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美文丨∮ 见字见美
见字见美
作者丨桃夭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或许是多年后的某一天吧!那时,春将逝,暮雨中落花委地成泥,思念你的情怀依然如丁香一般空结着幽怨我们该以微笑,还是以泪水面对彼此?一别经年,尘世的历练,岁月的黯然转换,我的心啊,早已落满了沧桑的痕迹然而,我仍是相信别后的你,依旧是风情万种,妩媚温婉,只是恻恻的寒风中,不胜凄楚的你却孑然而立,形影相吊,一念及此,不免我的心又更加惆怅了,而这样的心绪,又该向谁人去说呢?
这不长不短的一生啊,愿只属于我们两人彼此相守,白头到老让我们在活着的时间里,用一半沉醉于花草树木,熏风流云给予的自然美好;用一半清醒安于当下的生活,一粥一饭,粗茶布衣,依然自得其乐岁暮渐长,世事明了,红尘繁华皆如梦幻泡影,何必再有别的贪念惟愿: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便是知足了
是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还是木石前盟的神瑛与绛珠,还是东方不败与令狐冲的决然无悔,我视你为知我者,便是舍身跳崖,舍弃性命又有何妨?江湖恩怨难消,也需快意恩仇决断
有酒今朝醉,我们放下恩怨,来,我递你一壶酒,共饮是时候了,即便短暂,也要你执我之手,与我一起笑看天边云卷云舒,倾听千帆过尽后,惊涛拍岸声
总归是相思之苦惹人恼,一夜夜雨催花落,花随水飘零而我,眼看落红成冢,时节已是走到了暮春,你的书信未至,在窗下展阅旧时墨痕时,秀眉微蹙,想起了你,内心愁绪翻涌,不觉悲从中来
来时无迹去无踪,
去与来时事一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
只此浮生在梦中
生从何处来?死向何处去?来时无一物,去时两空空幻生幻死,原来生死一同活过的只是一段旅程一路上有人为夜饮笙歌,华衣美服而流连,有人为功名利禄,情痴爱恨而苦楚,却不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人生短暂,从宏观上讲,活过的这一段与蜉蝣没有区别,朝生暮死而已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一首诗偈,是无门慧开禅师所写对如何做人处世安身立命做了一个很好的开示春花秋月,夏风冬雪,四季在不停轮转,亦如人生从春之生发,夏之葳蕤,再到秋之绚烂,冬之沉寂
然,每一个季节有明丽的一部分,就有晦暗的一部分作陪,譬如:生老病死,酸辣苦甜,荣辱得失,这些是无常人生中的晦暗与阴翳,是行走在人生旅途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如果世人都知道世事难料,索性放下心底的千般计较,万般盘算,给自己一个傲然自由,无挂碍的心灵,那才是无上的智慧那么,你之所处,便永是人间最好的时节了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如果情已不在,如果此生注定我已失去了你,那么,你在回忆里就好美好本来就是用来回忆的,也只有回忆能让曾经的画面愈加清晰可叹,当时的我竟然不知道,情如流水,也会有枯竭消逝的一天,而未能珍惜
门庭清妙即禅关,
枉费黄金去买山
只要心光如满月,
在家还比出家闲
这首禅诗来自清代张问陶的禅悦叩尽禅林闯尽关修行者大多喜向幽玄处探寻禅之奥义,以期达到自身修为的精进完满然而,心性的自得清净,应向内看,而非向外求若自家庭院素雅静谧,那何必要刻意去寻清谷幽林,深山寂野的禅关呢?若一心向禅,明心见性,出家在家都是一样的
所谓:八万四千门路别,谁知方寸即西方心性澄明了,即是通向自在快乐智慧的大门红尘喧嚷,外界的一切是非曲直,好坏对错就由内心来定夺吧,何惧他人言
一说到春字,便是满眼的勃勃生机从二月起,积雪消融,浅草冒出新绿,惊蛰过后,不消两场雨,被春天染绿的河水就漫上了岸,沿岸自然不乏绿柳初绽,桃李争艳,只是啊,但凡春风吹拂过的地方,都不如你,身若柳絮,面似桃花
作者简介
桃夭:墨海一斋微刊审核,平台创办人之一又微信平台呢喃文苑创办人一个喜欢书写文字的西南女子,从事过多种职业,曾是报刊编辑记者,初中教师其后期作品散见于中国散文网中国文字缘红袖添香禅诗探索等多家文学网站及网络诗刊诗选集等
投稿须知
2稿费按当次作品赞赏的一半发放 ,无赞赏无稿酬,5元以下则免发,从平台发帖七日后以微信红包形式发放
3稿件投稿后十日内,没有刊发或者没有回复的,作者可另投其他平台
4为了方便赞赏发放 请加:
斋主微信ju15165165708
主编微信xyz0539720303
5已刊发作品除了赞赏的稿酬之外,按照浏览量发放鼓励奖金,1000浏览量以上奖励5元,1500浏览量奖励10元,2000浏览量奖励15元,以后依次类推,100封顶
7投稿邮箱:1625213104@qq.com
探春的路很长,让我们一起静静聆听文字里花开的声音吧
墨海一斋微刊
201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