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有一种修养,叫“开口慢半拍”
【儒风学社】线上国学课堂点击试听→ 杨鹏老师《道德经》90讲
授权图片 | 滕首诗 摄
很多时候,情绪爆发的太快,就容易出口伤人,事情往往失去了回转的余地。
所谓“开口慢半拍”,就是把要出口的话,在舌尖上打个转,问一问自己,这话说出去,合适吗?
01
开口慢半拍,是相处之道胡适和江东秀是包办婚姻。
连刻薄犀利的张爱玲都说: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胡适那么帅那么有才,却与她相守一辈子,没有纳妾,又那么听话。
这一切都归功于胡适独特的吵架之道。
胡适就听她数落,一句也不回嘴。
江东秀脾气直,说话也直来直去,胡适知道这脾气不好,就力争不让自己犯。
利刀割肉伤可愈,恶语伤人恨不消。
世上最好的修养就是慎言。
直言快语不如“开口慢半拍”,不轻出伤人之言,才能让夫妻、朋友之间的关系保持和谐的状态。
2
忍辱不辩,是人生大智慧但是胡适却未曾辩驳一次。
时光如水,在事情过去百年之后。
后人为他们竖起了不同的丰碑。
胡适不愿争一时的高下。
两人的成就会摆在桌面上,谁高谁低任由后人评说。
苏东坡说:“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大,而其志甚远也。”
一个人受到侮辱就要跳起来跟人决个胜负,这样的人是没有出息的。
3
人生重在行,而不是嘴《道德经》里讲: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但是一到做上就傻眼了。
塌下心来去做事的人,不会迷信嘴巴,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实践才能验证道理,而辩论不会。
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如果想要证明自己的言论是正确的,那完全可以用行动让对方哑口无言。
在那个时代,面对千疮百孔的中华大地,很多人都在争论“主义”,天天忙着打嘴仗,却没有人愿意踏踏实实地做些事情。
儒风大家伴你读懂中国文化关注听阳明心学20讲
▽ 遇见五百年来第一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