。在很多人的想像中,这部电影主题会是记录一个伟大的事件和一个伟大的年代,而事实上,这部电影却把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当作一个个体人成长的注脚,举重若轻,这不正是李安所擅长的把戏么?

  Elliott决定筹办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原本是为了吸引客源,解决父母经营的motel的财务问题,但影片最后却探讨了elliott要“到哪里去”的问题。Elliott的父亲是一位保守、沉默、平淡的小镇居民,压抑的激情却在音乐节中得到了释放,而elliott的母亲则是一个顽固的守财奴,“她只相信现金,对于支票都缺乏安全感”,她对火爆的音乐节充满着复杂的感情。全片的高潮,是在elliott父母误食含有大麻的蛋糕之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癫狂,完全解除了生活平时的压抑。而34岁的Elliott也开始正式思考离开家庭,正如他自己在台词中和父母强调的一样,他也许是34万来朝圣的嬉皮士中最单纯和干净的一个,可是对未来的迷茫却是一样的.

  3.

  对美国人来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不仅仅是一个音乐节那么简单,3天45万嬉皮士的聚合,几乎零死亡的摇滚聚会,它更像是一个时代神话般的Icon,它是所谓的垮掉的一代记忆中最美好而纯洁的一部分。因此当李安选择这个题材的时候,就好象他当年去挑战简奥斯汀的《理智与情感》,属于闯进了美国民族的精神私属领域。但是,任何故事,李安来拍,都是他的电影。

  《制造伍德斯托克》此前在美国试映的时候,并没有取得一边倒的叫好,即使在戛纳放映之后,欧美的记者也给出了比较保守的评价。对西方人来说,伍德斯托克是一个更具时代意义的象征,应该像去年索德伯格拍《切格瓦拉》那样拍得沉静而宏大,即使镜头沉闷无聊那也是可以被原谅的。像李安这样用个体和家庭这样一个小的切口去表现,恐怕是他们不愿意看到和认可的,也许他们会觉得太轻浮。此外,电影对于音乐的表现的确太过吝啬,这当然跟李安电影角度选取有关,也可能和李安无法准确把握那个时代音乐精髓,刻意回避有关。还是不能两全的遗憾了。

  4.

  在《喜宴》和《断背山》之后,李安显然被定为“背背大师”了,因此《制造伍德斯托克》在此前的媒体关注过程中,同志题材一直是一个焦点。但从剧情看,尽管影片中也有一个异装的粗壮男人,但他和elliott只是友谊,而且表现的是对自由的追求:“我知道我是什么,别人是否知道我是什么有什么关系”。

  《制造伍德斯托克》是根据音乐节创世人elliott的自传体小说改编,在原著中的确有很多他个人取向的内容:正是因为音乐节崇尚自由的感召,一直没有出柜的他才向父母袒露实情。应该说这部分内容是很贴合李安要表现的主题,但从电影成片来看,李安似乎刻意淡化了这部分的内容,家庭故事在爱情故事之上,至于这样取舍的原因,还是发布会上去问问他本人了。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影评(六):童话而已

  常规来说,一本伍德斯托克的回忆录,应该是包括以下内容:如何发起,如何举办,如何发展,如何结束,如何的历史地位等等。每个人物都浓缩成历史进程中的小小符号。读完之后仅能记住一串数字:1969年8月15日至17日;一个地点:纽约贝特尔镇白湖;一个历史意义:音乐创造爱与和平。

  托史学发展的福,从个人角度来书写特定历史事件成为主流。《制造伍德斯托克》的原著作者埃利奥特正是这样做的。本来这个音乐节跟他没有多大关系,他既不是发起人,也不是资金支持者,甚至后来参与到音乐节组织中去,他所发挥的意义也不大。

  埃利奥特一家在白湖区域经营一个长期亏损的汽车旅馆。他看到报纸上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被上一个举办地点赶出来了,就想着把音乐节拉到自己家这边办。这样一个大音乐节客流量可观,能从中赚点钱。后来发展成史无前例后无来者的超大规模是当初谁都未曾想到的。

  就是这么个简单的事儿,从一个旅馆老板的角度经历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但伍德斯托克的参与者有百万之众,有旅馆老板的书,也就有大学辍学生的、艺术家的、退伍军人的、政府巡视人员的、舞台搭建工人的,如此罗列下来,几乎所有美国的社会角色都有自己的伍德斯托克史。区区一个旅馆老板的伍德斯托克史有什么好看的呢?你又不是核心组织者,也不是思潮领袖,更不是在舞台上呼风唤雨的摇滚明星。

  于是埃利奥特在书里用了相当长的篇幅来讲述其个人成长---一个同性恋男人的性爱发展史。从小时候在电影院被男人亵玩到杜鲁门•卡波特给他口交,极尽八卦之能事。又有噱头又赚眼球。同时还把个人成长放到了二十世纪同性恋组织的人权诉求背景下,细致的描写了1969年6月的石墙酒馆同性恋暴乱及其历史意义。

  这部分内容被李安大刀阔斧的删掉了。只用了一段电话来交代,埃利奥特的朋友-----石墙酒吧老板,打电话来说已从警察局里放出来了,以后还要继续组织同性恋派对,邀请埃利奥特来玩。

  这种素材上的取舍肯定不会因为李导没兴趣,《断背山》还高耸着呢。那么为啥李安要把这种既出彩又出位的桥段都删掉呢?很简单,李安只想拍一部轻松单纯的童话电影。事实上,伍德斯托克的意义也就是现代的成人童话。

  原著里有两个角色在电影里被合并成一个:由列维•施瑞博尔扮演的异装癖大汉维尔玛男爵。导演的意图在这个角色取舍的过程中跃然而出。

  维尔玛男爵在书里也是壮汉异装癖,穿的是女式军装。TA在大腿内侧的丝袜上端绑了手枪。歹徒威胁埃利奥特一家让他们停止配合音乐节时,维尔玛持枪吓走了歹徒。想象一位六英尺二的壮硕女子,为了掩盖胡茬,粉底打的比墙皮还厚,从丝袜里拔出手枪威胁歹徒。这样精彩的桥段在电影里没有出现。而电影出现里的维尔玛男爵则是一个简化版的吉儿。

  原著里的吉儿是一位重达三百磅的女同性恋,她精通禅学和心理疗法。来到伍德斯托克后,在传道治疗之余,经常和埃利奥特的老爹聊天,治愈了老爹因长期生活窘迫造成的心灵伤痕---长年亏损经营对一位父亲的摧残是致命的。最后老爹跟儿子和解,书里说道“老爸越来越老了。但是随后有一天他对我笑,我就意识到他知道了我是同性恋,而他爱我,为我感到骄傲。”但吉儿在电影里并没出现,她跟埃利奥特老爹谈心的桥段被加到了维尔玛男爵身上。

  这两个角色和情节桥段的取舍可以看出李安导演对于纯粹童话的追求。

  维尔玛男爵拔枪吓阻歹徒的桥段虽然精彩,但是过于严肃,过于实际,过于暴力。童话里不是不可以出现暴力,只是出现的暴力必须是可调侃的可解构的,可以让父母讲给床头的孩子而又不担心小宝贝儿会做噩梦会留下心理阴影。是以维尔玛的持枪戏在电影里不会出现。

  原著里提到的另外一幕暴力冲突不同于维尔玛的那幕持枪戏,在电影里也得以保留。地头蛇来旅馆收保护费,埃利奥特一家齐上阵,妈妈抱住小流氓,爸爸用棒球棍敲打小流氓膝盖内侧,埃利奥特将小流氓一脚踹出门厅。这种典型的滑稽打斗场面放到童话故事里也是老幼皆宜的。

  吉儿在原著里的身份是禅学和心理疗法导师,给予了埃利奥特勇气去正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终于敢于当着父母面出柜与男人接吻;也治愈了埃利奥特与老爹之间的情感传递障碍。如果要描写这个角色就势必要表现六十年代的禅学思潮和嬉皮思潮,这些在六十年代基本上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一旦展开表现,势必落入沉重,不复童话。李安成功的规避掉了这些沉重的社会包袱和历史意义包袱,使得轻松的田园氛围得以持续。

  对于作者来说,《制造伍德斯托克》一书不仅是他对于伍德斯托克的回忆,更多的是他的半本自传。埃利奥特作为一个在纽约的同性恋设计师和作为一个在白湖的多年亏损汽车旅馆的经营者的复合体,在哪边都受尽折磨,内心伤痕累累。

  1969年之前同性恋者饱受歧视,无法得到作为康复和救赎的爱情。作者将同性恋者的滥交归咎于社会歧视所导致的原罪:“做同性恋,意味着在你的存在的最深区域,在某些你承认是你最柔软最真实的自我的本质所在,你是一个罪犯,天生就有罪。”

  而在白湖区域,由于埃利奥特父母的短视,更多是由于母亲的经营失误,他们一家经营的汽车旅馆亏损了十四年,成为一个当之无愧的财务黑洞。埃利奥特年复一年的用他当设计师赚来的钱补贴旅馆。甚至他姐姐都劝告他别管愚笨的父母了,从那个财务沼泽中尽早脱身。

  这样的人生放到谁身上都是暗无天日,可伍德斯托克改变了这一切。近百万的参与者让旅馆大赚一笔,摆脱财务困境。而各路嬉皮也改变了埃利奥特的想法,成功出柜还得到父亲的谅解,随即认识真爱,一起去了欧洲开始新的人生。

  忽略掉埃利奥特母亲这个死硬顽固派,原著可以说是个超圆满大结局。可正因为这样,这本书只体现了一种童话般的美感,缺失了现实层面的意义。李安很敏锐的发现了这一点,索性在电影里把所有丑恶的沉重的现实的都忽略掉,全身心投入打造一个成人童话。

  参与伍德斯托克的人有百万之多,当时从中赚到钱的并没有多少,即使是组织者都是巨亏。如果埃利奥特一家没有从伍德斯托克里得到经济利益,很明显,埃利奥特父母对于如此庞大的外来嬉皮群体会持有强烈的厌恶情绪。而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在前一个举办地被赶出来也是因为原住民的抵制。没有哪个小镇会欢迎自己的生活被百万外来者破坏,更别提这些外来者都是在他们看来动辄裸体吸毒群交的嬉皮士了。

  所以埃利奥特的改变是建立在一个极小概率的事件上。汽车旅馆因为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大发横财,全家数钱数到手抽筋,在这个基础上,埃利奥特的父母终于得以从长期的亏损黯淡情绪中走出来,对外来嬉皮士抱有亲密的态度,心理上不那么抵触。于是才能有与父母的和解,于是才能有自信的重塑和崭新的生活。

  多年蛰伏造就了李安的人情练达世事洞明,是以他知道伍德斯托克只能童话,不能历史。埃利奥特在书里出于自我成长史需要写出的严肃和黑暗被李导大刀阔斧删掉,完美的打造了一个最纯粹的童话般的伍德斯托克。

  说到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本身。四十年足以让很多人走下神坛,同时也能打造更多的童话,人们总得有些寄托。免费,音乐,爱,和平,大麻,药物,醇酒,泥浆,青春,裸体。这些元素成就了一个完美的音乐童话。在这童话背后是高达200万美元的亏损。

  69年的200万美元起码相当于今天的2000万美元。现在要是拿出2000万美元来办个免费音乐节,不敢说一定超越伍德斯托克,起码在数量级上不会比它差。但是再也没有像麦克•朗这样胆大妄为的天使般的组织者和约翰•罗伯茨这样财大气粗的冤大头。然而历史最爱的是偶然。偶然的事件由于谁都说不清起源和成因,其模糊的本质最利于后人加载意义任意诠释。

  而令后世伪嬉皮士津津乐道的是伍德斯托克现场居然连大麻和药物都是免费的。要知道,这些可从来不是由主办方提供的,而是由各地的花童嬉皮士们提前买好带过去与大家分享的。可以这么说,所有童话般的事件背后自有人买单,总被传播者或观者主观忽略掉。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影评(七):最后的美好总是单纯的

  很奇怪的是我的题目出自电影中一个场景,就是犹太青年艾略特吸食完大麻后,在山顶把人潮涌动看成的至美幻景。在电影中,我被这一幕深深地感动了,美好和单纯就这样在大麻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地混合在了一起,那时人潮涌动,整个舞台散发出万丈光芒,所有人都深深迷醉。

  一开始我并不认为这部电影非常适合李安,因为它是纯正美国本土化的时间,而李安的东方背景中的含蓄内敛与美国的自由奔放总是格格不入的,但是李安这次非常好地做到了安静与狂野的结合,实际上,我认为这部电影理应是电影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虽然它容易被人们忽略,但是如果看了的人一定会在心中留下非常美好的回忆。

  60年代的美国在经历了二战和越战,这两次战役虽然没有发生在美国本土上,但是战争的残酷还是留给人们心灵不可磨灭的伤疤,原来维系美国社会的宗教信条土崩瓦解,青年人成为垮掉的一代,他们以各种方式寻求内心的安慰。伍德斯托克就孕育而生,三天的自由、和平与爱成为了那个年代最为耀眼的象征。

  音乐节和音乐会或者演唱会不同的是,它的主题是音乐,但是不会仅仅为了音乐而存在,所有的音乐节都在最求一种发声权,就是利用音乐来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这种行为产生于在第一届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如此规模的音乐盛会。在那次音乐节上,性、毒品、摇滚乐是三大主题。性,是人们对人性的解放,对无拘无束的生活的追求;毒品,是人们对精神解脱的依靠;音乐就是用来抒发对现实的不屑和鄙夷。那种无拘无束,放荡流离的精神是哪个伟大的时代的产物。

  因为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政治意味,导演李安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来诠释它。与以往的音乐纪传片不同的是,本片没有一次正面地表现舞台,没有正面的表现一次当时所表演的歌曲,而是用一个关于家庭的分裂和聚合来表现那次音乐节带给人们的影响。我认为,这就是因为真正的音乐可以在每一个地方散发出它的美丽,在音乐节上没有唯一的表演者,所有的参与者都是听众也是音乐家,就像电影里那对自大篷车里的情侣,就是邀请艾略特与他们一起吸迷幻药的那两个人,他们听着自己的音乐释放自己。

  其实电影的角度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真正的美好都是单纯的。以一家人的视角进行叙述,平淡的,直白的把艺术的奔放放进了生活的细节之中,当主人公的父母由于酒精和迷药而放声唱歌的时候,隐埋在心底情感自然而然的冲进了他们的生活,化解了一家三口的隔阂和尴尬。这一家人,就是那个时代众生的真实写照,不管生活中经历了什么,其实他们心中的自由从未被改变。当然,最后主人公艾略特也成长了许多,他终于敢于面对自己的性向、自己的梦想、自己的人生。

  和现实生活不同的是,在这片子里没有东西是罪恶的,性爱、毒品这些东西可以给人自由、和平、解放和平等;也没有东西是绝对渺小的,三个人的生活就是那个时代最为伟大的事物。没有什么复杂的,暧昧的,美好的事物总是单纯的。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影评(八):胡士托风波

  7号从曼谷回来,中国时间早晨5点30分起飞,中午12点30几分到家,然后睡觉,昏睡。

  今天很精神,穿着拖鞋踢里趿拉,和一好友去香港看李安的新电影Taking Woodstock,香港翻译成胡士托风波,大陆的翻译是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生怕你读不明白很电冰箱说明书似的,不过请放心大陆翻译归翻译你是不可能看到的,有人替我们做主什么可以看什么不可以看,就像《色戒》你在大陆只能看太监版。对了上次去香港看电影是什么时候?就是下了班去看李安的《色戒》成人版,《色戒》是我有生以来唯一在电影院里看过两遍的电影,结论:还是太监版感人。费尽思量绞尽脑汁的当然好,毕竟我是个读书人,读书人喜欢智力游戏,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坐地铁到福田口岸,填健康表,过关,转港铁,九龙塘上来,去又一城。一看放映时刻,只有两场,十一点的过了,剩下只有五点四十的,太晚。转战旺角百老汇电影院,没有。在电影院门外的机器上一查,中环Ifc里有一场2点10分的。下地铁,扑中环。买了票以后,还剩15分钟。进电影院很久都只有我们两个,我对朋友说:难道今天我们包场?开演之前,陆续进来几个,我的老眼一数,加我们一共是7个人,四个黄色的,三个白色的。香港的电影院一贯开足马力放冷气,有一次是硬生生把我从里面冷了出去,好在这次有备而来我带了一件秋装外套。环视四周很担心地说:不知电影院的电费能不能赚回来,一张票75元。朋友说:肯定赚不回。时间到,开演,广告,我们很有耐心甚至是津津有味的,既然连电费都赚不回,电影院还要坚持放,作为一个通情达理的观众应该怀着感恩的心情欣赏广告。

  这个电影真的值75元。

  很轻松好玩。里面有个配角,好像叫Groff,长发卷毛。眼睛像碧蓝的水,澄澈如洗,看着他心都要化了,这就是美的溶解力。我算弄明白了中文里金童的意思,可惜电影里少个玉女。这个电影的名字应该翻译成“我的伍德斯托克”,因为完全是个人的视角,主角托伯眼中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他因此的人生变化,从一个被动的乖乖仔到自信地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当然所有概括都是愚蠢的,太多的感受你只能自己去电影院里体会。演妈妈和爸爸的演员超级棒,原来美国人跟中国人一样啊,开旅店为了节约洗衣粉也不愿意勤换床单,客人多了也坐地起价,甚至把一间房用布帘一隔变成三间。也会吝啬偷偷摸摸存很多钱不放在银行而藏在衣柜里,一叠一叠现钞。

  人同此心。

  电影里重复得最多的词,也许就是自由。free free free总是这个发音。托伯吸食了迷幻药站在山丘上,幻觉中俯瞰人们像海浪一样起伏,舒卷自如色彩四溅溶化,眼泪静静地流出来,我想他的潜台词是:人啊我爱你们。李安讲故事从来不磕巴,细节灵动深刻举重若轻,这是大陆导演望尘莫及的,最重要的是他所有的故事都有一样东西存在,包容和怜悯。有了这个支点,才是人的故事。就像《色戒》里三轮车上转动的那只风车。

  从香港回来下地铁的时候,真巧,碰到一个久未谋面的朋友,正要和情人去看《建国大业》。并笑我:看电影有必要跑香港吗?哈哈太有必要了,王小波在《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告诉我们:自由的选择才是幸福。朋友感慨说前不久看了一部好电影叫《风声》,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我说你跑去电影院里接受教育?他说对啊,看这个电影的时候还有观众哭呢,我问演什么的,他答道:地下党。哦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影评(九):慢·慢爱

  近年李安导演的具有东方底蕴的西方电影,以慢火缭原之势感动全球,说的也正是这样的态度,【爱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目标结论】……电影如此,音乐如此,生活也是如此,等待是情感、生活、生命的一种方式。

  继《色戒》后,李安导演的下一部影片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也成为2009最值得期待的电影之一。李安新片《Taking Woodstock》准备在2009年美国伍德斯托克音乐节40周年纪念时上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拥有悠久的历史,在许多音乐人心中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压抑与释放”是李安电影的一贯模式,那么这一次究竟李安会用什么样的角度与什么样的诠释方式拍摄这部电影,令人相当期待。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影评(十):叁

  她說一起跳進海裡吧,然後偌大的山丘便緩慢地波動起來,迷幻的節奏恍恍惚惚,顏色依然貼近我最愛的法國電影的色彩,那一刻他哭了,有生以來最貼近夢想的一瞬間,我看了也覺得非常感動。

  今天的太陽依舊毒辣,像有蟄般不斷刺痛裸露在陽光底下的肌膚,在第三次走進郵局時遇見了討厭的人,可為什麼蛋塔一樣好吃,而抹茶泡芙仍不令人失望。

  齒輪在天花板相互囓咬著,挾著繽紛的顏料,我沉浸在目眩神迷裡,沾了一身歡愉。

  昨晚,闔上疲憊的雙眼之前,用僅剩的氣力在手機備忘錄打上『在剪完頭髮後,看著胡士托風波是件很舒服的事。』於是乳膠墊變成了水床,隨著夢境愈來愈清晰之際,搖搖晃晃了起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