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都市 第三季》的影评10篇
《欲望都市 第三季》是一部由迈克尔·帕特里克·金执导,莎拉·杰茜卡·帕克 / 金·凯特罗尔 / 克里斯汀·戴维斯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欲望都市 第三季》影评(一):MARK
① where there's smoke 热情如火
Firemen
Hello 911 I’m on fire
② politically erect 政治与性
这么蠢的TEAM
③ attack of the 5'10'' woman 完美情敌
与Ex的现任攀比
④ boy, girl, boy, girl... 男男女女
⑤ no ifs, ands, or butts 没有任何借口
蛤蜊嘴最糟糕
吻技差的人没有商量的余地
想笑 科莫多也是这样的
ig is not crush迷恋,he is crash 毁灭。
⑥ Are We Sluts 城市欲女
约会?上床?
⑦ Drama queens 喜剧皇后
只是Big后遗症吧
⑧ The Big Time 同居风波
I want a baby. It will be fun.——男人想要小孩居然会这样说
Is time everything?
My life is all about timing. All the right things said all the wrong times. My past coming back way too fast , my future taking way too long to come home
这句话是出自这里吗?
现在看Big真的太渣太渣
⑨ Easy Come,Easy Go 来得快 去得快
ig醉酒说It’s not working,I’m gonna leave. Do you know who is interested?
⑩ all or nothing 孤注一掷
Carrie: Do you want judge me a little bit?
amantha: Not my style
这样的旁油真好
生病真的会令人脆弱
cheat这事吧真是一个巴掌拍不响
C作B渣 还好你们在一起了
⑪ Running With Scissors 剪不断理还乱
ig是就是C不想戒也戒不掉的烟瘾
现代人都爱检查
偷情被N发现 她一直都知道
到人家里也是绝了
现在觉得真是悲哀
还好抽身的早
⑫ don't ask, don't tell 诚实为上策?
人都会犯错
it's hard to find people who love you no matter what , i was lucky enough to find three of them.
到后来愿意去接受
最后终于给作分手了
⑬ escape from New York 前进好莱坞
Miranda那样放飞自我简直像一个小孩子
⑭ sex and another city 洛杉矶游记
Fake bags made in China
⑮ Hot Child in the City 城市呛小子
Max!!!!!!
可12岁还是小学生呢还真是早
不过一袋大麻也是值了
⑯ frenemies 性不性有关系
Charlotte很勇敢
Those who can't do, teach; those who can't teach, do.
⑰ 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因果报应
ig离婚了 Carrie非要去和N道歉
没有白莲花真是棒棒的
现在看小旁友的爱情真有意思
⑱ cock a doodle do! 屋顶派对
Miranda的fatty cat终于有特写了
ig跟Carrie掉到河里真的很有意思
你会和Carrie共产主义的
不过真的很好看 就是太不和谐
2说实话我个人觉得除了米兰达的角色之外其它三个人的角色基本上是靠电视剧润色才可以让我们忽略一些她们的本质,Carrie出轨爱作,Charlotte寻找金龟婿为自己身价谈价格,Samantha性格放荡有家室的人通吃。我个人很喜欢Samantha的性格但有些仍是不能赞成。
这部剧描述男女方面挺真实,但我不觉得可以将主角奉为神话般的行为准则。 我相信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各种的Carrie ,Charlotte等,但要记住电视剧只是表现了人物比较的可爱面。就像在其他的电视剧故事角度中Carrie和Samantha一定是让让人厌恶的破坏家庭的第三者,再多的电视剧润色都是这样不能改变,而Charlotte也是变成一个疯狂的想结婚的golden digger。
但是这样的Charlotte却重视婚姻,Samantha重视朋友的关系一直是朋友的后盾。
人物有多样性,我们也得多样性看待。要记住我们可以喜欢她们的性格但她们某些事情的做法却不值得我们真的效仿有些性格处理却值得我们学习
《欲望都市 第三季》影评(三):让你得到成长。
世界有形形色色的人,你永远都不可能找到所谓完美的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要做的是去接纳自己所爱的那个人的生活,两个人在一起应该要相互包容,支持对方的梦想。
生活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无法预测,总会有半路杀出来的事故,但是我们要做的是继续认真生活。对于感情,人是很复杂多变的,我们无法用自己的角度去评判任何人。感情是感性的,但是光靠感性行动的感情只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伤害,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快乐和冲动去做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从前几季感触最深的是,当你在一段感情中迷失了自己,让自己变得卑微,往往这段恋情的状态就是不适合你的,在感情中加点理性,给彼此一些时间成长,一段感情应该是共同成长的。
女生都爱幻想,但是不能把生活过成幻想,要求所有人去配合你的演戏。
一开始我挺喜欢C的性格,有思想,不大吵大闹,爱自己的朋友,可是慢慢的,我发现一个30多岁的女生,把自己的感情生活过成了20来岁,心理年龄似乎没有长过,一直在重复着过去的生活。我突然觉得她很失败,她懂性缺不懂男人。确实,即使我们受过伤,已经要相信一切就会好的,要继续勇敢的去追求,也要相信自己会遇到更适合自己的。但是我反而越来越欣赏M,享受当下,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懂得追求也知道拒绝。
以前的我一会的希望讨好所有人,去迁就所有人,到头来发现,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累的只有自己。现在反而更喜欢安安静静,不吵不闹的日子,很舒服很平静。
《欲望都市 第三季》影评(四):有点小不爽。。。
这一季的哪集我忘了,好像就是夏洛特结婚的内集,反正就是S买了一个仿制名牌的包,然后在一个Party上丢了,她看见另一个女人提了一个一样的,就大喊那是她的,然后还说里面有什么东西,然后说还写着made in China!
看到这我突然觉得有点。。。不爽,之前还看着挺热闹呢。。。我觉得中国在外国人眼里是不是好像专门生产廉价的物品,没有精细高端的东西呢?其实中国人好像确实缺少创新意识,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单位或者学校要交一份报告或者作业,很多人都喜欢去找以前的前辈留下来的东西,把日期啊什么的换成现在的就万事大吉。其实这是懒惰的一种体现,也是骨子里的东西,有句古话不是:枪打出头鸟吗。。。人们都怕犯错,都去抄袭之前的好的东西,然后好的也变成了不好的。。。
后来我想也许也可以这么想,其实可能我们确实是出口许多仿制品廉价品,那也是因为在国外有市场,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还是希望我们能真的创新出自己的东西才好哦~~做老师做长辈的要鼓励而不是批评,大家都不要害怕新的东西会使自己犯错,这样的话,就应该会好的多吧~~
我选力荐不是因为我觉得他们演的多好,是因为想让大家都去看看我说的那一集。
《欲望都市 第三季》影评(五):S3
大概是因为先看的电影。所以已经知道了谁与谁最后会在一起,所以看剧的时候没什么感觉。
但看到第八集还是忍不住的写点什么。
我觉得有的剧经典的原因是它完整地塑造了真实的人与情感,每一个个体都是复杂的。它在某一方面令人厌恶,某一方面又映射了你我。
IG对于CARRIE来说便是得不到的朱砂痣。很多人都难以和过去的最爱告别。毕竟自己付出过更多的喜欢总是难以忘怀,所以当对方有一天突然又想吃回头草的时候,你即使知道这不正确,这又可能会重蹈覆辙,但内心却又是渴望和惊喜的。对于这一点我倒是比较能理解,这也是大多数人的通病,大概是所谓一物降一物吧。big吃定了她。但一直不能明白Carrie身上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她只能算是一个easygoing的人长得也一般般……大概是主角光环吧……
至于Miranda和Steve。这是典型的女强男弱,一般来说是很尴尬的。我其实觉得Miranda这类人有一点可怜,因为她们太过强势而无法像女人味十足的Charlotte随时可以得到男人的青睐关心,所以当真正有人对她示好愿意走入她内心,她就会感动,就会接纳。以及强势的Miranda都会有控制欲,希望能够驾驭男方,所以Steve这种就成了不二人选。(然而在电影中Steve居然一时出轨了,编剧这样安排我觉得很合理因为这也是这类婚恋关系的常态之一。)他们像一对母子,而当儿子渐渐长大脱离母亲掌控的时候,关系就难以一直浪漫甜蜜下去了。我道觉得Miranda应该有更好的选择,如果她的设定再女性化一点。因为即使她是强势女性的一种代表然而最终她还是为Steve牺牲自己,屈服于婚姻家庭洗衣做饭的普通生活。
amantha和Miranda同属强势的类型,她们可以不依靠男人,甚至让男人依赖她们。但Samantha的吸引力源自于sexy,她更倾向于享受生活,享受男性,没有任何传统观念的束缚。每个人对于幸福的追求不一样,所以在我看来她是做到了她所追求的自由,她比Miranda更自我。因为到最后她也没有依赖哪一个男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最是一种女权至上的象征(或者说就像一个成功放荡不羁的钻石王老五),有钱有颜有人爱,出轨也理直气壮,不想爱了就拍拍屁股走人。这大概是一种鼓励女性如果不愿意就不应该囿于家庭的观念,不拘泥于传统所限的自由享乐主义。
至于Charlotte,她大概是那种小时候大家都追捧的女孩。漂亮,优秀,有教养。她即使有美貌与事业,但她一直拥有最传统的思维,希望自己是一个公主,期待帅气多金的白马王子来和她结婚。然而事实上她最后也得到了梦想的生活。她是一种依赖于男性的女性代表。但比较可取的是她自己也很优秀,并不是完全的花瓶,依靠着男人养活,所以相比起来在电影里她的归宿是大多数人都很渴望的:优越富足的生活,幸福美满的家庭。
所以这部剧很好的塑造了四种比较有代表类型的都市女性,也很细腻的囊括了许多中复杂的情感关系,能够通过每一集25分钟一个小主题简练精确的表述出来,还是很难得的。
《欲望都市 第三季》影评(六):friends
这一季给我的感触比起几年前草草看过后似乎要深刻很多。
慧从遥远的NY给我电话,说着王哲的分手,说着她的伤心,我只能够劝他move on.几天后,又复合,还是王哲。这已经是第几次,我已经不知道了。或许感触是在同样的场景的出现吧。carrie 后来沉迷了,痛苦了,自责了,最后选择了坦白。得到的却是爱人的离开,他无法接受carrie's flaws.
很喜欢12集最后的场景,心碎的carrie 回去跟他的三个朋友,穿着洁白的礼服,阳光下,他们四人还是笑得很开心。如此的美丽。Yes, thanks ,let me find you ,no matter what flaws i have ,you always be there ,my friends.
《欲望都市 第三季》影评(七):再看欲望都市
实习期间很是无聊,翻出以前看过的《欲望都市》决定再看一遍。去年暑假看的第一遍,没想到时隔一年再看,竟生出许多不一样的感慨。这一年是那么波澜不惊,没想到即使如此是时间的流逝还是在心里留下了烙印。
以前觉得Mr. Big和Carrie偷情那段是因为Big的错。明明已经各有所属,就不要再去纠缠。现在再看,觉得是Carrie错了。她太害怕失去,怕失去艾登,也不想失去Big,也不想背上偷情的骂名,所以就觉得维持现状最好。我认为Big始终是她的最爱,只不过艾登太好了,符合一般女人的所有标准,所以舍不得放手。表面上看是Big所迫,实际还是Carrie自己的选择。禁不住想我们是要找一个爱自己的还是自己爱的,是遵从大众的标准选择还是自己内心的标准。我妈常跟我说,要找一个爱自己的人这样才不会太辛苦。可是如果他不是我所爱的,那我心里总是会有一丝甚至几丝遗憾和不舍吧。如果抱着这些遗憾和不舍生活,怎么能安心?既伤害了爱你的人,自己也会对不起自己。
再说自己爱的那个人。一个女人无论多么强势和理智,碰到那个自己爱的人,总是会卑微到尘土里去,患得患失,做出一些失常举动。就连萨曼莎也不例外(第四季里碰到理查)。自己也会厌恶自己吧。即使他不是自己的Mr Right,心里也是会祈祷他就是来了。自己爱的人恰好也喜欢自己,最好。如果不是,那么陷入盲目爱情也是人生的一种经历,当然还要懂得何时抽身离去。一如萨曼珊。
以前觉得Big是perfect的,现在觉得史蒂夫才是BEST。两个人相处最重要还是要合适,这里不是夏洛特所说的地位和金钱而是性格。史蒂夫太适合米兰达了,虽然他们分分合合,不过我一直坚信他是米兰达的Mr Right。米兰达愤世嫉俗,批判性精神很强,而史蒂夫却总能包容她,化解她的情绪。米兰达也正好可以让史蒂夫更上进。看他们两个人总是感到很温馨。Big和Carrie是同一类人,而米兰达和史蒂夫则是互补型。
我更多的是羡慕他们四个的友谊,daters来来往往,而friends则始终站在你身旁。还很羡慕她们的事业有成,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给自己买房(当然Carrie是买鞋了,买房的钱是夏洛特借的)。电影的第二部在开头的时候的往昔对比很有感觉。事业成功才能给女人优雅的保证。而最后与爱的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则是我不太在意的。知道有一个爱自己的人在身边固然很温暖,但是这总是靠缘分的。她们四个也是经过无数次约会,各种意外(包括意外怀孕和离婚,偷情)之后才找到了幸福。当然偶尔也会有Carrie在35岁生日时的寂寞和感伤,但这是找到真爱的必经过程吧。
我总是要经过这些的。
随之漫延到还有这样一个想法。我以后的那个人必须和我的朋友们合得来才行。不是说朋友比恋人重要,而是朋友是一个侧面的自己。如果我的朋友他不能接受,说明两个人是different,早晚都会发现这点。想到这点,在心里又否定了之前的那个人。他不喜欢我的朋友们,而我的朋友也对他印象不佳。如果当初早点看到这点。。。想到这点还蛮不讲理的跟朋友说:“文,你以后一定要找个我看着顺眼的老公。要不我以后怎么去你家蹭饭?”
一年前的自己太理想了,或者太看重不切实际的东西,一年后的自己已经在悄悄修正自己的思想了。时间是有魔力的。
《欲望都市 第三季》影评(八):Sex&City type girls
在美国寂寞的大农村,我开始刷欲望都市。那一天我收到了一个旧金山的实习offer,满心幻想着暑期来到旧金山,过上美国式都市生活。后来这个offer奇异的不了了之,但欲望都市却成为了我被to-do list填满的生活里的固定娱乐项目,在时间紧张的final季。
那一次期末结束的短暂春假,我去了纽约,吃吃睡睡拍拍,因为年龄不到无法进店喝酒,我没有体会到欲望都市里的纽约,反而觉得纽约太冷,女性们太浮夸,远不如我阳光灿烂的大加州。
但无可置疑的,Sex&City是唯一触动我的美剧——它不是那类你必须一天看十集追完的美剧,而是每当无聊的时候你能打开看个一两集的类型,你能倒一杯酒,或者对着阳台点一支烟,不看画面听四个女人对话的美剧。
纵使我只有20岁,却不是GossipGirl的忠实粉,我总是能对这几个三四十岁的都市女性感同身受。欲望都市鲜少涉及职场和社会,但爱情和关系,肯定是女孩儿们绕不开的话题,无论你选择战斗,还是妥协,无论你像C把关系当做归宿,还是如同S把激情当做调剂,没有人会停止谈论男人——米兰达的政治正确太矫枉过正了,如同Alpha Male们也总在午餐时间谈起女人一样,尊重这些话题,才是真正的性别平等。所以,纵使她们在灯红酒绿的纽约,我在农场草地遍布的大农村;纵使她们的职业是专栏作家、公关经理和艺术策展人,而我学着cs专业,但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这些贯穿女性一生的话题,在任何适合看起来都不觉得早。
比起还在打造玛丽苏和讨论处女情节的欢乐颂,比起俩闺蜜一定要爱上同一个男人的小时代,鼻祖欲望都市大概也就高出了十个量级。
欲望都市里你忘不掉那句“Single and fabulous”,虽然那一集讽刺的结局是证明了并不fabulous,但都市女性single but fabulous的意象填充了无数女士的少女梦。
四个女人,从外形上看我似乎是Charolttle型,永远着裙装,圆脸圆五官,鲜少露手臂,头发没有卷,颜色很浅淡,但也许年龄尚小,Charolttle的烦恼我总是很难理解,但其余三个女人,我完全可以理解。
Miranda,严谨的律师,在我未来可能找到的第一份职业里,这是最接近的一种,她似乎是唯一一个为上升而焦虑的女主角,所以我们work like Miranda.
amantha, 永远不会settle down,及时行乐主义者,但那句”I love you, but I love myself more”是每个有梦想的女性的圣经。比起Miranda对男人的敌视,更多时候一个有事情可以忙的女孩子,是像S一样,把男性当做鸡尾酒一样的生活调剂的。
即使我们如此羡慕Miranda和Samantha的自由独立,不可避免的,有些时候,I am so fucking Carrie Bradshaw though she is so bitchy. We love like Carrie.
“I am someone who is looking for love. Real love. Ridiculous, inconvenient, consuming, can’t-live-with -each-other love”-Carrie Bradshaw
也许从内心的层面,我有着Miranda的纯粹理性,但也有着文艺女青年的一面,抽烟喝酒劈腿破坏人家婚姻的Carrie,纵使那么多人那么讨厌她,我却可以理解她。
尤其当Aiden出现以后。
我太不喜欢Aiden了,纵使他体贴又深情,身材也很好,但他总是让我想起那些腻歪的前男友。Carrie出现的前几集,四个女人谈起了“available”的话题,当米兰达开始享受稳定的同居生活,我才发现我血液里anti-Miranda的一面。
Miranda是世俗意义里纯粹男性的恋爱方式,她需要的是稳定的后方,在自己为成为合伙人奋斗的时候。所以选择养狗想生孩子的酒保男友,看似是精英女性离经叛道之举,其实性转一下,我们会发现就是传统男性的选择。
Carrie的迷人点在于,她骨子里无法停止的折腾。
如同90年代的纽约,律师是一个fancy job,投行咨询互联网也势必是大部分美国留学生所期望的第一站,但一直停留于这份职业到三十岁,从分析师到合伙人,却不是我内心深处最向往的轨迹。所以同样的,到了情感层面,也许是因为我还在少女时代的尾巴,也许是我骨子里不安分的感性的那一面在作祟,我总是那么痴迷于爱情带来的痛苦。
爱、性、烟、酒,其实某种意义上是同一种事物,感官体验对于初学者都并不美好,但让人们痴迷的,是那一刻的眩晕,于是让人们心甘情愿的,把那恼人的情伤、疼痛、呛人、辛辣都习惯了。只是酒和性在很多次以后,纯粹变成了享受,只带来肤浅的愉悦,而烟和爱,仍然带着迷人的不舒适感,而这舒适感,正是他们最迷人的源头。
“舒服”在一段关系里,无疑是褒义词,但伤害和爱而不得,却是爱情真正的吸引力所在。
某种意义上,Carrie让人想到斯嘉丽——“斯嘉丽的一生爱过两个男人,艾希礼和白瑞德,但她却从来没有看清过他们。如果她看清了艾希礼,也就不会爱上他;如果她看清了白瑞德,她就不会失去她。”每个女孩子的一生,都如同这一句话一样,在跟无数个白瑞德和艾希礼博弈,而比白瑞德和艾希礼更贴切的比方,是Mr Big和Aiden,毕竟那个她们终其一生追寻的男人往往不是艾希礼那类无趣君子,而是风流倜傥又不可捉摸的大先生,而她们错过的忠犬男友,也一般不是男版的他们自己,而是稳妥深情的Aiden。
但正因为这两个男性的性格对转,失去Aiden对于Carrie而言并不遗憾,而热爱Big,也是她们心甘情愿掉下的陷阱。
看了知乎的帖子,分析Carrie为什么爱Big,首先是Big的地位和资产,让为房租发愁的月光族Carrie不自觉的产生了艳羡。近期很多人转发的豆瓣帖子,讲述着一样的道理——女人很多时候分不清爱的人,和想成为的人。
Carrie是四个女人里最缺乏安全感的存在,也时常对生活产生困惑,她总是以为烦恼都是阴魂不散的大先生带来的,殊不知也许她隐隐的期望着这个男人能够把她从一塌糊涂的生活里拉出来。纵使再宣称独立,我也不能否认,在这个意义上,我曾经很Carrie.
那些我一直忘不掉的男性,总是在我面临着前途未来的迷茫时出现的:比如高中第一次成绩下降,比如实习时发现职场和想象差别太大。不尽人意的生活与理想主义发生矛盾的时候,一段同样不尽人意但却像尼古丁一样有吸引力的爱情就会牢牢抓紧你,是“也许为工作慨叹不够浪漫”。如同葛薇龙爱上乔琪,如同陌生女人的来信里小女孩儿爱了一辈子作家,命运里不可抗的因素太多,而爱情是她们唯一能为自己做的决定,于是她们一头栽进自己的这一份命运,反反复复和渣男纠缠,把渣男在脑海里不断美化,美化成了她们所向往的生活。
何况大先生不只是有钱有地位,他又是那么擅长制造痛苦,因此那么迷人。他总是在你满腔深情时让你失望,又在你好不容易开始新生活的时候再次出现,生活已经那么规律了,哪怕职业那么浪漫的凯莉,面对的也是刻不容缓的due date,谁能不热爱这样不期而至的心动与心碎呢?
在大先生面前Carrie似乎丧失了自我,然而被物化的恰恰是大先生,本质上讲,MB高跟鞋、烟和鸡尾酒和大先生,对她而言意义相似。高跟鞋让她交不起房租,烟让她被闺蜜嫌弃,鸡尾酒让她丧失理智,大先生让她一次次被伤害,然而,偏离轨道是她唯一能做的决定。
“I am someone who is looking for love. Real love. Ridiculous, inconvenient, consuming, can’t-live-with -each-other love”。
我要爱情,真正的爱情,荒谬的、麻烦的、耗尽心力的、非死即伤的,爱情。
母亲一次次问我为什么不选择我生命里的Aiden,我含蓄的,用能够告诉长辈的语言讲述了这样一个道理,我妈认为我疯掉了。
但没有一个少女,不曾这样想过,这样痴迷过痛苦,甚至认为爱情里真正的核心部分,就是痛苦,且是捉摸不透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的痛苦。不只是少女,女性的一生,乃至男性的一生,都是如此。
不健康的事物才让人上瘾。
Carrie Bradshaw is so bitchy, but I am so fucking Carrie Bradshaw. The only difference is that my Big will never call me back, and my Aiden was suspecting me for cheating all the time.
这是幸运还是不幸呢?我的大先生在做了短暂的大先生不断摇摆以后,终于和我老死不相往来,毕竟欲望都市只是电视剧,结局必然如此。很多人说第二季结尾Carrie说自己难以驯服是自作多情,其实是对的,为什么Carrie如此爱大先生却依然难以驯服呢?因为那种真正热烈的爱,原本就是会烫伤对方的,是歇斯底里的。
而我的Aiden也暴露出了狭隘,让我不至于选择犹豫和于心有愧。于是我们,在不再拥有大先生,也不再拥有Aiden以后,安心踏上了萨曼莎之路。
“I love you but I love myself more.”——Samantha
amantha这句话总是让我想起那些老男人们唱的歌词。
“爱情这东西我明白,但永远是什么?”
但又不那么准确,在Samantha的人生里,高潮迭起似乎比短暂爱情更值得追求。前段时间去见两位男性朋友,说到dating app的时候,我说人们选择dating app是因为节约时间。
男生当然是减少追求、付出和试探的时间,而女性也有面对正常渠道认识的男性很想脱下淑女面具说,不要瞎比比不如各取所需的时候,这时候把一切摊到桌子上的dating app就有了意义。中国女性在这一点上,真该向Samantha学学。
欲望是不值得羞耻的,有时候女性也有只是想上一个男的,而非想和他谈恋爱的时刻,这个时候Samantha就毫不顾忌的主动出击了,而中国女性却会为了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把这种生理冲动和新鲜感解释为爱,然后庸人自扰。
目前状态的我是能感受到Samantha的,Samantha不是人生只有男人的,她是唯一有自己business的女主角,她也有自己的人脉圈。其实频频更换伴侣绝不意味着除此以外无事可做,而是很多时候比起不断陷入爱情陷阱,抱着have fun的想法去面对感情更豁达,也更高效。
在剧中,Samantha和C总是对立的,Miranda和Carrie也因为理性和感情的对垒,有着偶尔能看见苗头的对立,而Miranda和Samantha,其实是一体两面。
Carrie像一个读多了琼瑶小说的小女孩,寄希望于爱情拯救一切抑郁,Charottle如同听妈妈话的小女孩儿,寄希望婚姻拯救一切。而另外两位,一个是霸道女总裁,一个是职场女精英,一个风情万种,一个雷厉风行,却同样是是真正能为自己的命运做主的类型,你能看到米兰达为成为合伙人奋斗,也能看到她犹豫要不要和男朋友同居;你能看到萨曼莎和不同男性调情,也能看到她在公司雷厉风行主导一切。她们have it all。
让我们享用欲望和情感,如同喝下一杯粉红色的大都会——某一集,萨曼莎在自己的公寓里,I have it all. 不止曼哈顿,在北京,在上海,在旧金山,在美国的某个农村,当我们真正做了自己的主人,我们都have it all. Samantha也有病倒在家,发现fwb都拒绝出现的孤独时刻,但为了生病时有人照顾就放弃自由和自主,被不合适的人绑住吗?痊愈后的S女王是拒绝的。
如果说,Carrie是女孩们无法避免成为的人,Samantha却是不为社会主义价值观所困的女性,所真正向往成为的人吧。希望自己,能成长到也能在必须离开的人面前,不再绿茶婊的找一堆借口,而是坦然的说出“我更爱自己”,然后潇洒离去。
精英女性的两难处境——Miranda
Miranda说,我怎么能考上哈佛法学院,还睡了这么多人呢?但在剧中,与米兰达产生情感关系的男性却并不多,也不fancy。第一集的宅男程序员和酒保一度让人脸盲,为什么事业女性米兰达只能拥有这样的矮矬穷呢?
米兰达也很多次给出答案,当她宣布自己是律所合伙人的时候,男性们都敬而远之,而为什么对面那位摩根斯坦利的alpha male可以如此骄傲的连珠炮一般说出自己的title呢?从这种意义上,在性别歧视上,中外都是没有区别的。
去了纽约以后,我发现我对那些drama queen汇聚的行业兴趣其实寥寥,而世俗意义上男性主导的行业却那么吸引我,可在这些行业里,女性在职场内职场外都面临着两难处境。
看起来比起时刻攀比衣服行装男人人脉的女人圈,男性看起来好相处多了,但那只是在,你毫无威胁的时候,你是一个甜美的新来的实习生的时候,对于男性真正争名夺利的时候的毫不留情,想必米兰达比谁都懂。
而职场之外,女强人们仍然面临窘境——她们如此骄傲的,走到了今天的地位,为什么在感情上,这反而成了劣势呢?她们为什么不能像那个自信满满的摩根士丹利基金经理一样,骄傲的描述自己呢?
米兰达无疑也困惑过,无数营销号也为米兰达式的女性困惑。
但我知道米兰达不困惑了——她又不是为了给自己添置嫁妆才走到这里的。
只有努力的、拼搏的、聪明的米兰达,才能真正做到把爱情和事业完全分开吧。选择了酒保,是选择自己舒服的情感模式,我们又焉知非福呢?
米兰达的扮演者最近的新闻让这个人物也随之得到了不少迟到的赞誉,无疑米兰达是可爱的,当她对男友和自己同居像一个男人一样感到恐惧的时候,我看到了我自己。
但米兰达不可爱的一面在于矫枉过正,但那又不是她的过错,而是社会结构决定。希望我们有一天,能不从别人口中,更不从自己口中,听到“像男人一样”和“像女人一样”。
是“像我自己一样”,对这些生就就是米兰达的女孩,就坚定不移的,像米兰达一样。
Miranda的另外一个不可爱的点在于,她有点stereotype化了,为什么哈佛法学院的女律师就必须一头短打红发,日常深色套装呢,就不能像同为女强人的Samantha一样fabulous一点吗?强大需要牺牲女性特质来获得吗?这样是不是本身就是一种性别歧视?
但仔细想想这非常合情合理,在律师这样一个alpha male占领的行业,很多时候Miranda似乎too much的中性气质,是迫不得已之举。
我曾经写过女性红利这件事情,女性红利在大学阶段是最为明显的,因为高中阶段还没有到人人都有求偶焦虑的时候,表白追求完全出于喜欢,男生谈论谁是女神的同时,女生也毫不顾忌的谈论帅哥,于是生物决定的女生红利尚未出现。
大学一切发生了变化,这些男的为了找到女朋友,当司机当厨师当tutor当跑腿的当买单的什么都愿意。
职场初期女性红利似乎依然存在:你可以用上扬的语调叫一句“xx老师”,没说过几句话的男总监会很容易记住你的名字,虽然他始终分不清另外几个男生,进门的时候会像对女儿一样拍拍你的肩膀,当然这一点有的是女生用的更溜。女生可以因为除了业务也负责行政工作,围在副总身边聊天,男员工却只能在电梯外偶遇老板的时候,被八面玲珑的女同事拉过来介绍一句“这是我们部门的小x”。很多时候这件事没有想象那么龌龊,只是本来面对大佬的时候就需要身段柔软,而女性天性更为擅长。毕竟二十几岁的男生一旦太会来事,就显得有点油腻。
但过了这几年走向哪里呢?女性红利也许根本就是一种歧视,记住你名字的总监想起你永远是“新来那个小女孩”而不会一步一步把你的改变看在眼里,习惯了project partner付出更多就很难承担责任,至于生活上的便利,实际上不值一提,处理得不好,也许最后还落了个“绿茶”骂名。
于是走到Miranda这个位置的女性,必须穿的就像Miranda一样。也不完全是作者stereotype化,只是我们出现在这个世界上遇见的大部分人面前的时候,本来就只是一个标签而已。You are what you want,and you are what you wear。所以PR女老板就得穿成那样,而女律师就得穿成这样,否则就是“律政俏佳人”而非Miranda。
不禁想起高二参加一次辩论会,后桌的男孩儿也是班长,劝我把头发扎起来。当时我觉得漂亮就是打扮的终极奥义,而披头发修饰脸型,营造莫须有的女性气质,坚决拒绝。
他说你可能会帮我们班赢得胜利,但你不可能得最佳辩手,你把头发扎起来倒是很有可能。
作为高中生,他们要的最佳辩手,长相需要是“中学生行为守则”上的那种。
我居然此时此刻才明白,一个平日里憨厚又油嘴滑舌的高中男孩儿,怎么那么能一下洞穿真理。
希望三十岁的时候能够像萨曼莎一样真正左右自己的欲望和感情,更希望能像米兰达一样,真正左右自己的生活和事业。
女孩的生命里,爱情和事业都不是唯一命题。城市带来的各种可能性,爱情的前途的,才是真正的意义。你不知道你会为谁心碎,你也不知道你会去怎样的一场宴会,你也不知道你的公司会有怎样的客户,但无论如何,这样的未知,足以让旅途迷人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热爱SATC。
《欲望都市 第三季》影评(九):贱就是那么简单
这是百看不厌的剧集,因为我是女人。昨天下午在YOUTUBE上看了一些第三季的合集,关于凯瑞和亚当和比格的。于是开始重温那些痛苦和幸福。亚当是那么温柔和完美,比格却像鸦片。
比格吃醋了,接受不了凯瑞有新的爱人,而且那人看上去还不错,于是他去找她,一直找她,在电梯里拦住她说爱她,她说FUCK YOU,说了三次吧,但是反而令偷情变的更刺激。
他没有说更多的其实,反反复复只是“我爱你,我不知道我怎么了,我真的不知道。”有给过任何一句比较实质性的承诺吗?要知道最后他娶的是娜塔莎。
巧的是,昨天晚上你在MSN上对我说,想来美国看我---哈哈哈,这样的话这一个月来你不是第一个说,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了,到底是真的想来看我还是只是想表示:嘿,我有条件只要我想来我也可以来哦。
真的好笑。
又说真的想我,当初那样不是你想要的结果---哈哈哈哈,多了一个哈。我一直不删除你我可能也有一点贱,但你已经至贱无敌。一个骗子的嘴脸。一个曾经说爱我要娶我的男人,把谎言当家常便饭,被拆穿后还一直狡辩,到最后还要时常来说想我。对不起在那一刻我直接把比格和这个人联系起来。是的,所以我对不起的是比格。
有点想把那些对话发给骗子的老婆看,他们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儿呢!当然我不会的,完全没那个必要了,如今关我鸟事。只是在想,这样的事应该每天在这世上各个角落发生着,人都脆弱混乱,想逃避现实于是嘴里胡言乱语,把精神垃圾用甜言蜜语(但很可能令听者恶心)对无辜者发泄出来。
无比庆幸。不管是亚当还是比格--请不要找一个软弱的男人,比如事业上相对失败些的男人结婚,那样你真的不容易幸福快乐。
《欲望都市 第三季》影评(十):越美的东西就越难得到
在这一季里, 我发现了几个问题和答案。
第一个,越完美的事物越脆弱
第二个,考虑结婚之前必须试驾以测性能
第三个,诚实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Carrie遇到了一个帅得不能更帅的furniture designer,我想叫他木匠先生。
木匠先生很完美,他珍惜和她的感情,在多次约会后才发生亲密关系,真诚美好善良透明,像个水晶球。对自我要求很高的人往往也希望别人和自己一样具有高贵的灵魂,因此在他听她说cheating自己后,痛苦放弃。
Carrie因为承受不住自己内心背叛的愧疚感,决定对木匠先生全盘托出,最后带来不欢而散。如果Carrie决定自己用时间来承受和抚平内心的愧疚感,而不是想从此解脱,可能就完美在一起了。才懂得诚实有时候并不是绝对的好事,做错事就要付出代价,背叛的代价是独自承受内心的愧疚感,而不是把折磨交给别人。最近常看一句话,生活看起来很美好,那一定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Charlotte就不用说了,她是4个人里最传统就是为结婚而结婚的那个,近乎愚蠢的天真,让她嫁给了一个心理原因的性无能。婚前必须试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