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侠》影评精选10篇
《闪电侠》是一部由埃兹拉·米勒 / 比利·克鲁德普 / 科雷西·克莱门斯执导,动作 / 科幻 / 冒险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闪电侠》影评(一):电影版FLASH你可能想知道的事
《闪电侠》电影的风格:
克里斯米勒和菲尔罗德这哥俩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华纳兄弟想拍摄一部有趣、欢快的电影,所以一开始找到了他们,让他们负责这个项目。这哥俩是14年《乐高大电影》的编剧和导演,他们编导的作品一向都很有意思。
电影的编剧塞斯·格拉汉姆·史密斯是位脑洞很大的美国作家,他同时也是明年2月上映的《乐高蝙蝠侠》的编剧。
导演法穆易瓦是位比较低产的导演,但有着不俗的实力,对青春喜剧片有着非常好的掌控能力,更理解年轻观众的视角,能与他们产生共鸣。
米勒前几天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对电影的描述是“超级有趣”和“充满人情味”。
2016年4月份,扎导夫人Deborah Snyder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钢骨有望出现在《闪电侠》电影中。
“As you can imagine, when we get to the Flash movie, Ezra Miller and Ray Fisher — who plays Cyborg — are kind of our youngest characters, and they have a really nice comradery with each other. Ezra is super funny, so the tone of that film will be very different than the rest of them.”
quot;你能想象,在闪电侠电影里,我们有两位非常年轻的角色,埃兹拉米勒和饰演钢骨的雷费舍。他们之间有着很好的交流。埃兹拉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所以这部电影的基调会与其它电影有所不同."
《闪电侠》影评(二):闪点Solo消息
2018.02.23
据That Hashtag Show独家报道,《闪点》电影将于今年夏季开始制作,钢骨、亨利·艾伦和艾瑞斯·韦斯特都会回归。
光博士将是电影的主要反派,寒冷队长和热浪也会出场,冰霜杀手会是电影的主要角色之一,但是可能在电影开场他还是人类。Fred Chyre和Jared Morillo这两位楔石城的警探也会出场,帮助闪电侠调查强尼快客的死因。电影会回顾闪电侠的那次意外,而且艾尔伯德·斯旺会以一种“很有趣”的形式出场。
毕竟现在电影还在早期筹备,真假嘛。。。看看就好,反正改动挺大,万一是真的呢#
还有,John Francis Daley和Jonathan Goldstein在《游戏之夜》的首映礼上证实他们在和华纳商谈《闪点》的导演席位,而且目前情况非常乐观,但是还没有介入剧本的创作。
2018.02.13
【约翰·弗朗西斯·戴利&乔纳森·M·戈尔茨坦谈论《闪电侠:闪点》】《综艺》在今年1月发文确认:[华纳兄弟]正在与《蜘蛛侠:英雄归来》的两位编剧约翰·弗朗西斯·戴利&乔纳森·M·戈尔茨坦进行商榷,有意让二位执导《#闪电侠:闪点#》。近日二人接受《Collider》的采访,就《闪电侠:闪点》与自身的情况作出了一些回应。
- [华纳兄弟]给二人主动提供了一份DC电影立项名单,问他们是否有感兴趣的项目,不过没有向二人作出任何承诺;
- 二人早前与[华纳兄弟合作了电影《游戏之夜》,以及去年夏天《蜘蛛侠:英雄归来的》的成功,让自己成为了DC电影导演的考虑人选。二人读了很多剧本最后选择了闪电侠,乔纳森·M·戈尔茨坦小时候爱买《闪电侠》漫画。这样摆在眼前的机会让他们很激动;
- 乔纳森·M·戈尔茨坦认为闪电侠的引入方式和蜘蛛侠有些相似;
——————————/——————-
综艺独家报道:‘Flash’ Standalone Film Taps Directors John Francis Daley, Jonathan Goldstein (EXCLUSIVE)
闪电侠单人电影《闪点》终于有导演了,双导演配置。
《假期历险记》导演约翰弗兰西斯达利和乔纳森戈德斯坦商谈加盟执导闪电侠单人电影《闪点》。
“Vacation” helmers John Francis Daley and Jonathan Goldstein are in negotiations to direct “Flashpoint,” the Flash standalone movie starring Ezra Miller.
于是找了这两位导演,电影似乎会走幽默喜剧风。
The studio had initially courted Ben Affleck to return to the director’s chair, but he passed on the gig. By tapping Daley and Goldstein, the studio seems to eye a comedic tone for the film, given the duo’s directing background on movies like “Vacation” and the upcoming “Game Night,” starring Jason Bateman.
这两位对漫改电影一点也不陌生,他们正是《蜘蛛侠:英雄归来》的编剧,新蜘蛛侠是2017超英电影全球票房年冠,也曾是该电影导演候选人。
The two are no strangers to the comic-book world, having penned the script to the smash hit “Spider-Man: Homecoming,” which they were also on the shortlist to direct.
闪点电影自从黑人导演离开后就没进展了。华纳想电影走另外一种风格,找来Joby Harold彻底重写剧本。
Flashpoint” had been on hold since director Rick Famuyiwa stepped away from the project. While looking for his replacement, the studio decided to take the script in a different direction. Joby Harold has turned in a new draft after a page-one rewrite.
本报道记者又发了2条推文;
他从大本阵营和华纳两边得知,就在上周华纳找到大本想让其出任闪电侠导演,但大本拒绝。所以这两位得到了导演职位。
《闪电侠》影评(三):DCEU是否乙烷?
现在一些新入坑的漫威粉看到美队3票房完虐今年BVS,误以为DC药丸。 既然是对比,就应该老老实实用漫威第一阶段和DC第一阶段进行对比,这样才合理,难道你要用一个专科生工作8年的工资对比本科生刚毕业的工资,然后得出结论:学历没用?呵呵。就像你西部世界美剧再好看,收视率依然不能和行尸走肉第七季相比,为什么?因为人家有前6季的铺垫和人气,这就是为什么! 殊不知DC宇宙的潜力才刚刚被挖掘,一旦爆发这种潜力,呵呵。我为什么一直觉得DC潜力巨大?因为前几年一直是DC中蝙蝠侠一个英雄抗衡漫威整个复联啊!2005年到2012年,DC总共只推出了诺兰版蝙蝠侠黑暗骑士三部曲,第二部和第三部电影票房均收入超过10亿美元,直到2012年末,复联1才超过这个纪录,这也并不奇怪是吧?毕竟好汉(蝙蝠侠一个角色)双拳难敌众手(妇联6个角色)。至于为什么诺兰版蝙蝠侠不直接纳入DC宇宙,这就是另外一个大话题了,在这里不做回答。 先来点简单粗暴的吧,粉丝总喜欢说自己家票房完虐对方balabala 对比下漫威和DC第一阶段票房 首先是漫威第一阶段开篇大作:「钢铁侠1」(Iron Man 1) 成本:1.7亿美刀 票房:5.8亿美金 IMDb:7.9 烂番茄:90% 其后是差强人意的无敌浩克(2008) 成本:1.5亿 票房:2.6亿 IMDb:7.3 烂番茄:77% 你没看错,无敌浩克烂番茄居然这么高! 钢铁之躯表示: 雷神1(Thor) 成本:1.5亿(与无敌浩克持平) 票房:4.8亿(这时漫威开始发力了) IMDb:7.2 烂番茄:69% 美队1:本片的导演是搞砸过侏罗纪3的乔•庄斯顿,他同样搞砸了本片,成为系列最差 成本:1.4亿(开始想钱都花到哪里去了) 票房:3.6亿(无话可说) IMDb:6.8 烂番茄:60% 终于迎来了钢铁侠2的出炉----但结果往往出乎意料,口碑一般,票房对于这个系列来说更是一般 成本:2亿(估) 票房:6.2亿(算上通货膨胀,本片比第一部赚得少) IMDb:7.2 烂番茄:73% 呵呵,这几部就是漫威复联1上映之前的所有电影,你看到这些会不会有一种漫威药丸的感觉?????【难道只有我一个人我很好奇为什么烂番茄这么照顾漫威?】
dc宇宙搭建的晚,难道和同时期已经有了8年铺垫的mcu的第三阶段比?肯定不能这么比啊,但发展背景也不同啊。mcu最开始发展时有被其他宇宙追着撵着的背景吗,mcu第一阶段就是老老实实,一步一步拿出五部个人电影引出妇联电影,没有太多来自外界环境下的大压力。事实也证明是成功的。但dceu现在的起步,很多程度上是被驱使着开始的,而且不管怎么做,都会拿来和mcu对比的,dceu有规划没,肯定有。其实bvs就是引出了一个dceu,接下来无论拍什么电影,都是在完善这个宇宙而已。好比说,mcu是用多米诺骨牌式的推进让观众一步步走入新世界,而dceu是直接把你扔进一个有着无数道门的新世界,每一扇门后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bvs的作用就是创造了这个世界和无数的门的接口,日后无论拍哪个角色的电影,都是在开启不同的门而已。 ------分割------ DC电影宇宙严格意义上目前只有三部 烂番茄我就不列举,大家懂的 钢铁之躯:6.68亿美元 蝙蝠侠大战超人:8.7亿美元 自杀小队:7.4亿美元
现在看来DC开局的4部北美可能平均过3亿美元,整个好莱坞也就星战系列和饥饿游戏系列做到过,而且还是在4部里烂了3部情况下做到的,让你们还敢说DC扑街?
也别说什么IP比较大的理由,去年年前和今年年前有多少预测贴自杀小队和神奇女侠北美是不过2亿的,连DC粉自己都没信心,2亿就算爆,要是明年热度奇高的海王也爆上3亿,那就碉堡了
看见没?DC第一阶段宇宙票房起步都是6亿美元,漫威第一阶段起步太过不稳定,这也意味着如果发挥正常,DC电影宇宙系列完全不会出现漫威无敌浩克那种情况,甚至2017神奇女侠和未来的海王,闪电侠单独系列电影都有可能冲击10亿美元大关,这画面太美我不想看! 此票房还不包括华纳卖碟收入 明年:神奇女侠和正联,DC口碑翻盘机会太大了,至于票房?呵呵,我只能保证不论是北美还是大陆,正联的人气是绝对碾压复联的,复联出真人电影之前,谁听说过复联? -----分割---- 表面上看起来漫威风生水起,实际上已经是穷途末路,就不说别的,X战警【归属福克斯】,蜘蛛侠【索尼】,神奇四侠【福克斯】的版权问题就是一个死穴!未来必将是漫威发展的绊脚石。 为什么漫威难以迟迟不能和上面联动,有人肯定说小蜘蛛不是联动了吗?蜘蛛侠联动的原因是索尼的炒饭2失败的基础上!而且索尼并没有因此归还版权,这意味着日后一旦联动并无利可图,迟早还要分家! DC这边,正义联盟,黑暗正义联盟,美国正义联盟,少年正义联盟,少年泰坦任何一帮人拉出来拍个系列电影加上联动完全不是问题,目前华纳已经将这些英雄放入单独系列电影行列: 钢铁之躯三部曲(可能会引入女超人,手办狂魔布莱阿尼克,达叔),大本版蝙蝠侠三部曲(丧钟,夜翼和二桶确定会加入,蝙蝠家族在排队),闪电侠三部曲(逆闪,冷队和闪电小子会加入,闪电侠开启多元宇宙也说不定),海王三部曲(海少,兄控奥姆和海王就是活生生的雷神和洛基),神奇女侠三部曲(豹女,巨化女,战神都是比较出色反派),沙赞三部曲(引入黑亚当),钢骨单独电影拍摄取决于正联1上映观众的反应。接下来联合电影有:绿灯军团,哈二这次要一血前耻,黑暗正义联盟真人版,扎塔娜和康坦斯丁组建魔法联盟。后续不知道了,大概还要等正联1上映后才能有具体的安排。 你如果要说:啥?啥?啥?这些人我完全没有听过 那我就无话可说,建议大家可以多看看北美美漫人气排行榜,DC老爷万年第一,大超排行不稳定,一直第三,比较搞笑的是,漫威的许多英雄,单人电影都出来了,人气依然被DC许多英雄碾压,比较突出的是:绿灯侠,夜翼,二桶的人气完全碾压奇异博士和雷神。
《闪电侠》影评(四):为什么DC不将电视剧纳入DCEU?
过去的秋季档对DC来说收获不小。一口气新播出了个4新剧:《哥谭》、《女超人》,《明日传奇》和《闪电侠》,其中《哥谭》和《闪电侠》的口碑反馈和收视率尤其不错。再加上已经到第4季的《绿箭侠》,DC已经有了5部剧集的江山。随着漫威《特工卡特》《夜魔侠》的出击和《神盾局》的步步走高,两大公司在电视小屏上的对垒也日趋紧张。 先谈谈目前电视剧DC宇宙系列评价最好的美剧:哥谭豆瓣8.7>>闪电侠7.7>>绿箭6.7>>女超人6.1>>明日传奇5.9(呵呵,神了,差一点成了等差数列) 《哥谭》不是简单的蝙蝠侠TV版。它是前传又不是;主角不是蝙蝠侠。故事的设定是小韦恩还没有成为蝙蝠侠的时候,男主是James Gordon戈登警长——将来蝙蝠侠最重要的伙伴和朋友。他不仅需要与控制整个城市的犯罪集团做斗争,也要同时反抗无处不在的警局和政府腐败。并且,布鲁斯韦恩父母被杀的案子也是戈登负责。另外,一些将来的重要角色如猫女和企鹅人也会以人物起源的形式出现。所以,正是因为成年后的蝙蝠侠不在这里,DC和华纳才开了绿灯。这样既聪明地绕过了真人实体化带来的潜在弊端,又借用了老爷的名气。再加上这个角度其实早就有粉丝了。犯罪漫画家Greg Rucka 和Ed Brubaker的《哥谭重案组》(Gotham Central),讲述的就是蝙蝠侠还未出现前的那些罪案。 这样做的好处 首先,从创作上因为没有那么一个庞大的形象存在,讲故事也方便多了,可以脑洞大开,反正是从新创作,欺负观众也不知道那一段故事。即便是一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和情节,也有很多秘密或者背后故事可以补充。 其次,蝙蝠侠让位给其他平常是配角但又是系列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蝙蝠侠缺失造成的品牌脱离感,也给了DC捧红其他角色的机会。你有大把时间跟着猫女成长;或者探索Edward Nygma怎么就变成了谜语客?正是这些篇幅和挖掘让《哥谭》如此好看。实际上企鹅人的热度已经起来了。还有平常被忽略的角色比如“鱼妈”Fish Mooney也让各个出版社都想出关于她的作品了。 最后就是在诺兰之后,蝙蝠侠在几年内不会有自己的电影了(联合其他人物出现,比如《蝙蝠侠大战超人》)。所以,小屏放映帮助维护了这个IP的热度. 。 绿箭侠这个人物本来是公司给予一般期望的一个角色(DC的赌注更多是在超人和蝙蝠侠身上),但是《绿箭侠》剧集的表现大大超过预期,甚至超过同样在CW电视网络播出的《吸血鬼日记》和《邪恶力量》,成为了该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这对DC来讲简直太棒了,因为在漫威持续霸占超级英雄市场的时候,DC太需要这样一个给力的新鲜摇钱树了。而新播出的《闪电侠》也不甘示弱,已经播出的剧集收到了广泛好评,收视率也不错。闪电侠在开播自己的剧集前,就在《绿箭侠》中出现了两次,并且客串和现在都是同一个演员。在《绿箭侠》第二季的第八和第九集中,还没有成为闪电侠的Barry Allen出现且救了绿箭侠一命,还送了一个绿色的眼罩给他,甚至在绿箭侠的剧里就完成了闪电侠的转变——看完再看闪电侠你就会发现连场景都是一样的。而在《闪电侠》试播集里,Barry Allen也是第一时间去找了绿箭侠求指点求安慰。 DC对于这种发展最大的野心莫过于创建绿箭侠闪电侠这个宇宙里的“正义联盟”。有点像漫威的复仇者联盟的组建,并且漫威和Netflix正在合作开发五部剧集,第五部也会是前四位英雄的集结形式。对于DC,同在一个宇宙空间的好基友绿箭侠和闪电侠是组团维护正义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最后谈谈为什么DC决定抛弃电视电影结合? 很简单的道理,我们先假设华纳同意电视版绿箭和小闪加入DCUE,然后呢?单独的小闪的电影还怎么拍?难道要把电视剧的雷电劈巴里的剧情剪切到电影里?然后在电影里说:抱歉,各位老伙计们,想看所有剧情去看CW电视剧吧。拜托,电视剧只是小众市场,电影才是真正各位英雄荧幕巅峰。同理绿箭也不可能加入DCEU!华纳怎么可能让电视剧中毫无吸金能力的演员演绿箭,黑金丝雀和死亡射手?8月死亡射手选角威尔史密斯正式说明了这一点!过早的电影电视剧同一宇宙不仅对DCEU毫无用处,还有可能会砸了这块金字招牌!CW能担当得起拓展宇宙的重任吗?显然不能! 在另一个世界,06年的《超人归来》是05年的《蝙蝠侠:侠影之谜》的延续,这两部戏联合开启了DC宇宙的大幕,并且领先于漫威。。。卡!回到这个世界,这些没有发生。诺兰的蝙蝠侠系列帮助DC重燃了旗下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但是他的三部曲强大到成为了外部无法入侵的自有体系,其实是斩断了DC搭建“宇宙世界”的机会。其他的DC电影又没有强大到可以支撑。直到2013年《超人:钢铁之躯》的成功,给DC宇宙铺垫了基石。最近的一个拓展就是2016年的《超人大战蝙蝠侠》(一样的超人,不一样的蝙蝠侠,也说明了《钢铁之躯》的作用)。 那么刚刚迈出第一步的DC宇宙要不要结合电影和电视呢?漫威可是这么做的。比如,漫威的寇森一直都是同一个演员在演,从第一部《钢铁侠》到《复联》再到《神盾局》。DC之前的态度是 “保持分开”,比如2018年的《闪电侠》并不是现在在电视剧中出演的Grant Gustin. 但是,DC的创意老大Geoff Johns近来改了口风,说电影和电视世界可以“并行”,并且是“多世界同时存在”。虽然是暗示了可以结合,但是“多世界”也强调了和漫威的区别——漫威目前的主要作品还是都在同一个世界,独到的是对同一条发展线上不同人物和时间段的梳理,以至于产生了观影顺序的话题以及N多神盾局和电影互为交叉的剧中彩蛋。 最后,不像漫威是电影成功后反哺电视剧,DC的电视剧推出的人物若想拍电影,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来扩展和巩固粉丝群。但是预测最终电影电视的结合是肯定的,毕竟电影的影响力还是要比电视大,走上大银幕才是这些超级英雄们的人生新巅峰。 最后谈谈DC电视宇宙对DCEU电影宇宙的贡献:
很显然,DC准备打造一个平行宇宙,(DC新粉不清楚平行宇宙的可以推荐去看一部DC动画电影:正义联盟之两个地球的危机)
CW蝙蝠箭电视宇宙正是为电影宇宙试水,比如:自杀小队出现最早并不是电影,而是DC动画阿卡姆之城,然后为了预热2016的自杀小队电影,CW经过华纳允许,将自杀小队雏形搬入绿箭第三季,结果死亡射手粉丝猛涨,效果卓群。
还有比较明显的是,本来2017年神奇女侠电影准备引入正义协会,后来经过华纳商讨放弃了该计划,专心讲述女神的故事,这个点子给了明日传奇第二季。
DC为了让闪电侠这个角色推广给大众,不惜投入资金打造闪电侠电视剧,做好粉丝基础,为2018年独立电影预热,显然华纳放聪明了,经过上次绿灯侠那次豪赌后,DC决定放低姿态,先用动画和电视剧开路,一旦粉丝对改编的人物出现争议,真人电影再以上基础做出调整,争取避免重蹈哈二(绿灯电影扑街)的覆辙。 具体到扩展电视这一部分的宇宙空间和粉丝基数,DC还是采用了最方便和有效的办法:在一部已经播出,最好是成功的剧集里介绍新角色,时机成熟再做衍生开发。前面说过绿箭侠和闪电侠的基友之情。目前在《闪电侠》里出现的角色“火风暴”(Firestorm)就被列为开发潜力股。值得注意的是饰演火风暴的演员是饰演绿箭侠的演员的堂弟。。。堂弟出演堂哥好基友主演的作品,也是醉了。 小屏的灵活和实验性也让DC可以借此推出一些不太有可能上大银幕的人物,比如《康斯坦丁》里面的幽灵Jim Corrigan和命运贤者(Doctor Fate)。DC以此希望能够刺激观众,希望能有人对这些角色感兴趣并且成为粉丝,再有动力产出一些饭制的作品,刺激更多的人,知道市场够大可以承载这个角色更多的内容。 这些人物的火爆可以蔓延到其他市场,比如图书出版。《绿箭侠》里的Diggle现在已经要出现在漫画里了。其实他本来在剧中也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因为表现太好简直不可或缺了,闹得漫画作者画的时候都觉得有必要把他加进去,终极形态是将这些有人气的选手组队作战,建立不同的联盟和小宇宙。前面说过好基友绿箭侠和闪电侠的交叉,更有新闻指出下一阶段的作品Teen Titans少年泰坦也有和绿箭侠交叉的潜力——Nightwing(夜翼)可以在绿箭侠里出现再去引领少年英雄们。
《闪电侠》影评(五):为什么DC不将电视剧纳入DCEU
鉴于未上映的闪电侠电影页面聚集大量剧粉而且很多人十分嚣张踩E妹版的闪电侠,在此贴出以前分析的文章:
有些人的想法真的厉害,自以为自己比华纳老总聪明,DCEU在大的方向上是没错的,电影电视剧是必须分开的!DC宁可搞平行宇宙也不想让 CW糟蹋DCEU是最佳选择。
许多剧粉请记住这个核心问题!同一宇宙的本质是要联动客串,如果同一宇宙而不客串联动,那么这种伪宇宙宁可不要!还有要澄清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谁说两个宇宙电影电视剧就不能联动??????????各位听清楚了吗?两个版本的闪电侠,52个平行世界……
电视剧电影本身就必须分开!这是必须的,原则问题不容讨论,你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就算绿箭拍的再好也必须分开!
1.电视剧绿箭和闪电侠把BOSS全部上完了,电影还拍什么?题材都用完了电影有回旋余地吗?最简单的道理,闪电侠随便一个敌人毁天灭地,电影演员到底来不来客串?超人来了电视剧一帮二线角色还有存在感吗?蝙蝠侠一来你们这些二线统统靠边站,好吧,终极问题,你CW请得起演员吗?小破台几斤几两你们心里没点b数吗?别说小破台,HBO这种大台也请不起!号称电视剧电影同一个宇宙的捍卫者请过唐尼客串过吗?呵呵,你问问捍卫者编剧敢不敢来一场毁天灭地的战斗?隔壁捍卫者全都是街头混混斗殴?为什么?打斗太大别人复仇者都是瞎子吗?复仇者来了有你捍卫者什么事?同一宇宙严重局限编剧思维,前车之鉴,还不吸取教训?
2.电视剧的观众多还是电影观众多?追美剧的人不及电影的十分之一,你怎么就能保证追美剧的人一定会去看电影?你怎么能保证看电影的人一定会去看美剧?举个例子,电视剧版闪电侠起源全部说了,拍电影还拍不拍?如果不拍电影观众一脸懵逼然后差评票房败北,如果把电视剧片段剪贴电影里那拍电视剧还有什么意义?这叫什么?电影还是电视剧?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下隔壁漫威对网飞电视剧电影的处理,2017年的捍卫者联盟已经让人大跌眼镜,编剧不敢把战斗升级为大的场面,只能在许多街头斗殴做做文章,为什么?场面升级了,复仇者联盟难道是瞎子吗?复仇者来了有你们几个菜鸟什么事?同一宇宙不仅严重限制电视剧宇宙发展,而且束缚了编剧思维。
3.电视剧每一集投资都是有底线的,你能保证每一集投资个个2亿美元?就连权力的游戏每一集投资也不过几千万,华纳你有这么多钱还不如直接拍电影得了,搞电视剧除了收视率有个毛线收入!电影除了票房之外还有大量的第三次第二次衍生产品再收入。
好了,回到原点了,为什么华纳要开拓平行宇宙?为什么华纳要拍2014年电视剧版闪电侠而不是直接开拍电影版闪电侠?有些人请好好思考这个究极问题!!别自以为我比老总聪明!
原因就是,华纳想通过电视剧闪电侠角色抢先占领平行宇宙这个题材标签!我们回顾下近几年漫威的电影:蚁人(微缩世界),奇异博士(魔法),美队3(超级英雄内战),银河护卫队(星际旅行)。
各位发现了什么?没错,漫威已经抢占了超级英雄领域的各种题材标签,这才是最可怕的,几年后DC就算拍出了绿箭侠和原子侠电影,观众们只会哦,然后说:这是DC版的鹰眼,DC版的蚁人嘛!
华纳给电视剧版闪电侠任务就是,提前抢占剩余不多的题材故事系列,避免自己的优秀故事被再次借鉴完!最大的标签不能丢!这是什么标签?没错!就是平行宇宙世界!N52漫画DC就有52个地球,只有闪电侠才能发现这个世界,好了,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华纳不直接拍电影版闪电侠呢?
三点原因
1.题材标签已经丢失,而且题材不讨喜,福克斯X战警和复仇者2已经出现快银。
2.风险过大,绿灯题材前车之鉴。
3.华纳无暇他顾,2014年到2016正在拍摄BVS,SS,WW以及JL。
相同的标签下,DC要推出自己的超级英雄就更加困难,比如,DC要拍闪电侠,就不得不考虑观众会拿快银和闪电侠比较,所以,拍漫威的标签只会让其成为漫威的复制品,不会给观众留下好的印象,这也就是先驱者的好处。所以WW大爆,这就是DC明智的选择。WW的标签就是:第一个女性超级英雄电影和古希腊女战神角色。
平行宇宙这个题材本来就属于DC开创,为了避免丢失这个标签,DC决定先用电视剧改编此类题材,抢先占领这个标签,再用电影加以打磨剧本,就不难理解了。电视剧版的闪电侠提到了多元宇宙,也就是说,地球并不是唯一的,DCEU也属于平行宇宙的之一,只有电视剧闪电侠才可以发现这个平行世界,各位观众想想,两个版本闪电侠某一天冲破神速力汇聚在一起,一个是电视剧版GG,一个是电影版E妹,这才令粉丝激动人心。
上述猜想在20162017已经论证
1.奇异博士编导探出口风:奇艺可能打开多元宇宙
2.BVS抢先一步展示了蝙蝠侠梦境:不义联盟
3.CW经过几年的铺垫,终于正式四剧联动,无限地球危机替华纳抓住了这个题材。
————————分割————————
过去的秋季档对DC来说收获不小。一口气新播出了个4新剧:《哥谭》、《女超人》,《明日传奇》和《闪电侠》,其中《哥谭》和《闪电侠》的口碑反馈和收视率尤其不错。再加上已经到第4季的《绿箭侠》,DC已经有了5部剧集的江山。随着漫威《特工卡特》《夜魔侠》的出击和《神盾局》的步步走高,两大公司在电视小屏上的对垒也日趋紧张。
先谈谈目前电视剧DC宇宙系列评价最好的美剧:哥谭豆瓣8.7>>闪电侠7.7>>绿箭6.7>>女超人6.1>>明日传奇5.9(呵呵,神了,差一点成了等差数列)
《哥谭》不是简单的蝙蝠侠TV版。它是前传又不是;主角不是蝙蝠侠。故事的设定是小韦恩还没有成为蝙蝠侠的时候,男主是James Gordon戈登警长——将来蝙蝠侠最重要的伙伴和朋友。他不仅需要与控制整个城市的犯罪集团做斗争,也要同时反抗无处不在的警局和政府腐败。并且,布鲁斯韦恩父母被杀的案子也是戈登负责。另外,一些将来的重要角色如猫女和企鹅人也会以人物起源的形式出现。所以,正是因为成年后的蝙蝠侠不在这里,DC和华纳才开了绿灯。这样既聪明地绕过了真人实体化带来的潜在弊端,又借用了老爷的名气。再加上这个角度其实早就有粉丝了。犯罪漫画家Greg Rucka 和Ed Brubaker的《哥谭重案组》(Gotham Central),讲述的就是蝙蝠侠还未出现前的那些罪案。
这样做的好处
首先,从创作上因为没有那么一个庞大的形象存在,讲故事也方便多了,可以脑洞大开,反正是从新创作,欺负观众也不知道那一段故事。即便是一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和情节,也有很多秘密或者背后故事可以补充。
其次,蝙蝠侠让位给其他平常是配角但又是系列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蝙蝠侠缺失造成的品牌脱离感,也给了DC捧红其他角色的机会。你有大把时间跟着猫女成长;或者探索Edward Nygma怎么就变成了谜语客?正是这些篇幅和挖掘让《哥谭》如此好看。实际上企鹅人的热度已经起来了。还有平常被忽略的角色比如“鱼妈”Fish Mooney也让各个出版社都想出关于她的作品了。
最后就是在诺兰之后,蝙蝠侠在几年内不会有自己的电影了(联合其他人物出现,比如《蝙蝠侠大战超人》)。所以,小屏放映帮助维护了这个IP的热度. 。
绿箭侠这个人物本来是公司给予一般期望的一个角色(DC的赌注更多是在超人和蝙蝠侠身上),但是《绿箭侠》剧集的表现大大超过预期,甚至超过同样在CW电视网络播出的《吸血鬼日记》和《邪恶力量》,成为了该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这对DC来讲简直太棒了,因为在漫威持续霸占超级英雄市场的时候,DC太需要这样一个给力的新鲜摇钱树了。而新播出的《闪电侠》也不甘示弱,已经播出的剧集收到了广泛好评,收视率也不错。闪电侠在开播自己的剧集前,就在《绿箭侠》中出现了两次,并且客串和现在都是同一个演员。在《绿箭侠》第二季的第八和第九集中,还没有成为闪电侠的Barry Allen出现且救了绿箭侠一命,还送了一个绿色的眼罩给他,甚至在绿箭侠的剧里就完成了闪电侠的转变——看完再看闪电侠你就会发现连场景都是一样的。而在《闪电侠》试播集里,Barry Allen也是第一时间去找了绿箭侠求指点求安慰。
DC对于这种发展最大的野心莫过于创建绿箭侠闪电侠这个宇宙里的“正义联盟”。有点像漫威的复仇者联盟的组建,并且漫威和Netflix正在合作开发五部剧集,第五部也会是前四位英雄的集结形式。对于DC,同在一个宇宙空间的好基友绿箭侠和闪电侠是组团维护正义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最后谈谈为什么DC决定抛弃电视电影结合?
很简单的道理,我们先假设华纳同意电视版绿箭和小闪加入DCEU,然后呢?单独的小闪的电影还怎么拍?难道要把电视剧的雷电劈巴里的剧情剪切到电影里?然后在电影里说:抱歉,各位老伙计们,想看所有剧情去看CW电视剧吧。拜托,电视剧只是小众市场,电影才是真正各位英雄荧幕巅峰。同理绿箭也不可能加入DCEU !华纳怎么可能让电视剧中毫无吸金能力的演员演绿箭,黑金丝雀和死亡射手?8月死亡射手选角威尔史密斯正式说明了这一点!过早的电影电视剧同一宇宙不仅对DC毫无用处,还有可能会砸了这块金字招牌!CW能担当得起拓展宇宙的重任吗?显然不能!
在另一个世界,06年的《超人归来》是05年的《蝙蝠侠:侠影之谜》的延续,这两部戏联合开启了DC宇宙的大幕,并且领先于漫威。。。卡!回到这个世界,这些没有发生。诺兰的蝙蝠侠系列帮助DC重燃了旗下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但是他的三部曲强大到成为了外部无法入侵的自有体系,其实是斩断了DC搭建“宇宙世界”的机会。其他的DC电影又没有强大到可以支撑。直到2013年《超人:钢铁之躯》的成功,给DC宇宙铺垫了基石。最近的一个拓展就是2016年的《超人大战蝙蝠侠》(一样的超人,不一样的蝙蝠侠,也说明了《钢铁之躯》的作用)。
那么刚刚迈出第一步的DC宇宙要不要结合电影和电视呢?漫威可是这么做的。比如,漫威的寇森一直都是同一个演员在演,从第一部《钢铁侠》到《复联》再到《神盾局》。DC之前的态度是 “保持分开”,比如2018年的《闪电侠》并不是现在在电视剧中出演的Grant Gustin.
但是,DC的创意老大Geoff Johns近来改了口风,说电影和电视世界可以“并行”,并且是“多世界同时存在”。虽然是暗示了可以结合,但是“多世界”也强调了和漫威的区别——漫威目前的主要作品还是都在同一个世界,独到的是对同一条发展线上不同人物和时间段的梳理,以至于产生了观影顺序的话题以及N多神盾局和电影互为交叉的剧中彩蛋。
最后,不像漫威是电影成功后反哺电视剧,DC的电视剧推出的人物若想拍电影,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来扩展和巩固粉丝群。但是预测最终电影电视的结合是肯定的,毕竟电影的影响力还是要比电视大,走上大银幕才是这些超级英雄们的人生新巅峰。
最后谈谈DC电视对DC宇宙的贡献
具体到扩展电视这一部分的宇宙空间和粉丝基数,DC还是采用了最方便和有效的办法:在一部已经播出,最好是成功的剧集里介绍新角色,时机成熟再做衍生开发。前面说过绿箭侠和闪电侠的基友之情。目前在《闪电侠》里出现的角色“火风暴”(Firestorm)就被列为开发潜力股。值得注意的是饰演火风暴的演员是饰演绿箭侠的演员的堂弟。。。堂弟出演堂哥好基友主演的作品,也是醉了。
小屏的灵活和实验性也让DC可以借此推出一些不太有可能上大银幕的人物,比如《康斯坦丁》里面的幽灵Jim Corrigan和命运贤者(Doctor Fate)。DC以此希望能够刺激观众,希望能有人对这些角色感兴趣并且成为粉丝,再有动力产出一些饭制的作品,刺激更多的人,知道市场够大可以承载这个角色更多的内容。
这些人物的火爆可以蔓延到其他市场,比如图书出版。《绿箭侠》里的Diggle现在已经要出现在漫画里了。其实他本来在剧中也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因为表现太好简直不可或缺了,闹得漫画作者画的时候都觉得有必要把他加进去,终极形态是将这些有人气的选手组队作战,建立不同的联盟和小宇宙。前面说过好基友绿箭侠和闪电侠的交叉,更有新闻指出下一阶段的作品Teen Titans少年泰坦也有和绿箭侠交叉的潜力——Nightwing(夜翼)可以在绿箭侠里出现再去引领少年英雄们。
《闪电侠》影评(六):闪点:闪电侠单独Solo消息[更新中]
2018.02.23
据That Hashtag Show独家报道,《闪点》电影将于今年夏季开始制作,钢骨、亨利·艾伦和艾瑞斯·韦斯特都会回归。
光博士将是电影的主要反派,寒冷队长和热浪也会出场,冰霜杀手会是电影的主要角色之一,但是可能在电影开场他还是人类。Fred Chyre和Jared Morillo这两位楔石城的警探也会出场,帮助闪电侠调查强尼快客的死因。电影会回顾闪电侠的那次意外,而且艾尔伯德·斯旺会以一种“很有趣”的形式出场。
毕竟现在电影还在早期筹备,真假嘛。。。看看就好,反正改动挺大,万一是真的呢#
还有,John Francis Daley和Jonathan Goldstein在《游戏之夜》的首映礼上证实他们在和华纳商谈《闪点》的导演席位,而且目前情况非常乐观,但是还没有介入剧本的创作。
2018.02.13
【约翰·弗朗西斯·戴利&乔纳森·M·戈尔茨坦谈论《闪电侠:闪点》】《综艺》在今年1月发文确认:[华纳兄弟]正在与《蜘蛛侠:英雄归来》的两位编剧约翰·弗朗西斯·戴利&乔纳森·M·戈尔茨坦进行商榷,有意让二位执导《#闪电侠:闪点#》。近日二人接受《Collider》的采访,就《闪电侠:闪点》与自身的情况作出了一些回应。
- [华纳兄弟]给二人主动提供了一份DC电影立项名单,问他们是否有感兴趣的项目,不过没有向二人作出任何承诺;
- 二人早前与[华纳兄弟合作了电影《游戏之夜》,以及去年夏天《蜘蛛侠:英雄归来的》的成功,让自己成为了DC电影导演的考虑人选。二人读了很多剧本最后选择了闪电侠,乔纳森·M·戈尔茨坦小时候爱买《闪电侠》漫画。这样摆在眼前的机会让他们很激动;
- 乔纳森·M·戈尔茨坦认为闪电侠的引入方式和蜘蛛侠有些相似;
- 二人与[华纳兄弟]仍然在谈判阶段,尚未达成正式交易。
——————————/——————-
综艺独家报道:‘Flash’ Standalone Film Taps Directors John Francis Daley, Jonathan Goldstein (EXCLUSIVE)
闪电侠单人电影《闪点》终于有导演了,双导演配置。
《假期历险记》导演约翰弗兰西斯达利和乔纳森戈德斯坦商谈加盟执导闪电侠单人电影《闪点》。
“Vacation” helmers John Francis Daley and Jonathan Goldstein are in negotiations to direct “Flashpoint,” the Flash standalone movie starring Ezra Miller.
华纳原先是打算邀请大本执导闪电侠电影,但大本没有接受。
于是找了这两位导演,电影似乎会走幽默喜剧风。
The studio had initially courted Ben Affleck to return to the director’s chair, but he passed on the gig. By tapping Daley and Goldstein, the studio seems to eye a comedic tone for the film, given the duo’s directing background on movies like “Vacation” and the upcoming “Game Night,” starring Jason Bateman.
这两位对漫改电影一点也不陌生,他们正是《蜘蛛侠:英雄归来》的编剧,新蜘蛛侠是2017超英电影全球票房年冠,也曾是该电影导演候选人。
The two are no strangers to the comic-book world, having penned the script to the smash hit “Spider-Man: Homecoming,” which they were also on the shortlist to direct.
闪点电影自从黑人导演离开后就没进展了。华纳想电影走另外一种风格,找来Joby Harold彻底重写剧本。
Flashpoint” had been on hold since director Rick Famuyiwa stepped away from the project. While looking for his replacement, the studio decided to take the script in a different direction. Joby Harold has turned in a new draft after a page-one rewrite.
本报道记者又发了2条推文;
他从大本阵营和华纳两边得知,就在上周华纳找到大本想让其出任闪电侠导演,但大本拒绝。所以这两位得到了导演职位。
《闪电侠》影评(七):为什么DC不将电视剧纳入DCEU
鉴于未上映的闪电侠电影页面聚集大量剧粉而且很多人十分嚣张踩E妹版的闪电侠,在此贴出以前分析的文章:
有些人的想法真的厉害,自以为自己比华纳老总聪明,DCEU在大的方向上是没错的,电影电视剧是必须分开的!DC宁可搞平行宇宙也不想让 CW糟蹋DCEU是最佳选择。
许多剧粉请记住这个核心问题!同一宇宙的本质是要联动客串,如果同一宇宙而不客串联动,那么这种伪宇宙宁可不要!还有要澄清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谁说两个宇宙电影电视剧就不能联动??????????各位听清楚了吗?两个版本的闪电侠,52个平行世界……
电视剧电影本身就必须分开!这是必须的,原则问题不容讨论,你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就算绿箭拍的再好也必须分开!
1.电视剧绿箭和闪电侠把BOSS全部上完了,电影还拍什么?题材都用完了电影有回旋余地吗?最简单的道理,闪电侠随便一个敌人毁天灭地,电影演员到底来不来客串?超人来了电视剧一帮二线角色还有存在感吗?蝙蝠侠一来你们这些二线统统靠边站,好吧,终极问题,你CW请得起演员吗?小破台几斤几两你们心里没点b数吗?别说小破台,HBO这种大台也请不起!号称电视剧电影同一个宇宙的捍卫者请过唐尼客串过吗?呵呵,你问问捍卫者编剧敢不敢来一场毁天灭地的战斗?隔壁捍卫者全都是街头混混斗殴?为什么?打斗太大别人复仇者都是瞎子吗?复仇者来了有你捍卫者什么事?同一宇宙严重局限编剧思维,前车之鉴,还不吸取教训?
2.电视剧的观众多还是电影观众多?追美剧的人不及电影的十分之一,你怎么就能保证追美剧的人一定会去看电影?你怎么能保证看电影的人一定会去看美剧?举个例子,电视剧版闪电侠起源全部说了,拍电影还拍不拍?如果不拍电影观众一脸懵逼然后差评票房败北,如果把电视剧片段剪贴电影里那拍电视剧还有什么意义?这叫什么?电影还是电视剧?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下隔壁漫威对网飞电视剧电影的处理,2017年的捍卫者联盟已经让人大跌眼镜,编剧不敢把战斗升级为大的场面,只能在许多街头斗殴做做文章,为什么?场面升级了,复仇者联盟难道是瞎子吗?复仇者来了有你们几个菜鸟什么事?同一宇宙不仅严重限制电视剧宇宙发展,而且束缚了编剧思维。
3.电视剧每一集投资都是有底线的,你能保证每一集投资个个2亿美元?就连权力的游戏每一集投资也不过几千万,华纳你有这么多钱还不如直接拍电影得了,搞电视剧除了收视率有个毛线收入!电影除了票房之外还有大量的第三次第二次衍生产品再收入。
好了,回到原点了,为什么华纳要开拓平行宇宙?为什么华纳要拍2014年电视剧版闪电侠而不是直接开拍电影版闪电侠?有些人请好好思考这个究极问题!!别自以为我比老总聪明!
原因就是,华纳想通过电视剧闪电侠角色抢先占领平行宇宙这个题材标签!我们回顾下近几年漫威的电影:蚁人(微缩世界),奇异博士(魔法),美队3(超级英雄内战),银河护卫队(星际旅行)。
各位发现了什么?没错,漫威已经抢占了超级英雄领域的各种题材标签,这才是最可怕的,几年后DC就算拍出了绿箭侠和原子侠电影,观众们只会哦,然后说:这是DC版的鹰眼,DC版的蚁人嘛!
华纳给电视剧版闪电侠任务就是,提前抢占剩余不多的题材故事系列,避免自己的优秀故事被再次借鉴完!最大的标签不能丢!这是什么标签?没错!就是平行宇宙世界!N52漫画DC就有52个地球,只有闪电侠才能发现这个世界,好了,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华纳不直接拍电影版闪电侠呢?
三点原因
1.题材标签已经丢失,而且题材不讨喜,福克斯X战警和复仇者2已经出现快银。
2.风险过大,绿灯题材前车之鉴。
3.华纳无暇他顾,2014年到2016正在拍摄BVS,SS,WW以及JL。
相同的标签下,DC要推出自己的超级英雄就更加困难,比如,DC要拍闪电侠,就不得不考虑观众会拿快银和闪电侠比较,所以,拍漫威的标签只会让其成为漫威的复制品,不会给观众留下好的印象,这也就是先驱者的好处。所以WW大爆,这就是DC明智的选择。WW的标签就是:第一个女性超级英雄电影和古希腊女战神角色。
平行宇宙这个题材本来就属于DC开创,为了避免丢失这个标签,DC决定先用电视剧改编此类题材,抢先占领这个标签,再用电影加以打磨剧本,就不难理解了。电视剧版的闪电侠提到了多元宇宙,也就是说,地球并不是唯一的,DCEU也属于平行宇宙的之一,只有电视剧闪电侠才可以发现这个平行世界,各位观众想想,两个版本闪电侠某一天冲破神速力汇聚在一起,一个是电视剧版GG,一个是电影版E妹,这才令粉丝激动人心。
上述猜想在20162017已经论证
1.奇异博士编导探出口风:奇艺可能打开多元宇宙
2.BVS抢先一步展示了蝙蝠侠梦境:不义联盟
3.CW经过几年的铺垫,终于正式四剧联动,无限地球危机替华纳抓住了这个题材。
————————分割————————
过去的秋季档对DC来说收获不小。一口气新播出了个4新剧:《哥谭》、《女超人》,《明日传奇》和《闪电侠》,其中《哥谭》和《闪电侠》的口碑反馈和收视率尤其不错。再加上已经到第4季的《绿箭侠》,DC已经有了5部剧集的江山。随着漫威《特工卡特》《夜魔侠》的出击和《神盾局》的步步走高,两大公司在电视小屏上的对垒也日趋紧张。
先谈谈目前电视剧DC宇宙系列评价最好的美剧:哥谭豆瓣8.7>>闪电侠7.7>>绿箭6.7>>女超人6.1>>明日传奇5.9(呵呵,神了,差一点成了等差数列)
《哥谭》不是简单的蝙蝠侠TV版。它是前传又不是;主角不是蝙蝠侠。故事的设定是小韦恩还没有成为蝙蝠侠的时候,男主是James Gordon戈登警长——将来蝙蝠侠最重要的伙伴和朋友。他不仅需要与控制整个城市的犯罪集团做斗争,也要同时反抗无处不在的警局和政府腐败。并且,布鲁斯韦恩父母被杀的案子也是戈登负责。另外,一些将来的重要角色如猫女和企鹅人也会以人物起源的形式出现。所以,正是因为成年后的蝙蝠侠不在这里,DC和华纳才开了绿灯。这样既聪明地绕过了真人实体化带来的潜在弊端,又借用了老爷的名气。再加上这个角度其实早就有粉丝了。犯罪漫画家Greg Rucka 和Ed Brubaker的《哥谭重案组》(Gotham Central),讲述的就是蝙蝠侠还未出现前的那些罪案。
这样做的好处
首先,从创作上因为没有那么一个庞大的形象存在,讲故事也方便多了,可以脑洞大开,反正是从新创作,欺负观众也不知道那一段故事。即便是一些耳熟能详的人物和情节,也有很多秘密或者背后故事可以补充。
其次,蝙蝠侠让位给其他平常是配角但又是系列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蝙蝠侠缺失造成的品牌脱离感,也给了DC捧红其他角色的机会。你有大把时间跟着猫女成长;或者探索Edward Nygma怎么就变成了谜语客?正是这些篇幅和挖掘让《哥谭》如此好看。实际上企鹅人的热度已经起来了。还有平常被忽略的角色比如“鱼妈”Fish Mooney也让各个出版社都想出关于她的作品了。
最后就是在诺兰之后,蝙蝠侠在几年内不会有自己的电影了(联合其他人物出现,比如《蝙蝠侠大战超人》)。所以,小屏放映帮助维护了这个IP的热度. 。
绿箭侠这个人物本来是公司给予一般期望的一个角色(DC的赌注更多是在超人和蝙蝠侠身上),但是《绿箭侠》剧集的表现大大超过预期,甚至超过同样在CW电视网络播出的《吸血鬼日记》和《邪恶力量》,成为了该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电视剧。这对DC来讲简直太棒了,因为在漫威持续霸占超级英雄市场的时候,DC太需要这样一个给力的新鲜摇钱树了。而新播出的《闪电侠》也不甘示弱,已经播出的剧集收到了广泛好评,收视率也不错。闪电侠在开播自己的剧集前,就在《绿箭侠》中出现了两次,并且客串和现在都是同一个演员。在《绿箭侠》第二季的第八和第九集中,还没有成为闪电侠的Barry Allen出现且救了绿箭侠一命,还送了一个绿色的眼罩给他,甚至在绿箭侠的剧里就完成了闪电侠的转变——看完再看闪电侠你就会发现连场景都是一样的。而在《闪电侠》试播集里,Barry Allen也是第一时间去找了绿箭侠求指点求安慰。
DC对于这种发展最大的野心莫过于创建绿箭侠闪电侠这个宇宙里的“正义联盟”。有点像漫威的复仇者联盟的组建,并且漫威和Netflix正在合作开发五部剧集,第五部也会是前四位英雄的集结形式。对于DC,同在一个宇宙空间的好基友绿箭侠和闪电侠是组团维护正义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最后谈谈为什么DC决定抛弃电视电影结合?
很简单的道理,我们先假设华纳同意电视版绿箭和小闪加入DCEU,然后呢?单独的小闪的电影还怎么拍?难道要把电视剧的雷电劈巴里的剧情剪切到电影里?然后在电影里说:抱歉,各位老伙计们,想看所有剧情去看CW电视剧吧。拜托,电视剧只是小众市场,电影才是真正各位英雄荧幕巅峰。同理绿箭也不可能加入DCEU !华纳怎么可能让电视剧中毫无吸金能力的演员演绿箭,黑金丝雀和死亡射手?8月死亡射手选角威尔史密斯正式说明了这一点!过早的电影电视剧同一宇宙不仅对DC毫无用处,还有可能会砸了这块金字招牌!CW能担当得起拓展宇宙的重任吗?显然不能!
在另一个世界,06年的《超人归来》是05年的《蝙蝠侠:侠影之谜》的延续,这两部戏联合开启了DC宇宙的大幕,并且领先于漫威。。。卡!回到这个世界,这些没有发生。诺兰的蝙蝠侠系列帮助DC重燃了旗下最重要的角色之一,但是他的三部曲强大到成为了外部无法入侵的自有体系,其实是斩断了DC搭建“宇宙世界”的机会。其他的DC电影又没有强大到可以支撑。直到2013年《超人:钢铁之躯》的成功,给DC宇宙铺垫了基石。最近的一个拓展就是2016年的《超人大战蝙蝠侠》(一样的超人,不一样的蝙蝠侠,也说明了《钢铁之躯》的作用)。
那么刚刚迈出第一步的DC宇宙要不要结合电影和电视呢?漫威可是这么做的。比如,漫威的寇森一直都是同一个演员在演,从第一部《钢铁侠》到《复联》再到《神盾局》。DC之前的态度是 “保持分开”,比如2018年的《闪电侠》并不是现在在电视剧中出演的Grant Gustin.
但是,DC的创意老大Geoff Johns近来改了口风,说电影和电视世界可以“并行”,并且是“多世界同时存在”。虽然是暗示了可以结合,但是“多世界”也强调了和漫威的区别——漫威目前的主要作品还是都在同一个世界,独到的是对同一条发展线上不同人物和时间段的梳理,以至于产生了观影顺序的话题以及N多神盾局和电影互为交叉的剧中彩蛋。
最后,不像漫威是电影成功后反哺电视剧,DC的电视剧推出的人物若想拍电影,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来扩展和巩固粉丝群。但是预测最终电影电视的结合是肯定的,毕竟电影的影响力还是要比电视大,走上大银幕才是这些超级英雄们的人生新巅峰。
最后谈谈DC电视对DC宇宙的贡献
具体到扩展电视这一部分的宇宙空间和粉丝基数,DC还是采用了最方便和有效的办法:在一部已经播出,最好是成功的剧集里介绍新角色,时机成熟再做衍生开发。前面说过绿箭侠和闪电侠的基友之情。目前在《闪电侠》里出现的角色“火风暴”(Firestorm)就被列为开发潜力股。值得注意的是饰演火风暴的演员是饰演绿箭侠的演员的堂弟。。。堂弟出演堂哥好基友主演的作品,也是醉了。
小屏的灵活和实验性也让DC可以借此推出一些不太有可能上大银幕的人物,比如《康斯坦丁》里面的幽灵Jim Corrigan和命运贤者(Doctor Fate)。DC以此希望能够刺激观众,希望能有人对这些角色感兴趣并且成为粉丝,再有动力产出一些饭制的作品,刺激更多的人,知道市场够大可以承载这个角色更多的内容。
这些人物的火爆可以蔓延到其他市场,比如图书出版。《绿箭侠》里的Diggle现在已经要出现在漫画里了。其实他本来在剧中也没有那么重要,但是因为表现太好简直不可或缺了,闹得漫画作者画的时候都觉得有必要把他加进去,终极形态是将这些有人气的选手组队作战,建立不同的联盟和小宇宙。前面说过好基友绿箭侠和闪电侠的交叉,更有新闻指出下一阶段的作品Teen Titans少年泰坦也有和绿箭侠交叉的潜力——Nightwing(夜翼)可以在绿箭侠里出现再去引领少年英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