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总想从自己人生逃走的中年人
前几天我刷了一部综艺,看到一个30几岁姑娘的日常,莫名觉得很触动。
就像身边的大多数朋友都聊着2018年是最煎熬的一年,然而去年的压力似乎悄不溜儿地顺延到了今年。
“你想要的”和“你能得到的”无法形成正比,是一件让人特别无力的事情。
因为生活不会因为是“你”,就会对你特别一点。
只是,生活也没有那么可怕。
年纪越长,其实越发现有很多东西值得期待,也更有机会去寻找更好的自己。
今天给你分享一部阿谷君三刷的电影,是伍迪·艾伦的“穿越”影片——
《午夜巴黎》。
01
"当善良的美国人死去,他们都去了巴黎。”金句小能手奥斯卡·王尔德曾这样说,伍迪·艾伦肯定也是这么想的。
从塞纳河畔左岸的咖啡厅,到绚烂璀璨的埃菲尔铁塔,从巴黎白日的慵懒到夜晚的华丽,投射出了影片的两条主线——
其间穿插着1890年和1920年代各界知名人士的亮相:保罗·高更、菲茨杰拉德、海明威……
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个叫吉尔的年轻人,想写一部真正伟大的小说,却得不到身边人的支持。午夜钟声响起,他被一辆老爷车带回了过去,亲眼见证了一个理想中的黄金时代。
有种穿越的狗血劲儿,还带着些幻想的神经质,但不得不说,影片确实还挺好看的。
02
男主角吉尔在好莱坞是个小有名气的电影编剧,写过不少有名的作品。
这些作品能给他带来名气、财富,帮他在现实中活下去,却填补不了他内心的空虚。
吉尔和伊内兹在巴黎郊区的莫奈花园
关于吉尔的梦想,伊内兹是没有理解的,觉得他是在胡闹,脑子里少根筋。
不理解就算了,她还在朋友面前对吉尔冷嘲热讽,着实有点胳膊肘往外拐的意思。
其实,这世间很多矛盾,大多来自于不能理解,或不想理解,仅此而已。
每个人都深陷在自己的主观感觉和情绪里,无暇顾及他人。这大概就是鲁迅先生说的“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吧。
伊内兹有个朋友叫保罗,特别喜欢“掉书袋”,也就是卖弄才学,穷显摆,挺招人烦的。
可伊内兹崇拜他,觉得他好棒啊,怎么什么都懂,俩人越来越暧昧。
一次,保罗邀请伊内兹跳舞,吉尔不想去,就自己找了个安静的地方散步。
一不小心就迷路了……
03
吉尔上了一辆老爷车,被带回了1920年代。
我想,作为一个文艺青年,要是能回到1920年,简直是酷炸天的事啊!
关于那个年代,作家菲茨杰拉德曾评价说:“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
这里的男人们文质彬彬,纵情声色;女人们留着短发,画着烟熏妆。
《午夜巴黎》中的泽尔达和菲茨杰拉德
还认识了海明威。
《午夜巴黎》中的海明威
遇见大神的吉尔眼冒桃心,希望大神海明威看一看他的小说。但是被海明威傲娇地拒绝了。
我才不看呢!比我写的差,看了浪费时间;比我写的好,看了让我嫉妒。
怎么也是生气,所以我才不看呢。
海明威自己不看,倒是答应推荐给好友格特鲁德·斯坦,一位著名女作家,给吉尔激动坏了。
他赶紧跑出酒吧,回家拿作品,却发现忘了跟海明威约定下次见面的地点。
当他返回去的时候,发现酒吧不见了,同样的位置,变成了一家洗衣店。
这时的理想,就像灰姑娘的玻璃鞋,过了限定时间,就会变回原样。
04
第二天,回归现实的吉尔,不得不再次面临生活上的鸡毛蒜皮。
吉尔心里只有小说,现实对他来说太狗血太琐碎了,他的心早飞去了那个伟大的黄金时代。
他试图让未婚妻理解自己,带她来到乘马车的地点,手舞足蹈地向她讲述着。
我见到了谁谁谁,都是些很伟大的人物,你见到的话一定会比我更激动的!
这时的吉尔,就像一个买到了心仪玩具的小孩,急不可耐地向喜欢的人展示着。
但伊内兹等了一会就坚持不住了。她只是告诉吉尔,你做你的白日梦,要是大半夜回来,不要吵醒我就可以了。
吉尔想要理想,而伊内兹想要实实在在的陪伴,谁都没有错,只是追求不同罢了。
伊内兹离开后,钟声响起,吉尔坐上了海明威的车,来到了格特鲁德·斯坦家。
《午夜巴黎》中的毕加索情人——阿德里亚娜
那是一个尤物,很有魅力,她跟吉尔都对彼此有好感,越聊越投机。
这个时候,更妙了。
这是穿越中的穿越,也叫二重穿越。
他们来到了1890年代,那个被誉为“美好时代”的巴黎。
这里有劳特雷克、亨利·马蒂斯、保罗·高更……
阿德里亚娜同吉尔穿越来到巴黎的美好年代
激动冷却后,吉尔发现,就是深处这样伟大的时代,他一样感到无助、格格不入。
阿德里亚娜却流连忘返了,她觉得这个时代属于她,她打算留下来。
吉尔劝她说:“如果你想留在这里,那这里就成了你的现在。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开始想象另一个时代。”
因为吉尔心中的黄金时代,也只是他想象出来的。
他惊讶地发现大师们也都对现状满腹牢骚,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患上了“黄金时代综合症”,觉得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时代才完美。
吉尔决定离开:“如果我想创作出真正有意义的东西,那我必须根除我的幻觉。自以为活在过去会更幸福,也许就是那些幻觉之一。”
05
白天到了,吉尔回到现实。
这一次,现实似乎没那么让人难以忍受了。
当他开始从自身找原因、积极寻求改变的时候,曾经的一切阻碍,都会为他让路。
他听从了大作家们的建议,开始反思自我,终于写出了很不错的作品。
这里其实有个疑问:大作家们真的给了吉尔建议吗?
我想未必,真正把写作这件事想明白的,其实是吉尔自己。
人生就是如此,你以为已经从一个漩涡逃离,其实另外一个漩涡就在你的脚下。
用力蹬一脚,就进去了。
所以,不需要对生活太用力,心会带着我们去该去的地方。
就像海明威跟他说的,除了你自己,谁也帮不了你。
吉尔质问了未婚妻和保罗偷情的事情,二人分了手。
吉尔决定留在巴黎,安心写小说,圆自己的梦。别人不理解、看不惯、嘲笑、讽刺,都随他们去吧。
聊天聊到一半,下起了雨。
吉尔猛地想起同样的场景,未婚妻伊内兹说的却是:“淋雨有什么好的!”
吉尔和姑娘相视一笑,在悸动又美好的交谈中并肩远去。
“对了,我叫加布丽埃尔。”
“我叫吉尔。”
故事讲完了,我们说回生活,说回理想与现实。
很多时候,这种选择是单向的。
就像旅途中出现A、B两条路,选择了A,你会憧憬B路上的湖光山色;选了B,你会遗憾没能在A路上潇洒走一遭。
会后悔,是因为你对现状并不满意。就像影片说的那样,你如此迷恋过去,其实是在逃避现实。
但活在别处,真的就会好吗?
吉尔的经历告诉你,理想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无论他穿越到哪个时代,都会遇到那个时代特定的困境。
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身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压力,人人想逃离,却发现,只不过是城里城外。
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就在你所在的地方生根开花,不要因为难过,就忘了散发芳香。
周末愉快~
麦家: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苏童:一个被欲望摧毁的女人,却成就了一部完美小说————————
欢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