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温尼伯湖》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我的温尼伯湖》经典观后感10篇

2018-08-05 02:27: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温尼伯湖》经典观后感10篇

  《我的温尼伯湖》是一部由盖伊·马丁执导,安妮·萨维奇 / 路易斯·涅 / 艾米·斯图尔特主演的一部纪录片 / 剧情 / 历史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温尼伯湖》观后感(一):《我的温尼伯湖》

  盖伊·马丁一直被定义为Cult型导演,没有看过之前的电影(连之前被很多人提及的《世界上最悲伤音乐》也没看过)。搜看了些之前作品介绍感觉《我的温尼伯湖》应该并非其突破之作,只是今年被一些人瞩目,然后就被奉为惊喜之作。

  梦呓般的表达、失焦的镜头纪录拍摄相互出现、穿插着的文字、相关类比事物重复出现……一切都说不上新鲜

  不过《我的温尼伯湖》却有着出类拔萃特质来源作者深植内心的思乡情结,通过视觉听觉的肆意结合,成为一种随意完美

  当那些固执或者所谓的形式能表达真实的内心,而非用于哗众取宠(这些对于观众其实是能马上感受到的),必定能获得更多人的共鸣

  2008-12-11

  《我的温尼伯湖》观后感(二):关于温尼伯

  店里看到张碟,叫《我的温尼伯》,封面晦暗。没听说过。不过以多年淘碟的经验,一准是个闷片,搞不好是个超级闷片。

  还是买了。看闷片是欣赏水平标志,表明有水准,有格调,哼哼。不过,买这张碟,其实是因为它的名字-----温尼伯。

  片子果然足够闷。不好意思,一个小时零几分钟的片子,分三次才看完----头两次看一会儿就睡着了,第三次干脆用了白天的时间,才避免第四次接着看。当然,不是欣赏水平不够,应该是我太困了。

  有个毛病,无论是碟还是书,再不喜欢,也要硬着头皮坚持看完,有些受虐狂的味道。也许,精神曾经被饿残过,饥不择食,落下这个病根,生怕丢了什么好东西。也许,后面有一个镜头会击中;也许,后面有一句话心动

  还有一个毛病,一堆碟或者一堆书里,会先挑那些不怎么好的先看。最好看的放在最后。就像一串葡萄根据是先吃那颗最好还是那颗最不好的,可以把人分成两类。我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那类,不能及时行乐。

  温尼伯,北美大陆中心,一个多雪、梦游的城市。温尼伯的人,最有通灵潜质,但他们总是昏昏欲睡。也一定是因为嗜睡,他们才从不离开这个城市。温尼伯人是夜晚的公民,这个城市的梦游者是世界其他地方的十倍,市民们走路都在做梦,或者做着梦走路。

  这里很冷,呵出的气在空中结冰,叮叮当当落在地上。

  这里有雪花化石脚印缓解记忆。雪花飘落的时候,城市变得无法无天灯光很美。这个时候,汽车都闯红灯警察也不追究。

  城里有黑暗小路形成网络,地图上找不到这些小路,市民全知道。在这些小路上,能听到许多奇怪的波段。有个女声在说,我是男人好朋友

  火车在阿灵顿大桥上碰头,然后分开。桥是为了尼罗河设计的,因为一个错误,放到这条河上。桥经常睡眠,每当梦到郁郁葱葱的尼罗河,就有一根钢轨掉下来。

  有个孩子,不知该做什么,就把体育场里的一万把折叠椅都放下来,然后再扶上去。还有一些人,因为无事可做,就去世了。

  上面从“北美大陆中心”开始的这些话,都是电影里的话。我说不出来这些话,所以有些沮丧

  所以,这个电影其实还是不错的。

  《我的温尼伯湖》观后感(三):76

  看完《我的温尼伯湖》,我对温尼伯湖这片冰寒之地既没能知闻更多,对导演盖伊·马丁也未增进更多了解作为一部挖掘个人记忆、贩卖地域奇闻的电影,理当具有相反的效应。同样令人困惑的是电影所受到的赞誉,这其中也许有需要破解的观影假象

  我得承认,我丝毫未能感知到这部电影所富含的诗意深度,只是被聒噪的画外音以及支离破碎影像烦躁,如果这类拼贴可以被认定为风格的话,那我们其实只是为它的表象迷惑,而他的内核如同大多数美国电影是缺失的。我们想到的是美国式的着迷于对技巧探索实验影像,而不是一条深富底蕴的欧式道路

  有些时候,我们会怀疑《我的温尼伯湖》是否可称上一部散文电影。原因如下:它是围绕导演个人成长“写给”故乡的影像书、它编排了各种类型的影像(记录虚构现实幻想、超现实……)、它有一个引导的画外音。这一切都让我们有一种错觉,非常像一部散文电影。

  散文电影,如拉斯卡罗利所言,核心在于“我、作者,在反思一个问题,和你、观者分享我的想法。”散文电影是私人的,却建立于作者与单个观众间的对话之上。《我的温尼伯湖》虽然展示了导演成长的故土家族记忆,却因为并列推进的奇闻异事与家族趣闻削弱了画外音的自我意识。就像一般的纪录片中出现的,画外音以均一的速度向前推进,作为机器声音,这个画外音仅仅是讲解影像、引导观众观看故事虚假工具。而散文电影中的情况殊异,画外音作为作者与观众交流中介,两者在此相互脚力。

  拉斯卡罗利将散文电影分为日记记事本和自画像电影三大类别,相应的文本承诺如下:“我在记录我亲眼目睹事件和我亲身经历印象情感”(日记);“我记下想法、事件和存在,以备将来之用”(记事本);“我在展示自己”(自画像)。由此看去,《我的温尼伯湖》更像是自画像,但区别在于《我的温尼伯湖》中的画外音缺失了自我意识:它有一种向观众展示各种景观的迫切意图,而不是尝试建立起双的亲密关系。它的影像类型看起来要古老的多,无非是一类将各种元素糅杂、拼贴,同时貌似在虚实间游走的记录影像。

  《我的温尼伯湖》观后感(四):what if……

  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what if……

  《我的温尼伯湖》观后感(五):【影记】我的温尼伯湖

  其实是很赞很赞的片子,虽然那么多人说独白叨逼。

  诗电影。寒冬行人+梦游者都市+雾蒙蒙的气味童年+密匝匝的生死百态。逃离。城下城。寻宝游戏。窥视车厢母亲之眼。嗜睡的城民。钥匙&梦游&家。《迷墙》式的童年回忆。冬季乐园电视剧。罢工潮。不良少女。通灵人驱鬼。雪迷宫。城市标记。推倒重建。橙色果子冻。集体意外自杀的马。|这里不是伊甸园,却是我甜蜜的故乡。|温尼伯湖,温尼伯湖,多雪的梦游的温尼伯湖,我终生的家乡,终生,我必须离开这里,我必须离开这里,我必须马上离开这里,但是怎样才能逃离自己的城市?怎样才能足够清醒,来完成找出路这样一个艰巨任务?世上最大的城市火车站,大动脉钢铁血管出路,梦一样的火车,响着,梦着,在城市的肌理上做着梦,一路驶出福克斯城,北红河,阿希尼伯恩河,福克斯城,阿希尼伯恩河,北红河,这些河将过河的动物猎人都往水流方向推进,福克斯城,城市的膝,福克斯城,城市的膝,福克斯城,城市的膝,福克斯城,城市的膝,我们在此处,在大陆的中心,在大陆中心的中心,原因何在?这片被围捕的土地我母亲的双膝。|火车穿过路面电车轨道,穿过大街,穿过小巷,压在这层时间、沥青和雪之下的一切,那些大动脉还在吗?人们是不是天黑把它们挖出来,天亮再埋回去?|我不需要什么寻宝游戏,我有自己的票,我要一路穿过这个城市,穿过一切我见过生活过的地方,看看所有我爱过遗忘过的东西,穿过这幽深致密的城市,穿过这些迷雾,我在自己的路上,离开这里,离开这个大陆中心的中心,这个幽深致密迷雾般的城市。|我的母亲,如同曼尼托巴所有的火车一样有力,像冬天一样永恒大地一样古老,像福克斯城一样神奇,她的膝头是一个磁极,永远吸引着我。|我们走路的时候睡觉,做梦的时候走路,温尼伯湖人的梦游率高出世界其它城市十倍以上,因为我们走路时做梦,走向梦里的地方,我们总在迷路,总是迷惑,站着睡觉,温尼伯湖人是夜晚的公民,温尼伯湖之夜,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困?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睁开眼睛?是因为福克斯城那两条神秘河流吗?还是野牛生物磁场影响?北极光魔力?我们不知道,我们睡觉。|古老的家园,我们古老的家园,我们的血脉,公民法允许我们携带这些古老梦幻般的住宅的钥匙,它们的所在地亦是古老而梦幻,住在这些老宅子里的人,必须收留迷路的梦游者,必须收留这些迷失的人,直到他们醒来。|亚瑟·柯南道尔先生一直将温尼伯湖誉为最有通灵潜质的城市。|一个重叠的城市,皮肤之下的皮肤。|没有了灵魂,一座城市会变成什么?未知,未知,未知。

  《我的温尼伯湖》观后感(六):我在Winnipeg 看 My Winnipeg

  出乎意料地 瞥到一部叫做My Winnipeg的电影上了 Time

  由于我本人现居Winnipeg 于是花了3天时间从驴上拖来了这部Guy Maddin的电影

  quot;Winnipeg, Winnipeg, Winnipeg". 发音标准 标准的Winnipeger

  The forks两条不一样颜色的河

  Gold Boy

  ortage Ave. 800 Alice Ave.

  Arlington的铁桥

  The Bay

  MTS Centre

  如此的熟悉

  Winnipeg其实是个很小的城市 孤独的扎在北美中心

  距离最近的城市至少要开车7个小时

  仿佛是个与世隔绝的城市

  导演很有感情地把Winnipeg这么一个了无生趣的小城拍的有趣了起来

  电影中掺杂了许许多多的元素 以及大量的私人情

  使用了很多真实的记录胶片 又人造了很多类似记录片的镜头

  来Winnipeg几个月了 始终没有找出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小城

  问了很多人 都不能描述出Winnipeg

  也许这就是 My Sleepwalking Winnipeg.

  《我的温尼伯湖》观后感(七):意识流电影

  怎样才能清醒,怎样才能逃离这个城市?北极圈地区城市黑夜太多,梦太多,大家都浑浑噩噩有点神经质。

  总是一部表现男子威胁要自杀的电视剧。通灵者。母亲发现女儿失贞。

  市政建设要砍老树,市民拒绝市长说好,后来派人炸掉树。

  很多人梦游。

  “女性绝望虚荣的味道”

  意识流电影。

  被踩实的雪如同化石。

  “这座大楼就是我的父亲,在这里我学会了所有男性的东西”。看曲棍球赛,球人。

  孩子用鹦鹉惩罚怕鸟的母亲,因为她不起床做饭。

  松鼠弄电线,动物园起火,马跑入河冻住,成景点。

  50年代抽烟比赛。

  交配的公牛在草原上发出凄烈的叫声?

  早逝的哥哥。

  没有了灵魂,一个城市会变成怎样?

  《我的温尼伯湖》观后感(八):实验色彩浓厚

  关于历史 关于家庭 关于绝望 关于宗教 关于百货公司 关于曲棍球球队员 关于球场 关于仪式 关于母亲 关于财产 关于降神会 关于梦想 关于纳粹 关于工人运动 关于青少年问题 关于竞争 关于城市小路 关于颓废 关于事业 关于台词 关于交通枢纽 关于起重机关于钥匙 关于大雪天儿 关于游乐场 关于橙色果冻时代 关于离开 关于圣诞节 关于学校 关于演员 关于电视剧 关于破坏者 关于大萧条 关于谎言 关于通灵大师 关于桥梁 关于成长 关于赌博 关于惊慌 关于被遗忘的人

  晃动不安的阴郁的火车 颓废的乘客 半截疑似的火腿 强烈的性暗示 自杀的儿子 脑海中失去了菜谱的母亲 15岁的八哥 集体意外自杀的马 关于导演自己 还有他的影像实验 20分钟后 让我们认识一个曾经伤感沧桑的温尼伯

  《我的温尼伯湖》观后感(九):梦醒时分

  看过的最奇特最迷离最梦魇般的纪录片没有之一,乃至于我对纪录片本应记录真实的属性都产生了怀疑,因为在这部极度个人化的电影里,你几乎要分不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传说哪些是导演自己的幻想。电影个人化的部分不仅限于梦呓般的叙事风格,更在于全片黑白默片式的呈现方式。黑白lo-fi的画面、故意做旧的胶片质感、晃动的字幕卡、频繁的蒙太奇和失焦的运镜,甚至让人联想到德国早期的表现主义电影,真的从没想过纪录片还能拍成这样。

  导演把自己对故乡和家庭的不舍与依恋、怨愤与悔恨,以一种梦游的方式展现出来,与其说是纪录片,不如说更像导演的一场梦。这场梦太过个人化了,一开始难免困惑徘徊,但是当你渐渐也成为温尼伯梦游者的一员,经历过一个又一个温尼伯命运的分叉口,经历过那些迷幻、鬼魅、超自然的城市个人记忆后,这个城市仿佛内化成了似曾相识的一部分。于是当电影结束,那灯光亮起的一瞬间,也就变成了最美妙也最悲伤的梦醒时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