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的家》经典观后感集
《不好的家》是一部由郑胤澈执导,金惠秀 / 黄宝拉 / 千虎珍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好的家》观后感(一):当咖啡机代替了饭锅,生活就改变了吗?——《难道不好吗》
昨天看了这部片子,晚上无聊的很,加上这段时间精神上的折磨,不想早早入睡,结果在凤凰卫视电影台看到了这部韩片。
韩国的电影,我认为比起中国大陆的电影,诚意要多的多,它关注普通人的角度很刁钻,既没有假大空,也没有伟光正,看似行云流水,絮絮叨叨,但却暗藏波涛,直逼人心,和这种素质相仿的,国内我觉得也就是《盲井》、《耳朵大有福》、《过年》、《葛老爷子》等等有限的几部而已。
不是我过高的评估韩片,而是因为它采取的真实反映人世间的态度。
比如这部《不好的家》(港译《难道不好吗》)。
片中这个家庭,和全世界亿万的普通家庭一样,过着半死不活的日子。不是我悲观,我看到的身边的大多数的家庭,几乎都这样,过着过着就要过死了,苟延残喘的原因就是一些共同的东西:子女、脸面、懒惰、麻木和狗屁不通的奇怪理由。
沈老师被这样无聊的生活折磨得阳痿了,而我的推断是这纯粹是心理阳痿,每日盯着家中这个没有半点共同语言的黄脸婆,硬起来才怪(后来该老汉在旅店里看到女学生的玉腿似乎有感觉了,用月光洒在老汉的裆部真是一个搞笑的暗示),而这同样无辜的煮饭婆,每天的工作就是煮饭、煮饭,接着煮饭,用她那已经成了古董的电饭煲——不用皮带勒起来就不工作,以至于在她入院的时候,没有了束缚的古董电饭煲也发威起来,把一锅米饭崩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如果不是一次飞来的韧带拉伤和一次弄巧成拙的拯救援交女的事件,这两口子也不会重新审视自己味同嚼蜡的生活,也不会鼓起勇气继续这样煎熬下去。
煮饭婆以为还会有一场梦幻般的外遇让她也尝尝出轨的滋味,补偿自己似乎马上就要结束的煮饭人生(她以为自己得了癌症),但,其实这帅哥只是想推销他的咖啡机,对这个老得可以做自己母亲的中老年妇女,他的热情和关切,只是出于一种职业的素养,就像那杯冒着香气的咖啡,蛊惑的只是她的精神和钱袋,绝对不会是她的肉体和爱情。
而沈老汉,一场无谓的“援交买春事件”让他身处如同光着屁股吊在半空的尴尬境地,他成了全家的耻辱,虽然他只是要救人而已,但,不幸的是,就像他的煮饭婆斥责的那样:那你为什么要和一个女学生去旅店?
所以,说不清的耻辱纠缠着这个家庭,让一家人都抬不起头来,而虚幻的咖啡爱情也随着煮饭婆踏进欢迎新会员的推销会而破灭。
最终,家里那古旧的电饭煲被撤下,换上了最先进的全天候自动咖啡机,光鲜靓丽,似乎是一场未遂的政变留下的街垒,和这个漂浮着窒息空气的家庭格格不入。
现在,一场和外人的冲突洗清了沈老汉的冤情,矛盾重重又个性鲜明的五口人又重新回归到以往的轨道,一家人又坐在一起,在煮饭妈妈失意而木讷的推销词中品尝着最先进咖啡机冲泡出来的咖啡,各自品味着各自的人生。
当咖啡机代替了饭锅,生活就改变了吗?
凡是宿命,不是外表的变化就可以改变的,因为宿命就是宿命,不是革命,只要你赖活下去,你就要接着面对半死不活的人生。
《不好的家》观后感(二):戏里戏外话韩国电影《不好的家》
对于这部电影仿佛有许多话想说,戏里戏外,因为是我一直在关注的,甚至是在它刚刚开始拍摄的时候,就有所耳闻了,当时正在看《彩虹罗曼史》(韩国日日情景剧),很喜欢黄宝拉这个演员,虽然在彩虹中的角色定位比较夸张,但其实是个很会演戏的女孩,可是171集的时候,她突然离开了彩虹剧组,顿时觉得彩虹看的索然无味了,然后去韩国的门户网站浏览了一下,也没有太多的消息,后来终于在一个cafe上发现了她要接拍这部新戏的消息,当时知道的只是《좋지아니한가》的名字,具体的内容一无所知,可是她在彩虹中的戏份其实是蛮多的,而这部电影后来知道是一家人的戏,就在想,到底熟重熟轻,所以一直在昐着能看到这部电影,直到2月份看到预告片,发现比我预期的要好,再直到现在看完这部电影,确实没有失望,至少在我看来还是相当有水准和用心的一部电影,以上是戏外,下面来说戏里。
记得当初最早我把这部电影译为《不和谐的一家人》,看来还是蛮准确的,这部电影讲的就是这样一家五口,教书的老爸,做饭的老妈,神经质的儿子,傻呆呆的女儿,以及还没有嫁人的姨母,各人忙各人的事,各人有各人的思维逻辑,没有沟通和交流,只有冷漠和习以为常,片子被定为喜剧片,确实有很多喜剧的因子,但是不同于以往韩片的夸张,不会让你大笑不止,是那种需要过脑子的幽默,或者换一种说法,不如说是一种逆向思维,在正常的氛围中,安排一种反差和停顿,而且镜头会转换的很快,也许在你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是下一个场景了,所以所有的这些小幽默就堆彻成整部电影的喜剧风格,而这也就因人而异了,如果你懂得并欣赏这种珠玑的幽默的话,就会非常喜欢,否则你就会觉得很一般,而我恰恰是喜欢这种风格的。
其实整部电影会给人一种琐碎的感觉,家里的五个人杂乱的登场,各自演绎着自己的琐事,但是情节并不复杂,影片以小女儿旁白为开始,最终也在她的旁白中结束,性无能的老爸被卷入到与中学女生的性交际中,而这个女生却是儿子一直喜欢的女孩,梦想着曾经是王的儿子,原来并不是老爸的亲生儿子,空虚的老妈迷上了KTV老板和他的咖啡,终日无所事事的姨母在闭关的日子丢了男朋友,对亲情感到很迷茫的小女儿喜欢上了神经质的老师,这样的一家五口(其实这里还要提到一个家庭成员,就是那只走失了后来自己回来的却又惹了大事端的小狗)上演了一星期的生活,然后发生了一些事情,然后有些事情解决了,然后生活还在继续。通观整部电影,貌似没有太大的高潮(群架那段也算不上传统意义的高潮),就这样一路平平淡淡的走下来,其实不仅没有高潮,还是没有结局的,我们一直都认为无论一部电影,还是一本书,总有故事开始的时候,也必定有故事结束的时候,但是这部电影却没有给我这样的感觉,它就像截取了生活的某个片断,而最难得的是导演没有想要强加给你任何东西(也许源于整部电影的风格),他只是把真实还原给你看,我们多数人的生活都是如此的,不是我们想如此,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不留神就变成了这样,每个人都在扮演着生活和家庭中属于自己的角色,虽然影片最后也把月球上的建筑寓意为沟通,不过其实那个并不重要,没必要以此来升华电影,还是宝拉的那句话比较实在,就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吧,如果能看清这一点就已然很好了。
当然这部电影肯定不会成为什么经典,但也绝对不是毫无养份,毕竟探讨家庭的问题能够拍的这样轻松简约也不易,而在这样轻松幽默的背后能不能感觉到深刻的主题,那就全在个人了,但是必需承认的是这部电影是有深刻主题的,关于家庭,关于沟通,关于生活。喜剧的风格与深刻的社会探讨的结合,好亦坏,这也看个人了。而这种清新淡雅的小品风格也必会被某些人喜欢,比如我,我始终认为这部电影的制作是很精致的,无论镜头,音乐,还是后期的制作,秉承了韩国电影一贯的细腻。
最后还是再说两句戏外话,这部电影导演郑国润的代表作是《马拉松》,非常励志感人的一部电影,有韩版的《阿甘正传》之称,从中不难看出他所追求的电影风格,多为明朗向上的。而这部电影的主演也是多为新人,但却不乏实力派,比如黄宝拉,这算是她比较正式的第一部电影了,而角色的拿捏也算是比较到位,为了这部电影,她特意增肥,而且到中学去体验生活,24岁的年龄演一个高中生,如果你不觉得很做作,那就算很成功了。另外,最近她又接拍了第二部电影,不过好像也不是主演,但是还是希望她会有好的作品面市。演宝拉哥哥的刘亚仁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新人,实际上他的年龄要比宝拉小,但是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毫不逊色,我想很多人看完这部电影会对他印象深刻的。而这部电影最重量级的演员应该是朴海日,就是演宝拉老师的那个,当时是刚刚上映《怪物》之后客串的这部电影,而另一位比较有名气的是金惠秀,也就是姨母,之前看过她的《老千》,也是实力派的演员,这部戏之后,她拍摄的就是与李民基一起的《偷情的好日子》,李民基在《彩虹罗曼史》中与黄宝拉释演情侣,比宝拉早一个多月离开的彩虹剧组,拍的韩剧《真的真的喜欢你》,而后就是《偷情的好日子》这部电影。总之,整体感觉这部电影的演员表演的都很到位,鲜明的人物性格,把琐事的家事演的很生动,至少我认为在韩国电影太过泛滥的今天,还算没有让我失望。
《不好的家》观后感(三):不好的家
如果不是结尾,那看此片就需要极大的耐心。我都不明白这能算喜剧。根本没有值得笑的内容。有的只是被平凡生活重压下的一家神经兮兮的人。似乎没有一个正常的。可是做为老师的父亲无意中卷入与未成年人的绯闻中,而面对着各种各样问题的家人在面对自己与父亲的问题时,似乎终于知道家是什么了。
为什么家会变成这样,是不是太文明之故。片中神秘老师拍摄的影片与结尾处家人与人打架是的配乐相同,似乎便意味着什么?在物质发达的文明社会,人与人之间似乎变得更加遥远了,哪怕是家人之间。也许只有返回一点远祖才对。不管是野蛮人的舞蹈还是文明人的打架,都是一种动物性本能的爆发。而在这种爆发中,我们也许会知道人是什么?家又是什么?而我们需要的是什么?
感触比较深的是老妈的角色。一个典型的中年家庭妇女的形象。破破烂烂的家,做不完的家务,不亲近自己的小孩,还有不举的老公,每天穿着老土的衣服,买菜煮饭擦地板,生活是如此的灰暗啊。
不如死了算了,要不,就是另找新生。
那个阳光美少年的出现令中年大婶对生活出现的新的向往。美少年还教大婶品蓝山咖啡,于是出现了狂搞的那段~背景音乐悠扬地响起,妈妈用那个大概是XX活动赠送的破杯子和各式厨房用具做着小资情调的泡咖啡工序……最后甚至丢下家人要去和美少年私奔。
可是那个师奶杀手的美少年好像是一个奇怪的咖啡机传销组织成员……妈妈美好的私奔旅行变成了传销大聚会……大婶的第二春之美梦就这样无情的破灭了,又回到自己的破烂烂的家,又在面对那一家子的人,不过,手里多了一部配备了蓄电池和MP3音乐播放功能以及液晶屏幕的无敌煮咖啡机……
可是,毕竟妈妈学会了自己冲一杯咖啡,在那一口一口的品尝里面逃离枯燥无味的主妇生活,做一个优雅的梦。
最后在全家人打群架那段,一大堆的邻居门在停电之夜聚集在河边乘凉,两条狗在岸上交欢,圆圆大月亮下,妈妈告诉爸爸:我绝经了。
然后这本来彼此漠不关心一家人的因为爸爸的“外遇”和家犬的外遇而跟人大打了一场全家出动的群架,在欢快的背景音乐下的逃亡里,这些家伙终于抛开本来压在彼此身上的压力,奔向明天。
很喜欢演小姨子的金惠秀~《外遇的好日子》很好看。她最有名作品的应该是《老千》
另外这部片子有高桥的短篇漫画集《专务之犬》的痕迹,我保证编剧看过这本漫画的。
《不好的家》观后感(五):解读龙泰 《不好的家》
解读龙泰 《不好的家》——Avemoon
龙泰是个渴望爱的人,他即想要爱人更想要有人爱。但是他有的是个没有温度的家,虽然住在一起却很少交流,除了吃饭时间几乎是各过个的。龙泰一定感觉到了自已的爸爸和别人家的爸爸有些不同。不论出于什么原因,他对自己到底是谁产生了严重的兴趣,在网上查的方法,居然让他找到了3岁时的记忆。发现了他原来不是爸爸的亲儿子。更让他备受打击的是,心爱的女孩剧然去做了援交女,他世界地震了,10级以上。死吧。不甘心啊!我既然来到这个世上,一定有什么原因!!龙泰于是为了继续活下去,去找理由了。通过大师的帮助他回到了过去的过去——他的前世。哦喉~~我们龙泰是个王,爱着一个宫女O.,O`````她居然就是那个援交女。相爱的他们被拆散了。我们龙泰明白了,原来他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和那个女孩再续前缘的!太好了,我们龙泰可以活下去了,只为那个女孩活下去。
此时,龙泰的家也地震了,先是2.5级,不大不小的动了一下。妈妈的住院让家里人明白了吃饭是个很重要的事。再来就是爸爸这个余震,剧然达到了4.5级,这个家要散架。龙泰郁闷啊~爸爸看上去老实巴交的怎么就去找援交的呢,妈妈才住院没两天呀,更郁闷的是那个援交的居然是他单恋的女孩~。龙泰自己世界本来已经重建了95%,又被那个4.5级的余震给毁了。活下去,他要怎么样面对那女孩!死,他又如何和女孩继续未了的缘。生与死是个问题。这种情况即便妈妈回家也没有改变现状,还让全家都知道了龙泰不是爸爸亲儿子的秘密。龙泰一点不在意:“不用你们说我早就知道了,切~。你们不知道的我也知道,我前世是个王呢~”。余震还没结束,又一个2.5级,妈妈出走了,怎么看上去像私奔~,不要啊~妈妈你快回来,家里不能没有你呀,不想天天方便面呀。
妈妈回来了,带回了一个咖啡机,家里的情况似乎有了微妙的变化。回来的还有另一个家庭成员狗狗。狗狗也带回了一个东西,这是龙泰一家在大河战役之后才体会到的。为了捍卫狗狗的爱情,龙泰一家和女狗狗的娘家爆发了一场爱情保卫战。在火拼的间隙龙泰不但知道了原来爸爸只是帮了自己心爱的女孩,更重要的是龙泰对爸爸另眼相看了。那个一向怕事的爸爸,这次居然变成战场上的主力军,哦喉~这才是一家之主嘛!通过这场战役,他们全体成员人齐心合力重修了这个摇晃的家。抗震强度要搞上去,这样才是个家嘛!
~完~
《不好的家》观后感(六):月亮的背后
当明亮的圆月在窗口升起,学电影专业的老师瞪着眼睛,非常严肃的告诉同样呆呆的瞪大眼看月亮的学生:月亮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秘密,一个浩大的工程,只是人们永远不知道罢了,这是因为月亮永远都不让地球上的人看到它的背面,而且已经得到科学家的论证。这是韩国片《难道不好吗?》里的一个场景。我不禁哑然失笑,但心里其实很复杂。
《难道不好吗?》的构思风格是我很喜欢的一类,黑色幽默里流淌着脉脉温情,在狂笑中反省,在平淡中感动。无意在电影台看到这部片子后,它竟然占据在我脑子里几天都挥之不去,这使我第一次有无法抑制的写影评的冲动。
一家六口(如果算上小狗)的沈家,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传统规矩的教师爸爸,花钱小气的家庭主妇妈妈,一直幻想自己前世是“王”的青春萌动的儿子,思考怪异颓废的女儿,无业邋遢的小姨,还有一条突然走失的狗。平日里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似乎谁也不在乎谁,谁也看不顺眼谁,根本是个为了吃饭才在一起生活的家庭。然而一切从老实的爸爸突发的“援助交友”事件的曝光开始,生活平地起了风云,一切背后的故事都一一展开。
和爸爸一起开旅馆的女学生是儿子正在单恋的清纯女孩,儿子变得迷惑、仇恨、愤怒,而且在学校同样被嘲笑。更可怕的是,因为在家里爸爸无法取得妈妈的信任发生夫妻争吵,说出了儿子是妈妈带孕和爸爸结婚的非亲儿子。
女儿一直都很忧郁,发生爸爸的事件后,她问她的同样怪异的老师:有人会因为丢脸而死去吗?老师想了想回答:是的。而老师对她坦白,在上大学的时候因为学费负担曾经和“大姐姐们”援助交友过。
家庭主妇的妈妈表面上若无其事,心里暗暗喜欢上送她咖啡的卡拉OK厅的年轻帅哥,“第一口咖啡冲去口中的异味,第二口让咖啡的香气在口中舌尖回味,第三口咖啡咽入喉中,顿时会觉得激发出全身的热情。”帅哥送咖啡给入院的妈妈时对她说。于是妈妈开始幻想着和青年帅哥一起喝咖啡的浪漫画面。因为听到医生背地里说她是患了癌症,为着追求最后的快乐和喝咖啡代表的时尚,她决定要买台咖啡机,而就在这时,帅哥对她发出了邀请。在一番隆重的化妆打扮后,她给家里留了张要出去旅游的纸条,拖上行李出发了。黑色无情的幽默了她一次,她发现她的目的地是一群以大妈大婶为主的咖啡机传销地,在那里被迫参加洗脑,最后购买了一台多功能咖啡机回来。
我一直认为很多韩国的演员真的无愧是好的演员,她们为了角色的真实不怕自己形象的受损,妈妈的扮演者始终让我觉得是在大街上随便都能看到的大妈形象。最后可笑的是,当她的医生通知她只是患更年期疾病而无需再入院检查时,她的表情和失落真的就和我的患更年期综合征的病人一模一样。也许这个年龄段的女人最害怕的是青春走了,却抓不住浪漫的尾巴。
全篇穿针引线的是无所事事的小姨,每次都是头发蓬乱,举止奇特,不负责任的样子,她的出场总会带来喜剧的亮点,比如电锅爆炸的一幕(如图)。把她好比调料里的不可缺少的盐一点都不过分。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因为天热镇里突然停电的晚上,大家都出来到小河边乘凉聚会,本来和谐热闹的聚会因为家里的小狗搞上了邻居家一条名贵的母犬开始崩溃。邻居指责他们家的“土狗”的无耻骚扰行为,而儿子捍卫说狗也有自由恋爱的权利。双方的争论由狗逐渐升级到指责家风,最后在忍无可忍的关头,妈妈说出了一个天大的秘密:爸爸很久都“不举”了,怎么能去干伤天害理之事!确实因为女学生家贫因而以“援助交友”的形式帮助她渡过难关。虽然这个秘密是男人的隐痛,但毕竟能洗刷他道德上的耻辱。一直默默背着黑锅的爸爸终于放开包袱,挺直腰杆,以老师的身份教训了推攘欺负妈妈的曾是他学生的邻居爸爸,在家庭对抗中,沈家人从来没有如此团结过。怎奈邻居家人多势众,他们只好分头逃跑回家。在被追赶中,蒙太奇的镜头里,每个家庭成员的脸上都露出幸福坦然的笑容,在融融的月光下,逃跑都成了一种浪漫,心里想着早点赶回家里,和家人团聚。
皎皎明月始终贯穿这部片子,月亮似乎成了这个家庭的第七个成员,月亮的背后也犹如家里每个人心中秘密的代表,月亮散发的光亮是秘密背后人内心需要的脉脉温情,它不似太阳般的热烈,却能让人在黑暗中找到方向和希望。
有冲突但也有温情的家庭《难道不好吗?》,有秘密但宽容的亲情《难道不好吗?》,怪异但单纯的个性《难道不好吗?》,在表象丑陋的真实中找到美好《难道不好吗?》
附:《难道不好吗?》是韩国导演郑润哲的作品,曾以《马拉松》打动无数观众,擅长叙述表现家人间的沟通和理解,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找回自我的人间景象。令人喷饭的喜剧情景设计和巧妙幽默的对话,非凡的内心表现力这是大陆导演非常缺乏的,也是我爱看韩片的理由。
《不好的家》观后感(七):虽然不好,可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中文名《不好的家》,乍一看好像很简陋,可是“家”的定义到底是什要多复杂的关系才可以变得“好”。我想是自己和朋友的生活让我对这部电影情有独钟,所以,感谢自己和我那位可怜的朋友的家庭让我更好的理解了这部电影。
前段时间特别不想回家,非常排斥在家里总是针锋相对的父母和沉默的一事无成的自己。想想这二十几年,我按照普遍的社会规律平平凡凡的活着,吃喝拉撒,上学考试,到了二十几岁终于开始思考人生之路该怎么走的时候,突然发现我早就已经不会思考了:为什么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夫妻不是越来越有默契,反而背道而驰渐行渐远;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一下子从考试成绩变成了收入高低...真想知道是当初哪一步走错了才变成了今天这幅摸样,是寻根究源还是把精力集中在目前的事态发展上。。。
直到今天,我依然是放任自流的状态,而我那位朋友的状况也没什么改善,我们俩一个选择面对,一个选择逃避。不过我想我们最终将殊途同归,像电影的结局一样有个happyending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