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大师与普通人的牙齿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大师与普通人的牙齿

2017-10-15 10:31:31 作者:王太生 来源:朝花时文 阅读:载入中…

大师与普通人的牙齿

我在乎的牙齿,别人并不一定在乎。关键是它将在我今后的生命岁月中,咀嚼或磨砺世间许多美妙的东西。

牙齿对一个人来说,是颜面。颜面,颜值与门面。在人们的想象中,大师的牙齿洁白而整齐,尤其是人文大儒,演说或者讲学,嘴皮开合之间,闪烁健康智慧的生命光泽。

 

人才济济的“唐宋八大家”中,韩愈可以说是大师中的大师,但他牙齿不好,甚至可以说是很糟糕,45岁就掉得差不多了。他曾写诗《落齿》,“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俄然落七七,落势殊未已……”

 

在《赠刘师服》中,老韩羡慕朋友有一口好牙,“羡君牙齿牢且洁,大肉硬饼如刀截”。朋友啊,你的牙齿怎么这么好呢,肥美而带韧劲的牛羊肉,坚脆却味美的硬饼子,在嘴中如刀片般消削打磨。

 

看来,韩愈做一个唐朝的吃货根本不行,只能为文写诗。韩愈的牙齿,是唐宋的文学之牙,诗歌之牙。

 

 

我也想念丢落的普通牙齿。人到中年以后,我发现,我的牙齿日渐稀少,左上颌少两颗,右下颌缺三颗。我都不知道,平时我的那些牙齿是在哪儿丢的。

 

婴儿刚生下来,大约在六个月,下腭开始爆出一粒米粒大的小牙。那些坚硬的钙,支持着牙的生长,为日后漫长岁月里,一个男人女人消磨那些或精致、或粗糙的食物,维持生命的进食机能。

 

记不清最早离开我的一颗牙齿,是在什么时候、在哪儿丢的?你看,一个男人对一些很重要的事情,看上去总是心不在焉

 

大约在6岁,乳牙换恒牙。十三四岁时,我的一颗上牙松动了,吃东西不方便,松动的牙齿,在嘴里浮了好几天,终于在那天晚上,乳牙从口腔里噗然脱落。外祖母看到了,叮嘱把掉下的牙扔到屋顶上——不知道是祈望它重新生长,还是为一颗牙齿送行?

 

 

恒牙脱落,记得是在20岁时,在离某个县城不远处公路旁的小饭店。那次,一个做生意的人提出来要请我吃饭,在那家小饭店,我们一边喝酒一边开心地聊天,一不小心,嘎巴一声,掉了一颗牙。

 

他乡的水,也能脱落我的牙齿。我到一个地方去,喝异乡的水,感觉牙齿有些被侵蚀,我的牙齿又不是石灰岩,遇到不同矿物质的水怎么会侵蚀呢?只是平时牙口不好,用外婆的话,是小时候糖吃多了。在他乡,我掉落了一颗牙齿,算是我去过那地方,留下的纪念。

 

一个女人对男人的了解,从一颗牙齿开始。以前,我认识的一个人,年少时性刚烈,喜欢打斗。谈恋爱时,女友夸他牙齿长得洁白整齐,没有抽烟男人在牙缝留下的讨厌的黑褐色烟渍;婚后,他漂亮的媳妇有一次早晨起床洗漱,发现盥洗台上有个什么怪异的东西。拎到手里一看,惊得嗷嗷大叫。哇,是一副烤瓷假牙!

 

幸存下来的牙齿,不应该像挑食的林妹妹,这也不吃,那也不吃,应该努力咀嚼生活的原味。

 

我在乎的牙齿,别人并不一定在乎。关键是它将在我今后的生命岁月中,咀嚼或磨砺世间许多美妙的东西。

 

我的牙齿怎么丢的?记不清了。大概是在快乐时光里丢的,只有在快乐的时候,许多事情印象变得模糊。我清楚记得,那些已经掉落的牙齿,从前是那样坚硬,我曾用柔软的舌尖,在柔软的时光中去舔它们。现在,坚硬的牙齿丢落了,但舌头还在。

 

 

好胃口,要有好牙齿。牙齿不好的人,经常喝粥,清心寡欲

 

牙齿也有情感流露与表达的功能,爱得牙痒痒,恨得咬牙切齿。

 

大师与普通人的牙齿,都在28至32颗,丢了,没有谁会帮你在岁月中找回。这个人一生中究竟要消耗多少食物,咀嚼的功能到底有多强大?关键在咀嚼的频次、时间和耐力。

 

无论是大师还是普通人,对物质的追求精神满足感,是无止境的。在愿望没有实现、灰心懊恼时,或许会安慰自己:你的胃口有多大?你又不比别人多几颗牙齿。

(本公众号和上观新闻APP朝花时文专稿)

点击下面链接,可读“朝花时文”上月热读文章:

 

喻军:李叔同,“十分像人,十分少有”

安谅:阿婆黄鱼面

何柏青:霉干菜㸆肉

离开胡适的日子:曹诚英的复旦岁月l 读史老张

石毅: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孙丽丽:秋虫咬碎一地月光,人间一味清欢

陈连官:新场前世,为浦东打开“历史大片”

郑宪:北加州,北加州

这是“朝花时文”第1355期。请直接点右下角“写评论”发表对这篇文章的高见。投稿邮箱wbb037@jfdaily.com。 投稿类型:散文随笔,尤喜有思想观点有干货不无病呻吟;当下热点文化现象、热门影视剧评论、热门舞台演出评论、热门长篇小说评论,尤喜针对热点、切中时弊、抓住创作倾向趋势者;请特别注意:不接受诗歌投稿。也许你可以在这里见到有你自己出现的一期,特优者也有可能被选入全新上线的上海观察“朝花时文”栏目或解放日报“朝花”版。来稿请务必注明地址邮编身份证号。

“朝花时文”上可查询曾为解放日报“朝花”写作的从80岁到八零后的200多位作家、评论家、艺术家和媒体名作者的力作,猜猜他们是谁,把你想要的姓名回复在首页对话框,如果我们已建这位作者目录,你就可静待发送过来该作者为本副刊或微信撰写的文章。你也可回到上页,看屏幕下方的三个子目录,阅读近期力作。

苹果用户请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向编辑打赏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