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的感情,都是这么变淡的...
别指望别人能凭空猜出你的心声,
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很多感情,处着处着就淡了
人和人的感情,
其实都这么变淡的
一个不问,一个不说
大概是从你不问,我不说开始的
刚开始的甜言蜜语,撒娇任性,胡闹大笑,好不热闹;就连争吵时偶尔的口不择言,互不相让,都显得生动鲜活
M和女友就是这样
两个人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在一起了像所有热恋的人一样,不顾后果,义无反顾
尽管明知,三个月后,女友就要去国外念书了
人,都是这样,习惯性高估自己那无由来的自信,M说,现在想来还有点可爱
只是当初不知道:从此你的清晨是我的傍晚意味着什么,就连想念都有时差又是什么滋味
异地恋很难,需要超越距离;而异国恋,还有时间这个无处闪躲的敌人
溃不成军的爱情压着相爱的人喘不上气
再也问不出来:
你烧退了吗?水喝了吗?吃东西了吗?找到新住的地方没?搬完家了吗?新室友怎么样?有没有人欺负你?
所有的关心,在时差和距离的双重拷打下,有点像,和血的碎牙往肚里咽
是的,你不问,我就不说
总以为自己可以,其实只是自不量力
时隔5年,M说,不是距离,也不是时差,只是败给了:你不问,我不说
一个不退,一个不让
这世上没有那么多恰好合适,其实都是互相迁就
闺蜜说:结什么婚啊,是两个人的自由状态太爽了?还是嫌每天的事儿太少了?
她这样大动肝火,我知道并不是因为讨厌婚姻而是结婚前的琐碎,已经让她心力交瘁
首先,两个人一个家在陕西,一个在广东,巨大的风俗差异,尤其是婚俗,已经足够两家人堆积一火车皮的误会了
其次,婚礼两个小年轻想温馨简单就好可闺蜜父母觉得我就这么一个女儿,还嫁的这么远,肯定要大操大办,无限风光才合适
最后,过年回谁家
结婚前,闺蜜想带男朋友回自己家过年,但男朋友是家里的独子,过年不在家对他父母来说这年就没法过了;而闺蜜的父母认为,自己女儿一年到头都跟你们一家人在一起,过年让陪我们几天有什么不对?
都在气头上的两个人,只留下一句:彼此都冷静下而冷静带来的只能是冷战
感情里没有那么多输赢对错,你若总想赢过对方,就只会输掉彼此的情谊
长久的相处,需要一个懂得迁就对方的人,和一个懂得包容对方的人
如果对面是你所爱惜所重视之人,为了他/她退一步低个头又有何妨?
一个不等,一个不追
每个人的生活步调其实都是不同的,如果做不到彼此配合,就只能越隔越远
有的人的人生路走的快一些,走的远一些,也许这时候正春风得意有的人的人生路走得慢一些,走的近一些,也许这时候正失落失意
两个人可以从一部电影讲到,该国艺术流派,全球电影市场,儿童发展史,非洲支教经验,犯罪心理学,黑格尔的逻辑学
底下有人用酸酸的语气回复:你们在一起多久了?等你们过10年,看还聊不聊的下去
之前也在某法制节目看到过一起离婚财产分配的官司,出轨并提起离婚的丈夫大声斥责妻子:
我们现在没有一句共同话题你的话题,永远是超市的打折商品,日常花销,以及没完没了的抱怨和唠叨,我实在跟你沟通不了
妻子红着眼反驳:
是的,你的小三在跟你聊政治,聊旅行,聊艺术,聊电影可是,我当年不是吗?我对家庭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只换来你的背叛嫌弃?只能希望你的小三,5年后还能跟你聊这些
甚至这都不是婚姻的错,也不是日常琐碎的错
而是一个人走远了,另一个人不愿追
共同话题不只是感情初期的粘合剂,更是两个人一辈子的兴奋剂
所以走在前头的人别忘了等一等,走在后面的人别放弃追赶,彼此的距离就不会远,这份感情就不会淡
情感
我在这里 等风也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