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炽爱》影评10篇
《炽爱》是一部由Ferzan Ozpetek执导,Pierfrancesco Favino / Margherita Buy主演的一部剧情 / 同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炽爱》影评(一):艳羡的生活
那天在酒吧里,来了个很像Peter Petrelli的帅哥,很正!
我就踱步而前,跟他攀谈了一会儿!
然后就跟他聊了聊这个电影,这可能是我对意大利仅存的一点儿记忆吧,印象中唯美的语言!
他给我说,演罗伦佐的演员其实是个直男,真是太可惜了,他笑容那么的灿烂,很少能见到男人穿红色的绸质衬衣能那么有型,怪不得是个直男,演Gay没有一点俗气!导演是个土耳其的同志,能捕捉的这么细腻。
电影中帅哥美女成群,朋友之间的微妙的友谊,或者是爱情,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和人之间这种微妙的关系,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呵呵,不过在我很难体验到那种感觉。
土耳其的音乐,太美了,感觉里面的每个人都知道怎么去生活,就连外遇都那么美,不知道以后会看多少遍!不舍得多看,可能也不敢多看,嫉妒死他们了!
还有那个Roberta,这个女人也美死了,带着一些吉普赛人的诡异,只能把自己的欲望深深埋在心里,谁叫他对一个gay 不能自拔呢。。。
《炽爱》影评(二):关于爱
她除了抽烟还接触无数的毒品;她面对别人会说让我看看你的星象吧;她说她自己的星象很差,或许是时候结束了,她说只有星象和夸张是她擅长的事情;她有着美丽的面孔,却爱着一个不该爱的人……
他总是人群中的一个,默默着看着他们相爱;他总是第一时间担心着他,即使被说是最差的表达方式;他总是短暂的爱情,快速的如火车;他爱着那个原先爱着的人……
或许是同性恋的人物作为中心,可是那种爱是生活中的,可爱的,心痛的,很多人经历过的
以一對生活在羅馬的男同志伴侶與他們的朋友為中心,電影裡發生的故事線很簡單,一條是死亡,一條則是外遇。
影片流暢地注意了許多人與人之間的肢體動作與眼神間的默契,小小的細節,一切盡在不言中。對感情的描繪,不管是失去摯愛的苦痛、面對外遇的情緒或朋友之間笑鬧齟齬的情誼,甚為平實、自然,於是在某個沈默的間隔或停頓中間,你的心在悄悄的鋪陳中不覺顫動。
既然談到同志伴侶間的死亡,也帶出沒有法律上的名分或保障,在醫療與死亡中間,活著的另一半所受的隔閡折磨,以及生者與亡者家人間的互動、釋懷。那一句「分享生活」的建議,不知解開多少不必要的心結與折磨。
很棒的一部電影,不僅有演員個人迷人的風采,還有美麗如那片汪洋的、家人般的溫暖友情與支持。
《炽爱》影评(四):温吞的童话
到底是出自同一导演之手,跟《外欲》的调调真的很像。虽然那个片子已经不记得具体细节了,但那种感觉依然清晰:欲出轨又未出轨的故事、温情中混杂落寞的情绪、浪漫轻快似有若无的音乐……看片子的时候,多次流泪,滴到手上才惊觉,然后很奇怪:明明很一般嘛,为什么这么能催泪呢。
同志桥段:
罗伦佐和达维,两种不同风格的型男,看着就是一种享受,但也仅止看相。相拥着看电视、准备叠好的衣衫、人群中别致的眼神等等、如蜻蜓点水,划过去,有那么一些暖意,但基本似曾相识。
演员表现无力道可言,尤其是后半段,罗伦佐死后,达维不堪忍受独活的寂寞,几次眼圈发红,几次哭到发抖。可惜,达帅哥的眼泪,不够入戏。
友情桥段:
这一个小团体,好像是七个人。七人行,有靓妹、大叔、帅哥、型男、风韵少妇、臃肿老妇……导演好像为了证明:友情可以超越年龄、性别、职业、外表等等,但我老在想,这么一个超大跨度的组合,就像是一个大家族,他们能如导演所愿表达出“永恒”吗?要知道,多代同堂的大家族内部往往分崩离析,唯一能把他们联系起来的,是血脉。除此之外,真的就很难说了。
有时候,你越急于表达某种信念,反而越容易失真。这个小道理,大导演肯定是明白的,却还是不小心留下了操之过急的痕迹。
婚姻桥段:
为人夫,既已出轨,而且还在继续出轨,却要死命装好人,因为他“不想说谎”,所以大言不惭地对妻子说:请帮我一起渡过难关。看到这里,马上想起了一句侮辱性评价:既要装**,又要立**。其实,导演完全可以再狠一点:一个男人,他可以是既为兄弟两肋插刀,又对女人到处留情的。这一点小小的反差,丝毫无损一个人形象的鲜活。这道理,导演应该比常人更明白啊,纳闷……
至于那个人妻,特征不甚鲜明:愤怒方式过于常规,隐忍痛苦传达不到位。
总而言之,电影要表达的东西比较多:友情、婚姻、同志之爱……结果是,哪一样都没有彻底。看来看去,觉得它就是一个成人世界的童话故事,渴望的东西相当明确,但表达的效果太不尖锐。或许,就是这点真诚的、明确的、略显急迫的渴望,它打动了我吧。
《炽爱》影评(五):唤醒对乌托邦的渴望
aturno contro 这部电影 一路继承了意大利式的浪漫,给人温馨的感受。无比纯净的生活和美好心灵的朋友组成的世外桃源。很喜欢意大利电影那种缓慢,又不乏柔情的情感张力。悲哀在快乐照射下的疼痛感。
每当悲哀被一种对过去快乐的思恋唤醒时,那种疼痛是从血管中溢出的泪。
很喜欢洛伦佐,帅的惊人的小伙子,心灵如外表般讨人喜欢。有人说,你知道为什么人人都喜欢他吗?因为他从不吝惜于付出他的爱。。他为每一个朋友着想,为他们精心准备每一次聚餐,体贴的对待爱人。直到在朋友的欢声笑语中永远睡去。而到这时电影才仅仅走过了三分之一。
朋友们沉重的走在那条绵长通道中,为见遗体的最后一面,背景乐确是如此欢愉,似乎这只是大家的又一次快乐的聚会。罗塔卡在所有人的哭泣中看见洛伦佐对他招手,而她笑了。
或许最悲哀的人是维达,第一个面对遗体嘶吼着哭出声来的人。这个男人那么的爱他。他却将自己一个人留在了孤独的世界上。
“每当这种时刻我都感到很快乐,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是看着达维和我们的朋友们令我有一种安全感,我知道此时他们脑海中是什么,同样的想法,同样等话语…这一切正是我喜欢的。我不喜欢意外或者突然的改变…我希望一切保持它们现在的样子,永远…即便我知道“永远”并不存在。”现实往往没有想象的美好,唯一不变的或许只有回忆。这句话出现了两次,一次在开端,一次在结局。都是由主线洛伦佐复述~~一遍又一遍敲击着纯净的心灵。画面永远停留在空旷的乒乓球台。
中文的翻译为【炽爱】。有安东尼奥对情人似火的爱,有安洁莉卡对情人压抑的爱,有罗塔卡对洛伦佐隐忍的爱,有塞吉奥永远得不到的爱、和洛伦佐、维达甜美的爱。
《炽爱》影评(六):如香的 情 爱 ——流动而变幻 个性而永恒
这是个 被有些观众评论为 假和谐的影片。。。和谐倒是和谐了, 但 是“假”的。。。
这是个 被一个伪和谐真悲观的人看了又看的影片。。。看倒是看了, 但从来没有表达任何评论的欲望。。。
这是个 不想去评论 的主题,因为 这个主题 似乎 无需评论,甚至 无需理解 无需接纳[也许 需要的仅仅是分享——把自己珍视的 或 畏惧的 或 仅仅是 存在的,无私无畏的 拿出来 与珍视的 或 畏惧的 或 仅仅是存在的人 分享——就像影片所揭示的主题一样]。。。
~~~~~~
作为一个 伪和谐主义者 不愿意争斗的人,喜欢和谐,哪怕是假的。。。
但是,
作为一个 真悲观主义者 乐观不起来的人,自己都不相信 这样的假和谐 是可以存在的。。。
。。。
这儿是些 不是为了阐明本片中的和谐 到底是真是假的 只言片语,所以,就此转入下一个议题——关于情 爱的感受和标准问题。。。
一、感受与衡量各自的情爱
片中人物都是“富于”“情爱”之人,对自己 对情人 对伴侣 对朋友 对偶然关联着的各种“陌生人”[爱慕之人 医生 女婿v.老丈人。。。囧。。。] 甚至是对“敌人”[情敌 暂时意见相左或分歧之人]都充满了情爱。。。大概正是由于 到处洋溢的情爱,才有了“炽爱”的译名。。。
虽然 一切分类都有过分简化之嫌,但是 分类毕竟是深入分析对象的重要而首要的一步,所以,姑且分之。。。
各种人物的各种情爱,大致有如下几类:
A.“相悦”的情爱
这是传统上被称为“爱情”的东西,虽然他的化学成分和心理机制可以被随时检测,但永远不能被彻底阐释。。。所以,相悦的情爱是如何生发的,是一个永恒的谜题。。。
通常认为,拥有一世相悦的情爱,是情感动物不懈追求情感存在的至高梦想。。。
但是,更多时候,这种梦想更像是一种幻觉,刚刚出现,他就嗖一下 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有时候,他像一个有意去追求永恒的莽撞人,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他的美 他的好,他的“生命”就戛然而止了,也就永恒了。永恒来的太快,快到我们还没来得及体味有限,就 被永恒了。。。
相悦的情爱 总是以完美开篇 以不完美收场——“不完美”是基于完美主义的观念予以定位——不是消失 不再存在了,而是掺杂了各种香调以后,相悦的情爱 就不容易被嗅觉不够灵敏的我们 辨别出来了。。。
完美主义观念 似乎认定,相悦的情爱 禁不住时间 生命的考验,禁不住各色香气的挑逗。。。
最初,Davide和Sergio两人拥有相悦的情爱,Angelica和Antonio也有,Neville和Roberto也有。。。调香师介入之后,Davide转而和Lorenzo相悦,Antonio和Rolla 相悦。。。唯有Neville和Roberto的相悦 幸存下来。。。然而,他们的相悦仍逃不过被 暴怒的人 “恶意”+“真意”的描述成为“女强人”和“男仆”之间的雇佣或服务关系,而使这种相悦丧失了温存的一面,仅仅剩下了强势和弱势,主动和被迫,高高在上和卑躬屈膝的不平衡的势力对比,相悦自此变了味道,玫瑰花香 变质而腐败。。。
各种相悦的香调儿相互调和,把闻香人的嗅觉搅乱,思维和理性也跟着乱掉了。。。
B.“怜惜”的情爱
由于一直无法准确定位“怜惜”到底是何意思,所以,也许 这些情爱 并不是真正的“怜惜”。。。
Lorenzo的父亲对Davide痛失伴侣之后的情爱 大概属于怜惜。。。
型男的父亲,最初反对儿子的选择。。。父亲“过度”的“期许”,让儿子远离家庭远离父母的情爱。
儿子病危,父亲与Davide第一次相见,也是Lorenzo在世时 翁婿的 唯一一次相见,直到此时,岳父对这对情侣 如此与众不同的情爱 仍然是无法坦荡接受。。。所以,在怎样安排身后事的议题上,更像是延续 以前的家庭争斗或争夺,争夺Lorenzo的free will,争夺那纯真美好的真实愿望,只是意识清醒的捍卫者变成了孤独的Davide一人。。。
岳父视察女婿的爱巢,用Sergio所说的 分享的心态 去观察 去体验,他看到了这个爱巢里的各种情爱和流动。。。虽然已经来不及和鲜活的爱子分享,但是,可以是某种情绪的弥补,以摆脱纠结的过往。。。
在停尸间的甬道里,际会于宠儿Lorenzo身上的各种 纠缠 牵绕的情爱 一步一步的积蓄着,各自的情爱 在每个人的胸腔 一点点的升温,情爱分子的运动也随着 步履和升温 逐渐加快,越聚越多的情爱分子聚合而成的那团东西 一下一下的撞击着每个人胸腔的内壁。。。这也许就是胸口疼的病因。。。终于在甬道尽头,在惨白的 安静的 但美丽依旧的情爱宠儿Lorenzo周围 各种情爱终于各自迸发,按照各自的路径独资迸发,互不相扰——悲痛的情爱——虽然 没人会追求他,但是 他依旧是那么动人 悲至凄美。。。
悲痛而凄美的情爱,终于彻底打动了岳父,翁婿终于达成最终的谅解。。。真正的分享,在悲美中促成,岳父 怜惜的情爱不断酝酿 沉淀,最终化为一句“这是个艰难时刻,尤其对你而言,要坚强。。。”——老年丧子已是世间的大艰难,而此时分享悲美情爱,让面对大艰难的人 看到了更深沉的情爱,体会到了 深沉情爱转化而来的 更大的孤独和艰难。。。
我站在自己的角度 怜惜你,是一种怜惜。。。
我站在你的角度上 怜惜你,也是一种怜惜。。。
我站在你的角度上,把自己亦值得怜惜之处忘却 忽略,就像自己从来无需怜惜一样,仅仅 绝然的 彻底的怜惜你,而丝毫不指望你回报式的 交易式的怜惜我,也是一种怜惜。。。
虽然你我同病,但纯然怜惜的情爱 却抵制你我相怜。。。
C.“自律”的情爱
如果用 “暗恋”“暗涌”这样的带个“暗”字来描述这种情爱,好像更贴切,“自律”这个类名 看上去更 客观一点儿。。。
Angelica对比利时医生的情爱,就属于这一类。。。
如果Angelica对比利时医生的情爱,是自律的情爱的初始阶段,那么 他的“高级”阶段,大概就是一种 痴狂癫疯的状态——自律到 几乎无法自律时,暗到让人跌进深渊时,这种自律就像火山即将喷涌的那个临界点,是自律 但是自律到崩溃。。。——这就是Rebecca对Lorenzo的情爱
两种自律的情爱,发生机制不同:
Angelica的自律的情爱,源于对家庭 孩子 伴侣的责任。。。
“责任”这个词,不仅不会抹杀他对伴侣情爱的主观性和真实性,恰恰是 情爱到一定份儿上,自律的需求就产生了。。。所以,在这里 很反对 用责任去抹杀 那些真实存在着的情爱——如果没有情爱,而单提责任,再加上一幅义薄云天的做派,是一种胡扯 让人发生妊娠反应的糊勒 是用假道德 掩藏 真无情 的赤裸裸的行骗,那既不是 真正的情爱,更不是真正的责任。。。
Rebecca自律 源于他是那场没有爱对人的爱情游戏的主角之一。。。男女主角 对这场无聊爱情肥皂剧一样的剧情怎样被安排 会怎样演下去 都心知肚明,男主角成功的把烈焰红玫瑰香转化为 朋友之间温文纯然的水仙百合香。。。如此,女主角的自律其实更是一场自虐。。。虐到深处没感觉,没有“正常”的喜怒情感,所以 在殡仪馆告别Lorenzo时,他分不清哭和笑,分不清虚拟和现世。。。
D.“绵延”的情爱
ergio本来是Davide的第一人太太,但是在型男Lorenzo出现以后,Sergio这个自称为“旧式兔子”的人,就从灯的光照前,退缩至黑暗里。。。
但是,Sergio 又和Rebecca不同,虽然 Sergio也遇到过其他人,虽然Rebecca也和Paulo发生过某种联系。。。他们二人的不同 也是由于他们情爱的对象不同,Lorenzo遇到Davide的时候,还没有跟Rebecca开始,而被拆散的Sergio在这轮的追逐和嬉戏里,显然是个“失败者”。。。
而Sergio面对Davide的“变节”和对待新欢情人的态度,却使他从一个不太光彩的“失败者”变成了一个 能够适时的节哀顺变并成人之美的坚定且灵活的绵延情爱的人——坚定,意味着他对Davide的情爱 持续而延绵,并不因为 Davide“背叛”自己,而有迁移;灵活,意味着他能够接纳一个“情敌”,把一个两人世界,修整为三人乃至多人扶助的紧密圈子,并且“情愿”从情人的位置上退下来,成为可以坦然分享 情人 崭新情爱的一个分享者。。。坚定而灵活的,绵延而懂分享的人,不会是个绝情种,他温柔,他善良,哪怕他一针见血,刻薄相向;坚定而灵活的,绵延而懂分享的人,也绝不会虐到崩溃,他活力,他开放,他坚守旧爱,也不拒斥任何可能再次跃动的相悦情爱。。。他的执意守候,他的担心焦躁,他的真挚描述,他的柔情对望,他的多情一瞥,他倚着墙 无力的抱着自己双臂 抽泣到颤栗 几近哭倒的柔软的身姿,尽显他的温良。。。
E.“羡嫉”的情爱
Lorenzo对Rebecca说,我多想像你一样。。。
Angelica和Neville争执时说,我不是生气,我也不想吵架,我是嫉妒,我嫉妒他做了我想做却不敢做的事儿。。。
Angelica有意 偶遇Rolla,也许也是出于对Antonio 更是对Rolla的羡嫉的情爱。。。
说羡嫉 是一种情爱,好矫情。。。这种侨情的情感 不是简单的横刀夺爱之下的恩怨,而是对于一种需求和需求满足的行动 过程的赞许,哪怕这种需求 为世道所不容,为道德人士所鄙视,哪怕这种赞许只能在黑暗中偷摸进行,但是谁又能真正否认这种赞许没有在任何一秒存在过呢。。。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道德和天性的冲突。。。然而 冲突本身是存在的,如果存在的就能并且 值得分享,那么看起来分享一种冲突的情爱,在道德上 也许就不再是 大逆不道或不可理喻的了。。。
F.“不对”的情爱
进入了一个期待已久的乱而有序的情爱圈圈套,但就是不真正隶属于任何一个稳固的情爱圈——这正是小娘泡儿Paulo所拥有的那种 处于不知是变化中的,还是僵冻住的 不对的情爱。。。
他期待拥有和Rebecca、Lorenzo、Davied更密切的情爱关系,他主动讨好Neville和Roberto,期待获得又一种更密切的情爱关系,他期待与不同的人 互动 形成不同的情爱关系,他不妄想据谁为己有,他不想改变自己的情爱观念,他也不奢望他人因他而改变自己。。。但是,不论他怎么期待,怎么let it be,他的情爱 总是不对,对不上心境、对不上人、对不上时间、连蛋糕的口味也总是对不上。。。他本应是那帆搅乱一池春水的小舟,掀起 各种细微情爱关系的 全方位微调,但是 他却总落得个 影子侠——没他不少,有他不多的——隐身境地。。。
二、变幻而不虚幻的香调
除了各种情爱,每个人 自己的情爱 也在 关系的转变中 不断变化调整,各种情爱的内涵更丰富,各种情爱之间 具有了 更多的流动性,因而,具有了光谱一样的衔接和变化;每个人的 情爱也从 一个点 扩展到 一条线 一个面 一方体,延展 交叉。。。就像丰满的香调 那样变幻 那样难以把握。。。然而 变幻到难以把握,并不是虚幻,而仅仅在于 他的流动性——在 寻求安稳 寻求永恒 寻求不变节奏感的 现世需求中,变幻 流淌着的情爱 具有欺骗性,他真实,但是 善于躲藏 善于伪装,善于自欺欺人。。。他不是为了坑蒙拐骗,因而 与道德无关,仅仅是他的本质和性格。。。
最初 是 Angelica和Davide的相悦的情爱,在Angelica和Antonio 大学礼堂偶遇+Davide和Sergio配对之后,变幻为两对相悦的情爱;两个人 变幻为两对人,情爱内容交错而丰富;后来 混入了Neville[也许是Davide的朋友]的情爱,又把Roberto的情爱牵连进来;Davide在聚会上与Lorenzo偶生情愫,两人相悦,又把单相思的Rebecca牵了近来;Rebecca在与Lorenzo相悦无望,又无法割舍时,又开始了与Paulo不对的情爱,Paulo爱慕Davide,对Lorenzo颇有好感,对Sergio也并不排斥;最后,Antonio无法抑制再次与Rolla相悦的欲望,将Rolla也拉入到这个变化到令人窒息的情爱幻圈里去。。。直到宠儿Lorenzo离世,激起了 所有人 重视自己情爱的可能,这次阴阳两隔的变幻 一定将给这个温柔的情爱圈 产生某种影响,那么将是怎样的影响呢。。。
情爱各有香气,香调调和,正是开放的情爱的理性和包容。。。从相悦 到 绵延,从自律 到 羡嫉,从不对 到 怜惜,各种情爱的香气缓释 交融 形成了不同于任何一种单调香气的 复合的丰满的厚重的香调,这种不单一的香调,让人看不透 辨不清,又回味悠远无穷尽。。。
如果认为 只有一种 所谓真正的情爱,那么 一个混合香调的世界,只会令人眩晕,而无解。。。如果认为 真正的情爱 本身正是集单纯 混合 变幻 为一体的主观感受 所支撑的一系列过程,那么 情爱 的沉淀 累积 发酵 只会令他越来越多,越来越醇香,而不会 越化越少,直至重回路人甲乙的原点。。。
情爱 有标准么。。。可以有,但不是必须有。。。标准在在哪里。。。不在某处,只在那个参与特定情爱关系的活着的人的心里。。。这种标准无需言说,也不能言说,只能捧出一颗开放包容 平和温润的心 不胁迫 不所求 不欺骗 的 靠近另一颗心,随着他的律动 起伏跳动;贴近他的面颊,捕获他的鼻息;靠近 而 感受 各色情爱的踯躅或流动。。。
这种变换而不虚幻的香气四溢,经常被理解和描述为“细腻”。。。
三、中立而隐蔽的闻香人
喜欢这样细腻的表达,不是因为里面的假和谐,而是里面的所有类型的情爱都是真实的,所有的变幻都是真实的,他们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我们敢不敢承认有这些内容的存在,不论我们能不能正视这些内容。。。
喜欢他,更是因为,他并没有虚拟一个道德标准,道德制高点,俯视一切活生生的情爱,并对我们的情爱生活指指点点。。。因为,这样的制高点本就不存在。。。存在的只有我们的生活——只有存在 和 变幻着的存在 是有意义的。。。
一切 对这些存在和变幻 品头论足,企图加以褒贬以确定所谓生活标准 道德准则的努力 都将是白费。。。
再好的标准 也无法替代 在我们各自情爱过程中的个性着的标准和各自的感受。。。
~~~~~~
细腻需要场,没有场,细腻不再。。。
《炽爱》影评(七):爱,无处不在
平常,看到的总是单一的东西。在这部电影里,爱,无处不在。
所有的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爱着,无关性别,无关年龄,无关道德,甚至与任何都无关。有回应的爱固然甜蜜,这一对同志恋人是每个人都羡慕的对象,他们一起的所有时光都令人羡慕,洛轮佐死后达维伤心欲绝。但是在洛伦佐之前,被抛弃的那个不是仍然爱着达维吗?想尽一切办法希望他重新开始。暗恋着洛伦佐却只能看着他与同性恋人幸福生活的女孩,只为了能看见他一直留在他身边。医生把外遇的丈夫赶出家门却不提出分手只是因为爱的太深,丈夫自己说出实情却盼着妻子重新爱他,连那位情人明知真相还是不舍与这位丈夫分手,又何尝不是爱?英武的警察丈夫却在自己身材难看的妻子面前说话结巴,只能用拥抱表达爱意,另一个初级作家还不知道自己该爱谁。而洛伦佐希望一切永远不变,爱人朋友永远快乐。
我只看到,在这部色彩明亮、淡淡忧伤的电影中,爱,无处不在!
《炽爱》影评(八):反方向的土星
aturno contro最近在美国发行,名字叫SATURN IN OPPOSITION ,害我以为他又出新片了.
美国版本trailer: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8H2IwTniWQ
http://www.tlavideo.com/product/2-1125-268389_saturn-in-opposition.html?sn=279
DVD封面设计的很情色,搞的有点cheap.
不过电影本身也不优秀,这位先生的四部片看下来,风格还真有点象张扬,不仅是<土耳其浴室>象<洗澡>.
故事比较流畅,有<读者>式的小感人,没有太大深度但有eye candy抢镜头.
反方向的土星,这个名字和剧情有什么关系?
《炽爱》影评(九):我终于还是为你.....(完全剧透)剧情简介版
请想象你是一个年轻帅气的男同性恋者洛伦左,你想拥有些什么?
首先必须要有一个温柔睿智的爱人达维,你们一起聊天、做饭,像天下所有相爱的人一样生活;然后有一群有意思的朋友:一对事业出色家庭美满的中产阶级夫妻安东尼欧、安杰丽卡以及一对外形年龄喜好都相差甚远、唯有毒舌一样的冤家夫妻妮维尔和罗贝托;甚至你连爱人的前爱人都可以相处的很好,看老电影就哭的他也是你朋友圈里一员;当然英俊的你少不了漂亮年轻的爱慕者,女助理罗贝塔默默陪伴你左右;最后善良的你也愿意介绍一个满脑子理想主义的懵懂年轻人保罗进入你的朋友圈。你们经常聚会聊天吃饭,讲些老掉牙的对话,这样没有变化的开心时光,让你觉得很安全。
可是人世间其实没有永远这回事。你发现中产阶级的丈夫瞒着妻子与情人耳鬓厮磨;毒舌夫妇的妻子莫名向你发飙;女助理寂寞的生活里只有塔罗牌和白粉;就连懵懂年轻人也暗暗爱着你的爱人;最糟糕的是,一不小,你突发脑溢血就这么昏迷,然后死了。
所有人的生活都发生骤变,每个人都等在洛伦佐病房门外,或者拌嘴或者沉默或者不停吸烟。
洛伦佐的父亲和继母从外地赶来想带走儿子身前留下的物品,达维没有立场反对;在达维与洛伦佐合住的房子里,父亲问洛伦佐睡在这里吗?回答是;父亲又问你也睡这里?回答是。父亲沉默了几秒,问这是你的房子?回答是我们的。
安杰丽卡要与丈夫安东尼欧离婚,即使两人在医院擦肩而过,安杰丽卡也只是寥寥几句尽快结束对话。安东尼欧认识到,他再也挽回不了两人感情,最后两人离婚了。
罗贝塔向严肃的护士长坦白自己的悲观的宿命论和吸食药品的行为,护士长一笑了之。
仗义的妮维尔找到安东尼欧的情人,本想教训一下对方,却发现对方也活在痛苦中,感情没有错,可能只是错在了时间。
洛伦佐要下葬了,大家一一与他告别,唯有罗贝塔一人躲在门外,她没有勇气见他最后一面。
然后达维消失了,这群朋友也互相联系变少了,甚至唯一一对还生活在一起的毒舌夫妻也忍不住相互抱怨,最后只能相拥互相安慰。
突然某一天,大家又齐聚在达维的海边山上小屋,围绕桌子坐一圈,这是许久不见的一幕,经历了悲痛争吵抱怨,再重新一起面对大海,笑容回到了每个人脸上。
这是一部讲爱、讲感情的电影,不强烈、不炽热,淡淡地讲了几个人的故事,可是却值得所有人来看。希望你看完后,记住的不仅是意大利第一男模的半裸身材和意大利女人不戴bra随着步伐而起伏的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