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无数中国人听不懂的歌,却影响了全球华人30年
作者|朗博
今天是祖*亲69华诞,不少人早已踏上行程来到北京,即使再拥挤也要聚集在*广场。
6点10分,伴随着第一缕阳光,五星红旗在人们的瞩目下冉冉升起。
*广场升旗仪式日复一日,但因为国庆,每一个人嘴里的“起来!起来!起来!”显得格外的庄严。
在这里,这个时刻,身为*人的我们满是自豪感,嘹亮的歌声让*广场成了全*最“燃”的地方。
《义勇军进行曲》让我们振奋激昂,值得我们守护,而有一首闽南语歌曲,也得到全球华人的认同。
当我们面对着重重的生活压力,或沉重,育小养老,家庭压力山大;或悲观,事业难有起色,灰心丧气;或迷茫,就业困难,前途无望.......
这首闽南语歌曲,绝不是励志的心灵鸡汤,而是我们民族如今需要的一种生活信念。
01
你也许不知道闽南,也没有去过那里,但是你一定听过这首歌。
叶启田
唱片甫一发出,立刻走红,唱遍了台湾的大街小巷,成了人人上口的国民之歌。
它还被改编成潮州语、客家语、上海话、泰语、马来语等各种版本,迅速流行起来.......
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能听到这首歌。
而大陆在上个世纪90年代,正处于*的初期,整个社会蓬勃发展,人们对前途虽然迷茫但充满希望,到处充满积极向上的奋进和打拼的热情,这首歌也是当时人们生活心态的真实写照,唱遍大江南北。
虽然,闽南人叶启田只是用歌声表达闽南人对生活的信念,但是没想到,竟然引起全体华人的共鸣。
那么,这首歌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呢?
02
这就不能不提到闽南。
闽南实在是个特殊的地方,而闽南文化正好是传统农业文化与海洋商业文明的集中体现。
闽南,福建南部泉州、漳州和厦门的总称。
“闽”的原意就是门内有虫。
秦汉之前,福建属于蛮荒的“百越之地”,地处亚热带,人家里多有蚊虫,故名为“闽”,可见当时人们生活的艰苦。
福建是个以丘陵为主的省份,“八山一水一分田”。土地贫瘠,古时不利于农业发展,人烟稀少,社会发展缓慢。
从秦汉以后,便有中原的人迁往福建,开发闽地。
特别是魏晋时,胡人南下中原,汉民族为了躲避战乱,南迁进闽,这就是历史上的“衣冠南渡,八姓入闽”。
这八姓就是林、黄、陈、郑、詹、邱、何、胡。
这八姓原本都是中原的大族,擅长农业耕作,来到地少贫瘠的闽地,怎么能生活下去?
也许,他们当时也像歌词唱的一样:一时失志不免怨叹,一时落魄不免胆寒。
但,人永远不要丧失希望和信心,这也是中华文化兴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闽天不长闽海长”,既然土地养不了人,那么就以海为田,这些*以赁海为市,开展海上贸易。
经过多年努力,闽人筚路蓝缕,终于开辟出来一片海洋商业的天地。
正像歌词一样,“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体现闽南人对人世最朴素的看法,时局有好就有坏。
到了宋元时,泉州为当时最大的商业港口,也形成了以闽南为中心的世界性海洋外贸商业圈。
闽南人面对波涛汹涌大海,敢于冒险,百折不挠,这样的精神潜入血液,成为闽南人性格。
“好运,歹运,总嘛要照起工来行(总要坚持走下去)”,面对命运的无常,只能拼下去。
拼下去的结果就是,今天的华人在海外枝繁叶茂,“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
03
是什么动力让闽南人能“拼”下去呢?
那就是“家人”!我们的父母妻儿!这更是华夏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不同地方。
最著名就是《番客歌》,至今还在海内外广泛流传和演唱。
为着生活才出外,
离父母,离妻子。
三年五年返一摆次,
做牛做马受拖磨;
想着某妻子一大拖,
勤俭用,不敢乱子花。
谁说中*,我们的信仰就是家人。
我们不信神,也不信上帝,我们只相信,只有通过双手,才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为了这个信仰,哪怕再苦再累也能忍着。
可是,在外打拼久了,容易忽视家庭亲情,对于一个*人来说,如果一旦失去这些,就等于失去了“根”。
所以,无论在外漂泊多远,我们只是风筝,而家就是那根牵引我们的线。
在现在与传统对立中,“家”能让远方游子不至于迷失、孤独、无助......
这点在闽南文化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不仅闽南语如今保留着古汉语的很多因素,闽南人至今还保留着华夏民族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
今天,闽南地区还重视建门堂、修族谱、崇祭扫,重男轻女,婚丧嫁娶仪式古典而繁琐隆重。
这点与海洋商业文化的包容、开放的性格特点,看起来比较矛盾,其实不然,这也是闽南人对家和故土的重视。
这更是他们的根和奋斗的动力。
上对得起父母,下对得起儿孙,这份对家的历史责任感,也是中华民族薪火不断的原因。
04
从传统农业社会正在向现代社会迅速转化,速度之快,变化之大,各种观念冲突对立,让我们无所适从。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即便有些与生俱来的东西,我们不能改变多少,这是命中注定,但起码通过自己打拼,也会让家人感到欣慰和骄傲。
因为,哪怕是一个困苦的、边缘的、处于底层、脆弱的生命,只要还保持着奋斗的状态,那么也是有尊严的。
本文经世界华人周刊(微信号:wcweekly)授权转载。《世界华人周刊》致力于从世界发现*,提供有广度的知识,有温度的立场和有深度的思想。转载请联系()授权。蜻蜓FM直播
《十一“路”播出间》
10月1日 16:00
这个国庆,回家、旅游、聚会,都会在出行路上消耗大量时间,如何第一时间明晰交通状况,让你的十一出行畅通无阻,就来直播间听交警叔叔和数据专家为你解读
猜你喜欢
点击图片即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