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生的另一个真相:诗和远方究竟在哪里?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人生的另一个真相:诗和远方究竟在哪里?

2018-06-10 08:31:57 作者:闵瑶 </span> & 来源:拾文化 阅读:载入中…

人生的另一个真相:诗和远方究竟在哪里?

  每日8点,文化早餐   ▵ 点击  拾文化  关注 / 置顶公众号

  情感  | 新知  |  文化  |  生活  |  抟物馆

  你体会绝望吗?

  当你辛辛苦工作了一年,工资却被拖欠的时候,你体会到了绝望吗?

  当你来自山川湖海,却因为经济拮据,被囿于昼夜厨房孩子的时候,你体会到了绝望吗?

  如果你也曾切身的体会过绝望,你会知道琐碎平凡的生活,是怎样把一个满怀激情理想的人,打击成一个万念俱灰普通人的。

  可是,总有一些人,生活比我们“苟且”的多,却依旧向往着诗和远方的田野

  1 

  抹灰工人VS书画家

  石建国

  在温州瑞安市,飞云江入海口附近,有一个被水泥、石砖包围的工业园。

  在这个工业园里,有一个普通平凡的工人,他穿着一身沾满水泥点子工作服,戴着安全帽涂抹墙灰。

  他一天至少要工作数十个小时,不仅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安全保障低,工作不稳定,而且工作、生活环境还极其恶劣。至少相比于成千上万坐在空调屋里用电脑工作、点外卖的白领们,要辛苦一百倍。

  他叫做石建国,他的职业是抹灰工。

  乍看起来平凡无奇的他,另一个身份却是网红——因为他写的一手好字,画的一手好画,所以很快在快手走红。

  走红后,他还被破格特聘为书画家。

  上边这张图是他走红之后,以“励志抹灰哥”的身份在里仁学校同学们题字的场景,从他书写的“学业有成”四个毛笔字中可见他卓越毛笔功底

  至于他画的画怎么样?你们可以随便感受一下:

  在这两张直播截图中,石建国在一片钢筋水泥之中作画,除了干净白色宣纸之外,现场充满了钢筋水泥的废料残渣。

  这样的创作环境,实在不见得有多好。

  同样,石建国的生活环境也并不尽如人意。为了节省房租,他和其他5个抹灰哥,挤在一间20平方米的简易移动房内。

  一个小小的房间,住了六个成年男性,每个人的生活空间只有3.33平方米,就连转身也稍微困难

  可就是在这样的“恶劣”的环境下,他架起了一部手机,便开启了网红之路。

  很多人问石建国是如何在困顿生活中坚持书法绘画的,石建国简单回答说:“书法不单单是一个技能,更是一门艺术。”

  石建国走红后,人民日报盛赞其“虽然身处尘埃,心中也有山川湖海。”

  2 

  环卫工人VS英语学生

  王寿山

  今年六月份,有一个短视频朋友圈爆火。

  有个网友去出差的路上,看到街边的一位环卫工大爷蹲在地上用粉笔写英文,感动之余,便拍了视频发到网上,很快就火遍了整个社交网络

  视频火起来之后,记者便开始寻找视频中的这位环卫工,可是寻找了几遍,都没有找到他这个人原因是,即便在环卫工群体中,知道他学习英文的人也不是很多。

  最后,记者意外的在三环302队宋队长帮助下,才找到了视频中的这位老人

  “他基本不看手机,也不会用智能手机,更不会上网,想找他可不容易。”宋队长说。

  他叫做王寿山,今年64岁,是哈尔滨市政集团的,在和记者的聊天中,他还时不时地说一些英语:

  当记者问王寿山为什么年纪这么大还要学英语的时候,他回答:

  “我这辈子没啥大本事。我就想着,现在岁数大了,总得做点让自己骄傲事儿。”

  其实,学外语是王寿山从小就有的想法

  1955年,出生在阿城农村的王寿山,因为家境贫寒,没学完音标就被迫退学当兵了,1992年退役后,他到了制糖工业学校食堂当临时工的时候,萌生了蹭大学生英语课的想法,便用自己捡的笔跟纸,蹭课做笔记

  王寿山平常工作的时候,还会特别到附近学校转一转,因为:

  “(地上有)被扔掉的英语卷子,这个试卷,可以琢磨琢磨,看我能不能填上。”

  为了系统的学习英文,王寿山后来报了老年大学培训班。在培训班里,他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离开

  “这都是书上的句子,全靠我自己死记硬背,我得好好学,过两个月有哈尔滨国际马拉松比赛,那时候我就能有机会外国人介绍我的国家”。王寿山说道,还顺便来了一句英文:

  “Our country has five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I am very proud of that.(我们的国家有五千年历史,我为此感到骄傲)”

  王寿山走红之后,很多人觉得64岁的他有些“矫情”,这个年纪不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却把时间花在几乎没有回报的学习上边。

  但是王寿山却说“学英语是我这一辈唯一让我感觉骄傲的事情”。

  3 

  外卖小哥VS诗词大会冠军

  雷海为

  关于雷海为,网友们可能了解的已经很多。

  他于1981年出生,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南山村娃儿,没念过大学,早早外出打工,是杭州一名外卖小哥。

  当然,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

  雷海为是外卖小哥,平日里少不了风里来,雨里去,但即便生活已经艰辛至此,他仍旧充分利用等餐、 等红灯、等人取餐的碎片化时间背诗。

  “即使是 《长恨歌》,120句从头背到尾也就3分钟。”雷海为说。

  当他获奖的时候,董卿激动地说:

  “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海为就是《天龙八部》里那种扫地僧。他根本就不管江湖中的事,但是他一旦出手,就会震惊整个江湖。”雷海为的对手,北大研究生彭敏这样评价雷海为。

  其实在雷海为夺冠之后,质疑声也逐渐甚嚣尘上,“夺得冠军又怎样,不还是送外卖的。”

  对于质疑,雷海为回应道: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读诗、写诗不能用有用没用来衡量,更不能用夺不夺冠来衡量。以寻求快乐目的去读诗,这才是最重要的。”

  即便生活一地鸡毛,但是因为有梦想追求,雷海为就在一地鸡毛之中,开出了最灿烂花朵

  4 

  马慧娟

  孩子他妈VS拇指作家

  马誉龙导演曾导演过一个视频短片,叫做《玩手机的女人》。

  短片里,有一个女人没日没夜只知道玩手机:在别人干活的时候她在玩手机,在深夜里四下无人的时候她在玩手机,在田埂准备劳作的时候她还在玩手机。

  这个女人似乎有些“玩物丧志”,但是,就是这个女人,在田间地头坚持用手机写了四十多万字的随笔散文,光手机就摁坏了7部。

  这个女人是马慧娟。

  马慧娟是谁?她是一个回族人家媳妇,一个地地道道农民,一个初中学历的女人,几个孩子的妈妈

  她是,却并非全是。

  她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拇指作家。

  之所以她被人称作拇指作家,是因为她的作品,几乎都是用拇指一个字一个字敲下来的。

  从2009年至今,已经写下了百万字的散文,或是心情故事,或是人生感悟,都通过不同渠道得以发表,还写了一本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书籍——《溪风絮语》。

  马慧娟有自己的名字,但在那个偏僻落后地区,她总是被称呼为“某某的老婆”或“谁谁谁的妈”。

  而她通过自己写作,让自己的名字马慧娟,多了另一个作家的身份。

  她用十年的努力,让自己的名字重新复活,重新拥有了照人的光彩

  5 

  余秀华

  脑瘫患者VS诗人

  说起生活不尽如人意,但依旧追求诗和远方的田野的普通人,那就不得不提国内首位脑瘫女作家,余秀华。

  余秀华因出生时倒产、缺氧而造成脑瘫,使其行动不便,说起话来口齿不清。高中毕业后,余秀华赋闲在家,没有继续接受教育

  但就是这样一个走起路来都摇摇晃晃,写字都很吃力的女人,用笔仍旧写下了2000多首诗。

  先后出版了《月光落在左手上》《摇摇晃晃的人间》《我们爱过又忘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度成为中国作家榜年度作者

  她的诗歌《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在网络上爆红,因其数以千万的人浏览、转载: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余秀华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诗人,《诗刊》编辑刘年曾评价余秀华说:

  “她的诗,放在中国女诗人的诗歌中,就像把杀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闺秀一样醒目

  不仅是她的诗,也是她艰辛的成名道路真实写照

  在日子最难的时候,余秀华曾经偷偷跑到天桥上跟人学习如何乞讨,但即便如此,她也从未放弃过对诗歌的追求与热爱,最终熬过了饥不择食的困境,掌握了人生话语权。

  6 

  李健曾在歌曲中唱到:“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一生都以毒舌著称的王尔德也曾说, 吾辈皆身处沟渠之中,然其必有仰望星空者也!

  而他们也证明,无论生活多么捉襟见肘、一地鸡毛,总有人在“苟且”之外,追求诗和远方的田野。

  然而,却有一批生活远比他们优越年轻人,早早安于现状,一边碌碌无为,一边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他们甚至因为“夏天太热”“冬天太冷”等理由逃避上班或者上课,寂寞了就玩游戏,饿了就点外卖,一边叫嚣“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一定舒服”,一边捧着手机追剧。

  “学英语?公司承诺英语过六级涨工资我就学,不承诺我就不学。

  考专业证书?即便考了也拼不过那些有关系的人,还不如当条咸鱼快意人生。

  加班做业绩?没用的,你好好干活领导看不到还是白搭,除非领导在,要不绝不加班。

  什么?你说我不努力?我想努力,可是社会给我晋升的渠道和前进的机遇了吗?什么,你说我没有理想和追求,我一个月累死累活,只赚三千块钱,只能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配追求诗和远方吗?

  总之,我没钱没闲没时间,日理万机超过奥巴马,却穷得连下一顿饭都吃不起。”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真的比奥巴马还繁忙,真的饭都吃不起了吗?

  并非如此,只是生活的“苟且”的太久了,便沦丧在了苟且中,在生活的磨砺之中丧失了激情。

  这就是当下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

  大多数人,都像清朝诗人张灿所写的一般,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从“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变成了“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

  他们走得太远却从不回头看,甚至连自己当初出发的初衷都忘记的一干二净

  但今天文中这些人告诉你的,却可能是人生的另一个真相他们的生活也充满了贫穷和困顿,但却从未放弃去追求诗与远方。

  诗与远方,远在近前又近在远方,就看你怎么去想。若你心中有诗有远方,你生来就在罗马。

  End .

  ▿ more ▿ 更多文章点击直达

  · 我们将2000年前的美女做了一次复原

  · 你有教养样子,真好看

  · 小学教材里,中国式的虚假故事

  要不要  赞  和  分享到票圈   ?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