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布鞋的男人
【穿布鞋的男人 】
当我说喜欢看穿着布鞋走在街上的男人时,朋友很合适宜地笑了,她那笑容和表情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我知道她想说什么。这年头,脚上蹬的不是名牌,就是高档货,那擦得贼亮贼亮的鞋面,和雪茄,宝马一样,也算是成功男人身份的象征。布鞋?太乡土气了吧。我不反对她的想法,还是温婉的冲她笑了一下:你不明白的。
记不清哪一年,走在闹市的街头,偶遇两车想撞,其中一车主走下他黑色的座驾,车门打开,率先进入我眼帘的,便是一双白色纳底的黑布鞋。当时只记得一种突如起来的震撼迅速在心中蔓延开来,好感度直线上升,没看清他的样子,那双穿着布鞋的脚却烙在心里。自此,对脚上穿着布鞋的男人,始终存有一丝好感,或者说,是仰慕。
我不知道,生于70年代 或80年代的人,是否也有人会有如我一般的布鞋情节。记忆中的那个年代,皮鞋还是个陌生的名词。别说穿,连见都很少见到。若是哪一天有谁穿着新买的皮鞋走出来,用时下一句比较流行的话来说,一定是让人羡慕嫉妒恨的。
那时候,布鞋是童年中的主角,且大多是母亲在干活之余,一针一线慢慢做起来的。先是纳鞋底,然后上鞋面。我常常看到母亲将尖尖的针头,用力地自鞋底的下面扎上来,然后用牙将透过来的半截针尖咬上来。当然,这是比较省事的做法,专业一点的还有工具,比如顶针或者小夹子之类的。闲下来的时候,母亲一年可以做好几双。穿上母亲做的平底布鞋,想跑便跑,想跳便跳,永远不用担心会崴脚。那柔软的底,经典黑色的鞋面,简单的鞋口,轻轻将脚放进去,暖暖的,便是一生的情,一生绵延不断的怀念。
关于布鞋,那时乡下还流行着一种浪漫的习俗。谁家女儿出嫁时,箱子里的布鞋和鞋垫最多,就证明她最勤快,最心灵手巧。自然,她得到的赞美也最多。那时的农村,布鞋和鞋垫,也是姑娘们送给心上人的最佳礼物。稍懂文墨一点的,写几句青涩含蓄的句子,神不知鬼不觉地送去,称之为情书。不识字的女孩,只能将情意一针一线缝进鞋子里,赛进一双绣有鸳鸯戏水图案的鞋垫,然后含羞带怯的送给心上人。(心情随笔 www.wenzhangba.com)
我八九岁时就曾接到过这么一个红娘的任务。24岁的姑姑订了一门亲事。新姑爷高大英俊,姑姑只在相亲那天见过一次,便芳心暗许了。婚礼订在半年之后,习俗决定着他们有限的见面机会。姑姑终于相思难解,于是找到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我,让我帮她写几句话。因为我啥也不懂,还有很多字不会写,姑姑只好一边说一边比划,我则绞尽脑汁地想着这个拼音,那个比划,两个人摸索了几个时辰,才算大致的完成我的也是姑姑的第一封“情书”。
我不知道姑姑为何找我来帮她写,大概是我年岁小,不懂她的秘密。至今我也不知道那时写的什么内容,只记得当我将姑姑亲手做的那双藏着她心事的布鞋和信交给姑父时,他一脸的傻笑。据说后来迎亲时,姑父穿的,就是那双鞋。
时代变幻如水流之快,如今各种款式颜色的皮鞋层出不穷。走在大街上,高的,低的,尖口的,鱼嘴的……让人眼花缭乱。流行成为一种概念,也很难再看到那曾经有过一个年代的印记,带给人们朴实温情的布鞋的出现。
平心而论,我也是皮鞋的忠实拥有者。每每穿着7公分的高跟鞋招摇过市时,总会惦记着那平底黑布鞋带来的舒适和安全感,因此也格外欣赏那些喜欢穿布鞋的男人。在我看来,布鞋是带有母性的,她是女性勤劳、善良、宽容的产物,代表一种朴实安全的情感。
喜欢布鞋的男人骨子里是恋家的,是温情斯文,内心平和的。
倘若某一天,心爱那个人,一件淡色衬衫,深色毛线背心,随意的休闲裤,脚穿千层底的黑色布鞋远远走来,那感觉一定很美。
无论贫穷还是富有,穿上布鞋走在街头的男人,都是女人眼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发表于2012年《中原》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