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李香君血溅桃花扇:身高一米五,气场两米八~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经典美文 >

李香君血溅桃花扇:身高一米五,气场两米八~

2018-07-26 12:04:14 作者:若水 阅读:载入中…

李香君血溅桃花扇:身高一米五,气场两米八~

  李香君,又名李香,号“香扇坠”,原姓吴,后随养母李贞丽改吴姓为李,江苏苏州人。

  传闻李香君生的极为小巧玲珑,只有一米五左右,“秦淮八艳”的最早推手——明末清初文学家余怀,曾经赠给李香君一首诗,也是因为这首诗让李香君在秦淮河畔脱颖而出,诗曰“生小倾城是李香,怀中婀娜袖中藏”,可见李香君的确是小巧类型

  生小倾城是李香,

  怀中婀娜袖中藏。

  何缘十二巫峰女,

  梦里偏来见楚王。

  ——余怀赠李香君诗

  可以说在“秦淮八艳”中,李香君既不是最美艳的,不及“祸国红颜”陈圆圆;才情也不是最出色的,不及才情排名第一的柳如是;性格更不是最温柔体贴的,不及柔情似水的董小宛;但她却是“秦淮八艳”中最负盛名女子

  这当然跟孔尚任的《桃花扇》大有关系,李香君“血溅桃花扇”的传奇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那么她到底为什么要血溅桃花扇?她身上有怎样惊心动魄故事

  今天,若水就跟大家聊一聊这个“身高只有一米五,气场却有两米八”的奇女子吧!

  马湘兰篇

  这次为大家介绍的是“秦淮八艳”中最痴情的女子——马湘兰。

  她气质脱俗,才华出类拔萃,尤善画兰花。她的一幅“墨兰图”如今被收藏于日本东京博物馆,被日本人视为珍品。

  她虽沦落风尘,却接济了无数贫困书生为人善良聪慧,备受推崇。她年纪轻轻就红遍秦淮,然而却一生未嫁,只为了等一个永远不会娶她的男人……

  还是老规矩识别·关注公众号诗词生活志】,点击“全部消息”或“精选文章”即可查看:红遍秦淮的马湘兰,为何只为这个人痴守一生?

  送书活动

  参与送书活动并领到书的各位朋友,我们的书籍已于本周二全部寄送完毕,大家注意查收哦~

  另外,我们还为每人准备了一份“指尖易生活”的精美书签,希望您能够喜欢!收到书的朋友,可以在后台截图给我们吗?嘿嘿,麻烦大家啦~

  错过活动的朋友也不要着急,我们后续还会有类似活动,请多多关注我们的后续内容哦!

1

  李香君出生于苏州阊门枫桥吴宅,父亲系“东林党”成员,被魏忠贤一伙的阉党(也称为“魏党”)治罪后家道败落。

  李香君幼年便漂泊异乡,被养母李贞丽收养,李贞丽是烟花女子,所居青楼名为“媚香楼”,她为人仗义豪爽,又极为风雅

  李香君在她的教养下,音律诗词、丝竹琵琶无一不通,她最擅长南曲,歌声,十分受名人雅士追捧

  ▲李香君画作

  李香君16岁时,结识了“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

  侯方域,字朝宗,复社领袖,其父亲是明户部尚书侯恂,祖父父辈都是东林党人,均因反对宦官专权而被黜。

  明末北方战乱不断,侯父被陷害入狱,侯方域为了实现自己出仕救国的志向抱负,来到金陵参加科考。

  临近科考,金陵城青年才俊云集,他结识了很多东林党子弟,他们意气相投,一见如故

  而秦淮河畔暖风醉人,杨柳青青,美人依依,自是一幅“不知亡国恨”的奢靡盛景,侯方域经常跟着友人出入青楼妓馆间。

  李香君盛名在外,自然很快入了侯方域的耳中,他闲来无事,便上门拜访了李香君,只见她不仅生的极为美貌歌喉更是婉转如莺啼,让侯方域大为心动

  此后,侯方域就经常出入“媚香楼”,随着二人的逐渐熟识,才知他们的境遇十分相似,父祖辈皆是东林党人,皆被阉党陷害,除去情感悸动,他们更是同病相怜,有了惺惺相惜情谊

  没多久,李香君就到了梳拢的年纪,所谓“梳拢”即妓女第一次接客伴宿。

  李香君在秦淮河畔名声极大,梳拢时必然要请各方有头有脸的名人雅士竞价,当然还要给鸨母一笔丰厚银子

  李香君跟侯方域心意相通,对于梳拢一事,她早已拿定主意,非侯方域不可。

  侯方域自然也不想爱人落入他人怀抱,只可惜他一介穷书生,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银子。

  正当侯方域愁苦之际,他的一个友人,名叫杨龙友,听闻了此事,他仗义出手,资助了侯方域一笔银子。

  这真是“雪中送炭”的情分了,侯方域有了这笔银子,终于如愿抱得了心上人

  是夜,花烛影里,侯方域拿出一柄上等的镂花象牙骨白绢面宫扇送给了李香君作定情之物,扇上系着侯家祖传的琥珀扇坠,并题诗一首来赞美李香君的美好,并表达自己的情意

  夹道朱楼一径斜,

  王孙初御富平车。

  青溪尽是辛夷树,

  不及东风桃李花。

  ——侯方域赠李香君

  侯方域送给李香君家传的琥珀扇坠,小巧玲珑晶莹剔透,就跟李香君本人一样美好可爱,因此她也被称为“香扇坠”。

  侯方域看着眼前小巧的爱人,喜上眉梢。二人自是郎情妾意,甜蜜恩爱,不必多说。

  后李香君就把侯方域留在了“媚香楼”,他们在这里缱绻缠绵,不理世间风云变幻,过了一段神仙生活。

2

  没多久,杨龙友又来了,他跟侯方域称兄道弟,祝贺他心愿达成、抱得美人。

  李香君却察觉出了不对劲的地方,她跟侯方域说,“杨龙友看着并不像是富家出身,如何能在风月场所随手就拿出那么大一笔银子给你?”

  侯方域这才起了疑虑,于是就去问杨龙友,那杨龙友本就是受人之托,也不瞒着他了,就跟他说了实话

  原来这钱并非杨龙友自己的,而是阮大铖送给侯方域的一个人情,阮大铖想拉拢侯方域。

  这阮大铖本是明末戏曲家和文学家,之后十分得南明皇朝弘光皇帝喜爱,奈何他人品低劣,早早就投靠了魏党。

  在杨龙友一番花言巧语下,侯方域尚在犹豫是否要承了这个人情,没想到李香君却立刻发飙了。

  她大怒道,“阮大铖此人心机歹毒,连妇人孩子都十分憎恶他,你如何能与他为伍?你不过是因为他助你金钱、妆奁,便要折服于他,熟不知这些东西在我眼里都是身外之物,一文不值。”

  她狠狠指责了侯方域,却仍是怒气未消,说罢话,又脱了衣裙,摘下首饰,接着向亲友筹钱,很快就筹够了阮大铖的这笔钱,她一刻不肯耽搁,立刻让侯方域把钱退还给阮大铖。

  【桃花扇·却奁】

  官人之意,不过因他助俺妆奁,便要徇私废公;那知道这几件钗钏衣裙,原放不到我香君眼里。(拔簪脱衣介)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

  侯方域见李香君如此有气有节,更加敬佩和喜爱她,同时又为自己刚才的想法愧疚难当。他很快向李香君表明心意,此后断不会与阮大铖有任何瓜葛

  只是因为此事,让阮大铖记恨上了二人。他被起用后,很快利用职务之便,打压、陷害侯方域。侯方域迫于无奈,只好离开金陵,投奔史可法去了。

  自侯方域离开,李香君就结束了在青楼卖艺的生活,她闭门谢客,一心一意等待侯方域归来。

3

  只是侯方域前脚刚走,阮大铖后脚就把仇恨目光盯在可李香君身上。

  他跟弘光皇朝的大红人田仰举荐了李香君,说她长的美貌魅惑,歌喉甜美动人,在秦淮河畔的美人里,也能拔得头筹;但是自来目中无人,十分清高,只怕田仰想要娶她,她还不肯呢。

  田仰被他这么一怂恿,就动了娶李香君的念头

  没过几天,敲锣打鼓喜气洋洋的迎亲队伍就来到了“媚香楼”门口,他们逼迫她着红嫁衣、上妆打扮,随他们上花轿。

  李香君何等刚烈性子,她愤恨交加,却被逼地无处可去、无法可寻,她大声呵斥这群无赖,“我身心皆已经许了侯方域,绝不会再另嫁别人;而且我就是死,也绝不会成为阮大铖的走狗。”

  说罢,李香君拼着一死,头就撞向了身前的柱子上,一时间血溅而出,滴在了她一直拿在手里的侯方域送给她的那把定情的扇子上,而她自己也昏了过去。

  刚刚还趾高气扬的一群男人,立刻被吓破了胆,他们从未想到李香君竟当真如此刚烈,宁死不从!

  眼看着要闹出了人命,他们也不敢再相逼,灰溜溜地走了。

  杨龙友听闻了此事,赶紧来探望李香君,看着扇面上的血滴,他也被李香君这个小小的弱女子折服了,他利用血滴在扇中绘制了一枝桃花。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桃花扇”的由来

  《桃花扇·寄扇》

  樱唇上调朱,莲腮上写稿,写意儿几笔红桃。补衬些翠枝青叶,分外夭夭,薄命人写了一幅桃花照。

4

  李香君虽为此保住了一时安稳,但是,她的噩梦其实才刚刚开始

  阮大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是皇帝面前的红人,等李香君痊愈后,他就打着圣谕的幌子,将李香君征入宫中,充当歌姬。

  这一次李香君再也无能为力了,她只是一个青楼女子,无权无势,实在无法违抗皇命,纵然再不愿,也只能无奈进宫。

  她想给自己日思夜想郎君写封信,诉说自己的思念遭遇,可当时正逢乱世战火不断,她的信全部在路途中丢失,侯方域音信全无。

  李香君只能抱着自己视为生命的定情信物桃花扇入了皇宫

  入宫不久,清兵南下,直逼南京,弘光帝闻风而逃,南京城不攻自破。城破之时,李香君跟随大批宫人趁夜色逃出了“牢笼”。

  此时清兵烧杀抢掠街市上一片混乱,李香君就在这一片混乱中,艰难地朝着“媚香楼”行走。

  等她来到秦淮河畔时,却望见“媚香楼”早已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她一下子跌坐在地上,眼泪哗哗的往下落,她已无处可见,然而更让她揪心的是,这是侯方域唯一能找到她的地方。

  “媚香楼”被毁,她还能去哪里等心上人呢?

  这时曾经教习过李香君戏曲的师傅苏昆生路过了此地,看到了魂不守舍的李香君,得知她无处可去,便把她带走了。

  她不知道的是,这一夜,侯方域也来到了秦淮河畔,他是扬州兵败后返回的南京城,他很担心李香君遭遇,赶来了“媚香楼”,然而“媚香楼”被毁,他无法进入,只得在附近徘徊,他等了李香君一整夜。

  奈何天不遂人愿,二人遗憾错过。

5

  李香君的结局有很多说法,其中有三个广为流传,我们来说一下。

  一种说法是,孔尚任的《桃花扇》中给出的结局,说的是南京城破后,李香君逃到了栖霞山葆真庵。也许是命中注定,侯方域也逃到了道观中避难,二人得以重逢。

  重逢后,二人喜极而泣恋恋不舍地与对方谈论别后情形,这时过来一个道士,他撕了桃花扇,大声呵斥道,“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

  二人百感交集,回首时蓦然发现人世间这一遭,不过大梦一场,皆是虚幻。遂顿悟,双双出家,一个向南,一个向北,入道修行去了。

  这个结局为很多人不喜,认为他们两情相悦,理应相守,既已遇见,如何还能出家?当然这只是小说的结局,不好当真。

  但其实我本人是极喜欢这个结局的,因为在这个结局里,李香君是幸福的,她对爱情付出和她坚守爱国气节都不曾被辜负。

  第二种说法是,李香君随师傅苏昆生到了苏州后,就生了重病奄奄一息间,只盼能够再见侯方域一面,然而终究不能如愿。

  苏昆生十分心疼她,便让她写一封书信,日后见了侯方域,他可以帮她转交。然而李香君只轻轻摇了摇头,她没有写信,只托付师傅把桃花扇交给他。

  这把桃花扇,胜过千言万语,胜过世上最忠诚情话

  李香君还托师傅告诉侯方域,请他坚定立场,为大明守节,勿事异主,她九泉之下也铭记他的厚爱

  可惜的是,侯方域很快就参加了清朝科考,还被时人所讥讽,“两朝应举侯公子,忍对桃花说李香”,完全辜负了李香君对他的期望

  还有一种结局,也是最为大众接受的一种说法,说的是二人得以团圆,侯方域带李香君回了老家商丘,但是给李香君改了名字,对家人隐瞒了她的真实身份,住进了西园翡翠楼。

  侯方域的父母妻子十分喜欢她,她们一起过了一段平和快乐日子,这是李香君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然而,李香君秦淮歌妓的身份终究还是被曝光了,彼时,侯方域恰好不在家,她被赶出翡翠楼,住到了侯家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柴草园。

  后侯方域归家,长跪在父亲面前为李香君说情,而李香君也有了身孕,她就被安排到了距城很远的侯氏庄园居住

  但因为她身份的原因,一直备受侯家人的冷落风言风语,她性子刚烈,自然难以忍受这些嘲讽

  而且她虽是一介女流,却铁骨铮铮,心里完全不能接受清朝的统治

  可侯方域却很快参加了清朝的科举考试,而且为清政府出谋划策镇压了反清的农民起义,可以说,他为解决清朝初期的危机立下了奇功。

  纵如此,他仍未被清政府重用,晚年时,侯方域也曾后悔不已,然而对时人来说,他已经失节,悔恨已晚。

  侯方域投靠清政府的行径,让李香君非常失望,她的处境更加糟糕,她过得十分煎熬,很快就病逝了,享年不过30岁左右。

  可以说,这个结局才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生尽头,李香君所期望的一切,拥有的一切,她宁愿一死也要坚守的爱情、气节,都被她全心全意信赖的爱人丢弃了……

  虽然我们不知道李香君到底是哪种结局,但关于她的故事早已结束,喜剧也好,悲剧也罢,她让人们念念不忘的,她给人们留下的最光辉灿烂印记始终在于她固执的坚守。

  坚守着的不仅是她忠贞的爱情,更有她坚定的爱国气节。

  著名作家林语堂就十分欣赏李香君,他曾为她写了《为香君题诗》,据说,林语堂在抗战时期就把此诗挂在客厅里,用来讽刺那些不抗战的人士。

  若水也十分喜欢这首诗,今天,我们就用此诗作为本文结局吧。

  《为香君题诗》

  林语堂

  香君一个娘子,血染桃花扇子,

  气义照耀千古,羞杀须眉汉子。

  香君一个娘子,性格是个蛮子,

  悬在斋中壁上,教我知所管制。

  如今天下男子,谁复是个蛮子,

  大家朝秦暮楚,成个什么样子。

  当今这个天下,都是骗子贩子,

  我思古代美人,不至出甚乱子。

  往期回顾

  陈圆圆:“倾国美人”陈圆圆,最爱的男人是吴三桂吗?

  寇白门:从青楼里走出的“女侠”:万金赎回夫君,然后与之决裂!

  马湘兰:红遍秦淮的马湘兰,为何只为这个人痴守一生?

  识别·关注公众【诗词生活志】,点击“全部消息”或“精选文章”即可查看~

  微信群

  加微信进入“指尖易生活”专属群

  认识更多喜爱诗词的朋友,若水也在哦~

  选题提名

  老规矩,大家有喜欢的或者想要了解的诗人、词人、历史名人,请在留言区提名,点赞最高或得票最高的,会成为我们“指尖易生活”的头条选题哦,感谢大家的支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