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事儿》的观后感10篇
《破事儿》是一部由彭浩翔执导,陈冠希 / 杜汶泽 / 钟欣潼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破事儿》观后感(一):很有意思。。。
不可抗力:手法很有意思。夫妻两个,沟通才是最重要的,相信所谓的默契只能造成更大的误会。
功德心:很短。郑融很PP。说实话,陈冠希很帅。觉得想说的是:一件看来很小,很无聊,甚至是坏坏的事,也许初衷是好的。
德雅星:很酷,里面的对白也是充满讽刺和隐喻的意味。故事本身没有太多感触。。。
尊尼达:冯导客串那段真是太赞了。人物个性描述的很夸张,故事很搞笑。
作节:轻轻松松用了个倒序。从头到尾都很搞笑。虽然不明白这个故事想说什么理,也许是万事开头了,习惯了就好*_&。。。
增值:描述了一种生活。里面很多细节都充满了暗讽。杜汶泽演的很好,而那个mm其实不必脱那么干净还总在镜头前晃来晃去的(恩,来到大陆后果然害羞了...)。
大头阿慧: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待人真诚,充满诚信的人会有好报的。也许两位主角应该来回顾回顾她们演的这段戏了。。。
最后,彭导真的很有才。。。
《破事儿》观后感(二):小事儿。破事儿
很爱彭浩翔 从他是个DJ开始
大丈夫等戏是看过N遍也不厌
果然 有惊更有喜
先说演员
杜太田小姐一脸正经的爆粗 和陈辉虹的IQ博士主题曲 笑得我大拍桌子
忍不住一边看都一边说 ‘唔系啊嘛杜汶泽。。。’
关于故事
过着自以为是的生活
以为相爱 以为对方能满足 以为自己很优秀 以为大家相安无事 以为自己幸运
都是些小事儿
这一秒以为是不值一提破事儿
再说音乐
不说那么多
因为 我最爱的是片尾曲
一听那个开头 血脉沸腾
怎样都不会想到 会用全职杀手广播剧的《BEAUTIFUL NIGHT》做这结尾
完全是中国教育的真实写照嘛!杀手做事前还在背理论,我们就业前都在背理论;杀手杀人变成了闲聊,我们读书变成了养老;还有最后闹钟一响就杀手收工,我们则是高考考完就收工了- -
我现在就在背理论,万恶的TCFL教学概论,今天又该通宵了!那课件有390+页,都是老师ctrl C,ctrl V的杰作,我还得辛辛苦苦的一页页扫荡。可是,我好像一直都在搜歌听啊,还有刷豆瓣,MD叫你手贱上网!然后就是等明天睡个懒觉赶考去,考完马上帮她通通忘掉- =恩,其实我有个影子,长得和余文乐演的杀手好像……
至于其他故事。
《不可抗力》——让我好害怕以后的生活也是一出那么喜感的悲剧。精神的麻木不以意志为转移,就算心理医师也无法利用好他善用的小把戏。
《功德心》——虽然我立志成为夜店动物,但是夜店多怪胎。无论是现实和电影都给我上了这么一课。恩,很能治愈迷途少女,括号,我这种类型的。
《做节》——教育片。我还能说什么,就是这里性别歧视的意味有点重,我只觉得好不公平。女的会被噎死,男的永远不会被闷死……
《大头阿慧》——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如果可以什么都不计较的爱上一个人,和他结婚,为他生孩子,真好~因为一开始,谁都不知道潜力股长什么样。
《增值》——现实还是那个现实,功利还是那个功利,所以别一厢情愿的犯傻,你想救人,人家还不乐意呢!不过后来,还是蛮感触的,走上这条不归路的人们只能把筋腩面当做小资的消遣。
《尊尼达》——二B机制影响着每个人、每个企业。由此引发了各种二B事件,就像被中国式教育的杀手……
《破事儿》观后感(四):联想
一共7个故事
功德心和尊尼达就是陈冠希和余文乐,香港年轻一代的朝五晚九。略现怪诞的情节乃是现代派常用的套路。女人和便池?腊肠希的隐喻。
做节和不可抗力:性生活很重要,弄不好要出人命滴,婚前婚后都一样。问题是:怎么会让精子给噎着呢?
德雅星:喜好影射之学的同好可以轻易看出,德雅星就是香港,不同只是它的命名权不是骗来的。天朝上国,地大物博,赐它便是。什么又是香港人的原罪呢?看的时候想起了《关于来洛尼亚王国的十三个童话故事》。
大头阿慧:让钟欣桐同时扮演德雅和大头阿慧不是没有道理的,生活只有现实和非现实,没有虚假和真实。存在即被感知。重要的是它发生了。
《破事儿》观后感(五):彭浩翔那所谓无所谓的破事儿
我们这辈子谁知道是不是也是那么一堆堆大大小小的破事儿组成的一篇又一篇的华丽乐章呢。相反地人们大概就是喜欢这么反反复复地倒转折腾自己,一会要装深沉闷骚;一会要娇柔做作的;一会又要喜极而泣悲伤电影的。我们坚守命运又不屑命运,到最后说不定依然是两手空空。既然这样整天患得患失地干嘛,来由己去由人,人活着本身不就是一种幸福吗,OK
彭浩翔的电影看得不多。《AV》和《买凶杀人》都是拜主流媒体的宣传,而获奖的《伊莎贝拉》我还真是怎么也看不懂。不过却很喜欢杜汶泽这个“特型”演员抽烟的形态。至于《破事儿》不存在介绍的必要,每说一步都是剧透。至于分析评论,我靠彭小胖子的电影还要被说得上纲上线,我倒是个很成熟的成年人嘛。我才不管反讽,暗示什么的,至于性主题,差不多成了我看彭浩翔的理由之一。只要自个儿独乐乐就行,装作一本正经地紧绷着抽筋脸,什么破德性啊。
昨天看11月的《看电影午夜场》,小胖子专栏题目是《给初拍短片的同学点意见》,恩内容不错挺实在一共14点意见。我只是一看看片儿打打酱油做做俯卧撑的路人而已,从没想过也有本事拍片。我曾经严肃地开玩笑对我上铺说,你丫就等着做我翻拍的《一个人和他的猪》零片酬男一号吧,哈哈。看了彭浩翔语录之后,我突然想到了这个:是不是所谓的导演是不是和那些所谓打着搞音乐实质是搞女人的一样,多了不要去了,更雷的是还打着搞实验音乐的破口号。彭浩翔的黑色幽默的确很搞,“旁白于短片制作人来说,就像大麻,得注意份量别太多,也不要抽得太密”,“把所有的电影理论,都留在酒吧泡女生或在课堂时讨论。因为一到了拍摄现场,就是彻底的街头智慧...” 最后他说:“导演在未完成拍摄之前,不应该去追求女演员,除非你肯定能把她追到手,也确信泡了她之后,能令她的演出更加专心和提升其演技,更要肯定你不会在拍摄完成之前跟她分手,或给她发现原来你已经有个同居三年的女朋友。”不过这个论点他最后删除了,因为说不定这也是个帮助拍摄顺利的方法呢。
看彭浩翔的电影,挺傻乐的,就是那种简单,市井,平凡的快乐。就像是《增值》里的杜汶泽所推崇的“简单”。什么是简单,做简单的人,处简单的事。97年后香港电影就看彭浩翔,我越来越认同这句话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f05ec0100bex0.html~type=v5_one&label=rela_prevarticle
《破事儿》观后感(六):造化弄人:评彭浩翔《破事儿——大头阿慧》
这部影片正如它的名字一般,讲述了都市年轻人们的种种生活琐事,都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破事儿。《大头阿慧》,不似《做节》中对宅男性幻想描述的低俗下流,没有触碰像《充值》中暗娼交易那类有违法理的人性不齿一面,也没有《尊尼亚》中那种脱离现实的荒诞风格,但却为观众窥探了一个女生的内心的“小九九”。阿琪的生活因为有了阿慧这个突如其来的朋友变得异常“忙碌”,人生导师的身份使她从未真正把阿慧作为挚友看待,面对阿慧的不停问询,阿琪要么搪塞其词,要么有意无意地避开,有时甚至为顾及自身利益不惜劝阿慧走向未可知的人生轨道。阿慧的“傻”,使她误认为阿琪对她是真心一片,说的话都是为她着想为她好,所以一次次的行为动因都是源于阿琪的只言片语。阿慧越是人生得意,越是觉得阿琪是命中贵人,但其实她一直活在对美好友谊的构想中,只不过她实在命好,阿琪的“自私”恰巧成了她实现幸福的助推器。我们常说“傻人有傻福”,说的就是阿慧。阿慧胆小怕事,不敢畅想明天,总是问别人自己该如何动笔书写人生,但就好在她有个点儿背的“塑料花友谊”好姐妹,人家让干啥她干啥,巧的是阴差阳错最后真的压中宝了。看完这小段,我念叨最多的话就是,要是阿琪当初把钱借给阿慧去打胎,恐怕听着陈百强去世的广播哭的那位就是阿慧了。阿琪的痛哭流涕,表面是铁杆粉丝对偶像的吊唁,实际是自己对那段美好青春的追思和一步错步步错的悔恨。还有阿琪自述第一次打强仔,只因为看到了他打篮球,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把她迷得七荤八素的渣男,那个成全她连婴儿车都买不起的孩子生父。
故事从1988年开始讲起,导演用李嘉欣夺得香港小姐这一娱乐事件暗示给观众,用陈百强一曲《再见Poppy Love》开启叙事,并把陈百强作为一条叙事线索贯穿始终,从最初两人为唱歌比赛变得熟络,到阿琪谈起陈百强日本演出而促成日本之旅,到陈百强之死引发阿琪情绪点之爆发,再到最后两人久别重逢时,同样的歌,同样的合唱伙伴,同样的舞蹈动作,却不同的命运。两个主人公的命运紧紧贴合着时间流舒展开的格局,相互平行又相互对比地呈现出来。两个人生命中重要的时间点刚好彼此重合:阿慧被修车工飞鹰表白,而阿琪正好痴迷上驰骋赛场的篮球男;阿慧意外怀孕急需花钱打胎,而阿琪恰好存够一笔钱准备和男友赴日旅行;阿琪怀孕惨遭抛弃且无钱打胎,不得已生下儿子,而阿慧与飞鹰感情愈加巩固,飞鹰工作愈加勤恳有所成就,有了能力便主动要了二胎。可以说,阿慧的生活越过越好,阿琪的日子就越过越差,导演设置同一条时间轴,而两人却从时间轴的原点分别朝着正负相反方向前进。这其中,导演在交代阿慧飞鹰之后幸福生活的叙事方式十分巧妙,他运用了类似《罗拉快跑》中用定格画面来交代人物命运的重要时间点的方式,让一张张照片出现在画面上,像放映幻灯片一样,达到了暗示阿琪与阿慧之间的距离感和时间省略的表现效果。
导演用阿慧阿琪两人的每一次交谈来推动叙事,是剧情的情节点和两个主人公命运走向的关键。比如,第一次夜晚通话时的情景,导演拍摄两人不同的卧室布局,并借助阿琪口吻的旁白,交代出两人不同的生活背景,阿慧孤独自处,而阿琪与弟弟挤在同屋,很简练地点名两人或因生活空间的大相径庭所形成的不同性格,阿慧因亲情的缺失心理上孤立无援,而阿琪或因个人空间不足而对弟弟心生芥蒂(从镜头上摇拍暗示弟弟手淫这种与阿琪女性身份相抵触的场景,以及之后那次打电话时对弟弟的呵斥可以看出),从而对他人也总不愿敞开心扉。而导演巧妙地运用这种打电话的方式将两人从空间上分离开来,从根本上给人造成两边的疏离感,更能说明人物关系的暧昧性。当两人处在同一物理空间之时,如篮球场旁、天台上、厕所里等,阿琪对阿慧的建议都是阿慧做出最终决定的根本原因,阿琪自己也将因此获得一定“解脱”和“成全”,从而为之后的剧情做好铺垫。两人或是近在咫尺,或是隔着一条电话线,但不论是同个空间,还是两个空间,两人的命运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这样,另一个就只能那样。同时,旁白的运用仿佛增添了第三空间的讲述,处在故事时间线之外的时间维度上。借助阿琪的回忆去窥视故事中的人际关系,使观众获得充足的上帝视点。
原著小说短小精悍,作为影片的母本,情节结构上别无二致,但是在一些细节上没有过多的描写,而改变后的电影文本却充分地对小说的一些空白进行了填补,把一些一笔带过的描述加以银幕化再创造,给予观众合理的解释。小说中通篇仅靠阿琪口吻的陈述和一些对话进行情节的铺展,而影片中提供了陈百强这一条叙事线索将时空的转换和人物的行为动机、命运发展相联系起来,比如二人KTV排练歌曲、阿琪日本之行的缘起、阿琪为陈百强之死痛哭流涕、两人重逢后的再次合唱等,同时陈百强的情歌在一定程度上渲染了人物的情绪;小说中没有具体情节来建制阿慧没有主见的性格,而影片中非常巧妙地利用公交车内阿慧问阿琪自己晚饭吃什么的一场戏来进行体现,导演技巧目的明确、简捷高效;小说中没有描述阿琪的家庭背景,而在影片中却增加了弟弟一角,与阿慧的成长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电影中添加了阿琪打孩子的自述,表现出她对往事的不堪回首和抗拒。此外,影片中还出现的阿慧恋爱细节、厕所测孕,阿琪取款机前犹豫、阿慧拍结婚照,毕业生聚会一幕等诸多内容是小说中没有的,是导演重新安排的,使得故事更为饱满。
然而,影片也并未完全涵盖小说内容,导演酌情进行了删改。阿琪浴室镜子前自言自语对阿慧的不满这一情节被去掉;阿慧流连游戏厅结识印刷厂工人,而电影中阿慧则是被修车工追求,人物身份被改写得更具有底层色彩;阿慧理性拒绝追爱,而电影中却没有那么干脆,阿慧一时害羞离开并事后询问阿琪意见,这样安排更符合人物性格,也更体现主题;还有像改写阿琪男友足球守门员的身份为篮球运动员,这对整体框架没有过大影响,但是不难想到,篮球场远比足球场小得多,可以拉近阿琪和他的距离,人物的互动感更强。此外,两种文本最不同的一点是,小说中阿琪打胎并孤独地当了一个会计度日,而电影中阿琪遇到和阿慧无钱打胎同样的境遇,把孩子生下来,过着十分窘迫拮据的日子,这样把两人的生命轨迹的相似性大大加深,从而使生活品质上的差距形成更大的悬殊,人物对比十分强烈。
《破事儿》观后感(七):彭浩翔与艳照门那堆破事儿
早先看到有网友在恶搞艳照门,说这件事的幕后黑手就是彭浩翔,列举出彭过往电影中的种种那般,八得似模似样。一笑而过之后忽然看到《破事儿》,七个故事被和谐掉两个,好在剩下的五个故事依然活色生香。看得时候看见哪一个桥段都心存疑虑仿佛似曾相识,看完以后心下居然也忍不住想,丫的艳照门这件破事儿,彭浩翔是早就知道的吧?要不然真是神仙了,哪能一猜一个准呢。
一开场就是腊肠小希同学在本色出演勾女绝技,看美女时那小破眼神淫荡得……对不起,我又想到那些画面了。——在戏里小希同学用那所向披靡的腊肠清洁了一个又一个的公共厕所,在戏外小希同学又用那无坚不摧的腊肠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公共……哦不,是美女,不得不说是异曲同工之妙啊。最绝的是在戏里小希同学认为他的做法很有公德心,在戏外大家也认为小希同学的做法很有公德心,多少淫民在指着小希同学的照片过年啊。到了第二个故事“做节”,我们就越发怀疑彭导是在借电影隐晦地说事了,彭导咋知道现在流行BLOW JOB呢。还有,KIRA大年三十放了图,昨天情人节又放了图,不会是KIRA大人也想做节吧……
我承认我看到“大头阿慧”里钟阿娇出场的时候又分神了——哎,阿娇啊阿娇,真的不是我不原谅你,是我实在没有办法再面对你。直到看到在戏里演她老公的麦浚龙。刚刚看到娱乐新闻说这俩人戴了同样的戒指,似乎是公开承认恋情了。当时就在想相士说钟阿娇同学今后未必前途尽毁,反而有可能嫁入豪门,心想她以后不会是嫁给麦家公子吧。如果是真的,又可以为彭浩翔的无敌预言功力添上一笔。目前最能证明彭导眼光犀利的是钟阿娇在电影里也是本色出演,懵懵懂懂地就婚前性行为并且怀孕了,直至若干年后还把只是敷衍自己的好友认作真心成全自己的主,端的一个很傻很天真!很傻很天真!
我估摸着阿娇现在能勇敢地站出来笑对人生笑对媒体笑对观众,怕是在家里重温了N遍自己演的“大头阿慧”,往浅里说这是一个现代版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说真的整个电影看下来我最喜欢的故事也是“大头阿慧”,看的时候就在想,如果邓丽欣演的阿琪当时无私地把自己存下来去日本的钱给阿慧堕胎,今后她们的人生与既已发生的现实相比,该是多么地截然相反。——阿慧拿了钱去堕胎,于是没有嫁给麦浚龙,阿琪因为没了钱,于是没有去日本,也就没有和男友发生关系,于是没有怀孕,就算怀孕也有钱堕胎(本来有九千多,借给阿慧五千自己也还剩将近五千)。按照这样的发展,照她们的性格来看,应该还是阿琪过得比阿慧好吧。可是人生往往有时就因一句话、一个选择而与出发点大相径庭,往回看的时候阿慧依旧懵懂,而阿琪却看得分明,可是看得分明的人却偏偏没有懵懂一世的人幸福,这是个什么道理。你可以说是天意弄人,也可以说是自作自受,可是人生就是没个准,当时当地的自己哪有办法。偏偏这种事又没法后悔到痛彻心扉,而是如一个拳头打在棉花上那般的痒酥酥。
阿娇怕是也在想,虽然自己的现状是极尽荒唐,但今后的事朝什么方向发展还没什么定数呢。看了“大头阿慧”我都觉得相士说的话未必没有道理。再想想我自己呢。话说最近年级上又有几个人结婚了,虽然不是很熟的人,遥远地听到这些事都心里一寒。——终生大事呢,就这么敲定了啊。。而我还在这边收压岁钱。以后会怎么样,真是不敢想。不过彭浩翔在电影开篇有一段字幕打得好:“我们活在都市里,一切来得快,去得易。悲欢离合,总是百味分陈,花开花落,缘起缘灭。尘世有几许何堪动地震天,一切还不过去似微尘,生死爱欲,恩怨情仇,回头再看,都不过是一堆破事儿。” 期待一切因果成为破事儿的一天。
《破事儿》观后感(八):上帝给世人开的一场玩笑
我们活在都市里,一切来得快,去得易。悲欢离合,总是百味分陈,花开花落,缘起缘灭。尘世有几许何堪动地震天,一切还不过去似微尘,生死爱欲,恩怨情仇,回头再看,都不过是一堆破事儿。——《破事儿》
每当人类一思考,上帝就会发笑。人生,不过是上帝给世人开的一场玩笑。我想,这就是彭浩翔想表达的主旨吧。有些爱情可能在误解中覆亡,也有些是从误解中萌芽。其实,又岂止是爱情,不同的情感在不同的误解中衍生出不同的缘分。我们理所当然的康庄大道可能走得崎岖无比,那些我们眼中不屑一顾的小道小径,却意外地走得平坦快捷。在我们生命中,就不停穿梭著这类叫人哭笑不得的破事儿。
人们最是无法预料的,是缘分。爱情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我们身边不停上映著各式各样的爱情小故事,当事人呼天抢地,但对擦身而过众生世人来说,还不是去似微尘的破事儿。爱恨情仇,纵有切身之痛,旁观者亦不过一笑置之。如何撼动天地,都不过别人的故事。
这世界,到处也有面善路人,或许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恍惚地面对世界,笔直地面对自己,要决心忘记我便记不起,是对生活的最高姿态。毕竟,努力坚毅上进这才是人生。至少在上帝这场玩笑中,我亦笑得很高兴。因为我们有太多的面具,掩饰生活的空虚,到底不过是一场误会,我们又有什么可悲。
《破事儿》观后感(九):娱乐满点,深度一般
影片由7个小故事组成,故事之间没有联系,所以被某些人称作“小品电影”,我觉得相当恰当。虽然没有大制作,但是明星确实不少,并且延续了彭浩翔一贯的风格,很值得一看。
七个故事一个个看。
一:不可抗力
一上来就是一个比较有趣的故事,YY的画面比较无厘头,但是内容还是相当现实的,一对夫妻,虽然同床共枕,却没有心灵的交流,如同中间有一条巨大的鸿沟。故事很短小,但是讽刺效果一点也不差,同时也有很多值得让人深思的东西。
二:公德心
本来这应该是七个故事里面最差的一个,但是很幸运,我在cgx事件后看的这个片子,意义绝对不同了。cgx在片中扮演一个自称有“公德心”的人,现在看来别有味道。不过这个故事还是7个里面最差的,所幸时间非常短。
三:做节
最好的一个故事。陈奕迅老实巴交的形象出演这个有点猥琐的角色效果非常好。故事一开始还算正常,后来就有点恶搞了,结局也很讽刺。
四:德雅星
算的上是一部“超低成本科幻片”了。故意弄成老胶片的效果,蛮有趣。内容一般般,但是结局挺经典——仿佛这个星球的名字,跟他们的生活空间一样,是透过欺骗而得来。至于最后的那几句话,依然是无厘头风格。
五:大头阿惠
cgx事件的女主角之一的阿娇主演的,加上另一个美女邓丽欣,这就是看点了。一开场就是一段恶搞的歌舞表演——阿娇和邓丽欣穿着老式的校服跳着热舞的场面然人觉得很可笑,但是后面的故事却走向煽情。虽然这个故事时间算是七个里面比较长的了,但是素质只能说一般,亮点不多。
六:增值
这小片段可以说是《大丈夫》的后续,影片中也有暗示,包括演员都基本一样。虽然只是一个***的故事,但是却流露出温情,感动算不上,不过至少不做作。感觉彭浩翔的电影里比如《av》和《买凶拍人》里面的av女优,这部里面的小姐,都是刻意的美化了,而那些“正常”的女人们,却都或多或少有不正常的地方。不过碍于时间,这个“续篇”还是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比较可惜。
七:尊尼亚
这个算是《买凶拍人》续集吧,可惜这个结尾有些让人失望,唯一的亮点是冯小刚,真的是内地喜剧大师和香港喜剧导演的一次成功合作,让人看到喜剧片新的发展方向——国产的相声似的台词配上无厘头的剧情。余文乐就让人有点失望了,不知道要说什么。
看这部片子,不要用大片的眼光来看,只求休闲一笑,应该说是非常不错的。
《破事儿》观后感(十):生活就是那么堆破事儿
七个故事。讲述琐屑的人生。
不可抗力。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应该会心一笑吧。最有趣的是那只四脚朝天的青蛙,那个画面一蹦出来,肚皮都笑破了。仔细想想,男女之间还真是那点破事。两性之间有根深蒂固的差异,再亲密的两个人也会有不搭界的时候。何必又去计较那么多,在某些事情上可能人自私点反而会更好些。
公德心。陈冠希出演,不停的说他有公德心。讽刺的意味。但这个故事其实没看懂。
做节。如果不可抗力说的是成熟的居家性爱,那么做节就是青涩的初恋性爱了。还是男女那点破事,这次是关于索取和补偿。最后女友成了鬼,还仍然记着作为女人的义务。压抑。
德雅星。完全没看懂。
大头阿慧。这个故事其实拍成一部电影都没问题。两个好朋友不同的人生道路。不能算阴差阳错,也不能算是戏剧化,似乎,也不能算是蝴蝶效应,连用人生态度都不好解释。一个女人的幸福生活来自于自己的没头脑和好友没有恶意的欺骗。当学友重聚两位合唱起当年一起练过的歌的时候,又会突然让人唏嘘不已。人生的年华顷刻间流逝,令人无法把握,也让人捉摸不透,也许根本没什么道理好讲。这个片段最让人感动的一幕是阿琪在收音机里听到陈百强的死讯时,在自己一边玩耍的孩子面前,终于忍不住失声痛哭。其实,她若不哭,我都要替她哭了。
增值。一个不错的故事。嫖客和妓女之间。赤裸裸的金钱交易。可就是在这种冷漠公平的交易中,却也会偶尔闪过一丝温情。我不知道阿泽和小姐在做爱中得到了什么,会有怎样的感受。可是温情就在完事后阿泽的一声“你感冒了吗?”中慢慢开始滋生。在阿泽反复试着输入密码的时候,两个人并肩坐着,像情侣一般,小姐更是轻轻的把头靠在了阿泽的肩上。之后,阿泽开着车,也去了小姐常去吃的那家牛肉面店。如果在阿泽吃着面的生活,门外能够闪过小姐的影子,那也许真的会更加令人温暖。人与人之间,毕竟,还是人与人。再黑的夜,也会偶尔有星星点点的光亮闪过。但是,也仅限于此,谁又会相信阿泽和小姐之间会真的暗生情愫呢。
尊尼亚。我不太喜欢这个故事。冯小刚的客串稍有些意思。无他。
电影《破事儿》以漫不经心的口吻告诉我们,有的时候对生活不用那么较真,就那么一堆破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