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镜头里的人生:肖像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经典影评集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镜头里的人生:肖像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经典影评集

2018-08-12 03:14: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镜头里的人生:肖像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经典影评集

  《镜头里的人生肖像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是一部由Barbara Leibovitz执导,米凯亚·巴瑞辛尼科夫 / Graydon Carter / 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主演的一部传记 / 历史 / 纪录片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镜头里的人生:肖像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影评(一):很值得一看

  十月在這裡說過有關著名名人攝影師Annie Leibovitz, 沒想到多個月後竟然有機會看到有關她的紀錄片: "Annie Leibovitz: Life Through A Lens"(Annie Leibovitz的鏡頭人生), 既富娛樂性又很有意思的紀錄片.

  她的名人相片作品有些都看過, 不過有機會看到鏡頭後的花絮, 準備功夫, 人物, 環境, 和攝影師本身以及鏡頭裡的人的訪談, 都十分精彩.

  紀錄片中多次出現Leibovitz替Vogue雜誌中有關電影"Marie Antoinette"的特輯拍攝過程, 個人很喜歡此片, 所以很喜歡這幾段.

  大師級當然有大師級的風範, 亦有脾氣, 俗一點說, 就是夠寸. 當Leibovitz不耐煩時也會"寸"攝影對象的, 如在上面的Vogue特輯, 當中一男演員好像不明白她時, 她問: "You speak English?" 另又對Vanity Fair的Tina Brown有點微言. 不過當中也看到不少幽默感.

  Leibovitz的家人包括母親, 姊妹等都有出現於紀錄片中. 紀錄片導演是Annie的妹妹Barbara Leibovitz, 相信更能把Annie想說想表達的意念清楚展現出來.

  Leibovitz說小時候一家人好些日子都在車上渡過, 所以片中接受訪問都喜歡揀在車上進行, 而她就一邊駕車一邊說話. 她說車前的擋風玻璃就是看到世界窗子, 是幫助她構想攝影的好源頭.

  片中有Leibovitz為芭蕾舞家Mikhail Baryshnikov拍攝的幕後片段. 她說Barbara Morgan替舞蹈家及編舞家Martha Graham拍攝的作品有很深刻印象, 亦對她(Leibovitz)有一定影響. 不過當她自己也去拍攝舞者時, 她發現攝影是捕捉不到舞蹈的精髓.

  喜歡看Leibovitz那些有動態的相片, 尤其是要人物躍起而她就捕捉那一刻的定格, 很有感染力. 聲音沒有可能在相片中出現, 但Leibovtiz也會要求marching band邊奏樂邊拍攝, 相信那些鼓聲是會影響相片中每一個人物於鏡頭中出現的神態.

  除了Barbara Morgan, Annie Leibovitz也有提及著名法國攝影師Henri-Cartier Bresson對她的影響.

  片中還有許多給人深刻印象的情節, 當中當然有我喜歡的George Clooney了, 多次是Leibovitz的拍攝對象. 還有Demi Moore, Whoopi Goldberg, Rolling Stones, John Lennon, Yoko Ono, Hillary Rodham Clinton, Arnold Schwarzenegger, Bette Midler, Robert Downey Jr., 等等. 當John Lennon和Yoko Ono那幅相片再次展現在鏡頭前, 觀眾無不摒息靜氣, 再想到拍攝此相片後數小時John Lennon便被殺, 那實在太震撼了.

  紀錄片中另一張很震撼的相片, 就是Leibovitz對她的摯愛Susan Sontag逝世後拍的照片.

  其實Annie Leibovitz的作品對名人們都有深遠影響, 她的照片不時都改變了名人的生命.

  有機會或有影碟, 很值得一看.

  請看原文連相片: http://dorablahblah.blogspot.com/2007/09/annie-leibovitz-life-through-lens.html

  《镜头里的人生:肖像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影评(二):《安妮莱柏维兹的浮华视界》

  伟大艺术家纪录片从来都是一种从属,很难达到《毕加索的秘密Mystère Picasso, Le (1956)》这样的再创作。当然这样的纪录片也是需要的,她试图带给我们走进主人公世界。

  Annie Leibovitz的人生际遇比起她个人生活(除了和Susan Sontag的感情)不知精彩多少倍,影片在这方面可谓浓墨重彩同时也再次证明了“时势造英雄”。作为文化视觉符号重要创作者记录者,其丰富程度让人目眩神迷。

  除此之外,从艺术家本身创作的意念方面的挖掘不多,更多还是惯用的采访形式可观不错,但仅此而已。

  2009-05-30

  《镜头里的人生:肖像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影评(三):镜相人生

  影片的结尾处,安妮说l don't have two lives,this is one life.我没有双重人生,这是唯一的人生。她的人生由镜相成就,又由镜相记载,在摄影界,她无疑是顶级的人物肖像大师。名人名流,会因被她拍摄而倍感荣耀,任其在镜头前摆布。

  从摇滚杂志滚石到主流杂志名利场,最后再到时尚杂志。她的镜头横跨了音乐文化政治时尚多个人文因素见证了美国代表性面孔,记录下整个时代。她拍下赤身裸体的列侬与大野洋子深情相拥的照片,5个小时后,列侬被杀害。这张照片最终成为滚石的当期封面,没有多余文字,只有图像传承于世。她拍下黛米墨尔大着肚子光着身体的写真,成为名利场的封面照,让杂志的销量达到无人可及的顶峰。现今的她可以不计拍摄成本的为时尚杂志拍照,不管是飞机火车还是管弦乐队马戏团,只要她镜头需要,就立即被满足

  她是image (影像)人,爱上的是同样伟大的word(文字)人苏珊,俩人相伴相依互为补充。苏珊用独到的文字视界给予她拍摄的灵感,而她能回报的是用镜相记录下爱人的每一瞬间,直至死亡。谈及苏珊,影片之中,安妮再三落泪。

  苏珊死后,她只剩下工作,她的眼睛无时无刻都在取景。如她所言,希望拍摄到死的那一天。那一天的到来,才是镜相人生的终结

  《镜头里的人生:肖像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影评(四):投机主义天才

  在妹妹芭芭拉 莱伯维茨安妮的纪录片里,我们看到安妮 莱伯维茨一直挣扎大众文化的漩涡中,她对待大众文化的态度坚定,又迟疑。这或许是一个艺术家的本能,但不得不令我们怀疑,这份本能由于艺术家本人那种不确定的的表现,其到底真不真诚

  我们熟识的安妮 莱伯维茨,不需要一部这样的纪录片,其成就也都了熟于心。从早期的《滚石》到后期的《名利场》 《vogue》,以及和苏珊 桑塔格的合作。安妮 莱伯维茨的每一次转身都充满着一种冒险感,一种彻彻底底的叛逆与探险。

  《滚石》时期的安妮 莱伯维茨,还深受其在艺术学校所研习的老师罗伯特 弗兰克和卡迪尔 布勒松的影响。这种影响如此之深,以至于自然到我们以为那是安妮 莱伯维茨的个人风格事实却不那么尽然。她利用自己的天赋敏锐,对摄影的激情,在初涉摄影这一行当时,做了次高级模仿

  熟识摄影史的人或许也有这么一种想法:那场看似荒唐惊天动地的跟踪拍摄行为,其本质意义不在于是不是安妮 莱伯维茨是否拍摄了 mick jagger,而是或许任何一个在当时接受到罗伯特 弗兰克所提倡的个人化,参与式的摄影方式,那么把这个人和安妮 莱伯维茨互换,依旧可以拍出那些令人喜悦头皮发麻的照片来。

  仅从纯粹的摄影技术而言,安妮 莱伯维茨没有独创性,她的独创性来自于她的勇敢,以及我不得不承认的投机性。她是清醒的,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富有远见的。可以这么说,那个当初拖着一箱子作品直接去找杨 韦纳的女人,后来敢跟着滚石全世界跑,如果仅仅是出于对于摄影的极度疯狂,我认为是不完整的。

  安妮 莱伯维茨她有她的野心。而她独辟蹊径眼光,富有魅力个性,为她赢得了诸多机会。她没有借艺术之名令自己失色,藏在翁里的天才也不是她愿意做的角色

  安妮 莱伯维茨一直深知当时大众文化的空白,因而也很明确自己所继承的,在大众文化那里或许是新锐的,正因为这种清晰认识,她才有了第一个几乎是完美的机会。在纪录片里,这一点也很明确被展示。关于让安妮 莱伯维茨声名鹊起的那次封面,的确是安妮 莱伯维茨自己央求扬 韦纳带她去看列侬的。而且从去之前,这个个性的女孩子就知道自己会拍出令那些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所有人喜欢拿名人无法抗拒来为安妮 莱伯维茨树立声名。事实也的确如此,但不能以此认为安妮 莱伯维茨是个伟大的女性摄影家。在私密风格上,她远远没有南 戈尔丁的主题纯粹。而在人像摄影上,她也不会有琼 斯彭斯的深度。她之所以可以被人记住,因为她知道要怎么样才可以被记住。

  而她的摄影风格,我们的确可以归纳为一种折中主义的典范。她四处借力,但并不单纯模仿,而是巧妙地加以利用。我们可以举个熟悉例子,安妮莱伯维茨或许就是摄影界的王菲,反过来说当然也可以。

  为什么早期还在拍摄摇滚歌手粗糙而糜烂的生活,拍摄一个世纪巨星自然而生活的面孔,以及他用力坦诚的爱的摄影师。转行进入时尚业,也能够拍摄《名利场》的大片,和乔治克鲁尼,斯科特以及茱莉亚罗伯茨这些明星光鲜亮丽地打交道。

  这中间的转折,对于任何一个从事摄影的摄影师,恐怕都是难以应对的。但得益于名声,以及命运的投机性,安妮 莱伯维茨做到了。拍摄的方式也许不同,但有一点相同。拍摄对象的选择上,安妮 莱伯维茨在积累声名之初,似乎总瞄准世纪偶像们。并且还成功脱离了严苛的艺术评论目光,尽管她的转型总是那么突兀。但大众文化始终觉得她是在不断革新,依旧愿意称她为”全世界最会拍照的女人。”

  那张拍摄于约翰列侬临死前四小时的传世之作,安妮 莱伯维茨完全荡失她最初拍mick jaggor的自然写实的风格。而是转入一种造型艺术,试图以造型艺术来传达某种理念。这完全,完全是一种折中主义的做法。安妮 莱伯维茨似乎总是没有一个原则,一个摄影理念上的原则。或许安妮 莱伯维茨会认为这就是她的原则,摄影是个人化的事情。但她的个人化就是多变,富有野心,什么都愿意尝试,却不一定要固守常规

  谁都不能对此作出到底太分明评价。她是有所想法的,但她的确没有独创性。固执自信,勇敢,清醒,理智。在芭芭拉 莱伯维茨的纪录片下的镜头中,尽管导演想要极力营造那种,安妮 莱伯维茨作为艺术家的挣扎,但我们也许不仅仅可以从中看到这么多。

  :之所以不提她和苏珊 桑塔格的合作,以及拍摄萨拉窝战争情形,是因为我觉得那太做作了。纪录片也很靠谱坦白了,前往萨拉窝的那次经历根本和安妮 莱伯维茨没什么关系,是桑塔格建议她去的。她去了,拍摄完了,又一次轰动。然后,她去接着拍黛米 摩尔的大肚照。毫无疑问,又一次她成为人们口中那个出其不意的摄影师。个性又富有独创意义。

  但我还是被她和苏珊 桑塔格所感动,或者说我是看到老年的桑塔格在安妮 莱伯维茨的镜头中的一举一动一个眼神而感动。一个真正的,呃。。。。。。我愿意称桑塔格为“艺术家” ,而不是莱伯维茨。不过当我看到她面对纪录片镜头,坦诚自己是为大众文化服务,见面桑塔格令他惶恐时候,我还是蛮喜欢这个坦诚,有点投机主义的女人的。

  她是另一种天才,凭借感觉,以及天赋,还有机会。

  《镜头里的人生:肖像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影评(五):with

  annie leibovitz,要不是某天吃饭看画报看到访谈,还以为她和桑塔格一样,已是历史人物。在此之前自动忽略很多次,姓难记,名儿和姓组合起来跟潦草外形不搭,诸如此类

  看纸面上对话,看到还是说话内容,有重点但不完整。还是流动影像能够最直接塑造立体形象,就像很多人说看过《my architect》评价一般,对我来说却似乎胜过所有平面图像文字叠加效果,因为那是活着的康,我从未设想我会看到。

  她说想要拍最好的照片的办法就是变成他们中的一分子。这准则对亲爱的卡帕更无须多言,他始终在他们中间,他就是他们。这大概也是我要的答案,我常常觉得我们没有好的人物摄影,这令我们几乎所有的平面媒体和报道失色。印象比较深刻的候登科,他已死,也还是难逃摆拍和侵犯的嫌疑。我想摄影,人物摄影,也是一个协商的过程,

  她从进入现场前很久开始调动场面,她和被拍摄者站在相机两侧,她在镜头后面和他们完成协商。

  wherever you are, you are being there,

  with camera,with you.

  also sejima:http://www.flickr.com/photos/nnhoaianh/2567606148/,it's a surprise.

  《镜头里的人生:肖像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影评(六):一行李箱作品集所开启的

  一部芭芭拉·莱伯维茨为她姐姐安妮·莱伯维茨所拍摄的纪录片,并没有太多深层次的探究,只能作为一个安妮浅显的成长回忆录。但用影像把历年经历罗列出来之后,也可以对安妮平生做出一些总结。看片前吸引我的点在于简介里的一句“她与苏珊·桑塔格的同性恋情”,非为同性噱头,而是好奇伟大的苏珊·桑塔格会喜欢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并没有从安妮身上感到艺术家精神的睿智、深邃,而是感到了她的愚笨。她总是拿着相机,拍她所看到的一切,对摄影虔虔敬敬的。她有野心、聪明,懂得把握时机,所以才能完成完成对卡迪尔·布列松的高级模仿。从最开始,她执意离开阿富汗,想方设法留在旧金山艺术学院;到后来,跟随摇滚乐队巡演;央求扬去参与对约翰列侬的拍摄。她当然预料不到四小时之后所发生的事情,但她一定也非常清楚,拍摄约翰列侬对她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机会。

  她从旧金山艺术学院的老师那里学会了个性化、参与式的拍摄方式,开始拍摄造型艺术也是受其他摄影师启发,她在摄影上缺乏独创性,例如她花了很大的功夫去模仿拍摄舞蹈家,但最后得出了“舞蹈是不能被拍摄的”的结论。“她在摄影上好像一个学徒。”所以,也许可以说她很杰出,但没有独创性、她始终称不上伟大。

  安妮在杂志里发表的摄影作品更富有人文气息,不同于封面照商业化的精致华丽,她本人也更偏爱在杂志里发表摄影作品,但她并没有放弃拍摄封面照。我很好奇她的内心有没有对商业与非商业的挣扎,也或许她只是要拍而已,拍摄是她的工作,无论拍什么她都要拍好。她的学徒式的心态同样成全了她,苏珊·桑塔格建议她去萨拉热窝拍摄,她就去了。也引起了一场轰动。

  当安妮五十岁的时候,她才恍然意识到自己忘了生孩子,她的生活重心就是“work”。她最接近伟大的地方,是几十年如一日对摄影的虔诚。长期大量的拍摄,及时把握住机会,顺应时势,才成就了安妮·莱伯维茨。对于同样梦想成为一个创作者的我来说,所学会的是,先去制造我的一行李箱作品集。在我想要一个工作的时候,勇敢地把它交给我的面试官。

  《镜头里的人生:肖像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影评(七):Through a Lens

  我们看到,也仅仅是我们看到的。

  被拍下来的,其实是留给我们怀疑的。

  这确是一种最好的记录手法,却也是最糟糕最恶劣的方法,因为即使所有人都可以不去直视,你也要用一种置身事外却又渴求挖掘它的姿态面对。

  那种美和隽永可以刺痛你,串联起所有的感官去拥抱这种单薄的厚度。

  虽然现在同她的距离完全无法计量,但仰望和反复地洞察总也可以加速某种并不被看好的契合度。因为这种崇拜,确确实实是缱绻的隐晦的神秘的。所以她不可以是我的偶像,也仅仅可以成为一种指示性的方向。

  人物肖像总饱有隐喻和戏剧性,即使后来商业和名人的热度光感和华丽的设计感也无法祛除这种同作家般的创造力。这确是不需要用批判的眼光所评价的。

  《镜头里的人生:肖像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影评(八):拍下一张自己的脸

  随便想想关于人像摄影的一切。

  最常想起的一种话题是西方人的面孔比东方人的美丽,这种美丽倒不完全是全球化白人审美的胜利,而是他们个个长着一张“没有被欺负过的脸”。

  这样的脸也不完全属于西方,许多日本人的面孔也安详静美,这是源于民族文化的积淀。我们不是没有,我们那点儿好东西正在被糟践。反映到脸上,自然空空如也。

  另一种关于拍摄人物的话题是自信力。你是不是能够喜欢,自己的每一面。

  说老实话,我自己是不热衷凝视影像中的自己的,觉得那总不如实。说白了依旧是自卑的老问题,这个心结已解开,但是惯性犹存,我恐惧着自己的皮相。就是普通人脸,但久久望之十分怪诞。悚然。

  我想那些热衷自拍或被拍的许多人,其实也是另一种恐惧症患者。要用道具和工具双管齐下地将自己修整到失真的地步。再一次展示了国人的肉麻美学。

  这事儿有多难哟。让我们好好拍一张属于我们自己的脸。

  片子最后有在讨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就和胶卷在相机中一样跟着每一位拍片者的魂灵——但凡有一点儿肯去思考的人都有的东西。可这又是某种天问,无人趋近一步朗声高呼:我能回答。连提问者也往往不置可否地耸耸肩,把这疑问放在空气中间。

  其实片子的每一帧都在回答:

  得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才有属于自己的脸呀。

  豆瓣里那些地铁公交偷拍的甲乙丙丁缭乱倦怠容颜,往往引发极大关注和争议。乘坐交通工具时刻的人们,为何集体陷入垂垂老矣的感觉不能自拔,为什么电梯升上升下,不仅没有笑脸,也没有人说话。

  不讨论社会心理学,就去回想平时看到的画面。有些稍稍对此有痛惜的人日渐冷漠了,混同麻木的一群,只是倨傲地看,不说话;还残余天真和童稚的习得了策略转化,去逗弄小孩子,好在许多携儿带女的年轻家长也尚怀大爱,回以笑脸和亲切;另有以笔为刀的,把这些铁板一块和微微松动的人情炎凉刻于脑中,回家迅速画下,po上网络,短暂性抒发。

  摄影或许类同于第三种,假使成品足够艺术,那引发的可能还不止是零星叹息,还有更为清醒的娓娓分析,催生另一些文化产物,显得欣欣向荣。

  苏珊对安妮的严格,是好事,还是坏事呢。热烈与优秀相遇,其中搅合出来的,往往是未必。

  但一个人,已经活成了自己的时候,镜头里装着的是什么都将游刃有余,新的情感或生活转折只能造成一些抖动,已经是的,就不再全非。

  由此观照自己,在越来越乱麻的许多状况中,其实本身确定的部分也越来越多,每一种棋局都想到其后的很多步,在内心演戏过无数,假使生活实体进展到其中某种,也不会盛大欢喜,也不会震惊愤怒。

  因为托着相机的手不抖,镜头里的一切才为其所有。

  《镜头里的人生:肖像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影评(九):有感

  如果你想拍出好照片,你就要成为它的一部分。这也说明,做好一项工作不仅需要实力,更需要情商,像许多被安妮拍摄的明星所说,她不知不觉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你舒服而不反感。让她拍下最私密最自然也是她最想要的状态。融入进去,注意被忽略的地方,比别人多的视角,完美构图。光线,姿势,神态,你想表达的东西在图片里都缺一不可。从刚刚看时的没有觉得照片多好,到后面的我想把所有的滚石唱片封面杂志都收集来。把所有安妮拍的照片都拿来借鉴。

  我给它星数如此高,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它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也教会了许多的处事道理。你要让他人配合,你首先要让别人不排斥和接受。纪录片有这个,是因为在几乎每一个和安妮合作过的人,在提起他们的合作的时候,都会说她贴心,让人舒服,使人愿意配合,愿意服从她的创意。工作的成功不仅需要能力的出色,也需要处事和做人的到位,出色。

  能把你我都看得到的东西,看出忽略之处,拍出来,形成大片,这个能力真的很可望不可即

  《镜头里的人生:肖像摄影大师安妮·莱博维茨》影评(十):镜头改变人生

  其实我是想说,被改变的是ANNIE自己。眼睁睁的看着她,从一清纯小姑娘,变成一嗓音和外形都男人了的彪悍摄影师,再听片子里被采访的人形容ANNIE,说,慢慢变成50岁,突然想起来,oh my god,忘了生孩子。

  其实如果真的喜欢摄影这个事业,可以看看ANNIE的纪录片,毕竟看着一个人干《滚石》干《名利场》干的呼风唤雨且干成被所有名人仰望的著名摄影师,是会有点小激动的,那是一个钟爱这份事业切且将此事业做到登峰造极的人。

  但奉劝女摄影爱好者离此片远点。否则,那那个一头乱发,一个男人嗓儿的ANNIE就是你老去时候的样子。

  里头有很多名人采访,从列侬的日本妻,到克林顿夫人,到乌比哥德堡之类,可见ANNIE来头。

  当然,做到这么大牌,也的确会挡不住的出问题,ANNIE拍过滚石,拍过萨拉热窝,此后慢慢靠向名利场的浮华,要风要雨已经不成问题,现场的阵势不亚于电影。ANNIE也说,那些cover,就是为了让杂志卖出去,我最好的照片都在杂志里头。说到名人追捧ANNIE,也是个现状,ANNIE接商业的case,那就接呗,她这么想,至于名人,她也说,OK,Be famous.其实,她大概知道自己问题在哪里。所以,她是不是将苏珊桑塔格当成了精神支柱呢?也许。艺术本来就是个纠结的事情。

  打完上面的字,转头看到桌子边放的杂志封面,叶锦添。这也是个纠结的人诺。

  有时候,呼风唤雨的确会糊住一个人的本心。但谁又能说,一个人的本心,真的会比她呼风唤雨时来的更为至上和伟大呢?

  重要的是,她一直都在拍着。她喜欢咔嚓咔嚓的灵动的旋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