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采访了100个“结婚狂”
点击上方蓝字把我们设为星标吧
一起来做行动派!
谈到婚礼,我的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出父母的婚礼。那时候世界上还没有我,不能亲眼看见他们结为夫妻的那一刻,也曾让小时候的我感觉到遗憾。
但幸运的是,他们还留有一本厚厚的相册,上面写满了关于他们婚礼的所有故事。原来,我从没有错过他们。
主播:七七,
热搜里的这条视频里,收录了很多婚礼现场的搞笑瞬间。
找到了婚鞋,大家伙儿起哄亲新娘,结果嘟起了嘴“吧唧”一口亲在了鞋子上。
本应该是单膝跪地,结果扑腾一下双膝跪地,被自己老婆提醒是单膝之后,张口就祝自己老婆“永远幸福”。
一整段视频下来,这些新郎们的反应都很沙雕很搞笑,但是又确确实实从新人们的慌乱之中感受到了他们的幸福。
很多网友看完视频都说:看完这个视频,我一个单身狗都想结婚了。
也因为这个视频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让“婚礼”这个话题在网上掀起了一番讨论。
前两天,百合婚礼联合行动派发起了调查活动,采访了一群人,问了他们对“婚礼”的看法。
近几年,年轻人对于结婚的态度也屡次被讨论。在现在高压的社会环境下,根据统计学家们调查得出来的大数据,我国整体的结婚率逐渐降低。大多数人都认为:先谋生,再谋爱。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许多人,对待爱情,对待婚姻,对于婚礼,依然狂热。
当年我跟我先生结婚的时候,有个服务员不小心把我一杯红酒泼到了我的裙摆上,纯白的婚纱瞬间被染红,虽然当时做了很多的拯救措施,但那场婚礼对我来说还是因为一条不纯白的婚纱而有了一个不完美的遗憾。
我先生知道我心里有这根刺,于是在结婚的第三年情人节的时候,他扮成快递小哥站在门口,抱着一个巨大的箱子让我签收,我一打开包裹就发现里面是一条全新的婚纱,而且是按照当年那条婚纱的设计去复原了一条一模一样的。
于是那晚,我换上了新婚纱跟我的先生在家里面又举办了一次微型婚礼。还用留声机播了披头士的黑胶唱片,跳了一场有点摇滚的探戈。只不过这一场婚礼,只有我们两个人。
我有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一直以来我们喜欢的东西几乎都一样,一样的颜色,一样的发型,一样的音乐,甚至在读书的时候喜欢上了同一个男生。
但不同的是,她比我抢先一步,她先把这个秘密告诉了我,并且主动追求了那个男生,而我的秘密就永远成为了一个秘密。
后来我们到了不同的城市上大学,就没再怎么联系了。不过听说她跟那个男生也是分分合合,直到去年七月份她向我发来了一封婚礼请帖,上面新郎官那里印着那个男生的名字。
当时我犹豫了很久到底要不要去,虽然我已经放下那个男生了,但毕竟我暗恋那个男生暗恋了8年,而这个发小跟我铁了10年。
后来,我还是去了。虽然从头到尾我都没有敢直视他们的眼睛,甚至当着他们的面说一声“祝你们幸福”,但坐在台下看着他们站在舞台中间交换戒指的那一刻,我还是没忍住哭了出来。
与其说是遗憾,不如说是释怀。我想,这就是我对他们无声的祝福吧。
参加了过很多唱亲戚的婚礼,然而都没有什么感觉。直到我自己的亲姐姐出嫁的那一天,我几乎全程都处于化妆-哭花妆-补妆-哭花妆的死循环中。
我和姐姐的关系很好,从小到大都几乎形影不离。当初男方提亲大家吃饭的时候,我妈调侃地跟我说,“以后就没人陪你说话睡觉啦。”,我才真的意识到,姐姐要嫁去别人家了。
不舍的情绪突然就涌上心头,在男方家人面前就哭了出来。那时候对姐夫还有点莫名的敌意,觉得把姐姐抢走了。
每准备好一个物件,每安排好一个环节,心里的真实感就加重了一分。
出嫁那天,一大早起床陪姐姐妆发,看着男方来接亲,一起出发去会宴厅。看着他们相识相知的照片,看到场上姐姐幸福的笑容还有宣言时候的泪水,再看向同样湿了眼眶的姐夫,那一刻,我终于放下了不舍,真心地祝福了他们。
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个人能给我一个婚礼。婚礼上我们四目相对,一起说出那声“我愿意”呢?我很期待。
@阿西,27岁,摄影师
“Back up那些和我们一样的自由人”
毕业之后,陆陆续续也参加过了很多婚礼。眼看着身边的几个哥儿们都陆续成家了,今年也终于轮到我。
我和我女朋友都挺佛系的。恋爱的这6年里,旅游我们从不做攻略,到哪儿算哪儿;对于我们未来的人生也没有确切的时间点规划。决定要结婚,还是因为预定餐厅的时候,店员让我留姓氏,我想了一下,就问了再一旁的她,要不要换一个姓。她还没反应过来,我才正式跟她求的婚。
既然决定要结婚了,就得被家里的长辈们掐着脖子按着流程来。然而对于婚礼,我们两个都坚决反对了双方父母大肆操办的打算。也还好我们爸妈都没有强行要挣面子的想法,都由着我们来了。
后来我们选择把结婚的预算挪到旅游。买了简易的婚纱,一路走,一路拍。中间有一天我趁着女朋友去市集,联合着店长把整个民宿装饰了一下,给女朋友一个意料之外的“婚礼”。
“虽然我们在一起以来,几乎所有事情都充满了未知。但今天开始,我想给你一个肯定的未来。”
后来我们把这一路上拍的照片和视频放到了网上,很多人都评论说照片很漂亮,这种婚礼形式就是他们想要的,我就索性辞职,自己开了一家工作室,当起了摄影师和半个婚礼策划。
至今我们已经帮助很多对情侣,完成了他们的梦想,见证了他们的爱情。在每次婚礼上,我都会为他们拍两张拍立得,一张给他们纪念,一张挂在我们工作室的墙上。
现在墙上已经快要被贴满了,而我们的故事,也还在继续。
“狗粮,还是陈年的好吃”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婚礼的态度都比较消极,觉得办婚礼既麻烦又费事,就是一个大型表演现场,并没有什么意义。可后来,是我的姥爷和姥姥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对婚礼的看法。
我姥爷作为当时少数留过学的知识分子,虽然那个时候婚礼并不是很普遍,但他坚持一定要给我姥姥办婚礼的,而且还从国外买了一条婚纱回来。我姥爷说那会儿姥姥可嘚瑟了,到处跟比人炫耀自己是一个能穿婚纱结婚的新娘。
可我姥姥在67岁的时候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虽然她记得很多跟我爷爷相爱的事情,但就是经常忘记他俩当年办过婚礼。我姥姥这么重视仪式的人哪肯罢休啊,所以她会经常跟我姥爷念叨:“你什么时候给我补办婚礼?”,我姥爷每次的回答都是办,一定办。
全家人都以为他只是随便哄哄,没想到这一句话就成了诺言,往后每年的9月23日也就是当年他们举办婚礼的日子,我姥爷都会给我我姥姥整一个小型的婚礼——他穿西装,她穿白裙子,两个人找了一个安静的小花园,在一条石子路上走一遍仪式。有时候我们在身边的话,就一定要求我们正装出席。
对于他们来说,婚礼不只是一场仪式,更是一种象征性的纪念,纪念他们承诺彼此携手共度一生,无论生老病死,都不离不弃。直到现在,这个习惯我姥爷坚持了13年了,其中还有一年,我姥姥非耍性子要穿红色的裙子“办婚礼”,我姥爷索性就去买了一套中式婚服,摆了一场酒席,办了一次中式婚礼。
现在的我,也改变了一开始的想法。我开始很渴望自己会有一场可以铭记一辈子的婚礼。我很怕哪一天我也忘了。
但还会有记得的人提醒我,曾经的我也是最美的新娘,我也终究会遇到这世界上最好的新郎。
婚礼这东西啊,就是“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在接受采访的这些人当中,有些人也会觉得,婚礼就是一场众人自嗨的庙会,费心又费力。
但依然有些人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原因,或者为了父母,或者为了给彼此更深的羁绊,或是为了多一个家人朋友聚在一起的机会......从而心甘情愿完成了一场圆满的婚礼。
总有人说,现在这一代,是追求自由追求享受的一代。不可否认,在整个社会环境的飞速发展大,年轻人已经成了整个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有着最活跃的大脑,最敢做的态度,在这个压力颇大的现实里不屈不挠地奋斗,为自己开疆辟土。
他们年轻,所以可以不羁,也正因为他们的年轻多变,所以他们努力活出了态度。
对于婚姻,年轻人并没有想象中的这么举重若轻,许多人对婚姻的态度依然保持着认真,庄重。
面对婚礼这一谈及婚姻就避免不开的话题,还是有很多人坚定地选择了“Yes”,因为婚礼的形式开始变得多样化,而他们态度的表达也可以继续延续。
婚礼,说到底,出发点应该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你们的爱情添加了一份新鲜的回忆?还是为了让彼此的心灵有归依?
其实,就只是为了“爱”这一个字而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