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断定父母没有爱情
第一次约会,我爸送我妈一呢大衣,我妈坚定的认为我爸这是看上她了,事实是我爸逢人就爱装阔绰,随手一买,压根没看上。觉得我妈黑不溜秋的(我爸白的程度堪比蔡徐坤),还剪个短发,短发也没啥,主要还大他三岁,大衣只是出于礼貌ok?但我妈仍旧坚定的认为,一个男人第一次见面就给你花钱,这不是爱,不是一见钟情,这是什么?!
但爱和钟情也有被消磨的时候。由于两人是姐弟恋,心理年龄不在一条线上,以至于咋样都能吵起来,芝麻大点的小事,不理解,导致从我记事起,两人就一点也没表现出过“爱情”的苗头。记得小的时候,港台剧特别盛行,尤其是琼瑶剧,几乎所有台都在播,看多了书桓,依萍,我要去找我的刺,出门前吻别,回家时玫瑰,没有你我怎么办。反观我爸妈?都是我爸在我妈炒菜的时候,站在旁边,我妈让他往里倒点酱油,他没倒, 引发矛盾,一顿吵。
男人在年轻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反省,我爸现在能稳稳当当像个人,都是我妈口水骂出来的,想想也觉得悲哀,爱和柔情都被磨光了,才换来你的醒悟。所以当初别提亲昵说早安了,他们根本没时间和对方停下来说一句话,除了偶尔问问水电费交了么?他们根本没兴趣和对方对视。临别一吻是从来没有的,永远是我爸关门前说句“我走了!”我妈大声说句“看着点车!”行色匆匆,毫不浪漫。至于晚上回家,玫瑰花是没有的,一辈子也不可能有的,让带两坨大蒜都能忘,更别谈什么玫瑰花了,当然我妈也不在乎,作为土象星座,没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期待,她只关心粮食蔬菜大米饭。平庸琐碎至极。这么鸡毛蒜皮的生活,怎么会酝酿爱情呢?
导致童年时代,除了“我有一个家”这个刻板印象以外,更多的是我妈永远像一个战士,冲冲冲,我爸就缩在后面,永远都是烂好人,遇事就嘿嘿一笑 ,利益都是我妈撕破脸皮争回来的,导致我妈就是一块冰,他们的关系就像那冰冷的河,在我高考备考阶段,两人已经上升到了不交流的地步,通常都是我刚下课,在去食堂的路上,就接到我妈的电话,让我传话给我爸,刚扔出去的纸箱子里有她的一盒药 ,然后我疯狂寻我爸 ,然后我妈又打来催我,我又连环夺命call 才联系到我爸,结果我爸扔箱子的时候就拿出来放冰箱了。
所以,我有时候也会责怪我爸,我妈没有柔情,很紧绷,一身硬气,到我妈这个地步,也是他让她失望太多回了。有时候又觉得我妈说话永远没好气,那样的脾气给我我也受不了,决心一定不能变成像我妈那样的女人,我会比她做得更好,在爱情婚姻家庭里。但事实是你都不知道好的婚姻家庭是啥样,这么多年,父母的婚姻,我的家庭告诉我的是:贫贱夫妻百事哀,争吵百分之八十都是因为钱,一定要有钱,这个家庭才会幸福,没了。
于是成年后,我开始怜悯父母,尤其是我妈,可怜她身为女人,除了被琐事困扰之外,根本不懂什么是爱情,而我,当然是懂的,那时我已经在早恋了,轰轰烈烈甜甜蜜蜜,红红火火恍恍惚惚,我认定此生非他不嫁,他也说没有我他根本活不下去。以至于在我妈“什么爱不爱的,凑合着过呗”面前,当时我就想,我妈真可怜,作为一个女人,都没轰轰烈烈地爱过,也没被当成公主般捧在手心,名义上的夫妻,搭伙过日子而已,而我的爱情呢,当然不一样,我的婚姻一定要因为爱情,我就是为浪漫而生的!恩格斯不是说过嘛,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我要彻底推翻爸妈情感套路,然而当时十几岁的我不知道,他老人家后一句话是—婚外情是有益的补充。
当我结束了自我催眠式的爱恋,在感情的路上,持续性磕磕碰碰,对爱感到迷茫的时候,最近两年我开始发现,也许父母之间是有爱情的,毕竟最近几年他们好像不怎么吵了,可能是因为我偶尔回去一趟的缘故,或者狭隘点来讲,可能在我回去之前刚吵过,打过,闹过,甚至动过手,我也不是很在乎,我只知道在我可见范围里,发现原本不懂爱情,没有爱情的父母,开始有了爱情的影子。
我妈会踩点在阳台上看着我爸上楼,去菜市买菜,我妈拿一把韭黄说,你爸喝酒喜欢吃这个,同样,我爸也开始围着厨房转了,摸摸碗捏捏筷子,虽然帮不上啥忙吧,但是得空就会陪我妈唠家常,有时正吃着饭,会看着我妈的老年斑,充满怜爱的说句:“你妈妈老了……,加上我妈这几年开始发福,人也比年轻那会白了很多,有次我用爸的手机打给妈,看到他存的名字是“白胖胖”。
所以,也许爸妈是有爱情的,只是藏得太深了。也许爸妈是有爱情的,只是年轻气盛不懂得,到了老来才知体谅。也许爸妈是有爱情的,只是相比当代人那双婚姻的鞋,可能闪闪发光,10厘米,穿上气场两米八,但没走几步,就磨出血,终于在遇到路不平时,鞋跟断了,修不了了,也不想修,父母那双婚姻的鞋,我们怎么都看不上的手工大棉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