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的人,更容易幸福
每天15分钟,每周带你读完一本书,
成为更好的自己
领读人|江罗
主播|木清风
《苏东坡传》共读第四天
我们读书,然后就不孤单。
亲爱的小伙伴,今天我们将继续共读国学大师林语堂的得意之作《苏东坡传》。这是一本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被誉为“20世纪四大传记之一”。
林语堂说:“我写苏东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
在《苏东坡传》这本书里,林语堂以时间为轴,按照“童年、青年、壮年、老年以及终了”等不同阶段叙述了东坡居士传奇的一生。
昨天我们一起共读了《你所受的苦,会照亮你前行的路》,我们了解了王安石的为人,以及变法的弊端。
然而,正直的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到贬谪,尽管生活颠沛流离,但他依然不忘初心,继续为民服务。但最终,苏轼难逃“因言获罪”的结局。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乌台诗案”,他又如何从那场政治灾难中脱身而出呢?
在接下来的共读中,我将继续带领一起了解王安石变法后的苏东坡,如何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及他还会遇到怎样的挫折,又会给你带来怎样的启示?
01
王安石变法时,苏东坡因为直言上书,被贬去了杭州担任太守。在随后的八九年里,他就一直在杭州、密州、苏州等地担任地方官。
初到杭州他便写下了: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杭州就像是苏东坡的第二故乡,除了杭州的山林湖海之美,繁华的街道,闳阔的庙宇,苏东坡和杭州当地人的交往也非常融洽。在杭州,苏东坡度过了一段快活的日子。
同时,苏轼勤于治理,对当地建树良多,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和支持。
苏东坡在杭州任判官,主要负责审问案件,但是他审问案件时通常都是不悦的,因为被捕者大多是违反王安石新法的良民,而新法中那些法律的大部分是苏东坡反对的。
于是,苏东坡经常将百姓的这些苦难和自己的不满与愤怒写进他的诗句中。
他的足迹不仅停留在杭州城和西湖等地,连杭州城十五里之内都成了苏东坡时常出没的地方。
或在湖上泛舟,领略西湖之美;或去虎跑品茗,然后顺一条蜿蜒山涧归来;或去寺院,与山僧对话。
02
苏东坡常去寺院游玩,他那爱玩乐的心和豁达的态度,使得他与许多和尚僧人有许多有趣的故事。
苏东坡在黄州时才精研佛学,黄州的几个和尚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但佛印以风流潇洒出名,更常被人提到。
在苏东坡与佛印富有讥讽妙语的对话中,大多是双关语。
“鸟”这个字有一个意思,在中国俚语中颇为不雅。苏东坡想用此一字开佛印的玩笑。
苏东坡说:“古代诗人常将‘僧’与‘鸟’在诗中相对。举例说吧:‘时闻啄木鸟,疑是叩门僧。’还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我佩服古人以‘僧’对‘鸟’的聪明。”
佛印说:“这就是我为何以‘僧’的身份与汝相对而坐的理由了。”
然而,苏东坡知道,杭州即使像天堂一般,但仍然还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也不能一直放声大笑纵情高歌,他的内心告诉他必须要心系那些苦命的人。
于是,他不断把这些苦难和他的不满用诗词表现出来,他写戏谑讽刺诗,启人灵思的山水诗,荡气回肠的爱情诗。
有的诗轻松愉快惹人大笑,有的诗辛酸凄苦令人落泪。可是在表面的嬉笑欢乐之下,在筵席上的戏道打趣之下,却是一片不安、失望、忧伤,甚至恐惧的气氛。
即使他知道他的这些诗迟早会传入京师,他的那些想置他于死地的政敌一定会对他的诗词大做文章,但是他毫不在乎,他只想替那些苦难的人表露出他们的心声,他只想毫不保留地释放出内心的愤怒。
这些抗暴诗里,有描述那些被征调的人民挖通运河的场景,也有描述因为官府专卖食盐导致有些人三个月无盐可食的场景……
03
神宗元丰二年三月,苏轼调任湖州。
照例上表谢恩的奏章《湖州谢表》,其中写道“伏念臣性资顽鄙……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隋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六月,一个御史把苏东坡谢恩表中的这四句挑出来,说他蔑视朝廷然后开始弹劾他。
数日之后,他的政敌便把他之前写的所有诗都找了出来,其中不乏对新法和朝廷批评的诗句。政敌弹劾表章,陈述苏东坡必须因为无礼于朝廷而斩首。
就这样,苏轼被被免去官职,任由官差捆绑,像驱赶鸡犬一样上路了。家人赶来,号啕大哭,湖州城的市民也在路边流泪。
余秋雨先生感叹道,“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苏东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
苏轼被关押在御史台的监狱之中,面对严刑拷打,作为一介弱质文人的苏轼,下场只有屈打成招,但他只承认讥讽新政,并没有不忠于朝廷。
林语堂先生记录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苏轼曾和儿子约好,饭菜如果送鱼就表示有坏消息。
一天他儿子有事,便托朋友送饭菜,正巧他送了一条熏鱼。苏东坡以为命不久矣,于是在极度痛苦下写了两首诀别诗给弟弟子由。
之后,这两首诗被呈到皇帝面前,神宗看完后十分感动,动了恻隐之心。终于在十一月有了结果。苏东坡被贬往黄州,官位降低,充团练副使,但不准擅离该地区,并无权签署公文。
正是因为面对逆境时,苏轼依然保持着乐观的精神,所以他才活得更为潇洒,活得更有骨气,更让人敬佩,也更让人充满幸福感。
【结语】:
今天我们继续了共读《苏东坡传》之旅,通过今天的共读,我们了解了苏轼在贬谪中看到了百姓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变法深痛恶绝,“如蝇在食,吐之乃快”。
于是,苏轼将自己对新法的不满和当地苦难用诗词表达出来,终“因诗获罪”,引发“乌台诗案”。但最终,苏轼凭借着乐观的人生态度,逢凶化吉。
明天,我将为大家介绍苏轼劫后的生活,敬请期待明天的精彩共读吧。
【今日话题】:
乐观是一种健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乐观的切身体会,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故事。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可以在文章底部给我们留言、点赞。阅读好书,自我成长,相遇365,读你每一天!我们明天见,晚安!
END
往期共读目录
你所受的苦,会照亮你前行的路
务必远离那些面热心冷之人
领读人:江罗,90后作家,中传扫地烟酒僧,不正经的自媒体人。他曾是个落魄的浪人,同你我一样被生活欺负过,却最终翻身干仗成功逆袭。同名微信公众号:江罗,微博@江罗1992。;新书《命运从未亏欠过你的努力》全网热销中。本文由365读书(ID:dus365)原创,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
主播:木清风,电台主播。浮躁的空气里,想和你一起静心呼吸。个人公众号:木清风(ID:man_morning)
音频配乐:
远く远く——武部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