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冬天,终于还是来了啊!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冬天,终于还是来了啊!

2017-11-24 15:31:11 作者:陈午 阅读:载入中…

冬天,终于还是来了啊!

听说每一个特别的人,都置顶了【午后呓语】

冬天,终于还是来了啊

文|陈午

01

早晨醒来的时候,推开窗户,阵阵冷风噗噗吹来,打在还未清醒的脸颊上。全身不禁一抖,顺势打了个无奈的喷嚏。

看着院子里的水泥地上,落满了泛黄的叶片。成堆成堆地垒在树干下,显然刚被人刻意打扫过。

所有的树木,仿佛都在一夜之间枯萎了。原本长满枝叶的树干,如今只剩下光秃秃的泛白的外表了。地面越发湿漉,昨夜定下过一场无声的雨。

行人都裹起了棉袄,戴上了帽子,双手缩进大衣兜里,仿佛要将自己包裹起来一般,生怕寒风的吹袭。

忽然间发现,天天喊在嘴里的冬天,终于还是来了啊。如此突如其来,却又了无声息。

02

冬天,故乡的冬天不算冷。

那是一个沿海的南方小镇,一年四季,即使最冷的时候,气温也始终维持在零上五六度。

正是在这样一个,亚热带温暖气候下长大的我,才对于北方的冬天,如此期盼,却又带点儿畏惧。

期盼它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感知,无论是视觉上,还是触觉上。看到雪,属于视觉上;感受到刺骨的冷,是触觉上。

除了期盼外,于它还有几分畏惧。因为北方的冬天,真的太冷了。记得上学时,很多个深夜,一个人裹在两条被子中间,将全身蜷缩成一团,都始终会在凌晨四点多,也就是夜晚最寒冷的时候,被硬生生冻醒。

很多个因寒冷而难以入眠的深夜,都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说:你丫的,为什么就不能留在家旁边,选一个近的大学读呢。非得跑那么远来,饭菜吃不惯也就算了,一到冬天,就冷得半死不活的。

然而,四年的生活,也就在这样一句句抱怨声中过去了。

当真正要离开那座,生活了四年的城市时,却还有点不舍。舍不得那个可以看到雪,但却冻得双耳通红的冬天。

人就是这样吧,在经历过后,当要离开时,无论当初那些人与事,给我们带来的经过与结果是好还是坏,我们都会不觉怀念起它们来。

那种怀念,是最单纯的不舍。

冬天,似乎正好承载了我对于大学所有美好记忆

03

这一年,毕业。

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用一年的时间,先不去工作。拼尽全力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读书与写作。

如果一年后,读书与写作带来的回报,依然撑不起生活时,那我会选择妥协。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也为了未来,将梦想藏起来,放进匣子里。

待哪一天有能力再度开启时,再做梦,也不迟。

正因为这一年,别人都在工作,而我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那种工作,不用每天早九晚五挤地铁,跟同事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与领导不断周旋,因此,我的每一天,多了无数别人所没有的自由时间。

我将这些时间,用来陪自己喜欢的人,用来读更多喜爱的书籍。

这一年,我想把它成为间隔年。别人的间隔年,几乎都是在全国各地旅游做义工,忙忙碌碌,而我的间隔年,却是如此悠闲,却又从未停歇过。

我一直清楚,这一年看过的书,将会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从前很讨厌看名著的我,总觉得那些名著简直就是无聊枯燥的代名词。我想这点,也是深受初高中教育的影响吧。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样,对名著反感,是来自于老师逼迫我们必须去看,然后考试还要用各种选择题,解答题,来验证你是否看书了。

从小就有逆反心理的我,越是这种硬性要求的东西,越不愿意去做。也正因为如此,才导致我高考之前,对于名著,始终不正眼望一下。

然而如今,却不知不觉迷上了名著,才发现,那些名著之所以被称之为名著,之所以被人保存流传千年至今,都是有其道理的。

一部名著,除了能教会你文学手法以外,更多的是能使你懂得人生的某些哲理,使你个人形成更加稳定的价值观念。

人生、对生活,对未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见解与规划。

读名著,始终是有好处的呀。

04

冬天,一个人走在冷风不断袭来的小道上,总是莫名想起村上春树写的《挪威的森林》一书中,渡边去深山疗养院看望直子的画面。

很唯美,却又带点儿凄凉的感觉

也许,冬天就是这样吧,总能莫名撩动人的思绪,拨弄人内心最深处的情感脆弱敏感

不喜欢冬,也不讨厌冬。它的存在,于我而言,或许仅仅只是为了向我证明,时间依然在流淌着,告诉我旧的一年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又要来啦。

冬天仿佛一位老人一般,带着满脸花白的胡子,笑盈盈地告诉你,一定要努力呀,新的一年就快来啦。

冬天,你好;冬天,再见。

—终—

 往日文章推荐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你也要学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呀!

我也不是每天都能量满满的呀!

我宁愿对狗好,也不想再对你好了

PS:

小伙伴们

你们对于冬天

有什么特殊的记忆吗?

欢迎留言区

告诉我

午安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