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街口》的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街口》的影评10篇

2018-08-04 02:47: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街口》的影评10篇

  《街口》是一部由王晶执导,吴红青 / 杨珊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作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街口》影评(一):给我细腻,给我厚重,给我整片天空

  晚上去看了学校金字奖入围学生作品展映。

  开始看了四个短片

  最喜欢我同学高嫣沁的作品《OZ》。

  是一部实验作品。

  很多试验作品是没有内容空玩形式

  但是她的作品里有,

  即便看起来眼花缭乱,还是能感受到内在的逻辑

  以及某种明亮幽默东西

  然后是一部剧情长片,两小时二十分钟,

  是我们学校文学研究生王晶的作品,叫做《街口》。

  特别特别好,一下子就把我抓住了。

  是讲山西一个县城戚县的一所高中

  两个帮派(天地会和龙帮)小混混纠葛

  天地会这边的是崇拜狐狸父母长期不在家的老大红伟,

  从小被欺负只想打人求一个爽快的二宝,

  龙帮这边是为非作歹兄弟俩,

  仗着爸爸县里有钱的人非常嚣张的张小龙。

  在中间的是看起来纤弱其实主意很定就是不入会的小波,

  小波的朋友开碟店的贾鹏飞,

  以及父亲被张小龙爸爸整倒在外不回的好学生冯冬。

  当然也有女生

  小波喜欢广播里的散文作者林红,

  但是林红一直暗恋好学生冯东,

  冯东喜欢的是林红的好朋友从太原来的时髦爽快女孩小芳。

  红伟的女人叫杨晓霞,她在画室画画

  碰巧张小龙也喜欢上了她。

  人物众多,丝毫不乱,是一部群像式的作品。

  感觉得出结构像杨德昌,

  每组人物都紧密的勾连在一起,

  但是毫不做作,非常自然

  当这两边的矛盾累积越多,你知道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但是故事安静的走着,一点也不慌乱

  那种张力是剧作本身的。

  有些剧情是可以预料的,比如最终的暴力行为落在冯东身上,

  比如小波和林红一起去坐火车

  但是很多细节,给予这些混天混地的孩子特别闪光的东西:

  比如那一段,看起来最坏的龙帮哥倆,

  弟弟和小芳说自己的故事,坐在自习教室楼下的暗处,只能听见声音

  说他们如何讨厌爸爸,直到有一天,别人说,什么样的爸爸就有什么样的儿子

  他说:“我们才知道,我们也变成了他那样。”

  比如那个纨绔子弟张小龙,永远显摆父亲和父亲的钱,

  他在画室里讨好那个他喜欢的杨晓霞,

  表情是那么小心翼翼,又有点眉飞色舞,全然不见了傲慢

  玩具得逞,他蹲在地上说,他找遍了所有的店,才买了那么一个礼物

  他的画板还在那里,上面画着七龙珠里的孙悟空

  当年小车图片,我最喜欢其中一张:

  是云朵和天空,上面写:“给我细腻,给我厚重,给我整个天空。”

  我特别喜欢,希望自己的作品能达到这个水准

  今日我看到的这部电影,已经达到了。

  我觉得精密的编织一个故事并不难,

  难的是能融入自己的生命经验,并且不着痕迹

  看这部电影,让我想起我的高中生涯:

  学校的广播室,放音乐和朗读散文,

  在满碟子碟壳的碟店租碟片,

  放学一起回家,晚自习铃声开始学生陆续进入,

  从来没有坐过火车坐到邻县只要十分钟,

  那些自由散漫吊儿郎当有点羡慕的坏学生……

  好的电影不但能让你想起自己的人生

  还能深信那些并未体验的人生:

  包括打架,包括打台球,

  包括在昏暗的画室学画,老师拖着拖鞋题踢踏踏……

  在那种电影的气质中,

  你所经历的和你没有经历的,

  全部融成一片,你相信这些就是你自己的生命中的一部分

  电影并不像《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那么惨烈

  大概因为编导是女孩子缘故

  暴力都不是那么充分,血腥,而仅仅是一个手段

  而这正是我喜欢原因

  我是一个暴力承受度很低的人。

  结尾我也很喜欢

  开除的学生从外地回来了,带回了从未吃过的批萨饼,

  并不甘心的姐姐还是嫁给了书记的儿子,

  家中张灯结彩妈妈忙碌婚事

  听见外面的鞭炮声,两个少年出外看热闹去了,

  只留不知何时拆去的小院子里,一切如旧,

  只有时光静静流过,那么安闲。

  这些少年的命运并没有惊动什么,

  在他们之前,很多青春这么喧闹过,

  在他们之后,同样如此。

  《街口》影评(二):《街口》导演王晶访谈:一辈子只拍一部电影

  王晶:一辈子只拍一个电影

  柏邦妮

  王晶,一个二十六岁的山西女孩。个子小小的,瘦瘦薄薄的,齐耳的短发眼睛嘴巴都很大,笑起来露出不整齐牙齿笑容非常坦率眼神真诚。当她走上台去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觉得有点意外:真的,人们不会以为《街口》那样一部庞大工整充满了残酷青春,尤其是充满了男性青春的电影,会是她的作品。但是是真的。当她开口说话的时候,你会知道是真的:她说话非常利索干脆,从不犹豫,眼睛正正的看着前方,是一个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做了什么,即将做什么的人。

  《街口》是一部两小时二十分钟的长片。是讲山西戚县的一所高中,里面的小混混学生聚集了两个帮派,一个叫天地会,一个叫龙帮。两个帮派的小孩矛盾越来越多,积怨越来越深,最终要火拼。每个小孩都那么不同:有一对仗着父亲的那么点小权力招摇的兄弟,他们知道自己招人讨厌,只有他们彼此不讨厌,他们讨厌父亲,但最终发现自己变成了讨厌的父亲那样讨厌的人;有一个纨绔子弟,炫耀父亲的钱是他的最大乐趣,他天不怕,地不怕,但是其实还是有一点天真的;有一个好学生,他的父亲做生意失败了,还有一个小老婆,总是不回家,他不能容忍别人提起这个;有一个普通秀气的孩子,他的爸爸只能挣几百块,他的姐姐不得不要嫁给一个不爱的人,他喜欢一个文章写得很好的女孩;还有一个已经当了老大的孩子,他崇拜一个黑帮老大,当他知道老大也栽了的时候,他感到绝望,萌发了退意;还有一个小喽罗,他总是被人打,现在总算可以打人了,他竟然当了老大,一定要抖一回威风……当然,还有女孩。还有笨拙爱情。还有大人。大人的成分不多,这是一个少年的世界。他们有自己的法度,自己的原则,自己的爱恨。在这个世界里,一切都是煞有其事的,他们力量饱满的,一点儿也不颓废也不虚无的活着。活得色彩鲜艳畅快淋漓。电影结尾,一切都散去了,青春即将结束了,都回归正途了。这些少年并没有惊动什么:在他们之前,很多这样的青春过去了,在他们之后,势必还会有无数这样的青春。

  是的,这是一部无法定义的电影。这样的题材也许已经出现了太多,但是没有一部能替代这一部。《街口》是一部编织严密,勾连精巧的电影,但是好就好在气质天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二十六岁的女孩子,之前没有拍过哪怕一部短片的导演,竟然可以这样自在,又自然,镇定大气的驾驭这么一部电影。怀着这样的好奇,我访问了王晶。

  问:这是你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在这之前,你写过多少个剧本呢?因为是文学系的研究生。

  答:之前写过一个剧本,是作业,必须改编一个文学作品……写得很糟糕,我很不想写它。《街口》是我的毕业剧本,我当时写了一个特别复杂的梗概。张献民老师问我:这是你写的第几个长剧本?我害怕他不让我写了,就说是第三个。其实是第一个。梗概落实到剧本,到电影的时候,放弃了很多。放弃得最多的是家庭的线。在梗概里,还设置了县城和乡村关系,(写了小波的姑姑,她家在农村,更穷得多,姑姑的女儿也要出嫁),设置了县城和城市的关系,(写了冯冬的哥哥)。除此之外,原来小波有两个朋友,最后合成二宝一个,林红喜欢的一个人喜欢小芳,最后合成了冯冬。

  问:我觉得你很讲究对称,是这样吗?

  答:因为我是天秤座吧!(笑)

  问:你说从梗概到剧本的阶段,放弃了很多,为什么要放弃呢?

  答:放弃是因为驾驭不了。我出的问题是一次性的想表达太多,想说的太多了。我觉得《街口》的气韵不太够。比如说,太讲究结构了。剧中少有一个人单独的时候。太紧凑,就无法真正介入一个人的内心。这也是我的缺憾吧。

  问:看了《街口》之后就不知不觉想到杨德昌,倒不是因为《牯岭街》,而是觉得结构很像《独立时代》那样的作品,是不是很喜欢杨德昌呢?

  答:是啊!非常喜欢杨德昌,他是偶像,偶像!(笑)……写《街口》的时候,正好是我最迷恋杨德昌的时候。我很喜欢情节剧,一心要拍一部情节剧。我觉得所谓的情节剧,就是情节推动人物的命运,我做的不是很够,但是这个方向……后来一个朋友说我这个不是情节剧。我就问他对情节剧的定义是什么?他说:“故事要有一个主线。”我觉得我们的定义不同。杜庆春老师曾经对情节剧有一个定义,他说:“情节剧就是因果关系剧。”我比较认同他这个说法

  问:你喜欢什么导演和电影呢?

  答:(先笑)突然变得好严肃,好像访问啊……喜欢的导演当然是很多很多的。台湾的,香港的,杜琪峰,杨德昌,侯孝贤,侯麦,夏布罗尔,贾樟柯,章明,太多太多了……一旦讲出来,就觉得损失了其他一些,不准确。对这些导演的作品,我不择的(她很喜欢说“不择”这个词)即使有点不足,也可以宽容。就像杨德昌的《麻将》次一点,但仍旧非常好。我觉得这些导演,是有态度的。一旦我认同他的态度,其他都能认同。就像贾樟柯,在他的电影里,经常有一些刻意的成分,别人因此不喜欢他,但是我觉得没关系

  问:是怎么开始萌发,构思《街口》的呢?

  答:两年以前,我和带鱼(男友)常常在一起聊天。他总是说他没有创造力,他没有自己想拍的东西,那种如果不拍就什么也干不了的东西。他问我有没有?我说有啊!当然有。他就很吃惊,说你怎么会有呢?其实我一直有,从我上大学开始。你看过韩东的《扎根》没有?(答:最近正好在看……)《扎根》一直讲下放,父亲生病,离开下放的地方,韩东说才发觉扎根于内心的那段时光是什么。我从小在那里长大,上了大学,上了研究生,回头一看,才发现扎根于内心的那段时光。我想写我对家乡感情,复杂的人物关系,各种各样的人,复杂的结构,我想写每个人代表了一类人……慢慢的,《街口》就出现了。

  问:听说你从小住在寺庙里?

  答:是的。我爸爸是那里文化馆的馆长,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笑),让我们全家住在庙里。小时候住的庙叫做稷王庙,没有佛像大殿是让游客烧香拜佛的,我们住在小院子里。早晨五六点开门,晚上九点关门。寺庙很大的,所以外间的游客根本惊动不到我们,我们就是正常饮食起居。有时我不上课,就冒充导游,跟他们说:“这个庙建于多少多少年……”都是胡讲。没有人真的考证,大家都听着。后来99年我考大学,为了清净,搬到了大佛寺去住,那里更大,有几百平。窑洞非常多,随便住,我们经常这里住几天,那里住几天,窜来窜去!(笑)再后来,文化馆要扩建,(也就是说,电影里说的文化馆拆除,扩建,都是你的经历?)算是吧。后来搬到楼房去住。刚到北京的时候,觉得特别不适应,不习惯。学校宿舍旁边是轰轰的车声,怎么睡呀?我一直是听着蛐蛐声入睡,听着小鸟叫醒来的……

  问:《街口》的资金是哪里来的?是如何筹备的?

  答:就是有一次回家,和父母乱聊。就说起独立电影的事情。没想到家人受了刺激,他们非常兴奋。他们没告我,自己去拉了十万块的赞助,就给我打了电话,问我:“有十万块,你要不要拍电影?”我当然说好,心想也许只有这么一次机会,当然有拍了!告诉张献民老师,他说我这个故事没有新意。当时反对的人很多很多,主要是因为我之前连一个短片都没有拍过。但是我主意很定,不拍就不行,而且不能等。因为我觉得如果不拍,就像欠了自己的过去……无法安心。其实后来十万元花完了,父母背着我贷款了八万,但是他们没有告诉我……我是后来才知道的。现在一共花了十二万,张献民老师老说我们花得太多了。剩下的钱还在那里,父母说等着后期啊,什么的用。

  问:无论哪个观众,看过《街口》之后,最好奇的一定是你怎么挑选演员,怎么培训演员的。

  答:是这样,剧本写完之后,我先回家去了,和制片一起。我记得是五月二十日左右写完的剧本,正式拍摄是七月二十五日。中间就准备了这么久。我们在老家四五所高中开始选演员。之前是我家人去协调的。我的爸爸妈妈二姨舅妈舅舅……几乎全家都出动了。协调好了以后,我们就拿着DV去每个学校走访。最理想的一个学校,我们去了,老师就停下来不上课,让我们选。我们用DV扫一圈,觉得合适的人就叫出来,让他对着DV说几句话,自我介绍。有那种一点都不紧张的,有个性的孩子,就叫他念台词看看。每个角色都选了三四个备选的演员。也有的学校就是一个通知,想演戏的学生下课集中一下……电影里“小芳”那个女孩就是这么找到的。她是最后来的,我们DV都没电了。因为那个角色是广播员,主要是听她的普通话……感觉很好,她和角色一样,并不是县城的小孩,而是外面城市来的,气质也很贴。

  问:拍戏的时候有意外的惊喜吗?

  答:意外的惊喜……没有吧,意外的失望倒是很多。(笑)比如乔军乔峰他们在车棚扎车胎,下一场是一个很简单的戏:看车的大爷听着地方戏打盹,醒来出来看车,骂了一句:“什么混帐东西!”但是拍摄那天,那个看车大爷特别紧张,大人往往是这样,非常害怕……大爷根本不会打盹,我演示了很多次也没有用。骂人的那句话,也完全不会说。后来那场戏只好完全拿掉。总的来说,就是按部就班的拍下来了,意外不是很多。还有一个吧,就是一开始我们就把剧本发下去了,快拍摄的时候,我一看坏了!这些孩子把剧本背得倒背如流,太熟了,台词太熟了……我怕真的演的时候就是背台词了。赶紧把全部的剧本都收上来。最后拍摄的时候是最好的状态:每个演员都知道大概要说什么,但是具体的话不记得了,要用自己的话说一遍。

  问:怎么控制演员的?会反复排练吗?

  答:开始二十多天,就是让这些小孩在一起玩,让他们混熟。那时候就租了几个窑洞,让他们住在一起,吃在一起。电影里这些小孩虽然是不同的帮派,是仇人,但还是一个学校的,很熟悉的。他们打打闹闹,玩得很好。这种感觉,和临时叫来一起演,是不一样的。让他们走位的戏,比如冯冬家那场,刘村火车站,田野那场,冯冬送情书那场。我不主张多次排练,觉得最开始那几次往往是最好的。不要浪费演员的那种感觉,留到镜头前吧!

  问:关于调度……

  答:调度是很重要的,每场戏的调度都很重要,包括过场戏。

  问:这些孩子喜欢拍电影吗?

  答:喜欢呀!这些孩子非常兴奋,对拍电影充满了幻想。虽然没有酬劳给他们,还是很认真。二宝那个演员拿到剧本,自己会在台词后加情绪,比如括号:高兴的,……小波那个演员很失望,他们以为拍电影就是机器架在那里,大家一起演一遍,两天就完了,但是其实拍电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他们没有想到。因为小波家穷,一直让他穿背心。当时给每个角色都买了衣服,只有小波的是地摊上十块钱买的。那个孩子特别不满意(笑)……演乔军的那个孩子,其实成绩很好,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啊!!!)是真的,哈哈……挑他的时候,他就穿着电影上的那件衬衫,黑白花,上面扣子不扣,下面露出肚皮和腰带,(笑)后来给他买了衣服,但是还是觉得他自己那件最好,就让他一直穿着。那个孩子在电影里是一个流氓,其实人很老实,于是一个夏天只有那么一件衣服,最后胳膊那块儿都磨破了。

  问:拍完了《街口》下一个计划是什么?

  答:没有,现在还没有。我当时说过:“一辈子只拍一个电影!”张献民老师很吃惊,说:“一辈子都会记得你这句话!”因为那时真的想,就这么一个,我全部的话都说尽了。我再没什么可说的了。但是拍摄的过程,之后的刺激……真的让人欲罢不能啊!我想,今后能刺激我的,只有南京了。

  问:你毕业之后打算去南广教书,为什么呢?

  答:我很喜欢南京呀!北京对我没刺激。也许是因为我喜欢朱文,韩东吧!最近看了李红旗的《好多大米》,也特别喜欢。相比之下,韩东的东西比较局限于自己的生命经验,比如《扎根》,比如《爸爸在天上看我》,都是他自己的东西。朱文的文字很有硬度。喜欢他们,还是因为喜欢他们的态度吧。我之前去过一次南京,又热又晒,在江宁,就是爆烤。有发电厂。人特别少。特别荒凉。人不是在走路,简直是飘过去的!我当时就觉得:好朱文啊!好有朱文的荒诞感啊!周围都是农村,有人坐在家门口剥豆角,特别南方,好侯孝贤啊!我的目标不是做一个接了一个活就去拍的导演,一定要等什么刺激到我,才想拍出来。

  《街口》影评(三):想起了我读高中的时候

  和电影一样,也是在这样的一个小镇,冬天特别冷,乱七八糟的,一下雪就可以不用去上晚自习,路面滑容易摔倒,学校放假,我们就去学校下面的游戏厅打游戏,打台球,看录像。我最喜欢看的是港片,觉得港片很牛逼,打起来特别过瘾,喜欢李连杰和成龙。学校里面各分几个帮,互相打,可以打出血来,最多一次是两伙一共八十个人火拼,到处约来的兄弟还怕互相不认识,所以一方的胳膊上系一个红布条,一帮拿一边齐的木头棍子,差不多半条马路新栽的树全被砍了用来修棍子。

  我们的教学楼是个破楼,宿舍是平房,冬天撒尿就在走廊上,冰就冻上来,厚厚地会铺一地的冰。

  好朋友因为打架被开除了,因为他女朋友的前男朋友推了他一下,他在雪地上摔倒了,当着女朋友和许多同学面,他觉得很没面子,于是就找人打架了。后来出去念书这骚货又和别人好了。后来他和我说,第一次就是给了她,分手之后又搞了几次这女的,她也很顺从。

  我是个好学生,不是出来混的。但是我喜欢的一个女孩,是跟人混的。抽烟,打扮得漂亮,人长得好,身材好。我不好意思接近她,只能偷着看她两眼。要是偶尔能和她说上一句话,得兴奋个好几天。不知道她是不是知道我喜欢她,也许知道吧。对我反正她表现得比较亲切。这也种下了我的一个潜意识,我总是喜欢有点坏的那种女孩。

  所以看完《街口》我备感亲切,说不出来。有点苦涩,青春也是我无法回忆的东西,你为了什么就可以打架动刀子流血,做人要讲义气,要重感情,真想没考上大学痛痛快快地谈一场恋爱,因为我那时候觉得我孤独,没人爱我。

  虽然没有做到杨德昌那样史诗的巨制,《街口》依然是我们这时代的一页书签。

  《街口》影评(四):很淡很舒服

  整个片的感觉很好,就像王晶本人给人的感觉一样淡然、舒服,但是我还是觉得这样一个群像的作品两个多小时实在是不够,所以故事进展上很多部分给人感觉编导的痕迹太重,不是那么自然就发生了各种事件,而是明显的感觉到有谁在设计似的。有点野心太大,想要讲的东西太多,设置的线太多,但是时间却很不够...所以很多推进不是很顺理成章

  这片开始一直保持冷静客观的情绪,可是慢慢的有很多没有把持住的感性溢出来了,还有贯穿全片的许多幽默的部分,还有那些怀旧抒情的台词,还有比如让男孩带女孩坐火车这些浪漫的情节的存在,让我感觉可能这种有点残酷青春的风格并不是那么的适合王晶,感觉她内心不是冷酷型的

  然后可能因为专业方向的缘故,感觉色彩和镜头语言对于叙事的辅助作用还不够大

  厄。。。可能是性格问题我是只会挑毛病的人,不怎么会说好话,可是总的来说是部很真诚不做作的作品,这就很难得了,只是我觉得它还可以更好的,看片过程中,我总是觉得不够、不够的,然后看片后听她说了自己想表达的东西之后...我不够的想法更加强烈了...

  然后,比起这部片,我还是觉得王晶这个人更美好XD,眼神非常的纯净,态度非常的自然

  《街口》影评(五):同学眼里

  王晶导演的《街口》在地球上转了一圈又回到北京做放映,才觉得应该写点什么。

  ……

  王晶是我们同级文学系的女孩,剧作方向的。和另外两个文学系的女孩住在走廊的同一侧的宿舍里,她们的宿舍是我们串门经常去的地方。

  是的,她不是那种一看就很“导演”的女生:不张牙舞爪、不大声说话、不指使任何人(可能不包括她的男朋友吧)做事,最重要的是,从来不和我们去酒吧!!!她会安静地呆在宿舍里看片子、写东西、养小仓鼠。《街口》里面演女学生(后来去坐火车的)那位演员是王晶的妹妹,有几分神似的:恬静的、淡淡的。她与他的男朋友在我们看来,就是一对散仙,甚至于脸色极白、身型很飘、说话也是轻轻的。

  直到在学院看《街口》,才感觉到王晶的爆发力。

  ……

  看完回到宿舍,我们激动地讨论到很晚,戏里戏外,包括穿帮的话筒杆儿和八卦,是到实在累了,锁了门熄了灯准备睡。这时候王晶来叫门,我们赶快迎她进来。

  王晶兴奋得眼睛里闪着火苗子——刚刚和观看的人讨论完,看似受了很多肯定。我们把刚才讨论的内容再好好梳理了一遍讲给她听,少不了很多必须要当面告诉她的,对影片的喜爱和对她行动的钦佩。

  ……

  王晶不是什么富裕家庭的孩子,她们家就是《街口》电影里那个山西小镇。《街口》本来是得到了当地的一个白酒厂的资助,但酒厂只资助了一部分,后面的资金的王晶家里人几乎倾家荡产筹出来的。不消说家里人对她十分支持,筹钱、联系场地、甚至出演,王晶父亲的侧影就出现在了那个火车站玻璃窗前。不冲动、不浮躁、有诚意——当你心中有了一个非要说出来不可的故事的时候,你就是可以做得出来。

  《街口》影评(六):小姑娘的大电影

  巴黎有个中国读立电影节(festival shadows),自2006年起,每两年一次,在巴黎高师边一家历史悠久的小艺术影院(studio des Ursulines)举办。说起来这家电影院来头可不小,1926年诞生的它算是全法国第一家艺术影院,想当年接待的都是些最前卫的艺术家 ,比如超现实主义之父André Breton和画家Fernand Léger。于是乎,我也伪前卫一下,趁着电影节去看了王晶的处女作故事片《街口》。

  《街口》让我想起贾樟柯的《站台》:同样的记实风格,同样的山西小县城,同样的满口方言(从头到尾的山西话,再加上英语字幕,看得我云里雾里……),同样的青年群像,同样的火车呼啸而过,同样的残酷青春。不同的是,《街口》的导演是位26岁的姑娘。挺难想像这么一部充斥着小混混打群架和老香港警匪片的冗长电影(140分钟),出自一位年轻女孩儿之手,还听说王晶的爸妈为了圆女儿的导演梦欠了一屁股的债(消息出自豆瓣)。于是,敬佩之心犹然升起,想当年贾樟柯拍《站台》的时候,都已经有北野武的资金支持了。这么说来,我那5欧元的电影票钱也算是为了支持中国读立电影而尽的绵薄之力吧。作为一名从来只喜欢从网上下载和买盗版碟的抠门电影观众,这还真是头一次为自己花钱进电影院看电影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街口》影评(七):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满怀希望的去看电影,结果发现却不是想象的那么好。 作为一部回忆电影,——作为是电影,为什么居然看不出有什么中心思想。导演是学文学的,作文也应该有中心思想,为什么这部我看得不是很明白? 如果这个是电影的话,似乎我得重新定义我对电影的看法。

  作为同样的回忆电影,或者是类似电影,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或者“天堂电影院”,或者是“放牛班的春天”,再或者是国产电影“城南旧事”,我希望的是,有一个具体人的回忆或者围绕一个事物的回忆——但是我在电影中没有看到。我不是刻意要跟这些大作相比,但是我觉得,有些思想是可以借鉴学习的。

  电影也有首尾照应的地方:最开始英语老师说比萨的时候,大家都表示没吃过,文尾的时候,二宝被开除后去了县城回来还记得给小波买比萨。当时看到这一幕也非常感动。但是在场的各位看官却呵呵笑,当时我不知道为何能够笑得出来。或许是我太认真的看了这部电影吧。

  其实那个结局也算好的,但是我一直想看到那个富二代的爹的下台,冯冬的爹洗清冤白,乔军、冯冬跟小芳的发展——其实我一直认为乔军是个好人,只不过无奈的选择……可惜后面都没看到。或许是我被常规电影所毒害带来的一些不正常的思想。

  可能是资金不足,可能是其他原因,我不愿相信学文学的导演会把剧本写成这样。不过作为导演的处女作,我觉得还是可以的。

  希望导演加油。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街口》的影评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