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四分钟》经典影评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四分钟》经典影评10篇

2018-08-22 03:50:04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四分钟》经典影评10篇

  《四分钟》是一部由克里斯·克劳斯执导,莫妮卡·布莱布特罗伊 / 汉娜·赫茨施普龙 / 里奇·穆勒主演的一部剧情 / 音乐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四分钟》影评(一):转IDEAL 的评论

  简而言之,这是部比较复杂作品。毫无疑问佳作同时耐人寻味。看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琢磨它的含义推荐该片。若还没看,请不要看简介直接观赏影片。我是用驴子驮的EMPiRE的DVDRiP版本射手上找了2个字幕。英文字幕有诸多遗漏,而中文字幕居然是根据英文字幕翻译的而且还有少许错误。因此在部分台词不懂或不理解情况下看完影片。若你也遇到跟我一样窘境忍耐并把2个字幕都载入以便对照和猜测。以下为简要分析

  导演安排驾驭能力不错整体叙事流畅镜头干净节奏紧凑。Mrs. Kruger的过去和Jenny von Loeben的现在这2条线交错进行,并且在较靠后的地方才把前者完全展开。算是包袱抖得不错。开头Mrs. Kruger到监狱的一场戏还做了小倒叙,很吸引人。和监狱长的对话结尾引入管风琴合唱(不清楚出处)切到过去线,相似情境,给观众短暂茫然。过后再回味,这里是个出彩点。

  2位主角的第一场对手戏伴随着苍蝇(?)声。这是个象征,在Jenny之后的戏中也出现了几次。殴打时给苍蝇(?)特写,音效钝化,环境声音全压制,这时突出附点密集的快旋律型,似乎是很不搭的背景音乐,镜头带到Jenny时才让观众看到是她在弹琴。键上的血将会和后情相呼应。以上种种细节都显露导演的高妙

  之后,小女孩在Mrs. Kruger房间里看到富尔特文格勒(Furtwangler)的照片,和后情Mrs. Kruger的身世呼应。监狱工作人员会议在后情会再出现。Jenny吃纸的戏在后情会由2人易位呼应。等等等等,诸多情节的反复和呼应将影片连贯流畅。

  记者第一次采访是影片第一个小高潮

  这里要提一下,Mrs. Kruger一再反对所谓的黑人音乐(negro music),这算是所有矛盾元素里最让我不理解的一个。Jenny弹的恐怕不能算是爵士乐之类,只是多附点的现代音乐。这里体现Mrs. Kruger意识传统?negro这个词似乎带有种族歧视色彩,是否影射美国黑人进而影射二战可能这两种意思都有。

  接下来Jenny第一次弹奏古典音乐,请注意演员是真弹。很惭愧曲子我不认识。按前情理解可能是舒伯特的即兴曲(Impromptus Nr.2)。穿插镜头借以快速交代剧情。这个较平实的旋律用在这里很得体。第一场比赛同样是这个曲子,穿插过去线。

  之后,在医院里2位主角的谈话戏,镜头来回聚焦,2位的演技都很不错。

  接着仍需要过渡剧情,用的是贝多芬的华尔斯坦(Klaviersonate OP.53 "Waldstein")。

  影片在后半段开始超出我的预想。尤其偷出监狱之后情节发展激烈未知。最后的比赛是大高潮,把我完全吓倒。开始貌似是舒曼的钢协(Klavierkonzert OP.54),之后的发挥但愿没亵渎前人。虽然我没觉得有多好听但确实独具一格

  最后一个镜头,Jenny真的行屈膝礼,和前情的一再铺垫对应得让人拍案。意味深长

  两条线衔接合理性,最后的演奏的含义,这些都需要回味。该片涵盖了时代人性等不少主题,是沉稳深刻的佳作,值得学习

  《四分钟》影评(二):Das ist eine Aufgabe

  人们自己分类一劳永逸。一个同性恋没有爱人存在于这世上时,她是同性恋么?一个没有行凶的人被关在监狱里,她是罪犯么?

  电影是一个关于同性恋和罪犯的故事。一个上了年纪女人曾爱过一个姑娘,这姑娘被纳粹绞死了。行刑地的原址上盖起一座监狱,五十多年后一个年轻姑娘就在这儿坐牢。五十多年里,老人一直任监狱的钢琴教师。同性恋和囚犯──都是与世隔绝的人,勉强存活于自己的虚妄里。老人要妥协的对象死了,罪犯不剩什么能妥协。所以这不是一部与什么斗争的电影,只是说出一个真相──每个人都各活各的。

  我喜欢没有对立的电影,人与人之间自然而然感情方式永远最有力量。我也喜欢只有高潮的电影,因为开始和结束难免相同,电影的责任是把一个激越时刻浓缩再放大,而永恒只有在这里才能找的到。

  电影叫四分钟。囚犯在钢琴比赛上的报名曲目是舒曼的A小调钢琴奏鸣曲,演奏时间四分钟。影片最后女孩在德国歌剧院举办的决赛中将她一直以来可寄托灵魂的黑人音乐与舒曼贯穿在一起,完全释放了自己。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片段,仅仅是边弹琴边拍打三角钢琴的琴盖已经令人血脉贲张,加上老人连饮红酒的特写,的确淋漓尽致。不过这是最容易的一件事,不是么?有一个舞台,做自己。

  打动我的片段则是没有空间做自己的时候。她的双手被反铐于背后演奏,她在牢房木头桌子上刻钢琴键盘。那种通过打磨与否来表示黑白键的乐器平面而无声,因此她的投入令我无比动容。要在这个庸碌世界上掘一个洞给自己,向着死亡生活。一定要坚持

  钢琴教师的形象和伯格曼《秋天奏鸣曲》里的女儿几乎一模一样。梳得十分紧的头发巨大额头,古板的眼镜,没有光泽仿佛削过一样的面庞,以及对温情渴望与躲闪。她是个踽踽独行的人。她毫不讳言她的自私,爱人死了,只剩音乐,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命,或者说是临死前的事情。她怀着歉意颤抖着但直白地告诉囚犯:我从一开始就说了,我不是为你。因此她不能接受黑人音乐,不能接受对她和钢琴的不尊重,不能接受对于她过去恋情的轻蔑。然而,她偶有吃力地妥协的时候,会被小姑娘搂着局促地起舞,会为最后那段黑人舒曼落泪──这两个人只是在各自的道路上有几点交集,那些瞬间完成了永恒。我说过,自然而然的发生总是最有力量。

  这个世界是为天才准备的,他们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即那些最纯粹东西。电影中最好的一部分就是所有平常人的出现,他们是幸运的,他们为自己的目标努力,为自己的愤恨报复,他们的世界总是大而宽敞的。

  导演的小花招随处可见,可他那么真诚地跳着舞,让我无法讨厌他对电影的干涉。

  《四分钟》影评(三):她把才华冲入马桶

  如果你要腐烂,请在音乐中腐烂。

  你可能有那么一段难忘日子绝望彷徨恐惧。没有湛蓝的天空,只有潮湿角落;没有星星的夜晚,只有你踽踽独行。“树木石头都不再为你提供庇护。”老天在你过去的黄金年华欺骗你,他还要继续骗你的下半辈子。你感觉世界抛弃了你,你愤怒,却无处可以发泄,你用暴力向他怒吼,而实际上你被伤害的更深,你陷在了泥潭里,越陷越深,不可自拔。

  倘若这就是你的命运,那还真是“with god you meet your destiny”

  每当一段段熟悉的琴声响起,令你想到你过去的那段日子,仿佛这就是你的一段生活。我常常想,电影引起我们共鸣的是什么。倘若你经历过那些,你的体会就越深。没错,共鸣的是我们的生活。

  Mozart

  我头一次听到K331的管风琴版。教堂里的管风琴的呜呜声对于那些心负惨痛经历的邪恶之徒来讲,犹如阳光之于吸血鬼般。可别忘了,吸血鬼之所以拒绝阳光,是因为阳光会使他们的心灵燃烧起来。所以,他们拒绝管风琴。

  K 331,几年前我的音乐老师为我演奏过这首曲子。

  “知道为什么莫扎特的作品后面都有个K么?”

  “这是因为他的作品都是一个叫做科舍尔的人编的,老师您讲过。”

  “是么,K为什么不是Kinder呢?”

  然后他演奏了K 331的第一乐章,很纯洁,很宁静

  “说说我刚才演奏的是哪首。”

  “啊。。。很熟悉。。。只是忘了。”

  “alla turca,这是第一乐章。”

  小时候不喜欢钢琴,老师也不喜欢我。我们就这样僵持了很长时间。后来我渐渐明白那段音乐教育对我的意义,可是他已经死了。

  chubert

  积蓄情感指尖慢慢泻出,顿时心情舒畅了许多。

  傍晚走在路上,你闻到家家飘出的饭菜香。可是这时候有一群人拦住了你的路,他们用刀顶着你,告诉你***是个外来的,记准了要孝敬大哥。你不服,然后你反抗结果你被打的鼻青脸肿,居然还有别人来放黑砖。从此你学会了用阴狠的眼神来看别人。中考解决了一切,在毕业典礼上,大打出手。用血来祭日,体验到了复仇的快感

  你即将踏上未知的征途,然后走的时候你没有接电话也没有回短信。有群兄弟正在急着送你,有个姑娘等着再见你一面。忘了他们吧,大家的征途都是星辰大海。何必让他们为你神伤。

  不去想什么,只是让琴声自然的涌动。Impromptus。

  chumann

  抉择的四分钟。我听过这样的一段话“if you had one shot, or one opportunity to seize everything you ever wanted-one moment. Would you capture it or just let it slip?”我不知道是否每个人都面临过这样的抉择,我有过。高考前一同学问我考不上大学去干什么,那时我还是文科班里卖毛片的小痞子,可是那天我不知怎地,告诉同学:“我一定能考上,因为我知道,你考不上还可以靠你爹妈的权和钱,我考不上,就是死路一条,我无所依靠,所以我无所畏惧,我一定能考上。”

  回忆的四分钟。老霍重返Moskow,Schumann的Kinderszenen, Traumerei。只有四分钟,然后他演奏了八十年。从基辅,斯克里亚宾,柏林,柴一,边境上的个士兵,托斯卡尼尼,鲁宾斯坦,因病修养,卡内基厅的返场,以及80年后的回归故乡。四分钟包含了八十年的人生。就算你能活80岁,你可以说你比他体会更多么?Jenna的21年的年华,有高潮,有低谷,然后她一一体会,最后就成了四分钟的钢琴而已。

  Jenna Von Loeben,四分钟,她要怎样来表达

  《四分钟》其实就是在讲一个故事,而讲故事的电影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分析,因为只要你经历过那些Jenna的生活,你自然会明白。敢问各位观众,你能理解Jenna么?

  《四分钟》影评(四):毁灭

  有人给悲剧下过这样的定义,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四分钟》里充斥了数不清的毁灭。对无辜的人的毁灭,自我毁灭,报复性的毁灭,出自私欲的毁灭。在毁灭之后,我们看到的是一片荒芜废墟,心灵上的废墟。其实,这些毁灭他人的人自己也正在遭受毁灭,他们都是弱者精神不堪一击,只要轻轻一推,就会坠入无底的堕落悬崖

  我们渴望得到拯救,但是有谁能担当这个救世主呢?刚开始充满期待,以为监狱中的女孩能够因为钢琴得到拯救,但剧情偏偏不是这么照着固有的套路进行下去。女孩的钢琴老师也是个悲剧的角色,她自己也承受痛苦折磨根本无力将女孩救起。

  虽然她还没见到女孩,就已经嗅出了她的才华,“我闻到了紫丁香味道狂野不羁而郁郁葱葱”,可这有什么用呢?她只是在不断地操纵者女孩,为了她自己深藏的欲望,为了一个屈膝礼。

  女孩和钢琴老师之间的情感是扭曲的。但因为有了太多冷漠、无情,与灭绝人性相比这扭曲的感情才绽放了它的光彩。在彻底的黑暗中,哪怕出现了一丝光明,也要去捕捉它。但是我却觉得这样的光明反倒让人更加悲伤,如果我们只能依靠抓住这样一根脆弱的苇草生存下去的话,我不知道我们能够坚持多久。

  《四分钟》影评(五):从海上到狱中

  关于钢琴的电影实在太多了。单论流行电影原素,《四分钟》显然不及《1990》,后者情节紧凑,高潮迭起。而《四分钟》经过冗长的梳理、缓慢的回忆,一点点剥离真相,把最精彩的四分钟留给了结尾。

  整部电影中女主人公JENNY以反叛和妥协的形象交替出现,刚刚打伤狱警被关禁闭、转而主动写信要求学钢琴;时而对老教师粗话连篇、时而又亲昵友好;刚刚在舞台上乖乖地表演完、转眼又冲着落玻璃窗横冲直撞;说永远也不会行屈膝礼、却在影片的最后一刻优雅地弯下腰去。

  这不是一部关于研究少年犯罪的普通心理片,虽然少小遭父亲强奸、后替杀父男友顶罪后又遭暴弃、因狱警坐视不理失去了自己的婴孩、时不时还要遭到狱友的伤害,这些成为她仇恨一切的理由,但音乐天赋并不因此而泯去,它一旦逮住机会,便加倍释放激情。“黑人音乐”是女教师所痛恨的,但是它比舒曼更能贴近JENNY的心灵。是抗争的声音,是嘲弄的声音,是拼命敲打才能勉强存活的声音,把凳子踢开,把桎梏踢开,把所有的规则踢开,如果手铐都锁不住她的才华,又有什么能杀死一个人的音乐呢?除非死亡罢。

  《四分钟》影评(六):深深的屈膝礼

  Vier Minuten-2006

  不记得是哪部电影中,一位贵妇说的:中世纪最好的发明是屈膝礼。

  小孩子行屈膝礼,可爱。

  成年人行屈膝礼,真挚。

  影片最后,Jenny在舞台上,对着高处看台上的老师,行了一个深深的屈膝礼。

  她们的相处其实并不融洽,一开始几乎无法相处,Krüger老师是典型的刻板,她衣着、行为举止,规规矩矩,她要求不能玩黑人音乐,不能即兴,要正确地弹琴,一定要弹古典音乐。

  然而,天才都是即兴的。

  就好像,AI在Larry Brown当教练的时候,一直无法完全彻底融合他的宗旨;直到LB遇到Chauncey Billups、Ben Wallace,他们才能精准运用LB“正确打篮球”的思想,打出传统、流畅的球风来,完全都不把湖人放在眼内。

  这个比喻很奇怪。然而一切我觉得就是这样的。

  当一个传统正确,遇到天才即兴,便会产生矛盾、火花。

  Jenny这个角色其实不会特别难。我反而觉得Krüger老师很有难度。

  她居然是个les!

  一个如此刻板的人,居然有这样一段心碎往事。我总觉得,她的内心深处,一直渴望的,不是别的什么,就只是一个来自别人的深深的屈膝礼,感激和尊重。

  一种感激。感激曾经遇上。感激相处时收获的关于各种传统的知识的修养。

  一种尊重。尊重这样一个坚持传统的灵魂,尊重曾经经历痛苦却依然努力生存的勇气,尊重这样一位受过纳粹伤害的女同。

  《四分钟》影评(七):有几颗星星就几颗星星

  如果有人在德国待过了长的时间,并且是东德,那这部电影肯定会有很多暗暗认同的地方,那些眼神!那些语气!那些推卸的接口!还有那些强人所难的条例!!女教师性格上对任何事情都分的清清楚楚,这点我喜欢的不得了,女主角的第一首那么强而有力的Handkanten Act!我认为她在用自己的性格表现出她心里那个时刻看到的希望,她心里多么的开心!最后一首曲子完全描述她的人生中,本是纯洁的心灵,满存善心,结果屡屡遭现实的抨击,一次次的毁灭都是的美好的心碎了一地又一地,惊恐,愤恨,暴躁,女教师第一次是真想离开,最后一次不是,女主角说的是自己的世界,同时她知道说的也是她所爱的女教师的世界,不喝酒的女教师连吞两杯后拿着一杯回去。

  接下来是写的我自己的事情,和这部电影或许有点感应,2012刚过去,整个2012完全“黑云压城城欲摧”喘不过气来,回想的全是痛苦和倒霉,31号晚上貌似它用了最后的力气在0点到来之前又给我一次,其实我现在并不安毅,而且我不喜欢安毅。我不得不说这一年的变化很大!各个方面,我的性格,我的生活方式,我的思维方式,都很大的变化,而且我认为这几方面的改变普通情况下都是很难,如果没有某个因素的帮助,他们不会出现。以上这个关系有一句话可以总结,这也将是我的人生信条”最美好的事情总是伴随着痛苦产生的“,2012给了我太多太多~~~~

  《四分钟》影评(八):灵魂的悸动

  七宗罪里有一句话: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们为它奋斗。我只同意后半句。

  Jenny像所有人一样出生于一个平凡的家庭,但上天貌似不想让她仅仅作为一个普通人过度一生,于是她作为钢琴才女几岁的时候便登台演出,进而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获得了众多的奖项和各界的赞誉。在她12岁时,她决定不在弹钢琴。

  如果家庭的谅解,鼓励与支持仍然沿着她的生命轨迹继续运动下去的话她也许可以成为一个画家或是一名作家,艺术的天赋是不会轻易消失于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的。可是上帝总是给你多少就从其他的地方拿去多少,她的父亲与她开始了同居乱伦的梦魇般的日子,脆弱的灵魂熄灭了它应有的光华,肮脏的氛围断绝了一切的灵感。命运反复折磨着已经无力喘息的生命,14岁的她本来以为与一个男孩的相遇可以让她逃离诅咒,可“父亲”却诬陷她谋杀将她最终送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监狱。

  当一个孩子面对社会无情凶狠的撕咬时,她没有选择的机会也没有翻身的希望,于是在室友上吊自杀的时候她没有劝阻,因为她的经历向她描绘了这个世界真正的样子。对父亲的仇恨与监狱中残酷无情的现实紧紧的缠绕住了本该张着好奇的小脸不断的探索未知的她。公理真的存在吗,没人向她回答,她爬行于黑暗潮湿的走廊里,让心灵变的坚硬起来。

  一个80岁高龄的钢琴教师意外的走进了她的生活,广袤荒凉的大地第一次迎接甘雨淋漓的滋润。面对仍未愈合的伤口辐射出的隐隐刺痛,皱缩的灵魂开始逐渐舒展。它会苏醒的,可它还需要不断的浇灌,监狱中阴影和过去遭遇的种种磨难是无法一次愈合的。叛逆,流放的灵魂此刻唤醒了钢琴教师二战时的那段不完整的爱恋与生死离别的怨恨,两个人都在情感的泥淖中摸索却找不到出路。

  时间一如既往的线性延长,微微的无法感觉的变化开始出现在两个摩擦碰撞的心灵的深处。只有两个极端的磨合也许才会爆发出强烈有力的认同,经过说服并感受到爱的Jenny决定去参加新人钢琴赛的决赛。虽然以往的回忆依然沉重,但无可比拟的天赋带她获得了成功。

  记得满怀内疚的父亲对她说了也是唯一的句话:舒曼…他的曲子好。我希望你能赢,Jenny。而Jenny只是冷冷地回到:我希望你去死,爸爸。一切似乎又从新开始,对父亲无法消解的冰山依旧傲然的挺立在两代人面前。

  总希望世界是美好的,人情总是纯真的,可千万次的打击之下所有人都回过了头。我们为它奋斗,虽然它想方设法的打击伤害我们,我们为它去爱,虽然无数的感情碎片在脚下放着刺眼的光。也许只有等我们在岁月催促下低下了头才会虚伪的给无法再变的人生加上一句:我这辈子没有白活。这句注脚是生活最大的谎言,它的无奈是因为已近黄昏。

  放在最后来总结一下这部影片。四分钟是一部彰显人性的电影,对社会复杂而深刻拷问在100分钟的影片里挥洒的自如得力。不论是立意还是技法的都很出色。倒叙蒙太奇的运用将两个不同时代的故事联系在一起。演员极富张力的演技使本片没有过多的修饰却回味无穷的印在了观者心里。难怪在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吕克·贝松表示道:我们只用了不到4分钟的时间就决定把这个奖颁给《四分钟》!

  《四分钟》影评(九):没题目我影盲

  RT

  纯粹因为简评字数不够我牢骚

  好电影的其中一个特质它只集中在它想表达的东西上,它没有多余的解释,就在四分钟后,电影就结束了,它已经想表达了它的所有内容。女孩出狱不出狱不是重点,真正的主线其实是两个女人的故事

  因为是英文字幕,有些细节没看明白,明天会温习

  一直到后半部它的主线才出来,其实它的各种黑暗都是陪衬,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相遇

  前面姑娘说“我喜欢你”,跳舞的时候我并不在意,因为老人的表情是错愕的.

  j即使到最后,我想它也不是爱情,其实更像是心灵的相知

  中间穿插的两人的过去,起初我并不明白老人为何要和姑娘说她的过去,其实那只是和解的必要环节

  最后一刻,最后的4分钟,姑娘叫嚣自己的灵魂后的那一刻,老人站在上面,举杯。姑娘,倔强的不会低头的姑娘,献上她最隆重的礼

  盛宴

  “它性感的嘲讽着制度,不带任何命运的悲剧色彩”姑娘的姿态

  另外里面的钢琴,我印象最深的其实是第一段,姑娘打了守卫以后那段混合了血腥的奔放旋律

  这个姑娘的钢琴里面有很纯粹很明亮的东西。

  好片子就是这样干净利落。

  《四分钟》影评(十):关于海上钢琴师,关于天才

  对于我等没什么“天赋”的人来说,对天才的想法是很矛盾和偏颇的,或者就希望看到一段完美的传奇,像1900那样小资优雅的让人顶膜;或者就像看他们的笑话,看他们怎么自我傲慢却又无法动弹,就像那些不想让Jenny去参加比赛的人。

  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我对电影的第一评判很简单,好看or不好看,要讨论意义也是放到好看之后的,不好看的电影再有意义,对我来说导演也是失败的。说起以钢琴闻名的电影:相对冗长的《钢琴师》就属于一般般了,可能使我不吃导演那套,而且它其实在讲战争。同样以钢琴为题材的《钢琴教师》,很好看,但其实是在讲女性。所以非常好看的钢琴电影,似乎就是这部和《海上钢琴师》了,后者的三部曲一直被列为我最喜欢的电影,实在喜欢托尼托雷的拍摄手法。但这两部电影可以说完全不同,唯一相同的,只有两个热爱钢琴的天才。

  其实两个天才都是在人世间骄傲的活出自己的人,但Jenny命就差了点,没有像1900那样出生在小小的乌托邦里,而是在残酷的社会里经受痛苦。可以想象,从小被发掘的天赋让Jenny奔波于钢琴比赛,却没有人为他建立正确的人生观,所以才会有帮男友顶杀人罪这种“傻事”,加之继父的性侵、堕胎和监狱里的扭曲的人格,Mrs. Kruger刚碰到的J肯定是一个旁人眼中无法理喻的疯子和人渣,没有落入俗套的是Mrs. Kruger并没有要拯救她,她说“我可以帮你成为更好的钢琴师,但不能让你变成好人”时,我就知道这是一部好电影。

  所谓天才,其实内心都比一般人要柔软,因为名利和赞美他们已遇到的太多,反而最简单的微笑会让他们写下防备,当大家在追逐名利时,他们已被名利拖累得太多。小小年纪的J如何会被混小子骗已经一目了然了(一开始我还以为她杀的是混蛋养父呢,看到后来,她养父也不是个十恶不赦的混蛋嘛)。我们总会想如果我们有这份天赋,那必定如何如何好好利用,从此快乐生活。但在天才的想法里,真正的快乐生活想必是不利用他的天赋吧,这天赋只是他对自己表示快乐的工具,而不是利用的工具。他们肯定也想要成功,不是他们个人的成功,而是他们天赋的成功,1900最爱在船舱里为那些站着的贫民演奏,而J去参加比赛其实也是满心欢喜地吧。

  或许1900和Jenny的区别在于男女?1900在下船的那一刻可以毅然决然的回头,因为它能侃侃而谈自己的理由,他的坚强很自我。但我们痞痞的J其实很弱小,她需要一个懂她的人,她也需要倾诉她的痛苦,当她向Mrs. Kruger说出“我知道玻璃不会破,我在这里生孩子的两三个故事更精彩时”,我也怔了一怔,这个女孩确实经受了很多,我们常会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对天才似乎无法套用,因为他们一出手便是惊叹,似乎就有了任性的理由,天才的任性总是比俗人的任性精彩了很多,他们有资本。如果没有Mrs. Kruger,其实也只少了4分钟的精彩,但这4分钟却是可以改变她的一生,使她从新正视生命,她还是反叛,但他已经学会了道歉,和屈膝礼。

  很喜欢她的结局,很真实,手铐铐上了,Jenny也会为“逃狱”付出代价,换乘美国拍,不知会不会拍成另一部芝加哥。

  其实这部电影和海上钢琴师是不能比较的,一部是浪漫的意大利,一部是严谨自傲的德国。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